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颈部受损无法进食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头未成年的狮子遭偷猎者暗算痛苦等死的画面让人心生怜悯。这头“丛林之王”中了偷猎者的陷阱,脖子被拉紧的金属线圈勒得紧紧的,导致它皮裂肉绽,更使它不能进食。痛苦不堪的狮子只能饿着肚子,来回徘徊着,等待死亡的来临。
相关阅读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防蚊衣,他们在衣物纤维分子结构中添加驱蚊剂,使它的驱蚊效果比一般杀虫剂高出3倍以上,能更有效地防止疟疾病毒的扩散。
这件防蚊衣能像蚊帐那样,抵御蚊子攻击,而且效果持久。6个月后,药效减弱,可重新添加杀虫剂。
研发这防蚊衣的是康奈尔大学纤维科学系的研究生奥肯达以及该大学服装设计系本科生塞赛。
据估计,非洲一年因疟疾死亡的人数高达50多万。目前人们只能通过使用蚊帐、喷洒杀虫剂、服用防疟疾的药片来对付这种疾病。
两名研发者都看过亲属遭受疟疾的痛苦。塞赛曾目睹一名亲属因误诊而死亡。奥肯达说:“看到肯尼亚人民遭受疟疾的折磨,能够应用纤维科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科学的长远目标就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塞赛说:“虽然人们可以使用蚊帐,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人们仍然在遭受蚊子的攻击,并因疟疾死亡。”
奥肯达指出:“这种衣服的纤维分子结构很难破裂,一般蚊帐没有那么坚固耐用。”据塞赛介绍,在设计时考虑到当地的传统与文化,希望能使一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穿着这种防蚊效果好的衣服。
两人已于4月28日在康奈尔的春季时装展览会上首次展示这套驱蚊服。它由一件色彩鲜艳的罩身袍子、网状头巾和斗篷组成。塞赛说:“我希望我的设计能显示服装设计与科学结合的效果。它将会激励人们不断改进技术。”
鲨鱼看上去凶猛无比,牙齿尖利似乎能扯碎所有东西。但它也有自己的软肋。鲨鱼催眠师安德烈·哈特曼在引诱一条大白鲨出来后,迅速挠它的鼻口部,大白鲨随后进入催眠状态,丧失了所有攻击性。
美国摄影师佩林记录了这惊心动魄的场景。一条长将近5米的大白鲨张着满是利齿的大嘴在饵料的诱惑下游出水面,这时哈特曼迅速挠它的鼻口部。由于那里是鲨鱼神经末梢最丰富的部位,过于强烈的刺激会使它处于“迷醉”状态,完全失去攻击能力。
哈特曼说:“鲨鱼在被挠痒后仿佛进入了一个愉快但非常混乱的状态。它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因此丧失了所有攻击能力。”哈特曼称,鲨鱼中较凶狠的大白鲨是濒危物种,渔民其实可以用这个小技巧来保护自身安全,以免“硬碰硬”。
相关阅读
科学网(kexue.com)讯 鳄鱼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动物之一,它们曾是恐龙的邻居在地球中生存了许久,作为冷血动物的鳄鱼需要长时间吸取阳光保证体温,不过这么一条鳄鱼却呆错了地方。
小鳄鱼呆错了地方
南非的一位野外向导米勒发现了这样神奇的一幕,他拍下了鳄鱼在河马身上晒太阳的滑稽景象。照片中看到,一条年轻的鳄鱼可能走错了地方,将河马当成了水中的岩石,竟然爬到河马身上晒起太阳来,令人意外的是河马竟然没有发怒。
河马 安然无恙无视鳄鱼存在
米勒表示:“我是无意中发现的这头河马,一开始我觉得有些奇怪,仔细看我才发现它的身上有一条鳄鱼,这太神奇了,河马竟然安然无恙的呆着,看来这条小鳄鱼走出了地方,还好河马没有攻击它。”
对于小鳄鱼没有受到攻击,米勒给出了专业的看法:“通常情况下河马只有在认为自己孩子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主动攻击,这头河马似乎没有感觉到危险。不过这样的镜头依旧很难见到,我相信以后不会再有了。”
(科学网kexue.com 卡鲁)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4.无卵漂浮
