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讯(叶孤城/编译)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日前,最新一项研究显示,环绕婴儿恒星的气体云中落下闪光宝石般的“绿宝石晶体雨”,最终落至一颗婴儿恒星表面。
环绕婴儿恒星的气体物质盘喷射“绿色晶体雨”坠落在恒星表面
这项最新研究可能解释为什么类似的晶体发现于太阳系内一些彗星表面。“晶体雨”是由叫做橄榄石的橄榄绿色矿物质构成,它们存在于夏威夷绿色沙滩的橄榄绿矿石中。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红外线探测器发现晶体雨出现在一颗叫做HOPS-68的遥远类太阳胚胎恒星(原始恒星),它距离地球1350光年,位于猎户星座之中。这是首次观测到环绕成长恒星周围气体灰尘云中存在着晶体。
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红外线探测器发现晶体雨出现在一颗叫做HOPS-68的遥远类太阳胚胎恒星(原始恒星),它距离地球1350光年,位于猎户星座之中。
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大学研究员查尔斯-波提特(Charles Poteet)在一项声明中称,如果你以某种方式将自己运送至原始恒星的崩溃气体云中,那么你将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但是微小的绿色晶体可以捕捉到任何存在的光线,最终在漆黑的灰尘背景下形成绿色闪光。
斯皮策望远镜拍摄到婴儿恒星HOPS-68
目前,天文学家仍在研究这些神秘晶体的起源,他们推测最有可能的来源是原始恒星喷射的气体流。托莱多大学研究员汤姆-梅格斯(Tom Megeath)说:“这些神秘晶体需要像熔岩一样炽热的熔岩温度才可形成。”
据悉,在这些绿色晶体盘旋环绕年轻恒星的恒星形成盘之前被斯皮策望远镜探测到。这项从原始恒星外部崩溃气体云中发现晶体雨的研究令人感到非常惊奇,这是由于该气体云较低的温度,大约零下170摄氏度。
梅格斯说:“我们猜测这些绿色晶体被年轻恒星的表面加热,之后被运送进入环绕的气体云,这里的温度更低,最终像闪光微粒一样落在年轻恒星表面。”
这项最新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解释为什么彗星形成于太阳系边缘区域,美国宇航局星尘和深度碰撞任务观测发现相同类似的晶体物质。波提特称,该神秘晶体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热量,之后被运输至年轻星盘的寒冷外部边缘。在我们寒冷的太阳系,这些受热物质存在寒冷的彗星。我们的勘测数据显示可以从行星系统寒冷外侧获得这些受热物质。
彗星诞生的区域存在冷冻水,相比之下比形成晶体的炽热温度(大约700摄氏度)低许多。研究人员暗示这些绿色晶体形成于恒星附近区域,这里向外喷射混合的冰冷物质,最终进入彗星。科学家将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5月10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期刊学报》上。
腾讯科技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考古学家在1.2亿年前鱼龙颚骨化石中发现其生前猛烈的撕咬争斗,他们认为化石遗留的伤口痕迹已被感染,很可能是同类争斗所致。
近距观测鱼龙骨骼化石愈合的伤口
考古学家认为,鱼龙骨骼上残留的伤痕是同类因争抢食物、领地以及交配竞争所致。鱼龙是与恐龙同时期一种类似海豚的海洋爬行动物。
鱼龙
成年鱼龙体长可达到6米,拥有长鼻状头部,长着100多颗类似鳄鱼的牙齿。这种凶猛快速移动的掠食动物主要以鱼类和类似鱿鱼的生物为食。
考古学家通过清洁和重新拼凑鱼龙骨骼化石发现在该鱼龙下颚骨骼部分存在着咬痕
依据鱼牵庞大体形和牙齿间隙,这标志着它们并不存在来自掠食者的潜在威胁,但目前发现的身体咬痕却与同类牙齿相吻合。康复证据显示这只鱼龙在这次猛烈战斗中幸存下来,伤口在之后一段时间里逐渐愈合。据悉,科学家是在南澳大利亚州北部马利镇偏远荒原上挖掘发现的。
当这只鱼龙还存活时,澳洲大陆仍与南极洲相连接,比现今更向南部延伸。目前干旱的荒原在1.2亿年前却是一片广阔的内海海底,保持着零下摄氏度的海水温度,甚至存在着冰山。
考古学家通过清洁和重新拼凑鱼龙骨骼化石发现在该鱼龙下颚骨骼部分存在着咬痕。目前,研究人员希望这项最新发现能够提供灭绝鱼龙群体生活的重要线索。
在现今动物群体中,面部咬伤是一种普通的群体交互行为,一些动物经常出于直接抑制对方下颚而咬伤其面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本杰明-克尔(Benjamin Kear)博士说:“远古鱼龙骨骼和牙齿的病理跟踪以独特的视角观测到这种灭绝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群体行为。像这样的发现非常罕见地出现在鱼龙生存时代之前。”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即将出版的《波兰古生物学报》上。
