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10月4日电 据外电报道,意大利南部海域3日发生一艘载有约500人的偷渡船沉没事故。事故发生12个小时后,已有至少150人获救,最终死亡人数可能会升高到300人以上。

当地时间3日凌晨,这艘载有非洲国家移民的船只在意大利最南端的兰佩杜萨岛水域起火沉没,事发地点距港口仅1公里。

意大利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尔法诺最初报告93人遇难,但是救援潜水员后来说,他们在沉船内与周边又找到至少40具尸体。

这艘船长约20米,挤了大约500人,绝大多数人来自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在距兰佩杜萨岛只有1公里的水域时,马达停止工作,随后船体进水,开始下沉。由于船体下沉已有柴油渗出,致使引起船体起火。这艘船最终沉没。

这是意大利南部地中海水域中偷渡事件中,单次沉船事故中死难人数最多的一次。

一名联合国官员指责对非法移民的高压政策导致了此次惨剧的发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他希望此次事故能促进保护移民权利的行动,以及改善公众对非法移民的看法。

意大利总理莱塔3日下午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于4日在全国为在南部海域遇难的偷渡者举行哀悼日,意大利全国降半旗,全国所有学校默哀一分钟。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在一个乱葬岗中发现的“威尼斯吸血鬼”的头盖骨,一块砖头插在它的嘴中

  这或许是威尼斯的一种吸血鬼的驱魔方式,现在却在科学家们中引发争议,是否掘墓人曾经试图打败一个不死怪物。这个争论开始于16世纪时在威尼斯岛埋葬瘟疫病人的乱葬岗。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司法人类学家马特奥-博瑞尼说到:“那里一位妇女的遗骸很显然被强行塞到嘴中一块砖头,或许这是考古学已知的第一例吸血鬼葬礼上而且人们为尸体进行驱魔。”

  博瑞尼说到:“当瘟疫在欧洲肆虐的时候,吸血鬼迷信非常的普遍,而且很多这种民间传说可能是由于人们对腐烂的自然阶段的错误认识。”新近的死亡通常都能表现出惊人的生气。随着尸体的皮肤起皱和收缩,头发和指甲在死后或许会出现生长。博瑞尼说到:“根据这个女人锁骨的位置判断,这个女人的遗骸很显然被裹尸布所包裹着。”一具尸体或许会因为腐烂从裹尸布中流出腐蚀的液体,这种现象或许会让掘墓人认为它是一个吸血鬼。

  吸血鬼神话将这种怪物同传染病联系在一起,而且1576年传染病在威尼斯泛滥成灾,杀死了多达5万人,接近一个城市的三分之一人口,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提香。博瑞尼和他的同事埃米利奥在2010年的《法医学》杂志上说到:“偶然遇到这种尸体的掘墓人或许是为了防止吸血鬼进一步传播瘟疫毁灭城市。”后来,在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和一部国家地理纪录片中都对吸血鬼进行了讨论。

  然而现在其他的研究人员公然嘲笑这种论断,一些人或许认为这是一种驱魔仪式,但这些研究人员认为是一块砖意外掉落在一个头骨的嘴中。意大利比萨大学的人体人类学家西蒙娜告诉生命科学记者:“我惊奇的发现一本主流杂志《法医学》的评论者在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证实埃米利奥和博瑞尼的假设的情况下,就已经允许发表他们的文章。”

  西蒙娜说到:“首先,发现‘吸血鬼遗骸’地点的照片显示她的的遗骸周围被石头、砖头和瓦片所包围。”她们同样注意到尸体的嘴通常都是张大的,能让许多物体掉入,比如说,她们在威尼斯的Vecchio Lazzaretto墓地发现一副嘴中含有大腿骨的骨架。她们同样也注意到没有明显的证据证实裹尸布的存在,同样棺材墙壁或许也能解释锁骨的位置。她们也补充了所谓的食尸鬼的传说,那个传说很显然只局限于东德区域而非意大利。西蒙娜和她的同事在《法医学》杂志的五月期刊中详细论述了她们的理由。

  西蒙娜称吸血鬼的观点是“胡说八道”。她说到:“不幸的是,这在意大利过去的几年中是一种普遍的做法。这或许是由于意大利对于科学研究资金的强烈紧缩,因此研究人员通常用与科学无关的耸人听闻的发现来吸引人们注意和获得研究资金。”

