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桐瑶近影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建国)邓丽君生前举行的“十亿掌声”演唱会,给无数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本月26日,来自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歌手桐瑶在东方艺术中心的“邓丽君经典金曲演唱会”,将还原“十亿掌声”的全部曲目,以怀念这位人们喜爱的华语歌后。

桐瑶曾在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举办的“小城故事”女主角选拔赛中,以形象和歌声酷似邓丽君而获得内地赛区第一名,并应邀赴港参加纪念邓丽君演唱会。从此,这位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歌手,便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开辟了演唱邓丽君歌曲的新天地。去年起,桐瑶举办纪念邓丽君逝世15周年巡回演出。据主办方介绍,桐瑶的这台节目已在东南亚以及广东等地演出。演唱会收集了歌后生前的大量珍贵影音资料,所有的曲目也邀请高手重新编配,让观众在重睹邓丽君当年风采的同时,感受经典歌曲的全新魅力。

发表在栏目: 文化

这件清代珐琅御制瓷器备受关注。

本报讯 (记者李健亚)前日,香港苏富比春拍在北京举行了预展,以收藏瓷器为主的玫茵堂珍藏、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的藏品,成了此次春拍打出的两张王牌。“玫茵堂”珍藏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以估价1.8亿港元成为全场焦点。专家称,“玫茵堂”此场拍卖将成为中国艺术拍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最高估价瓷器成焦点

今年2月,香港苏富比便发布消息称在4月举行的春拍上将重磅推出尤伦斯收藏和玫茵堂珍藏。此次预展中,这两大收藏也成为重点。据介绍,“玫茵堂珍藏”开始于上世纪,经过了50年的收藏历程,以其御制瓷器举世闻名,是世界上最精炼的私人御制瓷器收藏之一。此次亮相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估价更是高达1.8亿港元。

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部资深专家沈恩文告诉记者,珐琅彩最初由西洋传教士引进,是清代内府造办处绘施于铜、瓷及玻璃胎器的加彩技艺。造办处御制瓷胎画珐琅器产量极少,传世品多集中在北京和台北两故宫博物院。而此次亮相苏富比春拍的又是“锦鸡花石”这类极少出现的题材,目前同类型的藏品又只有四件,除了博物馆典藏外,能在市场上流通的事实上就两件。

此次上拍的这件珐琅瓷器估价就高达1.8亿港元,成为估价最高的瓷器,沈恩文称这是从珐琅彩御瓷的艺术价值和市场需求两方面做出的合理定价。“去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清乾隆瓷器估价3000多万,最终以2.526亿港元成交,当时便对中国瓷器艺术品市场有了推高作用”。

尤伦斯106件当代艺术品上拍

早在今年2月,收藏家尤伦斯把自己的106件当代艺术品打包拍卖的消息一传出,便引起艺术界的轩然大波,甚至有传言说尤伦斯要放弃收藏中国艺术品。为此,香港苏富比北京预展中,苏富比方面也专门为尤伦斯藏品开辟了特殊预展,展示了张晓刚的《生生息息之爱》等二十余幅作品。

据介绍,此次专场中的作品有一部分曾亮相于1989年首届“现代艺术大展”上,其中就包括张晓刚的《生生息息之爱》、毛旭辉的《家长系列三号》等。在本次拍卖中,张晓刚的《生生息息之爱》估价达到2500万至3000万港元。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指出,此次尤伦斯大规模藏品流向拍卖市场,能对当代艺术板块起到积极作用。林家如称,尤伦斯希望并不只是中国买家对中国当代艺术感兴趣,也包括世界级买家。

据悉,此次香港苏富比春拍将于4月1日至8日在香港举行,共上拍包括瓷器、中国书画、中国当代艺术品等3600件珍品。

■ 拍卖纪录

清代瓷器目前正是艺术市场中最火热的一个板块。去年11月11日,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估价并不高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就意外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成为目前为止最贵的中国艺术品。当时这曾引起各方的关注,专家也曾表示,在今年中国古代工艺品和中国书画两大板块都可能有天价拍品出现。不知道此次将上拍的清代珐琅御制瓷器是否有可能再创天价,打破最贵艺术品的纪录。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王昆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她执意起立向大家致谢,副院长邓一江急忙伸手搀扶。本报记者张伟摄

昨天,国家大剧院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演出发布会,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透露,从4月19日至8月14日,大剧院将上演100场纪念演出,囊括42个剧目,其中大剧院与东方歌舞团新打造的歌剧《白毛女》最受关注。

