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Storm in a D-cup: The new Panache sports bra has undergone extensive testing

  科学网(kexue.com)讯 很多女性并不是不喜欢运动,而是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由于在运动时晃动不停的胸部吸引了太多注意,这使得很多女性对运动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不过,日前一品牌内衣研发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运动胸围,这款内衣可以全方位减少胸部的摆动。据悉,这款内衣最快10月份面世,售价约35英镑。

  这款内衣是由知名内衣品牌Panache的研发团队花费三年的时间创作的。首席设计师莱克尔法伦是最早提出研发这款胸围的。当时他发现很多女性运动员最大的苦恼就是不停晃动的胸部,这让她们在很多时候无法专心训练,生怕走光或者胸罩开裂。

The Panache sports bra claims to reduce bounce by 83 per cent

  据悉,这款内衣在经过多重测试之后,相比于文胸可以减少85%的晃动,而比胸罩也减少了65%的晃动幅度。当然,这款内衣只适合那些喜欢运动同时胸部又比较大的女性。目前这款内衣的尺寸适合从D罩杯-H罩杯的女性。

  这款胸围的发明则彻底解决了这一麻烦,据莱克尔法伦介绍,这款胸围可以减少女性胸部85%的晃动。“不同于传统胸罩,如同两只生硬的手按住胸部,这款内衣还作用于肋骨,让胸部在运动时受力点更加均匀,这让胸部的晃动幅度大幅减少。” (科学网-kexue.com 卡卡西)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尽管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用油,橄榄油、菜籽油、玉米胚芽油、花生油、葡萄籽油等应有尽有。很多食用油更是以保健功能作为宣传亮点。越来越重视健康保健和生活品质的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

  毫无疑问,橄榄油是公认最有益健康的食用油。橄榄油中不仅含有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益健康的多酚、脂多糖等植物化学物质。据法国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经常食用橄榄油的人和从不食用橄榄油的人相比,中风几率减少一半以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也指出:适量食用橄榄油能够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促进心脏健康。这里适量的标准是指每天2汤匙左右。除了具有心血管保健作用之外,富含天然抗氧化剂的橄榄油还有预防癌症的功效。

  橄榄油有益健康,就要尽量多吃吗?

  绝非如此。营养学家介绍说:每汤匙橄榄油含120卡路里热量,如果使用过多橄榄油,同样会有热量超标的危险。减少橄榄油的用量,它带给食物的独特风味会不会受到影响?营养专家也给出了建议:颜色越深的橄榄油味道越重。选用深色的橄榄油可以减少用量,保持风味的同时还可减少热量摄入。

  有些进口橄榄油的标签上有“light”的标识,翻译成汉语就是轻或淡的意思。是不是“light”的橄榄油就不容易让人发胖呢?并非如此,“light”是指橄榄油的颜色较浅,味道较淡,和含热量无关。事实上,无论橄榄油有没有这个标识,含热量是完全一样的。

  橄榄油是适合烹饪的食用油

  橄榄油含有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较少。这两种脂肪酸在受热时都会分解,分解产物对人体有毒性,可能导致动脉处栓塞和关节病变。但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分解温度更高,这就意味着橄榄油在烹饪过程中更不容易产生有毒的物质,特别适用于烧烤、油煎、微波加热等高温烹调方法。当然,如果已经开始冒烟,油温确实已经太高了。

  橄榄油虽好,可是价格昂贵。营养学家建议了一种更经济的代替品:菜籽油。菜籽油和橄榄油的成分非常接近,保健作用也接近于橄榄油。虽然口味比橄榄油略有不及,但是便宜的多。像核桃油、杏仁油这类坚果油也是健康的食用油,不过它们的价格比菜籽油贵些。

