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最新款变色瓷砖

最新款变色瓷砖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种奇妙的瓷砖将使家中浴室变得更加漂亮,这种变色瓷砖是移动色彩公司的最新产品,可以调控浴室,使其成为一个千变万化的艺术作品。

  移动色彩公司的这款瓷砖通过响应环境温度,可使环境转变成动态、千变万化的空间,伴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这种瓷砖色彩将缓慢地变化。

  这是一种玻璃瓷砖,其成份20-80%是可回收材料,伴随着逐渐加热,瓷砖色谱将渐变,无论是将瓷砖放入热水,用手掌接触,或者仅仅是升高室内温度,该瓷砖都会呈现壮观美丽的超色彩。

  虽然这种变色瓷砖看上去最适合在浴室和厨房中使用,这两个房间是室内温度变化最大的空间,除此之外,这种热敏感瓷砖还可用于多种用途。移动色彩公司表示,使用这种瓷砖可呈现出墙壁或者地板的艺术效果,甚至也可作为儿童书籍的创造性元素。(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美国医生发明眼球变色术 仅需20秒可将褐眼变蓝 

  组图-神奇木星随意变色 五彩斑斓令你真假难分 

  印度发现蚂蚁新物种 打破颜色常规竟可随意变色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夜晚的屋顶花园

各式各样的屋顶花园

各式各样的屋顶花园

  科学网(kexue.com)讯 如今,在喧嚣的都市中想找到一片安静绿色的环境很不容易,人们生活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的世界。这样的环境是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压力与痛苦。

  不过这样的环境目前也在一点点的改善,许多人们认识到了当今环境的问题,在越来越多的大城市,纷纷兴起了建设环保建筑的理念,也能由此看出人类想解决当今缺少绿色环境的局面。众多大厦开始建设屋顶花园,这也给喧闹的都是增加了一些绿色。


各式各样的屋顶花园

各式各样的屋顶花园

各式各样的屋顶花园

  目前,这些屋顶花园在美国、欧洲甚至日本大力发展。你可以发挥想象,在这个日常喧嚣忙碌的城市,可在屋顶享受另一个世界,躺在草地上,或坐在花丛中,远离人群的喧闹、车辆的拥堵,在这么一个悠然的空间享受城市的生活。

  这些镜头就是几个当今著名的屋顶花园,他们都是一对情侣戴安和雷拍摄的,两人目前在周游世界,他们喜欢寻找各式各样的屋顶花园,目前已经持续了25年,这些美丽的镜头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冲击。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英男子自家花园堆积巨大垃圾山 从太空竟可看到

  "麻瓜花园"竟有现实版 英马铃薯酷似伏地魔(图)

  建筑师设计楼梯式高楼 人人拥有"私人花园"(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北京时间3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科学家们规划未来的行星或月球探测项目时需要进行一些野外实际测试。这就需要最接近这些外星环境的野外条件,因为我们不可能将设备实际送上外星球进行测试。于是我们这颗行星上的一些极端环境便成了受欢迎的地点。这些地区的环境极其恶劣,有些甚至让人有身处外星之感。

  1.加拿大的红色行星

加拿大的红色行星加拿大的红色行星

  霍顿火星项目(The Haughton Mars Project)旨在通过一种最为便捷的手段对未来计划前往火星考察的人员和设备进行测试。加拿大的德文岛(Devon Island)是全世界最大的无人岛屿,这里有著名的霍顿陨石坑,其直径12英里(约合19公里),是大约2300万年前一颗陨星撞击地球时形成的。研究人员们表示,这块北极岩石荒野中的地质学和生物学特性为人们研究火星的可能演化史提供了独特的视野,尤其是对火星的水和古代气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地质学历史上陨星对于地球和太阳系中其它行星体的撞击,以及生命可以承受的最极端环境条件限制等等。尽管地球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达到火星表面所具有的那种极端低温,干燥,低压和强辐射环境条件,但这片荒野毕竟是科学家们在能够在地球上找到的最接近火星环境的地点之一。

  2.在沙漠中进行测试

在沙漠中进行测试在沙漠中进行测试

  美国宇航局实施的沙漠研究和技术试验(D-RATS)项目在亚利桑那的沙漠中进行人机系统的实验。这里干燥,多沙尘的环境以及极端的温度变化让这片沙漠成了测试火星车和未来用于人类宇航员登陆其它星球时使用的居住舱技术性能的极佳场所。在这里,从1998年以来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工作。去年这里还进行了未来计划用于在其它行星表面行驶的高性能探测车,自动考察车助手,宇航员居所,新型太空服以及深空通讯系统等设备。

