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杆菌病症(资料图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0年12月19号的一次实验,改变了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的人生轨迹。这是一次羊活体动物实验,先解剖,再肢解,最后观察羊内脏。整堂解剖课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它的结果却是:28人感染严重布鲁氏杆菌传染病。
症状:打球打十分钟腿抖
28人:14个男生、13个女生,还有1位老师。这样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现在的他们身体怎么样了?昨天,中国之声记者辗转联系到一位被感染的学生。为了保护当事人,我们使用了化名。
今年24岁的小何(化名)是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专业大四的学生。身高1米82,原本是学校篮球队成员的他,描述了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现在就是身体各个关节都疼,现在跟以前比明显就是体力差了很多,我就是端一盆水,端一会就觉得胳膊非常酸。现在要是打球打十分钟左右腿都抖那个样。
记者:你们现在还上学吗?
小何:现在已经开学了
记者:家长怎么看这件事?
小何:非常上火,我的同学们就和学校协商这个事儿,但是协商完了,也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羊未被检疫无消毒具体要求
事情发生在去年12月19号,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0801班的学生进行“羊活体解剖学实验”,小何记得那天的解剖课从上午一直上到下午:上午是解剖,就是把羊整个剖开看,所有的东西都打开看了,那只羊就是被我们解剖之后全都肢解了。下午一点多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观察,就是观察羊的内脏。
小何说用来试验、被染病的羊那天被几个班级的学生重复使用,他们解剖时羊的子宫里还有上一个班级同学留下来的纱布:我们有一个动物医学学院的一个班级,他们之前用这只羊做剖腹产手术,他们做完之后我们后来又用了这只羊,当我们用这只羊的时候这只羊的子宫里面还有纱布呢,老师当时还开玩笑说他们怎么不留个剪子在里面!我们用了一次,当时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一个动物科学学院的一个学生来取的胃液,他们也用了一次。
记者:到底什么原因被感染?
小何:据学校说是羊没有被检疫。
记者:你们之前做过这样的实验吗?
小何:以前做过一些小的,就是一些鱼了鸡了之类的,在大二的时候。
记者:准备工作是否规范呢?
小何:还好吧但是也没有那么严格的,就是怎么说的,但是反正就是感觉上不是太严谨的,你像戴手套啊什么的就是没有带,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消毒的什么都没有。
原学院院长被免 校方电话无人接听
今年6月,东北农业大学做出了对这一事件的《调查报告》,免去动物医学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等人的职务。校方同时表示,愿意承担治疗的全部费用,并“根据患病学生三个疗程结束后的治疗结果,充分听取患病学生和家长的意见诉求,尽快拿出赔偿等善后问题的解决方案。”
校方的说法自然没错,但是小何们的身体何时能够痊愈,落下的课程什么时候能够补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该怎么办?这一系列的问题如今都摆在了28个师生的面前。
小何几天前被医院拒绝继续住院,问起未来他显得既迷茫又担忧。
小何:好像说这个菌是终身携带的,不能达到那种完全治愈,我们也非常迷茫,因为我们已经开学了,但是我们现在的身体条件坐着一个小时不到,就可能腰疼啊,全身各关节疼得非常的严重。然后还不能治疗。学校老师也通知我们必须得来上课了,说学校有规定说不上课可能会开除我们怎么怎么的。