下一场技术革命?3D电视可以用二维屏幕呈现三维效果,而现在科学家们认为第四个维度可能即将开启
这是欧洲空间局普朗克卫星获取的全天微波辐射图
早期宇宙是否只有一个空间维度?这个恼人的问题困扰了理论物理学家们很久,不过这次,他们认为自己很快就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最早于2010年由布法罗大学的物理学家德扬·斯托科维克(Dejan Stojkovic)提出。根据这一理论,早期宇宙在从大爆炸创生之后首先经历了一维时期(就像直线),随后膨胀变成二维空间(就像平面),在之后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三维空间。
粒子物理学家们对这一理论寄予厚望,因为如果能证实这一理论,那么它将帮助解决粒子物理学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
现在,在一份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的论文中,斯托科维克博士和同事们提出了一种能验证这一被他称为“维度消失理论”的实验。
由于光速存在极限,因此光线和其它电磁波传播到地球上需要时间。这样一来,当我们使用望远镜观察夜空时,我们事实上正回溯时间。而如果我们所用的望远镜足够强大,我们将有可能看到遥远的过去。也就是说,天文望远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时间机器。
在一维或二维空间中,引力波无法存在。因此斯托科维克博士认为计划中的引力波观测天文台(LISA)将无法探测到任何来自极早期宇宙的引力波。更正式的说法,LISA是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的缩写,这是一项美国宇航局和欧洲空间局之间的大型合作项目,将发射3颗相同的卫星组成空间阵列,对宇宙中的引力波现象进行灵敏度空前的观测。根据计划,这一先进设备将于2016年被送入太空。
斯托科维克博士坚信,他提出的这一理论将深刻的改变我们对于早期宇宙演化历史的观点。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宇宙的维度多寡取决我我们所观测区域的大小,所观测的空间区域越小,你观察到的维度数量也将越少。这就意味着,随着宇宙进一步膨胀,未来将出现第四个维度。甚至或许现在这一新维度便已经开启了。该理论还同时指出,在极早期宇宙那样的极高能状态下,维度数量也将更少。
如果这一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它将有助于物理学家们了解为何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两大理论之间存在不兼容性。量子力学能较好的描述极早期小尺度宇宙的状态,而广义相对论则能非常好的描述现在所观测到的大尺度宇宙现象。
根据这一理论,随着宇宙的进一步膨胀,将出现第四个维度。这将有助于物理学家们搞清楚为何会观测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斯托科维克博士指出:“我们正在做的事将是打破人们的思维定式。物理学家们已经被这个问题困扰了30年,而看起来依赖现有的理论观点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
因此,他说:“我们开始考虑是否我们之前的观点存在系统性的错误。我们需要彻底的革新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并重新建立一个更新的理论。”(晨风)
中新网上海4月14日电(赵阳 李颖)馒头、糕点、原料……截止4月14日,上海质监部门已检查了蒸煮类糕点生产企业116家,其中作为重点检查对象的16家馒头生产企业已全部检查完毕。目前抽样送检了72批次蒸煮类糕点样品,其中包括39批次馒头,19批次其他糕点,原料14批次,13批次完成检验的成品添加剂项目均合格,其它样品目前在检验过程中。
上海质监部门称,已检查企业中,未发现无证生产、虚假标注生产日期、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和违法添加防腐剂、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4月14日下午,闵行区质量技监局对上海杏花楼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对企业生产场所环境、设施设备、人员等卫生状况进行现场检查,重点对企业是否存在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隐患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是否存在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出现产品“早产”;是否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是否违法添加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等)、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是否存在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情况及其他影响质量安全的隐患。