  其中一项新技术是太空探索交通工具(Space Exploration Vehicle),这是一种转运车辆,它可以在太空自由飞行,也可以安装在一种12轮的车身底盘上,成为一辆壮实的,大小和皮卡般相当的探测车。它的增压舱可以支持两名宇航员进行为期14天的考察。其它在此接受测试的还包括美国宇航局的半人马运输车,这是一种闪着金光的小车,它可以装载宇航局灵巧的机器宇航员Robonaut。其它工具,包括钻探设备等,也可以由半人马运输车携带。进行所有这些测试都自有其原因:美国宇航局正计划在未来执行一项名为“Osiris-Rex”的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根据这项计划,该局将对小行星1999 RQ36进行表面取样,并于2023年将样本送回地球。

  3. 夏威夷的火山

  尽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夏威夷更多的意味着美丽的沙滩和度假胜地,但是事实上这里有着很多崎岖的地形,尤其是在莫纳克亚山。这是一座位于夏威夷大岛上位置偏僻的休眠火山。在莫纳克亚山的坡地上有一处地点非常像月球上的陨石坑,美国宇航局和它的国际合作伙伴们当然不会错过机会,他们在这里演练着未来的月球探测计划。研究人员们也在这里测试他们用于寻找月球或其它天体上水冰的技术,以及开发,储存矿物,金属和阳光的技术方案。

  在2010年,在这里发现了富氧的土壤样本,这一特征和月球土壤很像。为了利用这一资源,加拿大的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名为“风化层采掘机”的设备。在莫纳克亚山,这套采掘设备挖掘并将其采集的火山灰送入一种可以熔化并处理物质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将含有甲烷的物质处理并产生水。随后这些水会被点解,形成氢气和氧气。然后将这些得到的氧气液化并储存起来备用,氢气则用来产生重新制造甲烷反应剂或者输入燃料电池用于其他方面的电力需求。

  4. 在湖泊中寻找地外生命的起源

在湖泊中寻找地外生命的起源在湖泊中寻找地外生命的起源

  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帕维湖(Pavilion Lake)水下深处,美国宇航局和国际合作伙伴们正在研究淡水微生物的起源问题,这些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的居民之一。宇宙生物学家正将在此收集的数据应用于太阳系及更遥远太空中的地外生命搜寻工作。在帕维湖,研究人员还使用深水潜艇模仿未来对近地小行星的探测任务,包括对通讯延迟的模拟,而湖水的浮力也将让宇航员们能更加真实的体验小行星的微弱重力。

  5. 佛罗里达海底

佛罗里达海底佛罗里达海底

  在佛罗里达州附近的海底可以让你模拟体验国际空间站上生活——至少美国宇航局是这么认为的。“Aquarius”是全世界唯一一座永久性的水下居所兼实验室,它位于基-拉戈(Key Largo)海岸外3.5英里(约合5.6公里)处的海面下。宇航员在此长期居住,时间长达3周,这样做可以让他们提前了解在飞船上生活是什么感觉。同时在这里还可以方便地进行水下模拟太空行走以及探测车驾驶训练。就在今年夏季,宇航员们还将在这里模拟进行一次小行星登陆考察计划。

  6. 加拿大含硫泉水

加拿大含硫泉水加拿大含硫泉水

  博拉峡湾通道(Borup Fiord Pass)是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埃尔斯米尔岛上一处被冰川切割出的峡谷谷地,这里拥有大量含硫泉水。这里大致位于霍顿陨石坑所在地以北1000英里(约合1600公里),这里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模拟研究木星卫星的最好场地。

  美国行星学会已经资助了一个研究项目,试图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的生物学,地质学和化学状况。这里的景观在地球上是独一无二的:大量的水从冰川表面裂隙中涌出,并沉淀出大量的硫,石膏和钙华。与此同时,这里的空气中也充斥着硫化氢的气味。这一切改变了这里冰川的面貌,留下显著的印记。这里特殊的化学特性,加上极端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让这里像极了火星和木卫二地下可能存在的水热系统。(晨风)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为什么说电动汽车比大排量汽车对人更有害?至少在中国是如此。

  中国目前很盛行电动汽车,可是电动汽车在防治污染、清洁环境和保护人类健康方面并没有什么益处。

  驾驶丰田普锐斯电动汽车,飞驰在城镇各地的每一位司机,都有一个隐尔不宣的想法:我正在拯救地球,你们在做什么,你们正在烧肮脏的矿物燃料。

  燃油汽车排放二氧化碳和细颗粒物质,包括酸类、有机化学物质、粉尘、和其它污染物,已经证实这些污染与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以及癌症有关。

  发表在美国《境境科学技术》期刊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使用电动车辆可能并不会使环境更清洁,尤其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更是如此。

