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新华网石家庄7月30日电 (记者 李俊义) 据唐山市政府通报,7月28日16时许,因连日强降雨,唐山市迁西县金信铁选厂红石崖咀矿区职工宿舍突发地表塌陷。据当时在场人员刘源峰介绍,现场有11人,其中5人逃生,6人失踪。

  事发后,迁西县政府组织专业队伍迅即开展救援,唐山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救援。截至发稿,已挖掘出摩托车、空调器、衣物及其他生活用品。

  目前,各项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3)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工作人员将死龙虾捞出运走。梅建明 摄

  昨天上午,记者接到市民报料称,在南京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新燕街上,有一处数百平方米的小作坊里,拖来上千斤的死龙虾,露天熬煮,进行虾仁加工。当地工商部门、质检局接到反映后,将死龙虾捞出装车拖走,而质检则将一冷库里十余吨半成品虾仁封存,以备检验后进一步处理。

  露天架锅熬煮,臭味传千米

  记者赶到位于燕子矶新燕街161号附近的该处作坊时,只见偌大一院子的大铁门紧锁着。知情人称,加工的地方在院子另一侧墙根下。记者绕行百米远,到围墙另一侧,远远即可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腥臭味。记者看到,顺着墙根,支起了两口大锅,鼓风机响起刺耳的噪音,铁锅被盖子盖住,里面看不到煮的东西。不过,在知情人的指点下,记者看到锅灶旁有一个十余立方米的水泥池子,里面漂满了红色的龙虾。果然,一名没有察觉的男子拿着铁锹从池中往锅里铲龙虾。

  “这些龙虾是死的,经常用车拖过来,白天在这里加工,一加工,发出的气味就非常难闻,避之不及。”紧邻的一家物流公司工人告诉记者,这个小作坊存在有半年多的时间,但他们深受其害,一开工,那种难闻的气味随风飘至近千米远,同样令周围居民难以忍受。但因为对方在加工时,一直锁着门,他们也没有办法。记者再次绕到作坊门前,无论记者怎么敲打铁门,里面的人都不作应答。

  十余吨半成品藏冷库,操作间现漂白粉添加剂

  记者将这一情况向燕子矶工商所及栖霞区质检局和燕子矶派出所汇报,民警赶到现场,在反复叫门无果后,确定该作坊确实在制作死龙虾虾仁后,翻过围墙,强行将门打开。燕子矶街道城管赶到现场,经过检查,证实这些龙虾没有一只是活的,池子里已经发臭,现场作业工具被没收。知情人称,这是用来分装虾仁的,装好后就会运走,至于送到哪里,他们也搞不清楚。

  燕子矶街道的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一个近百平方米的大冷库,靠近门口处,堆放着十多只蛇皮袋,拉出一袋来一看,里面是白花花的半成品虾仁。“估计总量可能在十余吨左右。”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此时,在操作间检查的工作人员发现,有一大袋包装的白色粉状物,从包装袋来看,写的名称是“漂白剂”,一大袋已用去好多。而在一旁,还有纸袋装的食品添加剂,记者看到,该添加剂的成分为增稠剂、保水剂等。

  千余斤死龙虾被销毁,查封十余吨半成品

  工商执法人员找到了一份营业执照,其经营范围标为“水产品销售”。燕子矶工商所施所长告诉记者,从现场检查情况来看,虽然有营业执照,但原本是水产品销售,却做起了水产品加工,明显属于超范围经营。“除了超范围经营,还是无证生产。”施所长说。

  紧接着,燕子矶街道的工作人员将死龙虾从池中捞起拖走销毁。“因为作坊中有大量的死龙虾,操作间有食品添加剂、漂白粉等物,经营主超范围经营,且冷库中的半成品涉嫌使用漂白粉等物品,因此,要进行查封,以待检查后,作进一步处理。”质检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在网上查询得知,在外地,已经有冻虾仁因使用漂白剂,而检查出二氧化硫含量超高。据介绍,按照规定,部分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允许使用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硫磺等作为漂白剂(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但主要用于干果、干菜等产品的漂白,但水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不得检出二氧化硫残留。而长期食用二氧化硫含量超高的食品,不仅能破坏维生素B1,还能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因此,工商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购买此类产品时,如遇到过白的虾仁一定要慎重。(梅建明)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被发现的翰林墓。

