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之后,其余震一直在持续,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的强度也在不断衰减。
“唐山地震的老震区以后还会有余震活动。”张晓东说,“近年来,该地区余震活动水平不高,最大为4级水平,这次4.8级余震是唐山老震区余震的正常起伏活动。”
张晓东表示,一般来说,4级多的地震,一般只有震中附近有感。但本次4.8级地震,震感范围比较大,河北、北京、天津、辽宁的许多地区都有感,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建筑增多。“建筑越高,对地震波的放大作用就越大,因此近些年震级不是很高的地震有感范围比以往的要大。”
“一次大的地震后,余震活动一般都是在老震区。有的构造区域的余震持续时间短,有的则比较长。”张晓东说,“唐山地区余震持续时间属于比较长的,近年每隔两年都有较强余震发生,属于正常的起伏活动。大家没必要惊慌,尽可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
相关阅读
《金瓶梅》的作者,叫做“兰陵笑笑生”。
但是多年以来,“兰陵笑笑生”的真实身份却一直困扰着金学家们。
甚至有人曾开玩笑的说,“谁是兰陵笑笑生”这一问题,就是金学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为此,山东学者王夕河用了24年的时间,耗资近百万元,对《金瓶梅》一书的文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在他看来,研究《金瓶梅》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开这一谜题,更是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
1
大学“结缘”《金瓶梅》
1983年,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系。
来自诸城的王夕河,此时的身份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有一天上课的时候,授课老师讲起了《中国文学史》,并对其中的《金瓶梅》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讲解,而这也引发了王夕河的兴趣。
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王夕河并没有机会见到《金瓶梅》的全本图书,“也很巧,在老师讲完了这节课不久之后,有人就到我们宿舍推销图书,而且推销的恰好就是《金瓶梅》。”当时的王夕河囊中羞涩,买不起这套书,不过好在他同宿舍的舍友买了一套。
“没事儿我就借来看看。”一个人离开诸城老家来济南上大学,王夕河有些不适应,“那时候如果能听到一些老乡的声音,我就会很激动。”不过很快的,王夕河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结果在《金瓶梅》里,我发现里面有很多语言和词语,都是我们诸城一带的方言,这让我觉得很惊讶。”
随后,王夕河开始到处搜集有关《金瓶梅》的研究文章:“后来才知道,原来很多学者都认为,《金瓶梅》中有大量的山东方言,尤其以鲁西南和鲁东南的方言居多,所以我就很感兴趣,觉得应该研究一下这本书。”
或许连王夕河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选择无意中拨动了命运之轮,推着他走向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2
诸城方言写就《金瓶梅》?
事实上,在金学研究领域里,流派颇多,而各种争议更是数不胜数。不过无论是哪一种流派,无论是在争议中持何种观点,大部分金学研究者认为,《金瓶梅》中含有大量的山东方言,鲁迅就曾说过:“《金瓶梅词话》……对话却全用山东的方言所写”,郑振铎也曾表示:“我们只要读《金瓶梅》,便知其必出于山东人之手。”
但是《金瓶梅》中所运用的,是山东哪一地区的方言,其作者本人与该地区又有着何种关系,却始终没有定论。
“我在读《金瓶梅》的时候发现,里面很多字和词语,都是我们诸城的方言。”王夕河告诉本报记者说。在《金瓶梅》第二十二回中曾写道:“……打发西门庆出了门,在厢房内乱厮有成一块……”“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诸城方言。”王夕河告诉记者说,在诸城甚至潍坊很多地方,人们在读r的音时往往会读成“y”,例如吃肉(rou),在当地的方言里会读作“吃肉(you)”,“即使是现在,几个孩子在一起玩闹,我们诸城方言会说成是:‘他们又撕揉在一起了’。”因此王夕河认为,原著中的“厮有”,其实就是撕揉的借音字。
王夕河告诉记者说,类似这样的方言,在整部《金瓶梅》中还有很多很多,例如诸城人说“做饭”为“奏饭”,说“做什么东西”为“奏什么东西”,“奏”即是“做”的意思,而在《金瓶梅》中,这样的案例也出现了。
此外,“谷都嘴”、“剌扒着腿”、“股嫩腿”、“干营生”、“戳摸路儿”、“扬长而去”、“哄反着”、“狗搜着”、“霸拦”等诸城或山东方言,在《金瓶梅》中随处可见。
“如果不是土生土长的诸城人,是不可能如此熟练地运用这些方言的。”王夕河告诉记者说。
3
金学里的“哥德巴赫猜想”
那么,《金瓶梅》的作者是谁呢?