  博瑞尼和他的同事强烈的反驳了她们分析中的理由。他们在《法医学》杂志五月刊的一篇文章中论述了这一地点发现的身体细节如何来支持他们解释。而且虽然食尸鬼的传说被发现于日耳曼地区,但威尼斯在那个时代是一个活动中心,那么来自遥远地区的这种传说很有可能在这里传播。博瑞尼说到:“对于我意大利同行的评论,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相当让人反感的情况。她们对我的研究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它被各大媒体所宣扬。我想阐明这一点,我从未寻找过媒体。”(过客/编译)

  相关阅读

  设计师制奇特"吸血鬼灯" 人类血液进行化学反应

  美海滩现神秘恐怖动物尸体 长巨大獠牙如吸血鬼

  天文学家拍到吸血鬼恒星 疯狂吸收伴星物质(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意大利及全球近期的一些地震使“地球进入新地震周期”说法一时间甚嚣尘上,美国华裔地球物理学家林间3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尚无足够证据表明地球进入新地震周期。

  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任研究员的林间说,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大地震后的8年间,全球又发生数次9级或接近9级的大地震,地球地震能量的释放超出之前8年的水平。但所谓大地震“周期”通常在100年以上,科学家从1900年才开始有专业仪器记录地震,对1900年前的地震活动了解非常有限。

  他认为,科学家仍需要寻找全面、有力的相关证据,“当判断地球是否进入一个新的地震周期时,我们需要特别谨慎”。

  谈到日前发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地震,林间说,地中海地区像一块三明治,被北面亚欧板块和南面非洲板块夹在中间,意大利近期发生的两场地震就是两个构造板块碰撞挤压导致的。由于这两个板块目前以每年4到10毫米的速度挤压碰撞,该地区地震频发不足为奇。

  他说,值得注意的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同样影响地中海南面的北非国家。作为第一作者,林间去年与其他研究人员在美国《地质物理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阿尔及利亚北部,包括人口超过300万的首都阿尔及尔地区,发生大地震的风险很高。林间等人预测,两个板块挤压蓄积的能量目前最高可在阿尔及尔地区造成6.6级到6.9级地震。

  林间说,地中海地区一直是地震多发地带,欧洲有记载的伤亡最严重地震于1908年发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当时地震和海啸共夺去十几万条生命。阿尔及利亚历史上也多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2003年阿尔及尔一场地震导致2000多人死亡。

  相关阅读

  河北地震局称 唐山近期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唐山4.8级地震 是否属1976年大地震余震存争议

  唐山今晨再发3.2级地震 两日连震属同一块区域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当地时间5月29日,意大利北部发生5.8级地震,震中位于帕尔玛市以东60公里处,震源深度10公里,目前已造成多人死亡。图为地震时倒塌的房屋。  

  中新网5月30日电 综合报道,意大利东北部29日发生里氏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目前死亡人数已升至16人,另有350人受伤,遇难者中包括1名中国公民。中国驻米兰总领馆已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提醒当地侨胞注意安全。

  意大利9日内两强震 损失严重

  据报道,稍早时的数据显示,29日的地震造成15人遇难,当地官员称,遇难人数目前已升至16人,另有350人左右因地震受伤。搜救工作彻夜进行,目前仍在继续。

  此外,当天救援人员再从废墟中救出一名女子。当局称,靠近震中的艾米利亚-罗马涅区在格林威治时间10点56分到11点01分之间,又发生了震级在5.1到5.3级之间的三次余震。居民产生恐慌情绪,数以千计的民众被迫住在临时帐篷内,包括历史建筑在内的当地建筑物纷纷倒塌,受损严重。

  据悉,目前因地震离开家中,被疏散至紧急安置点的意大利民众超过5000人,另有4000人流离失所,因担心余震,他们在街头度过夜晚。

  当局警告,在接下来数日内,震区或再遭余震袭击,不能排除还有强震发生。

  就在29日的地震发生9天前,5月20日,上述地区发生里氏6.0级地震,造成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意媒体报道称,米兰多拉、菲纳莱艾米利亚、圣菲里斯和莫德纳的许多建筑在5月20日的地震中没有倒塌,但是在29日这次地震中没能幸免。

