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5月7日,一名工作人员在V750无人直升机前留影。(孙树宝 摄)

  新华网济南5月7日电 (记者刘宝森)中国目前最大的无人直升机V750无人直升机7日在山东潍坊首飞成功,填补了中国中型无人直升机的空白。

  7日上午,在潍坊天翔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的试飞场上停放着一架紫红色无人直升机,机身上喷有白色V750字样。试飞指挥员一声令下,发动机立即轰鸣,接着无人机进入程控自主飞行。无人机轻轻升起,稳稳悬停在空中。随后,直升机按照地面操纵人员的指令完成了高度遥调、前飞、后飞等机动动作,过程高度达到25米。十分钟后,无人机平稳着陆,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V750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无人直升机,由B2B双座有人驾驶飞机改装而成,起飞重量为757公斤,任务载荷大于8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为每小时161公里,最大航程为500公里,续航时间大于4小时。该机可人工遥控,也可以程控自主飞行,两种模式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切换。V750无人直升机的控制半径超过150公里,使用升限为3000米。

  潍坊天翔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成身棕表示,V750无人直升机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航空制造与无人机控制技术上一个新的突破,填补了中国中型无人直升机的空白,标志着中国无人机研制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V750无人直升机由潍坊天翔航空工业有限公司、青岛海利直升机制造有限公司与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联合研制,目前年产能力150架。

  V750无人直升机是一种多用途无人直升机,可从简易机场、野外场地、舰船甲板起飞降落,携带多种任务设备。直升机可针对特定地面及海域的固定和活动目标实施全天时的航拍、侦察、监视和地面毁伤效果评估等。直升机可完成森林防火监察、电力系统高压巡线、海岸船舶监控、海上及山地搜救等任务。

  专家表示,目前这一机型首飞成功,之后将转入科研试飞阶段,完成按航线的程序飞行之后才可以算是试飞成功。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新社杭州5月4日电 (记者 夏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台湾动漫大师蔡志忠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来到杭州,有一个使命感,就是要拍出一个很成功的动漫电影,走向国际。

“我要帮助中国的动漫推向全世界。”在蔡志忠看来,动漫作品要成功走向世界的关键就是要选择世界性的题材。“以我将和少林寺合拍的《禅舞少林》为例,就很好地契合了中国动漫要保持中国元素及世界性题材这两个要素。“禅、功夫、少林寺这些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都是世界性的题材,我相信这部动漫会很受欢迎。”

据蔡志忠介绍,不同于中国,动漫在邻国日本是一个产业,并且采取的是企业化的经营模式。“我建议请全球最大的漫画出版集团日本集英社退休的编辑过来当顾问,这样是最快的方法,中国要学习他们,如何把动漫卖到全世界。”

“中国的漫画家很多,但真正能光靠漫画维持生计的只是少数,成功率在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在蔡志忠看来,中国动漫要进行产业化发展,并有自己的盈利模式。

然而,蔡志忠也指出,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仍将是中国漫画家最主要的战场。“我画庄子,就先通过了解他,再让自己变成庄子,方才执笔创作,”他说,身为中国漫画家,要站在读者的立场去选择题材,此外还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累并沉淀,再通过自己的体悟,画出读者想要看的东西。

回顾蔡志忠以往的作品,很大部分都能对人生产生很大的启迪。据悉,他的佛经系列一共有十八本,现在已经完成了一半,接下来还会有禅宗系列面世。“我的微积分很好,如果我还在的话,还要画数学系列。”

“我生于台湾,但会老死于杭州,”蔡志忠笑着告诉记者,要将后半身托付给杭州。(完)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经过三年多的攻关,一支华人科研团队在研究大麻毒性及药用作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合成了可以“去瘾留药”的大麻新化合物。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化学杂志》上。研究工作主要负责人为美国国家卫生院华人科学家张黎,论文第一作者为国家卫生院博士后熊伟,其他成员还包括该院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成克军及其导师肯纳·赖斯、匹兹堡大学研究生崔探星及其导师许琰。

  据熊伟介绍,作为全球广为流行但争议极大的镇痛药物,大麻一方面可以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引发的疼痛,另一方面也会让吸食者上瘾,产生精神紊乱、幻觉等副作用,不仅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阻挠了大麻在临床方面的广泛应用。

