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昨天,边防官兵仍在事发海域积极搜寻。 郏策 摄 昨天,边防官兵仍在事发海域积极搜寻。 郏策 摄

  又是海上事故!3月6日凌晨,台州一艘渔船在当地大陈海域沉没,船上11人失踪。据悉,从2月中旬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台州船只已经接连发生了5起海上事故,共造成6人遇难,25人失踪。

  记者从海事部门了解到,每年的二三月份是当地海上事故的高发期,冷暖变化剧烈,导致大海上雾多风大浪高。

  2架直升机搜寻,未找到落水船员

  3月6日凌晨,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温岭市海洋渔业局警报,表示“浙岭渔运135”船在凌晨2点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上,怀疑船只遇险,船上共有11名船员下落不明。

  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组织台州海事局的“海巡1150”、东海救助局的“东海救112”等专业救助船赶赴现场救援。同时,海洋渔业部门指令在事发水域20海里范围内的渔船参与搜救,并发布航行警报,要求途经船舶协助搜寻。

  据了解,因为当时海上风大浪急,且伴随大雾,给搜救带来很大难度。搜救部门随后又派出2架直升飞机赶赴现场参与搜救,但目前仍无人员获救的消息。

  20天内,5艘台州船只连续遇险

  记者从海事部门了解到,从2月15日开始到3月6日,仅仅20天左右,当地就有5艘船只发生海上沉船事故。

  据悉,2月15日,“浙岭渔7081”在温岭海域触礁沉没,4名船员获救;2月25日,一木质渔船在玉环水域被一大轮撞沉,2人落水失踪;2月27日凌晨,“浙玉机618”在宁波水域沉没,7人落水失踪;2月28日凌晨,“浙路渔2403”在椒江水域沉没,11人落水失踪;3月6日凌晨,“浙岭渔运135”渔船在大陈东南海域沉没,11人落水失踪。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均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进行全力搜救,但前后只找回6具遇难者遗体,另有25人仍下落不明。

  气候变化导致雾多风大,二三月份事故高发

  为什么最近台州海上事故如此多发?

  记者昨日从台州海事局了解到,台州的海上事故发生有比较明显的时间阶段性。“每年的二三月份和七八月份往往是海上事故最容易发生的时期。”

  海事局的工作人员解释,七八月份海上事故多,是因为那个季节多台风和雷阵雨。“而二三月份事故多发则是因为冷暖气流交汇频繁,导致多雾,海上能见度差。而且冷暖气流的交锋往往会带来降雨和大风,海上风大浪急,船只最容易发生险情。”

  工作人员说,台州海域本身多岛屿和暗礁,加上地势复杂,船只很容易触礁。而且这一海域又是中国沿海南北航线的主通道,过往船只多,船与船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针对当前的情况,台州海事局副局长叶一鸣表示,在这个阶段海事部门已经加强了与涉海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以进一步提高海上搜救的效率。

(编辑:SN002)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新华社电 深圳“海上皇宫”事件又有最新的进展:深圳市海洋局和龙岗区政府2日在深圳市政府在线发布消息称,“海上皇宫”属于非法占用海域,收回龙岗区农林渔业局擅自发放的“养殖登记证”。这意味着“海上皇宫”再一次被定性为违法建筑。

  该通报说,近日深圳市海上精英娱乐有限公司位于龙岗区南澳街道东山湾海域的海上构筑物(即“海上皇宫”),经省、市海洋部门和龙岗区政府核查,认定不符合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及渔业法相关规定,属于非法占用海域。

  通报表示,龙岗区农林渔业局于3月1日收回了其擅自发放给深圳市海上精英娱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郭菁丽的“养殖登记证”。目前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正对深圳市海上精英娱乐有限公司非法占用海域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进展情况,欢迎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进行监督。

  “海上皇宫”建于2003年,由于非法侵占海域修建豪华私人娱乐场所而被政府相关部门认定为违法建筑。尽管如此,“海上皇宫”却在执法部门眼皮底下越建越大。直到2010年1月,在媒体的监督下,广东省海洋局成立调查组对案件进行了全面调查,认定“海上皇宫”非法占用海域事实清楚,证据确凿。2010年5月,法院判决要求“海上皇宫”拆解,恢复海域原状。