一只雌性紫罗兰色蜗牛,学名“Janthina janthina”。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气泡筏行蜗牛。此外,J. janthina也是唯一一种在体内孕育幼仔,而不是将卵囊产在筏子上的气泡筏行蜗牛。邱吉尔说:“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适应能力,更适于在海面生活。J. janthina的气泡筏浮力更大,不会因为卵囊的重量下沉。”
5.寄生的蜗牛
一只雌梯螺和它的卵块栖息在珊瑚宿主上,另一只矮雄蜗牛悬挂在附近。气泡筏行蜗牛的底栖近亲梯螺拥有非常独特的生活方式。它们是一种皮外寄生物,吃住在宿主的外皮上,通常是珊瑚或者海葵。邱吉尔指出雌梯螺利用粘液将卵粘在一起形成卵囊。
6.展开攻击
一只Janthina janthina蜗牛正在享用水母。除了雌雄同体外,气泡筏行蜗牛的生殖周期也是一个谜。科学家知道雄蜗牛必须找到雌蜗牛,释放它们的精子。邱吉尔说:“由于它们漂浮在海面上,你一定会对雄蜗牛寻找雌蜗牛的过程感到非常吃惊。”雌蜗牛可能将卵产囊产在筏子上,卵最后孵化成自由游动的幼虫。
7.留下痕迹
邱吉尔指出,紫罗兰色蜗牛可以分泌紫色染料,将人的手指弄脏,就像照片所展现的那样。这种染料可能帮助它们抵御捕食者。她说:“科学家并不十分清楚紫色染料的功能。在受到打扰时,气泡筏行蜗牛和梯螺都会分泌这种染料,可能是对干扰的一种反应。”美丽的气泡筏行蜗牛壳经常被冲上海滩。邱吉尔说:“在世界各地的几乎所有海滩,你都会发现这种美丽的蜗牛壳。”(秋凌)
据外媒24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摄影师科特•房泽近日目睹到了惊险一幕:一只美国山猫为躲避狮子的追捕,竟一路爬上了50英尺(约15米)高的仙人掌,在上面呆了6个小时,直到确认危险解除。
房泽称,这只小猫当正在摆脱一头母狮的追赶。这头母狮估计刚产下小狮崽,小猫不慎闯入了它们的领地。母狮为了显示威胁力,一直把猫撵到一株高高的仙人掌上。
据悉,小猫爬上的这株仙人掌已经300岁了,有15米高,小猫爬上去后,母狮一直在下边咆哮、转悠,过了很久才离去。而猫在仙人掌上呆了6个小时,直到确定自己没有危险才爬下去。
另一位目击者科特说:“山猫经常会为了躲避危险爬到高处,但这么高我还从来没见过。而且它爬得很有技巧,我们之后发现仙人掌上没有任何山猫的毛发或血迹,只有抓痕。当时猫看起来也挺镇静,估计它认为狮子无计可施吧。”
图片展现黄蜂家族的瓢虫茧蜂将瓢虫变成僵尸的全过程。瓢虫茧蜂锁定目标,准备将一枚卵注入瓢虫体内。在蜂毒的侵袭下,瓢虫将陷入瘫痪状态。在瓢虫体内,卵孵化成幼虫,发育几天之后便在瓢虫腹部抓出一个小洞。随后,幼虫在瓢虫腿之间织出一个茧。幼虫蜕变期间,瓢虫的尸体一直安息在茧顶部。
虫一般蠕动的黄蜂幼虫从宿主瓢虫体内钻出。研究指出绝大多数寄生虫最终都杀死宿主,一些瓢虫经受住可怕的考验,幸存下来。30%到40%的瓢虫宿主在黄蜂幼虫孵化之后仍然存活,其中一些个体还能继续产卵。这些瓢虫之所以能够幸存的原因在于,黄蜂幼虫只以并不对瓢虫构成致命威胁的组织为食,例如脂肪。
仍然活着的瓢虫站在蜂茧上面,此时的瓢虫具有攻击性,攻击入侵者。这种行为与黄蜂幼虫钻出并结茧后留在瓢虫体内的毒液有关。研究小组将捕食性草蜻蛉放入培养皿,蜂茧有的上面站着活瓢虫,有的站着死蜂茧,有的则没有这个保镖。实验结果显示,草蜻蛉在攻击受到僵尸保镖保护的蜂茧时成功率较低。
瓢虫茧蜂幼虫操控瓢虫保护蜂茧的时间长度存在差异。有时候瓢虫会一直保持警惕,直到幼虫破茧而出,蜕变成黄蜂。其他情况下,瓢虫被控制的时间只有几天。研究发现,如果投入更多时间和能量控制它们的瓢虫保镖,黄蜂幼虫成年后产卵较少。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控制宿主与自身繁殖之间的取舍关系。
一幅特写照片,展现了一只瓢虫茧蜂结的茧。这种黄蜂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亚洲和欧洲。布罗德说:“它们是世界性动物,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选择保镖时,这种黄蜂非常挑剔,只认准瓢虫。
最终,一只新黄蜂——例如照片中的黄蜂——从受到保护的茧中钻出。布罗德表示这项研究揭开了加拿大的一个谜团。他说:“在森林中散步时,我们经常看到瓢虫站在一个茧上面,这让我们大为迷惑。现在,我们终于找到答案。”
满月后的狮子才最可怕
科学网(kexue.com)讯 喜欢恐怖片的人应该可以发现,电影常上演吸血鬼与狼人在满月时出没的情节,总让人将满月与悬疑画上等号。没想到最新研究推翻了满月诅咒迷思,最危险的时刻竟是在满月后月亮开始亏蚀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这说的不是恐怖电影中的吸血鬼,而是大草原中的兽中之王。