  总理承诺尽快使灾民生活恢复正常

  据报道,在29日的里氏5.8级地震发生2个小时后,意大利总理蒙蒂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他说意大利政府将竭尽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震区人民的生活恢复正常。蒙蒂说,这个地区出产丰饶,对意大利来说很特殊、很重要。

  据悉,博洛尼亚周边地区是意大利经济产值最高的地区之一,地震让深陷衰退的经济再添麻烦。

  报道指,艾米利亚-罗马涅区是一些意大利知名品牌的总部所在,包括全球最大义式面食生产商百味来集团(Barilla)、高性能的法拉利(Ferrari)跑车以及摩托车制造商杜卡迪摩托车控股公司(Ducati Motor Holding)。

  这个地区也拥有全国最为肥沃的农地,并生产帕玛(Parma)火腿和帕玛森(Parmesan)芝士等颇具价值的出口食品。

  1名中国公民遇难 领馆启动紧急机制

  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5月30日发布通告,提醒中国公民谨慎前往艾米利亚地区,注意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领馆已第一时间启动领事保护紧急机制,据介绍,目前除一名中国浙江籍男性侨胞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外,尚未有其它中国公民伤亡的消息。

  地震发生后,中国驻米兰总领馆高度重视,并在接到我侨胞伤亡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梁慧总领事派出以严华龙副总领事为首的工作组立即前往我侨胞聚居的米兰多拉市(MIRANDOLA)了解灾情,慰问侨胞。

  根据工作组反馈的有关情况,目前尚未发现有其它中国公民伤亡,但当地依然余震不断,许多民众流落街头,正在等待当地政府的救助和统一安置。

  领馆称,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及当地侨胞的受灾情况,提醒中国公民近期谨慎前往上述地区,并表示如有需要,请与中国驻米兰总领馆联系:0039-3272862927。(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意大利古建倒塌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2日报道,遭受5.9级地震袭击的意大利东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目前已有7名居民死亡,数十人受伤,将进入紧急状态。数以千计的意大利人因为担心强震再度来袭而彻夜不敢回家,有的人干脆在车上过夜,有的则到临时避难所休息。
 
震区当晚发生了至少24次有感余震,当中4次余震的强度达至少3级,同时当晚也下起了倾盆大雨。一些居民回忆起地震发生时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

  当地居民加比奥利告诉记者:“这是我人生中最恐怖的一天。妻子的尖叫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然后我看到身边所有的东西都在摇晃,瓶子和瓷器从架子上摔下来,墙上挂的画掉在地上,房门自动打开。我活了65岁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景。更糟糕的是,我妻子在跑出房间时不小心摔伤,我还要带她去附近医院。”

  回忆起地震时的场景,20岁的费雷拉大学学生达尔·贝罗同样心有戚戚。她所在的学校距震中约30公里。“地震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床铺在颤抖,周围所有东西都在摇晃,大约半分钟的时间我跪在床上,害怕得无法动弹。之后我听到走道里有嘈杂的声音,于是我随手套了件衣服就跑出门外。”

  “所有人都在打电话,想了解亲朋好友的安危。我试着和家里打电话,但打了好几次都没通。我想回家,我很害怕,三更半夜没有火车,我不知道去哪里。还好后来我和母亲通了电话,她告诉我她正在赶来接我的路上,这让我安心不少。”

  贝罗的声音有些颤抖地说,“后来我才知道了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的消息。这是永生难忘的可怕夜晚。”

  年仅5岁的小女孩维多利亚相当幸运,她被救援人员从瓦砾中救出,而成功发出求助信号的“救星”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据当地媒体报道,地震发生后,维多利亚的房间沦为废墟,她的父母心急如焚,而报警求助电话此时却无法打通。慌乱之际维多利亚的母亲拨错号码,一个电话打到美国,而接起电话的恰好是一位在美国留学的意大利医生。

  在得知维多利亚的处境后,他设法打电话到罗马警察局,后者及时通知了地震地区的救援部门,将维多利亚成功救出,并将她送往医院。医生表示目前她的身体状况良好,很快就能出院。

  相关阅读

  意地震古建受损严重 专家称百万建筑存倒塌危险

  揭秘世界第一碗面:4000年前地震使其保留至今

  智利再次发生6.4级地震 3日内第2起地震超6级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意大利古建倒塌