在《金瓶梅》原著中,其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而兰陵笑笑生又是谁?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金瓶梅》的学者们。
而《金瓶梅》最早的版本(即1617年的万历丁巳刻本),其中有一篇《金瓶梅跋》,这篇跋的第一句话说:“《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而同时期的明朝《万历野获编》中则称,《金瓶梅》的作者是“嘉靖间大名士手笔”。
“一巨公”、“大名士”,如果翻一翻明朝当时的历史,符合这两条的人还真不少,王世贞、屠隆、李开先、徐渭、王稚登等人似乎皆符合这两条。
从最初的史料记载至今,关于“兰陵笑笑生”真实身份的考证,学界至少有60多种,也就是说,有60多人有可能是金瓶梅的真实作者,其中支持王世贞说、屠隆说、徐渭说、李开先说的人比较多,而关于“兰陵笑笑生”身份的论文更是有上千份。
不过自始至终,也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此次王夕河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定《金瓶梅》作者的真实身份,是否能够提供一些证据材料呢?
4
“兰陵笑笑生”即是丁惟宁?
大约在2000年前后,学者张清吉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兰陵笑笑生的真实身份,是明代的山东人丁惟宁。
这一说法,对于金学学界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不少学者对此采取了支持的态度。
“因为无论从身份还是个人经历来说,丁惟宁都比较符合条件。”对于丁惟宁说,王夕河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目前最早的《金瓶梅》版本来看,其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借音字:“什么叫借音字?就是说方言,但是没有一个统一规定来写,于是就借着音相似来写的。可以这么说,《金瓶梅》中有大量的借音字,我觉得如果从借音字上来思考的话,或许就可以找到一些证据。”
王夕河认为,所谓的“兰陵笑笑生”这五个字,全部都与借音字有关,或多或少的透露出了此书的成书地点和作者身份:“‘兰’字在方言中还读‘连’音,‘连’与‘莲’字在古时候是通用的,所以说‘兰’字其实是借音指‘五莲山’的‘莲’字。”而在古时候,“陵”字还读“卢”音,而“卢”与“庐”在古时候也是通用的。此外“笑”字除含有讥笑、嘲笑的意思,还是“修”的借音字,有修身、逍遥之意思。“生”在古代经典中常与“身”字互用,二字在山东方言中也可同声互用。
如果以此来联系,那么这个所谓的“兰陵笑笑生”或“莲庐修修生”应该就是当年隐居于五莲山的丁惟宁。“因为当时五莲山附近,也就是距离丁惟宁隐居的地方附近,有一个山沟,就叫做‘兰陵峪’。”
5
研究《金瓶梅》斥资近百万
事实上,从大学毕业至今,王夕河一直在忙于考证《金瓶梅》的文字,为此他耗费了近百万元的资金。
“大学毕业之后,我就回到母校诸城一中教书了。”但是此时的王夕河,内心所想的依然是如何研究《金瓶梅》,《金瓶梅》中那些看似是错字或者是晦涩难懂的词语,在他看来基本就是诸城方言中的词语。
在回到母校之后不久,王夕河就主动提出要求去“教师培训中心”工作,此事也让很多同事大跌眼镜:“那份工作就是比较清闲,但是工资很少。连我以前的老师李宪阳也劝我,不要去那种地方。”但是王夕河却看中了这份“清闲”的工作:“可以有时间去研究《金瓶梅》。”
最初,王夕河把精力用在了搜集《金瓶梅》的各种版本上,“北京的潘家园、上海的古籍书店、甚至济南的英雄山古玩市场,我基本上都去过,而且去过好多次,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搜集各种版本的《金瓶梅》。”在这24年的时间里,王夕河收集了上万册图书,有各种版本的《金瓶梅》(包括影印本),甚至还有一些日本书院里收藏的《金瓶梅》的影印本。“光收集这些书籍资料,我就花了十多万。”
让王夕河庆幸的,是岳父和老师对自己的支持:“说真的,在(上世纪)80年代一说我研究《金瓶梅》,大家都会觉得我不务正业,我老丈人一开始也不理解,他是做生意的,但是比较传统,觉得我是在搞什么‘淫秽’工作。”为此,王夕河只能不断的跟岳父解释:“其实除了淫秽,《金瓶梅》里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研究的,我跟老丈人说了很多次,他也被我说服了,专门拿出一笔资金来帮我搜集这些资料。”
后来“教师培训中心”解散,王夕河又回到了诸城一中,彼时其中学时代的老师李宪阳已经成为校长,在得知自己的学生多年来一直坚持研究“金学”时,李宪阳对其采取了支持的态度:“让我负责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这样我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整理这些资料。”
提到关中方言,大多数人印象里总感觉比较土气,生冷硬噌,难登大雅之堂,但有人认为,西安是13朝古都,积聚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或许千年之前,关中话、西安话就是当年的官话,并举例关中方言的“嫽的太”中的嫽就出自《诗经*陈风*月出》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来证明西安话源远流长。那么,如果西安话真是唐朝普通话,唐诗是否应用关中方言来读更地道呢?
