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苹果”虽好但并非完美(资料图)

  苹果IPad、Iphone正在中国热卖,但137名苹果中国供应商员工,却因暴露在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苹果公司15日发布2010年的供应链管理报告,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供应链致残员工。

  回放:环保组织质疑苹果

  2010年,有36家国内环保组织为促进IT产业解决污染问题,与29个IT品牌进行多轮沟通。其中,《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第四期)苹果特刊》,对苹果的供应链职业安全、供应链环境保护、供应链员工权益和尊严提出质疑,敦促苹果公司公布供应链信息,对苏州联建科技公司和运恒五金公司员工的正己烷中毒做出回应。

  此前,苹果公司一直采取回避策略。

  表态:苹果承认有“毒”

  2月15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10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次做出回应。

  这份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长达25页,专门用一章对于正己烷的使用进行说明:“2010年,我们了解到,在苹果公司供应商胜华科技苏州工厂(即联建科技),有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我们要求胜华科技停止使用正己烷,并提供证据证明已经将该化学品从生产线上撤下。还要求他们修复通风系统。自采取上述措施以来,再无工人因化学品暴露受到损害。”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表示,已查实所有受到影响的员工均已成功得到治疗,“我们会继续检查工人们的病历,直到他们完全康复。胜华电子已按照中国法律的要求为患病工人和康复期的工人支付了医药费和伙食费,补发了工资。137名工人中的大部分已经返回该工厂工作。”

  进展:部分员工被迫离职

  然而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情况,与苹果报告仍有出入。137名工人中,部分员工正在遭受被迫离职的压力。

  记者昨晚电话采访了联建科技受害员工贾景川和胡志勇。贾景川介绍说,2月11日中午11时,他接到公司专门负责联建中毒员工主管的电话,得知鉴定结果已经下来了,职业病九级。但与此同时,该主管问他什么时间离职,因为“不离职得不到公司的赔偿”。贾景川2007年5月进入联建科技,2009年8月查出正己烷中毒入住苏州市五院治疗。出院至今,手脚出汗、麻木,晚上腿痛、抽筋等症状仍在出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不得清退受害员工。贾景川坚持要在公司继续工作:“我害怕我的病情继续恶化,如果现在离开公司,自己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任何保障。”胡志勇则被鉴定为十级伤残,他也表示,此前公司给予一些治疗,认为他已经治愈,但他并不想离职。他也坦诚,目前公司工作环境有所改善,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到屋外通风休息。

  晨报记者 吴亭

  ■相关链接 何为正己烷

  正己烷是一种用于清洁某些制造工序使用的零部件的化学品,挥发快,因此有供货商让员工使用它来清洁苹果产品上的苹果标志。但是这种化学品具有较强的毒性。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闻集团新报The Daily诞生每天100页!专为iPad设计

  2月2日,在The Daily的发布会上,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走上台。

  早报讯 这会是一场新闻革命吗?

  新闻集团本周三在纽约推出了这家传媒集团为平板电脑专门设计的报纸The Daily,董事长默多克说,公司相信The Daily是在数字时代使新闻收集业务生存下去的模式。

  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出席活动时,默多克说,“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报章杂志。”他说,“我们必须让新闻收集和编辑业务重生;我们相信,The Daily将会成为新闻被讲述和被消费的模式。”

  新闻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说,在美国,The Daily应用程序每周订阅费为99美分,每年39.99美元。“没有纸张。没有上百亿美元的出版社。没有运报车。这些开支的节约使得我们能够将The Daily仅售14美分/天。”默多克说。饱受印刷广告业务下滑打击的传媒行业正在密切关注这一项目,它们正在寻找新的方式在数码设备上发布内容赚钱。

  默多克说,The Daily最终将会推广至所有的平板产品,但苹果在这一领域是领军者。他说,去年和今年都属于苹果,明年可能也是。苹果互联网服务副总裁艾迪・库也出席了发布会。默多克将iPad誉为一个“可以信赖的新平台”,并表示The Daily将为iPad提供一种“新的声音”。

