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2009年,一名男子盯着崩溃的北极海岸线。
2009年,一名男子盯着崩溃的北极海岸线。

  自2000年以来,数十名科学家便对大约6.2万英里(约合10万公里)——占整个北极海岸线的25%左右——的北极海岸线进行研究。根据他们的发现,永冻土层每年的平均遭侵蚀速度达到1.6英尺(约合0.5米)左右。在海岸线非常短的部分区域,科学家发现每年遭侵蚀的永冻土层最多达到65至100英尺(约合20至30米)。拉普帖夫海、东西伯利亚和波弗特海沿岸的永冻土带遭侵蚀情况最为严重。
 

  德国波茨坦阿尔弗雷德·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地貌学家休斯·兰特乌特表示,永冻土海岸长大约24.9万英里(约合40万公里),占地球海岸的三分之一左右。自上一个冰河时代以来,周围数公里的海冰让很多永冻土海岸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但在温度不断升高的北极,冰覆盖量不断减少。兰特乌特说:“这些海岸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受到海冰的保护,如果海冰覆盖量减少,遭侵蚀程度将更为严重。”
 

  海岸遭侵蚀不仅意味着陆地遭受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兰特乌特说:“对于一些分布着湖泊等淡水栖息地的海岸线来说,这样的栖息地可能消失或被咸水泻湖取代。驯鹿——例如波弗特海地区的波丘派恩驯鹿——生活的面积狭小的陆地也可能被侵蚀殆尽。”
 

  他指出水生环境可能因富含营养物的沿岸沉积物流入海洋发生改变。“近岸水域的氮和磷等营养物不断增多可能影响食物链的第一环,例如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它们以这些营养物为食。食物链中体型最大的动物也最终遭受影响。”兰特乌特表示很难预测这些变化。
 

  北极冻土带居民必须适应改变的地貌。绝大多数社区位于沿岸,由于土层不稳定,一些居民已被迫迁居。随着北极温度升高,变化的海岸线也将成为一些声称享有能源开采权的国家面临的重大障碍。原因在于:遭到侵蚀的海岸线可能导致建造和保护开采油气的基础设施遭遇更大难度。兰特乌特说:“这是一个动力学系统,必须采取新举措以应对未来的环境。”
 

  共有来自10个国家的30位科学家参与两项针对北极沿岸遭侵蚀的研究,研究发现刊登在《江河口与海岸》(Estuaries and Coasts)杂志上。(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毛茸茸的北极熊似乎在问:你们在干什么

  科学(kexue.com)网 北极熊看起来温顺的很,但当它真的出现在你面前是恐怕又是另一番景象。日前来自美国的摄影师汤姆就遭遇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幸亏他紧闭着车窗,随后司机发动汽车吓走了北极熊,否则很有可能遭遇到生命危险。

  摄影师汤姆-利森日前在阿拉斯加北部海岸的巴特勒岛进行野外拍摄,当时他们正在追踪两只北极熊外出觅食。这两只北极熊正在查看一头鲸鱼的尸体。汤姆说道:“它们看起来不是特别的恶,只是围着鲸鱼转来转去。”


眨眼之间北极熊就展现出了它黑暗的一面

  可能是由于距离过近的缘故,一只北极熊突然发现了汤姆的车子,并开始走到了车窗前,汤姆被这一幕惊呆了,然后拍下了第一张照片。毛茸茸的北极熊等着大眼睛往车内看似乎在说:“你们在这干什么”。但是紧接着他展现出了黑暗的一面,开始用大声的咆哮,紧接着它又用它的前爪开始拍打车窗的玻璃。

  此时汤姆依然饶有兴趣的拍车窗的外的北极熊,但是他的司机却似乎被吓坏了,立马发动了车子,轰鸣的汽车声惊扰了这头北极熊,它和它的同伴开始奔跑离开了这一区域。汤姆在过后接受采访时说:“我当时有些生气,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司机会如此的紧张,我甚至觉得他不应该惊扰北极熊。”

  但实际上,汤姆也是知道如果当时北极熊拍碎了玻璃,那么他和司机都将会遭受到生命危险,野外的北极熊是残暴的,他们可不是动物园养大的孩子,凶残是它们在野外生存的利器,在它们眼中人类依旧是猎物。

  (科学网-kexue.com 卡卡西)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任何摄影爱好者都想拍摄到一张精美的照片,而炫彩的北极光尤其是他们的最爱。日前一位摄影师就拍摄到了一组精美的极光照片,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组照片宛若是在白天拍摄的。


神奇的北极光出现在白天? (科学网-kexue.com 配图 点击观看组图)

