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圣地亚哥6月7日电 (记者赵燕燕 叶书宏)智利南部普耶韦火山群喷发形成的火山灰云团不断扩散,智利、阿根廷、巴西、乌拉圭等国多家机场和航空公司7日宣布部分航线停飞或对航班日程重新调整。
智利航空公司7日下午宣布,由于火山灰云团的扩散,公司出于安全考虑已经取消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往返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乌拉圭首都蒙特维的亚的直飞航线。巴西塔姆航空公司当天也宣布,取消巴西圣保罗和圣地亚哥的直飞航班。
另据阿根廷媒体7日援引阿根廷官员消息说,智利普耶韦火山群喷涌出的火山灰导致布宜诺斯艾利斯两个机场所有航班被迫取消,布宜诺斯艾利斯埃塞萨国际机场和豪尔赫纽伯里机场共60多个国内和国际航班被取消。自普耶韦火山群4日喷发以来,阿根廷南部多个机场已经关闭。此外,乌拉圭蒙特维的亚卡科拉斯国际机场也因火山灰问题对航班日程进行调整,多个航班在经过数小时延误后被迫重新制定飞行计划。
位于智利南部河流大区的普耶韦火山群4日开始持续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随着风向向大西洋方向扩散,导致位于普耶韦火山群以东的阿根廷遭受严重影响。6日早些时候,风向开始转向西北方向,导致智利境内位于火山西北方30多公里的洛斯安赫莱斯市被火山灰笼罩。鉴于风向不定,智利政府专门成立了气象监测小组,实时提供风向报告并为撤离居民提供防尘面具。
智利南部火山群6月6日持续喷出高热烟灰及石块,并出现闪电现象,大量火山灰及石块冲上云霄达10公里,不仅迫使数千人撤离家园,还导致邻国阿根廷南部航班停飞、学校停课,当局已发布最高级别红色预警
烟柱和火山灰高10多公里
普耶韦火山群位于安第斯山区,属智利河流大区兰科省,位于首都圣地亚哥以南800公里处。火山6月4日下午开始喷发,到6月5日,火山口喷出的烟柱和火山灰高达10多公里,宽度超过5公里,附近能闻到刺鼻的硫黄味道。智利官员说,火山口喷出熔化的岩石,但没有明显流出岩浆。当天上午当地政府把火山警报从黄色预警升级为最高的红色预警,下令疏散600名周边居民;随后疏散人数扩大至4000人。“难以置信。”一居民说,“下午天突然变黑,就像晚上一样。现在,所有东西都盖上了火山灰,足有5厘米厚。”当地居民非常担心火山灰带来的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影响。
殃及邻国阿根廷
智利火山持续喷出高热烟灰及石块,阵阵强风将火山灰向东吹到阿根廷及大西洋,甚至漂到数百公里外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
5日,火山灰落至阿根廷巴里洛切、安戈斯图拉镇等边境地区,并下起火山灰雨,致使当地空气混浊,能见度非常低,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巴里洛切位于普耶韦火山以东将近100公里处,火山灰让这座人口5万的旅游城市一片灰白,行人戴上口罩,一些居民抢购矿泉水和生活必需品。当地政府称火山灰可能影响自来水供应,要求人们节约用水,储存水和食物。阿根廷政府向受影响地区派出军队,分发滤水器并协助引导交通。
专家指出,火山喷发出有毒烟灰及碎石可能会堵住附近一条河川,进而造成河水泛滥。因此当局正加紧疏散民众,并挨家挨户劝离一些为保护牲畜不愿撤离的民众。
由于火山灰的威胁,阿根廷南部公路部分关闭,学校停课,大型户外活动也取消。由于当地再过两星期就要进入冬季滑雪旺季,火山喷发使得附近滑雪场被覆盖上火山灰。当地的经济会受到何种影响,还需继续观察。
南美航空瘫痪
普耶韦火山群目前正呈现不断加剧趋势,大量火山灰已经开始影响南美洲南部地区航空运输,多趟航班基于安全理由要取消,超过3500名乘客受影响。
火山灰5日凌晨抵达阿根廷南方的丘布特省,濒临大西洋的海滨城市马德林港和附近的特雷利乌市都被火山灰所覆盖,厚度在3至4厘米之间。丘布特省的大部分地区能见度明显下降,当地一个观光城镇巴里洛切被覆盖上一层厚达数10厘米的火山灰,当地机场继续关闭。阿根廷国家民航管理局宣布,8日前航空公司暂停所有飞往巴里洛切和特雷利乌等地的航班。
风向不定加重火山灰污染
6日火山内部活动强度有所减弱,纪录地震次数由此前的每小时两百多次下降至每小时16次。但是,喷发活动依然持续,喷发所形成的火山灰随着不定的风向不断扩散并对周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6日早些时候,风向开始转向西北方向,导致距离火山所在普耶韦地区数十公里的洛斯安赫莱斯市被火山灰笼罩,傍晚风向开始转向东西方向并向大西洋方向扩散,导致阿根廷境内火山灰污染严重。
目前智利政府成立的专家小组正密切监视火山活动,每小时提供实时监测报告。称至少到目前为止已排除喷发岩浆的可能,另据专家数据分析,普耶韦火山群戈登喷发口的岩浆流速慢、粘性强,即便喷发居民也有充足的时间转移。
原因
可能由大地震引发?