经现场检查,该企业生产管理较为规范,未发现存在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随后,执法人员对企业产品进行了抽样,并送至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14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将坚持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竞争、共同发展。中国不存在所谓““国进民退”的问题。
温家宝说,2005年,中国出台了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去年又出 台了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的政策。目前,中国正在着手制定相关政策的贯彻细则,相信这些措施将会进一步推进非公经济的发展。
温家宝指出,中国不存在所谓“国进民退”的问题,同样也不存在“民进国退”的问题。目前,在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当中,民间投资已经超过50%;在工业企业当中,民营企业无论从数量、产值、资产总量还是就业人数,都超过了国有企业。国有经济虽然比重降低,但它依然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此外,国有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通过股份制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吸收了大量的民间资本,这样也有利于国有经济的发展。
本报讯(记者李秋萌)昨天,全国政协医卫界别的小组讨论中,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看病贵”主要是药价高、检查费用高两方面。目前,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实施,但多数医疗检查设备仍是进口,从而导致过度医疗等问题,成为目前“看病贵”的主因。他建议科技部门重点开展国产医疗设备的科研攻关项目。
王国强表示,进口的重大仪器设备占据了国内的医疗市场,医疗仪器的国产化率很低。虽然已经实行的基本药物制度旨在把药价降下来,但不能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全押在这上边,这不全面。
王国强认为,所谓的“看病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药贵,一个是检查贵,检查贵主要是仪器设备贵。“这是花了高价、贷款买回来的,这些设备存在损耗、还贷等问题,从而诊断费用、检查费用也相应地会高。”
“生产国产的高精尖设备是迫在眉睫”,他建议科技部能组织人员进行专项研制这些仪器设备,包括PET/CT、核磁等。
王国强表示,医疗设备的研究不是医疗单位能承担的,需要各种技术的汇聚以及多学科专家一起研究而成。“有时发生了突发事件,我们才会协调配合,但平时的联合攻关还不够”。他认为,部门分割、各管一段的结果导致成本增高、效率低下。同时,医疗费用降不下来、大量货币外流、过度医疗等问题,将很难解决。如果生产出国产大型医疗设备,则既发展了民族行业,也能降低医疗成本。
对此,会上有委员回应,科技部已经在“十一五”末期确定了相关大型医疗设备的重大专项,并将于“十二五”开始实施,目前,PET/CT已经有研制单位。
■对话
发改委正调研药材价格飞涨情况
京华时报:有委员提出,被列为国家基本药物的品种,在招标过程中存在层层加价问题,您怎么看?
王国强:基本药物现在是各省独立招标采购,有的设在财政、有的设在采购中心。从大家反映来看,确实存在问题,造成同一种药品不同地方的不同价格,有的还有二次加价。不过目前还没有国家层面统一招标采购的设想。
京华时报:对于现在部分药品和和药材价格飞涨的现状,作为卫生行政部门,我们有何计划?
王国强:发改委正在组织调研,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价格飞涨?农产品都在涨价,虽然中药材作为农产品,涨价的话也是合理的,但也存在有人借此囤积药材、游资等哄抬价格的情况。
京华时报:中药和西药会存在价格不合理的问题吗?
