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人民网(微博)平壤5月3日电 (记者 周之然)朝鲜中央通讯社3日刊登报道称,任何人都无法妨害朝鲜征服宇宙的宏伟事业,朝鲜将会有更多的卫星升空。

  报道称,宇宙开发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征服宇宙是国家繁荣富强和自主权的象征。世界已经将宇宙开发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先进的重要尺度。宇宙产业和信息产业、核产业等一起成为21世纪屈指可数的主要产业。朝鲜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技术发射人工地球卫星,在世界宇宙开发史上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

  报道称,和平开发宇宙是任何人都不能侵犯的主权国家的自主权利。美国及其追随势力采取各种手段和压力将朝鲜卫星发射贴上“远程导弹发射”的标签,对朝鲜采取双重标准。朝鲜征服宇宙的斗争是纯粹的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富强繁荣和守护国家与民族自主权的正义斗争。★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在冬季西南风带动下,来自新墨西哥州白沙国家公园的沙尘飘到山谷上空几千英尺的高度,而后一直飘到萨克拉门托山上空  在冬季西南风带动下,来自新墨西哥州白沙国家公园的沙尘飘到山谷上空几千英尺的高度,而后一直飘到萨克拉门托山上空
壮观的羽状白尘,由美国宇航局Terra卫星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拍摄壮观的羽状白尘,由美国宇航局Terra卫星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拍摄

  北京时间5月3日消息,从距地球245英里(约合394公里)的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拍摄了一幅照片,展现飘浮在萨克拉门托山上空超过4000英尺(约合1219米)的雪白色羽状尘带,长度超过75英里(约合120公里)。

  雪白色羽状尘带由石膏形成,与附近的黯淡山坡形成鲜明颜色对比,因此很容易被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观察到。在冬季西南风带动下,来自新墨西哥州白沙国家公园的沙尘飘到山谷上空几千英尺的高度,而后一直飘到萨克拉门托山上空。

  白沙国家公园位于31英里(约合50公里)宽的图拉罗萨山谷,处在萨克拉门托山和圣安德烈斯山漆黑的岩石和草木丛生的斜坡之间。在这幅照片拍摄时,圣安德烈斯山上并没有积雪,卡里佐佐熔岩区的黑色熔岩流在山谷中流动。在这幅照片的左侧,我们能够看到里奥格兰德泛滥平原的黯淡农田。

  同一日,美国宇航局Terra卫星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也拍摄了一幅照片,展现羽状雪白尘带。在风的吹动下,白色尘带穿过萨克拉门托山和圣安德烈斯山间一个海拔较低的区域,高度比北部和南部的顶峰低大约2400英尺(约合731米)。

  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地区,高吹尘主要呈浅褐色或者红色。在这幅照片中,羽状尘呈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来自白沙国家公园北部山坡的红尘和来自白沙沙丘的白尘。这座国家公园的沙丘之所以呈白色是因为它们由石膏构成,一种相对罕见的沙丘形成物质。这些石膏来自于白沙公园西部一个富含矿物质的季节性湖泊,在湖水蒸发后沉积。在侵蚀作用和风的影响下,石膏变成颗粒状并形成沙丘。(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编者按:

  4月28日,新京报社论以《“皮革食用明胶专利”不容轻描淡写》为题,文章一经发表,引发公众高度关注。一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似乎成了皮革食用明胶的“罪魁祸首”,成为众矢之的。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审查员卢学红撰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向人民网投稿,希望通过从专业角度的分析来澄清某些事实。以下为谨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的原文刊登。

  2012年4月28日,《新京报》以《“皮革食用明胶专利”不容轻描淡写》(下称《明胶》)为标题发表了社论,在文中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曾授予的两件“利用皮革废料提取食用明胶”的相关专利申请提出质疑(该两项专利目前已无效),认为“有害发明获得专利,对国家的权威和法规的严肃性造成了实实在在的伤害,这一行为不容轻描淡写,而应该进行彻底的调查和究责。”

  作为一个从事专利工作10年的所谓“业内人士”,如果此前仅为公众普遍缺乏基本专利素养感到不安的话,此次看到影响较大的媒体在社论部分公然发布不经调查、完全错误的言论,感到由衷担忧。

  国家知识产权局曾授权有关专利完全合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于作者所提到的两件专利申请进行的授权,完全符合我国《专利法》的规定。