普耶韦火山群地处智利南部的河流大区,海拔2240米,位于安第斯山脉上,6月4日突然喷发。尚不清楚这次火山喷发的原因。
智利紧急情况部门最初判断是普耶韦火山群中的普耶韦火山喷发,但晚些时候认为是另一座火山,距离普耶韦火山口大约4公里。
普耶韦火山群由4座火山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普耶韦成层火山和裂缝喷发形成的科登·考列火山。
按照智利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的说法,这次火山喷发在形态上属于爆裂式喷发。
紧急事务办公室说,火山喷发前,普耶韦火山群所处区域6小时内平均每小时发生230次程度不同的地震,其中12次震级在里氏4级以上,50次在里氏3级以上。
对于这次火山爆发的原因,部分专家说,去年智利发生规模8.8级地震袭击后,使得火山活动转强。
普耶韦火山群最近一次喷发发生在1960年,当年5月22日智利南部瓦尔德维亚地区发生里氏9.5级地震,这是有仪器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震后48小时普耶韦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并在其西北面形成一条由十几个喷发口组成的喷发带,喷发活动持续数周。该场大地震震中靠近卡涅特市,位于圣地亚哥以南大约900公里。鉴于普耶韦火山喷发与强震在时间和空间上非常接近,当时科学家认为火山喷发可能由大地震引发。
智利位于全球火山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边缘,有大约2000座火山,仅次于印度尼西亚。观测记录显示,智利火山中50至60座火山曾经喷发,有500座潜在的活火山。
本报综合报道
当地时间2011年6月5日,智利普耶韦火山喷发,伴随壮观的闪电现象
当地时间2011年6月5日,智利普耶韦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飘至邻国阿根廷南部,覆盖街道,工作人员使用推土机清扫
中新网6月6日电 综合报道,智利南部一座火山4日起开始喷发,5日喷发持续,并出现火山闪电现象;大量火热的火山灰及石块上冲云霄达10公里,导致多趟航班取消,附近3500多人撤离。
据报道,智利南部靠近阿根廷边境的普耶韦火山从(当地时间)4日下午开始喷发,周遭22个村的民众紧急撤离,暂时安居在政府设立的收容所或到亲友家避难。另外,当局担心火山喷发会造成附近河川泛滥,因此又紧急转移部分灾民。不过,截至目前,无人伤亡。
报道指,火山灰在阵阵大风的吹袭下,越过安第斯山脉,飘到邻国阿根廷,导致当地一个观光城镇圣卡罗斯巴瑞洛切被覆盖上一层火山灰,当地机场也因此关闭。地方官员紧急呼吁民众戴上口罩遮掩口鼻,以免吸入火山灰,同时建议居民储备一些粮食、待在室内、尽量避免外出。
当地时间5日,大风转向,将火山灰又吹回智利,导致边界山路能见度降低,当局因此关闭部分边界。
据介绍,普耶韦火山距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南部约800公里,据悉,其爆发开始时平均每小时出现240起小地震,随后火山喷发,伴随火山闪电现象。当局已发布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
这是一片显微镜下看到的取自阿伯丁的疑似冰岛火山玻璃颗粒碎屑
这些碎屑都非常细小,最大的粒径不超过0.03mm,此处整张照片中全部颗粒加起来不超过2.3mm
这些碎屑颗粒形成于火山爆发时的超高温环境,常常具有非常奇特的形状
自然界的奇迹:火山玻璃形成的机制和人类制造的玻璃是一样的
黑白的世界:沉降的火山灰将冰岛的皑皑白雪染成了黑色
受到火山灰沉降影响的地区
清洗:冰岛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用高压水枪清洗居民家的房顶
冰岛格里姆火山喷发,大量烟尘上升到了20公里的高空,但现在已经开始逐渐趋于平息
英国科学家本周公布了他们拍摄到的据信是冰岛火山喷发后坠落到苏格兰的火山玻璃颗粒的照片。
这些样本取自一辆停在阿伯丁(Aberdeen)的汽车挡风玻璃表面,并被送往该市的詹姆斯•赫顿学院(James Hutton Institute)进行分析。科研人员随后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了这些微小颗粒的照片。