古代诗歌厚积薄发,在唐代发展到巅峰,涌现出李白、杜甫等一批杰出的诗人。那么,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话是否会因地域性,被作为当时的官方语言呢?
河南人:我觉得应该是洛阳话,因为唐朝大都当时在洛阳好长时间了。
西安人:时间久远,咱们关中方言、陕西话,我觉得总会有些变迁,肯定会很相似,但不完全是。
陕西籍大学生:我觉得当时的官方语言应该是西安话,所以我觉得(唐诗)用西安话读应该比较顺。
为了证明西安话是唐朝的官方语言,这位同学和她的同伴还以白居易的诗《卖炭翁》来举例论证。
陕西籍大学生:白居易有一首诗《卖炭翁》,里面有一句,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黑和色不押韵么,如果用关中话说,就是满面尘灰烟火色(sei),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个色和这个黑就有点押韵了。唐诗我觉得用关中话读比较地道。
是巧合还是真的如此呢?采访中,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认为,粤语和客家话因为远离中原战火保存完整,可能更接近唐代普通话。
河北人:我认为客家话是最正宗的中原文化的语言。
那么唐朝的官方语言到底是哪种方言呢?记者采访了古汉语专家,西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授王军虎,他说目前对于唐朝官方语是哪种方言并没有定论。
西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授王军虎:现在一般学术界的看法,唐代的普通话应该就是以长安、洛阳这一代语言为核心形成的一种带有书面性色彩的语言。
对于白居易《卖炭翁》诗中的烟火色和十指黑不押韵,王教授这样解释。
西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授王军虎:这是因为北京话(普通话),这两个字变的大了,原来同音比较接近,现在变的不同音了,而陕西话仍然保持这两个音韵母是一样的。
王教授说,关中话、西安话经过千年的演变,当年的方言融合了宋元等时期的文化,未必就是现在的方言,色读sei可能是口口相传下来的部分发音吧。
西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授王军虎:要说唐代的官方语言,广东这一代方言保留唐代的成分更多一些,而西安话从古到今发展演变非常大,不能说长安话就是唐代的普通话。
禁
奥运年运动员的吃肉问题真的很纠结
官方澄清“刘翔多年不吃猪肉”传闻
青岛专电 离伦敦奥运会开幕不足100天,怎样管住中国运动员的嘴,尤其是吃不吃猪肉,成为奥运年一个持续热议的话题。
近日,有消息称刘翔因为瘦肉精的问题已多年不吃猪肉。昨天,国家体育总局特地希望通过新华社澄清此事,总局科教司综合处处长陈志宇表示:“我特意向110米栏国家队领队杨继敏核实此事,他很气愤,说刘翔从来没有断过吃猪肉、牛肉等肉食。”
年初总局发布过“禁肉令”(一是禁止运动员在外食用猪、牛、羊肉;二是各训练基地在未确保肉食来源可靠的情况下,暂停食肉)的传言,昨天也被相关人士否认。不过,奥运年在吃肉问题上要慎之又慎,倒是各支运动队的共识,正带队在青岛打亚锦赛的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确认:“我们的肉食品都是国家体育总局特供到青岛的。”从组委会相关人士打听到的消息更具体:国羽吃的猪肉均从北京空运而来,前期已运来400公斤。按照球队需求,不够再补充。
奥运年之所以谈肉色变,是源于对瘦肉精的担忧。瘦肉精是能够促进瘦肉生长的药物的总称,因其能促进蛋白质合成,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列为禁药。同时,因其作为饲料添加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也被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禁用。更重要的是,运动员对瘦肉精的敏感程度远超普通民众。
