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ZOE

ZOE

网址: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据外媒报道,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人员表示,全球超过80%的青少年缺乏足够的运动,他们成天将警力集中在电子屏幕上,甚少进行户外活动,这使健康受到威胁。

点击进入下一页中新社记者 吕品 摄"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x-width: 700px; cursor: pointer;">
资料图:青少年。中新社记者 吕品 摄

报道称,2001年至2016年,在除阿富汗,萨摩亚,汤加和赞比亚外的所有国家中,体育活动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距,女孩的体育活动普遍落后于男孩,有85%的女孩和78%的男孩无法达到每天运动一小时的建议。

世卫组织称,如今情况很严重,必须采取紧急行动,使各国青少年进行运动,缺乏运动会危害他们的健康。研究作者里古斯霍尔德博士说:“现在需要制定紧急政策,尤其是要促进并持续让女孩参与体育活动。”

报道称,这项研究在全球146个国家进行。结果发现,自2001年以来,11至17岁的人的体育锻炼几乎没有改善,以致于WHO提出的让青少年运动的全球目标不太可能实现。

2018年,各国同意到2030年,将青少年缺乏运动的比例降低15%。但是,《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称,如今男孩的运动状况有了些许好转,但女孩的运动量没有变化。

WHO体育活动的首席专家布尔博士表示,WHO对这件事情的进展表示关注。她说:“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她建议,青少年每天应进行一个小时中等强度到剧烈的体育锻炼,包括步行、骑自行车上学和玩游戏。

布尔说:“这不是我们想要给孩子和青少年生活的良好开端。数据令所有人——父母,社区和卫生系统感到担忧。”

 

资料来源:中新网

中国侨网11月21日电 据新西兰先驱报报道,因为察觉到建筑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St John救护车的一名华人志愿者启动了一个项目,向华人工人们普及相关法规及安全知识。

2019年10月底,一位华裔男子Bo Sun在新西兰奥克兰的一个住宅建筑工地坠落身亡。根据救护车的报告,Sun当时正在工地的高处工作,没有戴头盔,也没有穿戴安全装备,头朝下摔在了水泥地上。Sun摔倒后失去知觉,没有再醒过来,一天后在奥克兰医院不幸去世。

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工作安全局(Work Safe)对建筑业潜在的健康和安全违规行为进行了55次调查,这一数字高于其他所有行业。

29岁的Anna Yang是StJohn的一名志愿者。近日,她启动了一项健康和安全项目,目的是提高华人建筑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意识。

她表示,一些华人工人的工资直接以现金结算,雇主以及他们本人,都忽视了人身安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

Sun的情况就是这样,他的遗孀在他死后才发现,她无法证明丈夫的收入,因为税务局没有他的雇主缴纳任何税款的记录。因此她也就无法获得ACC的援助(ACC通常会支付死者收入的80%作为收入支持的损失)。

近日,Yang和其他10名志愿者,在Westgate的Fred Taylor路上的一个住宅建筑工地,向工人们讲述了安全、《健康与安全工作法案》的规定以及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

新西兰政府2019年7月宣布,将拨款626万新西兰元改善工作场所的安全问题,其中150万新西兰元将用于新西兰建筑健康和安全组织(Chasnz)。

工作安全局的发言人说,企业应当遵守法律,管理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风险,高空作业的防护包括有边缘保护的脚手架、网和吊带,以及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资料来源:人民网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据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澳大利亚养猪业界表示,因猪肉供应短缺,2019年圣诞节假期猪肉或加价60%,这意味传统过节食品圣诞火腿也可能贵60%。

维州农夫联会的Tim Kingma表示,非洲猪瘟导致全球猪肉售价上涨。他称,“全球猪肉供应短缺。在过去两年,圣诞火腿非常便宜。因为我们旱灾,成本升高。我们这行业其实萎缩超10%,不少顶尖的农夫家族离开。所以让那些人回来,还是有改善空间的”。