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们表示这些细小的玻璃颗粒混杂在火山灰中,极有可能来自上周六开始喷发的冰岛格里姆火山。
一般居民家中使用的玻璃是将硅材料,即沙粒,加热到极高的温度后制成的。在火山喷发的极高温度条件下,也会产生同样的过程。研究中发现的最大颗粒直径约为0.03mm,而最小的仅有0.002mm。
赫顿学院的研究人员们还收到了来自苏格兰环境保护局(Sepa)送来的,取自北部设德兰群岛勒维克(Lerwick)地区的样本,以便进行对比。
赫顿学院电子显微部门主管艾福林•德尔博斯(Evelyne Delbos)表示:“我们在同一天就对两组样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者拥有相同的化学组成。”
他表示:“这极有可能就是来自冰岛格里姆火山的微粒,但是除非我们拿到可供对比的冰岛火山玻璃颗粒样本,我们现在还不能对此下结论。”
上周,大量旅客滞留苏格兰,因为火山灰飘到了苏格兰的上空,大量航班因此被取消。
专家表示,随着近日火山爆发强度的下降,再加上它喷发的物质主要是水汽,而不再是之前的火山灰,航空业得混乱局面应该可以在数天内逐步恢复。
冰岛国家警察总监哈亚马•约克文森(Hjalmar Bjorgvinsson)表示:“我希望火山在数天内就会平息,现在看一切都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欧洲空管局表示,周四全天全欧洲境内没有出现因为火山灰影响而导致空域关闭的情况,并且在未来48小时内预计也将一切正常。
空管局同时表示,根据统计数字,在周一到周三之间,在共计超过9万架次的预定航班中,一共有大约900架次航班因受火山灰影响而被取消。
由于火山灰影响而造成停飞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苏格兰、德国,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部分地区。
地球物理学家们表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尽管火山喷发的过程难以预料,但是格里姆火山看来再次发生大规模喷发的可能性非常小。
格里姆火山是冰岛目前最活跃的火山,此次喷发出的烟尘甚至上升到了20公里的高空。周三开始,随着爆发力度的减弱,火山灰开始逐渐沉降。
冰岛民防和应急管理部门表示目前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或熔浆已经非常少了。
该部门发言人荣瓦普尔•奥拉法松(Rognvalpur Olafsson)表示:“你可以认为火山爆发已经几乎结束了,但你不能说已经结束了。”
他同时还表示,政府正设法帮助大约1000名受到火山灰沉降影响的附近居民恢复生活。
他表示:“从昨天开始,当地已经开始下雨,所以如果你去看一下就会发现当地已经是绿油油的了,因为雨水已经将火山灰冲刷一空。”
就在去年,由于冰岛艾雅法拉火山(Eyjafjallajokull)连续6天的猛烈喷发,导致欧洲大量航班取消,机场关闭,超过1000万名游客滞留,航空业经济损失超过10亿欧元。
现在,航空公司已经启用了新的程序来判断飞机穿行于火山灰漂浮的空中是否是安全的,并会同气象和火山灰相关研究部门,尤其是英国国家气象办公室内设立的火山灰咨询中心,以及民航管理当局一起协商,得出航班是否正常起降的决定。(晨风)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2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刊登了过去一周的最佳太空照片,包括火星尘暴、泻湖星云、俄罗斯火山和“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在内的精彩照片纷纷榜上有名。
1.“奋进”号航天飞机
