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近日,一首由西安本土乐队演唱的《全城堵车》在西安各大网站论坛上热传。西安的交通拥堵成为地方政府颇为头疼的问题。

  春节前一周的地方“两会”上,西安市市长陈宝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西安“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为此,2011年城建投资计划安排的235亿元,重点投向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压力日益加大

  道路里程增长赶不上车辆增速。

  眼看着西安“世园会”只剩下几个月,但拥堵不堪的交通现状仍没有改善,这让西安市领导层感受到了压力。

  西安市市长陈宝根曾表示:“堵车市民有意见,我也很烦心,我天天上下班,以前从家里到市政府要半个小时,现在要四十分钟。大家都把时间耗在路上,不是长久之计。”

  “西安城市中轴线堵车明显,这条线贯穿中心城区,以钟楼为中心的城区正是西安的政治、商业、文化中心。”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院长陈红告诉记者。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交通工程研究所所长陈宽民认为,明城墙区交通压力一直很大,由于被陇海线隔断,多年来南北向交通拥堵也是一大难题。

  西安作为省会城市,地处西北交通要道,周边的城市群发展滞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区域经济教研中心主任李国平向记者分析道,这直接导致在其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大量向西安流动,交通承载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此外,西安突如其来的交通拥堵和机动车的迅猛增长分不开。去年12月份以来,平均每天新增机动车1000辆,最多的一天是1500辆。去年2月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到年底这个数字已经是116万辆。

  摆在116万辆车面前的是不到4000公里的道路里程。西安的道路里程增长赶不上车辆增速。

  三轴九宫之困

  地铁建设与古城保护难题。

  作为中国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城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汉唐长安城的影响,整个城市是棋盘形,九宫格局。各条道路横平竖直,十字路口非常多。陈宽民认为,这种城市布局给现代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在明城墙包围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来得比任何地方都凶猛。记者看到,在城门洞狭小的空间内通行,车流像挤牙膏一样,这在西安南门表现得非常明显。但作为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不容许进行任何形式的改动,要拓宽城门洞来增加道路面积绝无可能。老城区的道路建设也不能破坏古建筑、不能建立交桥,破坏古城环境风貌和整体形象的建设开发行为都受到限制。

  有专家认为,西安在地面空间开发受到严格限制时,要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压力,最有效的解决方式还是发展地下交通。

  不过,按照规划,西安地铁的6条线路涉及到西安明城墙、钟楼、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隋唐长安城遗址等重要文物古迹。因此,部分专家、市民对是否修建地铁一直都有争议,这成为地铁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阻力。

  即便在得到国家批准动工之后,西安地铁在文物保护方面仍面临很大压力。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中科院专家曾联名全国政协委员递交提案反对在西安古城墙内修建地铁。虽然最终西安地铁规划中4条线仍穿城而过,但是建造标准更严格。

  一位参与西安地铁规划研究的专家向记者透露,一些本来计划在近期内修建的地铁线路现在遇到新情况。因为中科院专家周家汉认为地铁工程的振动安全控制标准存在问题,会破坏钟楼、城墙和大雁塔等地面文物建筑。他上书国务院后,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要求,在2号线开通半年时间内分析相关数据,如果地铁对文物建筑不会产生破坏作用部分线路才能继续施工。

  不过,即使西安地铁建设顺利,要形成便捷、可靠的地下交通系统还需要20年。(李博)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长江武穴江段出现两只江豚


两只一起出现更是多年罕见

  一网友在长江武穴江段边游玩时,突然看到两只疑似江豚的动物,当即拍下。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鉴定,认定其拍到的确实是野生江豚,这在省内除石首保护区外,实属罕见。