邓一江透露,“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演出涵盖了歌剧、舞蹈、话剧、戏曲等多个艺术类别,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小二黑结婚》,舞剧《铁道游击队》,越剧《红楼梦》,黄梅戏《天仙配》,川剧《李亚仙》,评剧《杨三姐告状》,豫剧《常香玉》等经典作品将依次登场。近四个月的时间内,42个剧目的演出总场次将达到100场。

除了上演经典剧目,国家大剧院还将携手东方演艺集团打造新版歌剧《白毛女》。昨天,第一任“喜儿”的扮演者王昆以新版《白毛女》艺术总监的身份亮相,她表示演了17年的《白毛女》,一直有个愿望,希望重新演绎这部作品。“《白毛女》从1945年首演到今天,已经60多年了,这次我们要做大胆的调整,要解释得更适合现代的观众。”另据邓一江介绍,此次大剧院“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演出,得到了国交、北交、中央民族乐团等全国二十余家院团的响应和参与,他们将拿出各自的经典剧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该团将首演关峡的新作——钢琴协奏曲《奠基者》。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波提切利封笔之作《三博士来朝》

“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中央美院开展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波提切利封笔之作《三博士来朝》终于来了,随之而来的则是乌菲齐博物馆馆藏的其他81幅画作。3月12日,“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包括波提切利、丁托列托和提香在内的艺术大师的82幅画作,分为风景画、静物画和肖像画三类,再现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辉煌及总体面貌。

波提切利封笔之作首度展出

乌菲齐博物馆以收藏大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名作而蜚声国际,因此有着“文艺复兴艺术宝库”之称,其馆藏的提香的《花神》、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等杰作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尽管此次镇馆之宝不能前来,不过观众却能欣赏到波提切利封笔之作《三博士来朝》。画作中,波提切利画的是三位来自东方的博士到圣母面前庆祝圣灵诞生的情景。为了突出这一作品的珍贵,主办方专门为其开辟了特殊展厅。在该展厅中,总共展示了三幅巨幅油画,包括《三博士来朝》、丁托列托的《丽达与天鹅》、提香的《维纳斯与丘比特、狗和鹌鹑》。

据介绍,波提切利创作过两幅《三博士来朝》。第一幅创作于1475年至1476年,当时还年轻的他因这幅作品而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而此次来京展出的《三博士来朝》则是波提切利创作于1500至1510年。由于其创作于波提切利去世前夕,被认为是其封笔之作。不过当时他并没有真正完成此画的着色。

“文艺复兴大家族”露真容

此次展览也是文艺复兴大家族露出真容。在展厅除了波提切利、提香等明星艺术家外,观众也能看到斯蒂法诺·德拉·贝拉、班多夫·雷斯奇等艺术家的作品。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告诉记者,以前大家对文艺复兴都会概念化地理解各家风格,但此次展览在选作品时却非常注重文艺复兴的流变及总体面貌。

为了突出文艺复兴总体面貌,82幅作品被分成风景画、肖像画、静物画等不同部分陈列。观众一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肖像画,紧接着是风景画、静物画。对于这样的展陈顺序,王璜生告诉记者,主办方其实是别有用意。因为乌菲齐馆藏的肖像画非常多、非常精彩。尤为特殊的是,该博物馆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画像收藏,希望一开篇就能吸引观众。

坐落于佛罗伦萨的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家美术馆,由著名的梅迪奇家族创建,从创立之初即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丰富的艺术宝库,拥有大量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作品。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人类历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便是从这里萌生并臻至成熟的。王璜生认为:此次,乌菲齐博物馆将这样的艺术硕果和人文精神带到中国,将为两个不同而又具有共性的文明气质国度的文化交流及发展带进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郭德纲如果是相声界的“教父”,那么赵本山在东北二人转中的地位又该如何评价就不好说了。美国记者显然了解中国艺术圈里的很多内幕和文化形态,用“教父”形容郭德纲借用了中国人大多熟悉的美国电影《教父》,不必太多解释就心知肚明了。

成为一个相声界的“教父”很难,即便是郭德纲在若干年后有能力消除之前“否认师从”、“藏秘排油广告代言风波”、“力挺徒弟打人”、“指点侯家家产分配”等负面形象的影响,也无法对相声界有足够的控制力。