  什么油对健康最不利呢?营养学家的答案是:玉米油。因为价格更低,玉米油在广大家庭中普遍使用。和橄榄油相比,玉米油在低温下就会分解,毒性产物更多。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那些总是感觉到冷的人可能会笑得最后,因为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他们注定要长寿的。据6月8日《印度时报》引述近期出版的《衰老》杂志发表的研究称,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低的体温与更长的寿命相关联。

  他们还发现,相比较于吃得多的人,那些吃得较少的人的体内温度也较低一些。他们怀疑是荷尔蒙的变化导致能源和热量的减少,通过减缓新陈代谢,从而延长生命。为了发明长寿药丸辅平了道路。

  这些新发现是建立在数十年的对动物研究,包括极端的动物饲料与动物的寿命之间的关系等研究。例如,消减30%的实验鼠的热量会导致它比正常多活50%的时间。

  科学家正试图找出在饥饿的近似点,在此时可以发明出来药丸,模仿不用节食来能够产生剧变,最新的研究着眼于如何减少核心体温的热量所带来的影响,内部的体温是平均为摄氏37度,一般比皮肤表面温度要高。

  他们也给了一组正常饮食的人,另一组为长跑运动员。食用限制卡路里的食物的人被发现体内的温度较低一些。

  “限制热量的人大约体温要平均低0.2摄氏度,这看上去是一个合适的降温,这类似于我们长期观察的长寿的限制卡路里的老鼠。”首席研究员路易·吉丰塔纳说。

  “我们还对运动员的耐力有兴趣,同样的年龄,同样的瘦,但却没有出现体内温度降低的现象。”他说。“我们知道,限制热量饮食的人一般会感到冷,因为此时代谢水平较低,体温也降低了。”路易·吉丰塔纳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将热量多多地减少或者其它类似的处理就可以降低体内温度。但他认为,能否降低体内温度是能否长寿的关键所在。

发表在栏目: 科学

2011年全国高考报名总数约为933万,比去年减少约24万,招生计划约为675万名。由于计划增加和考生人数减少,预计今年全国平均录取率比去年增加近四个百分点,达到72.3%。中央和地方媒体报道说,今年高考本专科录取率河南75%、江西超80%、北京83.1%、湖南超83%、福建89.75%、山东90.04%、上海必超93%。

瞧瞧,如今这大学,在一些省市可以说是想上就能上。当然,在乐观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高考对考生的压力并没有减少,想上“985工程”和“211工程”这一百来所好大学,难度依然很大,因为“僧多粥少”。另一方面,高校之间竞争优质生源的压力继续提高,不只那些办学质量不高的三流高校,个别民办高校甚至将因生源严重不足而倒闭,而且所谓的好大学,也将使出浑身解数争夺优秀考生。

为了更加深入地看清今天高考和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回顾历史。1977年恢复高考时全国报考人数570万,录取27万,录取率仅为4.7%,绝对激烈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今昔对比,福建省高招办主任林其天认为,虽然现在上大学容易了,但家长对高考的焦虑和期待并没有缓解——当年虽只有4.7%的学生能上大学,但95.3%的考生家长却心态平和,因为人们觉得进不了大学很正常,而现在录取率却高达90%,剩下的那10%的考生家长肯定坐不住,就会想方设法让孩子上大学,否则觉得面子挂不住。(《中国青年报》6月5日)从普通人的常理角度来看,是呀,如今大学都这么“普及”了,自家孩子、自己却都没能考上哪怕是一所很不起眼的高校,真是颜面扫地。

但,这些年轻人及其父母先不必急着没面子。看看现今一般大学的毕业生,甚至那些好大学的普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就知道这大学不上也罢。那些学习不好的青年,为什么偏偏要跟自己过不去,拿自己之短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呢?在我看来,就擅长玩电子游戏这一不被很多人看好的长处而言,要是哪位青年才俊能获得任天堂和微软等国际电玩巨头的青睐,比如被聘去专门当最新产品的试玩手,想必职业前景不会比普通北大清华生差吧。

