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厚嘴鸻
在这张未注明日期的照片里,一只厚嘴鸻正在佛罗里达州迈尔斯堡附近的海滩上觅食。目前仅剩大约6000只,它们对它们的海滨筑巢地的变动特别敏感。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仅对大约8000只受影响厚嘴鸻中的两只做了标记。不过可能有更多死鸟未被发现,这是因为清理工作就在这种鸟的筑巢地附近进行。
德里斯科说:“悍马、全地形车和卡车在海滩上跑了跑去,对搜寻工作产生一定影响。”现在漏油事故的威胁仍在继续,大量焦油球冲上路易斯安那州的海滩,被春季温暖的阳光晒化。厚嘴鸻和其他鸟类在觅食时可能会把焦油吞下肚,或者油污粘在它们的脚和羽毛上,等它们返回鸟巢时,又会把油污粘在敏感的鸟蛋上。
5.海底无脊椎动物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已经导致生活在海底的无脊椎动物产生重大伤亡。乔治亚大学海洋学家萨曼塔·乔耶通过去年12月份进行的一系列潜水活动,证实了她所谓的“无脊椎动物死亡墓地”的说法。海底有大量死珊瑚虫和海蛇尾,以及充满石油粘液的管虫。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海参。即使有些动物还活着,也是病恹恹的,行动非常怪异。乔耶认为是嗜油菌产生的垃圾导致它们窒息或中毒身亡。在很多地方,海底沉积物表面覆盖了一层粘液,这种物质显然还未降解。
6. 大西洋金枪鱼
在濒危名单上的大西洋金枪鱼可能会被这次石油泄漏事故彻底摧垮。自事故发生至今,这种美味的海产品的数量已经下降了80%。专家表示,作为最坏打算,如果墨西哥湾的油污正好在金枪鱼的产卵季污染它们的产卵地,那么敏感的卵、幼虫和成年金枪鱼都将接触到有毒原油和化学分散剂。
美国迈阿密国家海洋渔业局已经退休的资深科学家威廉·理查兹已经对金枪鱼幼虫进行了长期研究,他表示,现在这次事故对金枪鱼和墨西哥湾的其他鱼类产生的影响还不得而知。去年,用来收集幼年金枪鱼和样本的工具受到干扰,未能估算出它的总数量。今年4月底科学家将再次收集幼鱼样本,不过最终结果要在2011年底才会公布。
7.蝙蝠鱼
在石油仍在继续从破损的油井里倾泻而出时,科学家宣布在墨西哥湾发现两只名叫蝙蝠鱼的怪鱼。这种鱼像手掌那么大和扁平,它们利用强壮的鳍在海底“行走”。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鱼类生物学家比洛桑塔·查克拉巴蒂是发现这种鱼的人之一,他表示,其中一只是在受墨西哥湾油污污染的区域里或其附近发现的,对它来说,这次事故不是什么好兆头。
他说:“这种鱼类并不常见。”自漏油事故发生以来,他还没听说有谁又捕到了蝙蝠鱼。另一方面,这种鱼生活在相对较浅的水域里,这些地方的油污已经被清除或者降解掉,因此它们可能已经度过最糟糕的那段时间。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2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去年4月,“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大量原油流入墨西哥湾,时至今日,事情已经过去1年,现在墨西哥湾的很多地方已经看不到曾有灾难性事故发生的明显迹象,但是科学家表示,这次漏油事故远没有结束。
1. 宽吻海豚
2010年4月, “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大量原油流入墨西哥湾。事故发生2周后,在路易斯安那州尚德卢尔海峡,一只宽吻海豚露出漂着油花的水面。石油、有毒气体和化学分散剂污染对数千平方英里的海洋和海岸栖息地造成污染。很多动物被杀或者变得奄奄一息,然而漏油事故过去一年后,科学家仍不清楚这次事故对大部分生物产生了多大影响。
自2010年2月至今,墨西哥湾北部水域的宽吻海豚突然大量死亡,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从今年1月到现在,已经有68只早产、死胎和新生海豚被冲上岸。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AOA)东南海洋哺乳动物搁浅网络的协调员布莱尔·马瑟3月表示,科学家猜测最近海豚大量死亡与墨西哥湾石油泄漏有关,但是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科学家仅发现少量明显沾有油污的海豚。但是据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估计,因这次漏油事故死亡的海豚和鲸的实际数量可能比官方的清点数据高50倍,也就是说迄今已有数千只海豚和鲸死亡。
2.海龟
2010年6月24日,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一家诊所的野生动物复健员正在给一只身上沾上油污的肯普氏海龟做检查。这次石油泄漏事故对生活在墨西哥湾的5种海龟造成致命威胁,所有这些海龟都是美国濒危物种。据2月中旬美国海洋和大气局(NOAA)统计,事故期间有近1150只海龟搁浅或被营救,其中超过半数死亡。
