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报道,2010年10月26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目前已导致30多人死亡。以下是默拉皮火山喷发对周围村庄造成破坏的惨景。

  1.现代庞培城

现代庞培城(图片提供:Slamet Riyadi, AP)
现代庞培城(图片提供:Ulet Ifansasti, Getty Images)

  10月2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日惹市,在一个类似庞培城的场景中,一辆摩托车周围布满火山灰。据报道,自爪哇岛默拉皮火山10月26日开始喷发以来,火山灰和炽热的气体已造成至少33人死亡。据当地媒体报道,默拉皮火山被认为是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上一次喷发是在2006年,当时,炽热的残骸导致两人死亡。此外,1994年喷发曾导致默拉皮火山穹形峰顶倒塌,70人死亡,1930年的喷发导致1300多人死亡。

  2.遇难者下葬

遇难者下葬(图片提供:Ulet Ifansasti, Getty Images)
遇难者下葬(图片提供:Ulet Ifansasti, Getty Images)

  10月28日,印度尼西亚日惹市附近一个村庄,印度尼西亚士兵和志愿者抬着默拉皮火山喷发遇难者的棺材准备下葬。同一天,默拉皮火山再次喷发,喷射出羽状火山灰。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由于周围地区大多数村民已被疏散,此次喷发没有造成新的人员伤亡。与此同时,在800英里(约合1300公里)以外,印度尼西亚明打威群岛上的遇难者人数持续上升。《华尔街日报》称,明打威群岛在10月25日遭海啸袭击,现已造成至少370人死亡,数百人失踪。

  3.默拉皮火山再度喷发

默拉皮火山再度喷发(图片提供:Ulet Ifansasti, Getty Images)
默拉皮火山再度喷发(图片提供:Ulet Ifansasti, Getty Images)

  10月27日,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再度喷发出火山灰和炽热气体。印度尼西亚被认为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国家。该国17500个岛屿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这条断层带从美国太平洋沿海经日本一直延伸至东南亚。

  4.失魂落魄的幸存者

幸存者失魂落魄(图片提供:Adek Berry, AFP/Getty Images)
幸存者失魂落魄(图片提供:Adek Berry, AFP/Getty Images)

  10月28日,印度尼西亚基纳雷杰村,一名男子失魂落魄地望着亲戚家受损房屋。这名男子名叫穆克吉,他的弟弟在默拉皮火山喷发中丧生。在不远处,默拉皮火山“神圣护卫者”、年过八旬的老人姆巴赫-马利扎也在此次灾难中死亡。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即便在政府发布了火山喷发预警,默拉皮火山四周大多数村民都已撤离的情况下,83岁的姆巴赫仍不愿意离开。老人与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火山之一的斗争在10月27日结束,他被厚厚的火山灰掩埋。据报道,当人们在姆巴赫的房屋内发现这位老人时,他仍然保持着祈祷的姿势。救援人员还在该地区找到数十名遇难者,其中,许多同姆巴赫老人一样,也拒绝离开。”

  5.遭火山破坏的清真寺

遭火山破坏的清真寺(图片提供:Adek Berry, AFP/Getty Images)
遭火山破坏的清真寺(图片提供:Adek Berry, AFP/Getty Images)

  10月28日,在默拉皮火山最近一次喷发中,火山灰涌进一座严重受损的清真寺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穆斯林占人口总数的86%,令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

  6.家园被毁

家园被毁(图片提供:Beawiharta, Reuters)
家园被毁(图片提供:Beawiharta, Reuters)

  10月27日,在被毁的姆巴赫老人家中,一个碗和一个喝水杯里面布满火山灰。姆巴赫被称为是默拉皮火山的“神圣护卫者”。据当地媒体报道,83岁的姆巴赫老人被发现死于家中,浑身上下布满火山灰,虽然人们一再恳求他一起逃离,但姆巴赫仍拒绝离开家园。10月28日,姆巴赫老人的遗体被安葬在他父亲(也是默拉皮火山的守卫者)的旁边,数千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9.深海乌贼

深海乌贼
深海乌贼(图片提供:INDEX/NOAA)

  7月1日,在“小赫拉克勒斯”号第三次下潜期间,研究人员捕捉到这张深海乌贼的照片。据霍尔登介绍,此次探险中遇到的大多数动物在深海热液喷口周围都很常见,虽然这个乌贼是个全新的种类。他说:“在我们有机会搜集到它们以前,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物种是否很独特。”