进一步追问,今天,学历能当饭吃吗?君不见,博士都在抢本科的饭碗了,博士后也一脸愁云,对芸芸众生而言,这大学为什么还必须读?既然不会考试,那就早点谋求一个能够挣钱养家的工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总比青春和钱财(甚至大笔举债)都无谓地消耗在上大学上更为划算。

这并不是消极的上学无用论。上学肯定有用,并且如果认真上学的话,必然大有用处。可当满大街都是大学毕业生的时候,是不是大学毕业已经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即便你是大学毕业生,你是否有自我谋生的能力,那是最重要的。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2日发布,受降水持续异常偏少影响,湖北各大湖泊水体面积大幅减少,已接近有卫星监测以来的最小值。其中,洪湖水体面积已锐减近半。

  该中心5月27日卫星监测显示,洞庭湖水体面积仅468.72平方公里,比历史同期减少55.1%,比去年同期减少68.5%。洪湖水体面积206.55平方公里,比历史同期减少48.2%,比去年同期减少55.2%。丹江口水库、梁子湖、长湖也分别较历史同期减少29.8%、21.6%和13.5%。

  与4月同期相比,除洞庭湖水体面积略有增加外,梁子湖、洪湖、丹江口水库、长湖还在继续缩减。其中,梁子湖、洪湖分别减少了15.9%和10.4%。

  去冬今春,湖北遭遇罕见旱情,大部地区雨量较常年偏少5至7成。持续旱情导致省内湖泊水体面积大幅减少,截至6月1日,全省86个县市1804.5万亩农田受旱,共计140.7万人、42.8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

  预计6月4日起,湖北全境将迎来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此次降水将有利于缓解旱情。当地气象部门表示,将根据有利天气条件继续开展人工增雨,减轻干旱危害。(丁喆陆铭)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帽带企鹅聚集在南极洲欺骗岛福斯特港的海滩上。帽带企鹅聚集在南极洲欺骗岛福斯特港的海滩上。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指出,西南极半岛和斯科舍海的企鹅数量在过去30年时间里锐减50%。企鹅数量锐减可能与它们的主要食物磷虾数量减少有关,磷虾数量减少则部分由气候变暖和鲸鱼数量回升所致。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贺亚国家海洋渔业局的生物学家韦恩·特里韦尔皮斯便对帽带企鹅和阿德雷企鹅进行监视观察,最终发现了导致企鹅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他的观察,能够熬过独立生活后第一个冬天的小企鹅数量越来越少,因为它们很难找到磷虾果腹。

  他说:“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存活下来的小企鹅比例从一半左右减至十分之一。根据我们对磷虾进行的直接测算,磷虾数量在短短20年内减少了大约80%。在独立生活后的最初几个月,年轻企鹅可能经常因食物短缺而无法存活下来,幸存者的比例不断减少。”

  磷虾是一种与普通虾类似的小型动物,数量巨大,在南极食物链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陆地上的食草动物类似,磷虾以单细胞浮游植物为食,本身则是包括企鹅在内的很多海洋捕食者的食物。特里韦尔皮斯表示,当地磷虾数量锐减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区域性气候变暖,温度比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升高了10华氏度左右(约合5或6摄氏度),导致海面冰量减少。特里韦尔皮斯说:“如果冰无法形成,生长在海冰底部的浮游植物便成为过去,导致夏季孵化的小磷虾在冬季时失去食物来源。没有食物,小磷虾无法存活下来。”

  第二个因素是包括座头鲸在内的须鲸类数量回升,这种回升是保护工作取得成效的体现。特里韦尔皮斯说:“捕食磷虾的鲸鱼数量开始回升。”19世纪至20世纪的捕鲸活动导致这些巨型海洋哺乳动物数量锐减,企鹅家族则相应地进入鼎盛时期。“我们无法获得上世纪30年代以前的可靠数据。根据我们的判断,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是企鹅的一个黄金时期,主要原因就在于竞争对手鲸鱼数量减少。这段时期的数量数据带有很强的轶事性,主要由英国南极工作人员粗略计算得出。即使数据并不准确,上世纪30年代的10万只企鹅和70年代的50万或者60万只也是一个巨大差距。”

