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辐射剂量图
一个日美联合调查小组3日说,去年6月他们实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300公里外海域中浮游动物体内放射性铯含量最高达到事故前的约100倍,在核电站600公里外的海域也检查出了放射性铯,这表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已经广泛扩散到海洋中。
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去年6月在距福岛第一核电站30公里至600公里外海域的60个地点采集了海水和浮游动物,并用浮标测量了海流情况。结果,研究小组在所有地点采集的海水和浮游动物体内都检测出了放射性铯。
在距福岛第一核电站300公里外海域采集的浮游动物体内放射性铯水平最高,浮游动物被干燥后最高每千克含铯约102贝克勒尔,相当于事故前平均值的100倍。在距福岛第一核电站600公里外海域的浮游动物体内也检测到微量放射性铯。
相关阅读
新华网杭州4月4日电 (王小川、张振原)综合公安边防、海警、渔政、海事等部门的信息,截至4日12时,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在浙江省舟山普陀山东面海域作业失踪的“浙普渔75185”号船上的7名船员仍然下落不明,有关部门仍在继续搜寻之中。
据公安边防部门介绍,这艘船号为“浙普渔75185”的渔船,为普陀区东港街道塘头渔业船舶服务站所属的钢质拖虾作业渔船。2日14时40分左右,该船与同编组的另外5艘渔船在191海区3小区作业时,接到大风警报通知并准备返航。15时左右,“浙普渔75185”号船失去联系,船上7人下落不明。
浙江海警二支队有关负责人称,他们接到舟山东港街道有人报警,2日下午15时,在舟山普陀山东面(东经122度34分,北纬29度58分),“浙普渔75185”被一艘新加坡籍集装箱轮“KOTA NEBULA”撞沉。渔政部门也表示,事发前后,确有一艘新加坡籍集装箱轮在附近经过。在渔船失踪海域,海警官兵发现海上有油污、碎木片飘浮。海警、海事等相关部门正在对失踪渔船是否被外轮撞沉展开进一步的核对调查。
目前,浙江舟山海警、渔政等部门仍在事发海域进行搜救。据执行此次搜救任务的浙江海警二支队胡海建艇长介绍,事发后,海警就当即奔赴出事海域展开搜救,当时正值海上大风,给落水船员的生还和搜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当地已成立事故善后工作小组,分赴失踪船员家中做好安抚工作。
在太空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这块海藻
科学网(kexue.com)讯 近日南极洲附近漂浮着一大块绿藻,在太空中都能非常清晰的看见,这立即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
据悉这块绿藻面积长达200公里,宽100公里,科学家认为这是有史以来繁殖速度最快的海藻,它的繁殖也造成了磷虾和浮游生物的繁殖狂潮,进而吸引了企鹅、海豹和鲸鱼的光临,这片海藻已经完全改变了该海域的生态结构。
澳大利亚科学家通过对卫星拍摄图片的分析认为,导致海藻疯狂生长的原因是水中铁含量的增加,而铁含量的增加则因强烈的夏季海风将崩塌的冰块吹入海里融化所致。来自澳大利亚南极局的研究院马克-柯伦研究员在接受ABC电台采访时说:“虽然南极冰块中的铁含量非常低,但是这足够令海藻疯狂生长了。”
据美国宇航局卫星的拍摄显示,海藻已经在海面漂浮了约三个星期了,它距离南极大陆至少400公里,它很有可能会自然消失,预计不会给地球带来太多负面的影响。
另一位科学家简-里瑟尔博士认为,这是个很显著的自燃事件,在南极海域,铁含量的稀缺限制了生物的生长,而一旦水中铁含量增加,夏季的南极海域又有充足阳光,水温升高,可谓万事俱备,自然海藻就疯狂繁殖了。(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新网10月5日电 综合报道,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鹿野道彦4日表示,日本将在今年晚些时候继续开展南极海域的捕鲸项目,并称,为防止活动分子的阻挠,此次行动将采取更为严格的安保措施。
近年来,日本捕鲸船和反捕鲸团体“海洋守护者协会”之间冲突不断。最近的一次捕鲸行动就因为双方在公海上的多次对峙而被迫中止。此前,许多人认为日本今年将不会继续进行捕鲸活动。
然而,鹿野道彦4日表示,今年的捕鲸将照常进行,并且将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保护捕鲸船只的安全。预计捕鲸行动将在12月开始。
