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刚一听说所谓的“中华脊梁奖”评选,凭直觉就感觉是假的,至少是荒唐的、不严肃的。果然有网友曝光,活动主办方要求参与者交纳9800元。果然,还真有一些名人开始以此为荣并炫耀。当然,也有人对此断然拒绝,不肯做这样的“中华脊梁”。

“中华脊梁”不是拿钱买的。主办方称所有活动的参会者要交9800元费用,该费用为会务食宿等费用,并非拿奖费。这样的说法不值一驳。当下中国有许多特色,其中“协会多”恐是特色之一。很少有人能把中国到底有多少协会,协会到底能干多少事儿,以及协会里混事儿的都是什么人搞清楚。招摇过市、混吃混喝的,多与这些协会沾边。协会还有一个功能让我惊讶,达芬奇家具涉嫌造假,家具协会出来帮腔;奶出了问题,奶业协会出来辩解;蘑菇有毒,食用菌协会出来打圆场。在事关群众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这些协会竟然如此恣意妄为。这次“中华脊梁”评选又有若干个协会掺和其中。尽管与家具协会、奶业协会、食用菌协会和火锅协会表现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关键的问题就是一句话,公信力何在?

“中华脊梁”是一个多么伟大庄严而神圣的称号啊,我纳闷,这些协会敢评,也有人居然能有胆量、脸面和心理承受力欣然接受,并以此为荣。莫名其妙的评选活动和国人并不认可的一些人被评上,说句实在话,我看中华还是没有这些脊梁好。

应该说,这样的闹剧人们并不陌生,交钱就能够选入的《世界名人大典》、《中华名人大典》、《中国知名企业家宝典》等等,还有以评奖名义举办的各种颁奖晚会、品牌研讨会等等,据说已经形成一套独具中国的特色的“评奖经济”现象。

目前,有必要没必要的,有资格没资格的,各种行业评奖多如牛毛。到了年终岁末,各种网站和商业机构颁发的评选奖项更是良莠不齐,交钱就能领的奖,获奖人和评选者彼此心照不宣。一时间,沸沸扬扬,风头占尽,名人到场,网络直播,但不久之后便烟消云散。以利益为主导,评选的目的本来就是挣钱,这样的评选根本无法可依,更不要说监督监管了。

此时,我看到媒体上消息,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平静度过百岁寿辰,他们夫妇二人将几百万元的稿费全部捐赠清华大学,建立基金会,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有人问:为何?答曰:“好读书。” 杨绛先生在百岁寿辰时不搞庆祝活动,拒绝所有采访,她说:“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人们发现,杨绛和钱钟书及另外一位百岁老人周有光一样,绝少“中华脊梁”这样的称号,甚至连像样的名头都没有。哦,真正的中华脊梁在这儿呢:默默少声、潜心干事,可谓大音稀声,大象无形。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继17日中国经济报刊协会表示协会公章被冒用后,18日,“中华脊梁”活动另一“主办方”———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守家也表示,有人冒充该研究会,伪造并发布了“中华脊梁”活动文件。活动承办方、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称,文件是一个临时工伪造的,该人工作不到1个月,于5月份辞职。(据7月19日《新京报》)

“中华脊梁奖”事件持续发酵。起初,主办方都不承认收费,在有人曝出红头文件的情况下,承办单位不得不承认有收费这回事儿。后来,几家主办单位又先后表示“被冒充”了。现在,承办单位竟然又称“中华脊梁”活动文件是临时工伪造的!

又是“临时工”!这个法律上早已被取消的称呼,近年来时常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比如,行政执法中打人了,或者发生安全事故了……但凡出现了无法推卸的糗事儿,当事单位往往都说那是“临时工”干的。因此,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祭出“临时工”这个“法宝”并不让人意外,不过这个“临时工”格外的可疑———

一,临时工能掌握单位的公章吗?“中华脊梁”活动文件中都盖有大红公章,而公章在任何单位都由负责人或者核心职工掌握,一名工作不到1个月的临时工怎么可能掌握单位的公章呢?如果这名临时工能享受到掌握所在单位的公章且有权下发文件,那他简直可以称为“史上最牛临时工”了。

二,临时工伪造文件的动机是什么?但凡作假、伪造等,行为人都是有利可图的。可是“中华脊梁”活动文件中的收款人是主办单位,而不是那个临时工,那他伪造文件图个啥?