  众所周知,技术在本质上是中性的,技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都取决于人对技术的使用。在技术本身没有好或者坏的评判前提下,对技术的滥用才构成违法行为。依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了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创造与法律相违背,因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例如吸毒的器具、伪造国家货币的设备等都属于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而发明创造并没有违反法律,但是由于其被滥用而违反法律的,则不属此列,例如用于医疗的各种毒药、麻醉品、镇静剂、兴奋剂和用于娱乐的棋牌。很显然,高铬明胶本身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

  此外,《明胶》文中,作者认定:“皮革转化为食品,谁能接受?那些批准皮革明胶专利的人,恐怕也不愿把自己的皮鞋吃进肚子里吧。”首先,这两项发明申请中提到的都不是“自己的皮鞋”,而是也来自于动物之皮的“碎革皮”。既能制鞋做包,又能煎炸红烧的猪皮等动物皮革本身就能“既进得工厂、又入得厨房”。社会公德依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发生变化,先进“工厂”再进“厨房”的“碎革皮制食用明胶”,在相关规范出台之前,在“食品安全”还没有成为社会主要问题的时期,其反倒是废物利用的先进技术,因而获得专利权并不违反社会公德。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粮食不足,战士们煮皮带皮鞋吃时,你试试看穿越过去控告首长们“让战士吃皮鞋皮带是违反社会公德的”?

  具体来说,《明胶》文中提到的两件授权后失效的专利,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号为98112702.9,发明名称为“一种制备高铬明胶的方法”,申请人在说明书中明确指出该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铬含量超过该标准,即2mg/kg的产品,同时明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铬的食品和药品的添加剂,即高铬明胶,以作为补铬食品和补铬药品的原料。”另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号为98104622.3,发明名称为“用碎革皮生产药用明胶的工艺”,该发明基于“废弃堆积的蓝矾碎皮含有许多有害成分和致病细菌,明胶生产者既不敢用其制作食用明胶,再当成垃圾废弃后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构思,其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以制革业废弃的低等劣质的碎革皮生产出完全可达到国际药用明胶标准要求的高级药用明胶产品的新工艺”。

  可见,从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来说,该两项发明是完全合法的。值得说明的是,这两份发明专利申请都是基于我国于1995年制定的国家标准GB6783-94(即《明胶》一文中提到的“《食品添加剂》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而提出,并且在说明书中对该标准进行了具体说明。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这两项发明专利的授权决定都是基于当时的行业规范做出。

  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明胶》中,明文记载了“本标准适用于以动物之皮、鳞为原料所生产的食用明胶”。碎革皮也是“动物之皮”,在2005年《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出台之前,对符合《专利法》规定的申请做出不授权决定,才是违法的行为。

  2005年之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没有对任何一件类似的专利申请进行授权。

  国家知识产权局不具有市场监督职能

  《明胶》文作者在文中强调“有害发明获得专利,无论它是否投入生产,都绝非小事一桩。”笔者认为,有必要给该作者普及一些基本常识。

  制定标准的目的不在于对发明创造进行限制,而是为了满足社会要求,保证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核心。标准是产品质量的技术保障,是优化生产秩序的内在需求。换言之,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促进科技的创新,标准的作用在于对市场的规范。利用发明创造得到的产品要投入生产、要进入市场流通,就需要有关部门参照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把关。国家知识产权局是决定是否对技术授予专利权的部门,不具有市场监督职能。

  自4月15日问题胶囊事件以来,有关责任部门互相推诿。而对于公众来说,需要承担责任的部门大家心知肚明。套用某杂志上的一段话:“质疑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而这是一个经不起质疑的时代,任何不可一世者终将被解构。只是,将质疑长时间集中某个个体身上是否合适。生活很大,社会应有更大的、更值得质疑的目标。”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成为中国民生的重大问题之时,不对主要监管部门进行质疑,反却将矛头对准并无过错的技术审查部门,着实有些避重就轻了。

  有了个申请号并不等于就有了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能查到的也并不都获得了专利。例如被公众热议的“铬鞣皮肥料酶法制备食用明胶的工艺方法”(申请号为91108955.1)事实上就根本没有通过审批,没有获得专利权。如果说纯朴的公众被只注重眼球效应的某些媒体误导,因而产生的对专利的误读还可以理解的话,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却不实事求是,不深入调查,就两眼一摸黑,不负责任地扭曲是非,实在令人痛心。国家知识产权审查员卢学红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5)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1日,政变士兵把守在国家电视台附近。图/东方IC 1日,政变士兵把守在国家电视台附近。图/东方IC

