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 让庞贝古城“死而复生”(看·世界遗产)
意大利古谚云:朝至那不勒斯,夕死可矣。据此可以想见那不勒斯的美。作为意大利南部第一大城市,匹萨、歌剧的重要诞生地,关于它有太多浪漫的传说、故事。
但今天暂且不表这些,我们将目光转向位于那不勒斯不远处的庞贝——一个令无数考古人神往的学术家园,一处令无数游客驻足流连的神秘遗址。
庞贝遗址,将所有想象的空间留给了每一位参观者。
从意大利那不勒斯市区出发有直达庞贝古城的火车。庞贝古城位于那波利湾畔,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位于维苏威火山东南约10公里处。该城为纪念古罗马政治及军事家格奈乌斯·庞培而建。因其位于交通要冲且有优良的海港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兴旺的商业城市。
然而,历史总是不尽如人意,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的爆发,一夜之间将庞贝及其附近几个小镇深埋于厚达数十米的火山灰之下。历史又是如此奇妙,瞬间的灾难,恰恰又使庞贝免受后世的战乱侵扰,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16世纪时,人们偶然发现了庞贝的遗迹,从18世纪中叶开始,庞贝古城开始进行有组织地考古发掘,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当庞贝被埋没之时,这一带正是罗马首都以南相当繁荣的旅游避暑胜地,城内外奢华别墅甚多,公共设施亦很齐备,城内的会堂、广场、神庙、剧场、浴池、市集、凯旋门等皆有一定规模,其艺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比之首都罗马亦不逊色。随着发掘成果的逐步呈现,精美的出土文物,令人惊奇的建筑遗迹,使庞贝迅速成为研究罗马文明和罗马艺术的最重要遗址。进入20世纪,考古学家完成了庞贝古城内许多重要建筑的发掘。1997年,庞贝、赫库兰尼姆及托雷安农齐亚塔考古区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到达遗址的时候,你很难想象闻名世界的庞贝遗址如此低调地存在着,这种与世隔绝的低调,一下子将游客带入到远古静谧的气氛之中。有别于国内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庞贝遗址将所有想象的空间留给了每一位参观者,除了导览讲解,近乎看不到对遗址的复原性展示。相反,你却能找到很多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现场。
没有了考古发掘,那些遗址就失去了最为珍贵的生命活力
进入21世纪,庞贝古城九区的发掘工作仍在继续。但由于缺乏资金和必要的维护修缮,一些建筑遭到破坏乃至倒塌。为了应对紧急情况,欧盟拨款1.05 亿欧元用于整个遗址的修复工作。该项修复计划被命名为“伟大的庞贝”,于2012 年开始,其任务主要包括:减少遗址公园内的水文地质风险,巩固墙体结构,对装饰进行修复,完善视频监控系统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庞贝遗址的官方网站上,你可以查阅到历年考古工作的进行情况和工作成果。
近年来,国内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如火如荼,考古遗址公园也被公认为是遗址展示同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遗址被公园化的趋势逐渐成为学界担忧的重要问题。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是遗址,而遗址能不断得以深化的根本动力是持续不断的考古工作。失去了考古发掘的遗址,就失去了最为珍贵的生命活力。
每一位考古人追求的目标都是:最大程度展现遗址的历史文化信息
漫步古城的街道,在众多房屋遗迹中,你可以从斑驳的壁画里看到庞贝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以及明显的阶级贫富差距。然而在今天看来,那些社会场景,名人抑或平民的居住者,最终都沦为岁月的静默者、旁观者。
考古遗址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了古代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具有种类多、规模大、价值高和影响深远的特点,往往是古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缩影,体现着历史发展脉络,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遗址该如何展示才能最大程度地展现其历史文化信息,是每一位从业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原址展示、复原式展示、地表模拟展示等已被广泛应用,综合性的遗址博物馆业已成为大遗址展示中的主要手段和宣传平台。在恢复真实的努力上,我们真的不遗余力;但,我们会如愿地无限接近于真实,并展示出真实吗?