商业捕鲸自1986年起已被禁止。而日本称其在南极和西北太平洋海域的行动是科研捕鲸。国际社会允许以研究为目的的少量捕鲸行为。日本政府称其捕鲸项目能为国际社会提供鲸鱼数量的资料,以便作为修改商业捕鲸禁令的参考。日本希望通过科学调查完全取消捕鲸禁令。
而反对者称日本的科研捕鲸仅仅是为维持其国内日渐萎缩的捕鲸产业而打的幌子。“海洋守护者协会”多次尝试阻挠日本的捕鲸行动,并表示也将努力阻止今年的捕鲸行为。
去年,一艘“海洋守护者协会”的船只在与一艘日本捕鲸船相撞后沉没,船长被捕,并被带往日本接受审判。
新西兰外长麦卡利5日发表声明,强烈批评日本政府将继续在南极海域的科研捕鲸行为,称其“完全没有尊重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国民表现出来的强烈担忧。”麦卡利指出,日方以科研为目的在南极海域捕鲸“非常可疑”。另一方面,针对“海洋守护者协会”表示此次也将继续干扰一事,麦卡利警告称应避免相互危害人身安全的行为。
澳大利亚政府也已发表声明,批评日本继续科研捕鲸的方针。
英海域凶猛的大白鲨
英海域凶猛的大白鲨
科学(kexue.com)网讯 近日英国的动物学家指出,现在英国海域经常出现大白鲨,这里似乎变成了大白鲨生存的理想海域。
鲨鱼研究者皮尔斯表示:”证明这个理论仅仅是时间问题,我在英国的海岸做过验证,捕捉到许多鲨鱼的照片,它们大多活动在苏格兰东北部的海岸线。我也曾把这些照片给一些专家看,他们也觉得这很不同寻常,不知道这些鲨鱼是从多远的地方来的,不过有一点可以看出,这里的条件似乎和南非,澳大利亚或者加利福尼亚北部差不多。“
大白鲨生活中正常的温度范围差不多在14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英国的海水夏季温度与它们理想的生活水温相近,也有鲨鱼专家调查,在过去14年中有差不多共有90例目击大白鲨事件,但是可以确信的只有不到10件。最近康沃尔的渔民们就经常报告说看到过大白鲨,大概每三周就有人报道看到了新的大白鲨。
面对目击报告,皮尔斯表示:“很多说法都不可信,毕竟看到鲨鱼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很难看清楚那究竟是不是大白鲨,除非鲨鱼跃出水面,或者被抓到,现在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鲨鱼的背鳍。”
不过最近渔民们经常看到鲨鱼倒是肯定的,上月初就有人看到了长尾鲨,这个品种很难见,还有渔民在爱尔兰海域附近看到了石鼠鲨,这更是难得一见的物种。加上此前有人称看到白鳍鲨,专家们也相信,证明这里有大白鲨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有专家认为,大白鲨一般就是在大西洋周围活动,它们来到英国不是没有可能。
皮尔斯说:“我怀疑我看到的大白鲨可能就是少数游牧型的鲨鱼,它们就是碰巧路过,不过也有一种可能,温室效应导致它们大规模的向北迁徙,来到英国北部地区。这的温度令它们感到舒适。或许是它们的食物向北迁徙,它们为了食物被迫来到这里。”
科学家们有一个看法到是比较统一,正常情况下,鲨鱼们不会来到物种稀少的北英国海域。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或许是它们来到这里的原因,其实不光鲨鱼,科学家们前不久就证明世界各地的动物们都开始向北迁徙。大概有2000种的动物正在远离赤道,平均每天超过15英尺的速度想北方前进,速度差不多每年一英里。也有一些品种的动物开始向山上前进,选择避暑方式,不过速度相对较慢,平均每年4英尺。
研究中显示2003年,那时开始,只有少数的动物向北活动,数量可以说不到现在的三分之一,每一年它们移动的也不是很远,最多每年可以向北前进两英尺。联邦气象局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里,2005年与2010年时并列最热的年份。二氧化碳变多,热气在气体中滞留,这也是动物大规模北迁的开始。
(科学kexue.com网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报记者 余建斌
8月25日下午,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视频通报会议,通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置工作的有关情况,并提出后续工作措施。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8月31日将是一个关键节点,任何企业损害我国海洋环境都必将付出代价。