搁浅的海龟很少看到明显油迹,然而它们的死亡数量远远超出往年,这表明这种情况与漏油事故有关。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发言人莫尼卡·艾伦说,该局目前仍在努力确定这次事故到底对墨西哥湾的海龟造成多大影响,并估计有多少死亡没有计算在内。为了让小海龟远离油污,成功孵化出来,去年7月科学家把大约275个龟巢从墨西哥湾转移到佛罗里达州东海岸。到去年夏末,近1.5万只在这些巢里孵化出来的小海龟进入大西洋更安全的水域。
3.棕色塘鹅
在这张未注明日期的照片里,3只刚刚孵化出来的小塘鹅蹲在路易斯安那州巴拉塔里亚湾(Barataria?Bay)的巢里,身上沾满油污,变成了棕色。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U.S.?Fish?and?Wildlife?Service)已经证实,有超过900只塘鹅成为这次漏油事故的受害者。去年夏季,羽毛因浸满油污变成棕色的塘鹅画面非常常见。
国家奥杜邦学会(National?Audubon?Society)墨西哥湾海岸鸟类保护主管梅勒妮·德里斯科表示,这种动物成为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受害者的典型代表,因为就在事故发生5个月前,它才摆脱濒危物种的名声。今年,棕色塘鹅已经重返这些受石油污染地区的巢,它们的食物供应情况受到多大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日本应急作业人员正采取措施,防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灾难性熔毁事故,危险的核辐射已经迫使当地居民撤离核电站附近地区。由于核事故,这个岛国在3月11日刚刚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后再度陷入恐慌之中。
辐射水平变化莫测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辐射风险可能广泛而长期存在。随着核事故的发生,一系列与之有关的疑问浮出水面。例如,核电站工作人员真如一些人所说正在执行一项自杀性任务吗?我们每天面临哪些辐射照射?这场核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否会超过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福岛核电站危机之所以如此严峻的部分原因在于其变化莫测的辐射水平。健康物理学家凯瑟琳·希格利表示,福岛核电站4个面临威胁的反应堆中有一个在15日出现明显裂缝,可能喷出放射性蒸汽。“核电站周边地区的辐射水平升高,但不久后又出现回落。”希格利是美国俄勒冈州大学核工程学和辐射健康物理学部门负责人。
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福岛核电站15日的辐射照射水平曾一度达到每小时400毫西弗,而后又迅速降至每小时0.6毫西弗。毫西弗是国际通用的基于人体生物学影响的辐射剂量测量标准。希格利表示。每小时400毫西弗是一个很高的辐射水平,“你绝对不希望自己在现场逗留,哪怕只有一小会”。普通人每年从环境中天然辐射源受到的辐射大约在1至2毫西弗左右,一次胸部X光检查可产生大约0.2毫西弗辐射。世界核协会指出,每年受到的累积辐射剂量最低达到50毫西弗,成年人才有可能患上与辐射有关的癌症。
什么是辐射病?
当在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内受到较高剂量的辐射时,人就会患上辐射病,也就是急性放射综合症。如果辐射剂量达到每小时400毫西弗,核电站工作人员便面临辐射病风险,具体程度取决于照射时间。一天之内受到的辐射剂量达到1000毫西弗可导致暂时性辐射病,出现恶心、呕吐、血球计数减少等症状,但不会导致死亡。
如果一个月内受到的辐射剂量达到5000毫西弗,在不采取侵袭性医疗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受到这一剂量辐射的人中可能将有一半人送命。希格利指出,一旦受到这种水平的辐射,细胞壁便会被刺穿。“在某些情况下,细胞再也无法承受任何损伤,在受到较高剂量辐射情况下,你的器官机能会丧失。然而,即使受到高剂量辐射,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仍有存活的可能性。”
希格利表示,截至目前,我们只听到有人出现辐射病症状的传闻,但政府还没有发布任何权威性声明。作为应对措施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已下令附近居民撤离到距离福岛核电站12英里(约合20公里)的区域。对于距离核电站大约19英里(约合30公里)的居民,政府则建议他们留在室内同时紧闭门窗。
应急人员在执行自杀任务?
