科学

“化学阉割”是指对性犯罪者投入药物抑制性冲动的内分泌治疗措施 。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4日消息,面对4次强奸女童的惯犯,中国可能会将其枪毙,美国起码也会终身监禁,韩国出动了有史以来最恨的招数:对罪犯进行"化学阉割"。

  这将是韩国历史上首次对性犯罪者实施“化学阉割”。根据韩国法务部相关材料,“化学阉割”是指对性犯罪者投入药物抑制性冲动的内分泌治疗措施,一般使用“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来抑制睾丸素的释放。

  这一法案在韩国最早于2008年提出,于2010年6月29日该法案终以137票赞成、13票反对和30票弃权获得通过。虽然成立该法已2年多,但动用该法律则属开山之作。(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相关阅读:

  韩国会通过新法案 性侵犯儿童者一律"化学阉割"

  德国通过法律决议 允许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鉴定

  美商人触犯新加坡法律 面临入狱及残酷鞭刑(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过去15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从40岁增长到了80岁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4日消息,长命百岁是多数人的愿望,为此现在人们开始懂得养生、经常运动,不过对于这样的状况,有哲学家表示了反对,他们认为这样伤害了我们的星球。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些科学家、评论家以及经济学家发表了一份报告,他们认为人类岁数的增长加快了对地球资源的消耗,比如水和油。而且还给家庭带来的更大的压力。

  来自牛津大学的萨尼奥尔(Senior Research)博士参与了这次研究,他表示:“人类的生命在不断延长,过去150年,我们的平均寿命从40岁增长到了80岁,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人们寿命不断增长的同时,就意味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的消耗率是曾经的很多倍。”

  科学家们提醒这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今人类如果通过医疗的干预,甚至可以活到200岁,福德亚(foddy)博士表示:“其实这是一种不公平,生活在19世纪的人和20世纪的人他们相差太多,所有人都希望可以多活很久。但这是个巨大的问题,每个人都活到150岁当然是件好事,但对地球则不是。”

  福德亚还表示:“我们希望现在人类开发出什么新科技,叫人类可以活到120或者150岁,我们必须接受现实,80岁已经足够了,我们要了解很久以前,人类仅仅可以活到40岁。”(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端粒决定人类是否能长寿 婴儿出生后便可知天命

  最长寿双胞胎姐妹度百岁生日 成功载入世界纪录

  研究证节食可使人健康长寿 激活大脑潜在蛋白质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天空树揭幕首日遭遇天气状况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全球第一高自立式电波塔、位于日本的东京天空树(Tokyo Skytree),又称晴空塔,昨日揭幕,不过在开幕的首日,天空树就遭到了一些险情。

  根据介绍天空树预计首日将迎来近20万游客,成为东京最新热点。被视为日本重生象征的晴空塔,首日开放天公不作美,傍晚6时前往观景台的升降机更因强风暂停运作,有游客被困观景台上,直至50分钟后才恢复向下运行。

  天空树开幕仪式于早上9时30分举行,商业设施随即开放,到中午12时游客便可进入350米高的第一观景台天望台、以及450米的第二观景台天望回廊,成人收费分别为2,000及3,000日圆(约160到240人民币)。

  虽然塔外昨日凌晨已出现人龙,但遇上坏天气,一直下着微雨,观景台上一度只能看见白茫茫的厚云。电视塔昨晚入夜后点起五彩灯光,点缀东京美丽夜景。晴空塔塔身呈淡蓝白色,底部为正三角形,往上逐渐变为圆锥形;塔内共设4部高速观光升降机,每次可载40人,每分钟运作速度达600米。

  9000票售罄 人气胜东京迪斯尼乐园

  要成为入场幸运儿毫不容易,营运公司称,首日9,000张门票已全部售罄,当中8,000名游客闯过333倍的抽签率,打破东京迪士尼乐园保持多年的人气指数。晴空塔由即日至7月10日须预约入场,不发售即日门票。

  造价达650亿日圆(约63.4亿港元)的晴空塔,自2008年7月14日动工,施工期间经历去年东日本大地震,后因材料短缺延工,最终在无发生致命工业意外的情况下,至今年2月29日顺利落成。(科学网kexue.com 卡鲁)

  相关阅读

  世界最高塔正式开业 日本"天空树"设备先进(图)

  组图-"东京天空树"电视塔完工 高634米世界之最

  荷兰工程师完成祖辈梦想 轻盈翅膀助其翱翔天空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家在黑龙江省乌拉嘎地区晚白垩世渔亮子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其中多数骨骼化石被鉴定为赖氏龙亚科黑龙江龙,其余部分则归入鸭嘴龙亚科的董氏乌拉嘎龙。