  10.诡异白色龙虾

诡异白色龙虾
诡异白色龙虾(图片提供:INDEX/NOAA)

  6月30日,一只白色龙虾似乎以卡维奥巴拉特海底火山热液喷口旁边的绒毛状蓝白色细菌为食。维多利亚大学的图尼克利夫说:“我们还在管子、大帽贝和蜗牛上面看见过小蠕虫。这是一个生活在一大片向外扩散的热泉周围的繁荣社区。”

  11.生命力极强的藤壶

生命力极强的藤壶
生命力极强的藤壶(图片提供:INDEX/NOAA)

  鹅颈藤壶完全覆盖于卡维奥巴拉特海底火山的硫磺喷口。图尼克利夫6月30日在博客上写道:“数千个茁壮生长的藤壶给人的总体感觉相当深刻。”

  12.向火山靠近的“小赫拉克勒斯”号

向火山靠近的“小赫拉克勒斯”号
向火山靠近的“小赫拉克勒斯”号(图片提供:INDEX/NOAA)

  “小赫拉克勒斯”号遥控操纵潜水器向卡维奥巴拉特海底火山下潜过程中拍摄的视频和照片被实时地发送至“俄刻阿诺斯探索者”号、卫星以及岸上指挥中心的科学小组成员。霍尔登说:“这是一个涉及大量研究人员、公众和学校的海洋研究新方法。它不会取代在海上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只是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有力补充,保证信息更加可靠。”(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7月1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过去几周,由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探险小组首次对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附近的卡维奥巴拉特(Kawio Barat)海底火山进行了全面勘测并绘制了地图,还发现了一些奇特的深海新物种。

  1.深海热液喷口

深海热液喷口(图片提供:INDEX/NOAA)
深海热液喷口(图片提供:INDEX/NOAA)

  6月30日,科学家利用遥控操纵潜水器拍摄的卡维奥巴拉特海底火山热液喷口喷涌的富含矿物质的海水。卡维奥巴拉特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底火山之一,采矿企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采用卫星测高法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联合探险队美方首席科学家、马萨诸塞大学微生物学家吉姆-霍尔登(Jim Holden)说:“我们是第一个利用遥控操纵潜水器对那里进行勘测的研究团队,确实发现了火山往外喷涌的热液。”

  2.高耸的火山

高耸的火山(图片提供:INDEX/NOAA)
高耸的火山(图片提供:INDEX/NOAA)

  根据探险队在今年6月首次利用声纳绘制的卡维奥巴拉特火山图,这座火山矗立于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底。霍尔登说:“卡维奥巴拉特火山高度超过11.5万英尺(约合3500米),比印度尼西亚陆地的三四座火山还高。卡维奥巴拉特火山宛如‘金鸡独立’,耸立于深海平原(深达5400米)之上时,这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利用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新型“俄刻阿诺斯探索者”(Okeanos Explorer)号科考船上的高科技设备(如声纳和遥控操纵潜水器),最终实现了对卡维奥巴拉特火山的详细记录。

  3.科考船的处女航

科考船的处女航(图片提供:INDEX/NOAA)
科考船的处女航(图片提供:INDEX/NOAA)

  6月23日,当探险队准备离开港口,“俄刻阿诺斯探索者”号上演处女航时,苏拉威西省港口城市比通附近的高山在日落的映照下,浮现于“俄刻阿诺斯探索者”号的上方。据霍尔登介绍,美印桑吉-塔劳群岛区深海探险(INDEX-SATAL 2010)是美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科学家发起的一个多年合作项目的首次探险活动,旨在发现印度尼西亚深海资源,以便做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在今后几年,这个联合研究团队将搜集生物、化学与地质样本,这些样本可能在从生物燃料到医药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用途。

  4.火山喷发的证据

火山喷发的证据(图片提供:INDEX/NOAA)
火山喷发的证据(图片提供:INDEX/NOAA)