截至16日,共有大约330名应急人员采取注入海水的方式冷却福岛核电站,以防止燃料棒温度过高,释放出更多放射性物质。据美国媒体报道,为了减少辐射照射,应急人员组成小组,大约15分钟进行一次轮换。但即便是这种几人一组定时轮换的方式也无法保证应急人员不受到辐射伤害。
东京大学放射线学教授中川庆一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他们就像是战争中执行自杀性任务的战士。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应急人员是否在执行一项自杀式任务,希格利也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她说:“现在还很难说。基于反应堆的设计,一些区域可能存在较高剂量的辐射。同时,他们也为工作人员设置了安全区,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是否具有自杀性取决于他们需要完成怎样的任务。”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冷却反应堆。希格利说:“高温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要注水海水进行冷却以消除额外热量。一旦反应堆的情况趋于稳定,他们便会采取措施进一步稳定核电站。”
核辐射可能造成更加广泛的威胁
健康专家瓦迪姆·楚马克(Vadim Chumak)认为,从长远角度来说,日本现在最担心的是放射性物质的沉降,毕竟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非常高。对日本来说,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
福岛核电站的核事故将导致多种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其中包括钚。但这中间最让人担心的应当是铯-137,以及碘-131,。这两种物质都非常容易挥发,因此它们可以扩散到非常广泛的区域内。
一旦进入人体,铯137的性质将和钾的表现非常相似。而碘131则会很快被甲状腺吸收,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将造成严重的癌症风险。
在受影响的地区,政府已经开始分发碘片,在放射性沉降发生时服用这些药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碘-131的吸收。
到目前为止,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还没有被发现升到很高的位置。俄勒冈大学的希格利(Higley)教授 说:“这些放射性物质正被大风、降水和喷洒的海水冲刷下去。” “但问题是,这些物质具有粘性,它们带有静电,因此会粘在建筑表面。我们应当很快就会发现大部分的污染物都吸附在墙面和其他物体表面上,非常危险。”
乌克兰辐射医学研究中心的楚马克教授认为,大部分的放射性沉降都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衰减。一旦核电站回复稳定状态,“最好的措施是撤出附近人员,让受污染的建筑暴露在自然环境下一段时间。比方说一年。这将让辐射水平逐渐降至可控制的水平。”
到了那一阶段,对民众最大的威胁就变成了放射性物质的摄入,如铯和锶。这些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富集,不管是陆地生物还是水产品,都有可能遭到污染。
这种情况将非常棘手。要想阻止这种状况的出现,就必须采取重大措施,改变农业和食物供应体系。不过由于在那一阶段时,辐射水平应当已经回到了某种可控的状态,当局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应对准备。
三里岛,切尔诺贝利,福岛?
