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最新研究称,成吉思汗对欧亚的血腥征讨帮助从大气层吸收了7亿吨的二氧化碳
最新研究称,成吉思汗对欧亚的血腥征讨帮助从大气层吸收了7亿吨的二氧化碳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四处征讨,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他的后代继续扩张,使得蒙古帝国的领土一直延伸至东欧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四处征讨,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他的后代继续扩张,使得蒙古帝国的领土一直延伸至东欧
若不是成吉思汗的“功绩”,俄罗斯的森林或许早已变成耕地
若不是成吉思汗的“功绩”,俄罗斯的森林或许早已变成耕地
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对气候的破坏始于工业时代大规模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但研究人员表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对气候的破坏始于工业时代大规模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但研究人员表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美国卡内基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称,蒙古帝国统治者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环保”的君主,而理由则是他在位期间东征西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大约4000万人遭到杀戮,但也正因为如此,大片耕地重新变成森林,由此大大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这项研究称,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在十三和十四世纪期间横扫欧亚,创建了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同时也因为他的杀戮,直接导致退耕还林,为大气层 减少了近7亿吨的二氧化碳,可谓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的“大功臣”。在历时一个半世纪的入侵中,蒙古帝国征服了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2%,4000万人遭到杀 戮。
 

  这意味着大片耕地再次变成森林,进而从大气层中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使得成吉思汗因个人“功绩”而吸收的二氧化碳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君主。虽 然成吉思汗的做法或许很难被环保主义者所接受,但生态学家认为这或许是历史上人类在抗击全球气候变暖的努力中首次获得成功的案例。
 

  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全球生态部门的朱莉娅·庞格拉茨(Julia Pongratz)领导实施了这项研究。她说:“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对气候的破坏始于工业时代大规模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但事实上,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 就是一个破坏地球生态的过程。传统的农耕文化从几千年前就开始破坏地球的植被,将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变成了耕地。”
 

  由于蒙古铁骑的入侵,7亿吨二氧化碳被吸收,大致相当于现在全球每年使用汽油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这项研究还估算了其他涉及人口大量死亡的事件 对环境的影响,如欧洲的黑死病,中国明朝的覆灭,以及欧洲人对美洲的征服等。这些事件同样起到了退耕还林的作用,但没有任何一项能跟成吉思汗的“功绩”相 提并论。
 

  庞格拉茨解释说:“我们发现,在像黑死病、明朝灭亡这样的短期事件期间,恢复生长的森林不足以吸收土壤中腐烂物质排放的二氧化碳。而蒙古人的入侵过程更为持久,所以,有足够的时间让森林重新成长,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成吉思汗其实名叫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蒙古语意为“宇宙的大汗”)只是他的封号。他的父亲是一个小部族的酋长,在铁木真很小的时候遭到 杀害,从此,铁木真与母亲和弟妹踏上流亡之旅,躲避对手的追杀,形成了刚毅的性格。长大以后,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的众部族,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在 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了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等广大区域。
 

  虽然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残暴的征服者之一,发动的侵略有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但显然他不是有意而为,庞格拉茨希望,她的研究将来有一天能改变未 来历史学家在我们对环境影响上的看法。她说:“基于我们过去获取的知识,我们现正在做出土地利用的新决策,减少我们对气候和碳循环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我 们获取的知识。”(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宇航员保罗拍摄的似压扁球体的月亮


53岁的保罗,这是他首次作为工程师完成6个月的空间站部署

 

  1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玛雅文明预测世界会在2012年毁灭,不久前发生的各国群鸟死亡事件和世界性的灾难性气候,让许多人相信世界末日或许会 降临。如果连月亮的形状也改变的话,你也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与2012世界末日的临近有关。事实情况并非如此,近日,国际空间站拍摄的奇特月亮升起照 片,被证明仅仅是由一个大气现象造成的,而不是末日征兆。
 

  国际空间站在日前环绕全球运行时,遇到了一次非比寻常的月亮升起。意大利宇航员保罗(Paolo Nespoli)拍摄到了这一画面,照片发布出来后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因为人们无法用常识来解释这种现象,于是2012末日论又与之联系到了一起。
 