  美国田纳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助理教授克里斯·谢里和他的同事在研究中发现,在空气污染对公众卫生损害方面,电动汽车每行驶一公里比汽油动力车排放污染物更大。没错,电动汽车确实比燃油汽车更脏。

  这又是为什么?谢里说,电动汽车更清洁环保这一说,虽然没挑明,但隐含一个推断,就是电动汽车不烧矿物燃料,所以它们更清洁环保、对人类也更安全,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考虑电动汽车用的电是哪儿来的。在中国,电是来自矿物燃料。中国有85%电力采用矿物燃料发电,发电矿物燃料中有95%是煤。

  电动汽车排放量与燃油汽车相比较是很难断明白,因为你不能只比较排放量,”谢里说,就拿汽油发动机汽车来说,一份排放量,导致一份对健康的损害,这种汽车排放污染物是被同一地方的人吸入的。

  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不同,它排放的污染物是从发电厂排出的,而这种汽车却在用在其它地方。撇开其它问题,只看电动汽车的排放问题,显然可以给它贴上清洁卫生的招牌。但是,谢里说,你一旦将遭受电厂排放物污染范围内那些人都计算在内的话,这种假说有失公允。中国的现实是:电厂排放空气中潜在的有害微粒,四处飘散,污染了城市和边远地区的所有人群。

  如果按汽车每公里污染物排放量,中国电动汽车自然优于被认作最污染环境的传统汽车。但是按平均排放量计算,电动汽车每一位旅客的排放量高于汽油车旅客的3倍。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量低于柴油车,与柴油公共汽车持平,但柴油公共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通过装载旅客数量减少影响。“如果我们比较汽油车与电动车的排放量,就可以看出电动汽车非常非常不好”谢里说 ,所以问题关键在于,你不得不承认电动汽车排放污染物,最终体现在相去甚远的发电厂,而不是电动汽车的排气管。

  问题是,中国政府近几年,出于善意愿望,尽力推广使用更加生态环保的能源,一直在推广电动汽车、电动踏板摩托车和电动滑板车的使用。这种努力成效显著,以致于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飙升,年增长率达到86%。目前中国道路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达到1亿辆之多,数量是汽油动力车的2倍。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电动汽车在减少排放方面并那么好,但是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滑板车却一枝独秀-它胶使用的电力仅是电动汽车的十分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大量使用电动自行车代替污染更大的汽车,能更好地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

  希望中国政府在能源政策方面应做出一些改变;在东南部地区城市已经采用了清洁能源发电——一般来说,比东北地区哪些城市的发电排放量要少。谢利还注意到,美国发的电比中国清洁,就是说这两个国家电动汽车污染的影响不能相比。经比较得出了一个重要教训,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任何急于扩大替代能源生产的国家来说,都应该以造福人类和保护地球为宗旨发展能源生产。

  中国电力领域有更大的改进空间,首先使用清洁能源的领域应该是电力行业,不应是减少汽车的排放量,这是最容易实现的途径。他说,“从长远来看,电动汽车极有可能超过传动汽车”。(来源:时代周刊 译言网)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刊登了一组照片,展现疯狂的鱼翅贸易。美国皮尤环境组织表示,鱼翅驱使下的全球鲨鱼鳍贸易导致每年有多达7300万头鲨鱼惨遭捕杀。通常情况下,渔民将鲨鱼鳍割掉,而后将仍然活着的鲨鱼抛入大海。

  1.清理鲨鱼鳍

清理鲨鱼鳍清理鲨鱼鳍

  照片由美国皮尤环境组织在台湾的一家渔港拍摄,工人们正在清洗和处理鲨鱼鳍。10月19日,皮尤环境组织公布了一组照片,展现正准备出售的鲨鱼鳍以及其他身体部位。这些鲨鱼鳍来自于包括路氏双髻鲨和远洋白鳍鲨在内的易危鲨鱼种群。

  皮尤环境组织表示,鱼翅驱使下的全球鲨鱼鳍贸易导致每年有多达7300万头鲨鱼惨遭捕杀。通常情况下,渔民将鲨鱼鳍割掉,而后将仍然活着的鲨鱼抛入大海。皮尤的马特-兰德在一份声明中说:“不幸的是,由于对公海的鲨鱼捕杀数量没有限制,这种活动并未出现衰退的迹象。对全球鲨鱼种群的这种露天采矿式的捕杀显然无法维系。”

  10月21日,台湾渔业署宣布将从2012年起执行鲨鱼鳍割取禁令,落实“鲨鱼鳍不离身”的措施。兰德说:“这条禁令说明台湾在保护鲨鱼方面已开始走上正确的轨道。但这项禁令不足以挽救鲨鱼,无法解决更为严重的过度捕捞问题,过度捕捞导致这些动物走向灭绝。”