三,主办方为何到现在才说伪造之事?7月10日颁奖,作家李承鹏随即提出了质疑并引起舆论关注。如果文件是伪造的,当事单位应该立即指出来,为什么要等到舆论哗然数日之后才说呢?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所谓“临时工”不过是临时找出的替罪羊而已,甚至这个“临时工”根本就不存在。

伪造公章及公文是一种犯罪行为,受害单位应该向司法机关报案,警察应当将这名“临时工”缉拿归案!

这名“最牛临时工”究竟是谁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社会学研究早已发现城市居民更易因压力大出现精神疾病,而一项最新科学研究又为此提供了证据,其结果显示,在面临压力时,常在城市生活者和常在乡村生活者的大脑会有不一样的反应。

  英国《自然》杂志23日的封面文章说,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32名学生志愿者参与了一项较难的数学测试,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会从耳机里听到来自研究人员的负面消息,说他们的进度落后于平均水平,可能难以通过考试。在受试者处于这种压力较大的环境时,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探测了他们大脑中不同部位的活动情况。

  结果发现,那些当时正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大脑中的杏仁核活动增强,而生活在乡村的学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同时另一个名为扣带皮层的部位活动情况也与城市生活背景有关,在城市中生活时间越长,这个部位的活动就越强。由于杏仁核和扣带皮层的功能与负面情绪有关,“城市人”大脑的这种特点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他们更易出现精神疾病。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美研究人员日前合作发现,太阳活动区存在着巨大“磁绳”,这种“磁绳”可能正是引发太阳风暴的罪魁祸首。

  “磁绳”描述了太阳磁力线的一种分布方式,即围绕一根中心轴线缠绕着很多根磁力线。长期以来,部分科学家一直猜测太阳的磁力线分布会出现“磁绳”式结构,但由于“磁绳”演化速度极快,存在时间极短,证实其存在非常困难。

  美国航天局去年2月发射了名为“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的观测器,其携带的大气综合成像仪每隔10秒对太阳拍一次照。利用这种高速拍摄仪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副教授张捷和该校访问学者、南京大学天文系博士生程鑫等人捕捉到太阳活动区中的“磁绳”。

  张捷发现,在太阳风暴开始前,太阳一个活动区内形成了温度高达上千万摄氏度的高热通道。在条件成熟时,这个高热通道突然开始向外高速抛射出电磁粒子,形成太阳风暴。张捷认为,这一通道就是“磁绳”。

  太阳磁场在储存能量、促发太阳风暴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科学家一直没有确定,在太阳风暴爆发的临界点到来之前,太阳磁力线是如何分布的?大部分太阳磁力线是弧形分布,弧的两端根植在太阳表面。从理论上说,以这种方式分布的磁力线不但难以爆发,而且很可能起着阻止爆发的作用。部分科学家因此从理论上猜测,太阳磁力线分布也许存在“磁绳”这样的结构。由于磁场扭曲,“磁绳”可以携带很强的电流,存储大量能量。

  “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在太阳风暴产生之前“磁绳”是否存在。我们相信这次发现最终解决了这个争论。”张捷22日在电子邮件中告诉新华社记者。

  太阳风暴是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这种爆发会释放大量带电高速粒子,由此产生的粒子流能够在一天时间内到达地球,对无线电通信、人造卫星和供电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张捷说,进一步了解太阳风暴的爆发机制,毫无疑问可以提高预警能力。“我们不能阻止太阳风暴,就像不能阻止火山爆发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提前预报它,从而尽可能减轻危害。”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由于人类活动海洋生物正面临灭绝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6月22日消息,近日有科学家警告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海洋正面临严重的物种灭绝危机。一个国际海洋研究专家委员会发布的初步报告显示,全球海洋情况恶化速度远超之前预估。


专家们呼吁限制影响海洋环境的人类活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些科学家近日在牛津大学出席研讨会,回顾了近期在海洋科学领域进行的研究进展。他们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加上其他人类活动引发的后果等因素,海洋生物物种和栖息地正面临严重恶化趋势。