  其实这个似压扁球体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这与铅笔放置在水里会弯曲的道理是类似的。一家天文网站的管理者菲尔普莱特(Phil Plait)说:"保罗拍摄的照片捕捉到的是一种普通的"大气效应"。这种现象的原理是真空中的光线经过大气时会变得扭曲,扭曲程度取决于光线中有多少空 气,空气越浓厚,扭曲程度也就越明显。"
 

  据专家介绍,国际空间站经过时,月亮正在升起,这时月亮顶部在移动中穿过的光线要小于底部,造成了光线暗淡和扭曲,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压扁效果。宇航员保罗所拍摄的照片并不仅仅是这些月亮图片,他还拍摄了太空站橱窗的日落、爱尔兰西海岸、鸟瞰慕尼黑等图片。
 

  保罗来自意大利米兰,今年已经54岁,这是他首次作为工程师完成6个月的空间站部署。在拍摄这些难以置信的照片之前,他就已经加入了一个重大的科研实验。另外,他还参加了一个名为"misson x"的宇航员培训计划,该计划允许孩子体验空间站生活。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从今年6月23日至8月14日,由美国与印度西尼亚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探险队对苏拉威西岛附近海洋深处进行了探索,发现了包括深海幽灵鲨、十腕海星在内的许多奇异的海洋生物。

  1.“搭便车”的海葵

“搭便车”的海葵
“搭便车”的海葵

  在这张照片中,一只海葵趴在寄生蟹身上“搭便车”,它属于美印联合探险队上周最新公布的一组“罕见而令人激动”的照片。这组高清晰照片摄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附近,捕捉到“前所未见”的海景和五颜六色、奇异的海洋动物,它们都是由美印联合探险队乘坐的美国船只“俄刻阿洛斯探险者”(Okeanos Explorer)号携带的遥控操纵潜水器拍摄的。

  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介绍,遥控操纵潜水器下潜27次,对长800英尺(约合240米)、宽2英里(约合3.2公里)的水域进行了探测,发现了至少40个科学家前所未知的海洋物种。这次探险任务大约为期两个月,是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与印尼海事和渔业部实施的一个多年合作项目的第一个阶段,旨在记录印度尼西亚海洋生物,深入了解解决酸化和过度捕捞等海洋问题的办法。

  2.奇异十腕海星

奇异十腕海星
奇异十腕海星

  这只有十个腕的海星是遥控操纵潜水器于8月2日在大约880英尺(约合270米)的海洋深处发现的。大多数海星种类有五个腕。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专家介绍,美印联合探险任务代表着“全新的海洋探索模式”,因为陆地的科学家和海上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卫星和“俄刻阿洛斯探险者”号上的高速网络连接实时地建立联系。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局长简-卢布琴科(Jane Lubchenc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看到这些来自于一个遥远世界的现场照片,甚至比我们在计划此次探险任务时我想象的一幕还令人惊讶和兴奋。让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建立联系,实时分享观测数据,这种能力的重要性的确无法估量。”

  3.孤独的海百合

孤独的海百合
孤独的海百合

  像照片中这样的有高茎的海百合曾经覆盖海洋表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大学深海科学家韦雷娜-塔尼克里夫(Verena Tunnicliffe)在一份声明中称,海百合现在十分罕见。一个研究小组从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的探索任务指挥中心观测了此次美印联合探险,而塔尼克里夫就是这个小组的成员之一。她说:“我在职业生涯仅仅看到过几个,但在这次探险中,我吃惊地看到海百合的种类竟然如此丰富,几乎每一次下潜都能看到它们。”

  4.鲂鮄的“歇脚地”

鲂鮄的“歇脚地”
鲂鮄的“歇脚地”

  鲂鮄(亦称猪叫鱼)属于底栖鱼类,拥有多副具有专门用途的鳍,如一些鳍可以令鲂鮄游动,而有些鳍则可以令其在海底歇息。这张鲂鮄的照片在8月2日摄于大约915英尺(约合279米)的海洋深处。从6月23日至8月14日,在美印联合探险小组为期约两个月的探险中,总共拍到10万张新照片和100个小时长的视频片段 。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18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和其他太空机构最新捕捉到的如烟花般绽放的日本“隼鸟”号探测器、地球大气层宛如被层层剥开的洋葱等壮观景象。