  今年2月,“海上皇宫”再次获得合法经营许可。所谓的“改正”,就是被分拆为两个部分,主体建筑和防波堤被拖到原来的位置附近,游泳池和跑马场部分被拖到靠近码头的地方,两者相距三四百米。让人震惊的是,主体建筑南面新建了100平方米左右的水产养殖网箱,凭借这个网箱获得了龙岗区农林渔业局颁发的养殖登记证和休闲垂钓证,海域面积2980平方米的“海上皇宫”以“垂钓”之名再次亮相。

  记者随即对其进行了追踪调查,对“海上皇宫”所谓的“合理处置”存在拆解不到位、整改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目前,相关部门对“海上皇宫”违法行为“再查处”决定已公布。

  同时,深圳市海上精英娱乐有限公司3日也发表声明表示,尊重相关部门的处理决定。对“海上皇宫”违法行为的查处会不会再次“流产”,违法发放“养殖证”和“垂钓证”的相关责任人有没有受到严肃处理,记者将继续跟踪。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 据法新社3月3日的消息,菲律宾军方3日指责说,中国船只日前“非法进入菲律宾海域”,并要求菲方石油开采船驶离该海域。

  据菲律宾海军指挥官萨布班宣称,菲律宾空军已经飞往事发地点,并就此事“进行调查”。中国海事巡逻船目前已驶离这一海域。萨布班还说:“中国巡逻船非常靠近我们的石油开采船。石油开采船显然是在我们自己的领土之内,中方竟要求石油开采船停止作业并离开,因为中国说那是他们的领土。目前我们已经派遣飞机,对此事予以核实。那是我们的领土,他们无权要求任何人离开。”不过他也表示,期间双方并未发生武力冲突。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目前“海上皇宫”已申报获得相关证件,可以合法经营休闲渔业。

就像是一出剧本,内容早就排好。

时间回溯至2010年1月17日下午,郭奎章在他近5000平方米、漂浮在海上的豪华别墅中厅里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全国各地记者的采访。“谁想拆海上皇宫,那是不可能的,海上皇宫不会消失、不会被拆除,顶多是罚点款。”郭奎章慢悠悠地说。在他的对面,中厅花园对面的跑马场上,有两匹汗血宝马正在反嚼,一只开屏的孔雀吸引了好几位女记者合影留念。

不过,三天之后(2010年1月20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对外发布通告称,称深圳市海上精英娱乐有限公司在龙岗区南澳街道东山湾海域建造的海上构筑物(即海上皇宫)是在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情况下建设,该行为属于违法占用海域行为,将进行强制拆除。

一年后的2011年2月28日,时代周报记者再次来到这座备受争议的海上建筑物上,细微的变化是,汗血宝马和孔雀不见了,跑马场被拖离原位,和主别墅楼一分为二;而在主体建筑厨房附近,多了一些水产养殖网箱。此外,“海上浮岛” 没有太大的变化,并没有消失,也没有被强拆。

受外界关注的海上皇宫如何诞生,如何“被强拆”,却又如何“复活”?几方博弈背后决定力量从何而来?

变身“旅游景点”

这座坐落于深圳市南澳东山湾海域、漂浮在海面上的别墅,耗资接近亿元,整个建筑约有7000平方米,有花园、游泳池、跑马场,还有豪华游艇,主人卧室里铺有真正的北极熊皮毛。 如此奢华的海上建筑在国内比较少见,但目前由于备受争议,前景不明。

2011年 3月1日晚上,郭奎章在电话中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现在在外地,不太方便见面,我派我的秘书张广斌代表我接受你采访。”

随后,时代周报记者在位于深圳黄木岗附近的和记客家王酒楼见到了时尚集团股份公司董办主任张广斌。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们很珍惜政府给了我们一个整改的机会,我们也交了罚款,补办了渔业营业证,我们现在还在整改中,预备5月1日对外正式开放,营业收入将捐赠,用于环保和海洋事业,我们同时也愿意将海上浮岛馈赠给相关海洋研究部门。”