  海洋鸟类学者史蒂夫·艾姆斯利通过研究企鹅的历史发现了重要证据,证明企鹅家族曾进入一个鼎盛时期。对蛋壳进行的化学分析显示,阿德雷企鹅在鲸鱼数量减少前一直以鱼类为食。特里韦尔皮斯说:“从过去100年左右开始,磷虾才成为它们的猎物,当时鲸鱼退出这一系统,磷虾数量过剩。”

  随着磷虾数量减少,我们不禁要问,企鹅是否会回归此前主要捕食鱼类的生活方式?特里韦尔皮斯说:“根据我们30多年的观察发现,虽然磷虾数量减少80%,但鱼类在企鹅食物中的比重并未提高。由于俄罗斯拖网渔船同样大量捕捞磷虾,我们并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磷虾留给企鹅。”有关企鹅数量减少的研究论文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23日消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10年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十八个“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联合国设立“世界水日”的目的是提醒公众重视水资源问题。虽然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被水覆盖,水资源看起来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实际上,地表水仅有2.5%是淡水。看到下面这组对比鲜明的照片,大家或许会明白,保护水资源及消除全球变暖威胁已刻不容缓。

  1. 美国码头

美国码头
美国码头

  上图,一男子站在码头一端远望,这个码头过去曾连着美国第一大人工水库——米德湖。这张照片是由美国摄影师乔纳森-瓦特曼(Jonathan Waterman)摄于2008年。下图则是米德湖在2006年的景象,摄于胡佛水坝附近。据瓦特曼介绍,米德湖是科罗拉多河沿岸一个用于水力发电的水库,原本作为“水银行”之一,为干旱的美国西南部的3000万居民提供淡水。

  然而,由于干旱和需求增长,那些“水银行”很快便消失了。总体而言,与日渐缩减的全球淡水资源相比,米德湖的湖水减少可能只是沧海一粟。2010年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十八个“世界水日”,美国专家警告说,由于人类活动,尤其是人口增长、工业污染和气候变化,地球上本就有限的淡水资源正在进一步减少。

  2. 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

  专家称,如果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的冰川因全球气候变化而消失,这座位于坦桑尼亚的非洲最高峰不久可能会创造新低。上图摄于2009年,下图摄于2003年。根据2007年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乞力马扎罗山的积雪可能并没有像科学家所担心的那么快屈服于全球气候变暖。该研究将乞力马扎罗山冰原面积减少归咎于非洲降雨量下降——“世界水日”的组织者警告称,由于淡水资源有限,非洲降雨量减少可能会影响非洲人的健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冰川学家郎尼-汤普森(Lonnie Thompson)在2009年11月表示,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原面积“在未来二十年会如科学家估计的那样不断减少,直至最终消失。”

  3. 委内瑞拉教堂

委内瑞拉教堂
委内瑞拉教堂

  你或许称之为无法抗拒的天意:委内瑞拉境内严重的干旱使得这座82英尺(约合25米)高的教堂矗立于荒原,而就在之前的一年,这座教堂还淹没于一片泽国之中,为一座建于1985年的水力发电站汇集水源。上图摄于2010年2月,下图摄于2009年1月。据路透社报道,因干旱造成的水资源短缺,这个水力发电站当前只能以相当于设计能力7%的发电量运行。图中的教堂现已成为委内瑞拉能源短缺的一个不祥的象征,该国68%左右的发电量都来自于水力发电。干旱甚至迫使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2010年2月宣布国家进入能源紧急状态,以应对严重的能源短缺。

