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kexue.com)讯 书本,的确是个好东西,然而在看书时总有些不大不小的麻烦,比如喝饮料时总是让人提心吊胆,如果有一种纸张可以防水防菌还有磁性,听上去是不是很棒?
近日,来自意大利的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纳米纸张,“纸张最初的属性并没有被改变—它们仍然可以作为载体被印刷,”Roberto Cingolani博士向福布斯新闻的人解释道。“纳米科技的特性被运用在纸张生产中,让这些纸防水防菌,如果你需要的话,甚至可以是荧光的。”
位于热那亚的意大利科学院称他们已经成功地将构成纸张的分子(即单体)和纳米颗粒在实验室中结合起来制成新的纸张材料。
如果这个听起来太奇幻了,那么我现在要告诉你,不仅仅是纸张可以被制造成这样神奇的东西,其它的非纺织材料,包括无纺布等都可以被制成三防的新型材料。
试想一下:
1、漫画书上连细菌都没有你会多放心的让孩子去阅读了;
2、你可以躺在游泳池里看一会书;
3、不用磁铁就能把便利贴贴在冰箱上了;
4、派对上只有一张荧光纸就变得浪漫起来。(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时间3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勇敢的意大利摄影师马特-赞菲托尔最近登上阿尔卑斯山脉,迎着每小时100公里的强风,拍摄雪被卷起的壮观场面。巧妙构图和这种罕见天气的完美结合,形成了这种犹如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飘在云端的奇幻画面。
41岁的马特周围的积雪被大风扬起,让他看起来像是站在阿尔卑斯山脉的云端,这种犹如幻境的美丽画面被他的朋友艾多尔多-布罗特拍摄下来。家住意大利梅拉诺的马特上周在前往这座著名山脉旅行时,拍摄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图片,看到最终结果他简直惊呆了。
他说:“我从未在风那么强的时候站在一座山的山顶上,我曾担心我们会中途放弃拍摄计划,但是最终我们决定继续下去。我们前往意大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多洛米蒂段。到达目的地时,强劲的风让我们很难拍摄到好照片,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强风正在雪上形成一层‘薄雾’。被风卷起的雪片与天空中的云团连成一片,让人感觉犹如正置身在云端。这是摄影术超现实主义的一面,这种场景可能以后我再也无法体验到。”(秋凌)
北京时间8月10日消息,马可波罗的中国和远东地区游记使他一举成名,成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家之一,但是根据最新的资料,意大利考古学家称他从未到达过中国和远东。他们更倾向于认为马可波罗只是在黑海沿岸和去过中国、日本和蒙古帝国的波斯商贩闲聊,并用在那里道听途说的故事加以改编,据为己有。但是黑海沿岸和中国仍旧相隔千里。在经过拼凑加工之后他写出了使他成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考古学家们特别指出其对于1274年和1281年间元世祖忽必烈入侵日本行动的描述存在前后矛盾和不精确之处。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丹尼尔·配却拉(Daniele Petrella)是一项意大利在日本进行的考古项目的负责人。他说:"他将两次事件搞混了,将发生在第一次远征日本时的一些事情和第二次远征时的事情混杂在一起。根据他的记载,在第一次远征中,从朝鲜起航的蒙古舰队登陆前在海上遭遇大风暴,几乎全军覆没。但是事实上这一事件发生于1281年的第二次东征日本行动。如果他真的是当时的亲历者,你觉得一个人有可能会混淆两个相隔7年的事件吗?"