累计污染海域5500平方公里,造成劣四类海水约870平方公里
据通报,自6月4日首次溢油事故以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累计污染海域5500平方公里,造成劣四类海水约870平方公里。溢油主要污染了溢油平台周边海域和西北方向海域,并已经影响渤海沿岸。
其中,辽宁绥中东戴河浴场沿岸、河北京唐港浅水湾浴场和秦皇岛黄金海岸等地区受到影响,其全部或部分油污来自蓬莱油田溢油。
据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介绍,在此次处置溢油事故的工作中,国家海洋局及北海分局约谈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管理层8次;发送责令康菲公司按期完成彻底查找溢油点、封堵溢油源的要求类传真30份;召开专家咨询、评审会5次,咨询专家26人。
在监视监测溢油环境影响方面,国家海洋局采取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海监船舶监测及现场执法等手段,对溢油实施全天候立体式监视监测:先后调集8艘海监船舶,航行3万多海里;海监飞机两架,飞行29架次112小时,航程约24800公里;共解译卫星遥感监测资料73景;派出陆岸巡视人员851人次,陆岸巡视14万公里;开展应急监测102航次,监测海域面积约6800平方公里,获得各类监视监测数据近万余组;完成了93个溢油样品的油指纹鉴定。
王飞还指出,溢油发生以后,国家海洋局就着手启动生态索赔工作,目前正在按照有关规定聘请律师,同时准备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报告,开展进一步的证据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等标准进行科学评估,估算此次溢油事故造成损害的生态赔偿金额,并代表国家向康菲公司提出生态损害索赔要求。
如康菲公司不能在期限内完成“两个彻底”,将依法采取更加严厉措施
由七部委组织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组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在通报会上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溢油事故的处置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明确指示批示,要求加强污染海域的监测,加大查处工作力度,彻底查清污染源,彻底封堵溢油源,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同时,要对溢油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全面认真的调查,切实做好防范、赔偿等善后工作。
之前,国家海洋局已明确提出了溢油处置“两个彻底”(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两个切实”(切实依法维护渔业渔民的合法权益,切实依法维护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利益)的工作目标,监测监督、案件审理、生态损害索赔也在有序进行。
刘赐贵表示,目前海上油污处理已取得一定进展,溢油原因正在分析。对于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相关主管部门正在全面追责。比如,对其破坏海洋环境生态的行为,国家海洋局已经立案,依法对生产作业者进行全面取证调查。
刘赐贵说,目前此次溢油事故处理已进入关键阶段,如果康菲公司不能在8月31日的期限内完成“两个彻底”,将依法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任何企业损害我国海洋环境都必须付出代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是我国海洋开发中相当严重的一起事故,尤其是渤海作为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内海,生态脆弱,如不能有效处置,势必造成海洋生态灾难。
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相关诉讼中,对于生态损害的技术评估和律师团的作用都十分重要。目前多领域的专家已经在进行相关证据的收集和研究。