  据外电21日报道,意大利一个建筑师团体上周曾发表一封公开信,批评意大利的私人和公共建筑安全标准不达标,警告国内有“600万栋建筑物面临地震威胁。”

  这封署名“全国建筑师委员会”的信件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关注。然而就在两天后,意大利北部即发生5.9级地震,造成7人死亡,4000人无家可归。

  报道指,20日的地震并非意大利历史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但它再次给该国建筑标准敲响警钟。此前的报道称,许多历史性建筑在这起地震中受损,但更应引起人们重视的,是被地震毁坏的现代建筑。遇难者中有多数是因房屋倒塌而死。

  意大利“全国建筑师委员会”主席莱奥波尔多表示,意大利的许多建筑都存在结构问题,且年久失修。与古代历史性建筑相比,那些建于上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间的建筑所面临的威胁更大,更应引起人们重视。
 
莱奥波尔多称,他的组织过去20年间一直呼吁政府重视建筑质量问题,但都没有收到明显成效。据悉,意大利大部分建筑产生于二战时期,而抗震标准直到1973年才出台。这意味着至少一半现代建筑缺乏这一标准。

  相关阅读

  意大利壁画暗隔藏玄机 或存达芬奇迷失百年画作

  意大利南部小城墓地不足 市长下达禁止死亡命令

  意大利研制出纳米纸张 防水防菌有磁性还带荧光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意大利地震文化遗产早破坏

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建筑被破坏 

  当地时间20日4时03分(北京时间10时03分),意大利北部一个历史建筑密集的地区突然遭遇5.9级地震袭击。地震导致至少6人遇难,数十人受伤,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建筑被破坏。

  教堂钟声同时响起

  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和火山学研究所的监测数据显示,地震震中位于意大利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米兰多拉市附近,震源深度6.3公里。地震持续大约20秒。由于震源离地面很近,整个意大利北部都有强烈的震感。

  6名遇难者中,有3人是在工厂上夜班的工人,地震震塌了厂房,将他们压在废墟下。地震导致数十人受伤,但伤势并不严重。

  一名正在当地的媒体记者汤普
森称,地震将她从睡梦中惊醒,“震感很强烈,好像持续了一分钟,可能更长。”

  汤普森说,在死一般的寂静后,城里教堂的钟声突然同时响起,撕破沉寂。此后,余震接连不断地袭来,直到5点50分仍有很强的余震。地震后,许多人走上街头躲避余震。由于酒店、商店的电灯在震后全部打开,当地有如白昼。

  文化遗产破坏严重

  一名英国游客戴维称,地震刚发生时,他正在做梦,震感甚至变成了梦境,“最开始的几秒钟,我梦见了地震,这时我醒了过来,隔了几秒钟才意识到真的发生了地震。”

  戴维说,他在黑暗中摸索着出口,“房间剧烈摇晃,天花板上不断落下泥灰,现在我还感到很害怕”。

  意大利著名的历史城镇大都分布在震中附近,包括费拉拉、摩德纳、曼图亚等,这些地区有着许多的艺术、历史建筑。

  当地官员称,20日凌晨发生的地震破坏了部分教堂的屋顶,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塔楼也被震坏。“地震给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破坏。”意大利文化部长说,文化保护部门人员已经开始着手调查文化遗产受破坏的程度。

  上一次是在700年前

  意大利许多地区都处在地震带上,3年前发生在中部城市拉奎拉的6.3级地震导致约300人遇难。但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较为强烈的地震并不多见。意大利地震专家格雷戈里说,上一次该地区发生同级别地震的时间是14世纪。

  “对人类而言,700年的时间可谓漫长,但对大自然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格雷戈里说。(百千)

  对人类而言,700年(一次强震)的时间可谓漫长,但对大自然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 ——意地震专家格雷戈里

  相关阅读

  智利再次发生6.4级地震 3日内第2起地震超6级

  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6.0级地震 震源深度140公里

  广州鱼群聚集引地震猜测 街坊笑称少见多怪(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传达·芬奇众多发明“抄袭”中国

  郑和的航海图

传达·芬奇众多发明“抄袭”中国

  达·芬奇设计的大炮

传达·芬奇众多发明“抄袭”中国

  达·芬奇的齿轮(右)与中国最早齿轮对比

  震惊世界的《1434》中文版即将面世,英国史学家孟席斯呼吁重新评价欧洲中心论史观:

  记者昨日获悉,《1434:一支庞大的中国舰队抵达意大利并点燃文艺复兴之火》中文版即将在下月初面世。本文作者加文·孟席斯是一位备受争议的英国史学家,继《1421:中国人发现美洲》提出中国人比哥伦布还要早70年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他在书中再次爆出惊人观点: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应该归功于中国人!

