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考古学家利用激光脉冲,为一尊破碎的阿兹特克大地女神石像生成了绿色的三维图像。在靠近石像头部的一口竖井里,安放着六批祭神的器物。  考古学家利用激光脉冲,为一尊破碎的阿兹特克大地女神石像生成了绿色的三维图像。在靠近石像头部的一口竖井里,安放着六批祭神的器物。
5月份, 30名技术人员加上两台起重机用了15个小时,把裂成了四大块、重达12吨的大地女神特拉尔泰库特利的石像,从发掘现场搬到了150米外的新家——墨西哥城大神庙博物馆。经过两年半的修复,这尊安山岩石雕已展露出土黄、红、蓝、白和黑等本来颜色,但中间缺失的那块却一直没有找到。  5月份, 30名技术人员加上两台起重机用了15个小时,把裂成了四大块、重达12吨的大地女神特拉尔泰库特利的石像,从发掘现场搬到了150米外的新家——墨西哥城大神庙博物馆。经过两年半的修复,这尊安山岩石雕已展露出土黄、红、蓝、白和黑等本来颜色,但中间缺失的那块却一直没有找到。
为了在博物馆展出,这个被称作“贵族犬”的动物骨架经过了重新拼接。它身上系着贝壳腰带,后腿上系着金铃铛。  为了在博物馆展出,这个被称作“贵族犬”的动物骨架经过了重新拼接。它身上系着贝壳腰带,后腿上系着金铃铛。

  通过对一座神圣金字塔的考古发掘,人们找到了更多与阿兹特克帝国那些血淋淋的祭祀仪式相关的线索。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那位最令人害怕的皇帝的踪迹。

  撰文:罗伯特· 德雷珀 Robert Draper

  摄影:肯尼思· 加勒特 Kenneth Garrett

  荷苏斯· 洛佩斯 Jesús López

  翻译:杜然

  在墨西哥城著名的索卡洛广场边上、紧挨着阿兹特克神圣金字塔废墟(人们称之为大神庙)的地方,出土了一具动物骸骨——可能是狗,也可能是狼——它死于500年前,被放在一口2.5米深的石砌竖井里。它生前很可能既没有名字,也没有主人。不过,这只无名犬科动物显然曾经对于某人有着某种意义。它戴着一条玉珠做的项圈,耳朵里塞着绿松石,脚镯上带有纯金打造的小铃铛。

  利奥纳多· 洛佩斯· 卢汉带领的考古队于2008年夏天挖出了这只所谓的“贵族犬”。这次发掘始于两年前,当时给一栋新楼打地基的时候挖出了一件惊人的东西。那是一个重达12吨、用整块粉红色安山岩雕成的长方形巨像,已经裂成了四大块,雕的是大地女神特拉尔泰库特利令人毛骨悚然的肖像——她持蹲姿生孩子,同时又喝着自己的血,吞下自己的造物,在阿兹特克文化中她是生死循环的象征。除了一块重达24吨的黑色玄武岩“太阳石”(1790年出土)和一块重达8吨、刻画月亮女神科约尔哈乌基的石盘(1978年),这是在大神庙附近误打误撞发现的第三块阿兹特克巨型平板石雕。

  经过数年的辛苦发掘工作,洛佩斯· 卢汉和他的队友从这块巨型石雕旁的深坑中,挖出了一些阿兹特克人最为奇怪的祭品,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考古队员在广场的一块灰泥地面下发现了21把涂成红色的、用白色燧石制成的祭祀刀具,这代表着那位阿兹特克大地怪神的牙齿和牙龈:她张着大嘴接受死者。他们继续往下挖,结果又发现了用龙舌兰叶子裹着的一包东西。里面是各种用美洲豹骨头做成的祭祀穿刺用具,阿兹特克的祭司用它们在自己身上扎出血来,作为献给神祗的礼物。穿刺用具旁边是一块块的柯巴脂——祭祀用的香。穿刺用具、香,以及羽毛和玉珠在包裹中的摆放位置都经过了精心的安排。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今年5月,考古学家在墨西哥恰帕德科尔索城(Chiapa de Corzo)发现了一座建在金字塔顶的古墓,这座坟墓距今大约2700年,是古中美洲(大概包括今天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已知最古老的金字塔式坟墓。