非洲猪瘟病毒可感染家猪及野猪,数日内可发病死亡,目前没有疫苗及治疗方法。该病以接触传染为主,猪只可通过进食受感染的肉类染病。虽然该病不会传染人类,但当局预测,非洲猪瘟可减少全球四分之一猪肉供应,并严重影响养猪业。

报道称,澳大利亚现在约有2400万只野猪,一旦感染非洲猪瘟,疾病恐会迅速蔓延。若爆发瘟疫,当地养猪业将损失20亿澳元(约合95亿人民币)。

 

资料来源:人民网

中国侨网11月13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援引当地媒体消息,旅游一直是新西兰的支柱产业,而中国是新西兰旅游的第二大市场。然而,最新报告指出,新西兰旅游的亚洲市场出现疲软,其中中国游客数量的下降尤为明显。

新西兰统计局表示,整体来看,截至9月底的一年,赴新旅行的游客总数超400万人次,相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9.43万人次。在此期间,来自澳大利亚的游客超过150万,来自美国的游客增加了2.89万,而来自中国的游客减少了近4万。

中国是新西兰旅游业的第二大市场,事实上,2019年还是中新旅游年。本周末,中国新西兰旅游年的宣传活动已接近尾声,新西兰旅游部长Kelvin Davis前往广州出席了活动。

新西兰华人旅游业协会主席Simon Cheung表示,由于基督城恐怖袭击事件带来的影响,2019年新西兰旅游业发展的时机不佳,但他相信这种下降趋势能够得到遏制。

他表示:“我认为我们已经度过了最糟糕的时刻,11月是最疯狂的,相对廉价的机票在11月中旬就截止售票了,所以很多人都想在那之前来旅行。”

新西兰旅游局(TNZ)局长Rene de Monchy表示,中国游客正在纷纷推迟长途旅行或选择欧洲等其它更便宜的旅行目的地。然而,中国出境游客的数量仍在增长,他表示,旅游局正在调整广告营销策略,以吸引那些有计划度假的游客。

新西兰旅游业协会首席执行官Chris Robert对此表示,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新西兰旅游商家都希望这种做法能够奏效。

“在过去的四五年里,细分下来每个市场都在增长,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好消息,但现在的情况出现不平衡了,”Chris Robert坦言,“我们听说罗托鲁瓦地区负责接待游客的部门最近很纠结,那里的中国旅行团数量出现了明显下降。”

Chris Robert补充:“那些主要客户来源为中国的企业肯定有些痛苦,他们的游客数量会出现相当大的下降——10%的下降已经不算罕见了。”几个月来,来新西兰度假或探亲访友的海外游客人数一直在下降,但国际学生和商务游客的增长弥补了这一缺口。

De Monchy表示,中长期前景仍相对乐观,但过去六至九个月假期市场放缓令人担忧,反映出全球旅游市场高度竞争的本质,由于新西兰目前的环境因素,让人们在考虑来新西兰旅行时增加了疑虑,新西兰并不是唯一可选择的目的地。

Robert表示,夏季旅游情况相当乐观。

“我希望可以达到游客消费的最高纪录,因为我们知道,随着新西兰元一年一年贬值,游客消费将会上升,”Robert说,“关键是我们看到的澳大利亚和北美的增长,不知道能否继续弥补中国市场出现的疲软。”

 

资料来源:人民网

中国侨网11月18日电 据澳洲网报道,近日,澳大利亚的干旱、火灾等给作为主要经济支撑的澳大利亚农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使众多的农场家庭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澳大利亚华人纷纷伸出援手相助。维多利亚州华人社团联合会于11月15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维州华人社团联合会与澳大利亚Rural Aid乡村援助机构签约长期援助计划,并于12月15日举办“HAY MATE乡村援助赈灾音乐会”,为灾区募集捐助资金。

