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500名建筑工人正在马来西亚赶建世界最大稀土冶炼厂。美国《纽约时报》说,如果稀土价格维持高位,这家冶炼厂将自明年晚些时候起,产生年均17亿美元出口收益,接近马来西亚经济总量1个百分点。
据新华社电 《纽约时报》8日评论,对马来西亚和世界最顶尖的技术企业而言,建设这家稀土冶炼厂堪称赌注。他们正冒破坏环境之风险,以拓宽获得稀土这一战略资源的渠道。然而,稀土冶炼通常遗留数以千吨计低辐射垃圾,对环境构成破坏。
为他人做嫁衣?
环境因素有助于解释澳大利亚矿业巨头莱纳斯矿业公司为何在马来西亚建设稀土冶炼厂。这家工厂耗资2.3亿美元,位于马来西亚工业港口关丹北部郊区,主要冶炼采自澳大利亚沙漠深处的稀土。
莱纳斯常务董事长尼古拉斯·柯蒂斯说,在澳大利亚建设并运营这样一家稀土冶炼厂所需成本是马来西亚的4倍。更何况,如果在澳大利亚运营,他们必须面对在环境问题上态度强硬的绿党。
《纽约时报》报道,马来西亚政府考虑了潜在的环境危害,但迫切需要莱纳斯公司的投资,以至向后者提供12年免税期。
马来西亚原子能审批委员会一名负责人说,经过多个机构考察,马来西亚认定澳大利亚进口的稀土及其后续垃圾辐射水平低至安全可控,批准这一项目。“既往经验告诉我们,不能给任何人免费做嫁衣”。
莱纳斯公司说,马来西亚的新建稀土冶炼厂将配备最先进控污设备和辐射传感器。但这些稀土副产品离开储存池去向哪里,至今仍是疑问。
稀土:神奇的“新材料宝库”
稀土已超越化学领域日渐成为“热门词汇”。这类材料对高精尖企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广泛应用于美国苹果公司iPhone手机、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轿车和美国波音公司智能炸弹等高技术产品制造。
稀土是个大家族,有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铒、镱、镝、钬、铥、钇、镥、钪17种化学元素。由于原子结构特殊,电子能级异常丰富,具有优异光、电、磁等物理特性,稀土被称为神奇的“新材料宝库”。
在美国认定的35个21世纪战略元素和日本选定的26个高技术元素中,都包括了全部的稀土元素。
图:电子显微镜下放大一万倍的硅藻
硅藻的一个特性是,当外部环境变得恶劣时,它们能形成休眠孢子,并聚集在一起沉入水底,当环境改善时,休眠孢子可以苏醒并再次繁殖。
研究者采集了峡湾中的沉积物,Mariager峡湾由于高度富营养化而使底部缺氧,并在保持缺氧的条件下分析出硅藻休眠孢子,然后再赋予良好环境使其苏醒,并对其进行基因分析,结果发现,这里的硅藻具有很大程度的基因分异度,研究者指出,这或许就是硅藻在生物圈能始终占据优势的原因。
研究中从沉积物中取得的硅藻休眠孢子最老的可达100年,如果以硅藻一天分裂一次的正常速度计算的话,100年的时间内一颗孢子就可产生约40000代后代。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啊,不过由于是无性繁殖,这40000代后代都非常相似。
研究者说,最令他们吃惊的是,在整个研究中他们并没有发现来自其他区域的硅藻对Mariager峡湾中硅藻产生任何基因影响。尽管有大量硅藻随着表层水从Kattegatt海来到这里,但是这成百上千万的过客们却从未在Mariager峡湾中留下任何足迹。
他们解释说,这可能是由于峡湾中的浮游植物已演化得极适应峡湾的水体环境,并异常繁盛,每升海水中可含有上百万粒浮游植物,因此,入侵者很快就在生态位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歆塬)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张辛欣、颜园园)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7日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西藏团开放日活动时表示,对雅鲁藏布江的开发不存在移民问题。西藏将在确保环境优美的前提下,推进资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从保持稳定到走向长治久安。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人民的母亲河。几乎所有西藏的歌曲里都唱到她。近年来,雅鲁藏布江中游在修建一个51万千瓦的电站,除此之外,没有搞其它建设。由于这个电站在高山峡谷里,没有一户因此搬迁。”白玛赤林说。
他说,近年来,西藏从保护环境到全面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西藏人民的环保意识逐步提升。
随着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西藏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阶段。由于拥有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等诸多名胜风景,西藏的旅游资源开发备受关注。