  书中声称,这支中国舰队曾携带了一批中国科技典籍到意大利,而文艺复兴中的巨匠达·芬奇的许多设计发明实际上是借鉴了这批科技典籍中记载的古代机器的设计,而非原创。

  记者采访本书译者、北京大学历史专业硕士杨立新、社科院的研究员罗丽萍,与读者一起了解孟席斯的惊人观点。

  中国人点燃文艺复兴?

  6年前,加文·孟席斯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中宣布:中国人最早绘制了世界海图;中国人先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郑和是世界环球航行第一人。 这一观点让全世界为之震惊!6年后,孟席斯在这本《1434:一支庞大的中国舰队抵达意大利并点燃文艺复兴之火》扔出了更大的爆炸性观点。这次,他宣布文艺复兴也是中国人引发的。孟席斯梳理了大量中国史料,在每个细节上都力图严谨。本书展示了一些中国古代发明的机械的设计图,这些图均出自于中国古籍,包括1313年问世的《农书》和其他一些于15世纪30年代以前问世的中国古代书籍。通过与达·芬奇等人的设计图对比,会发现达·芬奇等人震惊后世的许多机械发明设计图,其实是从中国舰队带去的古代科技典籍中获取的灵感,许多机器设计图和中国古籍《农书》里的图片“惊人相似”。

  孟席斯这一反“欧洲中心论”的观点再次激起历史学家们的批评声浪。而孟席斯却说:“当前历史教材中的理论才是彻头彻尾的垃圾,对这些垃圾执迷不悟的家伙并不是我这个‘幻想家’,而是那些所谓的历史学家。”

  证据1:郑和绘制了美洲地图

  学界都认为是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美洲,事实是,早在哥伦布扬帆启航的18年前,他就已经得到了一张美洲地图,这在他的航海日志中有所记录。试问怎么能够说在你事先已经得到一张该地地图的情况下发现了那个地方呢?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质疑麦哲伦。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峡是用这位伟大的葡萄牙探险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事实是,麦哲伦是在一张航海图上看到这条海峡的,那为什么还要用他的名字来给这条海峡命名呢?这不合情理。

  早在1507年,马丁·瓦尔特泽缪勒就出版了他的美洲地图和太平洋地图,比麦哲伦启航要早12年。而在1515年,也就是麦哲伦启航前4年,约翰内斯·肖纳尔出版了一张标明了据说是麦哲伦“发现”的这条海峡的地图。然而这两位制图者,一个是来自德国乡村的没有任何航海经历的牧师,一个是法国东部的制炮工匠,同样没有见过大海。那么,他们的地图是从哪里来的呢?当时有条件绘制的,只有奉命出使各国的郑和了。

  达·芬奇只是照着“画”?

  孟席斯宣称,达·芬奇震惊后世的许多机械发明设计图,其实也是从中国船队带去的古代科技典籍中获取的灵感,因为他的许多机器设计图都和《农书》等中国古籍内的机械设计图“惊人相似”!“达·芬奇基本上只是将中国人的机械设计图用三维立体方式重新画了一遍,并做了大量的改进。”孟席斯说。

  证据2:达·芬奇众多发明与《农书》里的图片惊人相似

  达·芬奇除了是著名的画家之外,他还是一个非凡的器械设计发明家。但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发明的机械的设计图(这些图均出自于中国古籍,包括1313年问世的《农书》和其他一些于15世纪30年代以前问世的中国古代书籍),并与达·芬奇等人的设计图对比,会发现达·芬奇等人震惊后世的许多机械发明设计图,其实是从中国舰队带去的古代科技典籍中获取的灵感,许多机器设计图和中国古籍《农书》里的图片“惊人相似”。也就是说,达·芬奇等人的很多发明,很早以前就被中国人使用了。