  新洲邾城街胜英村楼子湾一村民家桃园内,藏着一处墓葬。经考古人员多次考证,其为清嘉庆年间一吴姓墓葬地,距今有210多年。

  78岁的吴春发,是一名退休老干部。他与村民闲谈时,得知楼子湾有座翰林墓。他到现场看了看,又查对了《吴氏家谱》,发现该墓主人吴世炳,又名光远。

  昨日,新洲文物管理所所长谢新民说,6月20日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三阶段补查中,他们得知有此墓,遂到现场调查。依据墓碑所载,确定为清嘉庆年间“吴世炳”之墓。

  该墓葬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土冢封土现高约60厘米,墓地长约4米,宽2.7米,占地面积约11平方米。

  墓碑通高110厘米,底部正面宽120厘米,由碑帽、边石、正碑构造而成,分上下两部分。碑帽由红砂石铸造,正面刻有“翰林墓”三个大字,周边刻有缠枝花纹,边石也为红砂石,碑文“先考吴公讳世炳大人之墓……”因年代已久,部分字体脱落。

  新洲区文物管理所谢新民所长称,此墓葬目前已出土,它的发现,对研究本地名人在乾隆时期的历史和文史延续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墓碑饰物曾屡次被盗又送回

  据吴春发介绍,吴世炳生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二月二十八日亥时,卒于嘉庆辛酉年,享年五十二岁,生前为朝廷翰林。

  他名先远,字世炳,号午阳。兄弟8人,世炳排行老末。吴春发说,《吴氏家谱》上没有记载吴世炳的更多情况,民间也没有多少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

  吴春发说,他曾听说,吴世炳为当地族中的教育、兴建吴氏祠堂和续修吴氏宗谱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如今吴世炳没有直系后人于世,其三哥的两个九世孙都在上大学,楼子湾吴氏族人只知道有座翰林墓,但不知其生平。

  村民吴细平说,其墓碑上面的红砂石饰物曾几度被附近村民偷走,村民传说偷盗者突然生病,只好又将此物放回墓碑。附近的在外工作人员和一些考生常到墓前祭拜祈福。(长江商报)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就是这块半红半灰黑的红烧土泄露了秘密。(图片由汉阳陵考古队提供)


这就是东阙门遗址探沟底部发现的红烧土堆积层。(图片由汉阳陵考古队提供)

  汉阳陵东阙门发掘又有突破性进展。考古人员近日在发掘现场采集到了一块带有半红半黑、夯窝痕迹的红烧土块。它告诉了人们一个历史秘密,当年一场持久猛烈的大火烧毁了东阙门,并从此被废弃。

  发掘中发现一块红烧土块

  东阙门的发掘在进行当中。考古人员在现场采集到了一块带有夯窝痕迹、不规则长方形的红烧土块。它长13.5厘米,宽12厘米,厚0.7厘米,呈现出红黑两色各占一边的独特样貌。上有多处分布不均的夯窝痕迹。

  一般泥土要经过高温火焰长时间烧烤才能形成红烧土。那么,这是不是一块陶窑高温烧烤过的砖?考古人员在遗址现场却没有发现任何曾有陶窑存在的迹象。随后与已发掘探方内的出土物情况和土块本身的结构特征,可以基本认定,此处的红烧土块应该不是来自于陶窑内。

  考古人员认为只剩下一个合理的推测,那就是一场大火曾经在东阙门燃起,熊熊烈火长时间猛烈地燃烧,才产生把东阙门上用作建筑基础的夯土烧成如此厚实的红烧土块。

  这块红烧土部分在大火中心

  为何它会一半是黑的?考古人员判断,东阙门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木材。木头开始大规模燃烧后,火焰由下而上燃烧,使得整个建筑的中上部,形成类似于陶窑内部长时间的高温环境。

  这块夯土可能部分在大火的中心位置,因此呈现出一半红色一半灰黑的样子。后来,随着建筑的烧毁,这块夯土块崩落,滚落在了东阙门遗址鱼脊状的坡面上,直到千年之后,才被考古工作者重新发现,成为了我们跨越时光,了解东阙门兴衰历史的一把钥匙。

