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孙河
据新华社巴西利亚8月25日电 (记者刘彤) 巴西亚马孙地区实际上存在两条大河:除了举世闻名的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外,还有一条规模与之相当的河流,只不过它流淌于2000米至4000米的地下。
巴西科学家经过10多年研究取得的这项成果是巴西国家测绘局在刚刚闭幕的第12届国际地球物理会议上公布的。由于它是巴西国家测绘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瓦利娅·哈姆扎所率领的研究团队获得的成果,因而这条存在于亚马孙地区地下的暗河被命名为哈姆扎河。
巴西石油公司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亚马孙地区打了数百口探井,科学家是在观测这些探井下部的温度时发现了地下暗河的踪迹。他们确定在地下2000至4000米的沉积岩底层,存在着一条流量巨大的暗河,而且它流经的范围十分广大,流域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
哈姆扎河有许多方面与亚马孙河类似。它也是发源于安第斯山脉,先是沿垂直方向下流,然后再沿水平方向向东北流淌,与亚马孙河的流向几乎一致,最后在距海岸200公里处注入大西洋。
科学家指出,哈姆扎河也有与亚马孙河不一样的地方。如亚马孙河的宽度为1公里至100公里,而哈姆扎河的宽度却在200公里至400公里之间。此外,根据不同的水文条件,亚马孙河的流速在每秒0.1米至2米之间,但哈姆扎河的流速却仅有每年10米至100米。
巴西科学家表示,哈姆扎河拥有极为丰富的高品质淡水,这构成了巴西的又一宝贵资源。暗河的发现也为一些自然现象找到了解释依据。
据巴西科技部网站报道,今天巴西环境部举行情况通报会,介绍最近亚马孙森林砍伐监控情况,科技部部长阿罗休·梅尔卡特宣布将采取新的手段促进与亚马孙森林乱砍滥伐作斗争。由巴西空间研究院提供的监控亚马孙森林砍伐情况的资料将上网,以加强监控。梅尔卡特在介绍“巴西空间研究院卫星遥感系统”的情况时称,该系统对有关地区和城市实行全方位监控,提供实时、高质信息,以加强环保组织的保护行动。
巴西环境部长伊莎贝拉·特谢拉称,亚马孙地区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砍伐下降后,现在又出现抬头趋势,特别是马托格罗索州,公开采取法律禁止的行动,包括使用流动水源灌溉和使用拖拉机,以及利用多云天气导致监控视线不良的时机进行砍伐。
梅尔卡特宣布,今后数年巴西将再发射一系列卫星,强化砍伐信息的提供。明年提供的影像清晰度将提高5倍,计划总共投资10亿雷亚尔建造和发射新一代卫星,将于2012年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3号,2013年发射亚马孙卫星1号,2014年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4号。这一系列项目,将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有效的资料,对公共部门和环保组织的保护行动提供法律支持。(张新生)
据美国趣味科学新闻网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10月26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从1999年到2009年间,亚马孙地区共发现了1200种植物和脊椎动物新物种,相当于每隔3天就发现一个新物种。
这些新物种包括637种植物、257种鱼类、216种两栖动物、55种爬行动物、16种鸟类以及39种哺乳动物等,其中不乏体长4米的水蟒、头部鲜红的亚马孙箭毒蛙、羽毛五彩斑斓的秃鹦哥、毛茸茸的蜘蛛、吃木头的鲇鱼等十分罕见的动物。这些发现显示,亚马孙地区依然是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地方。
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亚马孙地区的物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保护好这片雨林对人类至关重要。报告指出,放牧和耕种对雨林造成严重威胁,过去50年中,雨林中17%的树木遭到砍伐。
亚马孙雨林横跨南美洲8个国家,占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世界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此外,它在吸收二氧化碳、改善全球气候方面也功不可没,有着“地球之肺”的称号。(来源:中国日报网 张品秋 编辑:婧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