  熊伟和他的研究伙伴正是着眼于大麻的毒性和药性,并最终将两者成功分离。熊伟表示,以往研究认为大麻的毒性和药性均通过大麻素受体蛋白介导,但他们的研究表明并非如此,实际上大麻的镇痛作用是通过一种名叫甘氨酸受体的蛋白介导。

  “我们鉴定了大麻与甘氨酸受体的分子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精确改造。新的化合物既保留了大麻的镇痛作用,又去除了大麻在精神方面引起的副作用。”熊伟说。

  他表示,一旦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至少会给患者带来三大好处。首先是大麻类药物对病人产生的毒副作用大大减少;其次是病人不必再担心“久用成瘾”,可以长期服用相关药物,另外就是由于大麻的“毒”性,目前只有持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大麻类药物,而新药在去除大麻毒副作用后,有望成为非处方药,从而大大方便患者的购买和使用。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济南4月14日电 题:生死抉择8分钟——空军两名一级飞行员成功处置一起空中特情

  张玉清、李国文、李广君

  一次普通的飞机转场,却在空中遭遇发动机停车重大特情。两名飞行员在8分钟内,几次面临生死抉择,数度把危险留给自己。

  放弃跳伞,冒险迫降;强改落点,规避村民……济空某部飞行员庄文波和蒋卫军保住了国家财产,保护了人民群众,捍卫了军人荣誉。

  命悬一线,飞行员毅然放弃跳伞

  3月27日9时,安徽某机场春意盎然,碧空如洗。飞行员庄文波和蒋卫军跨入座舱,戴好飞行头盔,系紧安全带……滑跑起飞,融入蔚蓝无边的天幕。

  庄文波和蒋卫军都是有着两、三千小时飞行经历的空军一级飞行员。这次是他们执行的一次普通转场飞行任务。

  9时30分,飞机保持平飞状态沿着预定航线飞行,一切都是那么顺利。

  9时31分,飞机高度800米,速度220公里/小时,距离目标机场30公里,两名飞行员正全神贯注地操纵飞机。突然,后舱飞行员蒋卫军发现发动机转速表有50转左右的摆动量,他判断发动机可能要出故障。

  蒋卫军迅速提醒前舱的庄文波。“前舱转速表指针也在发生摆动!”庄文波说。

  “不好,发动机出故障了!”两名飞行员顿时绷紧了神经。

  庄文波立即向塔台指挥员报告“转速表摆动”,并做好特情处置准备。

  发动机温度表指示正常、滑油压力表等仪表指示正常……两名飞行员迅速检查了相关设备和仪表工作状况。

  9时32分,庄文波再次向指挥员报告:“飞机抖动剧烈,状态难以保持。”

  发动机发出忽高忽低的刺耳声,转速表摆动量增加到300转左右。庄文波和蒋卫军判断:发动机已出现间歇性停车。

  发动机空中停车,是困扰现代航空安全的一大难题,处置不当,很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此时,编队共同执行转场任务的飞行员江廷和时忠伟透过座舱玻璃,清楚地看到庄文波和蒋卫军的飞机左右摇摆、上下颠簸,状态难以保持,飞机高度也在下降。

  时间在飞逝。蒋卫军紧盯座舱各种仪表参数,保持着飞机状态,庄文波则活动油门开关,故障现象无改善;随后,他改用右手前后摇动手摇泵,帮助发动机供油,试图恢复工作,但仍然没有成功。

  9时35分,发动机已完全停车,飞机高度骤然下降。2名飞行员已命悬一线。塔台指挥员发出口令:“可以跳伞。”

  跳伞,意味着国家的巨额财产——飞机将彻底损毁,也意味着飞机落点不可控,可能伤及人民群众。

  庄文波庄严报告:“距离本场28公里,准备野外迫降。”