虽然羽毛球队很少与兴奋剂丑闻挂钩,但有德国乒乓球运动员奥恰洛夫的前车之鉴,国羽对瘦肉精也不得不防。李永波笑着说:“我要特别谢谢‘谈肉色变’这件事,因为国家对羽毛球队的管理比较人性化,会给队员们尤其是优秀队员很大的空间,让他们比较自由地生活、训练,并不是军事化管理。但‘谈肉色变’这件事儿对我管理球队是有好处的,因为我可以向运动员提要求了:不许出去吃饭。运动员生活好了,钱也多,他们都喜欢到外面吃饭,其实我们的食堂饭菜也比较好,现在我就不许他们出去了。”
对于瘦肉精的威胁,李永波倒不担心:“我们的肉食品都是专供的,从国家体育总局特供的渠道把所有肉类食品送到青岛,我们不在社会上买,这样能够确保队员们比较安全,兴奋剂不会查到中国羽毛球队的。”
特约记者 闫珍珍
中广网北京4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时间今天(19日)凌晨,苏丹总统巴希尔在首都喀土穆举行的苏丹全国大会党成员集会上发表讲话,对刚刚在去年7月脱离苏丹而独立的南苏丹宣战。
他说,“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口号是把南苏丹人民从苏丹人民解放运动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从今天开始,将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在此之前,双方军队已经在边境的哈季利季油田以及附近地区激战多日,双方都指责对方侵略了自己的领土,甚至动用了空军。根据海牙国际法院2009年的裁决,两国边界北侧的哈季利季油田属于苏丹领土。而南苏丹政府则在3月26日宣布这处油田属于南苏丹。
今天凌晨,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政治处处长胡少聪在接受《新闻纵横》值班编辑崔天奇采访时表示,交战的边境地区距离中国公民较多的首都朱巴有一千多公里的距离,到目前为止局势比较稳定,使馆方面也在密切注意有关情况变化。
胡少聪:我们使馆已经注意到有关消息了,现在正在研究,我们会统一发布消息的。
《新闻纵横》还辗转联系到了身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一家中资公司的法人代表门晓飞,门先生表示,到目前为止,喀土穆中国人圈子的生活还没有收到战争阴云的影响,只是消息比较闭塞,使馆发布的信息几乎是唯一的消息来源。
门晓飞:现在暂时是比之前稍微萧条一点,但是喀土穆这边整体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没有发现什么异动。喀土穆这边华人倒没有多少,当地人现在都是持一个观望态度,还没有什么大的动向。其他方面因为当地没有中文报纸,英文报纸也比较少,苏丹电视也很少看,一般都是通过熟人之间内部的消息,还有就是使馆发一些通知,才能得到这个消息。
苏丹曾经经历了长达50年的内战, 200万人在南北冲突中丧命。南苏丹独立后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虽然,苏丹是最早承认南苏丹的国家,但从成立之初,人们就在担心,两国会重新开战。有关这一事件最新进展,中国之声还将继续关注。
“我对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世界上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只有文学才能赋予我们。”这是卡尔维诺的名言。1985年,当他去世时,被公认为最好的寓言作家、最有魅力的后现代主义大师。
卡尔维诺的创作,是对“迷茫的20世纪”的忠实写照,在前所未有的断裂与喧嚣中,他的小说传达了深刻的焦虑:救赎真的可能吗?所谓彼岸,究竟在哪里?
20世纪西方小说的星空如此灿烂,更新鲜的思考,更深入的解读,更巧妙的隐喻,构成了人类文明新的财富,不了解这些,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现代化背景下的野蛮人。
读卡尔维诺,就是在触摸时代之痛,就是在这纷繁而平庸的世界中,为心灵留一扇窗口。值此《卡尔维诺文集》再版之际,为更深入解读这位大师的经典与传奇,本报专访了译林出版社文学部副主任姚。
独特的卡尔维诺
北京晨报:卡尔维诺的写作风格很另类,既不是现代主义,也不是传统写实主义,该怎么去理解他呢?