  4.瑞士冰川

瑞士冰川
瑞士冰川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即便是瑞士的冰川都有可能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由于本地区温度不断上升,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隆河冰川(Rhone glacier)面积正迅速减少,上面两张照片分别摄于2004年9月(上图)和2008年8月(下图),冰川消褪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英国气象局下属气候研究中心——哈德莱中心(Hadley Centre)称,气象专家预测,到2040年,热浪将席卷欧洲许多国家,对淡水资源产生严重影响。

  以隆河冰川为例,这条冰川的融化之水是下游约96英里(约合155公里)处的瑞士日内瓦湖的主要水源,还是周围城镇旅游收入的来源。据美宇航局地球天文台表示,每年炎热季节来到时,这些城镇都会竭尽全力保护隆河冰川。例如,居民们会用绝缘毯子盖住冰川前部,试图延缓冰在夏日的融化速度。

  5.中亚咸海

中亚咸海
中亚咸海

  从2006年(下图)到2009年(上图),中亚广阔的咸海(旧译“阿拉海”)面积急剧减少,正如我们在卫星照片中所看到的景象,东段湖水在四年内面积减少了80%左右。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淡水湖。根据美宇航局地球天文台的数据,在过去30年间,咸海60%的湖水被受困于水资源短缺的农民用于农田灌溉。据专家介绍,由于引不起政府重视,咸海南段可能不久会永久干涸。(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8.白鲸数量减少

白鲸数量减少(图片提供:Your Shot user Kerry Johnson )
白鲸数量减少(图片提供:Your Shot user Kerry Johnson )

  根据IUCN的报告,北极海冰流失严重影响白鲸的生存,原因就在于这种流失让人类更容易进入这种动物一度原始的栖息地。更多船只航行于北极海域导致更多撞船事故,同时带来噪音和化学污染,致使白鲸数量减少。报告指出,白鲸数量减少可能影响当地本土猎人的生存,他们依靠具有可持续性的捕杀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生存。

  9.考拉生存构成威胁

考拉生存构成威胁(图片提供:Anne Kaiser, National Geographic Stock )
考拉生存构成威胁(图片提供:Anne Kaiser, National Geographic Stock )

  根据IUCN的报告,不断上升的大气二氧化碳水平导致澳大利亚桉树树叶蛋白质营养成分减少,同时提高味道极差的丹宁酸含量。这意味着只以桉树叶为食的考拉不得不吃掉更多树叶,才能避免被饿死的命运。除此之外,由于澳大利亚的高温和干旱变得更为普遍,由此引发的数量更多的野火也会对这种标志性有袋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10.鹿角珊瑚最易受攻击

鹿角珊瑚最易受攻击(图片提供:Tim Laman, National Geographic Stock )
鹿角珊瑚最易受攻击(图片提供:Tim Laman, National Geographic Stock )

  在IUCN公布的新名单中,最易受攻击的动物可能就是鹿角珊瑚。由于白化,它们变得更加脆弱,同时还受到酸性不断提高的海水侵蚀危险。温度更高的海水导致珊瑚失去共生藻类进而产生白化现象,白化中的鹿角珊瑚只能慢慢走向死亡。与此同时,酸性海水不断侵蚀珊瑚的骨骼。

  虽然专家们指出物种似乎可以适应一个温度更高的世界,但这取决于气候变化将以多快的速度出现。14日,哥本哈根草案谈判允许地球二氧化碳水平在2100年提高到650 ppm,也就是说,届时地球温度较现在相比提高5.4华氏度(3摄氏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非盈利性组织——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凯瑟·西格表示,这种升温幅度意味着文中提到的所有物种以及其它数千种物种将迎来灭绝厄运。(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1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国家地理杂志网站公开了一组图片,展示了气候变化下的大自然,其中包括斑纹海豹幼仔、企鹅、箭树、考拉、白鲸以及珊瑚。

  1.雪地上休息的斑纹海豹幼仔

雪地上休息的斑纹海豹幼仔(图片提供: Paul Nicklen, National Geographic Stock )
雪地上休息的斑纹海豹幼仔(图片提供: Paul Nicklen, National Geographic Stock )