  1.仔细清理头骨

仔细清理头骨仔细清理头骨

  在墨西哥恰帕德科尔索城,考古学家林尼斯·洛夫(Lynneth Lowe)和一名工作人员正仔细清理在古墓中发现的头骨。据领导实施这次发掘工作的杨百翰大学考古学家布鲁斯·巴克汉德(Bruce Bachand)介绍,这座金字塔是了解独特的索克文化何时、以何种方式源于奥尔梅克文明(墨西哥的古印第安人)的一扇窗口。

  奥尔梅克是新大陆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奥尔梅克人大约在公元前1200开始从位于墨西哥湾的家乡向四周扩散。奥尔梅克文化影响了后来的许多古中美洲文明——尽管考古学界对这种文化的影响程范围存在着长期的争议。

  2.满口的玉制珠宝

满口的玉制珠宝满口的玉制珠宝

  考古人员在恰帕德科尔索城金字塔古墓墓主嘴里发现了满口的玉制珠宝,这位墓主被认为是颇具势力的中年男性。嘴部的骨头和身体其他部分都被涂上了一种神圣的红色颜料。据考古学家巴克汉德介绍,墓中发现的两位精英人士的嘴部都盖着大块贝壳,贝壳上镶嵌有经过打磨和抛光处理的绿色和黑色黑曜石圆片。

  3.女性精英骸骨

女性精英骸骨女性精英骸骨

  在紧挨古墓的一个平台上,考古人员发现了第二具精英者(可能是位女性)的骸骨。这副骸骨装饰着由手工制作的含有玉、琥珀、黄铁和珍珠的饰物。一面厚厚的镶有粉刷过镜框的方形黄铁镜放在这位女性的右膝旁边。巴克汉德说:“毫无疑问,这些人处于社会的顶层。”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下属研究和考察委员会为巴克汉德的发掘工作提供了部分资金。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墨西哥湾漏油浩劫:1/4漏油变油珠混入海水

  在“深水地平线”井喷现场附近,清污人员焚烧浮油带来滚滚浓烟。油井喷出了近500万桶原油,这使它在海洋油井漏油事故中成为世界第一。

墨西哥湾漏油浩劫:1/4漏油变油珠混入海水

  “你能看到生命在挣扎中耗尽,”教区执事P.J。哈恩说道,他正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贝丝女王岛上急冲冲地挽救这只身上黏满漏油的褐鹈鹕。这只鸟后来存活了下来。

墨西哥湾漏油浩劫:1/4漏油变油珠混入海水

  一只订书钉大小的虾在深棕色的油珠中游动。这次漏油事件对于虾、蟹和鱼的卵和幼虫的影响还不得而知,这些动物是当地经济的支柱。

亚拉巴马州橙滩的宣传口号是“把两份白糖般的沙子与一份湛蓝的海水混合”。在六月初,“深水地平线”也加入到这份配方中。

  亚拉巴马州橙滩的宣传口号是“把两份白糖般的沙子与一份湛蓝的海水混合”。在六月初,“深水地平线”也加入到这份配方中。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4月20日发生井喷失火。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4月20日发生井喷失火。

  对于石油的持续需求促使石油行业进入深海领域。但发生在墨西哥湾的这次井喷事故促使我们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风险值得吗?

  深海困局

  美国数十年来发现的最大油田位于墨西哥湾深处,但这里也是地球上钻探风险最高的地方之一。

  撰文:小乔尔· K. 伯恩 JOEL K. BOURNE, JR。

  翻译:杜然

  在一个酷热六月天里,英国石油公司(BP)驻路易斯安纳州霍马市分公司的办公室里全是色彩鲜艳的马甲和表情严肃的脸。现在这里成了“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漏油事故的指挥中心。BP的高管和顾问穿的是白色马甲,后勤小组是橙色马甲,联邦及州政府环境官员是蓝色马甲。记者穿的是紫色马甲,这便于BP公关部的人随时留意他们的动向。在最大一间指挥室的墙壁上,巨大的电视屏幕闪动着漏油地图以及各种应急救援船只的方位。其中一块屏幕上还时不时地出现一场世界杯赛事。

  满头银发的马克· 普伦穿着白色的马甲,他是这场行动的副总指挥。作为一名顾问,普伦有着30年的漏油处理经验,从阿拉斯加到尼日尔河三角洲,他曾帮助世界上许多地方清理烂摊子。他发现四周竟然是20年前跟他共事、一起处理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的那拨人。他自嘲“感觉就像在搞高中同学会”。