  默多克称,The Daily将把最新技术与“实地采访报道、良好的编辑和怀疑的眼光”融为一体,这份电子报纸“将成为当前这个数字时代如何讲述新闻事件的范例”。新闻集团在其声明中说,The Daily于本周三开始每日出版。这份报纸将包括多达100页的新闻、观点、体育和休闲内容,包括音频和视频。The Daily将会使用苹果最新的收费-交付系统,用户可注册订阅期刊,期刊每新出一期就会被自动发送至用户的iPad上。该系统会自动从用户的信用卡扣费。The Daily总编辑杰西-安吉洛称:“这不是一种每天一次的静态产品,我们会在任何时候发布新的页面。”

  默多克表示,The Daily的目标对象是“增长中的一部分人口,这部分人受过良好教育且久经世故,但却不会阅读一份全国性报纸”。不过,这些人“确实会为媒体而进行消费,他们希望能在任何时候和地点获得符合其特定兴趣的内容”。

  在被问及The Daily怎样才算取得成功的问题时,默多克的回答是:“在销量达到几百万份时。”他表示:“我们的志向十分远大,但成本则极其低廉”,迄今为止新闻集团用于The Daily的支出约为3000万美元,每周的经营费用将需要近50万美元。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一, 24 1月 2011 23:50

蘋果Apps下載 突破100億次

蘋果公司○七年推出智能手機iPhone及相關的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後,隨iPhone在全球掀起熱潮,下載Apps的次數亦不斷增加,上周六更突破一百億次。

        蘋果上周六宣佈,iPhone及iPad Apps的下載次數突破一百億次;而App Store提供的應用程式和軟件數目,亦超過三十五萬種。蘋果特意向第一百億次下載Apps的用家送上獎品。

        幸運兒獲厚禮

        幸運兒是來自英國肯特郡郊區奧爾平頓鎮的戴維斯,她是在App Store下載免費遊戲軟件「Paper Glider」而獲獎,蘋果向她送上一張價值一萬美元(約七萬八千港元)的禮品卡,戴維斯可用它在App Store購買Apps,或在iTunes內購買歌曲、電影或電視節目。

        自從蘋果○七年推出第一代iPhone以來,已在全球各地累積售出數以億部,他們並繼續擴展iPad平板電腦的應用程式和軟件。該公司的網上應用軟件商店已吸引一大批軟件發展商加盟,希望利用他們的成功,與蘋果公司分享收益。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六, 01 1月 2011 08:40

大蘋果笑迎2011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世界各地的民眾在周五晚大除夕以各式各樣的方式狂歡慶祝迎接二○一一年。許多國家和城市煙花盛放,美食佳餚配以勁歌熱舞,以歡樂的氣氛祝願來年更加美好。紐約時代廣場仍然是全球焦點,這裏是全美最大規模街頭派對的地方,估計將有近一百萬市民和遊客聚集,參加舉世知名的倒數儀式。警方採取空前嚴密的保安措施,防止不愉快事件發生。

        工人加緊清理積雪

        過去十年,「大蘋果」紐約時代廣場的除夕倒數及慶祝活動都順利和安全地舉行,但在恐怖主義陰影下,當局不敢掉以輕心,尤其是時代廣場二○一○年五月險些發生汽車炸彈事件,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數周前又遭受恐襲,意大利多間外國大使館近日又接連收到炸彈郵包,當局擔心恐怖份子隨時發難,策動襲擊。

        紐約市警察總長凱利說,當局沒有收到恐怖份子準備在大除夕發動暴力襲擊的具體報告。

        上

周蹂躪東岸及導致航空交通大混亂的暴風雪過後,氣溫逐漸回升,清潔工人繼續努力地清理街上積雪,確保前往時代廣場的人潮不會受到阻礙。

        過去數天,警方人員忙於把該區一帶的坑渠蓋封上,並準備在多個路段架設石屎路障。在紐約港口,有警員乘坐小艇和船隻戒備,防止有人從海上發動襲擊。自由神像、中央公園和展望公園都會燃放煙花,整個過程都會受到監察。

        神槍手戒備防恐襲

        慶祝活動進行期間,警方會在多幢建築物的天台部署神槍手,軍裝和便衣探員負責在街上控制人流,並會使用金屬探測器檢查群眾有沒有攜帶攻擊性武器。

        警犬也奉召到場,所有進入時代廣場範圍的人士和車輛都要接受檢查。警方會在下曼克頓區設立指揮中心,操控部署在區內的各部保安攝錄機。所有舉辦除夕和新年狂歡派對的食肆和酒店都要遵守規矩,到場採訪的電視台攝影隊的轉播車,也一定要停泊在指定地點。警方已經預設了六條逃生路徑,萬一發生緊急事故,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疏散群眾。