  2.拖战利品

拖战利品拖战利品

  皮尤环境组织公布的一幅照片,一名台湾渔民正在拖他的战利品——鲨鱼。专家们表示台湾的捕鲨既有大规模,也有小规模,大规模捕鲨采用长线捕捞,在公海进行;小规模捕鲨则指当地的小型捕鱼船,在靠近海岸的海域进行。全球野生动物贸易监视网TRAFFIC的格伦-桑特表示,在台湾,85%被捕杀的鲨鱼来自公海。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将生活在公海的一半以上的鲨鱼种群列为濒危或者近危物种。

  3.路氏双髻鲨

路氏双髻鲨路氏双髻鲨

  台湾的一家加工厂,几头路氏双髻鲨排成一排,鱼鳍早已被割去。专家们表示,全球每年估计有130万至270万头锤头双髻鲨和路氏双髻鲨因鱼翅贸易惨遭捕杀。路氏双髻鲨尤易受过度捕捞影响,因为这种鲨鱼生长缓慢——完全发育成熟需要17年——雌性的怀孕期也很长。怀孕期长意味着,一旦数量急剧萎缩,路氏双髻鲨的数量便很难恢复。皮尤环境组织的吉尔-赫普在一份声明中说:“鲨鱼在海洋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鲨鱼数量较多的海域,海洋生物也非常兴旺,在鲨鱼过度捕捞的海域,生态系统则失去平衡。”

  4.铲鲨鱼鳍

铲鲨鱼鳍铲鲨鱼鳍

  台湾的一家工厂,一辆铲车正在铲冻鲨鱼鳍。TRAFFIC的桑特在电子邮件中说:“几十年来,台湾一直就是全球五大鲨鱼捕捞地区之一。”1月,TRAFFIC和皮尤环境组织公布了一份报告,对全球捕杀鲨鱼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评比。桑特是报告作者之一。报告评出的十大鲨鱼捕杀国和地区分别是印度尼西亚、印度、西班牙、台湾、阿根廷、墨西哥、巴基斯坦、美国、日本和马来西亚。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幻电影场景或成真

太空繁殖很重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航海家1号”航天器已在太空航行30年,它是迄今为止抵达最远太空区域的人造物体,然而这颗航天器在30年的太空航行路程仅是抵达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百分之一的路程。如果未来人类需要太空旅行至其它恒星系统,那么这将是一个百年计划。

  目前,尤其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科学家仍十分乐观,他们着眼于实施百年内太空旅行。在科学小说情节中,基于当前较低的太空飞行速度,人类实现跨越恒星系统的太空旅行,进行太空生育应当是基本必要条件。但在近日召开的DARPA百年星舰会议上,科学家并不确定未来人类太空性爱生育或能实现。

  马萨诸塞州大学生物学家雅典娜-安德雷迪斯(Athena Andreadis)说:“零重力环境下生育将是一件麻烦事,孕妇需要依赖胎儿的重量才能将他产出体外。太空性生活也是非常困难的,在零重力环境下情侣没有牵引力,同时,任何一次‘撞击’都会使对方的身体弹至墙壁上。”

  其它研究人员猜测在零重力环境下,将损害胎儿发育,甚至使人们处于绝育状态。众所周知,驻留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仅在几个月内就会增大对身体的损害性,长期脱离地球重力环境,不仅对人体肌肉有害,还对人体骨骼有损。

  在穿越太空阳的太空旅行中,制造“人造重力环境”对于人类生存是必要的,同时,太空舰船必须具有人类生活和死亡的自维持环境。但以上条件的实现已超出了当前人类科技水平。

  当我们正在研究讨论如何处理星际辐射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以及发育之中的胎儿在太空零重力环境下的影响,假如在此之前灾难性事件就降临在地球,这将迫使人类把以上危险作为人类幸存的唯一希望。安德雷迪斯是《寻找新的生命:星际旅行生物学》一书的作者,她指出,当真正面临太空旅行时所遇到的困难远超出之前的预想,我们必须具有人员伤亡的思想准备。即使我们能解决如何在太空中性爱生育,我们仍需要新的技术实现太空异域生活。就像“化学火箭”将人类发送至月球并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条件一样。

  伊卡洛斯星际计划主管物理学家理查德-奥鲍索(Richard Obousy)说:“我们需要比当前更多的太空燃料,才能实现未来穿越太阳系的太空旅行。”据悉,伊卡洛斯星际计划是一个为期5年的太空研究项目,计划发射一颗无人航天器抵达某个星际天体。目前,伊卡洛斯星际计划由一个非营利的星际航天科学家小组负责,正致力于研制可以飞行至邻近恒星,勘测研究其周边行星并寻找潜在生命的航天器。