  6月30日,当“小赫拉克勒斯”(Little Hercules)遥控操纵潜水器向卡维奥巴拉特火山下潜过程中,它拍摄的深海热泉向外喷涌羽状物。霍尔登表示,热液活动表明火山中心有岩浆,用地质学用语来说,这座火山一定“喷发相当频繁”。他说:“这是覆盖于卡维奥巴拉特火山顶的看似相当新鲜的火山碎屑沉淀物,陡峭、光滑的火山斜坡表明它最近刚刚喷发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10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和其他太空机构最新捕捉到的“猎鹰9号”飞行、蜘蛛星云绚丽身姿以及火山羽状喷发物等壮观景象。

  1.火山羽状喷发物

火山羽状喷发物
火山羽状喷发物

  根据美宇航局6月1日拍摄的卫星照片,暗色的羽状物质正从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的火山——克利夫兰山——徐徐升起,火山还被白色云团包围。在这张假色热成像图中,雪是白色的,云团是粉色的,植被是红色的,水则是黑色的。阿拉斯加火山观测站报告称,5月30日,克利夫兰山喷发的尘埃物质升至1.6万英尺(约合4900米)的高空。据美宇航局地球观测台科学家介绍,克利夫兰山是一座长期以来活动频繁的活火山,当前的喷发其实很正常。

  2.“猎鹰9号”飞行

“猎鹰9号”飞行
“猎鹰9号”飞行

  在这张由机载相机拍摄的照片上,随着“猎鹰9号”火箭接近距地面155英里(约合250公里)的圆形轨道,发动机喷嘴因高温变成了橙黄色。6月4日,由美国私人太空公司SpaceX发射的“猎鹰9号”携带该公司开发的“龙”货舱模型,成功完成了地球轨道的发射试验。随着航天飞机将在今年年底全部退役,美宇航局已与SpaceX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按照协议,SpaceX公司将通过“猎鹰9号”和“龙”货舱,提供至少12次飞行任务,将补给送达国际空间站。

  3.火星湖泊

火星湖泊
火星湖泊

  科学家利用多台火星探测器的数据,制作出火星新的地质图。这张照片发布于6月7日,进一步提供了火星曾经拥有大量湖泊的数据。科学家利用“海盗”号、“火星奥德赛”号和“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探测器的数据,制作出火星南半球希拉斯盆地(Hellas Planitia)岩石和矿物质的假色图。这张图显示了沉积矿床,这就好像是物质在被冲到下面流入永久性水体后发现的沉积矿床一样。这些沉积物的年代可追溯至距今45亿年至35亿年前,科学家认为那个时期火星上可能有液态水。

  4.不明天体撞向木星

不明天体撞向木星
不明天体撞向木星

  木星近年来接受了连番考验:大约一年前,小行星撞击令木星表面留下了一个黑色伤疤,如今,科学家又在这颗行星的底部发现了另一个火流星。在这张摄于澳大利亚的照片上,一个地球大小的亮点出现在右侧。6月3日,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的业余天文爱好者都看到了这个亮点——撞向木星的不明天体的证据。

  5.绚丽蜘蛛星云

绚丽蜘蛛星云
绚丽蜘蛛星云

  在欧洲航天局6月8日公布的照片中,蜘蛛星云的卷状物显得星光灿烂。这张照片由欧洲南方天文台的TRAPPIST望远镜拍摄。虽然安设在智利北部的拉斯拉山顶,但TRAPPIST望远镜由7500英里(约合1.2万公里)之外、身在比利时列日的技术人员遥控操作。这台小型望远镜通过观测行星从其前方经过时,恒星亮度的周期性变化,寻找系外行星。据TRAPPIST任务小组科学家介绍,地球和蜘蛛星云之间的尘埃相对较少,这令蜘蛛星云成为寻找行星的颇具前景的目标。

  6.回家之旅

回家之旅
回家之旅

  6月2日,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载着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展开的降落伞在哈萨克斯坦的地面投下一个巨大的圆形阴影。在国际空间站度过6个月时间后,美国宇航局蒂莫西-克里默、俄罗斯宇航员奥勒根-克托夫和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成功着陆。(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危地马拉城塌陷地洞可能由人为因素造成((图片提供: Paulo Raquec)
危地马拉城塌陷地洞可能由人为因素造成((图片提供: Paulo Raquec)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学院的地质学家萨姆·博尼斯表示,5月30日危地马拉城出现的一个深100米的塌陷洞(此前有媒体报道为60米深),可能不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可能是从爆裂的地下管道或雨水下水管道里渗出的水,在地下掏出一个洞穴,最终导致这个塌陷洞形成。

