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2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日前,一头体长70英尺(约合20米)的蓝鲸尸体被冲上了美国加州北部海岸。据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介绍,这条蓝鲸显然死于同船只相撞。
尽管无法移动蓝鲸,美国科学家和高校大学生仍不放过这种难得一遇的研究机会,他们纷纷从岩壁爬下,从死鲸身上提取组织样本,并截去了一条11英尺(约合3.5米)长的鳍肢。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NMFS)海洋生物学家乔·科尔达罗(Joe Cordaro)表示,几年前,蓝鲸同过往船只相撞还相对罕见,但这类事件仍是“人类对蓝鲸生存构成的头号威胁。”
科尔达罗说,这是今年第二起蓝鲸同船只相撞事件,在此之前,一艘从加州海岸经过的轮船曾造成一头蓝鲸重伤。蓝鲸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可以长到100英尺(约合30米)长——几乎同航天飞机的长度一样。目前,蓝鲸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专家称,蓝鲸从地球上消失的风险极大,这主要是因为,在196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宣布蓝鲸为禁捕的保护对象前,它们已经遭到过大规模猎杀。
据科尔达罗介绍,10月19日,他接到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一艘海洋测量船的报告,船上的研究人员说,他们感到“船下面突然震动”,此时距海岸大约7英里(约合11公里)远。不久,一头鲸鱼浮出水面,鲜血直流,将附近海面染成一片红色。几小时以后,有人在布拉格堡附近发现了冲上海滩的蓝鲸。科尔达罗表示,鉴于时间、地点等证据,“我认为是海洋测量船撞上了蓝鲸,这一点毋庸置疑。”
洪堡州立大学海洋生物学家托尔·霍尔姆斯(Thor Holmes)说:“对于蓝鲸的死亡,我同所有人一样,也感到十分遗憾。”10月20日,霍尔姆斯和他的两名学生驱车几个小时来到布拉格堡附近,现场对蓝鲸展开研究。在从“可怕的”岩壁爬下来后,出于安全考虑,他告诉两个学生在原地不要动。霍尔姆斯说:“我从他们脸上的表情推测,两个人正在酝酿什么大的动作。”
霍尔姆斯的两个学生最终还是发现了一条靠近蓝鲸的捷径。霍尔姆斯和他们在岸边提取了鲸油样本,希望搞清楚蓝鲸撞上考察船以前的身体状况。他说:“蓝鲸有很厚一层鲸油,这表明,这个大家伙确实非常健康。”科尔达罗说,这头撞死的蓝鲸会继续留在布拉格堡的海滩上,鉴于这个小海湾不易有车辆靠近,“那头鲸鱼不会被弄到别处”。研究人员正计划实施更多的实验,包括截取蓝鲸的鳍肢。
相比于其他鲸目动物的鳍肢,蓝鲸的鳍肢对于洪堡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意外收获。鲸目动物包括鲸鱼、海豚和鼠海豚等。洪堡州立大学还将向现场派去更多学生,对这种极为罕见的物种展开深入研究。该大学一位皮肤病专家还希望得到蓝鲸的毛囊供其研究。对于霍尔姆斯来说,蓝鲸不仅具有相当大的科研潜力,还会让人想到人类在导致蓝鲸濒临灭绝问题上的作用。他说:“蓝鲸在海滩上的出现是我们正在破坏这个星球的另一个迹象。”(孝文)
突尼斯民眾早前掀起茉莉花革命,推翻獨裁統治後,革命之風蔓延也門、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而在突尼斯國內,示威浪潮仍然持續,當地警員、消防員、國民警隊成員亦加入要求總理加努希下台的行列中。
突尼斯總統阿里遭民眾推翻後,也門、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陸續出現反政府示威。也門數千名學生、活躍份子、反對派在大學集會,要求執政三十二年的總統薩利赫下台,警方施放催淚氣驅散示威者,並拘捕約三十人。阿爾巴尼亞上周五,亦發生超過十年來最嚴重騷亂,反政府示威演變成衝突,三人中槍死亡;而突尼斯鄰國阿爾及利亞同樣爆發示威,近五十人受傷。
突尼斯國內示威浪潮仍然持續,逾二千名警員、消防員、國民警隊成員加入示威行列,要求總理、臨時內閣成員下台。
22日,意大利巴勒莫,游行的大学生们和警察发生冲突。意大利议会即将就教育改革议案投票表决,数千名大学生走上街头抗议。教育改革议案将削减大学数量,合并规模较小的学校,减少政府资助,强化私营部门对教育的投资。抗议者称,改革将加剧大学经费紧缺的现状。