  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原有材料和新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后认定,以前归入乌拉嘎龙的部分骨骼(包括不完整的脑颅骨、上颌骨和肩胛骨)实际上应属于赖氏龙类,并相应地修订了其鉴定特征。

  同时,研究人员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乌拉嘎龙是已知最基础的鸭嘴龙亚科恐龙,与在北美地区发现的短冠龙和慈母龙共同构成了鸭嘴龙亚科的一个基干支系。该支系起源于桑托期的亚洲,可能在中坎帕期之前发生分异,并通过白令陆桥向北美地区迁徙辐射。

  据介绍,乌拉嘎龙具有同短冠龙和慈母龙十分相似的骨学特征:长而楔形的前顶点位于颧骨前支的一半背腹高度处;颧骨后支呈扇形;乌喙骨的腹突相对较长且纤细;肱骨三角胸嵴较不发育,适度地向前外方扩展;髂骨髋臼上突的腹缘呈不对称U形,缺乏一条强烈的嵴连接其后部区域与髋臼后突的背缘。

  相关阅读

  澳大利亚惊人发现 高分异度兽脚类恐龙化石现身

  专家发现亿年前哺乳类动物 与恐龙同代面似海狸

  市民嘴下留情救出"活化石" 竟比恐龙还古老(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1日报道,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系的科学家创建了一种新系统,能够重复编码、擦写和储存活体细胞DNA中的数据。他们表示,可编程的数据存储在活体细胞的DNA内,或可成为研究癌症、衰老和有机体发展等的强大工具。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同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虽然基因物质本身就具备天然的数据存储介质,但支持科学家可靠且可逆地将信息写入活体DNA的工具仍十分匮乏。以前的研究虽可通过单个酶的表达朝一个方向翻转基因序列,但这一过程并不可逆,而科研人员需要不断翻转基因序列以创建可完全重复使用的数据存储器。

  科学家坦言,虽然翻转DNA的截面至两个方向之一并不困难,但获取蛋白质水平的平衡却非易事。为了使新系统正常工作,研究团队需要精确控制微生物内两个对立蛋白质、整合酶和切除酶的动态。

  他们经过3年多达750次的尝试,最终成功创建了相当于1比特(1位)的基因物质。相关人员解释说,如果DNA的截面指向一个方向,它就是0,如果指向另一个方向,其就是1。由此,科研人员能计算出细胞分裂的次数,这或将赋予科学家制止细胞癌变发生的能力。

  研究小组将这款设备命名为“重组酶可寻址数据”模块(RAD)。RAD可借助改编自噬菌体的丝氨酸和切除酶来按需翻转和还原特定的DNA序列。这将形成类似于计算机领域的“永久性数据存储”,能在无功耗的情况下保留信息。随后,科研小组在单个微生物内对RAD模块进行了测试,其在缺乏基因表达的情况下也能被动存储信息,十分可靠。此外,它们能重复切换而不使性能发生退化,使科学家目睹细胞分裂100余次,这对支持组合化的数据存储十分重要。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未来的目标是尽快创建可扩展的、可靠的生物位,实现1字节的可编程基因数据的存储,随后再逐步挖掘基因数据存储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张巍巍)

  相关阅读

  人造生命迈出重要一步 新型XNA可实现DNA功能

  《科学》:人工合成物可替代DNA 生命或可"人造"

  外星人百万年前或已抵达地球 信息标记在DNA中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勒纳河三角洲,河流将有毒的汞污染物引入了北极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科学家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北冰洋及周边地区目前遭受严重的汞(mercury)污染 。

  这种危险的化学品通过大气作用,比如大风,以及北极地区错综复杂的河流流动模式引入了该区域。该元素或将在这个世界上最敏感的栖息地之一不断累积。科学家直到目前才确定河流将这种类型的有毒污染物引入了这一地区。过去的调查发现大气影响导致汞积累在这一区域,但未能认识到河流在这种污染现象中所起的作用。

  新研究发现,随着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将导致北极更多的冰融化,未来该地区的汞含量将继续增加。这一现象也将引发河流循环模式的转变。

  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调查人员与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HSPH)的同事密切合作。他们的研究报告发表在5月20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主要作者珍妮·费舍尔(Jenny A. Fisher)解释称:“北极是一个独特的环境,因为它远离人为的汞的来源,但我们知道,北极海洋哺乳动物体内的汞含量在世界上是最高的。这对海洋生物和人类都很危险。从科学的角度看问题,这些汞来自哪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水产科学助理教授埃尔希·桑德兰(Elsie M. Sunderland)补充说:“对于人类,汞是一种强效的神经毒素,长期生活在汞污染环境中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和损害成年人的心血管健康。”