  三调机头,艰难搜索迫降场地

  飞机高度不断降低,庄文波和蒋卫军艰难地搜索着适合迫降的场地。

  从空中望去,机头右前方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庄文波迅速调整机头向左前方飞去。

  机翼下,潺潺的郎溪河正静静地流过一个又一个村庄,浑然不觉空中的这场险情。前方是一片平坦的农田,也是理想的迫降场。但当庄文波和蒋卫军看清农田里耕作的人多,且不远处还有一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庄时,他们又立即重新选择迫降点。

  就这样,庄文波和蒋卫军3次调转机头,但“一定要迫降”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飞机高度在急速降低,庄文波集中精力寻找迫降场地,蒋卫军则聚精会神观察飞机状态。

  在极短时间内快速选准迫降场地,是对飞行员“基本功”的考验。9时37分,庄文波突然发现飞机右侧麦田有一块没有群众的平坦田地,立即蹬舵调整航向,向这片麦田落去。

  事后,飞行专家查看现场后称赞说,这块麦田是周围500米范围内唯一可以实施安全迫降的场地,选得太精确了!

  紧急规避,舍生忘死勇救群众

  10米,8米,5米……飞机高度在逐渐降低,庄文波和蒋卫军全神贯注操纵着飞机对准选定迫降的麦田,准备着陆接地。

  然而,就在飞机快要落地的瞬间,庄文波突然发现机头方向,一个花白头发的村民从几个坟包后猛地站起。这是一个正在低头干活,听到飞机声响起身张望的村民。

  “有人!”庄文波突然大吼一声,紧急拉操纵杆并向左压,强行改变着陆点。这个动作极其危险,很容易导致飞机落地跳跃或者侧翻,对飞行员威胁极大。

  飞机几乎贴着这个村民的头皮掠过,在巨大的惯性下飞机又被拉高两三米,前冲200多米,偏离最佳着陆位置后,左机翼与一电线杆相刮,并撞到地头上两棵杨树上。

  飞机野外迫降成功,两名飞行员安然无恙。

  “保护群众是军人的本能。”事后,庄文波谈到为规避麦田里的村民而紧急带杆全然不顾个人的安危时,他的回答平静坦然。庄文波说:“如果这位村民因飞机迫降伤亡,我会内疚一辈子,一生都不得安宁。”

  蒋卫军也说:“如果因为前舱飞行员的紧急带杆规避群众,使我们发生意外,我会觉得无憾和光荣,如果当时我在前舱驾驶,也会那样做!”

  飞行员舍生忘死保护人民群众的壮举深深感动着乡亲们。村支书朱志宝来了,他代表马兰村全体村民为英雄的飞行员献上锦旗。幸免于难的63岁村民王道才来了,他紧紧地握住庄文波和蒋卫军的手,热泪顺着黝黑的脸庞流淌。

(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在微博上对其研究生提出要求。博文一出,引发网络热议,顶拍不一。
6日,董藩在微博上发表声明称,“那仅是对我学生讲的励志的话。”
教授发表“4000万身价说”
4月4日16时34分,北师大教授、博导董藩发表微博称:“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
董藩在微博中表示:“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微博转发近两万
董藩微博发出后,随即引发网友热议。截至6日20时,该条微博被转发18931次,被评论7533次。
一网友称,此事引起热议,因为国人相信靠循规蹈矩公平竞争,永远难搞到四千万的几分之一。
网友“淘货郎”称:贫富的标准是什么?4000万?成功的标准是什么?4000万?很多职业、行业,不是学历和能力所能创造财富的。
“坚持VS奇迹”称:“社会对成功的标准如何界定。这位教授其实没说错,只不过说了实话。”
一位上董藩课的研究生表示:“董老师在微博中这么说,是在激励我们。”
董藩拒绝接受采访
6日,董藩两次拒绝接受采访,称“领导有令”。
6日14时许,董藩在微博中,针对“4000万身价”声明“那仅是对我学生讲的励志的话”,并“祝天下爱钱人都发财,共同富裕”。
观点交锋
拍 老师只能对学生学术提要求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认为,董藩教授观点有一点极端。首先,老师对学生除了学术之外,不能有什么要求。老师要教的学术研究的能力,跟身价没有关系。其次,对学生提出此要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这样的学术研究的机构性质不一致。“如果是财富积累上讲,做房地产的,身价4000万算不上成功。从成功的标准上讲,如果身价4000万,其他方面一事无成,也没用。”
顶 谈成功不要忌讳谈钱
不少网友也力挺董藩教授的观点,认为谈成功不要忌讳谈钱。
有网友认为:董藩的教育理念是合情合理的,学生读研是希望得到工资较高的工作,竞争力的对比最终是在工资上体现。
@不锈钢恐龙表示,非常挺董老师所说的话!将要求量化,才更能激起学生的斗志!……国家对有贡献的人,采取的奖励主要也是丰厚的奖金!
一网友称,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钱和社会贡献基本是一致的。我们不要忌讳谈钱,一个高学历者过贫穷生活要么你的工作能力有问题,要么社会价值体现有问题。
微博声明
●那仅是对我学生讲的励志的话,他们基本都进商界。
●等学生四十岁时四千万估计只相当于今天几百万。
●我可接受自己不富有但不能容忍学生贫困。
●我学生素质较高但仍需鞭策。
●我的财富观是富不傲穷,贫不妒富。
●祝天下爱钱人都发财共同富裕。
微博对话
 