  初步推测出这把火烧在东汉后

  从这块夯土,可以穿过历史,看到当时那真是一场熊熊大火。可是,作为帝陵重要部分,为何恢宏的东阙门在烧毁后没有重建,而是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考古人员对此进行了大胆推测,初步认为这场火的燃烧时间应该是东汉之后,刘氏政权灭亡以后。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当权者如果是刘氏后人,肯定不会对祖先陵墓置之不理。只有刘氏政权消失了,那时当权者才无心打理前朝陵王墓。二是东汉之后,天下大乱,也没有这个实力和财力进行维修。

  新闻链接

  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的合葬陵园,四周原有一圈城垣,城垣四周中央均有一门阙,门阙距离帝陵封土120米。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城垣、宫殿、祠庙、陵园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高层建筑物,也叫“门阙”。在汉代,建阙之风极盛,等级森严。一般官员只能用一对单阙,诸侯可用一对二出阙,只有皇帝才能用三出阙。此前考古人员已发掘了南阙门,是帝王级别的三出阙。而昔日汉阳陵帝陵大气恢弘的“正门”——东阙门遗址2011年4月19日正式发掘。

发表在栏目: 科学

6月19日晚,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成为万人欢腾的海洋……该校2011届“同歌同行”毕业晚会规模空前,不但毕业生、老师、家长齐坐镇,还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校友。校长李培根院士再次献诗一首,由其作词、著名音乐人小柯作曲的《记忆中》由校友、星光国际传媒集团董事长王喆现场演唱。
19日晚,李校长和广大学子一样,穿着华中科大的文化衫走进体育馆,他刚一出现,便引来如潮欢呼:“根叔!根叔!”李校长在去年“同歌同行”晚会所作诗篇《记忆中》,被谱成歌曲,在现场被唱响。
李校长出现在舞台中央,他再次用一首原创诗歌《未来》和大家一起展望:“幻想着,天高海阔摘星揽月。期盼着,老当何为儿孙在怀。感叹着,壮心不已成功安在?”诵到情深处,“根叔”已是泪光闪闪。“如今,当华中科大的校友们被问到是哪一届时,都这样回答:我是听‘根叔’唱《我的太阳》那一届的!我是听‘根叔’念《记忆中》的……”晚会主持人、大四学生陈超感慨,“根叔”给每一届毕业学子都留下不同凡响的记忆。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南京江宁上峰有一偏僻茶园,本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可前段时间每到月黑风高之夜就有人光顾,离开之后茶地里就出现了很多大坑。不明真相的茶农觉得有人想偷他们的茶树报了警。警方联合文物部门调查发现,原来茶园地下藏着一东汉末年的墓葬群,而且墓主人还是个“知府”级别的政府官员。民警通过连续蹲守,终于查明“大坑”真相,并将“真凶”抓获。

  名词解释

  鬼吹灯

  源于古代民间传说的神话,说人身上的阳火就是灯,若走黑路有人喊你的名字,你一张望便被鬼吹灭了灯、招了魂。“鬼吹灯”属于民间迷信传说。同名小说《鬼吹灯》由天下霸唱所著,是一部糅合现实和虚构的流行悬疑小说,讲述几名当代“摸金校尉”(盗墓贼)利用风水秘术,在离奇诡异世界盗墓和探险的故事。

  1茶园怪事

  除了大坑,村里还突然有很多车进进出出

  春茶上市期,难道有人跑来偷茶树?

  江宁区上峰镇宁西村是个地理位置十分偏僻的地方,当地是丘陵地貌,经济比较落后,村民大多靠种茶为生。今年4月,江宁上峰派出所的民警在来这里走访时,有村民向民警反映了一个蹊跷的情况。“我们这里平常没什么人来,最近却有很多车子进进出出。茶叶地里也被人挖了很多大坑,他们不会是来偷我们茶树的吧?”

  4月正是春茶上市的时候,村民们说很多茶树被这些不明身份的人挖坏给他们带来很大损失,请求民警把坏人抓住。民警觉得奇怪,茶树也有人偷?于是叫村民带路去茶园里查看。现场在一个当地人称作广山的地方,在山坡上的茶叶田里,民警果然发现不少奇怪的大坑,每个坑都是1.5米至2米宽,深浅不一,浅的一米多深,深的则有四五米。

  警方介入,神秘大坑牵出个东汉墓葬群

  坑内瓷器碎片散落,难道有人盗古墓?