上周从一架客机上拍摄的照片,“奋进”号航天飞机穿过云层,最后一次飞向地球轨道。照片由美国航空公司飞行员洛丽·勒布兰克使用手机拍摄,当时的飞行高度为3.7万英尺(约合1.1万米)。照片中的“奋进”号好似一个火点,窜入天空,身后是一条长长的尾气尾巴。发射时,这架航天飞机距离勒布兰克驾驶的客机大约40英里(约合64公里)。
勒布兰克在自己的Facebook个人页面上表示:“其他所有飞机都希望与我们通话,询问我们看到了什么。”16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进行最后一次太空飞行,将一台新的宇宙射线探测器运向空间站。退役之后,这架航天飞机将在洛杉矶的加州科学中心展出。
2.火山云旋涡
一幅卫星照片,呈现了索科罗岛火山顺风处上空出现的云旋涡。这种螺旋结构被称之为“卡门涡街”,由3500英尺(约合1000米)高的火山阻隔南风所致。
3.躁动的俄罗斯火山
照片由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拍摄,呈现了俄罗斯的阿瓦恰火山。这座火山的高度达到8993英尺(约合2741米)。阿瓦恰火山出现在照片左侧,右侧为科泽尔斯基活山(Kozelsky Volcano)。后者是一个寄生火山锥,由大型火山喷口构成。
4.火星尘暴轨迹
照片由火星侦察轨道器在这颗红色星球上空160英里(约合250公里)处拍摄,呈现了火星南部尘暴的漩涡轨迹。风暴在浅色的沙丘上画出十字,暴露出下方颜色暗淡的物质。
5.泻湖星云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泻湖星云特写照片,呈现了巨浪翻滚的气体尘埃云,大质量恒星在云内若隐若现。泻湖星云也被称之为Messier 8星云,长度140光年左右,相比之下,冥王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只有4“光时”。红外望远镜能够刺透这种多尘星际云,揭示隐藏在里面的恒星。照片中,发光的氢气(红色)和氮气(绿色)形成错综复杂的结构。
6.“奋进”号靠近空间站
5月18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在地球云层上方飞行,开始靠近国际空间站。美国东部时间18日上午6点14分,“奋进”号与空间站对接。(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1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刊登了过去一周公布的最佳太空图片,包括泻湖星云、M5球状星团、俄罗斯火山喷发和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飞船二号”在内的精彩图片纷纷榜上有名。
1.俄罗斯火山喷发
一幅伪色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一颗卫星于4月22日拍摄。照片中,俄罗斯别济米安纳(Bezymianny)火山喷出的火山灰覆盖了周围的多冰地带。这座火山4月14日开始喷发,火山灰高度达到2.5万英尺(约合7600米)。照片中,火山灰和裸岩呈灰色,雪冰则呈蓝色。红色“热点”为从火山顶部喷涌出的新熔岩,东南部一个面积较大的区域是一个熔岩流。
2.肉钩星系
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新拍摄的一幅照片,展现了NGC 2442星系(又名“肉钩星系”)。NGC 2442位于飞鱼星座,不对称的旋臂使其呈双钩形,因此得名“肉钩”。这幅照片展现了肉钩星系的中部区域和两个更为紧凑的旋臂。
3.阿根廷涝原
照片由宇航员4月9日拍摄,泥泞的水道相互缠结,包围巴拉那河流域一个宽阔的地带。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照片呈现的地带长18英里(约合29公里),位于巴拉那河下游阿根廷小城戈雅附近。因自然过程导致的移动,河床会“扣留”巴拉那河河道的残留物,它们好似湖泊一般,最终被泥浆充满。照片中的蜿蜒河道代表巴拉那河及其支流历史上走过的道路。
4.M5球状星团
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拍摄的一幅照片,展现了M5球状星团,一些年轻的恒星在年老的恒星中“游荡”。M5星团是银河系最古老的球状星团之一,恒星数量达到数百万颗,绝大多数形成于120亿年前。天文学家认为最年轻的恒星在恒星撞击时形成,较老的恒星通过与伴星间的质量交换保持年轻外观。