“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生态的保护。”白玛赤林说,“我们在火车上都会放有小册子,提醒游客注意身体,注重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
白玛赤林表示,“十二五”期间,西藏将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力争到“十二五”末期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等指标较“十一五”末期翻一番。
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系教授约翰·巴丁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研制出具有硒化锌内核的光纤。这种光纤能更加自如高效地控制光,激光雷达技术的 应用因此更加广泛,比如可改良医学激光器,优化军事上使用的对抗激光器,改进环境感测激光器。相关研究成果将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先进材料》杂志上。
“光纤是信息时代的基础,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巴丁说,“光纤技术目前使用的是玻璃内核,它的发展也因此受到限制,因为玻璃的原子排列杂乱无序。而像硒化锌这种结晶质化合物的原子排列却是非常整齐,硒化锌的这种排列方式可以传送波长更长的光,特别是中红外线。”
据介绍,这一新技术的关键就是将硒化锌这种化合物嵌入光纤结构中,这也是以前没有人做过的。巴丁领导的科研小组使用高压化学淀积技术,在二氧化 硅玻璃毛细管内淀积出硒化锌波导核,最终研制成了新型光纤。这种高压淀积法对在有限空间内制成如此细长的硒化锌核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硒化锌光纤有两大用途。首先是可以更加高效地变换光的颜色。“传统光纤无法实现你想要的每一种颜色,而新型光纤通过非线性频率转换就能更加自如 地变换颜色。”巴丁说。其次,硒化锌光纤不仅在可见光领域应用广泛,而且在波长更长的红外线领域也可以得到广泛应用。传统光纤传送红外线的效率比较低,硒 化锌光纤能更高效地传送红外线,这一特点的开发利用是令人欣喜的,表明将光纤用作红外激光器的技术前进了一步。
巴丁解释说:“目前军队使用的激光雷达技术能控制波长为2微米到2.5微米范围的近红外线,能控制大于5微米范围的中红外线就需要更加精密的设备了。而硒化锌光纤却可以传送波长为15微米的光。”
新的光纤技术还能用来检测污染物和环境中的毒素。据介绍,不同物质能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水分子能吸收波长为2.6微米的光,某些污染物和有毒物质的分子则能吸收波长更长的光。“如果将长波光传送到大气层中,我们就能更清晰地看到其中存在的物质了。”硒化锌光纤还可能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改进诸如眼 睛矫正手术等激光辅助的外科手术技术。(朴淑瑜)
好奇号火星车将携带新型化学元素分析仪用于分析火星岩石和土壤中的化学成分,评估火星环境曾是否支持微生物的生存。它的体积和 重量都超过2004年登陆火星的机遇号,经过改进升级的电子设备集成车体内部的小盒子中,火星车的头部则安装在一个机械臂 上,可全方位转动。在机械臂的远端,安装有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化学成分探测器和高分辨率相机等仪器,可对火星岩石进行抵近检测。
好奇号火星车
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
对岩石和土壤的检测将是任务的重点,由加拿大安大略省圭尔夫大学Ralf Gellert设计的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使用X射线轰击目标,产生阿尔法粒子和X射线辐射。火星车上X射线探测器将对这些X射线辐射进行分析,以判明在 岩石和土壤中存在哪些元素以及含量的多少。
对岩石和土壤中相关元素(轻元素:钠、镁和铝;重元素:铁、镍和锌)的识别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确认火星地层的基本构架,将其与以前掌握的火星岩石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这些岩石在形成后的风化情况。
火星车收集到的岩石将存储在一个容器中,这个容器最早出现在1997年登陆火星的“火星探路者”号火星车上,而2004年登陆火星的“勇气”和“机遇”号也使用了同样的收集装置,这种技术储备在后续的火星任务中将继续得到改进。
而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是为本次火星任务量身定做的,可以更快地检测岩石和土壤样本。勇气和机遇号火星车一次检测需要5-10个小时,而目前只要 2-3个小时,这样极大地缩短了单位监测时间,有利于探测更多的火星岩石。除了缩短单位监测时间,还对X射线设备芯片进行了冷却处理,使之能进行全天候开 机,而勇气号上的岩石检测仪器只能在晚上工作。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目前将使用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APXS)或其他科学仪器探索火星过去的环境变迁,因为这些变迁的信息则体现在岩石和土壤中,所以科学家这么做能了解火星的环境变化。
