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6日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公开了一组卫星图片,展示了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原油泄漏事故的发展演变过程。

  1:4月21日,燃烧的钻井

4月21日,燃烧的钻井
4月21日,燃烧的钻井(图片提供:Jeff Schmaltz, MODIS Rapid Response Team, NASA)

  这幅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一颗卫星于4月21日拍摄,5月4日对外公布。照片中,距离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大约50英里(约合80公里)的“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冒出的浓烟向外飘散(底部中央位置)。一天之后,英国石油公司(BP)租用的这个钻井平台沉入墨西哥湾海底,原油泄漏在海面上形成的浮油也开始向美国墨西哥湾海岸扩散。

  出于一些至今未知的原因,这个漂浮的钻井平台在4月20日发生爆炸,导致11名工人死亡,另有17人受伤。4月22日,燃烧的钻井平台开始下沉,一同下沉的还有将钻井平台与5000英尺(约合1500米)深的油井连接在一起的管道。同一天,海面上出现一片薄而发出微光的浮油,长度达到5英里(约合8公里)。美国海岸警卫队海军少将玛丽·兰德里对记者表示:“原油泄漏可能由钻进平台下沉前发生的火灾以及其他因素所致。”

  2:4月25日,浮油面积扩大并发出微光

4月25日,浮油面积扩大并发出微光
4月25日,浮油面积扩大并发出微光(图片提供:Jeff Schmaltz, MODIS Rapid Response Team, NASA)

  4月25日,风吹动浮油向东南方向移动,远离陆地。在这幅由美国宇航局一颗卫星拍摄的照片中,被反射的阳光为浮油涂上一层不吉利的银色。此时此刻,原油正不断从墨西哥湾海底涌出。拍摄这幅照片时,浮油面积已达到大约40×30英里(约合64×48公里)。浮油南端较厚区域就位于海底泄漏点上方。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一幅地图,泄漏点长度达到16英里(约合26公里)左右。

  美国海岸警卫队海军下士汤姆·阿特卡森在4月23日接受“国家地理新闻”网站采访时表示,最初于4月22日泄漏的原油总量大约在8400加仑(约合3.18万升)左右,当时油井拒信已停止泄漏。在美国联邦应急反应部门看来,这只是一次小规模泄漏事故。

  但就在4月25日,海岸警卫队宣布远程遥控潜水器发现相关证据,证明石油管道一天内泄漏大约4.2万加仑(约合16万升)原油。海军少将兰德里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泄漏事故,对墨西哥沿岸的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3:4月26日,浮油朝三角洲扩散

4月26日,浮油朝三角洲扩散
4月26日,浮油朝三角洲扩散(图片提供:ESA)

  受西西北风影响,墨西哥湾浮油在4月26日继续向海内扩散,同时面积不断扩大。据欧洲一颗卫星的雷达图像显示,浮油较薄区域此时宽度已接近100英里(约合160公里),距离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图片中部偏左区域)只有大约21英里(约合34公里)。根据英国石油公司通过4月27日空中勘测绘制的一幅地图,已经能在更近距离看到浮油较厚区域的踪影。

  4月27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宣布他们正考虑采取可控性燃烧以便让浮油远离陆地。警卫队海军上将兰德里说:“我们已准备动用工具箱内所能动用的一切工具。”27日提到的工具包括数英里长的管状栏障、远程遥控潜水器以及类似清洁剂的化学物质。管状栏障可漂浮在海面上,用于阻止浮油扩散;远程遥控潜水器曾在试图关闭泄漏管道阀门过程中使用,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类似清洁剂的化学物质可以将原油分解成更小的油滴,进而达到通过自然过程进一步分解的目的。

  此外,工程人员还将在5月中旬在海底泄漏点上方使用三四层楼高的圆顶形防泄漏系统以遏制原油泄露,同时还计划打一口减压井。虽然减压井可有效阻止泄露,但钻井过程需要历时几个月时间。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闻背景:第四届北京国际教育服务行业峰会日前在京举行,来自大学、中学、留学中介、语言培训等教育机构的代表近200人齐聚一堂。就留学和教育开放,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谷天刚接受了本报专访。

  

  笔者:我们发现,此届峰会的一大主题词是留学“引进来”,随着中国赴海外留学人数的逐年增加,您认为如何在“走出去”的迅猛势头下加大外国学生在华留学“引进来”的力度?

  谷天刚:为提升我国对外交往软实力,需要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北京作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和中华文化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平台,亦需要更多人了解。为此,我们大力发展北京留学生教育,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北京留学,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人文交流,促进北京与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届峰会提出“引进来”的主题,就是希望留学服务行业为北京外国留学生教育做出积极贡献。

  笔者: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2010年9月公布的《留学中国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的目标。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有81所院校接收外国留学生,当前北京的来华留学工作进展如何?

  谷天刚:留学生工作是北京市教育对外开放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北京市教委大力发展留学生规模:首先,设置北京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吸引外国优秀学生来北京学习。从2006年至2010年,我们投入了1.9亿元人民币作为市政府的奖学金,先后有49所高校1.5万名外国留学生获得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

  其次,北京市教委每年定期组织多项活动让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组织北京院校参加国外教育展或举办教育说明会,宣传北京教育。

  最后,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外国学生在北京留学,在推进自身就业与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我们也能以在京留学生为纽带,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为此,一方面,我们为外国学生了解北京、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平台;另一方面,为他们实现个人发展提供帮助。我们希望在京留学生能认识北京、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这样我们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笔者:本届峰会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教育服务业,您怎样评估国内教育服务业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

  谷天刚:留学服务机构旨在满足大量中国学生出国留学需求,在保障学生与家长利益的同时,为出国留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首先,留学服务机构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出大批国际化人才。其次,留学服务机构了解国外留学政策,在服务中国学生赴国外留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表在栏目: 留学移民
第 3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