中国相声界两大派别的分野在京津两派,北京重于庙堂,郭德纲几欲跻身正统,却终因侯跃文英年早逝,计划落空;天津相声自成一统,虽有天津卫视力挺却很难融入天津草根层中,郭德纲也只是捞得个虚名,主流相声界留个郭德纲的生存空间并不多。

郭德纲的功夫与相声界同辈人中处于中上水准,却因为在两大派别中无立足之地而生生逼出了第三条道路——草根型的非著名相声演员。剥去郭德纲“戴墨镜”、“穿华服”、“随从众”的标签式外在元素后,很容易就能够看明白,郭德纲今日的种种“显贵”行为是因为昨天的“受罪”方式太多了——“等咱有钱了……”的潜台词昭然若揭,更让“友邦人士”误以为一个相声新秀有无比巨大的野心和令人咋舌的气派。

郭德纲在成名前结交了一批朋友,朋友们欣赏的是郭德纲身上的功夫,自然他们忽略了郭德纲的做人风格。在一个有前途的艺人背后有一个庞大的文化团队、推广团队早已经是中国文化艺术界相当成熟的共生模式,文化团队和推广团队里的人甘做人梯,为得是能够将自己最喜爱艺术方式得到传承。成功的模式在梅兰芳先生背后的“梅党”和程砚秋先生背后的“程党”都有范式可循。

对比来看,郭德纲并不太幸运,他的推广团队非常庞大,所以郭德纲有一夜成名的佳话,却因为缺少文化团队的支撑,郭德纲只能在其原来唱大鼓出身的夫人干预下对其进行形象设计,美国记者在旁观的情况下发现郭德纲不仅服饰上像极了教父,而且在餐厅里郭德纲接受外地朋友的“朝贺”场景也被误读成教父的证据了。

帮会文化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亚文化的一部分,主流文化既没有否认帮会文化的存在,也没有消灭帮会文化的愿望。从现代社会学角度是自由管理和组织自治的范例之一。郭德纲还没有能力成为“教父”式的人物,表现的东西暴露出郭德纲不可能成为侯宝林、马季式的相声界领军人物。

掐指一算,郭德纲过上好日子还不足十年功夫,连美国人都觉得郭德纲有着十足的有钱人派头和志得意满的状态,显然和那些痛恨郭德纲的国人一起有“仇富”的嫌疑——未富之前那个日日过着困顿生活相声演员郭德纲为何没有美国记者报道呢?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叶永青画的一只鸟卖出25万,这在他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在网上却引来争议,许多人说,那样的鸟,我也能画,凭什么你就能卖出25万?

2010 年底,叶永青创作于1999年的《大鸟》以25万元人民币被拍走,被质疑“是在忽悠人,还是嘲笑大众不懂艺术?”叶永青说这是他“天真一点,稚拙一点”的作品。 (叶永青/图)

叶永青在1980年代中期迷醉于摹写西南风情,创作了一批浪漫、忧郁的绘画作品,《离开和留驻在最后一块草地上的两个人》便是其中之一,当时,他的同学好友已经在中国画坛声名鹊起,而他还寂寂无名。 (叶永青/图)

《伤痕》一类的叶永青作品被许多人质疑,却价值百万,被比尔·盖茨、林志玲等各色藏家收藏。 (叶永青/图)

“我请一个做生意破了产的老兄在这里吃面条,吃了一碗,这老兄不安地问我,我还能再添一碗吗?我说,别说两碗,三碗也没问题!”叶永青以很快的速度吃完了一碗面,又要了第二碗。

小饭馆在四川美院旁边马路边一条算不上小巷的狭窄旮旯里,墙上画了个“拆”字。老板是一个老头,在外面房檐下的锅灶上忙活。饭馆的地方太小,饭馆里放着四张小桌子,地上乱七八糟地扔着一些擦过嘴的餐巾纸团子。“环境不好,面条不错。”叶永青擦擦吃得满头大汗的光头。在四川美院读书和教书的20年,他是这里的老主顾了。

从饭馆出来,拐进街边的一个望江茶馆,这是重庆所留不多的破旧的、四面透风的下里巴人茶馆了。茶馆里还有一处高台,叶永青指着那里说,他常常把这里当课堂,他给学生们“瞎编”了一门“讲评课”,不是他给学生讲,是每个学生领到题目自己找材料,演讲5分钟。“艺术是让我们觉得人生有趣的那一部分,不是把我们训练成某一种人。”