  2月14日上午,网友“拾光映影”突然看到两个黑黑的“家伙”在江面嬉戏,“偶尔从水里露出水面但时间非常短,并发出很大的呼吸声,像羊叫的声 音。”据介绍,当时这两个“黑家伙”附近正好有一艘大船经过。昨日下午,记者将网友拍到的照片(见图)发给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专门从事白鳍豚和江豚保 护和研究工作的郝玉江博士,郝博士一看到照片就表示,网友拍到的就是江豚。郝博士说,这些年他们一直在省内长江江段考察野生江豚,除了石首保护区外,5年 内没有发现过野生江豚的身影,特别是两只一起出现更是多年罕见。郝博士还称,这两只江豚露出江面,很有可能是经过船只影响了它们正常的生活,它们才不得已露面。

  [新闻链接]

  江豚少于大熊猫

  长江江豚是江豚唯一的淡水亚种,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中,在地球生活已有2500万年。2006年,我国联合7个国 家调查长江干流江豚,为1200多头,种群数量已经少于大熊猫。目前宜昌到上海水域,野生江豚数量每年下降6.4%,如果不加以保护,估计10多年后,野 生江豚将灭绝。(赵家新)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一对互扰星系Arp 147产生巨大的黑洞光坏,如同宝石项链一样光芒四射
 

  照片的右侧是Arp147星系的一个螺旋星云的残余物,它与左侧的椭圆星云相碰撞。这一碰撞产生了一个不断扩展的恒星形成波,形成了一个包含着大量新生恒星的蓝色光环。照片左侧的红色星系的内核中也探测出了X射线源,可能来源于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
 

  据专家分析,这些恒星迅速完成它们数百万年的演化,爆炸成为超新星,并留下中子星和黑洞。一部分中子星和黑洞带有伴星,它们从伴星中吸入物质, 形成明亮的X射线源。而分散在Arp 147星系光环附近的9个X射线源非常明亮,被断定是黑洞,它们的体积大约相当于10到20个太阳大小。
 

  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的红外线观测和星系演进探测器(Galaxy Evolution Explorer)的紫外线观测使科学家能够估测这一光环中的恒星形成速度。这些估测与双星进化模型结合,令科学家们得出了结论。研究结论显示,最密集的 恒星形成大约在1500万年前终止。
 

  麻省理工学院的拉帕波特(Saul Rappaport),莱文(Alan Levine)等四名专家联名发表了这一结论,文章刊登在了最新的《天体物理学报》(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农业部最新抗旱农情调度信息指出,在降雪和人工浇水的共同作用下,2月13日8省市受旱面积和严重受旱面积比2月12日减少。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指出,目前北方冬麦区大面积旱情仍未根本缓解。

截至2月13日17时,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0543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072万亩。在降雪和人工浇水的共同作用下,受旱面积和严重受旱面积分别比2月12日减少281万亩和318万亩。8省已累计浇灌麦田3387万亩次,追肥3204万亩,镇压2139万亩,划锄2600万亩,投入抗旱作业农机具484.5万台套。

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指出,目前北方冬麦区大面积旱情仍未根本缓解。据此,农业部要求各地要根据气温回升的情况,指导农民适时浇麦、科学抗旱。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2月13日,北京迎来久旱后的第二场降雪,城区被积雪覆盖,银装素裹,游人纷纷来到公园赏雪。本报记者 李建泉摄   2月13日,北京迎来久旱后的第二场降雪,城区被积雪覆盖,银装素裹,游人纷纷来到公园赏雪。本报记者 李建泉摄

  据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记者林晖 张辛欣)针对近日北方地区出现的两次降水过程,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有关专家指出,降水仍不能有效缓解旱情,抗旱浇水的劲头不能松。

  2月9日以来,北方地区先后出现两次降水过程。2月9日至10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南部、苏皖北部部分地区,华北、黄淮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2月12日至13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以北地区,尤其是河北北部、北京等冬小麦非主产区。北方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5毫米,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均无有效降水。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院士指出,由于长时间干旱,大部分旱区土壤干土层在10厘米以上,缓解旱情每亩至少需浇灌30至40立方米水,相当于累计降水50毫米以上。但北方地区近日两次降水的数量均较少,降水的主要区域也基本不重叠,尚不能有效缓解当前旱情。