周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福岛核电站的事故等级定为6级。根据国际分级标准,最高的事故级别是7级。相比之下,1979年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等级是5级,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等级是最高的7级。
但抛开事故等级,福岛核电站事故和过去的其他事故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如切尔诺贝利——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那次事件中,反应堆堆芯没有隔离密闭装置,并且辐射泄漏发生时核电站正处于全功率运行过程中。而在福岛事件中,反应堆被成功关停,并且内部的隔离密闭装置大部分似乎还在发挥着作用。
相对而言,福岛事故更像是美国三里岛事件,那次事件中,核电站也是由于冷却系统失灵导致堆芯的部分融化。
不过,除非在事故结束后进行全面的调查,在目前的阶段,专家还很难对这次事件做出定量的比较分析。要进行这样的分析,研究人员必须要进入反应堆内部进行查看。
希格利说:“看起来发生了一些损坏。达到了三里岛事件那样的程度?很难说。看起来似乎核泄漏的程度要比三里岛事件更高一些,但目前这些核泄漏似乎仍处于控制之中。只有时间能让我们最终回答这些问题。”(孝文 晨风)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几十年来,只要提到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这些字眼,人们立刻就会想起核电站出故障引发的大灾难。上周日本发生致命地震和海啸后,紧接着福岛第一核电站又出现问题。目前尚不清楚这次核事故会造成多达损失,这里的6座反应堆,有4座接连出现故障,它们在4天时间里连续发生3次爆炸,导致2个安全壳被毁(可能是由乏燃料棒过热引起),产生的放射物对继续留在那里的50名工人构成威胁。然而,这也已经暴露出当前福岛核事故与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附近发生的三哩岛事故,以及7年后乌克兰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之间存在的显著不同。
反应堆类型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运营,它由6座沸水反应堆(BWRs)组成。沸水反应堆是轻水反应堆中的一种,它用普通水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这不同于重水反应堆,后者用氧化氘(或称D20)而非H20作为冷却剂。电力企业赞助的非营利组织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核能部副总裁尼尔·威姆舒斯特解释说,三哩岛利用另一种类型的轻水反应堆,即压水反应堆(PWR)。这两种反应堆都把水当作冷却剂和慢化剂,用来给核燃料降温和减慢裂变反应向外释放中子的速度。压水反应堆是反应堆冷却剂(水)保持在不发生整体沸腾的压力下运行的反应堆。这意味着反应堆里的水温可以超过沸点,但不会产生大量蒸汽。这样反应堆堆芯就能在更高的温度下运转,热量能更有效地转移走。沸水反应堆在温度更低的环境下运行,这种反应堆一般更简单,组成部分更少。
切尔诺贝利使用的是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RBMK),这种反应堆也把水当作冷却剂。但是跟轻水反应堆不同,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把石墨当作慢化剂。据总部设在伦敦的世界核协会说,尽管俄罗斯目前还有几座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仍在运行,但是世界上的其他动力反应堆没有像切尔诺贝利一样,把石墨慢化剂和水冷却剂结合在一起使用的。现在美国的大部分核反应堆都采用沸水反应堆或压水反应堆技术,威姆舒斯特和美国电力研究所称,这两项技术“相当安全”。这两种反应堆都有自动调节能力,或称负反馈环:当反应堆变得太热时,裂变反应速度就会变慢,能量减少。而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具有正反馈”,温度越高,产生的能量就越多,产生的能量越多,温度就会升的越高。
事故原因
威姆舒斯特表示,从事故原因来说,福岛核事故的直接罪魁祸首显然是地震引发的海啸,因为这座核电站在遇到地震时会自动关闭。海啸袭击1小时后,福岛核电站的基础设施被毁。因此,虽然地震已经削减了反应堆的额外能量供应(这是确保冷却液泵正常工作所必须的),但是海啸摧毁了柴油机备用的发动机,而这是为冷却系统提供能量必不可少的。电池最多只能提供8小时能量。因此他们只能用移动式发电机代替。大卫·洛克博姆领导了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的核安全项目,并在美国3座规模类似日本通用电气工厂的核电站工作。他表示,目前还不清楚事情的进展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据1979年有关三哩岛事故的凯莫尼委员会(Kemeny Commission)报告说,“是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但是“操作者的失误”也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紧急制冷系统被错误关闭,引发一系列非常可怕的后果。该报告发现,如果在事故的早期阶段操作员(或者负责监管的人)能确保紧急制冷系统继续运行,可能三哩岛核事故就会是一次“相对比较轻的事故”。威姆舒斯特表示,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是由一次“考虑不周的安全检测”造成的。据联合国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突然输入大量能量导致蒸汽爆炸,炸毁了反应堆容器。这促使“燃料和蒸汽进一步发生反应,最终摧毁反应堆堆芯,使反应堆厂房结构严重受损。”