教授董藩微博答网友
@吴喜高:“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大学你还要上吗!
回复:不上大学更是失败。
@卜颖飞:还好不是我的父亲跟我这么说。
回复:你父亲其实很希望你发财。
@哈蕾微仙:大叔啊,我觉得哇,您学生过得幸福快乐就方可。
回复:大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
@狡兔2032:人生如果只为钱,不需要读书。
回复:错了,财富榜上已经没有农民了。
@雪妞妈:发财什么时候成了成功的标准?
回复:什么时候都是。你是不愿意嫁给一个穷困潦倒的人的,至少要生活无忧对吗?我感觉得到你生活无忧,但你有了钱却否定它的作用。
@WilliamQiang:董老师应该有40了,真没想到你作为教师有这个身价,比理工科教授强太多了,佩服!
回复:我没有,但学生应该有……他们大多要进入实业界。15年后的4千万也可能只相当于今天的1千万而已,要求不高。
@位宇祥:请问,那现在你的学生中,40岁的有多少人达到了呢?
回复:还很少,但我说的是现在的学生15年后。
@高山流云飞: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吗?贫穷不一定是经济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
回复: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NewQueen:当下的开发商,只是政府的吸血管道,没啥自豪的,如今的中国社会,挣很多干净的钱挺难的不知道董藩怎么看。
回复:很复杂,一两句说不清。我们的教育总是耻于谈钱,但每个人都想发财。
@境随心变2053490893:能当上你的学生却达不到你的要求,是老师的耻辱还是学生的耻辱?
回复:都是耻辱。
@吴昌华TCG:自己总对儿子讲,要做一个对人类有用、有价值的人,却难以启齿让儿子有多少财富。
回复:把你儿子送到我这里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井式真空充气保护大型铌锡线圈热处理炉的炉体炉膛。
日前,我国首台井式真空充气保护大型铌锡线圈热处理炉系统(以下简称铌锡热处理系统)在合肥安装调试成功。该系统专门设计用于对由管内电缆导体绕制的铌锡线圈进行热处理以生成铌锡超导线圈,也可用于其他大尺寸工件高温热处理。目前,只有美国、日本、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这种设备。本系统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超导磁体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为我国自主研发制造大型铌锡超导磁体奠定了一项技术基础。
由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与北京七星华创公司联合研制的这套铌锡热处理系统主要由炉体系统、工艺气路系统、控制系统及气体杂质含量监测系统等组成。其中工艺气路系统包括导体微充微排系统、导体真空系统、炉体真空系统等。导体微充微排系统既可用于导体内部的清洗工艺,也可用于气氛保护工艺时实现导体充排气的自动控制。设备可实现7组导体的同时工艺热处理;导体真空系统用于对铌锡导体内部抽真空清洗,可以获得一定洁净的本底真空,缩短导体内部的清洗时间。
现场安装调试针对炉体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相关技术难点展开,从调试结果来看,各项指标都已达到预期要求。其中,冷态极限真空度优于8×10-4帕,热态极限真空优于1×10-3帕,压升率≤0.05帕/小时。炉内工作区温度均匀性在炉体充氩气氛状态下可以达到<±5℃,在真空状态下则可达到<±3℃,均达到了高水平。
该热处理系统设计中包含了诸多创新技术,如炉体内可进行真空和充气两种工作模式的热处理,并可实现热处理过程中模式的直接转换;为了保证温度均匀性关键指标,在炉体结构中设置了均热和导风措施,使得该热处理炉系统在此项技术指标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本装置的研制成功不仅为在建的“十一五”国家大科学工程“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超导磁体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而且为我国铌锡超导磁体的研制和应用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条件。(柯讯)
《科学时报》 (2011-04-07 A1 要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日本政府17日利用自卫队特殊消防车和直升机,向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4号机组中最危险的3号机乏燃料池成功注入30吨水。同时,日本媒体报道说,恢复核电站机组供电的工作也在快速进展,18日有望成功。而根据日本政府最新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表示,注水已经使得福岛核电厂周围的辐射值略有下降。