  距离海岸线80公里、1600米深的海底,英国石油公司的马孔多油井每四天喷出的原油就大致相当于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当年的总泄漏量。4月底,这口油井的爆炸性井喷,使得身居世界最先进钻井平台之列的“深水地平线”变成了沉没海底的一堆烧焦变形的废铁。石油行业此前掉以轻心,仿佛这样的大灾难是决不会发生的。监管者也是如此。墨西哥湾上次发生类似事故还是在1979年,位于坎佩切湾的伊克斯托克1号平台井喷漏油。之后,钻井技术已经获得长足发展,而且石油的需求量如此之大,于是石油公司离开大陆架向更深的海域进发。

  在石油行业和政府部门的许多人看来,埃克森-瓦尔迪兹号这样的油轮泄漏似乎才是更大的威胁。海上石油开采的联邦监管机构——海洋矿产管理局(MMS)声称,平台井喷的发生概率不到1%,而且即使真的发生了井喷,也不会造成大量的原油泄漏。普伦说,大规模泄漏变得非常罕见,“直到这起事故发生”。

  在英国石油公司霍马分公司里,有一千多号人正组织一次规模空前的油污清理行动。数以万计的人在户外工作,穿着白色防护外套在沙滩上巡视,或坐飞机对海面进行观察,用渔船改装的除油船对付浮油,大量喷洒化油剂。“发现者企业号”钻探船在焚烧从失控的油井回收的甲烷,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另一个钻井平台“Q4000”也在焚烧从爆裂的防喷器采集来的石油和天然气。清污行动已经耗费了数十亿美元,但总量达数百万桶的轻质低硫原油仍朝着墨西哥湾边的堰州岛、湿地和海滩蜿蜒漂去。

  对石油行业的人来说,墨西哥湾海面以下300米的地方是相对而言的新领域——那是地球上开采难度最大的地方之一。海床从坡度和缓的大陆架跌落至起伏巨大的混杂地形,有深谷,有海岭,还有处在活跃期的一二百米高的泥火山。每天,2000多桶原油从散布各处的天然出口渗漏出来。但达到商业标准的油气藏埋得很深,往往位于易发海底地震的岩盐层下方。海底的温度接近冰点,但油藏的温度可达到200摄氏度;它们像是经过摇晃的滚烫的汽水瓶,就等着谁来把瓶盖打开,好一涌而出。沉积物中埋伏着一处处爆炸性瓦斯气体和甲烷水合物的囊,它们虽然处于冻结状态,但很不稳定,增加了井喷的风险。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美国水域出现大量死鱼疑墨西哥湾漏油所致(图)

  10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县查兰德海湾(Bayou Chaland)地区发现大量死鱼,其中包括绯海鲷、红大马哈鱼、小虾、螃蟹和淡水鳗。(图片提供:P.J. Hahn, Plaquemines Parish)

美国水域出现大量死鱼疑墨西哥湾漏油所致(图)

  在死鱼之间可以看到漂浮的石油,这些死鱼是10日在受到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严重影响的路易斯安那一片沼泽地发现的。(图片提供:P.J. Hahn, Plaquemines Parish)

美国水域出现大量死鱼疑墨西哥湾漏油所致(图)

  10日在路易斯安那州发现大量死鱼,其中大部分可能是由每年夏季在墨西哥湾不远处形成的“死区”引起的。“死区”是水体里含氧量很低的区域。(图片提供:P.J. Hahn, Plaquemines Parish)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专家表示,9月10日在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县查兰德海湾(Bayou Chaland)地区的沼泽地发现大量死鱼,这些鱼可能是由每年出现的低氧情况引起,不过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或许也是一个致死原因。

  据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的鱼类生物学者比罗桑塔·查克拉巴蒂介绍,每年墨西哥湾附近形成的庞大的低氧“死区”,会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农业水土流失导致大量营养物质进入密西西比河,使嗜氧型藻类疯狂生长,导致其他海洋生命窒息死亡。查克拉巴蒂表示,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扩大了这个死区,因为嗜油菌消耗的氧气比藻类更多。

