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家园:NGC 6744是一个巨大的旋涡星系,看起来就像是从远方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印着我们自己的银河系家园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2日消息,天文学家们最近拍摄到一张银河系“孪生兄弟”的照片。这张旋涡星系NGC 6744的俯瞰图像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如果一艘外星飞船飞过银河系,他们将看到的情景。
这个巨大的旋涡星系距离地球约3000万光年,位于南天的孔雀座。
在这张欧洲南方天文台最新拍摄的图像中,这个星系几乎正面朝向我们,因此我们得以一览她令人惊叹的旋臂细节。
除了大小之外,星系NGC 6744的模样几乎就是银河系的翻版。我们生活的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而星系NGC 6744几乎是她的两倍。
在图像中可以看到旋臂结构中有许多红色的区域,那里正在形成新的恒星。
天文学家使用位于智利拉西拉的2.2米望远镜拍摄了这张照片,该次拍摄由马普研究所和欧洲南方天文台合作进行。
图像拍摄中使用了滤镜,以突出图像中的一些细节。(晨风)
摄影爱好者乔•莱恩伯在挪威特罗姆瑟拍摄到这张令人叹为观止的照片。
摄影是莱恩伯的一大爱好,他拍摄的其中一张令人难以置信的照片,显示的是这个多风的城市上空形成的翠绿色虹。
这群人(包括左侧较远处的莱恩伯)在挪威经过6天的长途跋涉,当他们看到北极光时,高兴地欢呼雀跃起来。
这些照片看起来像是科幻电影的剧照,但实际上它们是由摄影爱好者乔•莱恩伯拍摄的,他在前砌砖工人的带领下,在追逐极光的旅行中拍摄了这些令人惊叹的美丽画面。
英格兰多塞特出生的安东尼•斯宾塞在脱下工作靴,换上旅行靴,并于去年获得年度风景照摄影师大赛奖后,他在摄影界引起轩然大波。现在他正把他的越野技能和他的摄影技能结合在一起,以期帮助普通人拍摄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自然风景照。30岁的他已经获得世界知名度,成为该领域拍摄北极光最优秀的人,他这次带领5名摄影爱好者穿过挪威环境恶劣的地形,让他们都有机会拍摄到这次极光展。
摄影爱好者乔•莱恩伯最近参与了斯宾塞组织的一次旅行,他在挪威特罗姆瑟拍摄到极光在高空翩翩起舞的精美画面。摄影是莱恩伯的一大爱好,他拍摄的其中一张令人难以置信的照片,显示的是这个多风的城市上空形成的翠绿色虹。家住英格兰康沃尔的莱恩伯冒着疾风、骤雨、冰雹和大雪,在零下12摄氏度的环境下旅行6天时间,最终拍摄到令他心仪的照片。他承认,等待光影展长达24小时后,他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不过他对导游的娴熟导航技能大加称赞。
导游斯宾塞利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拍摄北极光的完美地点,有时他不得不借助比指南针更不科学的方法——他的直觉判断哪里是最佳观测点。他的勇气最终获得丰厚回报,就在他们几乎失去所有希望时,绿色、紫色和红色极光开始在高空偏偏起舞。莱恩伯说:“站在位于北极圈内的挪威多风的山区,在温度低达零下12度的环境下等待极光近24小时,这种情况很容易让人失去希望和信心。不过幸运的是,安东尼的直觉同他的导航技能一样棒。”
这位导游说:“即使乔开始产生放弃的念头,但我始终认为我的直觉不会错,只要极光出现,这里肯定会是最佳观测地点。”这些勇敢无畏的极光猎人为了拍摄他们想要的照片,不惜冒着疾风骤雨和大雪,旅行1284英里(2066.4公里)。34岁的莱恩伯说:“谁也不清楚是否会看到极光,但是安东尼知道观察极光的所有地点,并研究太空气象,寻找可能引起令人不可思议的极光展的太阳活动迹象。因此我们深信我们会拍摄到我们想要的照片。”
他说:“经过6天的长途跋涉,我们最终到达特罗姆瑟,就在我们决定放弃这次等待时,极光适时地出现在天空,让我们有幸拍摄到这些精美照片。它跟我以前看到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这是每个人一生至少必须经历一次的事情,它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经历。把这种记忆拍摄下来是我们获得的最大回报。如果没有安东尼等一些人的帮助,我们根本拍摄不到这么出众的照片。我们沿着挪威的道路在一个海湾又一个海湾附近转悠,不只走了多远的路,尤其当你在大部分时间都把鼻子贴在车窗上,希望看到在空中飘舞的极光时,会感觉时间变得更加漫长。”