王国强:是的,但中药更突出,因为是农产品,而西药大多是化学合成的。中药需要人工采摘,生长周期长、不同的质地间差别大,因此,一定要考虑到中药这种特殊情况,确定合理的价格体系。希望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既遏制住药价疯涨,适当调整中医服务价格,又能建立有利于中药发展的价格体系,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
理查德·胡佛(Richard Hoover)博士称,此次发现的这种微化石证明了地球之外的宇宙其它地方同样存在生命,并将有助于理解地球上生命的最初起源。
这位天体生物学家花费了10年时间对陨落在世界各处荒凉角落的陨石进行研究分析。他宣称曾经在南极、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找到过碳质球粒陨石,这是一种相当罕见的陨石种类,全世界目前一共只发现了9块。
他坚持认为他在这些“太空石块”中找到的某种结构非常像蓝细菌的化石,他认为这一定是某种地外生命的残骸。对此,胡佛博士说:“我将其解读为证明了生命的分布是更加广泛的,而非限制于地球这一隅之地。”有关这一研究的论文已经发表在近期的《宇宙学杂志》上。他说:“这一研究领域很少有人涉足,因为坦率的说,会有很多科学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当被问及发现的经过时,他仅仅表示这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他说这种化石非常小,肉眼无法看到,他将陨石切片后在实验室用扫描隧道显微镜仔细观察后 得出了这一发现。他说:“令人兴奋的一点是,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是可以被辨认出来的,它们和地球上很多生物形式之间存在某些相似性。但它们仍然是独特的,不 同的。当时在显微镜下,我看到了一些我从未看到过的结构,于是我请来许多专家协助。但他们也被愣住了。”
胡佛认为,陨石是在宇宙中传播生命的种子。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最初就源于在地球婴儿时期遭受的陨石撞击。比如在一块陨石中,胡佛发现一种有机结构,其大小和整体结构都非常像地球上的一种巨型细菌Titanospirillum velox。
胡佛博士的研究支持了“胚种论”。这一理论认为生命的种子可以借助陨石或小行星实现星际传播。这一颇具争议的理论提出,细菌可以在休眠状态下隐 藏于陨石或小行星中进行超长距离的星际旅行。而当它最终落到一个新的行星上后,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它便有机会再次复苏并实现生命之种的星际传播。
胡佛来自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在此之前的2004年,他就曾做出过类似的发现声明,但是没有得到很多其他科学家的认可。那年,他发表了一篇论文,宣称在一块陨石切片样本中发现了蓝细菌膜化石的痕迹。
对此,来自美国宇航局阿莫斯研究中心的天体生物学家大卫·马尔斯(David Marais)博士说,之前也有过相似的消息,但是最终都被证实是错误的。如在1960年代就有过一个谣言,说一块陨石中被发现有一个“胚种舱”,但后来 被证明是有人故意粘上去的。马尔斯博士补充道:“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消息,因此我想它需要不同凡响的证据。”
而《宇宙学杂志》的编辑鲁迪·谢尔德(Rudy Schild)说:“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证明了生命同样存在于其他地方,并且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源于其他行星。”
不过按照惯例,科学家们不会轻易相信这一结果。他们正在准备在其他实验室对此结果进行独立的重复研究,以便最终确认或否定这一结论。(晨风)
国税总局和国家财政部日前下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有关问题的解读,声明本次车船税立法后税负维持不变,车船税属于财产税,不属于对乘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的重复征税。
针对有市场声音怀疑车船税是重复征税的质疑,国税总局在解读声明中称,我国目前对乘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征收的税种主要有三个:车辆购置税、燃油消费税和车船税。其中,车辆购置税来源于车辆购置附加费,燃油消费税来源于养路费等收费,这两个税种都是通过费改税而来的,筹集的资金专门用于公路建设和养护。车船税属于财产税,是在保有环节征收的税种。新中国成立以来,车船税已有60年的征收历史,此次车船税立法不是新开征税种,只是立法。这三个税种各有侧重,功能不同,不存在重复征税或重复设置问题。
此外,有关部门同时对车船税是否普遍增加了纳税人负担做出回应,称《车船税法》对除乘用车之外的火车、客车和船舶(游艇除外)等,基本维持了原有税负水平,只做结构性调整。 北京晨报
日本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知名高校在最近的入学考试中出现严重的舞弊行为,有学生将试题上传到网上寻求答案。京都大学方面27日表示此事将交给警方立案侦办。
考试未完考题上网
京都大学校方27日承认,该校25日至27日的入学考试期间,存在学生舞弊行为。其中,25日下午的数学考试和26日的英语考试最为严重。考生分别将6道文科数学题和2道英语作文题上传至日本版的“雅虎知道”网页,寻求网友帮忙。
据报道,在考试开始7分钟后,就有数学题在“雅虎知道”里出现,题目后面还附有“中间的计算过程也请写上”字样。而第一个答案出现在30分钟后。最终6道数学题有5道在考试期间得到网友的解答。英语作文题也是在考试7分钟后被人发到网上,6分钟后就有人解答。
教育部门誓言彻查
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的入学考试也出现了同样的舞弊案。在京都大学舞弊丑闻曝光后,日本媒体顺藤摸瓜,在网上搜出了12日早稻田大学的英语考试题目。此外,同志社大学和立教大学在本月初的入学考试期间都存在同样情况。
这些舞弊案中出现了同一个网名“aicezuki”,以及手机上网的记录。媒体称,作弊考生可能用手机拍下试题发给同伴,由后者在网上发帖提问。
主管日本教育的文部科学省27日要求相关大学展开彻底调查,并提交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应对措施。(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