  农业部专家介绍,这两次降水对缓解冬麦区土壤表墒、促进小麦萌动返青和次生根发育非常有利,但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旱情,抗旱浇水劲头不能松。尤其要注意科学抗旱,日平均气温仍在3摄氏度以下的麦区,不能急于浇水,以免结冰造成小麦冻害或机械损伤。同时,各地在借雪施肥过程中,应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小麦旺长。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13日12时,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0824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390万亩。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新华社电 针对近日北方地区出现的两次降水过程,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有关专家指出,降水仍不能有效缓解旱情,抗旱浇水的劲头不能松。

  2月9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先后出现两次降水过程。2月9日至10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南部、苏皖北部部分地区,华北、黄淮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2月12日至13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以北地区,尤其是河北北部、北京等冬小麦非主产区。北方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5毫米,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均无有效降水。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院士指出,由于长时间干旱,大部分旱区土壤干土层在10厘米以上,缓解旱情每亩至少需浇灌30至40立方米水,相当于累计降水50毫米以上。但北方地区近日两次降水的数量均较少,降水的主要区域也基本不重叠,尚不能有效缓解当前旱情。

  农业部专家介绍,这两次降水对缓解冬麦区土壤表墒、促进小麦萌动返青和次生根发育非常有利,但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旱情,抗旱浇水劲头不能松。尤其要注意科学抗旱,日平均气温仍在3摄氏度以下的麦区,不能急于浇水,以免结冰造成小麦冻害或机械损伤。同时,各地在借雪施肥过程中,应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小麦旺长。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13日12时,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0824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390万亩,冬小麦受旱面积占8省播种面积的39.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黄州青砖湖社区定花院发现一批古城砖

  据黄冈市博物馆专家考证,近日在黄州青砖湖社区定花院发现的一批古城砖,系南宋时期所烧制,有近千年的历史。专家称,此砖的发现,将会确定黄州宋城的城址和苏东坡在黄州居住的东坡遗址。

  收藏这批铭文城砖的社区居民陈国山先生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房时,在其家附近挖出许多青黑色城砖,其中一块砖上面还有“防江军窑城砖”的铭文,当时感觉可能有一定的文物价值,遂将这批青砖保留至今。

  昨日,在陈先生家,只见城砖有6、7厘米厚,砖上“防江军窑城砖”的楷体铭文,每个文字约有2厘米大小,字体清晰优美。

  据黄冈市博物馆有关专家鉴定后认为,这块铭文城砖有着较高的文物价值,可以肯定这批城砖是宋朝时代的军窑砖,是建筑城墙所用,宋朝时代的黄州古城很有可能在此。

  黄州文史专家何学善先生认为,如果宋城的确切城址能够确定,那么苏东坡在黄州居住的东坡遗址、定惠院、承天寺和临皋亭遗址都能确定,这一段重大的历史悬案将水落石出。(胡秋子)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人社部副部长、国家外专局局长 张建国
国家外国专家局网站消息,国家外国专家局2月10日举行局主要领导任免仪式。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宣读了中央和国务院的任免通知,张建国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党组书记,免去季允石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党组书记职务。
张建国此前任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协助局长负责日常工作及分管局办公室、局机关党委、局机关服务中心;负责牵头落实“友谊奖”、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等工作。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一片片扇贝被封冰下,一池池海参、鲍鱼缺氧致死,去年黄渤海近30年同期最严重海冰卷走了山东渔业数十亿元的“真金白银”。面对“血的教训”,山东海洋与渔业部门、渔民今冬提前部署和防范,经济损失明显下降,但专家疾呼,我国海冰应急处置能力仍亟待提高。

  黄渤海海冰“高潮表演”谢幕

  黄渤海海冰冰情春节送出“大礼”,辽东湾于除夕解除海冰警报,莱州湾海冰警报从黄色降至蓝色。记者在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5日发布的海冰警报示意图上看到,辽东湾海冰范围较1月下旬明显向北缩进,示意山东沿海海冰的黄色带状也明显变窄。专家认为,黄渤海今冬海冰冰情最严重时期已基本结束,海冰冰情总体进入缓解阶段,但局部冰情仍有可能加重。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副总工程师郭可彩介绍,黄渤海海冰于去年12月中旬开始出现,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黄海北部及胶州湾均有海冰出现,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于1月17日达到71海里,为今冬出现的最大值。