  中国船队给意大利带去大米

  孟席斯在《1434》中提到,1434年,一支由4艘船组成的中国船队抵达意大利,带去了当时中国人掌握的各项科技资料。这支船队只是中国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大型船队的一小部分。这支中国船队还派出特使从威尼斯前往佛罗伦萨市,向罗马教皇尤金四世转交了天朝皇帝的大量礼品,其中包括一些西方世界当时没有的世界地图、天体图和中国古代科技典籍,从而引发了欧洲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

  孟席斯举例称,出自达·芬奇的飞行器草图其实就是这支中国舰队带来的技术。他之前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有一支船队来到意大利,船上载有各种先进器物和世界上第一套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超过10万个实用发明由此传到欧洲。在达·芬奇的画册中,包含了降落伞、步枪等几百项发明,我认为那不是他发明的,而是他根据《永乐大典》中的图案,重新设计而已,只要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惊人的相似。包括日心说,也不是哥白尼提出来的,而是中国的郭守敬。”

  他还指出,“我们可以看到,意大利人也吃大米,大米就是郑和船队带来的,中国的精耕农业和水利技术,让意大利成了欧洲当时最富裕的国家。”孟席斯在书中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出了多项具有革命性发明创造的国家,这些发明创造包括造纸术、火药、金属冶炼、复杂的水车灌溉系统以及嫁接技术等。

  绝非哗众取宠之作

  加文·孟席斯:英国皇家海军退伍军官。1937年生于伦敦,几个月后被父母带到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到英国。1953年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在皇家海军的服役期间,他曾率舰沿着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迪亚斯、卡布拉尔和达·伽马的航线行遍世界。退伍之后,他曾多次走访中国与亚洲各国,专注于研究郑和率领的中国舰队先于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

  本书译者、北京大学历史专业硕士杨立新告诉记者,这本书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但也不同于现在市面上的“虚构历史小说”,所以翻译起来还是颇费周折的。比如作者引用的许多关于中国史的内容是经过其他国外学者翻译,作者直接拿过来用的;因此常常出现只有引文,没有注明出处的问题。大家也都知道,中国的史学著作可谓浩如烟海,要凭借仅有的几句英文,找出它们到底出自哪里,并不容易。“为此我也曾多方请教母校的老师,还有现在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同学。”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罗丽萍接受采访时指出,虽然饱受国外专家的批评,但是《1434》绝不是一部哗众取宠之作。她说,写作本书之前,作者是做了大量工作的。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跑了很多地方,并利用他已有的航海知识,以郑和远洋舰队为切入点,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就像研究达·芬奇的专家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教授马丁·坎普评价的那样,他认为孟席斯的观点“非常具启发性、非常有趣,但是仍需进行更艰苦的深入研究”。

  相关阅读:

  英展出达芬奇人体解剖素描 精确度准得惊人(图)

  破解达芬奇密码:神秘女子画像竟值上亿美元(图)

  意大利壁画暗隔藏玄机 或存达芬奇迷失百年画作

发表在栏目: 科学
2011年拍摄的一幅档案照片,展示了著名冰人“奥茨”,1991年发现于意大利斯库纳尔谷冰川。从“奥茨”伤口处,科学家发现了血液样本
  2011年拍摄的一幅档案照片,展示了著名冰人“奥茨”,1991年发现于意大利斯库纳尔谷冰川。从“奥茨”伤口处,科学家发现了血液样本
尽管在冰川内掩埋了5300年之久,“奥茨”仍保存完好,令科学家感到吃惊。现在,这个冰人保存在意大利博尔扎诺的考古学博物馆
  尽管在冰川内掩埋了5300年之久,“奥茨”仍保存完好,令科学家感到吃惊。现在,这个冰人保存在意大利博尔扎诺的考古学博物馆
左为科学家利用一系列技术还原的“奥茨”样貌。科学家表示“奥茨”可能来自于现今的科西嘉岛或者撒丁岛
  左为科学家利用一系列技术还原的“奥茨”样貌。科学家表示“奥茨”可能来自于现今的科西嘉岛或者撒丁岛
22年前,德国游客发现了冰人“奥茨”。自此之后,“奥茨”接受了一系列实验,甚至引发诅咒阴谋论
22年前,德国游客发现了冰人“奥茨”。自此之后,“奥茨”接受了一系列实验,甚至引发诅咒阴谋论
显微镜下的红细胞,呈甜甜圈形
显微镜下的红细胞,呈甜甜圈形