  当前可选择的其它方案包括使用核聚变作为航天器动力驱动,这项技术仍在研制初期,此外,科学家也考虑使用“反物质发动机”启动航天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对以上奇特的太空旅行新方案并不陌生,在过去该机构曾研究过使用反物质或者时空虫洞来实现太空旅行。当然这些构想还未实现。(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美国拟研制世界最大火箭 可送宇航员上火星(图)

  太阳系存第五大外行星 无理运行被逐变太空孤儿

  火星存水源找到最新证据 南极巨大干冰坑被发现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深海含有巨大的热能

  据国外媒体9月20日报道,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最新的分析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深海区隐藏着大量的热能,使地球温度在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内保持平稳。但研究人员称,这部分热能早晚得找上门来,可能将以另一种形式昭示气候变化。

  这项研究根据计算机模拟全球气候,发现海洋1000英尺(300米)深处是过去十年内“失踪的热能”隐藏之地。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下个世纪还会有几个这样的的十年间隔期,即使全球变暖趋势继续下去,也会在某个十年里,一部分热量被海洋隐藏起来。NCAR高级研究员杰拉德•弥尔(Gerald Meehl)是该研究报告的首席作者,他说:“我们将看到全球变暖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处于沉寂期。不过,沉寂期可能只持续大约十年左右,而气候变暖又将恢复。这项研究说明了为什么全球气温的上升不会呈直线形。”

  在21世纪的前十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攀升,卫星测量数据显示,进入环境系统的热能和从环境系统里释放出来的热能之间的差额实际上增加了,这意味着,一部分热量可能隐藏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

  NCAR的研究人员人凯文•崔伯斯(Kevin Trenberth)和约翰•法苏洛(John Fasullo)于2010年在《科学》杂志里撰文指出,在稳定的气候状态下,进入环境系统的热能和从环境系统里释放出的热能差不多,但如今的气候状态并不稳定。温室气体增多意味着进入地球环境系统里的热能多于从环境系统里释放出来的热能,但半数进入环境系统里的热能“消失”了,并可能会最终再次出现。崔伯斯和法苏洛在报告中称:“半数热能没有被统计在案,这部分热能没有离开气候系统,但没有被卫星、海洋传感器等技术监测出来,它们可能潜藏在深海区,在这些地方传感器不起作用。引起差额的部分原因也可能是卫星或传感数据测量或处理过程不准确。但有必要追踪气候系统里的热能, 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发生了什么,以预测未来的气候。”

  为了寻找“失踪的热能”藏匿之所,杰拉德•弥尔和他的同事利用由NCAR、能源部与其它机构的的科学家共同开发的软件工具—全球气候模型(NCAR 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的强大功能模拟大气、陆地、海洋和海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行了五次全球气温的模拟。模拟基于对未来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预测,表示在本世纪气温将上升几度。但每次模拟都显示,气温在稳定了近十年后才再度攀升。例如,一次模拟显示,全球平均气温在2000年和2100年之间的100年内上升了约2.5 华氏度(1.4摄氏度),但在这100年内有两个10年,气候变化处于沉寂期。模拟结果表明,在这些十年间隔期间,多余的能量进入海洋。由于海洋环流的变化,海洋的吸收率也会发生变化。海洋1000英尺(300米)深处在沉寂期吸收的热量比其它时期多18%至19%以上。崔伯斯说:“这项研究表明,失踪的热量确实深埋在海洋里。热量并没有消失,所以它不能被忽略,这部分热量早晚得找上门来,可能将以另一种形式昭示气候变化。”

  模拟实验还表明,在沉寂时期的海洋变暖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表现。在间隔期,整个热带太平洋的平均海洋表面温度降低,而在高纬度地区,海洋表面温度升高,尤其是大约南纬30°和北纬30°之间的太平洋和北纬35° 和北纬40 °的大西洋,在那里海洋表面吸收更多的热量,并储存到海洋深处。

  弥尔表示,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可以覆盖在图表上的间隔期,也就是说,在十年的间隔期发生了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当全球气温略有下降,就是拉尼娜现象期间,寒流到达热带太平洋表面;当全球气温略有上升,就是厄尔尼诺现象期间,这些水域比较温暖。据悉,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与拉尼娜现象正好相反,厄尔尼诺现象泛指赤道附近的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现象。

  这项模拟实验是NCAR的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期(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的一部分,得到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的支持。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网上。(尚力)