四川美院所在的重庆的这片城乡接合部就是黄桷坪。

2011年1月3日晚上,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举着抖索的纸,站在寒冷的夜幕下,宣布叶永青在黄桷坪20年的回顾展开幕。罗中立比叶永青高一年级,但大10岁,一辈子都在油画《父亲》的巨大成功笼罩下艰苦地寻求突破。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中新社广州3月11日电 (程景伟 曾舒慧)3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86周年纪念日。11日,由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和港澳台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主办的《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书画展》开幕。展览通过50多幅港澳台著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深切表达海内外华人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展览开幕礼当天下午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举行,广东省民革秘书长潘莎莎、法国驻广州总领事章太年、港澳台文化艺术协会会长李汝匡等出席开幕礼。广州市文广新局党委副书记刘宛子致辞表示,随着经济交流加深,两岸三地在文化艺术、文物展览方面的交流亦逐渐深入,今次展览将成为献给辛亥革命百周年的一份大礼,同时也是献给所有炎黄子孙的一份大礼。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出的书画作品全部由港澳台中华文化艺术协会提供,作品内容涉及书法、绘画等。该协会会员大多生于大陆,成长于港澳台,或修学于海外;其中亦不乏家学渊源者,自小受到良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的书体自成一派、画风工写兼具、技法古今通融,艺术造诣颇高,极具欣赏价值。该展览将持续至22日。

据悉,展出的作品中,有41幅已送赠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收藏,其中包括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之子高励节先生的大篆草书《孙中山先生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立轴,国画大师赵少昂的得意门生李汝匡教授的多幅草书,如《孙文学说序》等,以及国画一幅《七十二烈士之墓》,堪比精品,弥足珍贵。

大元帅府纪念馆方面表示,此次举办的“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书画展”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乏精品力作,不仅有利于两岸三地同胞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并且有利于团结两岸三地同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振兴,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和平发展。完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北京晚报讯(记者罗颖)开音乐会,录唱片,拍广告,在重大政治、娱乐活动中担任表演嘉宾,出书,资助盲童……钢琴家郎朗的身份越来越多元,去年年底他的影响力又触伸到游戏领域,为索尼PlayStation最新推出的视频游戏《Gran Turismo 5》赛车游戏录制了古典钢琴音乐。日前,《Gran Turismo 5》的官方原声配乐由索尼古典发行正式引进中国。这一举动不仅是郎朗艺术经历中的一个新的尝试,也是古典音乐与现代新科技的协力合作的一个典范。

据悉,《Gran Turismo 5》游戏全球销售超过五千六百万套,是GRAN TURISMO跑车浪漫旅系列最新之作,以仿真实驾驶闻名,全面翻新的3D模拟效果更令玩家期待。游戏中加入由郎朗演奏的音乐曲目,内容包含了肖邦、巴赫、柴可夫斯基、普罗科夫耶夫、李斯特、乔普林、霍尔斯特以及贝多芬等钢琴作品,或改编或撷取片段,让玩家在享受刺激的赛车游戏同时也能感受古典音乐的美妙,尤其是普罗科夫耶夫第七号奏鸣曲第三乐章会在开场以及前半场中持续地出现。

作为索尼音乐签约独家艺人,郎朗十分崇尚新科技,也一直在努力试图让高科技与古典音乐相结合,并不断创造机会使古典音乐可以拥有更多的听众。郎朗说:“Gran Turismo赛车是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赛车比赛,我一直是它的追随者。我感到很荣幸,能有机会把一个信息传递给很多没去过音乐厅的人们,让他们觉得古典音乐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它也可以与现代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价值数百万英镑的F1赛车变成了3200个零件(科学网-kexue.com 配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你没有看错,这的确是一辆F1赛车,并且这辆车还是车王舒马赫曾经的座驾。但如今这辆车却被拆成了3200个零件,看上去是如此的杂乱无序。你是否感到似曾相识,是的这又是荷兰艺术家保罗的杰作。早在2005年,他曾经拆卸过英美车队的F1赛车,6年之后他又拆了奔驰的F1赛车。

  荷兰艺术家保罗-范罗德(Paul Veroude)是“悬浮印象”的创意者,在2004年时F1英国大奖赛期间,他曾受英美车队的邀请去参观,短暂的经历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随后他说服了英美车队的老板,在一年之后将一辆完成的F1赛车拆成了1555个零件,他为此整整工作了四天。

  而这次他卷土重来,目标则是梅赛德斯-奔驰赛车,在说服了车队的行政长官尼克-弗瑞(Nick Fry)之后,价值数百万英镑的F1赛车就这样被拆了个七零八落。不知道舒马赫看到这一幕之后会有怎样的感想。