深入了解
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过去已有几十年,现在我们对它们的反应堆里发生的情况有了更多了解。正如彼得·布拉德福这周说:“在三哩岛事故发生三天后我们认为我们已经弄清楚的事情,结果证实都是错误的。”发生三哩岛灾难时,他正在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 工作。他表示,燃料的熔融程度,甚至是第一天防泄漏系统里发生的氢气爆炸的真相,虽然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人们仍没查出结果。他说:“目前我们还不清楚的信息包括方方面面。”
据1979年凯莫尼报告说,三哩岛事故发生的前几分钟,100多个警报突然响起,但是该电站没有哪种系统能把这些重要信号从其他无关紧要的信息里查找出来。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成员写道:“在一种快速变化的复杂的事故环境下,人和机器之间的互动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布拉德福表示,与之相反,当前的计算机化和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使得日本官员能够更好地了解福岛核电站的4个出故障的反应堆内发生的情况,至少从理论上说是这样。
防泄漏系统
跟三哩岛核电站一样,福岛反应堆有3道屏障用来防止核泄漏,其中包括核燃料周围的金属覆层、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安全壳。威姆舒斯特表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没有安全壳。一旦放射物泄漏到大气里,会对很大范围造成污染。洛克博姆说:“放射物的污染水平并非呈线性。离得远受到的污染并不一定就越低。”其他因素中,盛行风能决定放射物会污染哪些地区。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距离该核电站大约100英里(160.93公里)处的放射水平,比距离它仅有10或20英里(16.09公里到32.19公里)处的放射水平更高。
埃德温·莱曼说:“切尔诺贝利污染模式非常反常。”放射物会被释放到“很高很高的地方,这是反应堆和石墨起火的自然特性”。当石墨起火燃烧10天时,在长时间的喷发期,天气会不断发生变化。风会把放射性气体和微粒带入大气,传播到很远后,才降落下来。三哩岛核事故释放的放射物的量较少,没发现对公众健康有什么影响。按照国际核事故分级标准,三哩岛事故被评定为5级,影响不只局限在局部地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被评定为最高级7级,它释放的放射物影响了数千人。福岛事故被评定为4级,只对局部地区产生影响。不过目前还不清楚以后它的级别会上升多少。距离福岛核电站180英里(289.68公里)的东京,15日的最高辐射剂量是正常水平的23倍。但是一天后该地的辐射剂量降至正常水平的10倍。
辐射剂量
据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说,美国每年由自然和人造源(例如医学仪器和消费产品)产生的平均辐射剂量是620毫雷姆(mrem)。1毫西弗(mSv)相当于100毫雷姆。日本劳动和福利健康部(Japanese Ministry of Health Labor and Welfare)16日把工人允许接触的最大辐射量从原来的100毫西弗提高到250毫西弗。据美国核能研究所(NEI)说,15日晚上该核电站的辐射量达到每小时1190毫雷姆,不过6个小时后下降到每小时60毫雷姆。
据联合国报告和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导致事发当天早上在现场的600名工人中有134人患上急性放射性疾病,他们接触的最高辐射剂量到达8万到160万毫雷姆。这些人中,有28人在3个月内死亡。另有两人死于烧伤和接触放射物。据世界卫生组织,最终可能有4000人因接触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释放的放射物死亡。从公共卫生方面来看,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产生的最大影响,是导致甲状腺癌在儿童和青少年间流行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6000人罹患该病,这与饮用被污染的牛奶有关。
经验交流
