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周四, 22 9月 2011 21:41

<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9期封面筛选故事(图)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9月号封面

  体现在每期封面标题上的题材,都是经过不断地细化、筛选、调整和打磨出来的,而最终能够被当作候选封面的图片,又大都涵盖着重点文章让人心动的某一个瞬间。

  比如这张表现天山林线的图片,浓缩的就是卷首语长卷里提到的这种气势连绵的中国大景观。画面上裸露出来的褐色,就像是被西北劲风吹皱的天山肌肤,浑厚而苍凉,但是那些分布在褶皱之中密密匝匝的针叶林,则分明昭示着葳蕤的生机。这是在天山山脉最常见的景观差异。由于横亘在新疆中部并把新疆分隔成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所以天山除了给南北疆带来明显的自然环境差异外,它自身也由于南北坡面临的降水和气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山地自然景观。相对于受到干热气候强烈侵扰、植被以灌木为主的南坡而言,从西边过来的暖湿气流,为北坡带来了丰富的降水,最终使这里的土壤和植被都得到了充分发育,形成了柔软和坚硬交织的奇异自然。

  同样出自新疆的美景图片,还有这张和田河。作为昆仑山北坡最大的河流,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和田河拥有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两个重要的源头。而这张图正是和田河的主流玉龙喀什河。积雪融化形成的清澈流水,不断穿谷夺地向着与喀拉喀什河汇合的地方奔流,它们借助昆仑山脉的洁净高远,在所经之处留下了灵动的山水胜景。

  而偏重人文的两张图,传递出的却是另外一种气度。比如这张图片表现的是东汉金棺(整石凿成的石棺,以雕有画像者最为尊贵)雕像内容,在柔和的光影之中,一个曲裾深衣的汉代女子倚门而立,眺望着家人归来的方向,真实生动的神情几乎可以感知。看到这样古拙而又充满质感的雕像,让人恍惚觉得历史还没有走远。

  最后这张光怪陆离的图片是足以让人震撼的,因为它不是中国城市里被霓虹灯照亮的污水河道,而是巴黎的下水道。它在巴黎城的地下数十米处,跟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2300多公里的下水道系统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又有纯净空气的“地下宫殿”,百分之百地履行着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处理。同时它也是一种景观,接待着游人的艳羡。

  我们的国度缺少这些雄伟的地下工程,但是却拥有像那幅林线图片展示的宏大景观,同时它也是本期卷首语重点展示的画卷,所以用它来做封面,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