另外 ,马可波罗书中对蒙古舰队船只的描述也和小组在日本发掘出的蒙古战船非常不同。配却拉教授举例说,马可波罗在书中描述蒙古战舰拥有5个船帆,但事实上根据出土的实物,蒙古战舰只有3个船帆。
他说:"正是在我们发掘历史文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马可波罗的书中描述存在越来越多的疑点。比如当他描写元世祖忽必烈的舰队时,他提到工匠们使用树脂来增强船只的水密性,他在书中使用了'chunam'一词,但是这个词在中文和蒙古语中找不到对应词,而在波斯语中,这个词恰恰表示'树脂'。另外,他通常都用当地语言来表示当地地名,可是奇怪的是,对于中国和蒙古的地名,他却一反常态的不用当地语言的地名,而用它们的波斯名字。"
马可波罗还曾描述自己在中国的朝廷中担任过官职,但是奇怪的是他的名字从未在任何保存下来的中国或蒙古文献中出现过。
意大利学者的怀疑更进一步为当初英国学者的质疑提供了支持。在出版于1995年的《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吗?》一书中,大英图书馆中国分部主管弗朗西斯·伍德(Frances Wood)提出马可波罗可能根本就没有越过黑海一线。
她在书中指出马可波罗作为一位对日常生活和习俗观察细微的人士,在他的著作中竟然对中国妇女缠小脚的习俗,筷子,饮茶等风俗只字不提,连长城都没有提及,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她说:“根据威尼斯的存档记载,马可波罗家族没有任何显示与中国有任何直接关系的证据。在他们家族的遗产中没有找到任何来自中国的物件。”她认为一种可能性是他抄袭了一位波斯商人撰写的中国旅行指南。她说:“他的书里面大约只有18句话是他用第一人称写的,你会发现他的书中极少会使用诸如'我亲眼看见'之类的表述。”
因此伍德女士认为“我相信与其说这是一个人写的游记记述,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本中世纪风格的摘抄本,记载着当时那个时代欧洲人对于远东的看法。”
意大利威尼斯的著名商人、旅行家马可·波罗因为在其游记中记述了在中国等富饶的东方国家的见闻,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晨风)
当地时间12日,意大利开始就是否恢复使用核能举行全民公决,由于丑闻缠身的总理贝卢斯科尼支持重启核能,因此公投也被视为对贝卢斯科尼的一次信任投票。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现严重核泄漏事故,意大利随后就是否停止使用核能举行了一次全民公投,结果大部分民众支持“废核”,从那以后的意大利的土地上就再没有出现过核电站。
但贝卢斯科尼执政以来,却一直希望恢复核能。他的理由是石油、煤炭等燃料价格高企,既不环保,又徒增发电成本。贝卢斯科尼政府甚至制定了2014年的核能发展计划。不过,今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贝卢斯科尼暂时中止了恢复核能的计划。
意大利反对派和许多民间组织都反对恢复核能,并推动就此问题再次举行全民公决。6月2日,意大利最高上诉法院作出裁定,同意以全民公投的方式决定是否恢复核能。这一裁定得到反核能人士的积极肯定。包含80个民间机构的“向核能说不”运动组织者表示,最高上诉法院的裁定是对“傲慢政府的谴责,它将决定核能的权利重新送回到公民手里。”
最新民调显示,目前大部分意大利民众依然反对恢复使用核能,受访者最担心的问题依然是“安全”。在公决前,绿党领袖丹尼尔·科恩-本迪特呼吁意大利人投票反对恢复核能,他称,若反对成功,将向其他欧洲国家传达一个重要的信号。
根据意大利法律,一旦投票率超过50%,公投的结果就有效。而如果多数民众在公投中反对恢复核能,那贝卢斯科尼政府的核能计划将不得实施。(张乐)
相关新闻 总理“特权”也将公决
全民公投将举行两天,民众除了就核能表态之外,还要就是否给予总理贝卢斯科尼司法豁免权表明态度。