  如上图所示,乍一看你肯定以为这些精美的极光照片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拍摄的,但实际上它们都是在圆月当空的夜晚拍摄的。摄影师克里斯蒂-兰格贝格(Kerstin Langenberger)在冰岛花费了300小时的照片拍摄到了这组神奇的照片。克里斯蒂今年28岁,她是德国人现如今居住在冰岛。她说道:“北极光是不可能出现在白天的,因为它们的光度远远不如太阳,而夜晚的月亮却给了它们展示的空间,在夜晚观赏极光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据悉,这些照片是她在位于雷克雅未克东北50公里的辛格维尔国家公园拍摄的。克里斯蒂表示,在拍摄时她仿佛置身另外一个星球,多种颜色的北极光在她身边环绕,加上皎洁的月光使得这里变成了白昼,而不远处的雪山也是如此的晶莹剔透,让人流连忘返。

  对于此次拍摄,克里斯蒂也是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她坦言她并不喜欢夸张的极光拍摄,她说道:“我们已经看了很多极光的照片,但是我认为那些都有些极端。所以我一直想拍摄能够看见蔚蓝天空的极光,我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极光。”

  实际上即便不在意拍摄条件,想要拍摄到极光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夜空中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什么都不会发生,但是说不定它会突然的出现,使得天空呈现各种颜色。克里斯蒂说道:“这需要你有很多的耐心等待,等待它的出现,因为没有人知道它究竟什么时候出现。”

  为了此次能够拍摄到蓝色天空下的极光,克里斯蒂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利用自己的知识选择好了最佳的拍摄地点,然后在这里寻找最佳的拍摄时机。尽管蓝色的夜空非常少见,但是她在花费了300多小时的时间后还是捕捉到了,“困难的事情,其实你真的去做的时候,你会觉得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尤其是你拍摄到一两张让你感到兴奋的照片时。”克里斯蒂表示。

  (科学网-kexue.com 卡卡西)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摄影师休·弗拉德在15年时间里,多次深入到北极和南极地区,用相机记录下这些极寒之地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和美丽震撼的极地景观。弗拉德的摄影作品集《极寒之地》将于3月17日到4月9日在伦敦展出。

  1. 海象

海象
海象

  海象,加拿大北极地区福克斯湾。弗拉德介绍说,“我当时就在数英尺外的一艘小船上观望着,它静静地在一处冰川上休息。”

  2. 蹒跚学步的小企鹅

蹒跚学步的小企鹅
蹒跚学步的小企鹅

  “在罗斯海华盛顿角,我看到这群小企鹅正在冰面上蹒跚学步。我一直在等待,直到看到第一只勇敢的小企鹅跳了下去。”

  3. 企鹅

企鹅
企鹅

  一个完美的天然相框,一个绝佳的拍摄机会。在这个天然相框里,一只企鹅正走向大海。

  4. 阿德里企鹅

阿德里企鹅
阿德里企鹅

  罗斯海阿德里角的阿德里企鹅是南极最南方的企鹅。

  5. 北极因纽特老人

北极因纽特老人
北极因纽特老人

  在加拿大巴芬岛上,因纽特老人奎比克-阿塔古特塞克穿着传统的驯鹿皮和海豹皮衣服。

  6. 鲸

鲸

  弗拉德继续介绍说,“水面很平静。一条鲸经过时,距离我的镜头仅仅数英尺远,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与众不同的它。”

  7. 北极

北极
北极

  “地理学上的北极的准确位置位于北纬90度的冰北洋中心。这里通常被海冰覆盖。然而,近年来气温越来越高,北极已能够看到海水。许多气候学家认为,该地区的海冰很快就会消失。”

  8. 小企鹅与父母

小企鹅与父母
小企鹅与父母

  “为了捕捉这个镜头,我等待了很长时间。这只小企鹅总是跟着父母亲中的一方,而另一方则负责外出捕食回来喂养它。每隔一段时间,父母双方来回互换。”

  9. 绒鸭捕食

绒鸭捕食
绒鸭捕食

  本图拍摄于加拿大哈德逊湾贝尔彻群岛。“我在拍摄这张照片时,经受了最冷的环境,当时气温低达零下30度。绒鸭们潜入到冰窟中捕捉海胆或蚌类为食,这些是北极冬季中它们唯一的食物来源。在强大洋流的作用下,这些冰窟会一直开放着。”(彬彬)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这组新的极光照片显示,2月14日,情人节上演极光秀,太阳风暴照亮北极之夜。

  1.放电情人节

放电情人节(图片提供:Øystein Lunde Ingvaldsen)
放电情人节(图片提供:Øystein Lunde Ingvaldsen)

  虽然太空和地球相守已经有45亿年了,但是它们的爱情看起来依旧放电,情人节出现的北极光色彩秀就是证明。上图是挪威维斯特罗伦上空闪过的短暂而眩目的极光。当太阳发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向地球时就会上演这类奇观。最近,周日(20日)开始的所谓日冕物质喷射使得这周的极光活动增加。