记者拨通了因此事被免职的原动物学院院长郑式民的电话,对方以不再管理学院为由拒绝了采访,学校办公室的电话也始终无人接听。
每年有几万人感染 严重者或丧失生育能力
记者随后采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专业从事布鲁氏菌致病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的吴清民教授。
吴清民:这个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发烧内一个月治疗就是急性期。如果在急性期治疗,90%的人是可以把体内的细菌杀死,不会再反复的。 但如果男性睾丸出现肿大特别厉害,有些人需要睾丸切除;如果肿大后萎缩可能会出现丧失生育能力。
这次染病事件,做实验的学生一半染病,一半没事,吴教授解释布鲁氏菌传染的主要途径。
吴清民:我们如果徒手去做,看着这个手臂上没有任何的伤口,但是他有很细的伤口的时候,这个细菌是可以侵入的,这是一种途径。第二种途径,在打开的时候,有可能会形成气溶胶,这个气溶胶是可以通过口腔、通过眼结膜感染。另外,如果我们做完实验没有及时去把手消毒,清洗干净,比方在吃个东西也能感染。最主要的是眼结膜、鼻腔粘膜和口腔来感染,也可以通过皮肤感染。
吴教授介绍,我国每年有几万人感染布鲁氏杆菌,防控工作越来越严峻。但他同时也想通过广播给同学们鼓励,信心是战胜布鲁氏杆菌的关键。
中广网北京9月5日消息 (记者李谦 实习记者吴东泊)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0年12月19号的一次实验,改变了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的人生轨迹。这是一次羊活体动物实验,先解剖,再肢解,最后观察羊内脏。整堂解剖课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它的结果却是:28人感染严重布鲁氏杆菌传染病。
症状:打球打十分钟腿抖
28人:14个男生、13个女生,还有1位老师。这样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现在的他们身体怎么样了?昨天,中国之声记者辗转联系到一位被感染的学生。为了保护当事人,我们使用了化名。
今年24岁的小何(化名)是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专业大四的学生。身高1米82,原本是学校篮球队成员的他,描述了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现在就是身体各个关节都疼,现在跟以前比明显就是体力差了很多,我就是端一盆水,端一会就觉得胳膊非常酸。现在要是打球打十分钟左右腿都抖那个样。
记者:你们现在还上学吗?
小何:现在已经开学了
记者:家长怎么看这件事?
小何:非常上火,我的同学们就和学校协商这个事儿,但是协商完了,也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羊未被检疫 无消毒具体要求
事情发生在去年12月19号,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0801班的学生进行“羊活体解剖学实验”,小何记得那天的解剖课从上午一直上到下午:上午是解剖,就是把羊整个剖开看,所有的东西都打开看了,那只羊就是被我们解剖之后全都肢解了。下午一点多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观察,就是观察羊的内脏。
小何说用来试验、被染病的羊那天被几个班级的学生重复使用,他们解剖时羊的子宫里还有上一个班级同学留下来的纱布:我们有一个动物医学学院的一个班级,他们之前用这只羊做剖腹产手术,他们做完之后我们后来又用了这只羊,当我们用这只羊的时候这只羊的子宫里面还有纱布呢,老师当时还开玩笑说他们怎么不留个剪子在里面!我们用了一次,当时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一个动物科学学院的一个学生来取的胃液,他们也用了一次。
记者:到底什么原因被感染?
小何:据学校说是羊没有被检疫。
记者:你们之前做过这样的实验吗?
小何:以前做过一些小的,就是一些鱼了鸡了之类的,在大二的时候。
记者:准备工作是否规范呢?