时代周报记者获得的深圳龙岗区海洋局的一份通报称,深圳龙岗海洋管理部门早在2008年1月22日对其立案调查,并于2009年2月13日根据相关规定对当事人作出“退还非法占用的海域,恢复海域原状,并处非法占用海域使用金49.77万元罚款”的处罚决定。2009年11月3日龙岗海洋局向龙岗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决定将该构筑物强制拆解处置,并拖离原海域。 海洋局的《通报》称,强制拆解自2010年5月13日开始,至5月21日结束。

“罚款我们已经交了近50万,目前还在继续整改,整改就是将主体建筑分拆,整改完成后对外开放,不会再变成私人会所。以后主要经营两块,一是休闲渔业,一是养殖水产,相关证件已经办下来了,我们现在已经合法了。”张广斌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张广斌出示的《养殖登记证》上显示,“海上皇宫”所属东山湾养殖区域,养殖户名为郭菁丽,渔排编号D126,养殖类型为“养殖休闲”,使用年限2年。该证件显示“海上皇宫”使用海域面积为2980平方米,然而根据记者的观察,现有的渔排养殖面积仅有100平方米左右。

2月28日,时代周报记者从深圳龙岗区农林渔业局渔政科证实,目前“海上皇宫”已申报获得相关证件,可以合法经营休闲渔业。这意味着曾经庞大奢华的违章建筑转正。农林渔业局一名科长称,不拆除是因为爆破、整体拖离等方案均可能造成次生灾害,形成安全隐患。

开发8年前景不明

张广斌给时代周报记者出示的有关“海上皇宫”的《声明》称,8年来,该公司投入巨资近亿、反复试验,终于研发出可在海上稳如陆地、抗腐蚀、抗台风的海上建筑,解决了上百个技术难题。浮岛的相关设计,获得了相关海上构筑物专家的高度认可,并申请了相关专利。而“海上皇宫”之所以建成5年来没对外开放,是因为当时它还是个试验品,对其安全系数、抗台风、承载力方面都需要时间来验证。到如今已使用5年,还完好如初,现已具备了对外开放的安全保证。

“海洋局不拆我们,一是要求我们自行整改,自行分拆,此外,也是政府本着探索新型海洋开发的远见。”张广斌说。

“以前为什么不办证,是因为这个别墅修建得早,2003年的时候,谁都可以在这里搞一栋海上别墅,没有部门管的。后来我们主动要求海洋部门给我们办证,由于全国没有先例,海洋局也不知道该给我们办个什么证件,因此一直拖着。”

据“海上皇宫”的现已离职的高级员工对记者透露,早期郭老板预备将海上皇宫打造为一个漂浮在海上的高级私人俱乐部,实行会员制度。后来由于龙岗渔政大队主动向媒体曝光,海上皇宫事件才浮出水面。

与此佐证的是,时代周报记者2月28日在海上皇宫码头处发现一个警示牌子,上面写着:“此海上餐厅、旅馆未办理相关牌照,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改警示牌落脚标明正是龙岗海洋局,日期是2008年9月28日。

对当地渔民而言,那里俨然成了一处“旅游景点”。然而,和一般的旅游景点不同的是,“海上皇宫”虽然名声在外,登上它却并非易事。

张广斌介绍,海上皇宫2003年兴建,2005年被政府相关部门认定为违法建筑,但一直屹立不倒,照常运转。经过媒体报道后,“海上皇宫”事件引发广泛关注。2010年1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成立调查组对案件进行了全面调查,认定“海上皇宫”构筑物非法占用海域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张广斌告诉记者,广东省海洋局出于对“海上皇宫”是新型海洋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一个探索的考虑,最终同意对其进行改造,将其改造成休闲垂钓平台的方案。而之所以拆解后的“海上皇宫”能获得相关经营证,是由于广东省海洋局出于对“海上皇宫”是新型海洋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一个探索的考虑。

尴尬的是,由于“海上皇宫”地处的南澳东山湾海域属于养殖用海,此前该项目既不是养殖渔排也不是休闲渔业,不符合当地海域使用功能,当事人必须通过功能改造后才能依照程序申请海域使用权,并纳入规范管理。