2004年,意大利法院废除了给予总统、总理等高官的司法豁免权,但2008年贝卢斯科尼连任总理后,又通过了一项过渡性法律解释,保护总理等高官免于出庭受审。
今年早些时候,意大利宪法法院又部分剥夺了贝卢斯科尼的司法豁免权,以便就一些丑闻对其展开诉讼。但是贝卢斯科尼依然可以利用总理的身份享有其他一些特权。因此,此次全民公决,民众将就是否给予总理司法豁免权进行表态。目前贝卢斯科尼被多重丑闻缠身,身陷三场官司,分别是涉嫌与未成年少女发生性关系,收受贿赂以及舞弊。(张乐)
耶稣裹尸布
耶稣裹尸布上的神秘面孔
乔托的著名画作《哀悼耶稣》
都灵裹尸布据称是耶稣下葬时包裹耶稣身体的麻布。作为天主教的圣物之一,其最大的特点便在于布面上清晰可见的耶稣身体的轮廓。几个世纪以来,围绕耶稣裹尸布的真伪一直存在不少争议。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8日报道,意大利一位专家仔细研究了都灵裹尸布的照片之后认为,现存的都灵裹尸布其实是赝品。
都灵裹尸布从来不缺少争议。几百年来,人们围绕这块14英尺(约4.3米)长的麻布一直争论不断。6月7日,意大利艺术品鉴定专家卢西亚诺?布索给出了他的答案——现存的都灵裹尸布与耶稣无关,而是出自意大利中世纪艺术大师乔托之手的画作。
布索是在花了几个月时间仔细研究了都灵裹尸布的照片之后得出这一结论的。他宣称自己发现了多处隐藏在布面上的数字“15”字样,并据此推论这块所谓的“裹尸布”是在真品已经严重损坏的情况下由乔托在1315年时创作的。
布索说:“我研究了裹尸布的高清图片,并在脸部和手部等多个位置发现数字‘15’的字样,其中一个还被特意写成十字架的形状。乔托并不是在伪造什么。他在裹尸布上签下了‘乔托15’,指明这是他1315年时画的。”布索坚持认为,700多年前的画家常常会把自己创作的时间暗含在作品中,以防止他人伪造,而这些隐藏的线索往往只有很少人才知道。
都灵大教堂并未对此事发表评论。布鲁诺·巴尔贝里斯博士是都灵裹尸布陈列馆的负责人,他对布索的说法表示嗤之以鼻:“我认为这个理论是荒唐可笑的。他的说法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说服力,而且据我所知,这块裹尸布也绝非刻意为之的艺术品。此前就有许多人声称在裹尸布上发现了希腊文或者希伯来文,但是最终都没有得到证实。”巴尔贝里斯博士表示,虽然裹尸布的来历还有待研究,但他对裹尸布的真实性坚信不疑。
几个世纪以来,都灵裹尸布的来历一直激发着人们无穷的想象力。去年曾有一个修道士对媒体披露,纳粹独裁者希特勒也曾经觊觎都灵裹尸布。1988年科学家进行的碳14鉴定显示,这块裹尸布制造于1260年到1390年之间;但也有科学家认为裹尸布多年的侵蚀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虽然人们对耶稣裹尸布的真伪意见不一,但至今仍然没有人能解释,布面上的身体轮廓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意大利一名旅行者今年夏季拍摄了一组照片,展现了一群野山羊在意大利北部的希吉诺水坝岩面上攀爬的惊险瞬间。野山羊之所以冒险攀爬水坝并不是为了展示它们的过人本领,而是为了舔舐岩石上面的盐。作为一种食草动物,它们无法获取足够的矿物质。
1、山羊挑战地心引力
拍摄于2010年夏季,一只阿尔卑斯野山羊在意大利北部水坝近乎垂直的岩面上攀爬,其灵巧的移动步法绝对令所有攀岩爱好者羡慕不已。根据素以揭穿各种谣言和传闻著称的Snopes网站9月报道,最近,这一幅以及其他展现山羊攀爬水坝的照片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有些电子邮件指出,这些动物实际上是在美国怀俄明州水牛比尔水坝上攀爬的大角羊。
野山羊攀爬水坝的照片由意大利徒步旅行者阿德里亚诺·米格里奥拉蒂拍摄。米格里奥拉蒂通过电子邮件对国家地理新闻网站表示,他在160英尺(约合49米)高的希吉诺水坝上拍摄了这些照片。据位于英国的Caters通讯社报道,在水坝的盐壳岩石上攀爬时,这些山羊的身体就好像粘在上面一样。作为一种食草动物,山羊无法获得足够的矿物质。