环球网记者朱盈库报道,据日本共同社8月25日消息,日本外相松本刚明25日下午召见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就两艘中国渔政船24日上午进入钓鱼岛周边海域一事提出了“抗议”。
8月24日,我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渔政船赴有关海域系巡航护渔,维护正常渔业生产秩序。中方已向日方表明有关立场。”
大量的死亡扇贝,被河北乐亭、昌黎等地的养殖户抛向渤海湾。中新社记者6日实地走访上述地区发现,扇贝死亡率还在不断增加,最高达98%。
6月4日、7日,山东蓬莱中海油与康菲公司合作的19-3油井发生原油泄漏,中国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认定乐亭沿海遭受原油污染。养殖户怀疑扇贝死亡与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有直接关系,乐亭、昌黎两地养殖户损失预计达十几亿元人民币。
在河北乐亭县水产养殖协会会长杨基珍等陪同下,记者登上渔船赴老米沟、浪窝口及滦河口3个扇贝养殖基地查看实际情况。
“我养殖的扇贝目前已经有2/3都死掉了,亏大发了。”距岸10余公里的昌黎县大滩养殖船旁,养殖户赵林发正与10多个工人忙着将扇贝用筛子分拣合笼。
杨基珍介绍说,乐亭县以及周边海域以前从未发现过赤潮现象,扇贝每年因疾病死亡的占3%-5%。而自蓬莱溢油发生至今,扇贝死亡率从刚发现时的约50%增至现在的80%左右。目前,扇贝苗还在继续死亡,活下来的扇贝也明显滞长。
在乐亭县姜各庄镇杨坨子村滦河平家中,原来用于养殖扇贝的扇贝笼子及黑色浮球堆满院落。今年滦河平共养殖了1.2万笼扇贝,只存活了180笼,扇贝死亡率高达98%。一气之下他将所剩无几的扇贝送给他人,歇手不干了。
杨基珍说,针对唐山乐亭、秦皇岛昌黎海域扇贝大量死亡的现象,官方应尽快公开检测结果,维护养殖户合法权益。他表示,如果最后的鉴定结果得不到养殖户的认同,协会将依法维权。
8月7日就是中国海洋局北海分局为中海油康菲公司确定的蓬莱溢油清污最后期限。(白云水)
新华网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 罗沙) 记者30日从国家海洋预报台获悉,今年第8号强热带风暴“洛坦”29日17时40分在海南文昌登陆后,于30日凌晨2时40分前后移入北部湾东部海面,并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24小时内将在越南北部沿海再次登陆。
受“洛坦”影响,29日广东西部至雷州半岛出现了70至250厘米的风暴增水,海南岛东北部沿海则出现了30到80厘米的风暴增水。随着台风在北部湾海域移动,预计受其影响,30日上午至31日上午,北部湾一带沿海将出现40至70厘米的风暴增水,上述岸段内的广西防城港潮位站将会出现接近或略超过当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为此,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黄色警报。
随着“洛坦”的逐渐西移,30日早晨,国家海洋局布放在南海的浮标所测得的波高已经呈现减小的趋势,台风主要影响北部湾及沿岸海域。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的海浪警报级别也随之降为黄色。预计30日中午到31日中午,南海西北部、北部湾海域将出现3到5米的巨浪到狂浪区;广东西部、海南、广西沿岸海域将出现2.5到4米大浪到巨浪区。
国家海洋预报台提醒在上述海域作业的船只注意安全,沿海各有关单位提前采取防浪避浪措施,请沿海相关部门加固渔业养殖水产设施和渔港设施,做好防潮准备。在相关海域沿海城市旅游的游客们暂时不要到海边游玩,注意安全。
日本时间7月25日凌晨4点(北京时间凌晨3点),日本福岛县海域发生里氏 6.2级地震。截至发稿,没有相关人员死亡及财产损失报告。
此次地震震源为北纬37.7度,东经141.6度,深度为40公里。地震没有伴随海啸发生。同时东京电力已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并未因地震发生异常。
震感最强烈的地区为宫城县中南部的石卷市和福岛县的相马市,达到了震度5。据仙台市消防本部的消息,宫城县有两人被倒塌的家具砸伤,已送到医院急救。东京震感明显,本社记者在熟睡中被持续1分钟的震感惊醒。
本月7月23日13:34分也发生过1次里氏 6.5级地震,震源为宫城县海域,震感最强烈的地区为岩手县的远野市,达到震度5。(记者孙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