既不是豪华会所,也不是旅游景点,养殖鱼排只是做做样子,这么漂亮的一个海上建筑物到底用来做什么?对此,张广斌表示:“现在也没有想好,我们想做海洋新型产业的尝试,郭奎章的设想是做旅游鱼排休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垂钓等为一体的高档次渔业旅游开发。”

隐形富豪郭奎章

“海上皇宫”是郭奎章用以招待朋友、举行派对的私人会所,不对外开放。如要踏足“海上皇宫”,须先征得主人同意,由管理人员开着快艇来码头接。 这座声名鹊起的 “海上漂浮物”的老板便是时尚集团董事长郭奎章。资料显示,时尚集团集地产开发、商业物业租赁与管理、装饰装修、进出口贸易于一体,总部位于深圳,创建于1986年,总资产达50亿元。

郭奎章, 1964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1986年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任教于中国医科大学美术教研室。1988年成立沈阳时尚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1994年成立鞍山时尚时装城,公司进入商业地产领域。

学画画出身的郭奎章原本是一名大学教师。一个偶然机会,他帮几个朋友绘制了1幅广告牌赚了15元后,便不断有人向他订货。从1988年帮人绘制广告牌开始,郭奎章开始涉足商业。当时学校要建一个项目,郭奎章代为设计和装修,整个工程下来,“一单就赚了4万元,那时我们娶一个媳妇花费也不过5000元。”赚到第一桶金后,他辞去学校的工作,开办了一家装修公司。

7年后,郭奎章来到深圳,为了让自己的装修公司成为“全国第一”,他“卧底”应聘到深圳的一家全国知名的装修公司,给该公司老总做秘书。一个月后,郭奎章发现所谓的“全国第一”的装修公司也不过如此,于是他正式开始进军房地产业。“到深圳已有十年多了,建这座海上别墅,是基于公司未来在海上休闲业方面的发展,最近已经有海南和天津的相关机构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海上漂浮旅游’项目。”

时尚集团的官方网站简介称,公司成立于1986年,历经探索和实践,现已发展成为以商业开发、经营、管理为主营业务的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已拥有香港、上海、深圳、沈阳、南京、鞍山六家全资子公司,形成了以商业地产开发、商业物业租赁为主营业务,建筑施工、物业管理同步发展的产业结构。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新华网杭州2月27日电 (王小川、郏策) 一艘浙江玉环籍货船“浙玉机618号”2月27日在浙江舟山海域沉没,7名船员下落不明。

  据“浙玉机618号”货船所属海通船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26日,“浙玉机618号”货船运送500余吨废钢铁,从温岭松门港出发前往上海,27日零时许航行至东经122度01分84秒、北纬29度42分附近海域时与一艘货船发生碰撞沉没,船上7名船员落海。事发后,海事、边防等部门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前往事发海域展开搜救。

  截至27日9时发稿时,“浙玉机618号”货船上的7名船员仍下落不明,事故原因仍在调查。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记者24日从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获悉,经中央军委批准,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已启程赶赴利比亚附近海域,为撤离中国在利比亚被困人员的船舶提供支持和保护。(完)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24日从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获悉,经中央军委批准,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已启程赶赴利比亚附近海域,为撤离中国在利比亚被困人员的船舶提供支持和保护。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欧阳开宇)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辽东湾出现全球罕见“冰圈”奇观


英国曾经出现的“冰圈”

  近日,辽宁葫芦岛市摄影家陈景朝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绥中滨海经济区附近的碣石景点拍摄海上日出,发现海冰面上居然呈现出了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冰圈”,有的冰圈还圈圈相连颇为壮观。

  20日记者慕名来到碣石景区,远远望去,海冰犹如光滑的镜子一般。在距离碣石百余米左右,记 者果真看到了摄影家陈景朝拍摄到的“冰圈”景观(如图)。有2个、3个冰圈相连接的,甚至还有无数个大小分布的冰圈圈圈相连,显得宏伟壮观。海冰面上最大 的冰圈直径约有10米,最小的直径也有2-3米。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2010年美国《连线》杂志将2009年4月世界最深湖——贝加尔湖面形成冰圈列为2009年最受欢迎的十大奇闻。