  1.五彩地球大气层

五彩地球大气层
五彩地球大气层

  如果你上个月身在国际空间站,并经常朝窗外看,那一定会看见这一幕:地球大气层呈现出五彩的颜色,就像被层层剥开的洋葱。我们从上往下看:从地面眺望,首先看到的是深蓝色的高层大气,我们天空的蔚蓝程度就取决于高层大气;接着是柠檬黄的平流层,平流层距地面30英里(约合50公里),可能本身是贫瘠之地,在这种高度下鲜有云团出现。

  再往下是呈南瓜橙色的对流层,地面的蒸气几乎全部来自于对流层。其颜色变化(如右侧黑色条纹)是由云团或悬浮微粒引起的。对流层距地面4到12英里(约合6到20公里),还拥有地球大气80%的质量。最下面的一层则是印度洋。这张照片摄于5月25日,在6月14日公布。

  2.恒星漩涡

恒星漩涡
恒星漩涡

  “螺旋星系”梅西耶51星系撞向相距2300万英里(约合3700万公里)的同伴星系NGC 5195。根据设在西班牙卡拉阿托的德国-西班牙天文台拍摄的最新照片,相撞产生的巨大能量形成了恒星螺旋形“手臂”。虽然有关梅西耶51星系的照片资料很多,但这张彩色增强图特别突出了氢气(呈粉红色)。由于这两个星系撞在一起的气体爆炸形成新的恒星,电离化的氢气被释放出来。

  3.“隼鸟”号返回地球

“隼鸟”号返回地球
“隼鸟”号返回地球

  6月13日,当日本“隼鸟”号探测器重返地球大气层,部分零部件在分裂时看上去就像是绽放的烟花。隐藏于烟花中的密封舱可能装有来自小行星的残骸,这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行星和太阳系形成过程。密封舱状如炒锅,直径16英寸(约合40厘米),外包防热护罩。科学家目前正在对“隼鸟”号的研究结果进行评估。

  如果“隼鸟”号成功获取了小行星的尘埃,它将是少数从太空返回岩石样本的探测器之一。类似任务还包括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以及“星尘”号任务,前者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将月球陨石返回地面,而后者携带彗星物质在2006年以每小时2.89万英里(约合4.64万公里)的速度撞向美国犹他州沙漠。

  4.宇宙回飞棒

宇宙回飞棒
宇宙回飞棒

  “哈勃”太空望远镜即便是在“闲暇时间”(即这台望远镜未用于既定研究的时候),也不忘探索宇宙。在一次拍摄“快照”时,“哈勃”捕捉到鲜为人知的星云IRAS 05437 2505。根据这张于6月14日公布的照片,这个星云向我们展现了奇特的回飞棒形状的弧线。IRAS 05437 2505星云最早在1983年被观测到,但在许多方面仍是一个谜,“哈勃”任务科学家表示,星云明亮的回飞棒形状弧线可能因一颗年轻的恒星以每小时12.5万英里(约合20万公里)的速度穿过尘埃云所致。

  5.奇异云团

奇异云团
奇异云团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在加那利群岛以南、非洲西北海岸附近看到所谓的“冯-卡门旋涡”。冯-卡门旋涡其实是一种外形奇异的云团,当空气从障碍物(这种情况下是加那利群岛)周围流过的时候,就形成了这种奇异现象。(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去年夏天,美国研究人员捕捉到一次罕见的“反向闪电”奇观。据他们介绍,反向闪电与击向地面的强度最大的闪电威力一样大。

  这些罕见的反向闪电被称为“巨大喷流”(gigantic jet),以前有人曾看到它们进入距雷雨云端56英里(约合90公里)的大气最高层。不过,研究人员仅数次看到巨大喷流,因此对这种不同寻常的闪电的威力和电活动知之甚少。2008年7月21日,美国杜克大学电气工程师史蒂文·库摩尔(Steven Cummer)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

  他们在杜克大学校园内架设了一台自动摄像机,研究从校园周围经过的暴风雨释放的磁活动。库摩尔说:“我的研究小组确实对研究高层大气中独特的闪电现象很感兴趣。”这个研究项目进行到六个月的时候,热带风暴“克里斯托瓦尔”(Cristobal)恰巧从杜克大学上空经过,摄像机幸运地捕捉到这次暴风雨释放的巨大喷流。