威姆舒斯特表示,现在世界核电行业已经都“聚集到一起”,分享他们掌握的核电知识,努力帮助福岛渡过难关。目前该产业内部的交流明显比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时更多。当然,在核危机时进行交流必须要跨行业,在这方面东京电力(Tepco)将会受到严厉批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Yukiya Amano) 15日要求日本相关人员必须进行更积极有效的交流。据日本共同社说,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 Kan)在一次会议上严厉批评了东京电力的行政人员,原因是他是通过电视了解到这次爆炸事故,而不是东京电力打电话告诉他的。据说他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三哩岛事故期间,官员试图安定民心,让他们相信“危险已经过去”,即使在冷却反应堆和加固核电站的努力均被证明毫无成效时,他们仍在继续自圆其说。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消息很难像Twitter的消息传播速度。总部设在伦敦的世界核协会认为,切尔诺贝利事故是“冷战孤立政策和缺少相关安全文化的直接结果”。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论文里写道:“最初切尔诺贝利事故是个秘密。”事实上,有较大规模的核事故发生的最早证据是在瑞典发现的,有人在该国核电站的工人衣服上发现放射性微粒,这促使人们开始寻找放射物来源。第二天,苏联新闻社证实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但是并未提供详情。“由于得不到任何消息,各种流言慢慢出现。”
随着日本核事故不断升级,该国官员因为低估了逐渐升级的威胁而遭到猛烈攻击。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阿尔琼·梅基耶尼批评日本政府的“工作就像一部标准核工业剧本,标题是‘什么?这也用担心!’” 梅基耶尼要求“对潜在的受损程度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弄虚作假。”这样公众才能更相信官方声明。他说,事实上“有关低辐射水平的口头声明正好与不断扩大的撤离范围形成鲜明对比。”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政府也在抱怨东京电力公布消息的速度太慢。忧思科学家联盟全球安全项目物理学家和核能控制研究所前所长莱曼15日在与记者的通话中说,东京电力的简报变得“透明度越来越低”。他说:“很显然日本公布消息的数量很不规律。”不过他们正在努力寻找事故原因的事实,或许是这最好的解释。忧思科学家联盟的核专家艾伦·范库说:“显然人们的猜疑心理越来越重。”莱曼说:“我们关心的是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核工业不会努力掩饰这些。” 福岛第一核电站是“核电历史上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事故。”(秋凌)
本报记者
6月4日晚22点55分左右,一辆车牌号为浙AM8993装载有化学品苯酚的槽罐车,在由上海高桥化工厂开往龙游红云化工厂的途中,经杭新景高速公路新安江高速出口互通主路段内(S31龙游方向48公里+200米处)时发生车辆追尾事故,导致部分苯酚泄漏。因事发时正逢暴雨影响,导致部分泄漏苯酚随雨水流入新安江,造成部分水体受到污染。
杭州打响饮用水源保卫战
事故发生后,杭州市、建德市两级政府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保、林水、消防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对泄漏的苯酚用石灰进行吸附处置,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截至6月5日中午12时,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已清理完毕,泄漏的槽罐车已被拖离现场,残留在现场的部分苯酚也得到清除。新安江大坝加大泄洪水量,加速水体更新。环保等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对新安江水体水质情况进行密集动态监测分析,实时关注水质变化情况。国家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省环保厅有关专家已赴现场指导现场处置工作。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市长邵占维等主要领导对事故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事故处置工作,确保饮水安全。5日下午,杭州应急办、环保、林水、卫生、安监、经委、公安、交警、城投、城管、农业、港航等相关部门及沿线各政府和管委会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事故处置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多管齐下,打好杭城饮用水源安全保卫战。
新安江水库加大泄洪量
杭州市政府已成立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沿线各级政府、管委会也要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地党委、政府一把手要负总责。全市各级、各部门将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直至水质警报解除。
新安江水库已加大下泄水量,加快水体更新。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各水质监测点和自来水厂进水、出水口水质变化情况,确保向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城管、城投、经委等部门将想尽办法做好饮用水源和居民用水储备工作,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呼吁市民多储水