  路易斯安那野生动物与渔业保护局的发言人奥利维亚·沃特金斯表示,出现大量死鱼的水体在低潮期与周围环境隔绝开来,把鱼类都限制在一个低氧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查克拉巴蒂说,虽然如此,“这一地区的鱼类死亡现象并不罕见,事实上如果低潮使这里与墨西哥湾隔开,生活在这一水域的鱼类也将窒息死亡。在做进一步检测前,我们还不清楚导致路易斯安那州的鱼类大量死亡的最终原因。”

  不过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鱼类毒物学家凯文·克雷诺表示,“要是有人能确定这些鱼的死亡原因,他会感到非常吃惊”,因为给鱼进行尸检经常得不到确定结果,部分原因是因为鱼腐烂很快,根本无法找到足够新鲜的样本。另外,还有很多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无法排除。即使在死鱼体内发现污染物,也不能说明这些化学物质的毒性足以杀死它们。

  普拉克明县海岸带管理部主管P.J。汉恩拍到的一些死鱼照片显示,死鱼附近漂着棕色物质。汉恩说,这些物质可能是石油。然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克雷诺说,至于是不是泄漏的石油导致这些鱼死亡,“我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很有可能墨西哥湾石油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众多因素之一,例如农业污染物和分洪等,这些因素使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他说: “这些沼泽地正受到严重影响。我们与这些海岸环境产生互动,已经使它们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们接触这些系统越多,它们就会变得越脆弱。”(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8月13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墨西哥考古学家表示,前阿兹特克时期的一个古代文明会用人骨——可能来自于他们刚刚去世的亲人——制成纽扣、梳子、针、抹刀以及数十种其他日常用具。这种做法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目前还无法确定。

  借助于对在古城特奥蒂瓦坎发现的5000块骨骼碎片进行的一次新分析,考古学家得出了这一惊人发现。特奥蒂瓦坎是一个面积巨大的考古遗址,位于墨西哥城东北部大约30英里(约合48公里)。

  研究小组领导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阿比盖尔·莫扎·佩纳罗扎表示,死后不久,一些人的股骨、胫骨以及头骨便被制成日常用品。莫扎·佩纳罗扎说:“特奥蒂瓦坎人利用各种各样的石头充当刀子,割掉骨头上的肉。”她指出,用于制造工具的尸体必须是刚刚去世不久的人的尸体,因为在人死后,骨头会马上变得很脆,无法进行雕刻。

  美国休斯顿大学研究特奥蒂瓦坎的专家丽贝卡·斯托里表示,用人骨制成器具与古代文化相符合。她说:“他们对死亡并不非常恐惧。他们会把家人的遗体埋在房子下面或者周围,还会用他们的骨头制成各种器具。”斯托里并没有参与此项研究。

  特奥蒂瓦坎也被称之为“众神之城”,是美洲古代最大的城市中心之一。从大约公元前100年到公元650年,这座城市一直比较兴盛。这个前西班牙时期的古代文明以人祭和牲祭而著称,埋在特奥蒂瓦坎神庙的骨头据信就是献给神灵的祭品。

  此次分析的骨骼碎片是在特奥蒂瓦坎的温蒂拉发现的。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碎片的年代可追溯到古典时期,也就是公元200年至400年特奥蒂瓦坎处于全盛之时,上面只有刮肉过程留下的痕迹,而没有充当仪式祭品的任何迹象。

  用于制造器具的骨头似乎来自于成年人。通常情况下,他们的遗体会被埋在自己房内的地下。莫扎·佩纳罗扎说:“在将用于制作器具的额窦——一块非常与众不同并且独一无二的骨头,相当于指纹——与安葬的尸骨进行对比后发现,它们出自同一个人。”这块骨头的外形与充当祭品的外人的骨骼样本并不匹配,说明特奥蒂瓦坎人使用亲人的骨头制成器具。

  此外,考古学家还发现只有处在盛年的成年人的骨头被制成器具,这可能因为儿童的骨骼太脆,而老年人的骨骼又可能携带骨质疏松症等疾病。莫扎·佩纳罗扎说:“自然死亡的健康成年人的骨骼是他们的首选。当时的人寿命很短,通常30多岁便会离开人世。”

  目前,国立自治大学的考古学家还不清楚究竟是哪些人工作在“骨头工厂”以及割下的肉又如何处理。莫扎·佩纳罗扎指出,现在还不可能将个别骨制品与特定家庭联系在一起。她的研究小组计划进行一次同位素分析,用以确定骨头被制成器具的人可能生活在什么地方。通过分析在成年人牙齿中发现的锶和氧原子类型,研究人员能够确定一个人喝什么地方的水,进而确定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到底是在特奥蒂瓦坎度过还是从沿海部落搬到这座城市。

