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周二, 27 9月 2016 11:37

三十余名院士科学家联合发出倡议把地球科学科普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地学科普,贵在践行。

​日前,在湖北省(黄石)矿物晶体奇石文化博览会暨首届地矿科普展地学科普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阳宣读了30余名院士科学家联合发出的倡议,指出科普不能停留在宣传上和书本里,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与日常生活中,甚至应该纳入国家和地方创新转型发展规划中去。

1999年,中国科协提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49年前使18岁以上公民达到一定的科学素质标准。今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同等重要的位置。7月20日,习总书记在给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贺信中殷切期望广大科学研究和科普工作者: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以真诚服务青少年为重点,更好发挥地学研究基地、科普殿堂的作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

科学文明的全国推进,科学素养的全民普及,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本届地学科普展的上,26名院士和多名科学院共同发起了“地球科学科普践行倡议书”,奏响了院士做科普、全民做科普的时代乐章。

倡议指出,地球是人类的家园,46亿年的演变历程,留待人类永续无穷的时空探索。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与地球科学密切关联,以矿物、化石和地质遗迹为主要内容的自然遗产是地球科学的重要载体,地学科普正是科学普及的基础和主体。

倡议认为,地学科普着重感性认知和体验式学习。地矿科普博览会、自然历史博物馆、地质矿山公园、地学科考科普旅游等是让自然遗产鲜活起来的好形式,是践行地学科普的大课堂。地球科学科普互动项目和地学科普户外线路及基地建设项目,将是更为亲近自然、丰满开阔的体验式学习和感性认知过程,有助于激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巨大创造力,这股创造力正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

为切实践行地学科普,26名院士倡议,在全国中小学建设地学科普标本陈列室,为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打牢根基;开展全国地学旅游,促进全民科学认知落地;支持黄石市政府发起设立全国性孔雀石杯地矿科普大奖,鼓励和积聚推动地学科普正能量;支持持续打造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博览会,以地矿科普产业为主导,打造中国的科普胜地,建设特色全域发展示范区;为支持全国性科普大平台建设,院士科学家率先垂范、热情担当科普义工,积极参与科普活动与咨询服务,用务实行动见证一流科学家做科普的新风尚。

其他信息

  • 新闻来源: 国土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