  相关阅读

  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壮举 合成南极冰川流动分布图

  冰川融化加快产恐怖后果 电影后天式灾难或出现

  中国最先进科考船大洋一号出征 奔赴太平洋寻矿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华网云南曲靖9月4日电(记者 颜牛)云南省曲靖市政府(微博)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舆论对曲靖市陆良县“铬渣污染事件”提出的5大疑问。

  疑问一:珠江水质是否受“铬渣污染事件”影响?回应:铬渣堆场附近水体六价铬超标,南盘江出境水质达标

  曲靖市环保局局长杨树先介绍,“铬渣污染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对南盘江曲靖段布设了5个监测断面,对水质进行跟踪监测。截至目前的监测结果表明,5个监测断面六价铬含量处于正常标准范围内,南盘江曲靖市出境段水质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

  曲靖市环保部门对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铬渣堆场附近南盘江10个断面跟踪监测结果显示,8月12日至今,铬渣堆场附近局部河段六价铬在部分时段存在超标现象。六价铬超标主要是由于铬渣少量渗滤液流入南盘江中导致,目前已对南盘江边的铬渣堆进行了防渗处理。9月1日至3日,跟踪监测表明,南盘江铬渣堆场下游200米至天生桥出境段,六价铬未超标。

  疑问二:麒麟区、陆良县两地供港蔬菜和当地饮用水是否被污染?回应:经检测无污染

  曲靖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军介绍,目前,曲靖备案的供港蔬菜基地有曲靖绿联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乐颐果蔬曲靖有限公司、堂生蔬菜专业合作社、陆良田园食品有限公司四家,根据农业部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要求,绿联、乐颐、堂生三家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测,截至目前,所有法定检测项目未发现异常;田园食品有限公司经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测合格,未检出铬。

  对曲靖主城区三个自来水厂、麒麟区越州、三宝两镇和陆良的饮用水实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水质标准。

  疑问三:环保部门对铬渣处理的监管是否存在问题?回应:监管的确不到位

  陈军说,从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实施《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以来,曲靖市各级环保部门积极作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铬渣处理企业的监管和对可能造成污染的防范与控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环保部门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监督好企业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从而致使不法承运人有机可乘,导致这次铬渣污染事件的发生,这说明环保部门在监管过程中确实存在监管不到位的地方,情节恶劣,后果严重,教训深刻。

  疑问四:“6·12”铬渣非法倾倒事件是否存在隐瞒不报?回应:非主观隐瞒,属工作失误,曲靖市政府向社会致歉

  陈军介绍,事件发生后,曲靖市有关部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置,使事件基本得到妥善处理,事态基本得到控制。事件处理过程中主观上没有隐瞒不报的故意。由于此次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水体污染,曲靖市政府未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这暴露出处理突发事件经验不足、工作不细致的缺点,是工作中的失误。陈军代表曲靖市政府向社会致歉。陈军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及时、准确、真实地向社会发布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疑问五:曲靖将如何对待环保部对曲靖启动工业建设项目区域限批?回应:认真整改争取早日“解禁”

  据了解,9月1日,环保部宣布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暂停受理、审批曲靖市的所有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陈军说,区域限批对曲靖市环保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曲靖市将加大整改力度,严格项目准入,严格规范危险废物经营活动,迅速、妥善解决堆存铬渣历史遗留问题,全力解决重金属污染隐患,从速、从严按环保部要求整改到位,促使环境监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环境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争取早日“解禁”。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云南网讯 (记者 赵岗 汤恒 曾苑)9月4日下午,曲靖市政府(微博)南盘江铬污染事件处置举行新闻通报会。当地市政府、环保局、工信委、卫生局、公安局、陆良县、麒麟区的相关负责人进行情况通报并回答记者提问。曲靖市副市长陈军称2012年底完成铬渣无害化处理,并表示不会以牺牲环境代价换取增长。

  2012年底前完成14.84万吨铬渣无害化处理

  曲靖市副市长陈军先对污染事件给珠江流域的民众造成的心理担忧和社会不良影响表示歉意,称目前对铬渣非法倾倒点持续开展监测、清理和取样化验,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对南盘江水质持续开展监测,严格执行日监测、日上报和日公布制度;对堆存铬渣的处理,目前已经按照铬渣渣场管理及处置方案要求,采取高围墙、全覆盖、防渗漏等防范措施做好密闭式封存,已加高了围墙,石棉瓦覆盖已完成,防渗漏采取帷幕灌浆处理,9月10前可完成;并通过加快铬渣二期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进度,同时,采用干法高温还原烧结冶炼工艺技术,将游离铬还原为单质铬,组织市域内钢铁企业参与铬渣综合利用,确保2011年底前完成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产生的新铬渣无害化处理,2012年底前完成南盘江边堆存的14.84万吨铬渣无害化处理,并做好堆渣点的土壤修复工作。