  2.极光拥抱

极光拥抱(图片提供:Chad Blakley)
极光拥抱(图片提供:Chad Blakley)

  2月14日北极光笼罩着瑞典阿比斯库国家公园的山地。虽然在大多数人眼里,极光仍有些神秘,但极光实际上是很常见的现象,在北半球和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有规律地出现。但是,对着地球的大太阳风暴可能会引发不同寻常的自然奇观,有时,形成的极光在很多区域都能看到。

  3.氖极光

氖极光(图片提供:Øystein Lunde Ingvaldsen)
氖极光(图片提供:Øystein Lunde Ingvaldsen)

  抛开任何世俗的比喻,2月14日,挪威上空的北极光看起来像一场氖光罗夏试验。极光和氖光灯表面看上去差不多,但在每个闪烁氖光灯的饭店窗口,氖光是用电创造带电粒子,然后带电粒子通过充满气体如氖、氩和氙的灯管发光。至于极光,它是带电粒子临时激活气体原子中的电子,这些电子以光的形式释放过剩能量。每种气体产生一种不同的颜色,就像地球大气中各种气体规定了各种极光颜色一样。

  4.曙光之风

曙光之风(图片提供:Chad Blakley)
曙光之风(图片提供:Chad Blakley)

  就像从太阳刮过来的热吻一样,2月14日瑞典阿比斯库国家公园山脉上空闪现微弱极光。像风一样的极光从一开始就被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北极光(aurora borealis)和南极光(aurora australis)的学名中已经反映出来。在拉丁文中,Boreas是北风,Auster是南风的意思。极光是曙光女神,因此赋予这些美丽景观诗歌般的名字——“风之曙光”。(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加拿大安大略湖的一家营救中心,孩子们与两头北极熊共游水中,上演零距离接触 
加拿大安大略湖的一家营救中心,孩子们与两头北极熊共游水中,上演零距离接触
一名小男孩脑袋露在外面,两头北极熊正朝他游过来,但一切并非表面看起来那样,小男孩实际上非常安全。
  一名小男孩脑袋露在外面,两头北极熊正朝他游过来,但一切并非表面看起来那样,小男孩实际上非常安全。
孩子们游到一起,观赏北极熊。10英寸厚的树脂玻璃成为一道安全屏障,保护孩子们免遭可爱而危险的北极熊伤害。
  孩子们游到一起,观赏北极熊。10英寸厚的树脂玻璃成为一道安全屏障,保护孩子们免遭可爱而危险的北极熊伤害。

  北京时间2月19日消息,在文中刊登的令人目瞪口呆的照片中,身躯庞大的肉食动物北极熊在一群孩子附近游动。乍看上去,这显然是一个心都要跳到嗓子眼儿的时刻,任何父母见到这种景象恐怕都要大喊“救命”。

  北极熊似乎对水池内人类游伴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一旦发疯,一口便会让这些孩子命丧黄泉。实际上,这种危险并不存在,孩子们与北极熊之间被10英寸(约合25.4 厘米)厚的树脂玻璃隔开,可以放心观赏这些庞然大物。

  照片在加拿大安大略湖的北极熊保育组织——科奇拉纳北极熊栖息地拍摄,栖息地负责人安排的这种零距离接触旨在提高人们对北极熊的关注度。这个避难所只接收在野外营救的北极熊,负责人希望通过这种亲密接触加深人们对野生北极熊的了解,同时遏制对北极熊的捕杀行为。

  这家北极熊中心的前主管和摄影师加里·罗比查德用镜头捕捉下儿童与北极熊共游水中这一令人吃惊的瞬间。他说:“第一次看到孩子们和北极熊一同出现在水池中时,一些游客满脸吃惊的表情,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

  置身水中与被玻璃板隔开的北极熊亲密接触会营造一种非常令人惊诧的景象,由于屏障是10英寸厚的玻璃板,乍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孩子们对我们的做法反应不一,有些孩子迫不及待地进入水池,有些孩子则不希望这么做。成年人的戒备心很强,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甚至没脱衣服就跳进水池。”

  罗比查德说:“照片中的两头北极熊都是雌性,名叫‘奥罗拉’和‘尼基塔’,都是我们在野外营救回来的。当时,一个部落告诉了我们它们的不幸遭遇,它们的母亲在温妮斯克附近被一名猎人枪杀。温妮斯克位于远北的哈德逊湾附近。被营救时,它们还只是个孩子。”