  莫扎·佩纳罗扎的小组希望,这一发现能够帮助考古学家进一步了解使用骨头制作家庭用具的象征意义。她指出:“如果一个人生前是一个手艺出众的裁缝,用他/她的肩胛骨制成针可能就是要让这个能人以一种确定的方式继续存在,而使用祖母骨头制成的纽扣可能就是为了永远纪念她。这些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我们目前还无法确定。”(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8月1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就在英国石油公司8月5日完成对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破损油井的水泥注入作业的同时,美国一些科学家却对一份政府新报告中的内容提出了异议。该报告称,墨西哥湾泄漏原油“绝大部分”已被自然分解和“可靠”的清理工作所处理。

  报告称泄漏原油多数已处理

  除此之外,科学家警告称,部分有毒原油可能会困于墨西哥湾附近海滩下面,完全消失需要数年时间,或者会沉入海洋深处,一位科学家指出,在海洋深处会引发 “3D灾难”。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美国政府8月2日估计,“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向外泄露了大约490万桶原油。

  8月4日,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在泄漏原油中,大约33%已被燃烧、过滤、驱散,或直接由清理作业回收;25%已经蒸发到大气层或在海洋中溶解,16%通过自然分解变成微小颗粒。报告称,剩余26%要么漂浮于海面,要么渗入海面以下,这些泄漏原油或已被冲上海岸,或已在海岸被收集,或埋于墨西哥湾沿岸。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生物海洋学家罗伯特-卡尼(Robert Carney)说,鉴于此类数据的特点,它们向来以不确定性而“臭名昭著”。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海洋流动的本质,意味着“极难”锁定石油的踪迹。他说: “水总是在流动——如果我明天来到漏油现场寻找碳氢化合物,我或许找不到很多,因为被原油污染的水已经流走了。”

  科学家称报告内容“荒唐可笑”

  卡尼同时指出,若想准确计算还有多少泄漏原油没有得到处理,你必须了解到灾难一开始流入墨西哥湾的原油数量。他说:“一旦你利用那种基本手段开始进行测量,泄漏原油总量就是有根据的猜测,事情可能简单多了。”在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化学海洋学家戴维-霍兰德(David Hollander)看来,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最新研究报告“荒唐可笑”。

  据霍兰德介绍,政府其实仅处理了大约25%的墨西哥湾泄漏原油,即通过过滤、燃烧和直接收集等手段处理的那部分泄漏原油。剩余75%的去向仍未解释清楚。例如,报告认为所有沉入水下的原油会被驱散,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霍兰德对此表示,鉴于原油和分散剂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不为人知,情况并不像研究报告描述的那么简单:“这全部是毫无根据的臆断。”

  就在新报告出台前几天,有关墨西哥湾泄漏原油已被清理完毕的说法甚嚣尘上。在受损油井7 月19日成功封堵住以后,美国海岸警卫队的飞机没有在水面发现大片原油。但是,卡尼表示,前一阶段的清理工作主要是消除水面上的原油,人们通常认为“只要不让原油冲上海滩,一切就没问题了。”

  实际上,科学家仍能发现大量墨西哥湾泄漏原油——无论是从路易斯安那州海岛下面冒出来,困在佛罗里达州白糖般的海滩下面,还是出现在墨西哥湾看不见的地方。上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生物海洋学家马库斯-胡特尔(Markus Huettel)和同事约尔-科斯塔卡在已经清理过的彭萨科拉海滩挖了几条沟,结果在深达2英尺(约合60厘米)的地方发现了大片原油。

  “吃油”细菌并非灵丹妙药

  据胡特尔介绍,在两种情形下原油会困于地下,一是细小的原油颗粒渗透进多孔的沙子,二是波浪令球块状原油沉淀,接着以沙子覆盖。微生物是否“吃”原油—— 原油分解的最常见方式——取决于有多少氧气可供它们从事这项工作。胡特尔说:“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在这些海滩深层发现任何快速的降解作用。”不过,他指出,沙子最顶层的原油已在数天内消失。