  保罗拆起来费劲,但是相比制造这辆车所花费的时间那简直是九牛一毛,据悉为了制造这一辆赛车,设计师们花了9万个小时进行设计并花费了20小时的时间来制作。这款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赛车总重量为600多公斤,是用碳纤维、钛、铝、镁等多种金属材料构成。据悉,保罗的这件作品将会在“梅赛德斯-奔驰世界博览会”上展出。

  (科学网-kexue.com 卡卡西)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齐鹏798画展:“山海经”相遇“卢浮宫”

著名女画家齐鹏个人画展,于3月6日在北京“798桥艺术空间”开展,展期为一个月。3月6日下午,举办齐鹏“798画展:“山海经”相遇“卢浮宫”学术座谈会,著名学者、评论家刘晓纯、沙莲香、张嘉堂、王镛、殷双喜、尚辉、邓平祥、徐虹、王端廷、郭晓川等参加,著名艺术评论家陶咏白主持。

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齐鹏画家通过长期摸索和实践,提出了“感觉的解放和感性的革命”理念,逐步形成了以“符号”为艺术语言的创作风格,独创了使用中国墨与油画笔、中国墨与油画色、中国墨与综合材料颜料、主题符号镂空镶嵌等独特表现手段,突破了中西方固有绘画模式,使中西绘画工具与手法得到了很好融合。

自1993年以来,齐鹏个人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今日美术馆和美国纽约艺术中心等举办了8次。此次画展是第9次,以山水和建筑为主,展出作品近40幅,主题为“‘山海经’相遇‘卢浮宫’”。其中,11幅作品是以“山海经符号”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山水画,23幅作品是以“卢浮宫符号”为代表的中国墨与油画笔镂空镶嵌技法创作的城市山水画,4幅品是以“798符号”为代表的中国墨与综合材料颜料创作的建筑油画。“798桥艺术空间”孙喆亚主任谈道,齐鹏画展作为2011年度的开年大展,是在诸多艺术评论家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周密市场调研才做出的决定,不论从学术价值还是市场前景看,我们均持乐观的态度。

“山海经”格高而思远

图为齐鹏画作《古埃及金字塔》

《山海经》是中国原文化,在“山经”和“海经”中,记载着大量的仙民、神人、先哲和神话,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画家齐鹏在博士后流动站期间曾研究过《山海经》,走访了北京胡同和我国的50多个古村落,完成了158万字的《北京文化与人格北京》论文,主持研究并完成了《感性与艺术科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博士后出站后,先后创作了58幅“山海经”符号作品。

著名学者和文学理论家刘再复先生曾在“返回古典与走向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中国文化的复兴,要返回古典、返回《红楼梦》、返回《山海经》的命题,并收入在他的《思想者十八题》一书。2010年,画家齐鹏研读此书后,感到刘再复先生的理念和观点与自己不谋而合,再次激发了她的创作冲动。她立即奔走北京各大书店,购买各种《山海经》相关图书资料,再次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山海经》记载着华夏文明起源地,万山之宗”昆仑山“,百河之祖”黄河“,而且还有对美洲大陆”光华之谷“的描写,与现实中美国人描写的黑色石、金块、旧金山湾具有惊人的相似,体现了古人由具象到抽象的图腾崇拜,由形象到理性的哲学思维方式。受此启发,感受到《山海经》是精神文化的活水源头,生发了由”原生之境“到”文明之境“创作理念,并进行了积极探索。

此次展出的11幅作品中有10幅为新作,均以《山海经》中名山”带山、帝喾、神人、涿光、尧山、数历、大运、鹊山、衡山、皇言“命名,是她研读《山海经》后新的感悟。

著名艺术评论家、艺术研究院前所长水中天认为,以《山海经》命名的齐鹏作品,表现出一种蕴含深刻矛盾的艺术气度,作品中视觉意象的对立因素,使齐鹏的画与当代画坛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家山水拉开了距离。著名艺术评论家邓平祥认为:从齐鹏的”带山、帝喾、神人、涿光、尧山、数历、大运、鹊山、衡山、皇言“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山海经》作为精神文化,对画家创造活动的启示和激励,思想与文化、哲学与美学给予了她的创造观念,使她的山水画艺术达到了新的境界,这无疑是对现代山水画艺术的一个有力的推动。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第 12 页,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