  现年59岁的罗比查德指出,采用玻璃板屏障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让北极熊在100米×200米的围栏内获得鼓励,与人类接触。他说:“我也曾亲自下水,当时并没有任何公众在场。我发现一头北极熊慢慢向我游过来,它躲藏在水里,身子压得很低。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奇怪。我在远北生活过一段时间,接触到很多当地人并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那里是一个不同的世界。”(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在人类都为情人节欢庆之时,加拿大北部的两只北极熊也温情地“熊抱”在了一起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14日消息,虽然北极熊是自然界凶狠的杀手,但是它们也有温情的一面。冬天就要走远,春天即将来临。在人类都为情人节欢庆之时,加拿大北部的两只北极熊也温情地“熊抱”在了一起,似乎感受着彼此美丽的爱情。

  据国外媒体报道,野生动物摄影师阿列克谢·季先科在加拿大北部马尼托巴湖上拍到了这一精彩瞬间。照片中,雪花弥漫的世界里,两只北极熊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敦实一点的北极熊揽着自己的“爱人”,被揽着的北极熊乖乖地把头伏在它肩上,安静而甜蜜。

  阿列克表示,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当看到这温暖的一幕时,即使四周雪花弥漫,但他却不再感觉寒冷。

  此前,阿列克谢在加拿大北部拍到一对北极熊情侣在冰上跳交谊舞的情景,跳舞时,一只北极熊竟然还将前爪搭在自己爱人的肩膀上,和人类如出一辙。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2月2日消息,最新的研究显示,从北大西洋流向北极圈海域的一道洋流,其水温达到两千多年来的最高水平。据调查,这道洋流在近几年的夏天,流经格陵兰岛和挪威群岛之间的墨西哥湾流在北端的平均水温为6摄氏度,明显高于古罗马及中世纪时代所记录的最高温度。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担心由于全球变暖及这种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的融冰现象,会危及到十分依赖冰生存的北极熊。根据研究人员的结论,这样的变化也会导致全球范围的海平面上升和环境急剧变化。


融冰现象危及北极熊

  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in Boulder)的科学家们提出了最新研究的结果,研究人员对海底沉淀物中的微生物进行重建分析,发现这道洋流在夏天的平均温度在1890~2007年间约为5.2摄氏度,而在2000年前仅为3.4摄氏度,而目前这个数据已经达到了6摄氏度。

  根据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数据显示,与1979年至2000年间的海冰平均范围相比,北极区海冰的范围在2009年时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虽然在2010年3月时的冬季北极海冰最大范围要比前几年大一些,但这种短期的扩大并不能意味着缩小趋势有所改变。

  科罗拉多大学的托马斯-马奇托(Thomas Marchitto)表示,海冰的形成有助于反射阳光,还会使冷空气像毯子一样盖住海洋以控制温度。而温暖的洋流可能导致海冰无法正常形成,给北极和全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根据最近的一项报道,一只北极熊由于北极海冰范围的减少为寻找食物竟连续游泳超过9天,距离达到426英里(约687公里),而它的幼仔由于还无法承受这样的“长征”,不幸丧命。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海冰融化使北极熊们找到觅食和休息的地方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困难。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研究显示,北大西洋有一道流入北极海中的洋流,水温至少是2000年来的新高,显示全球暖化可能让北极在夏天成为“无冰地带”。

  报道称,将在29日的《自然》杂志期刊上刊登的文章中,科学家表示,近几年来的夏天,流经格陵兰和挪威群岛斯瓦巴岛之间的墨西哥湾流北端平均水温为6摄氏度,高于古罗马或中世纪时期有纪录的自然最高气温。

  北极地区气温研究小组的领导人、德国美因兹科学暨人文学院的斯皮尔哈根(RobertSpielhagen)表示:“这个温度比过去2000年都高。”

  根据弗拉姆海峡沉淀物里的微生物重建分析,这道洋流夏天的平均温度在1890年至2007年间,为5.2摄氏度,在之前的1900年间,为3.4摄氏度。这项发现再次表明,现代人类的活动正推动气候暖化加速。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企鹅集体俯首哀悼死亡幼仔


企鹅幼仔横尸遍地

  科学网(kexue.com)讯 1月27日消息,近日摄影师在南极拍到了数十只企鹅集体低头悼念死亡幼仔的画面,死亡原因不明,场面极度感人。

  据摄影师Daniel J. Cox表示,天气变化或食物缺乏都可能导致此类悲剧的发生。

  虽然和成千上万只企鹅站在一起感觉很棒,但Cox也亲眼目睹了气候变化给这独一无二的野生动物场所带来的威胁。

  不过,Cox也拍到过一些滑稽的情景。他曾在加拿大哈德逊湾(Hudson Bay)碰到了一只北极熊妈妈和两个熊宝宝。抓拍时,熊妈妈距镜头只有几毫米。

  但Cox表示,如今北极熊也需要到更多的地方去觅食了。1987年的时候,北极熊在11月中旬就可以觅完食返回,而2010年时,直到12月7日才返回。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5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