斯宾塞说:“我们一直在研究天气预报和测云雷达。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空中的云层多达100%,我们根本看不到任何极光。但是经过数小时的焦急等待后,云层开始散去。然而直到头顶上出现一个巨大的穗状物,我们才确定是北极光开始它那庄严宏伟的舞蹈了,这场异常壮观的光影展就在我们面前拉开了帷幕。”(秋凌)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6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近日公布了上一周的精彩太空图片。从夜空中的极光到美丽的地球仙境,一一收入。
1、极光水晶球:360度极光全景照
这是本周公布的一张极光照片,拍摄于加拿大北部小镇耶勒奈夫(Yellowknife)。
摄影师将所拍摄的照片进行数字合成处理,得到了这张360度的全景图像,整个天空宛如一颗水晶球。
2、太空拍中国天山山脉
这是中国天山山脉。这张照片发布于3月16日,其独特之处在于这是从国际空间站上拍摄的,可以看到白雪覆盖的山顶烟雾缭绕,有如人间仙境。
这张照片的拍摄区域位于天山中段,靠近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边界。图中一条冰川像高速公路般穿过山脉中央。
3、魅力尤卡坦
在这张卫星图片上,墨西哥东北部尤卡坦半岛外,豪尔博斯岛(Holbox Islan)和亚拉胡泻湖(Yalahau Lagoon)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
这张图像由韩国多功能卫星(Kompsat-2)拍摄,采用了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数据合成,揭示地表的细微地理特征。
4、星系探戈
这是一张由夏威夷双子望远镜拍摄的图像,两个相互作用的星系仿佛正沉浸于一场星系探戈。
这其实是一次学生竞赛的成果之一,主办方要求学生们来为双子望远镜选择观测目标,要求是这些目标必须“非常美丽并具有科学价值”。
而此次比赛的获胜者是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女子高中的天文俱乐部,她们建议双子望远镜观测相互作用的星系NGC 6872和IC 4970,因为这样的观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未来银河系和附近的仙女座大星系相撞时可能出现的情形。
5、开普勒的成果
截止2011年2月份,美国宇航局下属的开普勒望远镜已经锁定了1235颗系外行星。采用的方法都是“凌星法”,即用极高的精度对恒星的亮度进行测量,找到由于行星从其面前经过而导致的轻微光变,从而反推出行星的存在。为了更好的向公众展示这些成果,开普勒小组合成了这张图像,所有的母恒星按照大小排成队列,而这些发现的行星则是恒星背景上的小黑点。
为了显示比例,太阳也被标注了出来,图上位于第一行右下方,其上的小黑点是木星和地球。
4.重返地球
3月16日,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重返地球的宇航员在哈萨克斯坦阿尔卡雷克附近降落后,他们躺在地上休息一小会。这些人包括奥列格·斯克里波奇卡(左)、亚历山大·卡莱利(中)和斯科特·凯利。该机组在国际空间站呆了近6个月。
5.恒星诞生
据欧洲南方天文台说,新生恒星喷出的物质与周围气体和尘埃云团发生碰撞,生成炙热的弓形、点状和条纹图案,看起来很像一幅超现实主义画作。这张图片由智利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拍摄,并于3月16日公布,它为人们更近距离地观察NGC 6729区域的新生恒星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提供了机会。NGC 6729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托儿所。
6.日本地震前后
日本东部城市鸟海(Torinoumi)的照片,左图是2010年9月拍摄的,右图是在日本里氏9级地震和海啸发生一天后,即3月12日拍摄的。德国卫星拍摄到这两张图片,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的48小时内,有超过63颗卫星对其进行观测。
7.遥远星系
欧洲航天局3月9日宣布,他们已经发现迄今最古老、最遥远的星系簇(合成卫星及X射线图像)。据欧洲航天局的网站上说,跟在早期宇宙里发现的其他天体结构不同,从星系簇CL J1449 0856发射的大量X射线和星系成员众多可以看出,它已经进入青春期。(孝文)
6.粉红色向日葵星系
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红外照,3月3日对外公布,呈现了粉红色的向日葵星系。向日葵星系也被称之为“M63”,是一个螺旋星系,距地球大约3700万光年。斯皮策望远镜的红外眼睛允许天文学家跟踪向日葵星系螺旋臂内的尘埃结构,观察新形成的恒星。