撰文:伊丽莎白 · 科尔伯特 ELIZABETH KOLBERT
戴维 · 利施瓦格尔 DAVID LIITTSCHWAGER
翻译:陈昊
阿拉贡堡是一座小岛,如宝塔般赫然耸立于第勒尼安海中。岛屿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以西27公里处,可从另一座稍大的岛屿——伊斯基亚经由狭长的石桥到达。游人来到阿拉贡堡,为的是一睹古代的生活场景。他们徒手或乘电梯爬上宏伟的城堡,观赏其中陈列的中世纪刑具。与他们相反,造访此岛的科学家们为的却是展望未来景象。
阿拉贡堡周边海域地质情况特殊,透过这扇窗户,人们可以窥见2050年以后地球各大洋的情景。二氧化碳气泡从海底火山口升起,溶解后形成碳酸。碳酸的酸性相对较弱,人们常喝的碳酸饮料中便含有这种成分。但如果碳酸含量太大,则会使海水具有腐蚀性。“如果二氧化碳水平极高,几乎没有哪种生物受得了。”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海洋生物学家贾森· 霍尔-斯潘塞说。阿拉贡堡为这一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提供了一个天然参照:随着汽车排气管和烟囱排出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地被海洋吸收,阿拉贡堡周边海域中发生的酸化现象,正加速在世界各大洋展开。
霍尔-斯潘塞在该岛周边海域从事研究已经八年,他对海水属性进行仔细测量,并跟踪记录鱼类、珊瑚及各种软体动物的情况,这些生物在这里生活,有些也在这里分解。一个寒冷的冬日,我与霍尔-斯潘塞,以及来自意大利安东· 多恩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玛利亚· 克里斯蒂娜· 布亚一起下海,以便近距离观察海水酸化带来的影响。我们把船停在距阿拉贡堡南岸大约45米的地方,一簇簇藤壶在岛屿惊涛拍岸的悬崖底部形成白色的长条。“藤壶生命力顽强。” 霍尔-斯潘塞评论道。然而,在酸度最大的水域里,就连藤壶都踪迹难寻。
我们三人都潜入水中。布亚带着把小刀,她从一块岩石上撬下几只帽贝,这些倒霉蛋在觅食的过程中不慎进入腐蚀性过强的水域,它们的外壳极薄,几乎透明。二氧化碳气泡如水银珠般从海底升腾。我们继续往前游,一片片海草在我们身下摇曳。水草呈鲜绿色,因为通常覆盖在草叶上使其颜色变暗的微生物已消失不见。远离火山口的地方常见的海胆在这里也不见踪迹,因为它们连轻度酸化的海水都难以忍受。一群群几近透明的水母从我们身旁漂过。“小心,”霍尔-斯潘塞发出警告,“水母扎人。”
除了水母、海草和藻类,阿拉贡堡周边火山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内,就几乎没有什么别的生物了。即便是在几百米以外,许多本地物种也无法存活,那里的海水酸度相当于全球各大洋将于2100年达到的水平。“通常来说,受污染的海港里只有少数几个类似杂草的物种能够应对急剧变迁的环境,”我们回到船上后,霍尔-斯潘塞说,“与二氧化碳剧增时的情况一样。”
工业革命开始至今,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和森林砍伐已经导致超过500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众所周知,如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80万年甚至更长时间以来的最高水平。
而不为众人所知的是,二氧化碳排放也在对海洋造成改变。空气与水频繁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排入大气的任何物质,都会有一部分最终进入海洋。在风力作用下,这些物质迅速溶入深度大约几百米的水域内,之后经过数百年的时间,洋流再将其运送到大海深处。20世纪90年代,由各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执行了一项规模庞大的任务,其中包括从世界各地区不同深度的水域中收集7.7万多份海水样本,并对这些样本进行分析。这项工作花费了15年的时间,其结果向人们展示出,过去二百年里,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中有30%被海洋吸收。如今,海水仍在以每小时百万吨左右的速度吸收二氧化碳。