  5人被捕 3人取保候审

  在进行污染处置工作的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及公检法等部门迅速介入,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及事件查处。截至目前,此案共有8人因涉嫌污染环境罪先后被麒麟公安分局采取强制措施,其中,承运人刘某、吴某,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职工王某、副总经理左某、贵州省兴义市三力燃料有限公司经理袁某等5人被依法逮捕;富源古龙煤业代某、退休工人张某、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某被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纪检监察机关正在开展对铬渣非法倾倒致污事件的责任调查,待调查结束,将依纪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同时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调查处理结果。

  存在监管失察问题

  陈军称,曲靖作为云南省的工业基地,特别是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基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监管责任较重。非法倾倒铬渣致污事件的发生虽属偶然,但仍暴露出了部分企业主体责任严重缺位、监管部门监管失察等问题,未能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信息公开方面,污染预警应急体系不够健全,未能及时公告发布各级各类环境质量状况,公众的环境参与权、知情权有待进一步提高。

  曲靖市环保部门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监督好企业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从而致使不法承运人有机可乘,导致这次事件的发生。说明环保部门在监管过程中确实存在监管不到位的地方,情节恶劣,后果严重,教训深刻。

  陈军表示,事件发生后,曲靖市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连续三昼夜开展紧急处置,事件基本得到妥善处理,事态基本得到控制。事件处理过程中主观上没有隐瞒不报的故意,认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水体污染,就没有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暴露出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经验不足、工作不细致的缺点,这是工作中的失误并深表歉意。

  地方供港蔬菜和饮用水未检出铬

  通报材料显示,曲靖备案的供港蔬菜基地有曲靖绿联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乐颐果蔬曲靖有限公司、堂生蔬菜专业合作社、陆良田园食品有限公司四户,根据农业部《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要求,绿联、乐颐、堂生三户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测,截至目前,所有法定检测项目未发现异常;田园食品有限公司经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测合格,未检出铬。对曲靖主城区三个自来水厂、麒麟区越州、三宝两镇和陆良的饮用水实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符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水质标准。

  无证据证明村民患癌与铬渣堆放有必然关系

  曲靖市卫生局局长唐锐表示,为进一步明确受铬渣影响村子的人口死亡率有无异常、恶性肿瘤是否高发,卫生部门对兴隆村三年来人口死亡情况进行进村入户方式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2002-2010年间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病人14人,死亡11人;2008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恶性肿瘤发病2例,平均患病率1.88∕万,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同时,卫生部门对另一个受污染的村子——小百户镇小百户村委会也进行了对照调查分析,发现恶性肿瘤发病4例。2008、2009、2010年人口死亡率分别为:8.5‰、9.2‰、10.3‰;死因顺位排序为,心脑血管系统37人,占41.0%;恶性肿瘤17人,占19.0%;呼吸系统15人,占16.2%;意外伤害13人,占13.9%;消化系统3人,占2.9%;其他类别6人,占7.0%。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村人口死亡率与本镇其他村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表示,无证据证明村民患癌与铬渣堆放有直接联系。

  唐锐称,曲靖陆良卫生部门联系上持有33例癌症村民名单的记者,按名单进行入户核实,发现其中10人为确诊(已在卫生部门的14例名单之中),另外15例为肺结核或糖尿病其他疾病,5人无法提供资料,3人查不到人,并非如网上说的33人全为癌症患者。

  南盘江水质监测未现过六价铬超标

  曲靖市环保局通报材料表示,局监测站于8月17日制定了后续跟踪监测方案,分别对南盘江10个断面开展日监测和周监测,对南盘江曲靖市出境段和陆良化工有限公司现有堆渣场附近可能受污染的水体进行日监测。8月12日至今,南盘江除铬渣堆场边局部河段出现六价铬部分时段略有超标外,其余河段六价铬均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

  铬渣场附近河段由于今年特大干旱,河水基本断流,加之江边长期堆存的铬渣以及在铬渣堆场进行打桩、灌浆等防渗施工过程中挤压后少量渗滤液流入南盘江中,导致该河段部分时段出现六价铬超标;但目前已对灌浆水进行了收集和处置。同时对南盘江边的铬渣堆正在采取防渗处置。从9月1日至9月3日最近三天的监测情况看,南盘江铬渣堆场下游200米至天生桥出境段,六价铬均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

  南盘江曲靖境内段现有1个国控、5个省控和1个市控监测断面,由曲靖市环境监测站按环保部和省环保厅要求开展每月1次的例行监测。近年来,南盘江例行监测断面均未出现过六价铬超标。