  汞为银白色的液态金属,俗称“水银”。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不容易分解,它可以在大气、海洋或动物体内留存多年。汞的毒性是积累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它被归类为一种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物。目前,世界各地的渔业都在抱怨,这种类型的污染影响他们的鱼群生长。

  桑德兰解释称:“北极地区的土著人特别容易受到甲基汞(methylmercury)污染的危害,因为他们消耗大量的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作为他们传统饮食的一部分。”他得出结论:“了解北冰洋汞的来源,并预计该地区的汞含量将在未来发生怎样的变化,是保护北方人群健康的关键。”(尚力)

  相关阅读

  挪威摄影师追逐梦想 北极圈拍震撼极光照亮夜晚

  地质学家称北极将形成超级新大陆 阿美西亚诞生

  阿拉斯加蔓延神秘疾病 北极熊出现溃疡脱毛现象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近日终于“看清”黑洞内部的神秘运行过程以及黑洞周围所发生的奇特现象。通过联合三台功能强大的红外望远镜,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观察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周围聚集着大量活动气体和尘埃,该黑洞所在的星系距离我们大约数千光年。


黑洞通过吸积宇宙物质而不断成长

  由位于德国波恩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射电天文学科学家格尔德魏格特(Gerd Weigelt)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小组揭开了在NGC 3783星系内部活跃区中神秘的内环碎片之谜。在智利的高原上,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阵列联合了其他三台红外望远镜通过干涉测量仪详细探索了这个巨型黑洞的行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物理系的博士后研究员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Hoenig)认为:“这项研究的主要里程碑式的意义是直接探测到黑洞在成长阶段的图像数据。”

  通过两个或者更多台相距较远的射电望远镜可进行干涉测量,从而“创建出”完整的观测目标图像。因为这样的图像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形成的组合图片可为天文学家提供惊人的细节信息。换句话说,干涉测量技术可使得现代天文学家获得无与伦比的目标信息。为了观测到NGC 3783星系中的神秘环形分布区域,使用干涉测量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家发现该环形区域所在的宇宙空间仅有0.7毫弧秒,大约是1°的500百万分之一。

  如果通过传统的镜面成像光学望远镜,天文学家估计这个望远镜的直径将是至少100米,但是我们并没有能力制造出如此巨大的光学望远镜,因此干涉测量法是最好的选择。通过位于世界上不同地方的望远镜组成的干涉网,观测能力相当于一个直径130米的光学望远镜,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阵列观测能力的15倍。该阵列中的每个望远镜直径为八米,大约为26英尺。观测数据显示,在距离黑洞一定位置的气体和尘埃发生混合,形成了圆环形的标志面并逐渐向黑洞移动。

  由于星系核所发出的红外辐射,使得科学家们很容易对其进行观测。结果天文学家怀疑这个尘埃构成的环面很可能是黑洞的燃料。位于星系中的超级黑洞一般具有数百万倍的太阳质量,其周围一般存在着明亮而炙热的气体盘,我们将之称为吸积盘,当周围宇宙空间的物质落入黑洞之中时,就出发出辐射信息。而本次科学家们所观测到的圆环形面围绕在吸积盘分布,很可能是黑洞的燃料站,源源不断地向黑洞提供增长所需的物质材料。

  来自于佛罗伦萨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格勒诺布尔(Grenoble)和尼斯(Nice)将作为下一组的科学家继续研究NGC 3783星系中的黑洞,他们将不断地收集关于活动星系核的详细图像资料。根据其中一个研究人员介绍:我们最大的兴趣是研究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从星系中央获得足够的燃料,并最终成长为我们目前所推算出的拥有数百万倍乃至数亿倍太阳质量的恐怖等级。同时,科学家们也在银河系中发现了超大质量的黑洞,通过对遥远星系中的黑洞探索,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银河系黑洞的具体状况。(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罕见奇观即将上演 世界各地齐等太阳"黑洞"(图)

  欧洲将建爱因斯坦望远镜看黑洞 观宇宙诞生情景

  宇宙发生"恒星凶杀案" 大质量黑洞或为幕后凶手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机器鱼在海水中测试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海洋污染是当今海洋生物最大的威胁,为了有效的控制海洋污染,近日一组科学团队制造出一款机器鱼,用来监控海水信息。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款机器鱼被命名为Five-foot-long,价值约2万英镑(约19万人民币),目前机器鱼正在西班牙附近的港口进行测试,来自自来水公司与水族馆的相关人士都对这款机器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科学家认为,目前来说监控海水质量有些难度,仅靠人工很难分析出海面漏油的情况,潜水员下水则又存在安全问题,这款机器鱼的诞生,不仅可以测试水质,还可以起到水面搜索,甚至求援的功能。

