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ZOE

ZOE

网址: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8日发布《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对1994年公布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进行了修订,指导各地加强“十三五”期间医疗机构设置管理。其中提到,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

《指导原则》强调,各地要严格调控公立医院总体规模和单体规模,规范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构建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指导原则》明确了2020年全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主要指标。根据指标要求,到2020年,中国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医院达到4.8万个。其中,公立医院3.3万个,社会办医院1.5万个。县办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为500张,市办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为800张,省办及以上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为1000张。

专家指出,与1994版相比,新《指导原则》在医疗机构设置基本原则中,增加了统筹规划原则、科学布局原则和协调发展原则。新增的3项原则强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符合属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严格控制医疗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区的公立医院数量,鼓励新增医疗机构在中心城区周边居民集中居住区,以及交通不便利、诊疗需求比较突出的地区设置。控制公立综合医院不合理增长,鼓励新增公立医院以儿童、妇产、肿瘤、精神、传染、口腔等专科医院为主。促进康复、护理等服务业快速增长。

国家卫计委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指导原则》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规划》每5年更新一次,根据考核评价的情况和当地社会、经济、医疗需求、医疗资源、疾病等发展变化情况,对所定指标进行修订。

菲律宾当地时间今天(8日)下午,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作为菲律宾政府特使,启程前往中国香港。

据报道,拉莫斯乘坐的航班于8日下午抵达香港。在出发之前,拉莫斯在马尼拉召开记者会,他表示他此行的主要任务是作为一个“破冰者”,以重启中菲关系。

 

菲律宾前总统 拉莫斯:我只是一个破冰者,想要重启我们与中国这个邻国的友好关系,这是我需要去做的,或许也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但是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我将尽力而为,但是这只是一个初步的会面。

拉莫斯称此行将持续5天左右,但未透露除香港之外他是否会前往中国的其它城市。他也没有透露具体会和哪些人见面。

上个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任命前总统拉莫斯为赴华对话的特使。今年88岁的拉莫斯曾在1992年至1998年期间出任菲律宾总统,并曾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印发《教育部科学事业费重大项目立项和实施管理办法》。办法明确指出,重大项目实行预算制。每年9月前完成下一年度指南编制和发布,12月底前完成申报和立项。项目执行周期一般不超过两年,可择优滚动支持。

办法同时对项目结题材料审核做出改革:验收专家组由不少于13名相关专家组成,其中财务专家至少1名。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违反国家财经纪律和触犯法律行为的项目组,将视情况给予通报或终止项目等处理。

据悉,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推动高校创新能力建设,规范科学事业费重大项目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教育部对2007年印发的《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做了重新修订,明确了科学事业费重大项目的设置、组织管理等内容。《教育部科学事业费重大项目立项和实施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由中国公司承建的东非最大斜拉式跨海大桥基甘博尼大桥今年4月19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举行通车典礼,正式开通运营。2012年1月,中国中铁建工与中铁大桥局联合体中标基甘博尼跨海大桥及道路工程,项目合同额为1.35亿美元。大桥建设不仅便利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也为带动坦桑尼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图为建成后的基甘博尼大桥。

新华社发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政府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经济举措,不仅促进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带来新机遇。一些外国专家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纷纷称赞中国经济转型为世界经济带来新动力。

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对其他国家产生积极溢出效应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7%,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4%,比去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

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对其他国家产生积极溢出效应。去年中国出境游客超过1.2亿人次,境外消费超过2000亿美元。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6000亿美元。比利时鲁汶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蒂斯认为,中国推行结构性改革,经济正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转变,中国经济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

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的农牧产品企业开始进军并扩大中国市场,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农产品和乳制品市场,与此同时,农牧业也成为中国企业赴澳投资的一大热点。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院教授汉斯·杭智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对澳投资逐渐从传统矿业领域过渡到其他产业,对澳农牧业的投资保持增长是一个显著特点,为未来两国长期经贸合作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杭智科认为,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不仅为本国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也给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旅游业是泰国经济的重要来源,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6%左右。2015年,约有800万人次中国游客到访泰国,为泰国创造了约3760亿泰铢(1美元约合35泰铢)的旅游收入,两项数据均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位于泰国南部苏梅岛的图书馆酒店从去年开始进行中国市场推广。酒店销售经理阿披切·宋考告诉本报记者,随着往返苏梅岛和中国城市的直飞航班越来越多,相信入住酒店的中国客人也会不断增加。