  如果氧气很少,埋于地下的原油会停留数年之久,直至风暴或飓风将上面几层沙子卷走。据胡特尔介绍,以前的原油泄漏事故经验表明,埋于沙滩下面的原油不仅可能会继续向海洋渗透,而且还会渗入地下水,危害野生动植物。例如,在“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发生泄漏事故后,原油渗入阿拉斯加州的地下水,导致野生粉鲑幼鱼在1989年和1993年间“大量死亡”。

  卡尼警告称,微生物并不是清理原油的良方。例如,“吃油”细菌无法吃掉沥青,而沥青是原油分子中最重的部分,被用于铺设路面。据卡尼介绍,沥青残骸沉入海底,可能会被另一种微生物吃掉,令原油分子变得更短,从而更具毒性。他说:“细菌将一切东西变成鱼食和二氧化碳的想法完全不靠谱。”

  此外,据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家克里斯托弗-雷迪(Christopher Reddy)介绍,微生物会挑选最易处理的原油部分进行分解,而且它们的活动十分随意。雷迪说,依靠微生物迅速清理泄漏原油“就像是让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你告诉他们在周五做家务,在最适合做家务的时候做,但他们偏偏要选在周六。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是,你不能对微生物和整个大自然的清理作用进行任何约束。”

  泄漏原油对深海生物危害仍未知

  胡特尔指出,另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则是,沉入墨西哥湾海底的原油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在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首次使用化学分散剂分解海面以下 4000英尺至5000英尺(约合1200米至1500米)处的原油。胡特尔说,经过分散剂处理的原油颗粒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毒物学家罗恩-肯达尔(Ron Kendall)8月4日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说,在寒冷、漆黑一片的海洋,原油和化学分散剂混合物可能会悬浮于海水中,对深海动物造成长期危害。肯达尔说: “我们对分散剂和原油混合物对环境的危害及其流动性知之甚少,尤其是在深海中的情况。”

  南佛罗里达州海洋学家霍兰德说,有些原油颗粒非常微小,肉眼根本看不到,而其他一些则足够的大,或许会被误将原油当作美食的小鱼吞下。霍兰德说,泄漏原油对深海生态系统的冲击“尚难预料”。今年夏天,霍兰德正在一系列研究中分析泄漏原油活动对深海生物的影响,该研究将持续到今年秋天。

  他说:“或许是海洋生态系统发生自下而上的崩溃,或是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霍兰德怀疑,“深海大部分食物链正遭到破坏。”他补充说,“我们正遭遇不同于墨西哥湾海面上2D原油泄漏的难题。突然间,你遇到了这场2D灾难,并将其变成3D灾难。” (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4.受到保护的海龟蛋

受到保护的海龟蛋(图片来源:Denise Rowell/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受到保护的海龟蛋(图片来源:Denise Rowell/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照片拍摄于佛罗里达州的圣乔港,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科学家戴安娜·伊格拉姆(左侧)和劳娜·帕特里克正对放在温控容器内的海龟蛋进行观察。“深海地平线”联合信息中心发表的一份声明指出,除了面临与泄漏原油直接接触的威胁外,海龟和龟蛋也会因为夜间进行的原油清理工作受到伤害。明亮的灯光、重型机械、清理人员的行走过程都有可能干扰或者伤害正在筑巢的海龟。孵化出的小海龟将月亮作为指南针,清理人员的灯光也可能让它们迷失方向。

  5.等待放归的小海龟

等待放归的小海龟(图片来源:NASA/Kim Shiflett)
等待放归的小海龟(图片来源:NASA/Kim Shiflett)

  带离墨西哥湾海滩的龟蛋孵化出的第一批小海龟。照片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一个仓库内拍摄,这些小家伙将被放归佛罗里达州东岸的大西洋海域。龟蛋孵化需要大约60天时间,在从海滩带走这些龟蛋前,工作人员让它们在巢穴内孵化了50天,余下的10天在温控仓库内度过。

  6.回到野外

回到野外(图片来源:NASA/Kim Shiflett)
回到野外(图片来源:NASA/Kim Shiflett)

  这幅拍摄于最近的照片展现了科学家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海滩放归小海龟的情形。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国家海龟部门协调员桑迪·麦克珀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绝大多数被放归的小海龟都是红海龟,余下则是肯氏鳞龟、棱皮龟以及绿海龟。

  7.勇敢的小海龟

勇敢的小海龟(图片提供: Kim Shiflett, NASA)
勇敢的小海龟(图片提供: Kim Shiflett, NASA)