日本南部小笠原群岛周三凌晨发生七点四级强烈地震,引发当局发出海啸警告,一百七十多名村民慌忙跑到高地或进入社区中心及学校暂避。当局事后在沿岸录得六十厘米(两呎)高的海浪,之后解除了海啸警告。包括东京在内的日本东部及东北部地区,普遍感受到震动。 今次地震在当地时间凌晨二时二十分发生,震央位于小笠原群岛的父岛以东一百五十三公里,震源深度仅十公里,专家随即警告可能出现地区海啸。 百多名居民都在睡梦中被震醒,并听到当局用扩音器发出海啸警告,民众连忙爬起床往屋外跑,纷纷奔向高处。 父岛一名酒店女负责人说:「这是我经歷过的最强一次地震,我们全都被震醒,觉得很惊。」不过,酒店的墙壁都没有破裂,场面很快回復正常。 当地一所高中校长说,地震引发的摇晃相当强烈,大约二十名学生在学校避难,幸好学校没有什么损毁。 日本NHK电视台报道,在父岛及附近群岛大约有一百七十人撤离到社区中心及学校避难。当地渔民表示,没有看到特别的大浪来袭。 随后大约六十厘米高的海浪袭击小笠原群岛海岸。
中新社西安10月3日电(记者 冽玮)家住西安市西影路的单晓娟这个长假过得很郁闷,因为远在哈尔滨求学的儿子没有回家过节。在中国的大小城市,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社会,曾经的三口之家逐渐被“中年空巢”家庭所取代。
有资料显示,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离家求学、就业和结婚,越来越多的中年空巢家庭开始在城市里出现。专家预测,未来10年,“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甚至中年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可能达到80%以上。同时,现代社会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家庭结构不断向“三口之家”的模式发展,四五十岁的“中年空巢”家庭将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3日在西安交大采访时了解到,“十一”长假,该校大约有50%以上的学生没有回家与父母团圆,而是选择各种方式度假,或外出旅游,或逛博物馆,或考研充电……大三学生张毅超告诉记者,独生子女初次“离巢”的伤感,在新生身上体现得比较强烈,到大二时基本可以适应。因此长假选择不回家的主要是大三、大四的学生。
此外,通讯方式的发达也为一些“离巢”子女提供了便利,许多不回家的学生会按时与父母视频聊天,笑语殷殷,如在眼前。
西安交大医学院一附院王治伦教授表示,随着社会生存压力的不断加大,家长都会鼓励孩子“离巢”谋求更好的发展,许多三口之家变为“二人世界”。家长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会产生焦虑、失落等非理性情绪。
据理论推算,当前中国父母的“中年空巢”期将长达25年之久,尽快构建新的生活方式才是避免“中年空巢”危机的办法。王治伦建议,那些即将步入中年空巢的家庭,应该在子女离家之前有意识提前过渡,调整生活重心,拓展社交生活圈,增加业余爱好,尽早从“一切围绕孩子”的理念中转移出来。(完)
红眼病病例在全国多个地区集中暴发,青岛14日至15日两天新增5000名患者,广州14日现1000多名患者,浙江部分小学和幼儿园停课,湖南9月以来红眼病发病数超过前8个月发病数之和,而江苏宜兴也开始出现红眼病。粗略计算,近期全国各地的红眼病患者人数近万人。据悉,在2002年“红眼病”曾于我国大肆流行,从南到北大范围暴发。
近几天,南京、广州、宁波、青岛等地出现了红眼病群发病症,仅山东青岛有近5000名红眼病患者涌入医院,这其中半数以上是中小学生。卫生防疫部门发布紧急通知,严控红眼病疫情的蔓延。
中广网青岛9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几天,南京、广州、宁波、青岛等地出现了红眼病群发病症,仅山东青岛有近5000名红眼病患者涌入医院,这其中半数以上是中小学生,青岛市卫生防疫部门也发布紧急通知,严控红眼病疫情的蔓延。
专家称,只要注意个人卫生、切断传播途径、群防群控,病毒流行期就会缩短,预计这波红眼病流行持续大约半个月就会结束。详细情况我们连线中央台驻青岛记者王伟:
主持人:青岛红眼病从什么时候开始集中爆发的?
记者:从上周末开始,青岛市各大医院的红眼病患者突然增多。据青岛市立医院眼科大夫介绍,最近眼科门诊近6成的病号是来看红眼病的。由于红眼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红眼病患者比往年同期增多不少,目前患者数量已经接近五千人。从患者的年龄段来看,一般以上是中小学生。
主持人:这次病情出现迅速蔓延的原因是什么呢?
记者:据了解,这个季节本身就是红眼病的高发期,这也和天气的潮湿,细菌的繁殖快有关。但是今年具体增多的原因并不是很明确,因为这些患者当中有的是细菌性的,有的是病毒感染,发病的原因不是太一样。
据了解,红眼病传播的途径很简单,可能很多人也都得过红眼病,如果感觉眼睛不舒服用手去揉的话,如果手上有细菌,就会侵入到眼睛里,导致红眼病的发生,不过相互对视是不会传染的。据眼科专家介绍,红眼病有一到三天的潜伏期,被传染之后不一定马上会表现出异常,所以当眼睛出现红肿、痛痒、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泪等症状,最好到医院就诊。医生介绍,红眼病是属于急性炎症,只要及时治疗,不会造成视力的下降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