泰国旅游和体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共有约490万人次的中国大陆游客赴泰旅游,同比增长22.29%,占外国游客总数近三成。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育塔萨表示,中国游客数量日益庞大,“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树立泰国旅游的良好形象,让中国游客在泰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优势产能“走出去”,“中国制造”获得广泛赞誉

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不是单打一、封闭式的,而是全方位、开放性的。当前,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中国结构性改革独树一帜,在投资、产能合作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外溢红利。伴随中国优势产能加速“走出去”,中国生产要素、解决方案在当地落地生根,成为推进中外产能合作、提振全球经济的新生力量。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以本国优势产能推动他国工业化进程。“坦桑尼亚正向着实现‘二五’计划的目标迈进,急需资金、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中国把坦桑尼亚作为产能合作示范国恰逢其时,这将助力坦桑尼亚加快实现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目标。”坦桑尼亚工程、交通和通信部长马卡梅·姆巴拉瓦告诉本报记者,坦中两国在工业化、产能合作上有着悠久历史,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坦桑尼亚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指出,目前,坦赞铁路的修复改造、达累斯萨拉姆—阿鲁沙输变电线等重大合作项目正取得积极进展。中国愿将自身的发展战略与非洲的发展战略对接,通过推进以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牵引的“十大合作计划”,开展对非产业投资合作,为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目前,坦桑尼亚经济发展最大的阻碍是电力供应短缺。有数据显示,坦桑尼亚人口用电比例仅为19.8%。为解决缺电现状,坦桑尼亚政府规划了金耶瑞斯地区电厂项目,并由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坦桑尼亚电力供应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该项目建成后将会是坦桑尼亚最大的燃气电厂,发电量约占坦桑尼亚总装机容量的18%,可有效缓解坦桑尼亚电力短缺情况,节省发电成本,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坐落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边境的德赫卡纳巴德钾肥加工厂,是中亚地区第一个钾肥加工厂,目前年产农用氯化钾60万吨,产品除了满足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农业需要外,还能够大量出口国外,为乌政府赚取外汇。此外,工厂还为当地提供了1800多个就业岗位。

这个对乌兹别克斯坦意义重大的工厂,正是中乌产能合作项目之一。钾肥加工厂的一期、二期设计与建设,均由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完成,两期项目合同总金额达到1.6亿美元,绝大部分设备从中国采购。从2010年工厂一期完工至今的5年多时间里,“中国制造”经受住了考验,工厂正常运行,业主对中国设备的可靠性赞不绝口。该项目也得到了乌政府的高度评价,乌总统卡里莫夫多次在政府会议中高度评价钾肥加工厂的战略意义。

推进产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开启深层次合作

中国政府调结构不仅能产生助力经济增长、提高产业效能等预期效果,还将在“中国制造2025”所指向的高端制造业领域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增长需求。

英国贸易投资署和英中贸易协会近期联合发布的英文版“中国制造2025”报告认为,“中国制造2025”为英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发挥自身优势、与中国公司携手实现产业升级带来了良机。英中贸易协会执行总裁卫可·威尔逊指出,“中国制造2025”对于英国相关行业的顶尖企业是巨大的机遇,如高新技术装备、管理咨询服务、金融、教育、工业设计等,尤其是制造业等英国传统优势行业,可以在中国获得更多新的、高价值的客户。

英国贸易投资署官员瓦瑞向本报记者介绍说,英国贸易投资署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去年签署了《关于英国基础设施、能源项目合作备忘录》。英国贸易投资署决定未来投入大笔资金,支持英国企业参与“中国制造2025”。

瓦瑞说,英国企业感兴趣的领域包括航天和民用航空产业、高端制造业、汽车制造、创新产业、海洋产业、铁路产业和核电产业等。为此,英国贸易投资署将在上述部门派出经常性工作组,为提升英中企业对彼此市场的了解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以推动双方建立互利的商业合作关系。