7.“发现”号靠近空间站
26日,在“发现”号航天飞机逐渐靠近国际空间站过程中,英国格洛斯特郡的“后院天文学家”罗布·布伦拍下了这幅照片。准备拍摄时,格洛斯特郡正值多云天气,布伦幸运等来了转晴的那一刻。他指出,这种拍摄经历一生当中可能只能一次。美国宇航局表示布伦借助安装在8.5英寸(约合21厘米)口径望远镜上的数码相机拍摄了这幅照片。
8.猎户座分子云团
左图为红外条件下拍摄的猎户座分子云团,看上去非常平静。右图是在无线电观测时拍摄的照片,由日本国家天文台2月25日公布。这幅照片显示猎户座分子云团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恒星“繁殖地”。云团内的大质量恒星放射出大量强大的紫外辐射。当紫外线照射到密集的物质团时,形成新恒星的气体便土崩瓦解。
9.黑洞辐射
星系中央的一些超大质量黑洞都是“贪婪成性”,快速吞噬物质。其中一些物质以辐射喷流的方式逃离。但包括银河系心脏地带的黑洞在内的其他黑洞却处于一种怪异的睡眠状态。根据《天体物理学》杂志2010年3月10刊登的一篇新研究论文,饥饿的黑洞同样产生强大的辐射,驱动气体强风。强风将物质往外推,直至黑洞附近没有任何能够被其吞噬的物质。由于没有“食物”,黑洞自然处于睡眠状态。
10.猎户座大星云的小老弟
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一幅新照片,M43星云水彩画般的旋涡内分布了众多明亮的恒星。这个由星际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星云与大名鼎鼎的猎户座大星云距离很近,有时也被称之为猎户座大星云的小老弟。两个星云都是大型恒星托儿所——猎户座分子云团的组成部分。这个云团就像是一条腰带,几乎穿过整个猎户座。(孝文)
4.彩色霍尔登陨坑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侦察轨道器拍摄的一幅新照片,霍尔登陨坑的浅色岩面与深色的沙子形成鲜明对比。“好奇”号火星车共有4个可能的登陆点,霍尔登陨坑便是其中之一。这辆火星车预计于秋季发射。科学家之所以对霍尔登陨坑感兴趣的原因在于:颜色较浅的物质可能是古老湖泊的沉积层。
5.火星菜单
谷类食品、炸肉排和什锦水果,它们是“火星500”火星模拟任务的6位志愿者每天饭食的一部分。此项任务由俄罗斯生物医学研究所和欧洲航天局合作进行。“火星500”用于研究长达一年半的火星之旅将对宇航员的心理产生何种影响。作为此项模拟任务的一部分,德国宇航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新陈代谢研究,确定摄入体内的盐在与世隔绝和面临巨大压力情况下将对宇航员血压产生何种影响。
6.土卫二肖像
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飞船拍摄,土卫二“恩克拉多斯”像一个乒乓球一样悬在土星环前方。由于一直披着新冰粒“外衣”,土卫二成为太阳系内反射性最高的天体之一。这颗卫星南极周围地区著名的间歇泉会向外喷射冰粒。
7.WISE的最后一夜
2月1日,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拍摄了它服役期内的最后一幅星空照片。这颗探测器于2009年12月发射升空,拥有空前的灵敏性。服役期间,它用了13个月进行红外观测,对小行星、褐矮星和星系等天体进行编目。2010年10月,广域红外探测器耗尽冷却液,但仍能在几个月内继续拍摄太空照片。 (孝文)
4. 交相辉映的星光和极光
这是一张最近公开的在瑞典西部拍摄的长时间曝光照片,旋转的星星穿越天空,像切入了燃烧的极光一般。大气中气体不同,极光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形成太阳的高能粒子与大气分子相互作用并让大气分子带有额外的电荷时,极光就会出现。然后,这些“兴奋的”分子会发光。比如,氧可以让极光呈黄绿色、红色,而氮可以发出蓝色光和紫色光。
5. 从飞船尾部看地球
国际空间站上的一名宇航员在空间站“进步40”补给飞船上拍摄的空间站尾部和地球照。当时,这艘搭载着空间站垃圾的无人驾驶飞船刚刚与空间站分离。这艘飞船将被用于科学实验,直到进入地球大气后被燃成灰烬。
6. 雪后的柏林
这是最近公开的一张卫星照片,明亮的白雪与阴暗的植物形成了柏林水晶拼图般的都市风景。柏林常驻人口340万,是欧盟第二大城市,仅次于伦敦。这张照片由日本ALOS卫星拍摄,由欧洲太空署处理后公开。
7. WISE拍摄的彗星