  最近博尼斯一直住在危地马拉城。据估计,30日出现的这个塌陷洞直径60英尺(18米),深300英尺(100米),它显然受到热带风暴“阿加莎”的影响。不过地下洞穴的形成早于这个塌陷洞,因为该城和它的地下排水设施所在的位置,地表以下深达数百米的地层的主要成分是浮石填充物(过去火山爆发产生的堆积物)。

  博尼斯说:“大部分情况下火山浮石是由(像沙砾一样松散的)流动性粒子形成的,它们在高温和重压下结合在一起,变成固体岩石。然而危地马拉城的(浮石)非常松散,至今仍未形成坚硬的岩石,因此很容易被侵蚀,尤其易受快速流动的水体影响。”

  博尼斯表示,总的来说危地马拉城的地区环境保护条例和建筑法规欠完善,现有的一些规章经常被忽视。也就是说泄漏的下水管道长期得不到维修,为这种塌陷洞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博尼斯认为,事实上,把危地马拉城的这个洞称作塌陷洞并不恰当,因为真正的塌陷洞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他表示,关于危地马拉发生的这一切,目前还没有相关科学术语,他建议暂时先把这个洞称作一种管道系统特征。

  天然塌陷洞的形成方式通常有两种情况:地下石灰岩洞穴无法承受浸透水的土壤的重量,顶部坍塌,或者水流导致石灰石岩床上的天然裂缝变宽。但是在危地马拉城新塌陷洞形成的地方并没有石灰石岩床,至少在这个洞穴的深度范围内不存在石灰岩。博尼斯说:“在城下数千米深的地方可能存在石灰岩,不过在深几百米的地方并没有这种物质。”然而,自然可能加速了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面塌陷进程。

  最近危地马拉的几座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积了厚厚一层。如果这种物质进入该城的管道和排水沟里,可能会导致管道堵塞,引起排水管爆裂。热带风暴“阿加莎”带来的暴雨,也增加了地下排水管道的负担,导致不断变大的地下洞穴最终坍塌。博尼斯表示,这个新形成的塌陷洞,跟2007年危地马拉城形成的一个塌陷洞惊人的相似。

  博尼斯曾在危地马拉政府的国家地质研究所工作,他表示,对危地马拉城的官员来说,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危险情况发生。博尼斯是2007年塌陷洞调查小组的一名成员,他在一份报告里发出警告说,如果危地马拉政府不采取行动,对该城的地下管道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检修,类似的洞可能还会出现。

  博尼斯表示,也许是缺少资金,政府部门并没对此作出答复。“由于政府没钱,地下管道系统疏于管理。”不过他表示,“他们总该有办法检修地下排水系统吧,他们早就该做这些事情,但是他们什么也没做”。(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6. 俄勒冈州南修女火山

 俄勒冈州南修女火山
俄勒冈州南修女火山(Panoramic Stock/National Geographic)

  美国地质调查局将南修女火山列为“极高危险”火山,该火山所在的区域是一个火山活跃地区,位于俄勒冈州本德以西,面积达300平方公里。

  斯科特表示,该区域的下一次重大火山活动或许不会是三座火山(南修女火山、中修女火山和北修女火山)之一发生喷发,而是诞生一座新火山。斯科特说:“新火山几乎可能在该区域的任何区域诞生。”

  7. 加利福利亚州拉森火山中心

加利福利亚州拉森火山中心
加利福利亚州拉森火山中心(Priit Vesilind, National Geographic)

  单独把拉森峰(如图所示)列出来或许稍显不公平,因为这座位于加州的火山是一个火山群中的一座。威廉-斯科特表示:“下一次喷发或许不是拉森峰。”喷发或许发生在附近一座火山,或者是形成一座全新的火山。

  拉森峰上一次喷发是在1915到1917年间。如同30年前圣海伦斯火山喷发一样,拉森峰的喷发同样吞噬了一片森林,不过规模要许多。拉森火山中心地区上次喷发发生在17世纪中期,在拉森峰东部16公里处形成了一座新火山锥。

  8. 夏威夷莫纳罗亚山

夏威夷莫纳罗亚山
夏威夷莫纳罗亚山(Bill Curtsinger, National Geographic)