发布会上,澳大利亚乡村援助机构Rural Aid维州商业发展部负责人Nicole Whelan介绍了灾区情况。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和内陆以及昆士兰州南部地区持续遭旱灾打击,当地水坝水位持续低落,多个小镇面临缺水危机,受影响人数达18万人,好多城镇的饮用水预计将在明年中或底耗尽所有的饮用水。

她介绍说,灾区严重干旱缺水,生活艰难,有很多遭受的是100年最严重旱灾。有多地区8岁以下儿童没有见过下雨。缺水地方的孩子们只能在学校里才能洗上澡,饱经灾害的农场主把牛羊所需的饲料放在第一,不少家庭长期无钱购买新鲜食品……

祸不单行,由于这里遭到一场严重的干旱,它使燃料变干,也使风变干。所以,新州和昆州肆虐的山火肆意蔓延并点燃半个东海岸线,导致600万居民面临“灾难级”警告。

华人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华联会主席苏俊希说,在我们的第二故乡澳大利亚,华人社区仍将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在我们的农场农村兄弟姐妹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将与他们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维州华人社团联合会也诚挚地邀请各个华人社团共同携手举办《Hay Mate 维州华人乡村援助赈灾音乐会》,奉献爱心。

送水、送草,是华联会采取的主要援助方式。他们将与澳大利亚Rural Aid 乡村援助机构合作,通过“HAY MATE”赈灾活动把水送到急需的家庭、农场。

苏俊希说,乡村援助是华联会倡议澳大利亚华人及社团开展的一项长期捐助行动。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打造了“HAY MATE维州华人乡村援助赈灾音乐会”,12月15日下午,在Springvale City Hall隆重上演。筹款所得将悉数捐赠给Rural Aid乡村援助机构,帮助灾民渡过难关。这也是维州华人社团联合会助推澳大利亚主流社会HAY MATE赈灾活动的实际行动。

“HAY MATE赈灾音乐会”是乡村援助机构在全澳范围内发起的大型赈灾活动。12月15日该机构将与9号电视台联合举办一台以“HAY MATE”为主题的向旱灾灾区募捐的音乐会,其主会场将设在Mornington Racecourse。届时将有澳大利亚知名演员加盟,在全澳范围内直播。

内容,生产和开发负责人Adrian Swift说,该网络致力于帮助遭受100年最严重干旱之苦的农民。

组织者格伦·惠特利(Glenn Wheatley)是“HAY MATE赈灾音乐会”背后的推动力之一。 他说:“有时候我们需要团结起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支持,非常感谢表演者同意参加。他们对这一事业的支持是巨大的。”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据澳洲网报道,澳大利亚联邦调解和仲裁委员会在1969年确立了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则,但目前澳大利亚的男性年薪仍比女性多出2.5万澳元(约合人民币11.9万元)。

据报道,当地职场性别平等机构的一名主管表示,男女薪酬差距正在缩小,但速度还不够快。

据悉,澳大利亚职场中,女性在董事会中的比例略有所上升,但女性担任首席执行官的人数依旧没有变化。

报道称,目前澳大利亚职场的经理职位中,女性占比为40%。一名女性经理表示,“我喜欢人事管理和策略。”不过,这名经理认为,她所在的行业是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行业,她一直面临着一些挑战。

 

资料来源:人民网

中新网11月13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当地时间13日,新西兰国会议员投票通过安乐死合法化法案。不过,在立法生效之前,该法案还需在2020年大选时接受全民公投,并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当地时间2018年3月9日,104岁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古道尔(David Goodal)博士在瑞士巴塞尔召开发布会。由于健康恶化,古道尔前往瑞士寻求医助安乐死,

据报道,13日,新西兰议员在三读该法案时,以69票赞成、51票反对通过法案,将让末期病患得以要求医疗辅助死亡,终结多年来的国会激烈辩论。

据悉,这项法案只适用于很可能于6个月内死亡的末期病患。为符合资格,申请者必须处于不可逆转生理衰颓,且感到“无法忍受的痛苦”,无法以可忍受的任何其他方式缓解。

此前,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已公开表明她对安乐死改革的支持,并且投票支持展开公投,指称这是推进立法的唯一途径。