对于生活在陆地上的居民来说,这一过程有其益处:海洋从大气中吸走1吨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祸源也就少了1吨。但对海底生灵来说,就是另一番情形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负责人、海洋生态学家简· 卢布琴科把海洋酸化称作与气候变暖破坏力相当的“同级别杀手”。
根据氢离子浓度测量酸性得出的pH值范围为0~14。pH值低的是强酸,比如盐酸,可充分释放氢离子(比碳酸要更加充分);而pH值高的则是强碱,比如碱液。纯净蒸馏水的pH值是7,属于中性。海水应该呈弱碱性,海面附近pH值为8.2左右。目前,二氧化碳排放导致这一水域的pH值降低了0.1,由于pH值与里氏震级一样按对数计算,所以即便是数值上的细微改变,也会引起巨大变化。pH值下降0.1,意味着酸度提高了30%。如果保持现在的势头,2100年海面pH值将下降至7.8左右。到那时,海水的酸度将比1800年高出150%。
迄今为止发生的酸化现象可以说是不可逆转的。尽管从理论上来说,可通过往海水中添加化学药剂来抵消过剩二氧化碳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所需要的药剂量却大得惊人:例如,要想抵消1吨二氧化碳,至少需要2吨石灰,而当今世界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有300多亿吨。
同时,能够抑制酸化的自然进程(比如陆地上岩石的侵蚀)发生速度又太慢,在短暂的人类历史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即便可以从今天起停止二氧化碳排放,要想让海洋恢复至工业革命之前的化学状态,也需要数万年时间。
海水酸化可导致无数后果。酸化的海水利于某些海洋微生物生长,却导致另外一部分微生物衰亡,因此可能会改变海水中铁和氮等关键营养元素的含量。基于类似的原因,能够穿过海面的阳光也可能会增加。通过改变海水的基本化学成分,酸化作用还将把水体吸收和消灭低频声波的功能降低40%,导致海洋某些区域噪音变大。另外,海水酸化还会干扰某些物种的繁殖,阻碍另外一些物种利用碳酸钙形成外壳和坚硬外骨骼的过程。科学界对最后这两种作用的记录最为详实,至于历史能否证明它们是影响力最大的作用,仍然属于未知。
2008年,150多名顶尖研究员联合发表了一份声明,称他们“对近期海洋化学状态的急剧变化深感忧心”,这些变化可能在几十年内“对海洋生物群落、食物链、生物多样性及渔业造成严重影响”。海洋暖水区中的珊瑚礁处境最危险,但由于二氧化碳在冷水中更易溶解,因此实际上海水酸化的影响力可能最早体现在两极地区。科学家已经观测到南北两极的翼足类动物(小型海螺,是鱼类、鲸类和鸟类的重要食物)出现了明显变化:实验表明,翼足类动物的外壳在酸化海水中生长速度大幅减缓。
各种生物能够适应化学成分改变后的海水吗?阿拉贡堡给出的答案不尽如人意。在我造访该岛时霍尔-斯潘塞告诉我,此地的火山口向水中倾倒二氧化碳已有至少一千年的时间,但是pH值为7.8(本世纪末全世界海洋都将达到这一水平)的水域与远离火山口的水域相比,其中生活的物种少了将近三分之一。这些物种“在代代繁殖的过程中有大量时间可用来适应环境”,霍尔-斯潘塞说,“但这里还是见不到它们的踪迹。”
“由于pH值对生物来说十分重要,因此人类花费大量精力来维持血液中pH值的稳定。”他继续说道,“但有些低等生物不具备这种生理功能,它们必须忍受外界的变化,因此最终不堪重负。”
与阿拉贡堡相隔半个地球、位于澳大利亚海岸线外80公里处的独树岛也是座袖珍岛屿。虽名为“独树”,但实际岛上有数百棵树木,岛屿呈新月状,两端伸入珊瑚海,月弯中坐落着一个小型研究站,由悉尼大学管理。碰巧的是,当我在一个宜人的夏日午后造访该岛的时候,正赶上一只体型庞大的母蠵龟爬到实验室门前的海滩上来。岛上的所有居民(不算我一共11人)都前来围观。