  2010年夏初,第一批孵化出的墨西哥湾小海龟游向大西洋。霍加德说,如果这些小海龟一切顺利,它们可能在15年后发育成熟并重新回到墨西哥湾海域筑巢。“我们正在放弃整整一代海龟,同时又希望它们能够重回故土。”(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7月3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这组图片展现了从挖海龟蛋到最后将孵化的小海龟放归大西洋的过程。放归大海之后,小海龟们就要独立面对一系列生存挑战。如果一切顺利,它们会在15年后发育成熟并重新回到墨西哥湾筑巢。

  1.挖海龟蛋

挖海龟蛋(  图片来源:Bonnie Strawser/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挖海龟蛋(  图片来源:Bonnie Strawser/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6月27日,美国联邦政府的工作人员从阿拉巴马州邦斯库尔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一个海龟巢穴中取出龟蛋。最近,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开始安排大约7万枚珍稀海龟龟蛋的重新安置工作。这些龟蛋来自墨西哥湾海岸的700个海龟巢穴,英国石油公司钻井平台泄漏的原油会经过这些巢穴。

  世界上共有7种海龟,其中有4种在墨西哥湾海滩筑巢。所有这些海龟都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列为受威胁物种或者濒危物种。海湾岛国家海滨公园资源管理专家莱利·霍加德表示,如果将海龟蛋留在巢穴,孵化出的小海龟在离开地下巢穴,钻出沙层并爬向大海途中,会因与埋入沙中的原油接触受到伤害或者死亡。

  每年都有很多海龟在受保护的海岸筑巢,其中包括佛罗里达州以及密西西比州的海岸。为了避免小海龟被原油毒害,工作人员将龟蛋带到佛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东部的一个仓库,并在仓库的一个特殊设施内进行孵化。2010年夏季,孵化出的小海龟在大西洋沿岸的几处海滩被放归大海。这些海滩位于佛州的另一侧,也就是墨西哥湾的对面。

  2.棱皮龟产蛋

棱皮龟产蛋(  图片来源:Steve W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棱皮龟产蛋(  图片来源:Steve W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棱皮龟是体型最大的海龟,同时也是在墨西哥湾海滩筑巢的4种海龟之一。在这幅拍摄于哥斯达黎加的照片中,一只雌性棱皮龟正在产蛋。每一年的夏季,母海龟都会在夜色的掩护下爬向沙滩,而后用鳍状肢挖洞并将蛋产在洞内,最后回到墨西哥湾海域。大约两个月之后,小海龟破壳而出,钻出沙滩,快速爬向墨西哥湾海域,开始独立生活。

  3.海龟蛋

海龟蛋(  图片来源:Bonnie Strawser/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海龟蛋(图片来源:Bonnie Strawser/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霍加德指出,美国工作人员重新安置海龟蛋——包括6月27日从邦斯库尔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一个海龟巢穴取出的龟蛋——的努力要建立在了解海龟体内“磁地图”基础之上。在孵化期,这幅地图显然指向墨西哥湾海滩。根据磁地图,孵化出的小海龟也应该被放归墨西哥湾海域,即使要跨过整个佛罗里达半岛也是如此。

  他承认拯救海龟的大规模行动仍是一个“未知领域”,最后可能以失败告终。“我们无法承受损失一代海龟的这种严重后果,就像无法忍受有东西撕咬你的胃一样。”

发表在栏目: 自然

  4.埋于沙滩下的油层

埋于沙滩下的油层
埋于沙滩下的油层

  埋在沙滩下面的原油可能会成为墨西哥湾沿岸海滩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如果未来的恶劣天气侵蚀沙滩,就会露出下面的有毒原油。这张照片中显示了地质学家7月1日在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沙滩下面挖出的油层。

  天普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主任米歇尔-鲍法蒂尔(Michel Boufadel)说:“现在,你来到沙滩上,看到沙滩是干净的,一年以后,暴风雨来袭,那时你会发现沙滩还是受到了污染。”天普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安布勒的百年名校。波浪将部分泄漏原油埋在新的沙层下面,尤其是本周,飓风“亚历克斯”席卷墨西哥湾附近海岸。