  根据介绍,这款机器鱼约5英寸长,造价达2万英镑,形状酷似鲨鱼,水中的运动姿势与鱼类十分接近。它可独立工作,利用传感器将信息发送到岸边。机器鱼可以自动避开水中障碍物,按照指定地图中的线路行驶,而在8小时的时间内,它可以做到自动返回。(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恐龙时代海洋霸主难言之隐 走向灭亡或因关节炎

  直击-美国家地理频道 《奇幻海洋:神秘深海》

  专家证福岛核泄漏放射性物质 已广泛扩散到海洋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研究证爱听摇滚的人容易染上吸食大麻、乱性的恶习。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你或者你的子女是否有钟情于摇滚音乐的呢?如果有,就要引起注意了,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摇滚和毒品、乱性等息息相关,一不小心可能就越过雷池了。

  研究人员们判定,如果少年每天在听摇滚上面花上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并且音量在89分贝以上(和剪草机的音量差不多大),那么他们的日常行为就可能“令人担忧”了。如果这样的少年仍然表现良好的话,他们一般会被同龄人们认为“怂爆了”。

  同样,根据这个理论,那些用MP3等听同类音乐的人中有三分之一都和前面所说的行为令人担忧的少年一样,而其中有一半会在夜店里,派对中较为疯狂。那些派对疯狂的人和喜欢看现场演出的人又比最先所说的用音箱放音乐的人更加容易酗酒(高出他们6倍的几率),也更容易乱性(高出2倍的几率)。

  那些较为“危险”的用MP3听摇滚的人比用音箱听摇滚的要高出两倍的几率吸食大麻。研究者指出,现在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听摇滚会让他们的孩子沾染大麻和毒品以及酗酒,乱性的几率更高。你要骗自己说自己的儿子会穿着青春洋溢的运动装去夜店喝可乐了,现在的孩子们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这项研究并没有说明到底哪种风格的摇滚才最危险,最容易引人犯罪,所以让我们大胆地假设所有比较吵闹的音乐都会让年轻人变坏吧,而且会让他们听力下降,所以年轻人们,如果你喜爱听摇滚,好好斟酌一下吧。(科学网kexue.com 维森)

  相关阅读:

  盘点人类向宇宙发出信息 从摇滚到广告无奇不有

  科学研究发现恋爱如吸毒 大脑兴奋让人无法自拔

   新型戒毒疫苗可中和毒品 将使吸毒者"味同嚼蜡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神奇睡眠面膜带你进入美梦

电影《盗梦空间》画面

两位未来主义发明家邓肯(Duncan Frazier)和史提夫(Steve McGuigan)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去年一部影片《盗梦空间》曾红极一时,而如今科学家们创造出了一款睡眠面膜,与电影中的场景相似,自己将控制自己的梦。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美国科学家制造了一款睡眠面膜,这是一款特殊的睡眠工具,它可以在睡觉前由睡觉者制定好希望的场景,随后带睡觉者进入此前设定好的梦境。比如可以设定成你驾驶飞行汽车去与林肯吃午餐的场景。

  这样的场景与此前的电影《盗梦空间》极为相似,拉昂纳多主演的企业间谍进入自己的梦境,完成一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两位未来主义发明家邓肯(Duncan Frazier)和史提夫(Steve McGuigan)研究了它。

  为了完成这个研究,他们在网上发出了筹款3万5千美元的要求,结果这个星期网络中总共有6550人为他们带来了500余万的捐款。根据介绍,这款睡眠面膜将利用LED灯的变化,制作出不动的场景。

  邓肯表示:“LED灯不会影响到睡眠,它根据眼球的运动进行计算,用法很简单,设定好想要的场景就可以带上它睡觉了,熟睡的时候它会给你带来想要的结果。”


睡眠面膜分为5种颜色

  根据介绍,这款睡觉面膜价格并不昂贵,仅有95美金,且有五个颜色可供挑选,邓肯表示:“目前我们已经接到了7000份订单,除了美国,还有来自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地。”不过最后他们也提示,购买产品并选择了想要的模式之后,梦并不会长期有效。(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研究显示近三成美国人曾梦游 童年梦游几率最大

  解读被"外星人绑架"遭遇 科幻小说引发清醒梦境

  电影盗梦空间并非虚幻 人类可从梦中学习新技能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8 页,共 9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