  夏威夷莫纳罗亚山是地球上最大的火山,自有记载的首次喷发以来,该火山已经喷发过33次,不过从1984年以来,这座火山相对沉寂下来。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艾切尔博格说莫纳罗亚火山的沉寂是因为“太平洋地壳下沉于大陆板块之下,这导致大量的水涌进地幔的炽热区域。地幔导致岩石融化,引发火山喷发。”

  熔岩不如固态岩石紧密,易涌出地表。比如在夏威夷莫纳罗亚山,涌出的岩浆流到火山附近区域,令周边深受其苦。

  9. 阿拉斯加州里道特火山

阿拉斯加州里道特火山
阿拉斯加州里道特火山( R. Clucas, Alaska Volcano Observatory/USGS)

  阿拉斯加的里道特火山最近一次爆发发生在2009年,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因为该火山靠近安克雷治市,对其国际机场和上空的航线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图所示,这张照片拍摄于1990年4月21日。1989到1990年间持续喷发的里道特火山产生了火山泥流。火山泥流涌入了35公里外的一个小峡湾。1989难12月里道特火山喷发还导致一架波音747客机引擎短暂关闭,尽管机组人员在空中重新发动了飞机引擎,但是这一事件的影响从最近冰岛火山喷发导致的欧洲机场时关时开也能感受到。

  10. 俄勒冈州火山口湖火山

俄勒冈州火山口湖火山
俄勒冈州火山口湖火山(David McLain, National Geographic)

  30年前,该火山剧烈喷发,喷发出的岩浆量是圣-海伦斯火山的50倍。如今,美国地质调查局把这一火山列为美国第十大危险的火山。

  在美国169座地质活跃的火山中,根据各个火山爆发的可能性以及火山附近受威胁程度,美国地质调查局把其中的54座的危险等级列为“高”或者以上。

  然而大自然能够随时改变火山威胁程度的排名。美国地质调查局火山危险项目协调员约翰-艾切尔博格说:“一座火山或许能很长时间保持平静,我们就会对其做出低威胁等级评判。但是它可能会令我们大吃一惊。”

  比如早已消失的马扎马火山在7700年前爆发,这是过去10万年内喀斯喀特山脉最猛烈的火山喷发。此次火山喷发形成8公里宽的火山口,最终被水填满,形成了火山口湖。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学家威廉-斯科特说:“你可以把这座火山看成是一个自我耗尽了的系统。它在过去5000年中保持平静。”(唐宁)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20日消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30年前的1980年5月18日,华盛顿州的圣海伦斯火山猛烈喷发,造成了重大破坏。不过在当今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危险评级上,圣海伦斯火山只能屈居第二,以下是美国地质调查局评估列出的美国10大危险火山。

  1. 夏威夷几劳亚活火山

夏威夷几劳亚活火山
夏威夷几劳亚活火山( Frans Lanting, National Geographic)

  夏威夷的几劳亚活火山从1983年开始,一直比较活跃。如图所示一名摄影师在该火山的一个火山口拍照。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约翰-艾切尔博格说:“很多时候,岩浆直接流入大海,人们甚至可以走到这座火山跟前。”

  几劳亚活火山的危险在于它或许会爆炸性喷发。约翰-艾切尔博格解释说:“岩浆以火山颗粒或者块状物的形式猛烈喷射到空中,就是发生了爆炸性喷发,而不是以岩浆的形式涌出来。”

  2. 华盛顿州圣海伦斯火山

华盛顿州圣海伦斯火山
华盛顿州圣海伦斯火山(Robert Krimmel, USGS)

  如图所示,这是30年前的1980年5月18日圣海利斯火山喷发时的场景。此次喷发是美国历史上破坏力最大、研究最深的一次火山喷发。这次爆发造成57人死亡,喷出5.2亿吨火山灰。火山灰使得华盛顿州斯波坎昼如黑夜,该城市位于火山400公里之外。

  在过去1万年间,圣海伦斯火山比喀斯喀特山脉的其他火山喷发都更为频繁,在最近几年一直在喷发,只不过规模较小。

  约翰-艾切尔博格说:“很显然它不会重演1980年那样的喷发,因为当时的火山已经崩塌不复存在了。不过无法确定这座火山下没有酝酿着包含大量气体的熔岩,而且它可能会开启新的一轮喷发。”

  3. 华盛顿州雷尼尔火山

 华盛顿州雷尼尔火山
华盛顿州雷尼尔火山(Barbra Kates, Your Shot)