  对于这一点,专家评价称,这是福岛核事故以来首次取得的进展,为平息危机创造了转机。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难题,因此紧张局势可能继续一段时间。

  自卫队5台特殊消防车当晚利用一个小时向3号机乏燃料池注水30吨。日本防务省表示,水被注入了乏燃料池。但因为该池每天蒸发50吨水,即使注水30吨也撑不了一天。不过,因为今后可以加长时间每天注水,所以可以说乏燃料棒冷却的第一关已经越过。

  由于17日5台消防车成功注入30吨水,从18日开始,可以增加作业时间和特殊消防车数量,注入更多的水。目前,福岛核电厂三号机传出冒白蒸气的状况,对此东电也表示,这可能是注水和洒水后的成效展现,不过是否已成功降低福岛三号机的机温,东电也保守表示,还要再观察。

  另外,东京电力公司表示,为恢复供电,将从附近高压线扯出的电线已成功连到核电站。接着,《朝日新闻》报道说,18日内有望恢复供电。

  17日上午,曾尝试用自卫队直升机从空中注水,但并未奏效。法国辐射防护暨核子安全研究所(IRSN)”负责人Thierry Charles说,未来48小时是关键。

  (科学网-kexue.com 米兰色)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章太炎所题挽联

继大明太祖而兴,玉步未更,佞冠岂能干正统;

与五色国旗俱尽,鼎湖一去,谯周从此是元勋。 

救国图存

非道德能有效

严复:黎公道德,天下所信。然救国图存,断非如此道德所能有效。何则?以柔暗故!遍读中公历史,以为天下最危险者,无过良善暗懦人。下为一家之长,将不足以庇其家,出为一国之长,必不足以保其国。

民国史上罕见之人物

沈云龙(《黎元洪评传》作者):夫元洪固清末一混成协协统耳,与革命党初无若何深切之渊源,然辛亥武昌炮声一起,即以鄂军都督骤跻于中华民国开国三杰之列,此后十余年间,且得三任副总统,两为大总统,殆风云时会,有以使然,岂如曾湘乡“不信书,信运气”之说者非欤!元洪诞生之年,适当太平天国覆亡之时,及其殁也,则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底定平津之日。综其生平,无不与时代动乱有关,是亦民国史上罕见之人物也已。

辛亥革命十年后,鲁迅在北京《晨报副刊》连载中篇小说《阿Q正传》,写到绍兴游民阿Q也想跟着“造反”,却找不到革命党入伙。不得已,阿Q去找教训过他的带点革命党气味的“假洋鬼子”。阿Q走进钱府,只见假洋鬼子正站在院子的中央,对面挺直地站着赵白眼和三个闲人,正在毕恭毕敬地听说话。“假洋鬼子”没有看见他,正讲得起劲:

“我是性急的,所以我们见面,我总是说:洪哥!我们动手罢!他却总说道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的。否则早已成功了。然而这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的请我上湖北,我还没有肯。”

“假洋鬼子”吹嘘的“洪哥”,就是“首义都督”黎元洪。1911年秋冬之际,革命波及浙江农村,有些“识见”的,以与“革命元勋”黎元洪“沾亲带故”自抬身价,甚至于搬出英文来愚弄“闲人们”。

洪哥,动手了吗?