  效忠于马里前总统杜尔的卫队士兵,4月30日晚开始在首都巴马科多处地点与政变军人发生交火,企图发动“反政变”。马里政变军人1日上午通过马里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说,他们目前已控制局势,巴马科已经安全。

  激烈交火

  双方交火4月30日晚相继发生在巴马科的马里国家电视台、巴马科国际机场和政变军人总部所在的卡迪军营。

  马里国家电视台主管科纳特告诉美联社记者,当晚6时30分左右,一群士兵到达电视台,朝天鸣枪,要求所有工作人员离开。

  科纳特说,士兵头戴红色贝雷帽,据信是效忠前总统杜尔的卫队士兵。

  马里3月21日突发政变,部分军人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推翻杜尔政权。国家电视台一直处于政变军人控制下。

  目击者称,国家电视台和附近一座大桥附近发生激烈交火。不久后,枪声停息,“红色贝雷帽”部队士兵离开这一地区,开赴机场方向。

  另据法新社援引政变军人成员库利巴利的话报道,距离巴马科15公里的卡迪军营同样遭遇短暂攻势。

  双方交火造成的伤亡数字尚不清楚。国家电视台员工说,发生在那里的激战造成多人死亡。

  医院方面消息说,战斗造成数十人死亡、上百人受伤,政变军人伤亡尤其惨重。

  交权之争

  政变军人组建的“民主复兴和国家重建全国委员会”发言人马里科4月30日晚些时候证实,部分卫队士兵企图控制机场,但“将被击退”。

  “他们的计划是控制机场,让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部队飞进来,”马里科意指西共体首脑峰会准备向马里部署部队的计划,“前政权的总统卫队成员企图谋反,我们已经控制了局势。”

  然而,目击者描述似乎与政变军人说法有出入。一名目击者告诉路透社记者,国家电视台主体建筑附近的激战一直持续到1日凌晨,另一名目击者称机场的枪战仍在持续。

  法新社援引一名外交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截至4月30日深夜,机场仍处于卫队士兵控制下,而连接巴马科与卡迪军营的道路已被卫队士兵阻断。

  前总统杜尔1991年任伞兵部队指挥官,借助政变上台,推翻终身制总统特拉奥雷。伞兵部队“红色贝雷帽”长期承担保卫总统职责,1个多月前的政变发生后依然效忠杜尔,最后才勉强向政变军人交权,但双方关系紧张。

  法新社报道,政变军人虽迫于国际社会压力,同意将权力移交给时任马里国民议会议长特拉奥雷,但近来接连逮捕军政高官,被认为是引发冲突的主要原因。

  一名驻马里的西方外交官告诉美联社记者,政变军人据信准备逮捕“红色贝雷帽”一名前指挥官,由此引发当天的系列交火。

  外国因素

  1日凌晨,政变军人领导人萨诺戈通过国家电视台发布消息,重申局势“已被控制”。

  几分钟后,一名指挥官在电视台上指责这次“反政变”存在“外国因素”,称“怀有恶意的个人”在“外国因素”支持下对机场和其他地点发动袭击,以图“破坏马里恢复到宪法秩序”。

  这名指挥官还证实,上述遇袭地点已经“安全”,多人被捕。

  巴马科一名目击者告诉路透社记者,他看到一名支持政变军人的军官站在两具尸体前,展示尸体所穿的总统卫队制服,以及他们身上的部族文身。据这名军官说,文身图案显示两名死者为布基纳法索人。

  政变军人1日上午又通

  过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称他们目前已控制电视台、机场和卡迪军营这3个战略要点,并称巴马科已经安全。声明表示,政变军人将会抓获所有企图阻止马里“回归宪政进程的反叛者”,对他们进行彻底调查并提起诉讼。

  斡旋取消

  冲突事件发生后,西共体方面证实,原定由布基纳法索总统孔波雷担任斡旋人、5月1日与马里政变军人在巴马科举行的会面计划取消。

  法新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鉴于巴马科市4月30日晚些时候发生交火,政变军人代表团声称,他们所乘坐的飞机“不能在巴马科机场降落”,无法出席原定会面。

  西共体4月26日发表首脑峰会公告,称将派兵帮助维护马里领土完整,同时呼吁政变军人远离政治。马里政变军人拒绝派兵马里的计划,称将视任何外国军队为“敌人”。西共体与马里政变军人的斡旋氛围由此紧张。