  库摩尔说:“我们之前基本上对巨大喷流的电子属性一无所知,所以风暴过后,我们立即开始分析数据,了解刚才发生的情况。”研究人员发现,反向闪电携带了144库仑的电荷。库摩尔说:“这个巨大喷流射向高层大气的能量同强度最大的闪电的能量一样多,也就是说,反向闪电的威力是普通闪电的100至1000倍。”

  这一发现令库摩尔研究小组十分震惊,因为这是第一份有关电荷可以从对流层向电离层直接移动的确凿证据。库摩尔说,在此之前,“我们不清楚巨大喷流是否同高层大气发生电接触,向暴风雨放电。暴风雨同高层大气存在电联系,驱使放电过程,这着实令我们倍感惊讶。”(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大气的条件
大气的条件

  气象是特定时间和特定地方的大气状况,它与气温、降水和云量等其他因素有关。气象受多种外因影响,有些外因显而易见,有些外因并不明显。例如从洋面吹来的温暖、潮湿的气团有助于降水。阳光加热地面,产生上升气流,有助于夏季形成雷暴雨。

  山脉和城市也会对气象产生影响。迎风坡之所以会形成降水,是因为风沿山脊上行,导致上升空气温度下降。从而形成雨、雪和多云天气。城市道路、停车场和屋顶经阳光照射升温,会形成“热岛”效应。这种情况不仅导致城市温度升高,而且会影响天气,产生雷暴雨或者改变其他城市的暴雨路线。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一门预知未来将要发生什么的艺术。预报天气情况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是看一看窗外,查看周围是什么类型的云团,它们是如何运动的。熟知当地的天气模式,能更好地预报未来12到24小时的天气情况。专业天气预报员会借助其他很多气象预测工具进行天气预报。气象站和人造卫星分布在全球各地,帮助他们绘制出非常详细的气象图。气象气球和雷达对天气预报也有很大作用。

  然而对很长时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非常困难。因为天气预报涉及到数学概念混沌理论,即在天气预报中出现极其微小的错误,在长期预报过程中会慢慢累积成大错。例如,据说一只蝴蝶今天在中国扇动翅膀,两周后会在美国堪萨斯州形成龙卷风。这种所谓的蝴蝶效应显然有些夸张,但它涉及的基本概念非常简单:即使是最微小的因素也可以改变长期天气预报的结果。大部分天气预报员认为,根本无法精确预报超过未来两周时间的天气情况。现在超过5天到7天的天气预报结果都有猜测的成份,经常预报错误。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首次在一超级类地行星的大气层中发现了大量水蒸气和云层。科学家们通过折射的星光分析出其大气层的成分。结果显示,它的大气层富含水蒸气,甚至在地表有海洋,但由于它距离所环绕的恒星距离仅为200万公里,因此其地表的温度有200摄氏度,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不大。

   这个于2009年发现的类地行星被命名为“GJ 1214b”。它距离地球仅为40光年,直径是地球的2.6倍,质量是地球的6.5倍,是迄今发现的第二颗最小太阳系外行星。这颗有水行星被归入“超级地球”行列。超级地球是指一种绕行恒星公转,因质量约为地球的二至十倍,被归类在温度较热且较无冰层覆盖的类海王星与体积大小近似地球之行星中间的星体。

  科学家曾在其它行星和大气层中发现过水,但是在类地行星大气层中发现水蒸气还是第一次,这是近十年来探索太阳系外类地行星大气层的最新进展。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系外行星观察员雅格布-毕恩(Jacob Bean)说:“这是朝探索可能适合人类居住行星这方面的工作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2002年,科学家首次检测太阳系外行星大气层,那被认为是一次巨大的成功。现在,仅仅8年过后,系外行星大气研究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天文学家希望最终能找到真正的类似地球的行星:有液态水和气体,以及适宜生命生存的小型岩石行星。所以分析系外类地行星的大气组成对于这项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毕恩说:“最终的目标是要设法寻找生命信号,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自1995年发现第一颗“超级地球”后,天文学家又陆续探测到270多颗,大多如木星及土星般巨大,但有一些比较类似地球,下面介绍五颗最典型“超级地球”,它们的出现增强了天文学家在地球和太阳系之外找到另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的信心。