黎元洪在辛亥年声望陡增,甚至为浙江乡村追逐“时尚”的士绅所攀附,可见“革命”在社会舆论层面影响颇大。按照“假洋鬼子”的说法,黎元洪显然是武昌起义深谋远虑的主事者。但是黎元洪到底为辛亥革命做了什么,却是一个疑问。

1912年,黎元洪协助袁世凯诱杀革命党首义功臣、湖北军政府军务部副部长张振武,引起革命党人的强烈不满。革命党人主办的《震旦民报》发表社论称,黎元洪于起义之后,匿避于床下,名曰“床下都督”。“床下都督”这一传闻又经人添油加醋,演变成了革命党人从黎元洪姨太太床下把他拉出来,用枪杆子逼其为都督。又据辛亥革命当事人的回忆称,黎元洪是“避入房中”,而黎元洪本人于1911年10月20日致海军提督萨镇冰的信函中,自称是“避匿室后,当被索执”。

无论革命党人事后对黎元洪的排诋,还是黎元洪的自证,两方面的证词都说明革命之际,“洪哥”并没有动手。

人望“都督”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新军工程营士兵率先起义,驻地新军大部分响应,一夜之间,武昌光复。湖广总督瑞澂弃城而逃,第八镇统制张彪也随即撤出。

时任陆军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潜离营房,往亲信参谋刘文吉家躲避。黎元洪对刘文吉说,“我身居协统地位,部下兵变,如果革命党失败,我必定会受到朝廷的严厉处分;如果革命党成功,我能否活命也不得而知。”

尽管起义出乎意外地顺利,但革命党人马上面临了群龙无首的困局。事起仓促,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与共进会的领导人孙武、刘公、蒋翊武等人都不在武昌,策划革命时党人属意的黄兴、宋教仁等又远在上海,缓不济急。现任临时总指挥吴兆麟只是队官(相当于连长),资历不足,难孚众望。于是,革命政权的领导人归属便成了问题。

11日晨,武昌城内的战斗刚刚结束,吴兆麟与党人蔡济民、张振武、李诩东等便在楚望台召集会议,商量建立军政府问题。蔡济民发言说:“起义已初步成功,目前最重要的是重新组织政府,不能这样群龙无首。光武昌起义不行,必须马上通电全国,呼吁响应,安民告示非马上发出不可。我们一定要找一个德高望重、为全国所知的人,才能号召天下,免得别人说我们是兵变闹事。”

恰在此时,工程营的士兵在巡逻中发现了藏匿于刘文吉家中的黎元洪。于是,仓猝之际定大计,革命党人认为黎“在湖北负人望,且得军心,此时出任都督,最为适当”。于是,吴兆麟、蔡济民等人当即派人前往黄土坡刘宅迎黎。据革命党人后来回忆说,黎元洪对于革命党的邀请并不领情,最后还是在士兵“簇拥下走出刘家”。黎元洪被“押解”到咨议局后,经蔡济民等人提议,“出任”都督。

黎元洪尽管是被逼出任都督,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亲历了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这样记述:

当元洪未到咨议局前,群龙无首。……一筹莫展。……消息沉闷。躁急者失望,胆怯者恐惶,至有忿忿作归计者。午后则武昌城内遍贴布告,往观者途之为塞,欢声雷动。至有艰于步履之白发老翁,请人扶持拥至布告前,必欲亲睹而后快。旅汉外籍人士,闻之亦为之(震)动,皆曰:想不到黎协统也是个革命党!残敌更心惊胆裂,易装潜逃者,不可胜算。

与革命党的振奋相反,黎元洪本人对出任都督,却瞻前顾后。在被拥戴为都督三天内,一言不发,木偶尸居,不划一策。期间,革命党人多次威逼,甚至于要枪毙黎元洪。直到十三日,权衡利弊之后,黎才同意出任都督。

黎元洪出任都督之后,一反呆若木鸡之态,即刻主持军政会议,称“自此以后,我即为军政府之一人,不计成功利钝,与诸君共生死”。会后,他又接见了前来拜访的美国驻汉口的领事。他对美领事说,革命后将废除封建帝制,建立民国,以共和为政体。