  5.研究人员面露愁容

研究人员面露愁容
研究人员面露愁容

  在这张摄于7月1日的照片中,领导实施彭萨科拉沙滩挖掘工作的南佛罗里达大学地质学家王平与同事斯托达德-皮克雷尔(Stoddard Pickrel)站在布满饼状和球状原油块的沙滩上,面露愁容。王平在谈到强度相对较弱的飓风“亚历克斯”说:“这一次,我们是幸运的。”

  飓风“亚历克斯”6月30日在墨西哥湾北岸登陆。由于飓风向东延伸数百英里,所以风暴掀起的海浪在佛罗里达州的墨西哥湾沿岸相对较小。不过,未来强度更大的飓风或许会将更多的原油冲上彭萨科拉沙滩以及附近的海湾岛国家海滨公园,这座公园横跨佛罗里达州和密西西比州两地。

  6.沙滩表面原油

沙滩表面原油
沙滩表面原油

  7月1日,球状原油块和液体原油污染了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沙滩。暴露在外的原油可能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即便没有清理人员帮助,沙滩表面的原油会快速消失,氧气、阳光和以原油为食的细菌会将其分解。埋入沙滩下面的原油则不易分解,尤其是在沙滩深处,那里的氧气不足。

  南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生蒂法尼-罗伯茨(Tiffany Roberts)说:“如果泄漏原油埋在沙滩下,明年夏天你和五岁大的孩子一起来这里用沙子堆城堡,定会发现一层沥青和原油,这会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据美国健康与公共事业部的专家介绍,与原油接触会刺激皮肤,而吸入蒸发的原油颗粒则可能引发恶心、头痛、头晕等症状,一些清理墨西哥湾泄漏原油的工作人员已经报告出现了这些症状。

  7.继续寻找原油

继续寻找原油
继续寻找原油

  7月1日,南佛罗里达大学地质学家在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沙滩继续寻找埋于沙滩下的原油及沙滩表面的浅褐色油渍。据南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生蒂法尼-罗伯茨介绍,通过研究原油在沙滩表面的分布状况,这个地质学家小组或许能找到表明原油被埋地点的方法,从而可以更为容易地清理这种有毒物质。罗伯茨说,目前,清理人员正在“处理眼前的事情,最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沙滩下面的情况。”(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7月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后泄漏的原油已经冲上沿岸海滩,虽然美国当局对受污染的海滩加紧清理,但由于有毒原油已经渗入沙滩下面,专家认为这会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长期威胁。

  1.受污染的彭萨科拉沙滩

受污染的彭萨科拉沙滩(图片提供:Chris Combs, National Geographic)
受污染的彭萨科拉沙滩(图片提供:Chris Combs, National Geographic)

  7月1日,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地质学家斯托达德-皮克雷尔、卡蒂-布鲁彻和程军(音译)在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沙滩挖沙。挖了不久,他们就发现了原油。在多次挖掘中,他们在遭受墨西哥湾泄漏原油污染的海滩下面发现了饼状和球状原油块。这表明,有毒原油已经渗入墨西哥海湾沿岸沙滩下面,甚至是所谓“干净”的沙滩区域,而清理人员仅仅是在处理沙滩表面的有毒原油。专家称,由于埋在沙滩下方的原油既难清理,分解又缓慢,会对在沙滩出现的人与动物构成长期威胁。

  2.测量沙滩下有毒油层

测量沙滩下有毒油层
测量沙滩下有毒油层

  在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沙滩表面以下数英寸处,就有薄薄一层固体原油。在更明显的沙滩表面原油块附近,南佛罗里达大学地质学家发现了薄薄一层固体原油。他们在彭萨科拉沙滩某处找到了其迄今发现的最深油层——距离沙滩表面2英尺(约合0.6米)。据南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小组负责人王平(音译)介绍,以前的记录是6英寸(约合15厘米)深。从今年5月开始,这个研究小组就一直在分析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对沿岸海滩的影响。

  3.“风化”的原油

“风化”的原油
“风化”的原油

  7月1日,南佛罗里达大学地质学家卡蒂-布鲁彻(Katie Brutsché)在彭萨科拉沙滩上挖了几个深坑,比如照片右下方这个深坑,将肉眼看不到的泄漏原油呈现给清理人员,后者的工作重点目前是清理沙滩表面的原油,比如在左下角看到的黑色固体原油。这种“风化”的原油(主要是饼状和球状原油块)在6月23日左右开始冲上彭萨科拉沙滩。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2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