人类活动正导致海洋环境严重污染

  报告警告称海洋生物退化将逐渐使其丧失继续支持人类社会的能力,甚至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如珊瑚礁极有可能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时间内消失。海洋学家们指出,人类活动正导致严重的后果。全球海水温度上升,缺氧,酸度增加等,所有这些都是地质历史出现过大灭绝事件发生时的共同环境特征。报告指出除非我们现在开始采取行动,否则人类活动导致的严重后果将极有可能导致一次全球规模的灭绝事件发生。科学家呼吁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危机,包括削减碳排放量,减少过度捕捞,终止不可持续的渔业生产及建立海洋生物保护区等。

根据报告,人类活动导致的一部分影响已经达到了原先预测中的“最坏情况”的程度,这其中包括全球海平面的上升,以及北冰洋海冰的融化
人类活动导致的一部分影响包括全球海平面上升及北冰洋海冰融化

  阿列克斯-罗杰斯(Alex Rogers)博士是国际海洋状态项目(IPSO)科学主管,该机构和国际自然环境保护联合会(IUCN)一同召集此次研讨会。他说:“情况非常让人震惊。当考虑到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效应时,我们发现情况要比原先设想要坏的多。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将影响我们一生,甚至影响后代人生活的局面。”

  丹-拉法利(Dan Laffoley)是国际自然环境保护联合会的海洋科学和保护高级顾问,也是这份报告的起草人之一,他说:“海洋科学家们对于海洋环境破坏和恶化速度和程度感到吃惊。海洋环境未来面对的挑战是巨大的,采取措施来保护这颗星球的时刻就在当下。”

  (KT)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中新网6月11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当局“行政院长”吴敦义10日表示,11日将举办台湾同步销毁遭污染食品活动,并加强检验,确保以后上架的食品安全无虞;台当局也呼吁大食品厂商自设检验室,确保食品质量都禁得起考验。

  吴敦义下午前往“立法院”报告塑化剂事件对民众影响后答询表示,一定会确保销毁目前已下架的污染产品,绝不可能让产品回流,且11日台湾将同步展开“遭塑化剂污染食品销毁活动”。

  中国国民党籍“立委”李庆华追问,当局如何恢复国际和消费者对台湾的信心?吴敦义表示,除检调强力搜索、加强食品检验,“把所有产品做严格检查,将建立一个能上架就安全、凡是检查过就安全的机制。”当局也会要求大厂商设立检验室。

  他说,“经济部”和“行政院卫生署”将针对高风险产品,优先推动食品安全履历制度,并留意出口产品或岛外设厂生产的食品是否误用塑化剂。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外媒9日报道,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为庆祝其登基12周年纪念日,宣布特赦全国100万名轻罪犯。

  阿卜杜拉二世是6月8日宣布特赦令的,得到特赦的罪犯包括交通肇事者、罪行较轻者,还有因为参加呼吁改革的街头游行活动而被拘留的抗议者。约旦首相马鲁夫巴希特称,那些被控犯有恐怖主义、盗用公款以及强奸罪行的人,不在特赦之列。此外,那些与军队和警察发生暴力冲突的抗议者也不会被特赦。

  分析人士认为,阿卜杜拉二世此举是为了平息已经持续四个月的街头抗议活动。 国际在线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011年6月7日,美国宇航局观测到数年来最剧烈的太阳黑子活动,8日,太阳风将携带大量带电粒子抵达地球   2011年6月7日,美国宇航局观测到数年来最剧烈的太阳黑子活动,8日,太阳风将携带大量带电粒子抵达地球

资料图:2011年2月15日的照片显示,太阳发生近4年来最大级别的耀斑爆发。 资料图:2011年2月15日的照片显示,太阳发生近4年来最大级别的耀斑爆发。

  中新网6月8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宇航局7日观测到数年来最强的太阳黑子活动,场面壮观,预计这波黑子活动引发的太阳风暴将在6月8日抵达地球,引发等级不高的磁暴和电离层的扰动,影响卫星通信等。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宣布,日前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捕捉到了自2006年以来观测到的最剧烈的太阳黑子活动,形成太阳风暴,包括耀斑爆发、日冕物质抛射和释放带电粒子流。

  美国国家气象局空间气象预测中心的项目协调员穆塔夫(Bill Murtagh)表示,这次太阳风暴形成的耀斑尺寸为“中等”,但场面非常“壮观”,在炽热的太阳表面,喷发出的数十亿吨粒子流等物质形成巨大的冠状,并随后回落,几乎覆盖了太阳表面的一半。