  华盛顿州雷尼尔火山的危险在于,这座火山覆盖的冰雪比喀斯喀特山脉其他火山覆盖冰雪的总和还多,因此该火山喷发就会有很大的火山泥流风险。喀斯喀特山脉火山观测站的斯科特说:“火山泥流就好像是混凝土搅拌机倾泻而下的混凝土。”

  在过去,雷尼尔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泥流沿河谷倾泻到100公里之外的地方。斯科特说:“那里有大量的城市设施,因此这是雷尼尔火山的最大威胁。”

  雷尼尔火山每隔500到1000年就会进入明显的火山活跃期,斯科特说。雷尼尔火山上次猛烈喷发是在500年前,斯科特说:“不过现在我们知道它处于休眠中。”

  4. 俄勒冈州胡德山

俄勒冈州胡德山
俄勒冈州胡德山(Sam Abell, National Geographic)

  如图,登山者正在跨越俄勒冈州最危险的火山胡德火山。斯科特说:“胡德山最令人关注的是,胡德山两侧有居民居住,还有州际高速公路。”在最后一个冰川世纪,胡德山非常活跃,而在过去1500年中,胡德山发生过两次大规模喷发。

  对于胡德山趋于活跃的一种解释是,胡德山最近结束了一段长时间的休眠期,斯科特说“在未来或许每隔数百年就会喷发一次”。

  5. 加利福利亚州沙士达山

加利福利亚州沙士达山
加利福利亚州沙士达山(James P. Blair, National Geographic)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沙士达火山因为威胁到上千户人家,因此被美国地质调查局列为“极高危险”。如果该火山喷发,火山碎屑流和火山泥流会使周边的城镇和基础设施遭到破坏。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国家地理网站刊登了本周公布的一组太空照片,火星暗色沙丘和陨坑壁上出现的条纹、中量级黑洞以及撒哈拉尘墙纷纷榜上有名。

  1.火星暗色沙丘

火星暗色沙丘
火星暗色沙丘(图片提供: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这幅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火星侦察轨道器的超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照相机(HiRSE)拍摄,于4月28日对外公布。照片中,暗色沙丘形成波浪,横穿火星上宽度93英里(约合150公里)的普罗克特陨坑底部。宇航局表示,这些沙丘最有可能由聚集在陨坑底部的细小玄武岩或者火山岩沙粒构成。一些沙丘的顶部似乎出现好似补丁的霜冻,个头较大的圆石散落在沙丘床一带更小的波纹上。

  2.中量级黑洞

中量级黑洞
中量级黑洞(图片提供:NASA/CXC/Tsinghua University)

  在一个“宇宙雪茄”深处,天文学家发现两个新的中量级天体,可能就是两个黑洞。这幅雪茄星系M82的新照片展示了一对天体,似乎就是两个所谓的中等质量黑洞。照片于4月29日公布,将来自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捕获的可见光以及哈勃太空望远镜侦测到的红外线结合在一起。

  在绝大多数星系中央是否存在中等质量黑洞(质量介乎在濒死恒星爆炸产生的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长久以来就是一个谜。这两个新发现天体的亮度和所估计的质量说明它们就是中等质量黑洞,并且险些被潜伏在M82中部的超大质量黑洞吞噬。

  3.撒哈拉沙尘墙

撒哈拉尘墙
撒哈拉尘墙(图片提供: Jeff Schmaltz, MODIS Rapid Response Team, NASA)

  影片《木乃伊》为观众营造了一场可怕的沙尘暴,外形好似伊姆霍特普的脸,企图吞噬布兰登·弗雷泽饰演的探险家。4月末,图片中展示的这场尘暴(浅棕褐色)袭击了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以及马里边境地区,所呈现的景象让人联想到影片中那个愤怒的木乃伊。

  美国宇航局的Aqua卫星观测到这场波及撒哈拉和萨赫勒数百公里区域的大规模尘暴。萨赫勒是一片半干旱的草原,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端。在这幅照片中,巨浪般翻腾的沙尘上方天空更为清澈,说明尘暴像一面墙壁一样朝着东南部进发。