  记者随后搜索“我国是否出现过世界奇观冰圈”几个字,结果搜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搜索到,而搜索到的大都是英国首次出现罕见“冰圈”奇观的链接新闻。

  葫芦岛市海洋与渔业部门一个工作人员看到“冰圈”的照片后说,“据我了解在我国海域还没有发现过冰圈奇观,这次在葫芦岛海域首现的冰圈景观真的很特殊”。

  据了解,这次在葫芦岛海域发现的“冰圈”奇观目前不仅在辽东湾海域是首次,即使在全国也可以堪称首次发现。 (来源:东北新闻网,驻葫芦岛记者 冯玉兴)

  名词解释

  冰圈

  “冰圈”现象在全球非常罕见,通常只发生在北极、斯堪的纳维亚、加拿大等地区。在河面的拐角处,加速流动的水会产生一种被称为“旋转剪切”的力量,将冰块切断,然后冰块缓慢旋转。被切断的冰块和周围的冰块相互摩擦,最终形成一个正圆形。

  当水中的漩涡以一定直径尺寸大小做圆周旋转运动,使得水中的冰块和漂浮杂质在漩涡中均匀地分布,便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神秘的完美圆圈冰层。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华网符拉迪沃斯托克2月21日电(记者吕国栋)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东海岸附近海域21日清晨发生里氏6.6级和6.5级2次地震。

  报道援引俄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堪察加分所的报告说,第一次地震震中在希韦卢奇火山东南45公里处,震源深度为104.5公里。第二次地震的震中在堪察加湾,震源深度为55.9公里。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月18日,“戈达福斯”号货轮在挪威外瓦勒岛海洋公园附近海域搁浅,浮油对挪威唯一一处海洋自然保护区构成威胁。   2月18日,“戈达福斯”号货轮在挪威外瓦勒岛海洋公园附近海域搁浅,浮油对挪威唯一一处海洋自然保护区构成威胁。

  一艘冰岛籍集装箱货轮17日下午在挪威海域搁浅后油箱破裂,燃油泄入海中。挪威和邻国瑞典多艘船只18日在现场围堵漏油。漏油地点位于挪威一处自然保护区。动物保护部门担心,漏油可能危及当地生态。

  搁浅未致人员伤亡

  “戈达福斯”号货轮17日由挪威东南部港口腓特烈斯塔起航,前往瑞典南部港口赫尔辛堡。挪威海岸管理局18日证实,“戈达福斯”号起航后不久,行至奥斯陆湾附近海域时撞上一处礁石。货轮搁浅,两个各装有250吨燃油的油箱破裂。海岸管理局说,这艘货轮总计可能携有800吨燃油。没有人员在搁浅事件中伤亡。

  “戈达福斯”号由冰岛艾姆斯基普船运公司所有,搭载439个集装箱。其中一个集装箱内装有12吨炸药。挪威海岸管理局负责人约翰·马里乌斯·利说:“只要炸药在船上安放正确,没有火源,就没有爆炸危险。”

  两国紧急出动防燃油扩散

  事发地点距离岸边大约200米。挪威海岸管理局派多艘清污船只、拖船、一架侦察机和多架直升机前往出事海域。一些专家抵达现场勘察漏油情况。救援人员在货轮四周放置漂浮障碍物,以阻止燃油扩散,减少漏油对环境破坏。

  救援小组发言人拉尔斯·埃里克·古图巴肯说,尚不清楚有多少燃油泄漏,但浮油18日早晨抵达海岸。瑞典海岸警卫队派出一艘清污船和一架侦察机帮助围堵漏油。海岸警卫队在一份声明中说:“存在浮油抵达瑞典海岸的风险。”

  海洋公园海岸现浮油

  出事海域位于挪威外瓦勒岛海洋公园内。这是挪威唯一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活着多种海鸟和海洋生物。公园官方网站显示,公园内有大约130种濒危动物和植物物种。

  挪威海岸管理局在一份声明中说,公园至少两处海岸18日下午出现浮油。挪威自然管理局发布声明说:“不确定那里现有多少海鸟,不清楚这次燃油泄漏会给自然带来什么后果。”

  唐志强(新华社专稿)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7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