小何:还好吧但是也没有那么严格的,就是怎么说的,但是反正就是感觉上不是太严谨的,你像戴手套啊什么的就是没有带,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消毒的什么都没有。
原学院院长被免 校方电话无人接听
今年6月,东北农业大学做出了对这一事件的《调查报告》,免去动物医学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等人的职务。校方同时表示,愿意承担治疗的全部费用,并“根据患病学生三个疗程结束后的治疗结果,充分听取患病学生和家长的意见诉求,尽快拿出赔偿等善后问题的解决方案。”
校方的说法自然没错,但是小何们的身体何时能够痊愈,落下的课程什么时候能够补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该怎么办?这一系列的问题如今都摆在了28个师生的面前。
小何几天前被医院拒绝继续住院,问起未来他显得既迷茫又担忧。
小何:好像说这个菌是终身携带的,不能达到那种完全治愈,我们也非常迷茫,因为我们已经开学了,但是我们现在的身体条件坐着一个小时不到,就可能腰疼啊,全身各关节疼得非常的严重。然后还不能治疗。学校老师也通知我们必须得来上课了,说学校有规定说不上课可能会开除我们怎么怎么的。
记者拨通了因此事被免职的原动物学院院长郑式民的电话,对方以不再管理学院为由拒绝了采访,学校办公室的电话也始终无人接听。
每年有几万人感染 严重者或丧失生育能力
记者随后采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专业从事布鲁氏菌致病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的吴清民教授。
吴清民:这个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发烧内一个月治疗就是急性期。如果在急性期治疗,90%的人是可以把体内的细菌杀死,不会再反复的。 但如果男性睾丸出现肿大特别厉害,有些人需要睾丸切除;如果肿大后萎缩可能会出现丧失生育能力。
这次染病事件,做实验的学生一半染病,一半没事,吴教授解释布鲁氏菌传染的主要途径。
吴清民:我们如果徒手去做,看着这个手臂上没有任何的伤口,但是他有很细的伤口的时候,这个细菌是可以侵入的,这是一种途径。第二种途径,在打开的时候,有可能会形成气溶胶,这个气溶胶是可以通过口腔、通过眼结膜感染。另外,如果我们做完实验没有及时去把手消毒,清洗干净,比方在吃个东西也能感染。最主要的是眼结膜、鼻腔粘膜和口腔来感染,也可以通过皮肤感染。
吴教授介绍,我国每年有几万人感染布鲁氏杆菌,防控工作越来越严峻。但他同时也想通过广播给同学们鼓励,信心是战胜布鲁氏杆菌的关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登录平台或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近日,一起某艺术院校8名高一学生因数门学科分数不达标,被校方要求劝退而相约服药自杀的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事件的发生让人倍感震惊,也痛心不已。然而痛定思痛,此事折射出的艺术教育隐忧,更值得所有人深刻反思。
应该说,这起事件中学校、学生、家长都负有一定责任,但学校的责任更大。毕竟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优胜劣汰”,面对差生又岂能“一退了之”?“试读制”是本起事件中学校劝退学生的“执法”依据。该艺术院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高中一年级为“试读年”,学习成绩不合格者就会被直接要求退学。据说这种“试读制”的做法是大多数专业艺术类中学通行的“潜规则”,目的是督促艺术类学生重视文化课学习。然而深思这种“试读制”就会发现,其中不免也掺杂着一些功利性因素,透露出某些艺术教育机构存在的弊端——盲目扩招和“唯升学率”是举。近年来随着艺术类高考的持续“高烧”不退,为谋取经济利益,有些中等艺术学校一味扩招,这其中难免会降格以求,一些文化底子较薄的学生得以“侥幸”入学。但是在“升学率为王”思想的驱动下,一些艺术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又不得不淘汰文化课较差的学生,鉴于此,牺牲差生也就成了“理所当然”,殊不知这已严重背离了艺术教育的本质。
艺术教育的本质究竟为何?培养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无疑是题中要义。在人们的认识中,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应该既具有出众的艺术专业素质,又具有完备的文化修养。无可质疑,对于学生来讲文化素质固然必不可少,但是艺术教育却有其特殊性,专业能力才是艺术院校学生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也决定了艺术类院校与普通高校的教育责任必然有所不同。然而当下艺术类高考中,文化课成绩却被放在了绝对重要的位置,在“唯升学率”的影响下,文化课成了很多有艺术才华的学生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拦路虎”。早在2004年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丹青因“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而辞职的事件就震动了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引起了艺术教育应该更注重专业课还是文化课的大讨论。