(水离子)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4日消息,火星是太阳系中唯一可能具有生命的星球。美国宇航局(NASA)新一代火星科学实验室—好奇号火星车将于今年年底发射,预计2012年登陆火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好奇号火星车将携带新型化学元素分析仪用于分析火星岩石和土壤中的化学成分,评估火星环境曾是否支持微生物的生存。它的体积和重量都超过2004年登陆火星的机遇号,经过改进升级的电子设备集成车体内部的小盒子中,火星车的头部则安装在一个机械臂 上,可全方位转动。在机械臂的远端,安装有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化学成分探测器和高分辨率相机等仪器,可对火星岩石进行抵近检测。
好奇号火星车
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
对岩石和土壤的检测将是任务的重点,由加拿大安大略省圭尔夫大学Ralf Gellert设计的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使用X射线轰击目标,产生阿尔法粒子和X射线辐射。火星车上X射线探测器将对这些X射线辐射进行分析,以判明在 岩石和土壤中存在哪些元素以及含量的多少。
对岩石和土壤中相关元素(轻元素:钠、镁和铝;重元素:铁、镍和锌)的识别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确认火星地层的基本构架,将其与以前掌握的火星岩石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这些岩石在形成后的风化情况。
火星车收集到的岩石将存储在一个容器中,这个容器最早出现在1997年登陆火星的“火星探路者”号火星车上,而2004年登陆火星的“勇气”和“机遇”号也使用了同样的收集装置,这种技术储备在后续的火星任务中将继续得到改进。
而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是为本次火星任务量身定做的,可以更快地检测岩石和土壤样本。勇气和机遇号火星车一次检测需要5-10个小时,而目前只要 2-3个小时,这样极大地缩短了单位监测时间,有利于探测更多的火星岩石。除了缩短单位监测时间,还对X射线设备芯片进行了冷却处理,使之能进行全天候开机,而勇气号上的岩石检测仪器只能在晚上工作。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目前将使用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APXS)或其他科学仪器探索火星过去的环境变迁,因为这些变迁的信息则体现在岩石和土壤中,所以科学家这么做能了解火星的环境变化。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北京时间2月20日消息,如果你的脚臭令自己的另一半无法忍受,该怎么办呢?答案是一款使用紫外线对鞋子进行杀菌除臭的装置,这款新奇的装置可以帮助你摆脱脚臭烦恼。发明者表示这款名为“杀菌鞋”(SteriShoe)的装置可借助紫外线消灭导致臭味的细菌。
紫外线被广泛用于医院、牙科诊所、公共游泳池以及其他水处理系统,充当一种杀菌剂,用于去除脚臭还是第一次。杀菌鞋的外形好似一个鞋楦,可放入鞋内,插电打开之后便可进行除臭。根据杀菌鞋制造者的估计,每人每天一只脚可产生0.5品脱(约合236毫升)汗液,杀菌鞋能够在45分钟之内杀死99.9%的细菌,帮助香港脚、脚气患者摆脱烦恼。
杀菌鞋在美国制造,一双售价80英镑(约合128美元),消费者可在不久后通过网购获得。制造商Shoe Care Innovations公司发言人莱纳·库赫林表示:“杀菌鞋是在医生的建议下研制的,采用非化学手段消灭鞋内的细菌,可减少臭味同时降低香港脚感染风险。”
如果你的脚臭令自己的另一半叫苦连天,甚至因此影响彼此间的关系,杀菌鞋可助你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售价80英镑的杀菌鞋已经登陆英国市场,它拥有各种尺寸,可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库赫林表示:“临床实验证明杀菌鞋能够利用紫外线有效杀死鞋内细菌。这款装置可像普通的鞋楦一样塞进鞋子,使用时用户只需按一下按钮即可。45分钟之后,99.9%导致臭味的有害细菌便被杀死。它是对鞋子有洁癖的人以及忍受慢性脚臭的人的理想之选。”