独树岛是大堡礁的一部分,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长度超过2250公里。整个岛屿由一块块的珊瑚残砾组成,这些碎块小的似弹珠,大的像篮球,于大约4000年前的一场风暴之后开始堆积。直至今日,整个岛上也找不到可以真正称之为泥土的东西,树木如旗杆般从珊瑚碎块中拔地而起。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开始造访此岛,他们首先提出的问题是,珊瑚礁是怎么长成的?近年来,这类问题显得更加迫切。“大约有25%的海洋物种,其一生中起码有部分时间是在珊瑚礁群中度过的。”一天傍晚出发采集礁石附近的海水标本之前,卡内基研究所海洋酸化问题专家肯· 卡尔代拉告诉我,“珊瑚搭建起生态系统的架构,因此很显然,如果珊瑚没了,整个生态系统也就没了。”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根据一项新研究发现,即使在远离火山的古玛雅城市,火山灰仍会像雨水一样经常从天而降,它们对玛雅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发现可能帮助解释玛雅城邦如何在土壤贫瘠情况下得以繁衍生息。
气流将火山灰带到玛雅
玛雅帝国从墨西哥南部向南延伸,穿过危地马拉,直至伯利兹城北部,存在时间在公元大约250年至公元900年。最近,美国科学家在危地马拉蒂卡尔考古遗址(一度是南部玛雅低地最大的城市)已被毁坏的运河中发现一种截然不同的浅褐色粘土矿石。这种矿石是一种蒙脱石,只能由火山灰分解之后形成。
借助于化学“指纹”识别技术,研究小组发现蒂卡尔的蒙脱石并非像通常假设的那样,来自被气流吹过来的非洲尘埃,而是来自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墨西哥境内的火山。研究小组领导人、美国辛辛那提州大学人类学家肯·坦克斯雷表示:“我们认为这些矿石反映了一系列火山活动。”
在此之前,科学家就已发现玛雅高地靠近火山的城市受到火山喷发的严重影响。例如,萨尔瓦多的查丘瓦帕村便被附近伊洛潘戈火山公元6世纪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彻底淹没。但直到现在,数百公里外发生的火山喷发将对玛雅低地城市产生何种影响仍是一个未知数。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气流经常将火山灰带到距离火山数公里远的区域。坦克斯雷表示,这种现象并不令人感到吃惊,想想风经常带着尘埃一路穿过大西洋。
超级土壤拯救玛雅
坦克斯雷和他的研究小组认为,他们在蒂卡尔发现的火山灰样本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也就是从公元前340年至公元990年。他说,现在已经无法确定曾发生过多少次火山喷发、喷发频率或者火山灰来自哪些火山。“如果你是一名玛雅人,你至少要在一生当中经历一次火山喷发,在确定时期内,还可能发生更多喷发。”在3月末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曼多举行的美国考古学会会议上,坦克斯雷公布了他们的研究发现。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人类学家佩森·什特斯表示,火山灰降落蒂卡尔的报告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这位研究火山对玛雅影响的专家说,这一新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能够帮助揭开低地玛雅城市的一个大谜团。“根据文献资料记载,这些地区的土壤非常贫瘠,没有生产力,因为它们来自风化的石灰岩,石灰岩无法形成非常肥沃的土壤。”
考古证据显示,蒂卡尔等城市每平方英里能养活400至600人(约合每平方公里160至230人)。什特斯表示:“这一密度超过我们根据较为贫瘠的热带土壤得出的预计。”他并没有参加蒂卡尔火山灰研究。如果玛雅低地土壤每隔几年或者几十年就被火山灰覆盖,它们将会在一段时期内处于肥沃状态。