德国库卡集团是世界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和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制造商之一,其客户包括德国大众在内的各个重要汽车制造商。近期,中国美的集团与库卡集团达成收购协议,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库卡只有通过与中国公司的合作,才能对中国市场有更充分了解,在中国的发展才能更迅速。”库卡机器人管理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兰帕强调,库卡与美的开启更深层次的合作必将实现双赢。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今天应询时表示,大陆警方将包括5名台湾居民在内的40名电信诈骗犯从肯尼亚押解回大陆整案侦办,受到两岸民众普遍支持。

针对有记者提问,台湾方面陆委会称已就5名台电信诈骗嫌犯自肯尼亚被押返大陆事,通过两岸联系管道向大陆方面表达抗议,马晓光做出上诉表示。

马晓光说,这次肯尼亚移交的包括5名台湾居民在内的40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与今年4月被遣返的37人系同一案件,受害人全部在大陆,主要证据也在大陆。为彻底查清该跨境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情况,大陆警方将他们押解回大陆整案侦办。这有利于有效打击犯罪,为受害者伸张正义,受到两岸民众的普遍支持。

马晓光表示,关于两岸联系沟通机制事,我们已经多次表明,因台湾当局未能确认“九二共识”这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国台办和台湾方面陆委会、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的联系沟通和商谈机制已经停摆。台湾方面应正视这一事实并为恢复机制运作作出切实努力。

“变节投敌”的伊朗核科学家萨哈朗·阿米利因叛国罪被处以绞刑,伊朗官方7日证实这一消息:“他向敌人出卖了国家最高机密。”在伊朗核问题纠纷的背景下,这位“70后”科学家短短6年经历了从“座上宾”到“阶下囚”,再到“死刑犯”大起大落的人生,他早年行踪更为媒体留下大量谜团。随着阿米利被处死,“无数秘密只能随着他进入坟墓”。


国家英雄变囚徒

英国广播公司7日报道说,经家人证实,多年前被捕入狱的核科学家萨哈朗·阿米利3日被伊朗政府处决,尸首已被送回老家,尸体脖颈处有明显勒痕。1977年出生的阿米利是放射性同位素方面的专家,曾受雇于伊朗原子能组织,对伊朗的涉核项目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于他的身份,伊朗政府曾刻意隐瞒,不愿承认他是核领域专家。

2009年春,阿米利踏上去麦加的朝觐之旅,却在旅程中神秘失踪。同年10月,伊朗外交部提出指控,称美国情报部门涉嫌绑架阿米利,同时要求沙特对他的失踪负责。对于这项指控,美国国务院予以否认。2010年,互联网爆出一系列有关阿米利下落的视频,但这些视频的内容相互矛盾。比如,当年6月一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拍摄的视频称,“阿米利”在沙特被绑架后押解到美国遭到严刑逼供。视频中,“阿米利”坦白自己已经“变节投敌”,并承认伊朗正在“秘密进行核武器项目”。而不久后曝光的另一段视频中,“阿米利”俨然已获得自由,并表示准备在美国“继续深造”。

对于阿米利的神秘行踪,伊朗和美国两国官方当年的说法截然不同,两国媒体的报道更是大相径庭。美国《华盛顿邮报》曾透露,阿米利向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极其重要的消息,以换取500万美元的酬劳。《纽约时报》则说,阿米利是中情局派驻伊朗的“卧底”。而伊朗媒体则采纳该国官员的说法称,阿米利的美国之行是为一项“特殊使命”,完成任务后他已顺利脱身,还从中情局“带回大量宝贵情报”。

2010年7月,阿米利突然返回伊朗,还受到英雄般的礼遇。对于自己的经历,他沿用了伊朗媒体之前的说法,称自己“设法逃出美国情报部门的魔爪”。


死因引多方猜测

事实上,对于阿米利返回伊朗一事,当地媒体有很多猜测。有媒体认为,阿米利的美国之行以及同中情局的合作系自主行为,当美国从他身上挖掘不到更有价值的情报后,就将他一脚踢开。还有一种推论认为,阿米利回国是为了家人:在他回国前一月,他的家人受到当局施加的巨大压力,“几乎沦为人质”。换句话说,伊朗安全部门通过胁迫其家人的方式,迫使他返回。《伊朗电报》称,上述推论均未能得到权威部门的肯定或否认。外界唯一获悉的事实是,阿米利在国内才风光了几个月,就被伊朗当局逮捕,并受到重罪指控。