在笔者看来,从本质上讲艺术教育毕竟不是通才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文化课的过于苛责可能会导致扭曲和偏离艺术教育的功能和原则,这也必然会对期待接受艺术教育的主体产生不良影响。美国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曾说:“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而放眼现实生活,越来越多的考生因学校、家长施予的升学压力,不得不选择从艺之路,考取艺术院校被当作某些学生上大学的一个捷径和跳板。这也使得很多具有艺术梦想的孩子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如意不得不早早远离艺术,而文化课成绩相对其他考试偏低的录取分数却又让很多本来就无心艺术却想进入大学的孩子进入了这个专业,其专业素养不免大打折扣。这种选择的结果直接导致严重的艺术教育资源浪费,长此以往,必将对高端专业艺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笔者以为,鉴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艺术类考生给以更多的宽容,让“偏才”的学生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针对以上事件,希望相关教育部门、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慎重对待,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莫让所谓的“潜规则”伤害艺术教育的本真,成为艺术教育之殇。而对于学生来说,亦要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好心态,毕竟“退学”不是世界末日,不上艺术类学校也并不意味着从此与艺术“无缘”,要知道,很多艺术大师也并非出自专业院校,他们凭着自己的执著和对艺术的热爱,拥有了自己的一片碧海蓝天。作者:王春梅
无论哪个阶段,中国教育目前都应该从扩大规模走向提高质量。在其中要重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所有教育过程的核心。这是前不久在“北京2011年教育督导评价国际研讨会”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和中国的20余位教育督导主管、行政官员、高校学者和中小学校校长会诊中国现代学校后,提出的主要观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但是现代学校制度并没有统一标准,参会的教育专家就各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其中“人”的主体作用成为各国专家最推崇的要素。
意大利教育部伦巴第大区教育厅厅长朱塞佩·科罗斯奥认为,现代教育要将学习主体的责任感和独立性视为塑造知识和能力的核心要素,并认为这种转型“可以说是一场当代的‘哥白尼革命’”。
“教育已经扩展到网络当中,更关注学生的才干与技能。”朱塞佩·科罗斯奥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开放性和互动的,课堂的中心不是教师和理论知识,而是能在交往中学会学习的独立的学生个体。他提出,“要以促进个体的独特性为目标构建未来的学校。”
“将学生培养成充满个性的完整的人,强调学生是所有教育过程的中心”也是新加坡教育改革的目标。新加坡教育部在1997年提出了建设“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TSLN)的理念。这一理念包含这样几个层面的涵义:善于学习和思考的国家、勇于迎接未来挑战的国民、满足21世纪需要的教育体系等。为此,新加坡教育部要求学校能够以“全人教育”为办学理念,赋予学生适应21世纪竞争的多种能力。
“只有教育情境中的教师,而非学校的层次和办学水平,才可以真正对学生产生最具效力的教育影响。”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育效能教授大卫·雷诺兹发现,教师或者课堂对学生成就产生的影响都要四到五倍地高于所在学校产生的影响,所以对现代学校而言“优化教师以及课堂内部的组织结构要比学校层面的机构改革重要得多。”
在大卫·雷诺兹看来,中国教育应该从扩大规模走向提高质量,并建议中国的现代学校建设可以借鉴学校效能、教师效能、学校改进以及认知神经科学四种理论。
赋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由学校进行自主管理,则成为各国现代学校建设的另一要素。
“传统的学校效能理论更侧重于‘收紧’对学校的过程控制,我们更强调对学校办学过程的‘放权’,要‘收紧’的则是对办学过程所依据的体制性因素的控制。 ”大卫·雷诺兹强调。
新加坡教育部赋予学校领导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使其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能够形成学校的多样化目标,旨在改进每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日本学校评价体系以每所学校的“自我评价”为基准,学校自评的内容及方式由各校自行认定或由当地教育委员会制定。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赵超)近日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在“两免一补”基础上,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根据纲要,“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残疾人义务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加快普及并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
“十二五”时期,我国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招收残疾学生,鼓励和扶持特教学校开设高中部(班),支持特教高中、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同时,扩大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拓宽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加快残疾人技能型人才培养,帮助农村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