经过一年的红外线绘图,美国宇航局的宽视野红外调查探测器(WISE)发现了20颗彗星,背景显得有些模糊,这是因为WISE还捕捉到了我们太阳系中尘埃微弱的热迹象。除了这些彗星,WISE还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主要地带发现了33000颗以上的小行星和134个近地天体(距离地球绕行太阳的轨道不足4500万公里的小行星和彗星)(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3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刊登了过去一周公布的最佳太空图片,包括蛇夫座捷塔星、撞击前后的木星以及火星圣玛丽亚陨坑在内的精彩图片纷纷榜上有名。
1.圣玛丽亚陨坑
“机遇”号火星车拍摄的伪色照片,蓝沙在圣玛丽亚陨坑底部移动,好似波浪一般。照片呈现的色彩立基于“机遇”号的照相机捕获的近红外和可见光波长,帮助显示陨坑周围土壤和岩石成分之间的差异。
拍摄这幅照片旨在纪念“机遇”号探索火星表面7周年。这辆火星车于2004年1月24日登陆火星,执行原定为期3个月的探测任务。“机遇”号将利用几周时间,获取圣玛丽亚陨坑的数据,而后朝着更大的“奋进”陨坑进发。
2.蛇夫座捷塔星
在可见光条件下,蛇夫座捷塔星呈暗红色,四周漆黑一片。但在红外条件下,这颗恒星却变成一个亮蓝色的火球,顶部闪闪发光的星际尘埃好似一根“胡须”。这幅红外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拍摄。
天文学家认为蛇夫座捷塔星曾经是一个双星系统成员,伴星爆炸后,蛇夫座捷塔星被迫“单飞”,在太空中快速穿行。这颗恒星目前正以每秒15英里(约合每秒24公里)的速度穿过一个尘埃和气体云。在此过程中,蛇夫座捷塔星强大的辐射挤压沿途气体和尘埃,形成我们在红外照片中看到的弓形波。
3.火卫一
这幅高清晰照片由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探测卫星拍摄,展现了表面坑坑洼洼的苍白色火卫一。最近,“火星快车”飞跃火卫一南半球,拍摄了一系列照片,拍摄时与火卫一的距离大约在62英里(约合100公里)左右。
借助于这些由立体照相机拍摄的照片,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得以绘制这颗小卫星的3D图像。对表面陨坑进行的研究将帮助科学家制定未来的“火卫一步兵”任务。这项任务将由俄罗斯实施,旨在向火卫一派遣登陆器,研究这颗卫星并将收集的样本带回地球。
4.白雪覆盖的群山
这是国际空间站的透窗观察研究设施(WORF)正式拍摄的第一幅照片,展现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岸被白雪覆盖的群山。拍摄这幅照片旨在测试EarthKAM系统。EarthKAM是一项教育拓展计划,允许中学生使用WORF对地球进行远程拍摄。2010年4月,“发现”号航天飞机将WORF送上空间站。
5.撞击前后的木星
最近发表的两篇研究论文指出,木星在2009年7月与一颗体积相当于“泰塔尼克”号的小行星相撞。可惜的是,没有人观测到这颗小行星。当时,一名业余天文学家率先在可见光条件下观察到木星上出现的一个黑斑。撞击产生大量热量和碎片,并在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南半球形成一道明亮的伤疤。对撞击产生的碎片进行的分析发现了大量硅石。科学家表示硅石只有在一颗坚固的多岩天体在爆炸前穿过木星大气层并刺入地表深处的情况下才会形成。 (孝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2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近,巴基斯坦海岸外湛蓝的海水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小岛。不过你可能得打消自己准备前往度假的打算,因为这个小岛随时可能消失。
去年11月底,巴基斯坦的渔民们报告他们发现了这个位于阿拉伯海中的泥火山岛,美国宇航局的地球观测卫星-1号随后拍摄了该区域的照片,并确认了这一小岛的存在。但就在去年2月份,同一区域的图像上还见不到这个小岛。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说法,阿拉伯海此前也出现过类似的泥火山岛,不过大多数会在几个月内便由于冲刷侵蚀而消失不见。事实上,此次一月份拍摄的最新图像上已经可以看到小岛周围出现了浑浊的海水区,这说明小岛正经历严重冲刷侵蚀,不就便将消失。
泥火山是由地下气体或者地热异常区地下热水喷发而形成的泥和碎石的圆锥状堆积体,可以形成于地面或水下。其成因可能与地壳活动或碳氢化合物气体积聚有关。
此次巴基斯坦出现的泥火山属于地壳运动导致的类型:阿拉伯板块正向亚欧大陆板块俯冲,这种运动掀起了巴基斯坦沿海大陆架和大陆坡上的沉积物。