火山灰能够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和孔隙率,改善它们保存水分的能力,进而让土壤更为肥沃。此外,火山灰也含有铁和镁等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矿物质。什特斯说:“周期性增肥能够解答为何这些土壤能够养活如此多的人。”据他估计,即使只降落少量火山灰——例如几毫米——至少也能让土壤保持10年或者20年的肥沃状态。覆盖更厚的火山灰——可能为几厘米——则能在更长时间内提高土壤生产力。
实现一种平衡
什特斯同时指出,火山灰也是一把双刃剑。微小的火山灰颗粒会导致很多帮助植物授粉的昆虫窒息。此外,火山灰还会导致酸雨,损害农作物。火山作用对古玛雅人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在高地玛雅城邦,一些神庙便采用火山造型。他说:“寺庙顶部建有门道,古玛雅人在这里烧熏香,烟雾将各种信息传递给祖先的灵魂和神灵。”
蒂卡尔看不到任何火山,这里的寺庙以及其他低地玛雅城市的寺庙设计灵感是否来自火山,现在仍不得而知。什特斯指出,火山喷发影响了玛雅人的世界观,他们认为生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灾难,有些则是机会,人类活动能够找到一种平衡。在玛雅人眼里,烟雾缭绕的火山并不总是一种噩兆。人类能够将火山灰变成有益的东西,例如肥料或者增加陶土强度的添加剂。
此外,玛雅人也采取措施阻止火山喷发,或者曾有过这种想法。什特斯说:“他们在仪式上放血,敬重神灵和祖先的灵魂,试图通过这些方式控制火山。宗教信仰赋予玛雅人很大力量。”研究领导人坦克斯雷强调,不可预知的火山在玛雅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建造的寺庙采用火山造型,他们的仪式也在复制火山活动。对于玛雅人来说,火山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秋凌)
4.在危险的火山口边缘
两辆探险队车辆正在距离冰岛艾雅法拉火山口大约1英里(1.6公里)的地方行驶,这座火山去年春天突然喷发。南卫理公会大学的奎克表示,在距离艾雅法拉火山大约100英里(160公里)的Thrihnukagigur火山的岩浆房里,该探险队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有毒气体。他表示,“不管什么时候进入这种熔岩系统,都有可能接触很高水平的二氧化碳,这具有致命风险”,这种气体会从地球内部溢出。罗德岛大学的斯古多森为这种猜想做好了准备,他表示,他在下降过程中就经历了这种情况。他说:“我在下降过程中故意吸入这种气体,看一看我会不会感觉头晕。我背包里装着防毒面具,但是我并未使用它。”
5.熔岩钟乳石
在火山Thrihnukagigur的岩浆房内部,斯特凡森和奥拉夫森正在研究被斯古多森称作“熔岩钟乳石”的东西——岩浆在滴落过程中凝固形成的柱状结构。斯古多森说:“在岩浆房里的熔岩渐渐枯竭的过程中,一些岩浆粘在顶部,它们在滴落过程中形成美丽的柱状结构。”
6.熔岩管
2010年秋,斯特凡森和奥拉夫森正在冰岛火山Thrihnukagigur里观察一个熔岩管道,它是更大的岩浆房的一个支流。斯古多森表示,岩浆房呈瓶状。下半部分的直径大约是100英尺(30米),而与地表相连的“脖子”的宽仅有大约10英尺(3米)。从上到下整个岩浆房长大约是450英尺(137米)。从主“瓶”延伸出来的管状分支曾有岩浆流过。斯古多森说:“在岩浆房的西南侧,我们走出‘瓶子’,进入一条熔岩隧道。在对面我们还发现另一条隧道,由于太狭窄,我们只能爬行通过。” 南卫理公会大学的奎克表示,该科研组发现的熔岩隧道“展现了熔岩是如何到达地表,以及它们的储存状态”,它是一个非常生动鲜活的例子。
7.闪电和尘埃
2010年春,闪电穿透正在喷发的艾雅法拉火山产生的大量烟尘。虽然探索Thrihnukagigur火山对更好地洞悉艾雅法拉火山为什么会在2010年猛烈爆发没有多大帮助,但是此次科研活动获得的知识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火山本身。斯古多森说:“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火山里的熔岩管道系统、熔岩的流动情况、熔岩流经的隧道和熔岩会在流经之处留下什么。”(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