  法新社评论,在北部叛军日趋强大的情况下,首都巴马科局势再生变故,给马里恢复秩序的前景蒙上阴影。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卡梅隆是抵达这一位于关岛附近深邃海沟底部的第三个人,也是单独下潜的第一人。卡梅隆只身驾驶“深海挑战者”号深潜器下潜至世界海洋的最深处。
当地时间凌晨2点,一台船载吊车正在将卡梅隆的深潜器吊放入太平洋当地时间凌晨2点,一台船载吊车正在将卡梅隆的深潜器吊放入太平洋
 卡梅隆的绿色机器 卡梅隆的绿色机器
 潜艇侧视图 潜艇侧视图
灯光,相机!这是计算机模拟显示的“深海挑战者”号潜艇两侧的侧视图,可以看出其灯光布置上的不同,其中包括一盏2.4米长的LED灯。
这台深潜器专门被设计成“直上直下”——它一头扎向海沟底部,然后直直的上升这台深潜器专门被设计成“直上直下”——它一头扎向海沟底部,然后直直的上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2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经美国《国家地理》确认,关岛当地时间7:52,即北京时间今天早晨5:52,电影导演卡梅隆已经驾驶其单人深潜器“深海挑战者”号成功下潜至世界海洋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海渊底部。

  他此次下潜的深度是35756英尺(约合10898米),这是全世界海洋无可比拟的深度极限。

  在抵达洋底之后,卡梅隆以《国家地理》探险家和电影制作者的身份向海面上为他此次行动提供支持的团队成员们发出讯号:“各系统一切正常。”

  这位探险家现在正“蜗居”在他的深潜器那个圆形的狭小驾驶舱内,对这片陌生的神秘海底进行考察,这里对于人类的陌生程度丝毫不亚于月球表面。要知道,卡梅隆是抵达这一位于关岛附近深邃海沟底部的第三个人,也是单独下潜的第一人。

  卡梅隆现在正在海底进行数据采集,收集样本,并进行大量的拍摄工作,这些工作在1960年人类首次抵达这里时是无法想象的。当时,一个两人小组驾驶深潜器抵达这里并稍作停留,他们只目睹了这里被深潜器泛起的阵阵泥沙而已。

  根据计划,在海沟底部停留大约6小时后,这位《阿凡达》的导演将会让深潜器抛下负载的金属块减轻自身重量并迅速上浮至海面。与此同时,此次远征队的科学支持小组正在他上方11公里的海面上停留的“蓝宝石美人鱼”号和“巴拉库达”号考察船上等候卡梅隆的上浮。

  在卡梅隆下潜之前,随行的海洋生物学家道格·巴特莱特(Doug Bartlett)告诉《国家地理》说:“我们现在是兄弟姐妹。人们经过数月甚至几年的努力才让整个事情进展到这一步。” 巴特莱特是“深海挑战者”项目首席科学家,供职于美国加州圣迭戈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深海挑战者”项目是在《国家地理》以及劳力士公司的赞助下进行的。他说:“我认为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希望抵达那里,我们希望一切能顺利成行。”

  海底交会

  当下潜开始之后,卡梅隆的第一个目标是寻找在此之前数小时放置在海底的一个电话亭般的不载人“着陆器”。这个着陆器上搭载有化学饵料,卡梅隆将利用声纳探测找到这个着陆器。他告诉《国家地理》:“我将尝试找到那个设备,这样我就能观察被诱饵吸引过来的生物。”

  随后他将驾驶深潜器沿着一条规划好的路线行进,这条路线将带他经过尽可能多的不同海底环境,不仅对沉积物覆盖下的海底进行考察,还可以查看考察队中地质学家们感兴趣的某些海底悬崖峭壁。他说:“我将会沿着海沟做一些纵向方向上的观察,随后旋转90度向北方前行,沿着岩壁向上攀升。”

  尽管由于电池功率和超远的水下距离限制了他和海面上随船科学家之间的通讯,但是看起来他仍然非常有信心。他说:“我会非常简明扼要地描述我所看到的情景。”

发表在栏目: 科学

  7.海洋探险家雅克-库斯托

海洋探险家雅克-库斯托海洋探险家雅克-库斯托(图片来源:Thomas J. Abercrombie, National Geographic

  一幅未标注日期的照片,展示了海洋探险家雅克-库斯托以及他的水下研究船。这艘研究船是一个无舵碟形潜水器,利用推进喷嘴行进,就像是一架水下飞机。弗朗西斯说:“库斯托就像是一个神奇的解说员,向人们讲述海洋世界的美丽。此外,他还参与制造了水下呼吸装置水肺,扩大了海洋考察的广度。”