在大陆架之下,俯冲摩擦导致的大量热量熔化了岩石,产生熔浆,这些高温的熔浆使地下水酸化并沸腾,形成巨大的内部压强。这些酸性热水开始腐蚀其上方的围岩,产生大量泥浆和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并不断沿着地壳裂隙上涌,形成小规模缓慢喷发。
一般的泥火山高度仅数米,但此次巴基斯坦的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它上涌超过330英尺(100米)。但这样的情形也并非没有出现过,之前也发现过海面上出现泥火山,喷出气体并同时燃烧,远看就像海面上出现了一条神秘的火舌。
加州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高级科学家詹姆斯·海恩(James R. Hein)说:这座新出现的泥火山小岛距离巴基斯坦海岸约2英里(3公里),其基底部分的海水深度可能在30-60米左右。
海恩说,它的表面温度相对较低,但“似乎处于水饱和状态,因此它将保持粘糊状甚至汤水状,这都取决于它的水饱和程度”。
这位科学家同时指出,地下水成因泥火山一般被称为“冷泉区”(cold seeps),和深海热泉区域一样,它也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其大部分生命形式会从化学物质中获取能量,如甲烷。
不过他同时补充道,这样的泥火山极少能露出水面。研究人员从未记录到这种泥火山岛能维持足够久的时间,从而允许生物在岛上居住。当然,他们并不排除有些细菌生物已经在其上定居。(晨风)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11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是上周公布的一组太空照片,展现了日偏食、火星扇、仙女座星系等壮观的景象。
1.日偏食
看过影片《星球大战》的人也许会产生这样一种恐惧,认为照片呈现的是西斯帝国入侵,而日盘顶部附近的微小轮廓正是可怕的钛战斗机。实际上,我们在照片中看到的不过是4日发生的日偏食,微小轮廓则是国际空间站。这幅照片在阿曼马斯喀特地区拍摄,拍摄时太阳距地球大约9300万英里(约合1.5亿公里),月球距地球25万英里(约合40万公里),空间站距地球310英里(约合500公里)。
2.蓝色泻湖
照片展示的是距地球大约5000光年的蓝色泻湖星云,黑色的尘埃流蜿蜒穿过明亮的炽热气体。这幅照片于5日对外公布,由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可见光和红外巡天天文望远镜(VISTA)拍摄。当时的VISTA正在执行一项观测计划,拍摄细节空前的银河系中部区域照片。由于尘埃对可见光的散射,天文学家可通过红外研究观测到通常不可见天体发出的光线。例如,泻湖星云的红外照片便揭示了过去5年上演的剧烈的恒星形成活动,表明这个星云的恒星数量呈增多趋势。
3.烟熏日偏食
日偏食照片,4日在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拍摄,烟囱冒出的烟让日偏食显得有些暗淡和朦胧。由于月球遮住太阳的部分区域,地球上的我们便看到了日偏食。4日,欧洲大多数地区、北非、中东以及中亚地区均欣赏到日偏食景象。2011年将出现4次日偏食,4日的日偏食是第一次。
4.潮汐纹理
照片在国际空间站上拍摄,3日对外公布。照片中,青绿色的深层海水好像树枝一样伸向较浅的巴哈马群岛潮滩。左侧面积较大的陆地是长岛西部地区。巴哈马群岛的大约700个沙洲、岛屿和环礁是巨大的大小巴哈马浅滩组成部分。潮滩的水下区域主要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则来自于海洋生物的骨骼残骸——被陆地间的水道“雕刻”成现在的模样。
5.火焰漩涡
在这幅细节达到空前程度的仙女座星系红外照片中,银河系的这个邻居好似一个燃烧的漩涡。仙女座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之一。照片于5日公布,由欧洲航天局的赫歇尔太空望远镜2010年12月拍摄。赫歇尔望远镜的“红外眼睛”至少发现了5个遥远的低温尘埃环,尘环所在的仙女座星系区域正是恒星形成区。据天文学家透露,其中一个环绕星系中心的巨大尘环可能在仙女座星系最近与另一星系碰撞时形成。
6.火星扇
这幅伪色照片5日公布,由美国宇航局的火星侦察轨道器拍摄,火星南极的粉红色地带装点着蓝色扇形结构。蓝色区域是微小的尘埃颗粒,也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浮质较为集中的区域。随着冬季的结束,火星的底层季节性干冰开始蒸发。从干冰裂缝喷出的气体将浮质带到表面。较大的尘埃颗粒在指向表面风方向的扇形区域沉积,较小的颗粒则继续悬浮在上方。(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