黎开始转向革命,要做都督了。

历史的吊诡

黎元洪本人在辛亥年的崛起,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吊诡。

在清帝国末期的新军武官中,黎元洪属于中规中矩、安于职分的官僚。论职位,陆军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相当于旅长),相当于湖北地区除瑞澂、张彪之外的第三把手;论军事技能,黎元洪曾数次受到清廷的表彰,并多次赴日本考察军事,堪称知兵;论立场,黎元洪既不革命也不反动,曾数次给革命党人解围。尽管黎元洪保护革命党人本意是为其宦场前途,却给了革命党人好感,武昌起义之前文学社和共进会的一次秘密会议中,革命党人就有提议一旦举义成功,就以黎元洪做都督。

黎元洪出任都督,推动了尚在观望之中的东南各省的态度,立宪党人与开明士绅,纷纷襄赞革命,黎元洪也顺理成章成了“革命元勋”,后来在民国两任总统,三任副总统,堪称民国政坛的常青树。不过,黎元洪的颠仆不倒,多半是北洋军阀将其当成供桌上的牺牲以示开明而已。

民国10年,黎元洪因受北洋军阀排斥,寓居天津。这一年,革命的同情者鲁迅写《阿Q正传》,嘲讽假洋鬼子“假革命”,附带捎上黎元洪,内里的意思,是“革命”的果实被“闲人们”摘了。在鲁迅看来,革命,本来是社会的革命,而革命后的新秩序,看来和旧秩序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假洋鬼子剪了辫子就成了革命党,大清朝的官僚一转意,就成了革命元勋。

1935年,国民党政府为黎元洪举行了国葬盛典,其葬礼过程包括天津殡殓、北京追悼和武昌安葬“三部曲”,历时近8年,备极哀荣。

(本文撰写时参考了李书源著《柔暗总统黎元洪》、裴高才著《首义都督黎元洪》等资料。)

发表在栏目: 文化
资料图:印度反导拦截导弹发射实验 资料图:印度反导拦截导弹发射实验

  新华网孟买3月6日电(记者聂云)印度6日上午在东部沿海地区成功进行了反导拦截试验。

  据印度亚洲通讯社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6日上午9时33分,印度从东部奥里萨邦沿海的钱迪普尔试验场试射了一枚地对地弹道模拟导弹。不到3分钟,一枚拦截导弹从距钱迪普尔试验场大约70公里远的惠勒斯岛导弹综合试验场发射升空,在距地面16000米空域成功拦截了模拟导弹。

  这是印度今年第一次进行反导拦截试验。之前,印度曾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09年和2010年进行了四次反导拦截试验。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月21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对外宣布,该集团已在世界上率先成功研发出第三代汽车钢,并在全球首度进入了工业化产品的开发和试制,最快有望于2014年在北京现代和一汽等企业商业化应用。

      据了解,随着人们对汽车轻量化和防撞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汽车钢不断向高强度和高塑性方向发展,强塑积成为衡量汽车钢性能的重要指标。第一代汽车薄板钢的 强塑积一般为15GPa%,轻量化和安全性指标都很低;第二代汽车钢的强塑积虽然达到了50GPa%,但由于合金含量高、工艺复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很 难被市场接受。所谓第三代汽车钢,是指轻量化和安全性指标高于第一代汽车钢、生产成本又低于第二代汽车钢的高强高塑钢。

     中国钢研于 2009年首先在实验室研究出具有高强度和高塑性的第三代汽车钢,其强塑积超过了30GPa%,比第一代汽车钢翻了一番,而合金含量却不到第二代汽车钢的 1/3。2010年国庆期间,冶炼工作正式开始,在一个月左右就成功地在工业生产流程上开发出第三代汽车钢热轧板卷和冷轧板,强塑积均超过了 30GPa%!

     第三代汽车钢的成功研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跟踪学习国外汽车钢技术的局面,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世界汽车钢领域权威机构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马普钢铁研究所的汽车钢研发团队已经向中国钢研发出邀请,邀请该集团科研人员前往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记者 鲍丹)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4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