目前,杭州市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环保部门正对新安江水体水质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并将动态公布水质监测情况。据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5日晚上20:00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杭州市境内自来水厂供水水质未受影响,可以正常使用。当前,杭州市各自来水厂正抢储原水,开足马力生产;请广大市民抢抓时机,利用各种容器尽可能多储水。同时,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请广大市民和企事业单位根据预报信息使用生产、生活用水。
名词解释
苯酚(C6H6O,PhOH),又名石炭酸、羟基苯,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一种弱酸,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有腐蚀性。低浓度苯酚能使蛋白变性,高浓度能使蛋白沉淀。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也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损害肝、肾功能。
新华网东京5月30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官员日前透露,东电内部持“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不可能在年内平息”观点的人越来越多。此前,东电抢险工程表提出“在6至9个月之内使反应堆进入冷停堆状态”。
当地媒体报道说,如果年内不能平息核事故,必将影响日本政府关于反应堆进入稳定状态后修改核电站周边地区居民疏散时间的计划。一些被疏散居民本来指望能回家过新年。
据报道,由于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出现了堆芯熔毁,且反应堆压力容器也已破损,东京电力公司官员认为,“作业进程将大幅延迟”。
由于已经发现污水从1号机组的安全壳泄漏到外部,东电技术部门官员说:“首先要确认漏水点,并堵住漏洞。如果不清楚损坏程度,就无法确定作业所需时间。”他还表示:“由于必须建立能够使大量水循环起来的冷却系统,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说,应比设想的要多花费一两个月时间。”
东电另一名官员表示:“1至3号机组抢险作业并没有同时取得进展。如果每个机组都出现同样的导致工期延迟的问题,9个月的期限就很可能不够用。”
东京电力公司4月17日公布了“在6至9个月内使反应堆进入冷停堆状态”的工程表。5月17日公布修改后的工程表时,仍然没有改变原定的目标时限。一名东电官员表示,其实“9个月只是努力的目标而已。”
中新网贵阳5月30日电 (记者 张伟)30日上午,距离贵阳金阳富宏煤矿透水事故已超过24小时,截至记者发稿时,救援现场的“生命通道”已打通了18米,预计有45分钟就可贯通到人员被困的地方。
29日上午9时许,贵阳金阳富宏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经确认共有12人被困井下。经历初始的恐慌后,聚集在一起的家属在政府工作人员的疏导下,情绪已经趋于稳定。被困人员中年龄最大的刘科孝的妻子告诉记者:“我们知道消息后就立刻赶过来,在这里坐了一晚上,就是希望第一时间看见他。”
截至记者发稿时,救援现场的“生命通道”已打通了18米,预计有45分钟就可贯通到人员被困的地方。救援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除开展救援工作外,被困人员的家属的安抚工作也是当前工作的重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6个大组,12个小组,进行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和善后工作。(完)
达拉斯·威恩斯9日公开展示他的新面孔,大约3年前他在一次事故中面部被烧成重伤
尽管威恩斯现在仍看不到东西,但是他已经能感觉到3岁女儿的亲吻,
威恩斯恢复了嗅觉
与女儿重聚时,威恩斯向女儿展示了他的新面孔,并感觉到了女儿的亲吻
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思堡的26岁男子达拉斯·威恩斯是美国接受全脸移植手术第一人。但是对他而言,再次感觉到女儿的亲吻才是这项手术取得的最重大突破。上周,威恩斯开始以新面孔面对3岁的女儿斯卡雷特,9日他首次向公众展示他的新面容。
9日,威恩斯在吹风会上表示,能把小斯卡雷特拥入怀中是他得到的最好礼物。女儿第一次看到他的新面孔时兴奋的说:“爸爸,你真帅!”目前威恩斯打算重返德克萨斯的家,“尽最大努力做一个最好的父亲”,并继续他的学业。9日他在著名电视节目“早安美国”上首次公开展示他的新面容。
他戴着一副墨镜,留着大胡子,威恩斯称,再次感觉到“令人很吃惊”。他说:“我的脸部失去知觉已经长达两年半,再次感觉到女儿的亲吻真是太令人惊异了。” 威恩斯表示,如果没有小斯卡雷特,他可能不会签字同意进行全脸移植手术,移植新鼻子、嘴唇、皮肤、肌肉和神经,给它们提供能量,让它们重新恢复知觉。