2012年7月,阿米利“妨害国家安全”“秘密通敌”和“泄露国家机密”等罪名成立,被一家军事法庭判处10年有期徒刑和5年流放。过去5年间,阿米利的家人忙于打探他的消息,但音讯全无。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推测,阿米利的“有期徒刑转死刑”是受到希拉里“邮件门”事件的影响。前不久,希拉里任国务卿时期的大量邮件内容被公布,有内容显示,阿米利同美国当局存在“合作”关系,并非被绑架、胁迫。


核专家处境堪忧

由于伊朗拥核事关世界多国的国家安全,该国的核专家往往处境堪忧:一方面他们要对祖国展现出绝对忠诚,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敌对势力的威逼利诱。对于这一群体的工作者,一些国家曾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前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桑托勒姆曾扬言:“为伊朗核项目工作的那些科学家,最后往往都是死路一条……坦白说,我觉得这样挺好。”2012年初,伊朗核专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遇刺后,以色列军方发言人摩迪查在社交媒体上公然表示:“我不知道谁弄死了他……反正我是不会为他的死掉一滴眼泪。”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说,近年来,伊朗至少有5名高级核专家遭到外部势力暗杀,其中多数人死于事先安置在轿车上的炸弹。以色列是伊朗核项目最强硬的反对方之一,该国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曾专门针对伊朗核专家制订暗杀计划,旨在延缓该国的核进程,同时威慑该国知识分子进入核研究领域。由于以色列特工的行踪隐秘,相关暗杀行动极少被发觉,伊朗当局只逮捕并处决了一些提供协助的本国“叛徒”。为确保和伊朗的核谈判进展顺利,美国奥巴马政府还曾专门对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施压”,要求后者叫停暗杀行动。

对于类似举措,早有媒体表达过强烈的质疑。英国《卫报》曾表示,不论西方领导人采用何种委婉措辞掩盖这些做法,它们都是“国家支持的恐怖主义行为”。一小撮人在见不得光的地方拟定“刺杀名单”、实施“法外处决”的做法,不应该被法治的民主国家包容。

据外媒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女子詹妮(Jeni Stepien)日前身披婚纱、嫁为人妇。不过,在婚礼上挽着她走向教堂神坛的并不是她的父亲,而是一位“陌生人”。

据报道,早在2006年,詹妮的父亲就已经去世,而在婚礼上将詹妮交给新郎的这个“陌生人”,正是因为移植了詹妮父亲的心脏,才得以活到现在。

据介绍,这名男子名叫亚瑟(Arthur Thomas),10年前在病危之际,他移植了詹妮父亲的心脏。而此次婚礼,也是詹妮多年来第一次和父亲“见面”,再次听到父亲的心跳。

詹妮称,在婚礼前,她通过书信联系到了亚瑟,亚瑟能够出席婚礼,她非常感激。而亚瑟也表示,詹妮的爸爸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以“父亲”的身份陪伴恩人的女儿完成人生中这段重要的旅程,是他最大的荣幸。

据外媒报道,ABC新闻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日前联合公布的一份最新民调显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的支持率为50%,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支持率为42%,希拉里领先8个百分点。

而当地时间本月5日晚间公布的一项民调曾显示,希拉里领先特朗普缩至不到3个百分点。

外媒指出,不过,在是否诚实的问题上,仅有38%的受访者认为希拉里值得信任,相对的认为特朗普值得信任的只有36%。但受访者们认为希拉里比特朗普在个人魅力上能够更加胜任总统。

而且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有71%的受访者认为希拉里能够做的更好,有63%的人认为特朗普根本无法处理国际事务。此次民调是在周一至周四进行的,通过手机和固定电话随机采访了1002人。总体抽样结果误差幅度在±3.5%之间。