姚燚:卡尔维诺是欧洲精英知识分子,是严肃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多基于欧洲文化丰厚的遗产,加上他奇特的想象、诠释,形成了“观念寓言”的风格,他特别善于用平实的语言传达极其抽象的道理,这种写法确实很独特,既是“寓言式的现实主义色彩”,又是“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寓言”,对此,只有多读才能读懂。此外,可以参考一些背景资料,只是国内译介的不多,毕竟意大利语翻译很少,有水准的评论者就更少了。
北京晨报:为什么他要选择这样的写作风格?
姚燚:卡尔维诺人生经历丰富,当过记者,参加过“二战”,又有很深的文化修养,所以面对既往的历史和文化,他选择了一条很真诚的解读方式。与他相比,英国文学在此领域很炫技,但不真诚,美国文学则远离这一题材。一位作家要站在文化的高度去反思,“观念寓言”的写作手法比较有艺术震撼力。
不是人人都能读懂的书
北京晨报:读卡尔维诺要不断思考,对于很多中国读者来说,可能有点累。
姚燚:是,所以说不是人人都能读懂卡尔维诺的,他的创作属于真正在思考历史、文化、人生的读者,“观念寓言”有很丰富的文化内容,需要读者掌握较多的背景知识,这是一个挑战。从目前市场销售的情况来看,《为什么读经典》这样介绍性的书最受欢迎,而在小说中,《树上的男爵》、《巴黎隐士》等比较受欢迎,因为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容易得到高端读者的共鸣。
北京晨报:很多中国读者觉得,卡尔维诺小说缺乏生动的人物,不好看。
姚燚:因为我们习惯了人物描写比较清晰的作品,对卡尔维诺的写作缺乏亲近感。其实,欧洲许多国家小说都有这个特征,荷兰、德国都不注重写人,而是有很浓的哲学意味,这就要靠个人的悟性去解读了。如果你希望看到一些普世的道理,那么,卡尔维诺小说就能给你带来滋养。
我们的卡尔维诺在哪里
北京晨报:以当下国内读者的阅读能力,推出《卡尔维诺文集》,岂不是费力不讨好?
姚燚:是的。今天国内读者更喜欢看故事,用故事来验证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而没有通过阅读小说来学习的习惯,不过,中国正走向世界,我们接触到国外的东西越来越多,阅读习惯总是要慢慢培养的,这需要很多年的努力,短时间无法成功。将国外高端的创作介绍给中国读者,这是出版社的责任,这样的工作,译林出版社还会继续做下去。
北京晨报:读卡尔维诺会有一种焦虑,这样的小说,中国作家为什么就写不出来呢?
姚燚:能不能写出来,不好武断地说,但国内这样的创作确实比较少,译介过来,对中国新一代作者是一个好的借鉴。欧洲文化源远流长,制度也一直在催生着作家,一代代人形成了文化积累,而我们出现了文化断层。
从《为什么读经典》开始
北京晨报:对于刚刚开始阅读卡尔维诺的读者来说,您有怎样的建议?
姚燚:阅读经典作家,需要更多思考,而不是把它当消遣,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只有经历了这些折磨,你才能真正认识到生活的本质。相反,读穿越小说很轻松,但给你的都是假象,人是可以轻易满足并获得快感的,但你离生活的核心会越来越远。总之,多读多想,就会有收获。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从哪本入手比较合适?