  1、有水超级地球:GJ 1214b

 

 

 

  GJ 1214b是一颗表面富含大量水资源的岩石行星。这颗行星75%的表面区域被水和冰覆盖,留给岩石的区域只有四分之一左右。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但天文学家认为这颗行星与此前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任何系外行星相比更接近地球。

  虽然GJ 1214b的母星是一颗昏暗的红矮星,亮度只有太阳的三千分之一,但由于二者之间距离太近,仅为130万英里(约合209万公里),它的表面温度高达200摄氏度。绕母星轨道运行一周只需要38小时。GJ 1214b围绕位于蛇夫星座的红矮星GJ 1214旋转,距离地球仅为40光年。

  2009年,哈佛-史密森尼中心研究生、天文学家查克里-伯塔利用小型地面望远镜阵列发现了这颗有水行星。他表示:“尽管温度很高,但它仍旧是一个有水世界。与其它任何已知系外行星相比,这颗行星体积更小,温度更低并且与地球更为接近。”

  GJ 1214b可以说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著名行星猎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杰弗里-马西教授对这个水世界可能呈现的景象进行了推测。他说:“它可能拥有深度极高的海洋,应该呈液态。由于母星赋予的热量,存在一个类似桑拿浴的蒸汽大气层。”

  2、最小的超级地球:COROT-7b

 

 

 

  “CoRoT-7b”行星确认于2009年10月,它围绕着一颗距离地球大约480光年的恒星公转。COROT-7b的体积仅是地球的1.7倍,质量是地球的5倍。它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颗最小系外“超级地球”。尽管它的表面是岩质地表,但是由于它过于接近主恒星,白天的一面温度最高时可能达到2200摄氏度,因此它的表面并不适宜生命的存在。

  3、首颗含生命元素的超级地球:HD 189733b

 

 

 

  HD 189733b是首颗在大气中检测到了有机分子和水分子的太阳系外行星,质量与木星相当。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卡尔-格瑞麦尔( Carl Grillmair )领导的研究小组于2008年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观测,在它周围发现了水蒸气、甲烷和二氧化碳存在的迹象。它是首批发现的拥有大气层并确定成分的系外世界。

  4、第二颗含生命元素的超级地球HD 209458b

 

 

 

  2002年,哈佛天文学家大卫-查博内欧(David Charbonneau )和同事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准这个木星大小的类地行星进行观测,首次发现了钠原子的迹象。“哈勃”和“斯匹策”空间望远镜传回的观测数据表明,在HD 209458b的大气层中同时存在着水分子、甲烷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这些是支持生命存活的基本元素。

  据悉,HD 209458b是目前科学家们发现的第二颗在其上同时存在着水分子、甲烷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太阳系外行星。科学家们指出,水、甲烷和二氧化碳是典型的生物标志物,它们的同时存在可极大地提高生命形态产生的几率。

  5、被直接拍摄到的超级地球:Fomalhaut b

 

 

 

  因为与地球大小相近的系外行星比较小,研究其大气的最好办法是扫除星光的干扰,对其进行直接拍照。2008年,这张照片被哈勃太空望远镜拍到,是在我们太阳系之外被直接拍摄到的行星照片之一。照片显示:400亿公里之外,被飞扬的尘土遮蔽真实面目的Fomalhaut b,中心部分的恒星耀光被行星遮挡。

  6、寻找地球双胞胎

 

 

 

  在寻找类地行星问题上,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是为了寻找适合生命存在的地方,所以人类才寻找比“超级地球”更类似地球的行星--地球双胞胎。天文学家表示,已经被发现的“超级地球”还只是冰山一角,而随着现代观测手段的进步和新一代技术革新,发现“超级地球”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目前,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航天器上搭载有人类最大望远镜,开普勒航天器也已被送入地球外轨道,它将可能首次找到适合居住的类地行星。将来,人类将可能找到围绕着类似太阳这样的恒星公转、并且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而一旦发现了这样的行星,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星际移民将可能成为现实。(尚力)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