  这张照片摄于加拿大努勒维特地区,展示了在雪地上休息的一只斑纹海豹幼仔。与北极熊一样,斑纹海豹也依靠北极的夏季海冰才能生存下来。没有人知道,如果北极夏季海冰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彻底消失,斑纹海豹以及其它动物将会发生什么。专家们表示,到2040年,夏季的北极可能就要成为一个无冰的世界。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以下简称IUCN)公布的一份新报告旨在强调全球气候变暖对野生动物影响的差异性。报告列出了十大具有代表性的物种,其中包括斑纹海豹、北极狐、帝企鹅以及白鲸。斑纹海豹之所以能够跻身名单之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

  IUCN的新报告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公布。报告中的很多物种已因为其它原因被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名单,这些原因包括栖息地遭受破坏以及过度捕杀。报告作者指出,气候变化对这些物种构成额外而重大的威胁。

  2.冰架提前破裂或溺死企鹅幼仔

企鹅在通气孔下方游动(图片提供:Maria Stenzel, National Geographic Stock )
企鹅在通气孔下方游动(图片提供:Maria Stenzel, National Geographic Stock )

  一群企鹅正在一个通气孔下方游动。根据IUCN 2009年12月公布的报告,正在崩裂的南极冰架已经对帝企鹅的繁殖地带来不利影响。在温度较高的年份,大冰原提前破裂并且就在企鹅脚下,导致企鹅幼仔掉入海中溺水身亡。专家们表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6华氏度(2摄氏度),世界上的帝企鹅繁殖地将有近40%成为无法立足之地。

  3.小丑鱼藏身之处减少

小丑鱼藏身之处减少(图片提供:Your Shot user Debi Hanshaw )
小丑鱼藏身之处减少(图片提供:Your Shot user Debi Hanshaw )

  IUCN的报告称,不久之后,我们可能就无法在海洋中发现小丑鱼的身影。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珊瑚礁衰退,这些可爱的小生灵正遭受栖息地不断减少的厄运。小丑鱼借助带刺的海葵护身,在珊瑚礁上繁衍生息的海葵能够帮助小丑鱼躲避捕食者。

  由于不断上升的水温导致珊瑚大面积白化——珊瑚失去共生藻类并最终走向死亡——小丑鱼的生存面临威胁。更少的活珊瑚意味着更少的海葵,小丑鱼的藏身之处也随之减少。除此之外,大气中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致使海水酸度提高,导致小丑鱼用于返回保护性海葵所在地的化学信号受到阻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1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发现,逆戟鲸有时为了让自己的叫声盖过附近船只的噪音,不得不提高嗓音,在逆戟鲸寻找数量正日渐减少的鲑鱼时,这种做法可能令它们更加的疲惫。

  声音交流极为重要

  这项研究称,普吉特海湾的逆戟鲸在捕食期间会比长途跋涉时发出更多的叫声,这表明在捕食季节对逆戟鲸进行保护对它们的数量恢复至关重要。从专门欣赏鲸鱼的小船到大型游轮,各种各样的船只游弋在美国华盛顿州及邻近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海岸附近水域。领导实施最新研究的西雅图西北渔业科学中心的马勒·霍尔特(Marla Holt)说:“逆戟鲸的声音交流极为重要,过往船只的噪音却有可能盖过这些叫声。”

  西雅图西北渔业科学中心隶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霍尔特和同事之前一项研究表明,部分逆戟鲸会发出更大的叫声,以便在嘈杂的船只噪音中让同伴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就像我们在鸡尾酒会上说话时必须提高嗓音一样。现在,霍尔特的研究小组认为,船只噪音可能使得普吉特海湾的逆戟鲸在捕食期间耗费更多体力,再加上它们最喜欢的猎物——王鲑(亦称大鳞大麻哈鱼)数量又在减少,这对逆戟鲸来说不啻于雪上加霜。