姚燚:还是先从《为什么读经典》开始比较好,能大致了解卡尔维诺对文化的态度,此外是《树上的男爵》、《巴黎隐士》等,读这些书适合在书房里,用比较完整的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去读。陈辉/文
涂世友
昨日,涂世友委托的征婚联系人@挨踢客称,事件系他策划,“谁认真,谁傻逼”。
“贞操女神”网上征婚
此前,即将武汉大学硕士毕业的涂世友,因创办“雅品贞操网”、在网上贴出医院开具的处女证明,并自封“贞操女神”引起争论。
20日15时58分,涂世友认证微博@贞操女神发布征婚微博:“现面向全国征婚:1.作风正派、党员优先;2.有正当职业、无婚史、公务员优先;3.40岁以下、硕士以上学历;4.婚前不能发生性接触;5.婚后三年考察期不能过性生活,考察期结束后方可行夫妻之事;6.处男优先。1~5条缺一不可,有意者请留言。”
截至当日20时,该微博被转发4.4万次,评论1.8万次。众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被“雷倒了”。
网友不明白她的用心
涂世友现居武汉,靠自由撰稿为生。20日,她否认炒作,称网友不明白她的用心。
涂世友说:“我之所以要求‘党员优先’,是因为党员在入党前就要经受很多组织的考验,对于他的人品我比较放心;之所以要求‘公务员优先’,是因为我听到类似报道说,公务员对另一半的婚前行为很看重,大家的观念比较相似。”
对于“婚前不能发生性接触”、“婚后三年考察期不能过性生活”的要求,她回应说:“这是为了快速地考察一个人,如果有男同胞能答应我这样的要求,就说明他确实是爱我的。”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报道,昨天,在山东省蒙阴县桃墟镇野老峪村一位村民家中发现了一只疑似狼的动物,
不过村民发现的时候,这只动物就已经被抓住并杀死了,而这"擒狼英雄"竟然是五头猪。
五头猪拱死“大狗” 村民猜测是狼
昨天凌晨三点,野老峪村村民李兆法突然被自家猪圈内传出的嘈杂声惊醒了,随后他立即前往猪圈查看,没想到发现五头猪围着一个东西,仔细一看,竟然是一条疑似狼的动物。
李兆法告诉记者,其实他赶到现场的时候,狼已经被卡在猪圈的通风口,被五头猪拱得奄奄一息了。李兆法说,"它(疑似狼)往里钻,进不来,光进来头,进来一点点脖子,叫猪过来给啃了,一个猪啃吧,就都上去了,都围住了,把它围住了,它喘不上气来,站不起来了,它要站起来,我这个猪就危险了"。
起初老李也觉得是哪里跑来的野狗拱进了猪圈,可联想到前几天夜里听到的叫声,老李的冷汗可就冒了出来,难道这真的是一条狼?因为这只"大狗"的叫声还真跟一般的狗不太一样。
公安干警解惑:初步断定是狼狗
附近乡亲们听说这事,就对这条疑似狼,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头狼,有的说像狗。可究竟这是个啥动物呢,记者找到了林业部门的专家来鉴定一下。
蒙阴县林业公安干警王奎祥说,"如果是狼的话,它应该是嘴巴比较长,再一个脊背上的毛要比其他地方的毛要长,再一个它的前胸比较宽阔,这个的前胸有点三角形了,真正狼的尾巴比较粗大根据我的认识,这是一只狼狗"。
现在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对这只疑似狼的动物进行了妥善处理,至于这只动物的"真实身份"还有待动物专家做出进一步鉴定。
相关阅读
导演娄烨的5部电影,《春风沉醉的夜晚》、《苏州河》、《紫蝴蝶》、《颐和园》、《花》5部作品集中展映,与观众见面。解禁后拍摄的新片《浮城谜事》也已经完成。由于五年没有露面,娄烨反倒增加了一些神秘感。在这次举办的“娄烨作品回顾展映”中,原本还安排了《周末情人》和《危情少女》两部他的早期作品,但被他拒绝了。看来娄烨依然倔强地坚持自己的电影原则。他说,电影不是一个工具,电影就是电影,是一个自在的东西,有它自己的生命。
娄烨因作品风格在第六代导演中显得另类而独树一帜,特别是这五年,把他推到导演队伍中的极致地位,也为他的创作和生活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如今以影展的方式重回银幕,娄烨说,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没变,“现在整个工作状况差不多跟原来一样,没有什么太多的改变。”娄烨在公开场合中,甚少谈论自己这五年的状态:“这五年就是两部片子的拍摄,基本上就没空了。就特别想跟别的导演说:‘这就叫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我觉得这是每个电影人都应该享受的乐趣。”娄烨特别强调自己拍电影的观点,政治、性、暴力都是电影的敏感话题,娄烨表态说:“我电影中的性不是非要不可,但这都是根据故事来的,所以说,要多少,要不要,都不是一刀切的问题。”
重新回到拍电影的队伍中,面对中国电影新的发展形势,娄烨说,商业大片有市场上太大的压力,我还没有想过自己应对的态度。“我的电影都是小投资,影片的投资回报上面,我是有压力,但是不大。因为投资比较小,压力也就比较小;可以选择投资大的,但决定权就不会在导演手里了。本身投资小的话,导演的自由度就较大。与制片人讨论的时候,决策权终选权在我这儿,但制片人的角色也是很重要的,相当于是来自另一方的反馈,会与制片人讨论全篇和细节。”