  4.火星斜坡条纹

火星斜坡条纹
火星斜坡条纹(图片提供: 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现代艺术博物馆也接受机器人的作品吗?如果是的话,这幅照片一定可以入选。这幅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火星侦察轨道器拍摄,于4月29日公布,展示了一个火星陨坑壁上新出现的3个条纹。自2001年以来,天文学家便发现其中一些年代更为久远,颜色也更为黯淡的条纹,颜色更暗的“条纹三剑客”首次出现还是在2007年拍摄的一幅照片中。天文学家尚无法确定这些条纹如何形成。他们认为可能由干燥的尘土崩裂形成,甚至有可能由地下渗出的盐水瀑布般坠落所致。

  5.非洲火山

非洲火山
非洲火山(图片提供:ESA)

  4月末,欧洲航天局公布了这幅合成的雷达图像。这幅图片结合了欧洲航天局Envisat卫星2009年11月和12月以及2010年2月获取的数据,展示了座落于坦桑尼亚大裂谷的3座火山。单一雷达图像无法呈现颜色。这幅新图片中的颜色展示了表面出现的变化,例如植被颜色和数量随时间流逝发生的变化。(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23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图片。这些图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卫星最新捕捉到的礁湖星云绚丽身姿、羽状火山灰云等壮观景象。

  1.星云绚丽身姿

星云绚丽身姿(图片提供:ESO)
星云绚丽身姿(图片提供:ESO)

  在这张欧洲南方天文台4月19日公布的礁湖星云(Lagoon Nebula)照片中,密集的尘埃和气体照亮了新生的恒星。礁湖星云的直径约为100光年,是极少数肉眼能看到的此类星云之一。它里面含有许多炽热的大恒星,这些恒星以其强大的辐射雕琢出这片星云绚丽的身姿。

  2.羽状火山灰云

羽状火山灰云(图片提供:Robert Simmon, NASA)
羽状火山灰云(图片提供:Robert Simmon, NASA)

  在这张由美宇航局卫星4月17日拍到的照片中,黑色的羽状火山灰云笼罩于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上空。照片集中展现了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第二次喷发的壮观景象。这次喷发始于4月14日,由于喷发点位于火山冰冠下面,地质学家认为它可能属于普林尼式喷发和蒸汽式喷发这两种喷发类型,前者是含硅熔岩爆发形成的气体驱使火山灰烟柱直冲云霄,后者则是由炽热熔岩与水接触时产生的羽状蒸汽引起的。

  3.恒星形成区

恒星形成区(图片提供: NASA/JPL-Caltech/UCLA)
恒星形成区(图片提供: NASA/JPL-Caltech/UCLA)

  一个名为IC 1795的恒星形成区域照亮了照片的右下角。这张照片由美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拍摄,于4月16日公布。IC 1795恒星形成区域属于银河系英仙座的一部分,在可见光背景下看上去最暗。不过,气体和尘埃在红外光背景下亮了起来。照片中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红外波长,分别来自于尘埃云及里面的炽热的新生恒星。

  4.火山灰蜿蜒曲线

 

火山灰蜿蜒曲线(图片提供:ESA)
火山灰蜿蜒曲线(图片提供:ESA)

  在这张由欧洲航天局卫星4月19日拍摄的照片中,灰褐色羽状火山灰向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东南方蜿蜒前行。羽状火山灰的长度达到250英里(约合400公里),在盛行风的影响下飘向欧洲全境,对航空旅行产生严重影响,有科学家担心还会给人体造成危害。

  5.威斯康星上空大火球

威斯康星上空大火球(图片提供: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AOS/SSEC)
威斯康星上空大火球(图片提供: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AOS/SSEC)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一建筑物上的网络摄像头捕捉到一颗流星划过长空的最后瞬间。这颗流星4月14日在威斯康星州上空形成了一个大火球。它在高层大气中分解,产生震耳欲聋的音爆,无数目击者都能听得到。爆炸发生后,人们找到了许多花生粒大小的碎片,4月20日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地质博物馆展出。(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2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公布了一组冰岛火山喷发照片,展现了在闪电映衬下更显壮观的火山喷发景象。

  1.一场“白热秀”

一场“白热秀”(图片提供:Peter Vancoillie, Your Shot)
一场“白热秀”(图片提供:Peter Vancoillie, Your Shot)