遗址能不能“重生”,我个人以为这似乎是个伪命题——重生的遗址也许只是存在于我们自己所想象的时间链条中,遗址的功能和使命已经在属于它的历史序列里结束;我们的使命不仅要减少信息传递的偏差,更为重要的是描绘遗址在我们时代序列中的新链条。
在即将返程的时候,天已放晴,夺目的阳光穿透雨后初晴的天空,为庞贝披上了一件象征辉煌与永恒的黄金圣衣。公元79年庞贝的生命定格,千余年来它的悲伤结痂成眼下这一片不朽,这不朽将在未来续写它的传奇,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
中国侨网8月15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美国洛杉矶汉庭顿图书馆(Huntington Library)于当地时间13日公布仿照江南苏州园林的中国园流芳园扩建工程进度,新园区预计于2020年5月开放。
13日当记者进入流芳园时,来自中国的工匠正从事石材加工、木雕和瓷砖加工,工程进展得如火如荼。负责流芳园三期工程的是苏州园林发展公司,其公司的项目经理徐晓平表示,这次工程大概是半年,美国施工和中国施工的不同,时间更长一点。
这次工程除了会还原中国传统园林特色之余,也需符合州法和联邦的地震和无障碍规例。徐晓平表示,美国地区的地震级别规定跟中国的不一样,所以抗震的设计不一样,“洛杉矶属于震区,这边的抗震级别比较高,很多的大堂都是用钢结构来做的。”
这项中美合作工程由两地数百名建筑师、承包商和工匠的团队组成,包括安排了54名来自苏州的工人,很多都是年龄比较大的老先生,他们一生奉献给了传统园林。
流芳园园长卜向荣(Phillip E. Bloom)认为,把整个园林放大了两至三倍,整个园区都很特别,都是手工制作,包括屋顶上的瓷砖,和太古石等也来自中国苏州。据徐晓平所说,大约95%的材类也是来自中国的。
流芳园现在面积为3.5英亩(约14163.8 平方米),扩建完成后将会增加至12英亩(约48561.6 平方米),更将成为全世界一个最大规模的中国园林。汉庭顿图书馆在30年前就决定建一个苏州庭园,这个苏州庭园“流芳园”在2008年开放,当时有1英亩(约4 046.8平方米)湖泊,由旁边8间瓦顶亭子包围着。2014年,该园又增加了2个新的亭子和1座岩石,也有一个石坊船。
在2018年8月底开始的新一期的扩建工程中,在流芳园将会兴建数栋新建筑物,包能够遥望邻近的Mt. Wilson天文台(Mt. Wilson Observatory)的“望星楼”。527平方英尺(1平方英尺≈0.09平方米)的“望星楼”将会兴建在公园湖泊的南边,也是流芳园的最高点,建成后也可以俯瞰流芳园内亭台楼阁。
面积达到1825平方英尺的“环翠阁”,将会是位处园内北面的2层高的餐厅,旁边摆放一些红杉,橡树和松树作配搭。
还有“映水兰香”景区(308平方英尺)由小亭阁、加州橡树和一条缓缓流动的溪流组成,令人如同置身世外桃源,静心沉思,沉醉于诗词歌斌之中。
汉庭顿图书馆在流芳园内西面兴建“翠玲珑”(17900平方英尺),一个大空间用作研究、创作和盆景展示,以及“众乐台”(9050平方英尺)一个用作餐会、节日聚会的场地。
据卜向荣所说,新园区更将有一所中医药馆。
而这次工程另一项标志性建筑物为“笔花书房”,这栋兴建在庭园北面将会是一个学者画廊,用作举行各项活动和展览,而当中的“寓意斋”(1720平方英尺)将会展示不同的中国画作、书法和雕版印刷。
在流芳园建成后,将会出现一个艺术画廊展览,第一个是命名为“书苑-流芳园书法作品”的展览,在2020年5月30日至2020年9月7日在“笔花书房”的“寓意斋”开始展出,这展览有2轮并持续16星期,每次展示20个作品。第二轮则在9月12日至2021年的1月4日。
住在圣玛利诺的第一任华裔圣玛利诺市长林元清为修建流芳园捐献了300万元,用于兴建“笔花书房”。他现身在这次活动中。已于2018年11月底晋升为卫生部助理部长办公室(Office of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Health,OASH)资深顾问的他,表示流芳园有现在的规模,一路走来不简单。
他形容这很大的园区地理环境很好,这次园方希望可以容纳中国的书画艺术品。一些新的建筑物将会有空调供应,到时候可以挂一些壁画。
林元清刚来到美国时只带了300美元(约2,109元人民币),他形容自己有机会取得社区的资源,应反馈回社区。因此,馆方邀请林元清帮忙时,他二话不说就出手相助。
他指出:“中国园是很有文化的园区,除了中国国内的苏州园之外,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园,可以展示中国文化。一些美国本地人很多没有去过中国,能在这边感受一下中华文化。”(李青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