  在普吉特海湾,一小群被称为“南方居民”的逆戟鲸特别善于捕食只有鲸鱼牙齿大小的鲸鱼。它们不以海豹和其他哺乳动物为食。调查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南方居民”的数量谜一般地减少了近20%——从97只减至88只。今天,它们的数量只有85只。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将逆戟鲸列为濒危物种,受到《美国濒危物种法案》的保护。

  加速鲸鱼新陈代谢

  没人确切了解“南方居民”数量减少的确切原因,但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国家海洋渔业署西北区办公室的林恩·巴莱(Lynne Barre)介绍,这可能与鲑鱼数量减少、暴露于有毒污染物、过往船只噪音有关。巴莱所在的机构2008年初发布了一项恢复日渐减少的哺乳动物数量的计划,目标是在28年内让该地区哺乳动物数量以每年大约2%的速度递增。根据该计划,研究人员还将对过往船只对逆戟鲸的影响进行监控。

  据巴莱介绍,逆戟鲸是一种群居动物,通常以20至40只为一群在一起生活,它们以一种称为“族群标志”(group badge)的叫声相互交流,而这种叫声在每个逆戟鲸群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自2007年以来,霍尔特及其同事利用安设在圣胡安群岛附近的水听器对过往船只的噪音进行了记录。研究小组录下了距其3280英尺(约合1000米)以外的一群鲸鱼的声音,每隔10分钟对这群鲸鱼的捕食、休息、交往等行为进行记录。

  霍尔特说,他们的研究表明逆戟鲸在捕食期间的交流尤为重要。霍尔特将于今年10月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海洋哺乳动物生物学双年会上公布这项研究的初步结果。此外,据霍尔特介绍,之前有关鸟类的研究表明,动物在提高嗓音以盖过环境噪音时消耗更多氧气,令其代谢率激增,消耗储存的能量。逆戟鲸可能存在同样的现象,尽管得出这种结论还为时尚早。

  鲑鱼减少是症结所在?

  霍尔特的研究成果对现有证据是一种有力补充,那些证据已促使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提出了新的逆戟鲸保护议案,该议案提议途径华盛顿州的所有船只必须保持同逆戟鲸至少600英尺(约合180米)的距离。现行法律允许船只距离逆戟鲸300英尺(约合90米),有研究表明这对逆戟鲸的行为构成了影响。霍尔特说:“很多人不禁会问,为何非要将枪口对准这些船只?这是能对逆戟鲸保护立竿见影的一件事。”

  不过,位于华盛顿州星期五港的鲸鱼研究中心主任肯·巴尔科姆(Ken Balcomb)称,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提出的这项法案“只是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事情”。巴尔科姆也在对圣胡安群岛的鲸鱼进行研究,他说,“根据我过去35年来的观测,鲸鱼确实不受任何事情的影响,包括过往船只。”

  巴尔科姆指出,科学家主要担心是王鲑的数量减少,尤其是加拿大弗雷泽河的王鲑。近年来,王鲑急剧减少,西北太平洋沿岸大坝以及建在幼年鲑鱼藏身之地的河口的房地产都在威胁曾经数量繁多的鲑鱼的生存。研究人员调查发现,鲑鱼数量减少的年份(即游到普吉特海湾下游的鲑鱼很少)通常也是鲸鱼数量减少的年份。巴尔科姆说:“如果它们连食物都找不到,对别的方面的担忧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巴莱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恢复鲸鱼数量的保护计划还支持恢复普吉特海湾周围水域鲑鱼数量的努力。例如,普吉特海湾的动物保护主义者正在拆除沿岸大坝以提升鲑鱼数量,这一方法已在美国东海岸的大西洋鲑身上取得成效。如果数量得不到恢复,“南方居民”最终可能会离开普吉特海湾,这对于巴尔科姆来说是个悲伤的结局。他说:“我们希望在普吉特海湾看到它们的身影。逆戟鲸是我们健康的生态系统的象征。”(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2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