据悉,美国总统选举的正式投票将在11月8日举行。美国媒体最近几天集中报道特朗普反复攻击伊战阵亡美军士兵父母引发的争议。

在美国,攻击阵亡士兵及家属是一件非常容易激怒公众的事情。因此,有74%的人表示不认可特朗普的这一做法。总体而言,56%的人表示,他们强烈反对特朗普处理争议问题的方式。

特朗普此前表示支持国会众议院议长瑞安、参议员麦凯恩和阿约特竞选连任国会议员,与自己过去的党内对手缓和关系,并重新调转注意力,批评希拉里出任国务卿期间使用个人电邮服务器的问题。

联合国遴选秘书长 葡萄牙前总理继续领跑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日就遴选下任秘书长举行第二轮意向性投票,结果尚未公布。一些外交官透露,在首轮投票中得票领先的葡萄牙前总理、原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获得“鼓励”票最多,继续领先。

科班工程师出身

意向性投票有“鼓励”、“不鼓励”和“无意见”三个选项。古特雷斯在7月21日举行的第一轮投票中获得12票“鼓励”和3票“无意见”。到了第二轮,安理会15个成员国对他的投票结果为:11票“鼓励”、2票“不鼓励”、2票“无意见”。

多家媒体报道,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别是联合国大会前主席、塞尔维亚前外长武克·耶雷米奇和曾担任潘基文办公室主任的阿根廷外长苏珊娜·马尔科拉。二人均获得8票“鼓励”,不同的是耶雷米奇得到4票“不鼓励”,马尔科拉得到6票。但与第一轮排名第8位的结果相比,马尔科拉上升幅度很大。

在第一轮中列第二的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排名下滑两位。第五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保加利亚前外长伊琳娜·博科娃,她在第一轮中与耶雷米奇和马其顿前外长斯尔詹·克里姆并列第三。图尔克与博科娃均获7票“鼓励”。

古特雷斯现年67岁,科班工程师出身,1995年至2002年担任葡萄牙总理,2005年6月至2015年12月任联合国难民高专。他会说流利的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占了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的一半。

俄罗斯反对古特雷斯

女性和东欧出身是这次联合国秘书长遴选两大热门标签。历任8位秘书长既没有女性,也无一来自东欧国家。但如果古特雷斯最终脱颖而出,两项空白均无法填补。

有56个联合国会员国参与一项倡议活动,号召选出一名女性联合国秘书长。

参加首轮意向性投票的12名候选人一半为女性。但在首轮排名垫底的克罗地亚前第一副总理兼外长韦斯娜·普希奇4日宣布退出参选,女性候选人减少为5人。她们分别是博科娃、马尔科拉,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前执行秘书、哥斯达黎加人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和摩尔多瓦前外长纳塔利娅·盖尔曼。

眼下11名候选人中7人来自东欧国家。除博科娃、图尔克、耶雷米奇、克里姆、盖尔曼外,还有黑山代理总理伊戈尔·卢克希奇和斯洛伐克外长米罗斯拉夫·莱恰克。

法新社5日援引一些外交官的猜测报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可能给古特雷斯投了“不鼓励”票,以遏制葡萄牙前总理一马当先的势头。由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秘书长人选上具有否决权,如果俄罗斯反对,古特雷斯将无法胜出。

潘基文的任期将于今年底届满,有关推荐候选人、遴选新任秘书长的活动去年底开始逐步展开。

在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候选人要得到全部5个常任理事国和至少4个非常任理事国的支持才能当选。最终的秘书长候选人预计将于10月产生,于2017年1月1日上任,任期5年。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8日上午,巴基斯坦西南部城市奎达一家医院遭炸弹袭击。巴警方高级官员称,袭击造成3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据报道,遭袭击的是一家由巴基斯坦政府管理的医院,爆炸地点位于医院大门处。警方称,爆炸发生时,数十名律师和记者正在医院内。

尚无组织或个人宣布对袭击负责。巴当局已经对事件展开调查。

目前,各消息来源对此次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说法尚不统一。有媒体引述来自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政府官员的消息称,爆炸造成至少10人死亡、30人受伤。

第 869 页,共 11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