  20多年前,德国登山游客西蒙夫妇在意大利的一条冰川发现著名的男性冰人“奥茨”,距今5000年。现在,科学家又在“奥茨”伤口处发现了血液样本,据信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血液样本。冰人“奥茨”是22年前发现的。经过一系列检测,科学家确定了冰人最后一餐摄入哪些食物以及在海拔9000英尺(约合2743米)的山区跋涉时如何遭人谋杀,命丧黄泉。

  血液样本是一组意大利和德国科学家发现的。此前,科学家曾对“奥茨”的伤口进行分析,但并未发现任何血迹。研究小组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法医学家展开谋杀调查。直到现在,确定犯罪现场的血迹存在时间几乎仍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此项研究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进行,由意大利波尔察诺欧洲学院木乃伊与冰人研究所负责人艾伯特-辛克教授领导。科学家小组利用高科技含量的原子力显微镜对“奥茨”伤口处薄薄的组织片段进行分析。“奥茨”的右手上存在锯齿状伤口,箭伤是他的致死原因。

  原子力显微镜利用一个非常细小的探头对组织片段表面进行扫描,在表面上方扫描时,传感器负责测量每一个微小的破损。辛克说:“我们获取了甜甜圈形的红细胞图像,与在健康人体内发现的红细胞一模一样。”

  对箭伤进行检测时,科学家发现了血纤维蛋白,这种蛋白与血液凝结有关。辛克指出:“由于血纤维蛋白存在于新形成的伤口内而后降解,因此,‘奥茨’是在中箭后几天死亡的。这一观点一度引发争议,现在已经无人反驳。”研究发现刊登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交界》杂志上。两个月前,辛克发表了一篇有关冰人“奥茨”基因组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显示,“奥茨”与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居民具有相似之处。距这两座岛屿几百英里就是“奥茨”的发现地——靠近意大利-奥地利边境的斯密劳恩冰川。

  1991年,德国登山游客西蒙夫妇在斯密劳恩冰川发现了冰人“奥茨”。在此之前,古生物学家从未见过这样的古人尸体。“奥茨”的尸体几乎完整地保存下来,其中包括衣物和携带的武器在内。“奥茨”身高159厘米,年龄46岁,患有关节炎并被鞭虫污染。自发现之后,大约有30部电视科学纪录片围绕这个冰人展开,人们对他并不陌生。对于“奥茨”到底是死在发现地还是死后被埋葬在这里,科学家一直存在争议。

  由于与埃及木乃伊类似的所谓“奥茨诅咒”,“奥茨”的名气大幅提升。迄今为止,已经有7名与他有关的人神秘死亡。发现之后,“奥茨”的归属权便引发法庭大战,意大利和奥地利都声称“奥茨”应归他们所有,最后以意大利的胜利宣告结束。在此之后,发现者的酬劳问题也引发争议。意大利当局最初奖励发现者3000英镑(约合4853美元),2011年法庭作出判决,奖金提高到12万英镑(约合19万美元)。

  71岁的发现者埃丽卡-西蒙指出,冰人“奥茨”带来了数百万欧元的旅游收入,作为“奥茨”的发现者,她有权分享部分旅游收入。埃丽卡的丈夫赫尔穆特是7名死于所谓的“奥茨诅咒”的不幸者之一,2004年在一场登山事故中送命。(孝文)

  相关阅读

  深探解冻冰人奥兹 惨死于手段狠辣的谋杀(组图)

  科学家解冻"冰冻木乃伊" "冰人"谜团将大白天下

  5300年前木乃伊冰人奥兹 胃内发现野山羊肉(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2011年拍摄的一幅档案照片,展示了著名冰人“奥茨”,1991年发现于意大利斯库纳尔谷冰川。从“奥茨”伤口处,科学家发现了血液样本  2011年拍摄的一幅档案照片,展示了著名冰人“奥茨”,1991年发现于意大利斯库纳尔谷冰川。从“奥茨”伤口处,科学家发现了血液样本
尽管在冰川内掩埋了5300年之久,“奥茨”仍保存完好,令科学家感到吃惊。现在,这个冰人保存在意大利博尔扎诺的考古学博物馆  尽管在冰川内掩埋了5300年之久,“奥茨”仍保存完好,令科学家感到吃惊。现在,这个冰人保存在意大利博尔扎诺的考古学博物馆
左为科学家利用一系列技术还原的“奥茨”样貌。科学家表示“奥茨”可能来自于现今的科西嘉岛或者撒丁岛  左为科学家利用一系列技术还原的“奥茨”样貌。科学家表示“奥茨”可能来自于现今的科西嘉岛或者撒丁岛
22年前,德国游客发现了冰人“奥茨”。自此之后,“奥茨”接受了一系列实验,甚至引发诅咒阴谋论22年前,德国游客发现了冰人“奥茨”。自此之后,“奥茨”接受了一系列实验,甚至引发诅咒阴谋论
显微镜下的红细胞,呈甜甜圈形显微镜下的红细胞,呈甜甜圈形