  1952年起,库斯托共接受了国家地理学会的37笔资金。《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有关库斯托进行的十几次海洋考察的报道以及所拍摄的照片,带领读者走进神奇的海洋世界。海洋生态学家和国家地理学会常驻探险家伊里克-萨拉追寻库斯托的脚步,探索和保护海洋最后的原始区域。

  8.利基夫妇发现进化证据

利基夫妇发现进化证据利基夫妇发现进化证据(图片来源:Melville B. Grosvenor, National Geographic)

  照片在肯尼亚拍摄,古生物学家玛丽-利基和路易斯-利基夫妇正在分析化石。利基夫妇一直致力于寻找早期人类证据,他们的儿子和儿媳——理查德-利基和莫维-利基以及他们的孙女路易丝-利基也投身于这一研究领域。从1960年开始,利基夫妇共获得国家地理学会提供的76笔资金。弗朗西斯说:“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向利基家族提供资金,资助他们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加深了我们对人类起源的了解。”

  9.发现长脚鱼“提克塔利克”

发现长脚鱼“提克塔利克”发现长脚鱼“提克塔利克”(图片来源:John Weinstein, National Geographic)

  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尼尔-舒宾与复原的长脚鱼“提克塔利克”。在2004年一项国家地理学会资助的考察计划中,舒宾发现了这条怪鱼,年代可追溯到3.75亿年前。科学家认为“提克塔利克”是首批从海洋前往陆地的动物之一。国家地理学会的弗朗西斯说:“古生物学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如果不了解过去的世界是怎样一副景象,我们便很难预测未来。”

  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了世界各地的一系列古生物学研究计划,包括资助古生物学家保罗-塞莱诺的研究。塞莱诺几乎在所有大陆都发现了新恐龙种群。弗朗西斯说:“化石世界一直为我们送上令人吃惊的发现。我们从很早就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

  10.绘制海床地图

绘制海床地图绘制海床地图(图片来源:Nathan Benn, National Geographic)

  一幅未标注日期的照片,制图师布鲁斯-赫泽和玛丽-萨普注视着一张海床地图。1970年,赫泽和萨普利用国家地理学会的资金,首次对海床进行测绘,展示海脊等地貌。海底的崎岖地形与陆地上如出一辙。弗朗西斯说:“他们在研究中绘制了海床地图,是《国家地理杂志》刊登的最著名的海床地图之一。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在使用这幅地图,它是制图学领域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大陆漂移、海床扩张以及海底构造。”(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3.古道尔发现黑猩猩秘密

古道尔发现黑猩猩秘密古道尔发现黑猩猩秘密(图片来源:Vanne Goodall, National Geographic)

  一幅未标注日期的照片,展示了灵长类动物学家珍-古道尔和一只野生黑猩猩。1961年起, 古道尔便在国家地理学会的帮助下进行具有开拓性的黑猩猩研究。根据她的研究发现,黑猩猩懂得使用工具。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这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弗朗西斯说:“对于珍-古道尔,很多人并不知道当时的她还是一个未经考验的新人。但她的激情和求知欲点燃了国家地理学会当时的领导者的兴趣。相比之下,现在的我们更关注那些在所在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研究人员,也更愿意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为了鼓励新人,我们制定了年轻探险家资助计划,我们帮助新冒出的探险家进行研究,在每年举行的讨论会上向他们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未经考验的人和想法。”

  4.秘鲁古城马丘比丘

秘鲁古城马丘比丘秘鲁古城马丘比丘(图片来源:Hiram Bingham, National Geographic)

  照片展示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秘鲁古城马丘比丘,建在山顶之上。1911年,耶鲁大学考古学家海勒姆-宾汉姆在国家地理学会提供的资金支持下进行发掘。弗朗西斯说:“马丘比丘是古印加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西方人对它一无所知。资助马丘比丘考察是我们在考古学领域的第一批重要冒险之一。令人兴奋的马丘比丘挖掘工作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是国家地理学会资助探索计划的一个标志。”