  但记者了解到,今冬黄渤海海冰冰情最重的不是纬度位置最靠北的辽东湾,而是山东沿海的莱州湾,其海冰警报于1月23日达到黄色,高于辽东湾的蓝色警报标准。记者近日在莱州湾的三山岛渔港看到,700多条渔船被封在白色的海冰中纹丝不动,只有在寒风中抖动的“一帆风顺”和“满载而归”的红旗示意这不是一幅静止的画面。

  对于黄渤海海冰冰情出现“北轻南重”的怪象,国家海洋局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于福江说:“莱州湾出现较重海冰冰情的原因首先与持续低温有关。1月1日至26日,莱州湾受5次冷空气影响,气温较常年偏低1.25摄氏度,最大降温7.6摄氏度。”

  于福江分析认为,莱州湾海冰冰情较重还可能与沿岸工程建设有关。国家海洋局专家在潍坊港10海里长的防波堤上所做两套数值试验表明,防波堤对海流影响很大,最大可达每秒20厘米,对海流流向影响则更大。由于沿岸工程的建设,影响了海水的正常流动和交换,容易引起海冰。

  海冰所致经济损失明显下降

  今年海冰冰情虽然较前几年暖冬相比仍然较重,但是与去年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海冰冰情相比,海冰对山东渔业造成的损失明显下降。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提建新介绍,莱州市去年海冰造成经济损失接近1亿元,今年初步统计受灾损失为1560万元。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海冰造成经济损失约1.5亿元,而去年这个数字是9亿元。

  烟台市三山岛村渔民施显彬说:“去年海冰来得早而且快,扇贝、海参和鲍鱼等都被冻死或者憋死,养殖户损失很重。今年大家一直都惦记着海冰,所以将扇贝养得更深一些或者提前收获,渔业局技术人员还专门在海冰来临前组织了贝类养殖技术的培训,今年基本没啥损失。”

  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副司长易晓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黄渤海沿岸省、市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海冰防灾减灾高度重视,海洋渔业部门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并将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渔民和涉海单位;去年严重海冰灾害损失也向渔民敲响了海冰防灾减灾的警钟,加之媒体宣传与引导,公众整体对海冰灾害的意识得到提高。

  据了解,山东省提前为渔民印发了10000余册海冰防灾减灾知识手册;山东地方海洋与渔业部门坚持每天收集一次海冰信息并逐级上报;莱州市为渔民举办了三期培训班,讲解大棚保温、破冰增氧及海参和贝类养殖技术,增强企业和渔民抗灾自救能力。

  “此外,海冰监测预警也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易晓蕾说,“去年严重海冰结束后,国家海洋局重新梳理海冰应急响应体制,在大量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湾区分别设立了四个海冰警报标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利用卫星遥感、沿岸台站、飞机、应急监测车等设备,提前监测和预警,并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手段广泛发布海冰信息。”

  海冰应急处置能力仍是“软肋”

  虽然今年海冰造成的渔业等领域经济损失较少,但易晓蕾等专家表示,我国在海冰应急处置能力和预报监测能力方面仍亟待提高。易晓蕾介绍,目前我国仅有两艘破冰船,都是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已经超期服役,远远不能满足海冰防灾减灾的工作需要。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和今年海冰冰情较重期间,山东沿海的潍坊港和莱州港等港口,只能用拖轮和吨位较大的船舶来破冰和试航;海冰监测方面,由于民用破冰船匮乏,离岸线较远的海冰冰情只能通过卫星和飞机监测,很难到实地查看。

  记者在春节前跟随国家海洋局专家一行走访时,海洋部门、地方行政官员及港口负责人均表示,国家应快速推进破冰船建造,防止近一两年发生类似1969年的“大冰封”,保证黄渤海沿岸煤电等重要物资的运输,提高快速处理海冰所致突发事件的能力。