  对于官方公布的水质监测结果为什么与绿色环保组织的调查结果差异很大的记者提问,曲靖市环保局局长杨树先表示,双方取样的时间、地点和水流都不同,因此产生差异。

  曲靖作为珠江上游地区坚持“生态立市”

  陈军称,珠江是曲靖和全流域各族人民共同的母亲河,作为珠江上游地区,一向坚持“生态立市、循环发展”的方针,注重以发展无污染、少污染、清洁生产和清洁工艺项目为选择方向。从2008年开始,就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珠江论坛活动,先后投入治理资金近11亿元,使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各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建设,并确保正常运行。

  针对环保部宣布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暂停受理、审批曲靖市的所有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陈军表示,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绝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暂时增长,绝不做寅吃卯粮、竭泽而渔、断子孙生路的傻事。要变教训为经验,迅速、妥善解决堆存铬渣历史遗留问题,全力解决重金属污染隐患,争取早日“解禁”。

  【媒体评论】:

  京华时报:云南铬渣事件为何灯下黑

  现代快报:铬渣案“刑不上老板”岂有此理?

  钱江晚报:赔钱了,就可以不追究吗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漫画:嘘!小声点。王塑亮 漫画:嘘!小声点。王塑亮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李舒瑜) 节假日的全天,工作日的中午、工作日的晚8时至次日8时将不得从事产生噪声的装修活动。昨天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议“二审”的《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作出这样的新规定,与“一审”稿工作日晚7时至次日7时不得装修相比,周边居民早上可多睡一小时。

  记者了解到,该条例如审议顺利,拟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拟绘制城市噪声地图

  源头控制是防治噪声污染最有效的措施。条例修订草案要求市政府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应当结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合理规划各类功能区和交通干线,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增加了公众参与的内容,规定在制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划时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不得少于30日。

  条例修订草案另一大亮点是引入国际上噪声监督管理的先进做法,规定环保部门应当逐步建立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绘制本市城市噪声地图,并定期将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

  市人大常委会城市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薇介绍说,环境噪声地图是一项新型的城市噪声预测方法,是将噪声源的数据、地理数据、建筑的分布状况、道路状况、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信息综合、分析和计算后生成的反映城市噪声水平状况的数据地图。由于噪声地图是从三维空间和时间维度上较为全面地对噪声影响进行事前预测和评价,使噪声控制更为高效、透明、可靠、精准。

  中午夜间施工须提前24小时公布

  关于中午和夜间施工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修改中,条例综合考虑了市民意见和现实需要,明确规定只有4种特殊情况才能在中午或者夜间施工,包括: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按正常作业时间开始施工但因生产工艺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因道路交通管制的原因需要在指定时间装卸、运输建筑材料、土石方和建筑废弃物的;抢修、抢险、应急作业的。

  条例修订草案强化了中午或夜间施工的单位必须承担的噪声防护责任,如必须制定噪声防治方案、合理调整施工作业内容、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等。还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前24小时,在受影响区域的显著位置向周围单位和居民公布,接受监督等。

  在条例“一审”稿规定了在中考、高考等特殊时期,环保部门可以对产生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时间和区域作出限制性规定的基础上,还根据深圳实际,将重大庆典、运动会等重大活动补充进来,并要求提前7日向社会公布。

  机动车警报信号不得超过5分钟

  我市现有机动车保有量近190万辆,机动车的噪声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必须严格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超过规定噪声限值的机动车,同时要求机动车辆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加强对车辆的维修和保养,保持车辆技术性能良好,防止噪声污染。此外,还对机动车的使用作进一步规范,与交通法规相衔接,如在原特区内禁鸣喇叭等。

  对机动车辆防盗报警器的使用,条例修订草案学习借鉴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做法,规定机动车发出报警信号持续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宠物噪声扰民要被处罚

  在生活噪声方面,条例修订草案要求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从事宠物经营活动或家庭饲养宠物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噪声干扰他人。否则,将可对单位处1万元罚款,对个人处500元罚款。

  此外,条例修订草案还充分发挥物业管理机构的作用,规定物管企业可以按照管理规约的约定对噪声扰民行为行使监督管理权,多次劝阻、制止无效的,可以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予以公示。

  条例修订草案还在原有基础上对处罚标准进行了调整,整体上提高了处罚额度,加大了违法成本。比如,在中午或者夜间施工,未及时向周边居民公示的,罚款由2000元增加至20000元。又如,未按规定时间进行产生噪声的装饰装修和家具加工活动并拒不改正的,处罚也由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增加至3000元。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第 2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