认为在美国同样可以拍到这种景象实际上也并不是什么牵强的想法。美国非营利性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可持续水力发电高级顾问杰夫·奥珀曼表示,石山羊也能攀爬美国西部的水坝。奥珀曼用“令人难以置信”形容在希吉诺水坝拍摄的照片,他指出11月期《国家地理杂志》也刊登了一只蒙大拿州石山羊攀爬水坝并舔盐吃的照片。那只山羊拥有不可思议的攀爬能力,就像是在表演杂耍。
他说:“那只山羊就好像将蹄子楔进陡峭的峭壁表面,它四蹄张开,动作好似瑜伽。意大利的山羊也是如此。这些动物能够战胜在我们看来不可能逾越的地形,并得到它们想要的东西。”奥珀曼指出,类似希吉诺这样的水坝在意大利较为罕见,粗造的石工技术提供了可以充当立足点的缝隙。如果是水牛比尔等更为罕见并且光滑的混凝土结构水坝,山羊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这种壮举的。
2、羊罗棋布的水坝
希吉诺水坝并不完全处于直立状态,这就允许野山羊——例如2010年夏季所拍照片中的野山羊——获得一定的支撑。《史密森尼杂志》指出,经过长时间的进化,野山羊已经适应了危险的环境,进化出适于进行攀爬的分趾蹄,趾与趾之间的缝隙宽度超过其他任何分蹄动物。它们的蹄子长有一层坚固的壁,可以抓住陡峭的峭壁,蹄子内部结构柔软而富有弹性,在因地心引力身体前倾时可以充当一个“制动器”。
奥珀曼表示水坝通常建在陡峭的峡谷内,希吉诺水坝的陡峭岩面对于生活在山区的野山羊来说并不陌生。Caters通讯社报道说,欧洲阿尔卑斯山的高度可达到1.6万英尺(约合5000米),在多岩而陡峭的地形攀爬早已成为野山羊生活的一部分。
3、为盐攀坝很值得
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奥珀曼说,2010年夏季所拍照片中的野山羊攀爬希吉诺水坝是为了满足它们对盐的渴望。这种行为说明它们非常聪明,充分利用了人类在它们的栖息地建造的水坝。其他一些胆识过人的动物同样不把栖息地内的水坝放在眼里。奥珀曼指出鳗鱼便会逆流而上越过阻挡它们去路的水坝。
但大量水坝的存在终究成为野生动物生存的障碍,阻碍鲑鱼以及其他鱼类的迁徙便是一个最好证明。他说:“在建造水坝时,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例如如何在满足能源需求和保护野生动物之间实现一种平衡。在我看来,山羊攀坝照就是一个怪异而带有喜剧色彩的小插曲。”(孝文)
意大利一上诉法庭日前做出裁决,允许意大利举行公投,决定是否恢复使用核能。
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后,意大利曾举行过一次公投,使之成为G8集团中唯一一个放弃使用核能的国家。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上台后表示,意大利将恢复核能利用以减少对外国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此举在意大利上下引发争议,反对派呼吁举行公投决定。
但是日本3月份发生核危机后,贝卢斯科尼将这一计划束之高阁,因为担心公投结果可能是民众强烈反对核能使用,导致将来任何尝试恢复核能利用的努力失败。但是意大利上诉法庭日前做出判决,将于6月12日到13日对此举行公投。
最近,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的垃圾危机再次卷土重来,上千吨垃圾堆积在街道上无人清理。意政府不得已出动军队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自2008年以来意大利军队第二次被部署到那不勒斯清除垃圾。看似简单的垃圾问题为何会在那不勒斯成为久拖不决的“老大难”?而政府又为何在此时动用军队?实际上,意大利垃圾危机的背后既有政治硝烟弥漫,也有看不见的“黑手”在操纵。垃圾、权力和金钱已构成一幅错综复杂的画面。
出动军队清理垃圾