  细心的民警观察发现,在这些坑洞旁边的土里有一些散落的瓷器碎片,而且在一些深坑内部还隐隐有青砖露出。“当时我们分析,这里可能有古墓,那些人可能是盗墓贼,这些坑就是刚刚挖的盗洞。”办案民警介绍说。

  这样偏僻的小村子会有古墓?如果有的话,墓主人会是谁呢?古墓的猜测让人们费解,民警也不具备专业的考古知识,为了查明情况,派出所联系了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来到现场勘查。

  考古专家经过仔细地勘察认定,从现场遗留的碎瓷片、陶片、墓砖等物来判断,茶园地下应该是一个东汉末年的家族墓葬群,墓主人的身份至少是“知府”级别的,这座家族墓葬群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考古专家表示,这些大坑很有可能就是盗墓贼最近新挖的盗洞,从现场看,盗墓贼应该还没有得手,近期肯定还会再来。

  2暗夜擒凶

  茶园深坑旁,窜出7个黑影……

  专家同时称,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这些盗墓贼算不上是“高手”,盗墓的伎俩原始而且残留的痕迹太明显。据称“高手”在正式盗墓前“踩点”自有一套方法,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警方决定通过秘密蹲守的方式来抓捕盗墓贼。派出所每天都派专人在发现盗洞的地方进行勘查,可是盗墓贼好像有所警惕,一直没有出现。前段时间,巡逻的民警发现,茶园又新出现了两个深坑,这两个坑挖得特别深,人眼已经可以看见坑洞内的土壤中有大片墓砖。

  警方继续埋伏在茶园周围,从晚上8点一直守到夜里11点多,7个黑影果然窜了出来。

  两人刚钻进坑,民警大喝一声……

  这7个人手里提着铁锹等工具,直奔新挖的那两个深坑旁准备“动手”挖开墓穴进去偷盗文物。待其中两名盗墓贼钻进坑里后,几名民警突然出现大喝一声,由于盗墓贼人数较多,民警担心寡不敌众,其余的民警就向留在地面上的盗墓贼扔石头。

  正在打死人主意的几个人被这架势吓得不轻,赶忙扔下手中的工具逃窜。

  其中两人被民警一把推倒在盗洞里,另有一人跑出去几步后又晕晕乎乎跑了回来,正好落入民警手中。原来,民警扔了石头后,他以为是民警在前方拦截,所以又往回跑。

  7个盗墓贼,民警抓了5个,还有2个暂时逃掉的,警方正在全力追缉。有意思的是,抓获这些盗墓贼后,由于一时没有车辆把他们带回派出所,民警把5名盗墓贼集中到他们自己挖掘的盗洞里,等警车赶来。

  3哭笑不得

  菜鸟级“摸金校尉” 挖出的古董一条烟就换了

  经审查,这伙盗墓贼都是镇江句容人,而且住在同一个小区,以潘某为首,他们长期流窜江宁、宝应、句容等地盗墓,曾盗掘过多个古墓葬。挖到过一些铜镜、瓷瓶、陶罐等物,都以很低的价格出手了。

  潘某承认,他们“盗墓”的技术不精。之前也就挖到些坛坛罐罐的,以几百元价格就卖了,有的买家拿一条红南京香烟就换了,“入行”后总共也就赚了1万多元。据他对警方交代,在他老家句容,活跃着一批盗墓分子,他们精通风水,手艺高超,哪里有古墓,看地形就能看出来。

  务农的盗墓贼

  竟是看“鉴宝”栏目“自学成才”

  据潘某交代,他平时在家务农,盗墓是他的“副业”。平日潘某喜欢看央视“鉴宝”栏目,觉得古董很值钱,就跟同住一个小区的几个朋友提出一起去挖古墓“发财”。其余几人都想着能一夜暴富,都同意了。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是潘某“自学成才”,已经学会了一些简单的风水之术,对土色的辨认也有了些许了解。

  今年春节后,潘某听“道”上的人说江宁上峰镇有一个“县太爷墓”,于是就来“踩点”,白天怕人发现,他们都是晚上行动,被警方抓获前,他们已经连续干了十来天,虽然探到有古墓,但并没有挖到什么东西。“只挖到两面铜镜,但是不小心被我摔碎了,后来被一起去的另外一个人(在逃)拿去了,他给了我600块钱。”