报道称,法案交付公投是在野党新西兰第一党的诉求,该党扬言倘若不交付公投,将投票反对立法,可能会让立法失败。

法案发起人、新西兰行动党党魁西蒙则在投票前指出,他有信心法案会过关。

在议员投票之际,反对安乐死的示威者则在议会外抗议,高举写着“协助我们活着,而非死亡”、“安乐死不是解决之道”等标语牌。

 

资料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悉尼11月18日电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10月份总就业人数再次下跌,创三年来最低值,其中新南威尔士州就业岗位数量下降最为严重。

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报告显示,10月份澳大利亚总就业人数减少了1.9万人。这是自2016年8月以来的第二次月度下跌,也是最大的一次降幅。全澳失业率已上升至5.3%,全职工作岗位减少1.03万个,兼职工作岗位减少8700个。

此外,新州就业市场减缓最为严重,2019年9月和10月期间,工作岗位减少了3.6万个,其中10月份就业岗位减少超过一万个。报道称,此前新州失业率情况较好于其他州,但目前失业率上升至和维州相同的水平。目前新州共有20.85万人处于失业状态,与2019年1月相比,失业人数增长了近4.1万人。

安保资本首席经济学家谢恩·奥利弗称,此前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已将现金利率下调至0.75%的历史新低,如果缺乏如减税等财政刺激措施,澳联储很快将面临压力,预计在12月份还将降息25个基点。

澳大利亚财政部长乔什·弗莱登伯格表示,联邦政府正在考虑出台适合的减税方案,刺激经济增长。此外他称,预算盈余仍是政府追求的目标,政府需要在干旱及老年护理等方面增加额外支出。(实习生 肖牧雪)

 

 

资料来源:人民网

位于悉尼北部的Kirribilli郊区道路两旁盛开的蓝花楹(摄影 刘莹)

 

http://australia.people.com.cn/NMediaFile/2019/1120/MAIN201911201503000395386908609.jpg

 

每年11月,当中国迎来充满枫叶红和稻谷黄的秋季,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伴随着蓝花楹的绽放,变成一片紫色的海洋,迎来了春末夏初的最佳游览季。

蓝花楹,作为悉尼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尽管它不是澳大利亚本土植物,但被广泛种植在悉尼的大街小巷。从市政厅门前,到悉尼大学校园内,再到悉尼北部郊区,处处紫花绽放,浪漫唯美。(任孟琳)

 

资料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悉尼11月8日电 11月7日晚,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高山流水》古琴导赏音乐会在悉尼举行,吸引近百名当地古琴爱好者参加,近距离感受古琴艺术的魅力

古琴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音乐会上,来自钧天云和古琴乐团的艺术家将中国古琴艺术、传统文化和当代美学相结合,通过古琴与昆曲、箫、太极、人声的联合演绎,结合每首曲目的背景故事,向观众传递中国古琴艺术及其天人合一的理念。

表演《牡丹亭》(摄影 汪奕含)

表演《神人畅》(摄影 汪奕含)

音乐会以传统和现代两种形式,演奏了《牡丹亭》、《阳关三叠》、《高山》、《流水》等八首曲目,其中既有勾画古代中国自然与人文的、跨越千年的传统曲目,又有彰显古琴艺术美感、力量和灵动的现代作品。

王鹏演奏《高山》(摄影 汪奕含)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王鹏也在现场带来演出。他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演奏中所传递出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令观众沉醉不已。

新南威尔士州前艺术部长维珍尼亚·贾奇受邀观看了演出。她在采访中表示,古琴所代表的中国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聆听古琴弹奏的音乐能够让人感到放松自在。这是一场非常优秀且独特的音乐会,有利于促进中澳间的文化传播。(汪奕含)

资料来源:人民网

第 57 页,共 11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