  5.受到保护的红杉

受到保护的红杉受到保护的红杉(图片来源:Paul Zahl, National Geographic)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溪,两名科学家正在测量世界上最高的红杉的周长,其中一人是国家地理学会的受赠者切斯特-布朗(中)。1963年,就职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布朗获得国家地理学会提供的资金,他帮助成立了红杉国家公园。几十年前,《国家地理杂志》曾在成立公园管理局过程中扮演角色。弗朗西斯说:“1916年4月出版的《国家地理杂志》插页中登载了‘谢尔曼将军’的照片,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巨杉。这一期的《国家地理杂志》是美国通过国家公园管理法的一个促进因素。”

  6.资助南极考察

资助南极考察资助南极考察(图片来源:Admiral Richard A. Byrd Polar Center)

  南极洲,海军上将理查德-伯德检查飞机的日光罗盘。1929年,伯德和4位同伴成为第一批驾机飞跃南极的人,飞机上搭载着这个日光罗盘以及国家地理学会的会旗。当时,他们在空中对面积6万平方英里(约合15.54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区域进行拍照。弗朗西斯说:“进入极地地区的难度超过地球上的其他地区,也因此成为科学考察的热门。在南极考察中,伯德拍摄了一系列照片,帮助绘制南极地图。现在的极地考察利用很多新设备,例如各种远程传感装置。”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13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评选出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下的研究计划取得的十大成果,其中包括绘制海床地图,发现黑猩猩懂得使用工具,发现长脚鱼“提克塔利克”,以及首次发现不依靠光合作用的生命形态。自1890年以来,国家地理学会共颁发了1万笔资助资金,资助研究和探索计划,所取得的发现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地球的了解。

  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下的马丘比丘挖掘工作已经有120年历史,在他们的资助下,研究人员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珍-古道尔对黑猩猩进行了研究。国家地理学会的第1万笔资助资金颁发给克瑞提-卡伦斯,她是杜克大学和印度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的生物学家。卡伦斯将利用这笔资金评估印度西高止山脉地区5家公园的人类-野生动物间爆发的冲突,这一地区是老虎、亚洲象以及其他濒危和受到威胁的动物的家园。

  国家地理学会研究、保护与探索部门副总裁约翰-弗朗西斯表示:“卡伦斯在很多方面都是国家地理学会前进方向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她致力于研究人类与数量不断减少和生存受到影响的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野外生物学家,她有着丰富的经验。”卡伦斯是班加罗尔人。弗朗西斯指出卡伦斯获得资助资金说明国家地理学会的受赠者越发国际化。“我们资助的资金大约有40%颁给非美国人。过去40年时间里,我们每10年提高10%。”

  1.发现王蝶伊甸园

发现王蝶伊甸园发现王蝶伊甸园(图片来源:Bianca Lavies, National Geographic)

  一幅档案照片,在墨西哥拍摄,一群王蝶落在向导的帽子上。1975年,国家地理学会提供的资金帮助生物学家佛瑞德-厄克特发现这种蝴蝶的冬季目的地。“这种美丽的动物会飞行相当长距离,它们的迁徙是地球上最引人注目的景象之一。”

  国家地理学会继续资助生物迁徙行为的研究,其中包括动物学家马丁-维克勒斯基进行的研究。他利用微型无线电发射机研究迁徙的鸟类和昆虫。为了鼓励获得其资金支持的科学家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国家地理学会每年在华盛顿特区总部举行探险家讨论会。弗朗西斯说:“我们将各研究领域的带头人召集到一起并安排讨论,讨论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寻找打破他们所钻研学科间界限的解决之道。人们有时认为国家地理学会是一家媒体公司。但通过我们的杂志和节目,人们就会发现我们为探索、研究和环保工作提供了怎样巨大的帮助。”

  2.“阿尔文”号潜水器

“阿尔文”号潜水器“阿尔文”号潜水器(图片来源:Emory Kristof and Alvin Chandler, National Geographic

  借助于国家地理学会1977年颁发的一笔资助资金,海洋学家罗伯特-巴拉德帮助发现了太平洋加拉巴哥裂谷深处的热液喷口,照片展示的“阿尔文”号潜水器也为上演这一发现做出了贡献。在热液喷口,科学家首次发现不依靠光合作用的生命形态。国家地理学会的弗朗西斯说:“地球上存在一些独特的生命形态,等待我们去发现,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1985年,巴拉德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这一次,他率领的探险队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

  国家地理学会的第一笔资助资金于1890年颁发,当时刚刚成立两年的国家地理学会决定启动一项探索计划,加深对地球的了解。这笔资金用于资助一个研究小组考察加拿大的圣伊利亚斯山。在遭遇恶劣天气和雪崩之后,考察队返回。此次考察中,他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第一次拍摄加拿大最高峰洛根山的照片。