鞋楦通常由杉木制成,可通过吸收湿气和气味,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臭味产生。杀菌鞋是第一款使用紫外线进行除臭的装置。人类的肉眼看不到紫外线,其所在波长可让细菌内发生化学反应进行中和,使其不再具有威胁性。为了避免用户直接与紫外线接触,杀菌鞋在安全性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它装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只有将其塞进鞋子并产生轻微压力之后,杀菌鞋才会启动。
此外,这种装置只在密封和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工作,其所安装的环境传感器用于扫描周围环境,以确保光线暗度达到足以激活紫外线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制造商还为杀菌鞋准备了鞋套,便于用户对露趾鞋和凉鞋进行杀菌除臭。如果在运行时移动杀菌鞋,杀菌鞋便会自动关闭,变成一个普通的鞋楦。(秋凌)
新华网内罗毕2月15日电(记者郭倩)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5日在这里与中国海信集团签署全球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将在未来3年内共同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联合国“绿色创新奖”,传播绿色经济理念。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和海信集团市场总监程开训在环境规划署总部签署了合作协议,海信由此成为联合国“绿色创新奖”未来3年内的首家合作伙伴,同时也是该奖创立以来首个来自中国企业界的合作伙伴。
施泰纳说,获得“绿色创新奖”的企业的成功经验说明,遵循绿色经济理念将带来丰硕成果。企业应通过与社会和公共部门的合作来促进自身向绿色创新的改变。海信此次与环境规划署的合作不仅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同时表明在21世纪,推动可持续发展不但是发达国家的发展目标,也被列入发展中国家的议程。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光源在签字仪式现场说:“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活跃于国际公益事业舞台,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程开训介绍说,海信一直秉持绿色科技的技术理念,环保节能LED的国际标准就是由海信牵头制定的。他表示:“海信将继续在企业内外倡导并力行绿色创新的经营理念,支持全球优秀中小企业的绿色创新,推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这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设立了“绿色创新奖”。该奖每年颁发一次,旨在推动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消除贫困,同时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扩大规模,以推广其有益于环境和社会的发展模式。以往的获奖企业涉及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管理、可持续能源、回收利用和渔业等众多领域。
据新华社2月16日电河南登封市政府透露,嵩山少林寺将复建少林寺戒坛院。
登封市政府已邀请相关专家针对《少林寺戒坛设计方案》进行了讨论和修订。少林寺在历史上是受戒活动比较著名的寺院,由于少林寺在唐代比较辉煌,鉴于此历史背景,戒坛设计将参照《戒坛图经》,按照唐朝戒坛建筑风格设计。
据介绍,《少林寺戒坛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少林戒坛院的建筑风格设计依据、规划位置、戒坛设计理念和依据等内容,该方案依照上级划定保护范围设计,在不破坏周围文物的前提下,以完善少林寺宗教功能为目的,考虑到传戒活动需要清静环境,兼顾戒坛院复建与法如塔保护相结合,戒坛院初步选址于法如塔附近。
专家讨论认为,由于少林寺戒坛原位置已不能确定,而传戒活动需要清净、庄严的环境,出于完善少林寺宗教功能的需要,戒坛也要起到对少林景区补充、完善的作用,戒坛选址必须依照法律法规,不影响少林寺的环境风貌,在保护少林寺的前提下确定少林寺戒坛的位置,开展戒坛复建工作。另外,少林寺戒坛院将考虑法如塔的保护,研究历史上存在戒坛建筑风格、受戒形式,兼顾少林寺的风格,从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效果。
据史料记载,少林寺戒坛建于唐代,后毁于兵火,此后很多年以来,少林寺并没有举行过大的受戒仪式,为恢复少林寺这一传统习俗,复建少林寺戒坛院,此次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郭黛姮组织编制了《少林寺戒坛设计方案》。方案中戒坛建筑风格为唐代建筑,规划面积超过18000平方米,能够供千名以上僧人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