  预计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6月8日下午4时(北京时间9日0时)左右,携带大量带电粒子的太阳风将抵达地球,穆塔夫表示科学家将严密监测太阳风暴是否会造成电离层的扰动和卫星通信、卫星定位系统的短暂中断,引发1.5亿公里之外的地球磁场的“磁暴”现象。他表示,为保持联络,在太阳风来袭这段时间里,往返地球极地地区的一些航班可能出于安全考虑变更起飞时间。

  此外,受太阳风的影响,地球高纬地区的人们可能会在6月8日至9日晚些时候,观察到极光现象。

  他指出,预计这次太阳活动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太阳风抵达地球后12到24小时内,“磁暴”活动将停息。

  据悉,太阳风暴爆发时,可能影响空中通讯、威胁运转中的卫星、破坏地球臭氧层,对人体的健康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都不大。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5.天空闪现绿光

天空闪现绿光
天空闪现绿光(图片提供: Miguel Yetman)

  8月4日,加拿大马尼托巴上空的云团沐浴在极光的绿光中。引起极光的日冕物质抛射还能形成地磁暴,进而影响到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在地球轨道运行的卫星,甚至是地面的通信和电力系统。据空间气象网站介绍,与之前强度大、现身海拔相对较低地区的太阳风暴一样,即将冲击地球的带电粒子应该不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该网站称:“当云团笼罩大地——可能是在8月10日,高海拔地区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应警惕极光的出现。”

  6.紫色迷雾

紫色迷雾
紫色迷雾(图片提供: Shawn Malone, LakeSuperiorPhoto.com)

  8月4日,从苏必利尔湖岸望去,极光闪现的绿光与顶端的青紫色云团相映成趣。根据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类型以及它们在天空中的高度,极光会闪现不同的颜色。我们大多看到的是黄绿色的极光。这是因为人眼可以看到低海拔地区(距地面大约100至300公里处)氧原子形成的光影展示。绿色和紫色是由氢气和氦气等较轻的气体产生的,而氮气又能给绿色极光大幕底部增添一道道红边。

  7.太阳活动趋于频繁

太阳活动趋于频繁
太阳活动趋于频繁(图片提供:NASA)

  正如这张由太阳动力学观测台拍摄的照片显示,太阳的发光旋转物(图像中央左侧)标出了等离子体流释放8月1日日冕物质抛射的位置。那次日冕物质抛射引发了上周壮观的极光现象。不同的颜色显示了太阳具有温度差异的地区。太阳活动周期是太阳黑子数及其他现象的准周期变化,大约11年为一个周期。上一个太阳活动高峰期结束于2001年,随后进入长期的静默期。连同最新活动频繁的太阳黑子,8月份的日冕物质抛射似乎是太阳重新觉醒的迹象,这对极光迷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却会给卫星、宇航员和部分地面设施带来潜在麻烦。(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华网大马士革6月5日电(记者拱振喜)据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报道,旅居叙利亚的巴勒斯坦人5日在戈兰高地举行纪念第三次中东战争活动。示威者与以色列军队在叙以隔离区附近发生冲突,造成至少22人死亡,350人受伤。

  新华社记者在冲突现场看到,大约有500名旅居叙利亚的巴勒斯坦人当天在叙利亚库奈特拉省阿伊尼·提纳举行活动,纪念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44周年。一些巴勒斯坦人试图越过隔离区,进入以色列控制区;还有一些巴勒斯坦人进入被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在以方控制区一侧,聚集着大量以色列士兵和军车,以色列士兵使用催泪弹,并不断向示威者开枪射击,试图阻止示威者通过隔离区,进入被占领的戈兰高地。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发言人塔海尔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今天的事件表明,巴勒斯坦人民坚持恢复返回的权利,以色列的占领不会持久,我们已不怕以色列的坦克和先进武器。”

  此外,有数百名巴勒斯坦人和叙利亚人聚集在叙利亚库奈特拉市关口,举行纪念第三次中东战争活动。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戈兰高地。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一块狭长地带,位于叙利亚和以色列交界处。联合国1974年建立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并在戈兰高地以叙控制区域之间设置军事隔离区,禁止双方在这一区域内驻扎军事力量。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4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