  自1890年以来,国家地理学会资助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1.53亿美元。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每年评估1000多项资金申请,其中三分之一能够顺利拿到资金。弗朗西斯说:“我们喜欢将自己比喻成一家愿意冒险的公司。我们喜欢人们带着他们的想法找到我们,同时让他们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这可能是其他机构无法赋予他们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郑梦准   郑梦准

  29日,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的第六个儿子郑梦准宣布,将参加今年年底的总统选举角逐。

  对朝采取外交手段

  郑梦准当天上午在国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这一决定,同时阐述竞选纲领。他说,“我今天正式宣布参与竞选总统,”他在首都首尔说,“凭借企业管理、外交领域……经验,我将谱写韩国历史新篇章。韩国正处在十字路口,我担心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国家会崩溃……如今,我们必须变革,必须共聚民心”。

  郑梦准誓言推进政治和经济改革,谴责政治人士用民粹主义理念蒙蔽民众,指认类似两极分化、青年失业等众多社会弊病没有得到解决。他认为,应与国民沟通,打破政治权力与腐败的恶性循环。

  他承诺将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福利体系,调整分配,建设以人为本的经济,“创造韩国工业化和民主化奇迹的不是政治领导人,是我们伟大的国民”。谈及外交理念,郑梦准说,就朝鲜议题,应通过“外交手段”与有关各方合作。

  前总统之女呼声高

  韩国总统选举定于今年12月19日举行。本月23日,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开始接受预备候选人登记,朝野各党有意人选逐步“亮相”。郑梦准是新国家党第二个正式参与党内总统候选人资格角逐的成员。京畿道知事金文洙本月22日率先宣布参选。

  新国家党前党首、非常对策委员会委员长、前总统朴正熙之女朴槿惠虽尚未“发声”,但她本月带领新国家党赢得国会选举过半议席,被普遍视作党内最有力竞选者。

  同时,总统李明博的密友、国会议员李在五以及前总理郑云灿等预计也将参与竞争。韩联社认为,根据新国家党现行党内预选制度,总统候选人由党员选出或党内领导层指定。这似乎有利于党内支持率较高的朴槿惠,从而引发其他人不满。金文洙上周呼吁,应引入“开放预选”机制,完全根据普通选民的支持来挑选党内总统候选人。 李良勇(新华社特稿)

  ■ 人物

  韩承办世界杯功臣

  郑梦准现年60岁,是商人,同时也是政客。他是韩国现代重工业公司最大股东。他曾就读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

  他曾担任韩国足球协会会长,1994年至2011年出任国际足球协会联合会副主席,帮助韩国2002年首次承办世界杯足球赛,他现为这一组织名誉副主席。 李良勇(新华社特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野蛮:在刚果加兰巴国家公园,直升机载偷猎者从空中枪杀了22头大象,它们的尸体堆满一地。这个场景充分说明了这些非法猎人的野蛮。  野蛮:在刚果加兰巴国家公园,直升机载偷猎者从空中枪杀了22头大象,它们的尸体堆满一地。这个场景充分说明了这些非法猎人的野蛮。
屠杀: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和警察本月初在南非调查非法狩猎犀牛的场景,一名匹兰斯堡国家公园反偷猎护林军士兵站在他们身边护卫。在这个国家,这种动物的角需求很大,致使一天有两头犀牛遭非法猎杀。犀牛角比等重量的黄金还要贵。  屠杀: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和警察本月初在南非调查非法狩猎犀牛的场景,一名匹兰斯堡国家公园反偷猎护林军士兵站在他们身边护卫。在这个国家,这种动物的角需求很大,致使一天有两头犀牛遭非法猎杀。犀牛角比等重量的黄金还要贵。
上升趋势:在非洲新富裕阶级日益增长购买力的驱使下,大象和犀牛的非法捕猎呈现上升趋势。上升趋势:在非洲新富裕阶级日益增长购买力的驱使下,大象和犀牛的非法捕猎呈现上升趋势。
最大挑战:监控全球动物贸易的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表示:“从缴获的大象牙数量来说,2011年是20多年里最多的一年。我们一直在跟踪这个趋势。”  最大挑战:监控全球动物贸易的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表示:“从缴获的大象牙数量来说,2011年是20多年里最多的一年。我们一直在跟踪这个趋势。”
成为攻击目标:在南非西北省匹兰斯堡国家公园,一头沐浴在黄昏日光中的大象在矮树间穿行。2011年,数百头大象被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将这些厚皮动物列入“易受攻击”动物名单。  成为攻击目标:在南非西北省匹兰斯堡国家公园,一头沐浴在黄昏日光中的大象在矮树间穿行。2011年,数百头大象被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将这些厚皮动物列入“易受攻击”动物名单。
濒临灭绝:匹兰斯堡国家公园的一头白犀牛和幼崽在黄昏日光中漫步。今年以来,南非已有180多头犀牛被杀。  濒临灭绝:匹兰斯堡国家公园的一头白犀牛和幼崽在黄昏日光中漫步。今年以来,南非已有180多头犀牛被杀。