此项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PloS ONE)的研究,是针对非洲坦尚尼亚(Tanzania)1988年到2009年间,分析500次狮子攻击人类的情境因素。研究指出,狮子在满月后月亮开始亏蚀、月光相对微弱的时候,会更具攻击性,出其不意地猎捕食物。
研究结果发现,狮子攻击人类的事件多数发生在月亮亏蚀的时候,有叁分之二的受害者在傍晚到晚上10点之间被猎杀。因为在这段时间,月色较为阴暗,提供狮子一个绝佳的猎捕情境,让他们可以其不意地攻击猎物。
研究人员还指出,狮子的攻击行动在雨季也会增加,月亮因常被云层遮蔽而更暗淡。虽然我们知道满月时会被狮子攻击的可能性最低,但绝不可以掉以轻心,满月走了,正代表危险黑暗即将到来的凶兆。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大西洋旗鱼捕猎瞬间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20日,犹如十面埋伏一般,这些敏捷的水下狩猎者以每小时75英里的速度捕食的瞬间展现在了镜头前。拍摄这些照片的是来自德国的47岁摄影师莱茵哈德(Reinhard Dirscherl),他在墨西哥女人岛(Isla Mujeres,Mexico)附近的水域中,抓拍下大西洋旗鱼以惊人技巧捕猎的瞬间。
“剑客”们突袭沙丁鱼群瞬间
据国外媒体报道,照片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大西洋旗鱼在追逐着自己最喜爱的沙丁鱼,其中有照片甚至展示出这些“剑客”们在距离镜头近在咫尺的地方突袭到沙丁鱼群的瞬间,每年沙丁鱼迁移都会吸引包括旗鱼在内的捕食者。
大西洋旗鱼四面出击击破沙丁鱼的防御阵型
沙丁鱼们通过集合成一个小群体,希望能够逃避捕食者的攻击。而大西洋旗鱼们的捕食团队四面出击以击破沙丁鱼们的防御阵型,将它们变成嘴中的美味。惊恐的沙丁鱼们有时慌不择路甚至跑到正在拍摄照片的莱茵哈德身边寻求“庇护”。
捕食团队四面出击
莱茵哈德说:“当大西洋旗鱼对沙丁鱼群发起攻击时,沙丁鱼们惊恐的逃窜,使用任何手段来躲避攻击,沙丁鱼和旗鱼之间唯一能当成障碍的就是我,有时它们会围绕在我的身边和旗鱼周旋。幸运的是旗鱼并不会对我发动攻击,因为旗鱼对我始终保持谨慎靠近的态度,如果它们真的那么做那些如同刀剑般的鼻子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大西洋旗鱼在追逐着自己最喜爱的沙丁鱼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纳许遇袭前后对比
美国波士顿布里翰妇女医院10日表示,2009年遭抓狂黑猩猩攻击而毁容的康乃迪克州妇女纳许(Charla Nash)日前在院中接受全脸移植手术,术后康复相当成功,最后可望恢复笑容及正常饮食等功能。本手术为该院第二桩全脸移植案例,在美国则为第三桩。
纳许今年57岁,2009年2月她去访友,结果遭友人桑德拉饲养、重九十公斤的宠物黑猩猩崔维斯(Travis)疯狂攻击,双手齐断,唇、鼻、眼也被撕裂,容貌全毁而且失明。据桑德拉猜测,由于当时纳许换新发型,开不同的车,手上又拿著绒毛玩具,黑猩猩可能是试图保护桑德拉,因而才攻击纳许。肇事的黑猩猩后来被警方射杀。
波士顿布莱翰医院今年五月底为纳许进行全脸移植手术,由波马哈克医师带领30名外科医生、护士及麻醉师团队,进行20多小时的医疗大工程,为纳许植建鼻子、嘴唇、脸部皮肤肌肉及神经管、牙齿、上颚,同时还进行及双手移植。
医师们认为,纳许接下来几个月康复过程中,可控制更多脸部肌肉与感受,透过鼻子呼吸,恢复嗅觉,最后将可以微笑、表达感情,以及正常饮食。但纳许的视力还是无法康复。
至于双手移植方面,院方本以为手术成功,但术后几天,纳许出现肺炎并发症,血压也告下降,血液无法流进新移植的手部,医生只好将其切除。波马哈克医生表示,虽然手部移植失败令人失望,但纳许未来如找到合适的捐赠者,还可再做移植。
闯祸的黑猩猩来头不小,是只动物明星,曾在可口可乐、品牌服饰Old Navy等广告中担纲,还在美国不少电视节目片头中亮相。
被攻击之后,纳许一直戴面纱遮脸,也只能进食流质食物,现在她最想回到儿时成长地纽约某披萨店吃热狗及披萨。波马哈克医生表示,纳许可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