在娄烨心目中,最好的电影就是没有技巧的表达。“最好的电影是什么,就是看完后完全忘记了摄影、结构等技巧上的东西,完全被卷入了故事,完全被人物形象所吸引。”解禁后的娄烨在电影的创作态度上到底有没有改变?娄烨明确表态说:“这次拍《浮城谜事》,虽然还是按照自己最初的想法去创作,但会注意去规避一些敏感的东西,我不会轻易改变自己,大不了拍好了再慢慢谈吧。”
为什么说电动汽车比大排量汽车对人更有害?至少在中国是如此。
中国目前很盛行电动汽车,可是电动汽车在防治污染、清洁环境和保护人类健康方面并没有什么益处。
驾驶丰田普锐斯电动汽车,飞驰在城镇各地的每一位司机,都有一个隐尔不宣的想法:我正在拯救地球,你们在做什么,你们正在烧肮脏的矿物燃料。
燃油汽车排放二氧化碳和细颗粒物质,包括酸类、有机化学物质、粉尘、和其它污染物,已经证实这些污染与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以及癌症有关。
发表在美国《境境科学技术》期刊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使用电动车辆可能并不会使环境更清洁,尤其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更是如此。
美国田纳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助理教授克里斯·谢里和他的同事在研究中发现,在空气污染对公众卫生损害方面,电动汽车每行驶一公里比汽油动力车排放污染物更大。没错,电动汽车确实比燃油汽车更脏。
这又是为什么?谢里说,电动汽车更清洁环保这一说,虽然没挑明,但隐含一个推断,就是电动汽车不烧矿物燃料,所以它们更清洁环保、对人类也更安全,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考虑电动汽车用的电是哪儿来的。在中国,电是来自矿物燃料。中国有85%电力采用矿物燃料发电,发电矿物燃料中有95%是煤。
电动汽车排放量与燃油汽车相比较是很难断明白,因为你不能只比较排放量,”谢里说,就拿汽油发动机汽车来说,一份排放量,导致一份对健康的损害,这种汽车排放污染物是被同一地方的人吸入的。
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不同,它排放的污染物是从发电厂排出的,而这种汽车却在用在其它地方。撇开其它问题,只看电动汽车的排放问题,显然可以给它贴上清洁卫生的招牌。但是,谢里说,你一旦将遭受电厂排放物污染范围内那些人都计算在内的话,这种假说有失公允。中国的现实是:电厂排放空气中潜在的有害微粒,四处飘散,污染了城市和边远地区的所有人群。
如果按汽车每公里污染物排放量,中国电动汽车自然优于被认作最污染环境的传统汽车。但是按平均排放量计算,电动汽车每一位旅客的排放量高于汽油车旅客的3倍。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量低于柴油车,与柴油公共汽车持平,但柴油公共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通过装载旅客数量减少影响。“如果我们比较汽油车与电动车的排放量,就可以看出电动汽车非常非常不好”谢里说 ,所以问题关键在于,你不得不承认电动汽车排放污染物,最终体现在相去甚远的发电厂,而不是电动汽车的排气管。
问题是,中国政府近几年,出于善意愿望,尽力推广使用更加生态环保的能源,一直在推广电动汽车、电动踏板摩托车和电动滑板车的使用。这种努力成效显著,以致于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飙升,年增长率达到86%。目前中国道路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达到1亿辆之多,数量是汽油动力车的2倍。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电动汽车在减少排放方面并那么好,但是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滑板车却一枝独秀-它胶使用的电力仅是电动汽车的十分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大量使用电动自行车代替污染更大的汽车,能更好地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
希望中国政府在能源政策方面应做出一些改变;在东南部地区城市已经采用了清洁能源发电——一般来说,比东北地区哪些城市的发电排放量要少。谢利还注意到,美国发的电比中国清洁,就是说这两个国家电动汽车污染的影响不能相比。经比较得出了一个重要教训,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任何急于扩大替代能源生产的国家来说,都应该以造福人类和保护地球为宗旨发展能源生产。
中国电力领域有更大的改进空间,首先使用清洁能源的领域应该是电力行业,不应是减少汽车的排放量,这是最容易实现的途径。他说,“从长远来看,电动汽车极有可能超过传动汽车”。(来源:时代周刊 译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