  北京时间4月27日消息,刚果动物保护组织和警方发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恐怖场面。22头大象尸横遍野,惨不忍睹。这些被屠杀的大象尸体表明极其野蛮的偷猎者为获得自然界的恐怖战利品是如何进行无情杀戮的。

  知情人士透露,现场的证据显示,这群猎手十分专业,他们在直升机上向这些厚皮动物猛烈射击。在这场直升机载攻击中,22头大象被杀,尸横遍野。旋翼叶片下的场景令人不寒而栗:子弹像下雨般地从天上落下,恐慌的妈妈护着她们的孩子,发出叫人毛骨悚然的尖叫声,一阵疯狂地混乱后,灌木丛中留下斑斑血迹。

  射击结束时,22头大象倒地而亡,这是民主刚果东北部最惨绝人寰的杀戮,仍留在亲身经历该事件的人们记忆中。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刚果野生动物总署”(ICCN)国际合作部门负责人奇巴苏-姆安巴在加兰巴国家公园调查了这起大象屠杀事件。他说:“很久没发生过这种事了。”

  屠杀后,这些猎手取走了大象的长牙和生殖器,然后很可能经南苏丹或乌干达走私这些物品。这些国家是连接非洲和亚洲“象牙之路”的一部分。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说,在亚洲新富裕阶级日益增长的购买力的驱使下,该地区开始非法抢夺非洲资源,直接导致了大象和犀牛非法狩猎的激增。

  2011年全球缴获的大象牙数量创下纪录。随着刚果和喀麦隆等国家频繁出现大象屠杀事件,这个趋势看起来会在2012年持续下去。今年1月,有200头大象在这些国家被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将这些厚皮动物列入“易受攻击”动物名单。

  在南非,犀牛角需求很大,致使一天有两头犀牛遭非法猎杀,这种动物的角比等重量的黄金还贵。如今一周被杀害的犀牛数量比10年前一年的屠杀数量还多。监控全球动物贸易的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表示:“从缴获的大象牙数量来说,2011年是20多年里最多的一年。我们建立了一个数据库,一直在跟踪这个趋势。”

  20世纪80年代末,象牙贸易被禁止。当时,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阻止猎人非法屠杀大象。在日本的密切合作下,这类非法贸易剧减。日本曾是对象牙需求最大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数年内中国新兴消费者需求的增大,象牙贸易呈上升趋势,但后来明显减少。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大象贸易信息系统负责人、津巴布韦的汤姆-米利肯表示,从2004年以来这种趋势再次回升,最近3年内尤为明显。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执法部门负责人本-詹瑟-范-伦斯伯格指出:“最大的挑战出现在最近数年,因为从事大象贸易的人从普通偷猎者转向有组织的犯罪团伙。”该国际公约管理全球动植物贸易。这在今年3月的大规模屠杀中得到证实。调查员根据子弹伤口的轨迹认定这些偷猎者是从空中向下进行射击的。直升机非常昂贵,所以能用上这种交通工具就意味着他们是个高水准的犯罪组织。

  南非国家公园环境犯罪调查部门负责人肯-玛吉斯表示,他们最近逮捕了一个进行犀牛角非法交易的犯罪嫌疑人,并在他汽车中的行李箱内发现510万兰特(约合65.24万美元)现金。南非是犀牛非法狩猎的中心,因为93%的白犀牛(约1.88万头)和40%非洲更为罕见的黑犀牛都生活在这个国家。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4月中旬,191头犀牛在南非被杀。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今年将有600多头犀牛死在偷猎者手中。2011年,448头犀牛被杀。但在10年前,只有少数犀牛遭到捕杀。(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3 页,共 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