  目前,潘某等5人已被警方正式逮捕,警方正在追缉漏网的那两个盗墓贼。而江宁上峰的那座东汉古墓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悉将会有具体的保护措施出台。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南宁6月11日电(记者刘晓莉)记者从广西来宾市公安局获悉,11日10时30分左右,来宾合山市一犯罪嫌疑人逃离犯罪现场并持刀劫持公交车,当时车上有8名乘客。犯罪嫌疑人强行冲卡上高速公路后,被特警击毙。

  据警方介绍,11日10时30分左右,合山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群众举报,合山市场有人打架。民警出警后,发现现场有一名女尸,一名犯罪嫌疑人乘坐公共汽车逃离现场,民警立即驾车追赶。犯罪嫌疑人发现民警后,持刀劫持了公共汽车(车上有8名乘客)往忻城、柳江方向逃窜,并从柳江冲卡进入高速公路往来宾方向逃窜。

  接报后,来宾市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并请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协调柳州市局和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沿途设卡拦截。13时30分左右,来宾特警在高速公路凤凰段将犯罪嫌疑人击毙,人质安全获救。目前,事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惠州6月11日电 (严初 李月嫦 康孝娟)记者11日从广东惠州火车站获悉,10日晚20时许,惠州火车站10余名滞留乘客强行进入铁路线欲拦截列车,其中一名冲进线路中间的旅客被当时正通过该站点的一列列车当场撞倒死亡;另一名旅客被工作人员拉出铁路线时不慎摔倒,经医院初步诊断为皮外伤。

  据惠州火车站相关负责人11日通报,10日晚约20时30分,10余名滞留旅客不顾火车站现场工作人员和铁路民警极力拦劝,强行进入铁路线,欲拦截列车。正通过该站的K1039次列车司机紧急刹车,一名冲进线路中间的旅客被带着巨大惯性的列车撞倒,当场死亡。另一名旅客被工作人员拉出铁路线时不慎摔倒受伤。

  该负责人称,由于连日来江西以北受洪灾影响,导致大部分途经江西的列车出现晩点。因为列车晚点和部分旅客没赶上火车的缘故,几名旅客为表达不满,强行进入铁路线欲拦截列车,而一些已进站的旅客看见有人跑进去,也纷纷冲入铁轨。

  一名现场目击者称,当时他看见一列列车临近约30米时,进入铁路线的旅客才急忙跑离铁轨,但有人没有来得及跑开,瞬间血肉横飞。

  据记者了解,K1039次列车是由郑州开往深圳方向的,惠州火车站不停靠。

  事件发生后,当地铁路部门有关官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和事件调查。目前已安排滞留旅客改乘其它车次列车,并联系死者家属做好善后工作。

  目前,该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广州增城警方今天(6月11日)向媒体通报:6月10日晚21时许,增城警方接报称在新塘镇大敦一酒楼门口有一名妇女被殴打。接报后,警方迅速派出民警到场处置。

  现场是一名孕妇王某(20岁)和丈夫唐某(28岁,均四川省开江县人)在一超市门口占道经营摆摊档,阻塞通道,大敦村治保会工作人员见状后对其违章行为进行劝离,后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孕妇倒在地上。

  正当民警会同新塘镇相关部门领导将王某夫妇送医院治疗时,现场有一些滋事人员不断起哄,坚决阻挠孕妇上车,个别人员还向现场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救护车、警车等投掷矿泉水瓶和砖块,导致3辆警车、1辆救护车以及多辆私家车被砸烂。增城警方随即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场面,并将现场带头闹事的25名滋事人员带回调查。

  该名孕妇及其丈夫经送医院检查,医院诊断两人均没有受伤。增城警方正对该起事件作进一步调查。

  增公宣 龚宣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 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 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CFP

  国际在线消息:2011年6月11日消息,一辆满载中国游客的大轿车10日下午在瑞典中部地区翻车,造成多人受伤。据瑞典中部城市阿尔博加警方介绍,这辆大轿车行驶在该市附近欧洲18号公路的一个弯道处时因车速过快而翻车,车上共乘载40多名中国游客,其中23人受伤,伤者都被送到附近医院治疗。

  当地医院在对受伤者检查后说,伤者中大部分人只是轻度骨折,伤势稳定,只有很少数人伤势较重,但也都没有生命危险。

  警方在对事故进行初步了解后判断,大轿车翻车主要是因为司机在驾车经过一个较急的弯道时车速过快而造成的。警方仍在对事故作进一步的调查。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第 3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