  北京时间5月4日消息,20多年前,德国登山游客西蒙夫妇在意大利的一条冰川发现著名的男性冰人“奥茨”,距今5000年。现在,科学家又在“奥茨”伤口处发现了血液样本,据信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血液样本。冰人“奥茨”是22年前发现的。经过一系列检测,科学家确定了冰人最后一餐摄入哪些食物以及在海拔9000英尺(约合2743米)的山区跋涉时如何遭人谋杀,命丧黄泉。

  血液样本是一组意大利和德国科学家发现的。此前,科学家曾对“奥茨”的伤口进行分析,但并未发现任何血迹。研究小组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法医学家展开谋杀调查。直到现在,确定犯罪现场的血迹存在时间几乎仍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此项研究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进行,由意大利波尔察诺欧洲学院木乃伊与冰人研究所负责人艾伯特-辛克教授领导。科学家小组利用高科技含量的原子力显微镜对“奥茨”伤口处薄薄的组织片段进行分析。“奥茨”的右手上存在锯齿状伤口,箭伤是他的致死原因。

  原子力显微镜利用一个非常细小的探头对组织片段表面进行扫描,在表面上方扫描时,传感器负责测量每一个微小的破损。辛克说:“我们获取了甜甜圈形的红细胞图像,与在健康人体内发现的红细胞一模一样。”

  对箭伤进行检测时,科学家发现了血纤维蛋白,这种蛋白与血液凝结有关。辛克指出:“由于血纤维蛋白存在于新形成的伤口内而后降解,因此,‘奥茨’是在中箭后几天死亡的。这一观点一度引发争议,现在已经无人反驳。”研究发现刊登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交界》杂志上。两个月前,辛克发表了一篇有关冰人“奥茨”基因组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显示,“奥茨”与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居民具有相似之处。距这两座岛屿几百英里就是“奥茨”的发现地——靠近意大利-奥地利边境的斯密劳恩冰川。

  1991年,德国登山游客西蒙夫妇在斯密劳恩冰川发现了冰人“奥茨”。在此之前,古生物学家从未见过这样的古人尸体。“奥茨”的尸体几乎完整地保存下来,其中包括衣物和携带的武器在内。“奥茨”身高159厘米,年龄46岁,患有关节炎并被鞭虫污染。自发现之后,大约有30部电视科学纪录片围绕这个冰人展开,人们对他并不陌生。对于“奥茨”到底是死在发现地还是死后被埋葬在这里,科学家一直存在争议。

  由于与埃及木乃伊类似的所谓“奥茨诅咒”,“奥茨”的名气大幅提升。迄今为止,已经有7名与他有关的人神秘死亡。发现之后,“奥茨”的归属权便引发法庭大战,意大利和奥地利都声称“奥茨”应归他们所有,最后以意大利的胜利宣告结束。在此之后,发现者的酬劳问题也引发争议。意大利当局最初奖励发现者3000英镑(约合4853美元),2011年法庭作出判决,奖金提高到12万英镑(约合19万美元)。

  71岁的发现者埃丽卡-西蒙指出,冰人“奥茨”带来了数百万欧元的旅游收入,作为“奥茨”的发现者,她有权分享部分旅游收入。埃丽卡的丈夫赫尔穆特是7名死于所谓的“奥茨诅咒”的不幸者之一,2004年在一场登山事故中送命。(孝文)

  相关阅读:

  "冰人"奥茨或非"死无葬身地" 可能拥有体面葬礼

  "冰人奥茨"案尘埃落定 发现者获17.5万欧元奖金

  深探解冻冰人奥茨 惨死于手段狠辣的谋杀(组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