  18日,一道闪电划破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上空。由于冰岛火山灰云肆虐,欧洲航空运输业陷入一片混乱,航班停飞时间也接近一周。在距离火山雷电风暴发生地大约18英里(约合30公里)的地方,《国家地理杂志》“Your Shot”(面向摄影爱好者的一个栏目)投稿人彼得·范科利尔拍摄了这幅照片。

  盖尼斯维尔佛罗里达州大学闪电专家马丁·乌曼表示,火山雷电风暴不同于普通雷暴。二者都由水滴、冰以及冰雹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下产生。具体到火山雷电风暴身上,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充当了带电粒子角色。乌曼说:“火山闪电照片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一些人带着高清晰电影摄像机来到这里,计划拍摄一部在IMAX影院放映的影片。”

  2.披着紫色外衣的闪电

披着紫色外衣的闪电(图片提供: Marco Fulle, Barcroft/Fame Pictures)
披着紫色外衣的闪电(图片提供: Marco Fulle, Barcroft/Fame Pictures)

  18日日落时分,意大利摄影师兼科学家马克·富勒乘飞机飞越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上空,并拍下了这幅紫色闪电划破天际的照片。佛州大学的乌曼表示这座冰岛火山产生的闪电很多可能是长火花,其中可能包括一种最近在阿拉斯加火山上空出现的新型闪电。阿拉斯加火山观测站的史蒂夫·麦克努特2月指出,类似这样的火花如何形成仍旧是一个谜。一种可能性是:带电硅(硅是岩浆中的一种成分)在喷出地壳时与大气发生相互作用所致。

  3.火冰闪电一个都不能少

火冰闪电一个都不能少(图片提供:Rakel Orvar Atli Thorge, NordicPhotos/Getty Images)
火冰闪电一个都不能少(图片提供:Rakel Orvar Atli Thorge, NordicPhotos/Getty Images)

  在这幅2010年4月18日拍摄的照片中,炽热的熔岩与蓝色火山灰以及金黄色闪电混合在一起。佛州大学的乌曼说这座冰岛火山产生的闪电可能发出截然不同的声音。小闪电的声音好似步枪射击,数英里长的闪电则发出我们在雷暴中经常听到的低沉的隆隆声。

  4.闪电多向移动

闪电多向移动(图片提供:Marco Fulle, Barcroft/Fame Pictures)
闪电多向移动(图片提供:Marco Fulle, Barcroft/Fame Pictures)

  在这幅拍摄于18日的照片中,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上方出现的闪电像枝杈一样朝着很多方向移动。佛州大学的乌曼称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他解释说每一道闪电都有一个方向。闪电在带电区域产生,而后朝着上方,下方或者两侧移动,直到进入带负电的区域。

  5.闪电映衬下的熔岩

闪电映衬下的熔岩(图片提供:Oli Haukur Myrdal, Your Shot)
闪电映衬下的熔岩(图片提供:Oli Haukur Myrdal, Your Shot)

  18日,《国家地理》杂志“Your Shot”投稿人奥利·霍库尔用相机记录下这场闪电秀。在闪电的映衬下,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出的熔岩显得更为壮观。佛州大学的乌曼说科学家尚无法对所有类型的闪电现象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由于无法轻易进入闪电和雷暴内部进行研究,没有人确切知道闪电如何形成。目前,科学家正在冰岛火山口附近安装测量仪器,对磁场等数据进行测量。

  6.闪电刺穿火山灰云

闪电刺穿火山灰云(图片提供:Olivier Vandeginste, Your Shot)
闪电刺穿火山灰云(图片提供:Olivier Vandeginste, Your Shot)

  这幅照片被《国家地理杂志》“Your Shot”栏目收录,由奥利维尔·范德吉恩斯特于18日拍摄。照片中,闪电像利刃一样刺穿火山灰云。专家们表示火山灰云中的玻璃状沙尘微小颗粒会导致眼 睛、鼻子和喉咙发炎肿痛,建议欧洲居民在火山灰开始下落时留在家中,尽量不要外出活动。此外,微小颗粒也会被吸入肺部深处进而导致呼吸问题,患有哮喘或肺 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防范。

  乌曼表示,如果能够在保证安全前提下目睹火山闪电的壮观和美丽,那将是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经历。他说:“每一个人都希望有这种经历。欣赏火山闪电给人的感受就像在北极附近欣赏北极光一样,这是一个一生之中可能只有一次的机会。”(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5 页,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