这次那不勒斯的垃圾危机已经持续了数月之久,共有约3000吨垃圾堆放在街道上无人清理。由于天气逐渐转暖,这些垃圾散发出令人作呕味道,让当地居民无法忍受。愤怒的居民多次点火焚烧垃圾,平均每天都会由此引发数十起火灾,导致那不勒斯城内火警不断。还有些人在垃圾堆上竖起大牌子,上面写着“我们已经与这些垃圾产生了深厚感情,请别动他们!”以讽刺政府在垃圾危机面前的不作为。
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承诺派军队进入那不勒斯市去清理垃圾。从5月9日开始,约有170名士兵和70辆卡车抵达那不勒斯参与垃圾清除工作。但是他们只能将垃圾清理到车上并运往垃圾填埋场等待处理,最终的清理还要看填埋场的工作效率如何。当地公共卫生官员帕洛·贾克梅里认为,军队并不能解决问题,他们的作用也有限。
垃圾场上的政治斗争
贝卢斯科尼在2008年选举中曾承诺解决那不勒斯垃圾问题,之后他也确实派遣部队清理垃圾,兑现了承诺。而此次贝卢斯科尼政府再次出动军队,正是在意大利即将于5月15日开始地方选举之前。这个举动简直和上次如出一辙,不能不让人怀疑他是否又在将“垃圾场”作为“政治秀场”,故技重施为地方选举造势拉票。
其实从技术层面来看,垃圾问题的解决并不困难。目前在那不勒斯附近的垃圾填埋厂已经是满负荷运转,政府需要新建处理厂才能解决这个矛盾。但关键也在这里,就像贾克梅里所说的,“我们的致命弱点就是缺乏协作”。以那不勒斯为首府的坎帕尼亚大区是意大利左派力量的传统势力范围,贝卢斯科尼领导的中右翼政府在这里总是面临掣肘。贝卢斯科尼曾计划在那不勒斯周围小镇再建一座欧洲最大的垃圾处理厂,但各市镇政府就是不松口,当然居民对环境污染和健康威胁的担忧也是政府面临的压力。两派政治力量相互较量,一方指责“你在作秀”、一方指责“你故意使绊”,而那不勒斯人在垃圾中一晃就熬过了好几年。
黑手党垄断垃圾行业
针对令人头疼的垃圾难题,有意大利学者提出了一个不牵扯政治因素的解决办法:提高现有的垃圾回收处理能力。目前那不勒斯的垃圾回收率比较低,政府每年花费1.6亿欧元用于垃圾分类,但当地的垃圾分类处理率却只有10%。这种落后的公共管理能力进一步加速了垃圾危机的爆发。那不勒斯一所大学的公共卫生学教授玛利亚认为,只要达到50%的回收率就可以解决垃圾问题,而且回收废品的销售收益还可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不过,这个大有“钱”途的方案却有人捷足先登,那就是臭名昭著的黑手党。
有分析认为,那不勒斯垃圾问题无法根治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黑手党,因为他们把垃圾看得“像黄金一样值钱”。卡莫拉家族是与西西里黑手党齐名的黑社会组织,他们在从事其他犯罪活动的同时,也渗入到包括垃圾处理在内的公共事业领域。
据报道,卡莫拉家族用威胁、利诱等手段,非法承包或以其他形式控制了那不勒斯至少一半的垃圾运输和处理业务,不仅借此大量侵吞公共资金,还将回收废品简单清理后偷偷运往非洲和亚洲销售,从中谋取巨额暴利。而为了垄断垃圾处理行业,他们还阻止和破坏尚未被他们掌控的垃圾处理公司的正常运作。(
环球网记者朱盈库报道,据法新社4月14日报道,由于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已经不可能参加2012年大选,他已经指名现任司法部长安吉利诺•阿尔法诺为下届总理的一名可能人选。
据新闻发布会透露的信息,贝卢斯科尼12日晚在与外国记者的私人晚宴上首次透露,他不会在下届大选中作为候选人。现年74岁的贝卢斯科尼说:“我可以领导保守党,但是我不想发挥作用。”他指出,由40岁的司法部长阿尔法诺领导人民自由党最为合适。
作为贝卢斯科尼的重要盟友,阿尔法诺一直是意大利非常有争议的司法体系改革的支持者。本月13日,他的司法改革法案获得下议院通过,但批评家称,他的改革案是为面临司法指控的贝卢斯科尼免受法律制裁而设计。
贝卢斯科尼还称,他无意竞选意大利总统。多年来被他视为左右手的总理府国务秘书詹尼•莱塔将是非常合适的总统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