  烟台市副市长王国群表示,目前海洋部门监测和预报的海冰是各大湾区情况,烟台市的具体情况没有渠道了解,希望在海冰监测和预报方面能更为精细化。郭可彩也表示,目前海冰监测技术手段和力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现在海冰应急监测车仅有一辆,环黄渤海海洋监测台站不仅数量少,而且监测手段基本要靠目测。

  此外,国家海洋局专家分析发现,近岸海岸工程的建设影响海洋正常环流也是近两年海冰较重的重要因素,部分专家和地方官员建议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建立海岸工程建设前的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减少海冰灾害的人为因素。(张旭东 徐冰)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意大利艺术史学家认为蒙娜丽莎的原型是吉安-贾科莫-卡坡蒂(右)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2月4日消息,一直以来,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都是世人关注的焦点,除了其超高的艺术价值外,更因为这幅画背后诸多令人费解的秘密。日前,便有专家指出微笑的蒙娜丽莎原型,并非是传统认为的佛罗伦萨丝绸商人妻子,而是一位男模,并且还是达芬奇的情人。

  艺术家达芬奇绝对是制造了足够多的谜,留得后世多多少少阴谋论者从他的画作中寻找所谓深藏的秘密。据《每日邮报》报道,日前,一位专家宣称自己揭开了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之后的秘密——画中人的原型,不但是个男模,还是达芬奇的情人。

  按照传统的观点认为,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早前都是说是佛罗伦萨某位丝绸商人的妻子,但却始终留有各种疑点。而这一传统看法现在面临着最新的挑战,意大利文化遗产国家委员会主席凡塞蒂(Silvano Vincetti)宣布了他惊世骇俗的大发现。

  凡塞蒂表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一位年轻男子,名叫吉安-贾科莫-卡坡蒂(Gian Giacomo Caprotti),又名萨莱(Salai)。萨莱和达芬奇共事25年,据称为达芬奇不少文艺复兴画作带来了灵感的来源。凡塞蒂还补充说,达芬奇与这位长相清秀的男学徒之间,有着暧昧的关系。


达芬奇的秘密还有多少?

  这位专家还列举了一系列达芬奇的作品,指出这些画作中的人物鼻子和嘴巴都与蒙娜丽莎有相似之处。凡塞蒂“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有法医学证据。他说:“通过超近距离检测一份原作高清电子档,发现画作上留有字母L表示莱昂纳多-达-芬奇,以及S表示萨莱”。

  可以想象,这个所谓发现,会让远在法国罗浮宫的法国艺术历史学家多么的情何以堪。此前罗浮宫的专家说他们04年和09年两度检查原画:“注解、字母、数字神马的都没有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木质画作上的油彩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损伤,浮现出一系列图案形状,引得外人过于深入地去诠释画作背后的深意。”

  不过,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意大利的凡塞蒂其实从未亲眼目睹这幅世界名画的真身,不过他认为巴黎的专家“肉眼凡胎两眼一抹黑”,并建议说由自己带领团队远赴罗浮宫去检测原画中隐藏的讯息。他的邀约尚未被接受,蒙娜丽莎就继续保持她或者他神秘的微笑吧。

  (科学网-kexue.com 亚高)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延展阅读>>
  心理专家揭秘蒙娜丽莎之谜 称迷人微笑源自眼神
  蒙娜丽莎眼睛发现数字 达芬奇密码恐或揭开(图)
  "蒙娜丽莎"原型遗骸曝下落 曾被当垃圾丢弃(图)
  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破解 达芬奇指涂40层油彩(图)
  X射线破解<蒙娜丽莎>秘密 达芬奇特殊画法揭晓
  《蒙娜丽莎》微笑暗藏玄机 跟随视线落点而显现
  意欲挖达芬奇遗骨复原面容 以确认蒙娜丽莎原型
  专家称蒙娜丽莎患有高胆固醇 眼部表皮透露秘密
  蒙娜丽莎真实身份:生于衰落贵族家庭嫁给富商
  美女脸蛋亦有评判法则 蒙娜丽莎属无敌丑女(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14 页,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