威恩斯说:“如果没有女儿,我会一直那样生活下去。但是一想到在她成长过程中会有人问她:‘为什么你父亲看起来那么与众不同?’她的整个童年都会因此蒙上阴影,我就会坐立不安,备受煎熬。” 6周前30多名医生、护士和麻醉师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对韦恩斯进行了长达15个小时的移植手术,随后他一直在这里接受康复治疗。
小斯卡雷特已经几周未见父亲,这次重聚她兴奋地对父亲说,这张新面孔非常帅
自从2011年3月开始手术至今,休·彼得森(左)这是第一次见到她的孙子威恩斯,此时父女正在开玩笑
威恩斯同女儿斯卡雷特、祖母休和祖父戴尔·彼得森在一起。威恩斯表示,现在家人的关系更亲密
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烧伤中心主任、这项手术的负责人博赫丹·波马哈克博士称,威恩斯的转变“太出乎意料了”
两年半前,威恩斯在维修一座教堂的窗户时,由于升降平台失去平衡,他头朝下从高处摔下来,头部触到高压线,被严重烧伤。医生未能恢复他的视力,但是令人吃惊的是他现在已经有了感觉,而且嗅觉也慢慢恢复过来。他最先闻到的是从医院厨房飘来的烤宽面条的气味。威恩斯说:“它闻起来是那么棒。新面孔自然而然地恢复知觉,我感觉好像它就是我自己的脸。三言两语根本无法表达我的感受,因为这项手术给我的生活带来太多太多,以后我会一直充满感激。”
威恩斯不记得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尽管他受了重伤,但是他表示,如果可以重返2008年事故发生的那一天,阻止悲剧发生,他不会那么做。“事故让很多好事降临在我的身上。现在我的家庭更和睦,关系更亲密。目前我正在努力做一个更好的人。我甚至是一名更合格、更优秀的父亲。这是一张新面孔,它不是我的,也不再属于那位老人。你就在它里面,开始慢慢适应它。”威恩斯准备出院回家,重新开始新生活。
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烧伤中心主任、这项手术的负责人博赫丹·波马哈克博士称,威恩斯的转变“太出乎意料了”。他说:“看着一个人没有面部和软组织,让人感触很深。通过移植手术,他突然像换了一个人。” 威恩斯术前说:“我感觉有点紧张,这是一项大手术。一想到从此我可能就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就会很激动。用语言无法表达我此时的感受。”9日他说:“你的生活你做主,你可以选择痛苦度日,也可以选择更好的生活。我选择了后者。我今年才26岁,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
威恩斯是美国第三位接受面部移植手术的人,在他之前接受面部移植的人是2009年进行手术的詹姆斯·马基和2008年进行手术的康妮·卡尔普
2008年发生事故前威恩斯与女儿在一起
事故后他与女儿在一起
今年3月,一个由30人组成的专家组在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给威恩斯实施了全脸移植手术
他承认,他无法用语言表达对捐赠者及其家属的感激之情。“他们的付出让我重获新生。也让我的女儿获得新生活。”除此以外,威恩斯还提及他的信仰是如何帮他度过那段最黑暗的日子的。他说:“我知道有很多人支持我帮助我,我并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我清楚,尽管我很不幸,但我同时也是上帝的宠儿。”这项手术费用由国防部支付,它为该院的5项移植手术提供340万美元科研补助金。
威恩斯是美国第三位接受面部移植手术的人,在他之前接受这种手术的人是2009年在同一所医院进行手术的詹姆斯·马基和2008年在克里夫兰临床医院进行手术的康妮·卡尔普。不过他是美国第一位进行全脸移植手术的人。去年名叫“奥斯卡”的31岁男子在西班牙接受全球首例全脸移植手术。上个月,来自印地安那州的米特彻9亨特成为美国接受全脸移植手术的第二人。30多名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布里格姆妇女医院为他做了移植手术,手术持续超过14小时。
2001年,30岁的陆军士兵亨特乘坐的汽车发生事故,撞向一根电线杆,女司机被坠落的电线击中。亨特迅速跑过去,把她身上的电线推掉,但他却与电线接触长达5分钟,被严重烧伤。在美国,司机在申请驾照时同意捐献器官和组织的,不允许捐赠面部,除非有家人同意。威恩斯经过漫长的等待,去年10月被选中可以进行这项手术,因为经过一系列检测,证实他的意志很坚强。
自2005年至今,全球已经实施了12项面部移植手术,其中10例取得成功。中国的一名移植患者在停止服用抗排异药物后死亡。法国一名男子术后出现感染,并突发心脏病,不治身亡。(孝文)
大象孤儿正在泥塘里嬉戏
在这些大象孤儿的眼中,泥巴不仅可以消暑避热,还是很好的解闷玩具。它们在奔向泥塘时,几乎无法掩饰住兴奋,一头扎进烂泥里开始嬉闹起来。
野生动物保护区里生活着不同地区的大象孤儿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肯尼亚大卫-谢尔德里克野生动物基金会的泥塘中,这些大象嬉戏玩耍,看起来如同一个非常幸福的大家庭。40岁的摄影爱好者亚力克塞-提施辰库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旅游时,捕捉到这动人心扉的一幕。
这些大象孤儿在生命最初阶段非常不幸,但现在过得很开心
他说:“动物园中有很多可爱的小象孤儿正在成长,它们来自肯尼亚不同地区。这个孤儿院每天只向游客开放1小时,但值得一去,因为这些小象非常可爱。工作人员用奶瓶给它们喂奶,吃完午餐后它们开始玩耍。看它们在泥浆里打滚的样子非常有趣,它们相互扭抱,你撞我,我撞你,看起来非常开心。这一刻非常感人,在这段时间里正好可以给它们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