        警方在周五下午三時開始逐步封路,封路的範圍遠至距離時代廣場一點六公里外的中央公園,但要視乎群眾數目多少而定。市民和遊人只可以向前行,不可折返走過了的地方。

        紐約警隊反恐部門主管沃特斯說:「情報部門向我們提供許多有用資料,讓我們知道應該做些甚麼。我們明白,國家和紐約市所面對的威脅一直是存在的,我們會從以前發生過的事情中吸取教訓。」

        午夜十二時過後,當時代廣場的水晶球降落後,當局估計大多數群眾會迅速散去,就好像拔掉浴缸的塞子,放走整缸水一樣。清潔工人隨即出動,趕快清理廣場內的垃圾。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题记】
婴儿时,小宝手捧一个苹果,啃了一圈儿只啃了皮,丢给妈妈,妈妈笑着吃了。中年时,小宝削了个苹果,吃得津津有味,妈在一旁看着笑了。老年时,小宝手捧一个苹果,啃了一圈儿只啃了皮,递给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母亲小心翼翼地接过,使劲咬了咬,没咬动。她忍着痛又咬,眼泪不知为什么就下来了
 


 

我们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父母为把我们养大成人供我们上学深造等等,含辛茹苦,呕心沥血,舍不的吃 舍不的穿。千方百计地保证我们的用度和开支。年幼的我们曾多少次在心底暗暗发誓:等我们长大,等我们学有所成,一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   
  
斗转星移,当年的苦孩子已然大学毕业步入工作岗位了,他要结婚要买房要买车要买电器他也有了自己的小孩子要给孩子攒学费……生活陷入新一轮循环中。而且好像自己已经努力了,可是还是同人家有不小的距离。   




  

在这样那样的忙碌中他忽视了在老家或退休住在城市另一个角落的双亲,他没注意到他们的白发皱纹,没注意到他们日益弯下的身躯,没注意到他们还有什么要求和想法。也许他还在想:等我再有些钱,有些闲钱,就请他们上大饭店吃一顿,让他们出去旅游,给他们买个大电视……
  
在你去攒这些闲钱的过程中,忽然有一天,你发现这些闲钱再也用不出去了,你的父母已经不需要了。他们或者已不能再去吃海鲜,也许已不能再去旅游,也许已不能再坐起来看电视……也许他们已走了,永远离你而去。   



 


   有一种痛,永远无法弥补;有一种伤口,永远无法愈合。   
  
其实,也许为人父母者根本没期望从儿女手里收获多少回报,他们只是凭本分,爱心为我们做了一切,只是希望子女有出息,活的比自己强而已   
  

 


 

     但为人子女者,如何去获得良心上的安宁呢?也许我们终生都无法赚取让父母快意潇洒的金钱,但这不是回报父母唯一的方式。也许我们可以常回家看看;也许我
发表在栏目: 生活菜园

  

    美国《时代》周刊15日宣布,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当选为该杂志2010年的年度人物。该杂志称赞扎克伯格将全球5亿多人联系在一起。

  年度人物年仅26岁

  美国东部时间9时,《时代》周刊编辑里克·斯坦格尔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早间节目中宣布了该杂志评出的2010年年度人物———年仅26岁的“脸谱”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斯坦格尔称,之所以将2010年年度人物评给扎克伯格,是因为“他完成了一项此前人类从未尝试过的任务:将全球5亿多人口联系在一起,并建立起社交关系。”

  《时代》周刊认为,如果将“脸谱”联系起来的5亿人聚集在一起,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相当于世界第三大国。此外,“这个国家的国民”却更有优势,因为他们掌握了最多的信息。

  智利矿工为候选人物

  扎克伯格成为《时代》周刊自1927年以来,最年轻的年度人物。在自己的“脸谱”主页上,扎克伯格这样谈到他创办“脸谱”的初衷:“我只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开放。”

  此前,《时代》周刊年度人物的提名人选有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美国茶党、智利矿工、苹果公司CEO斯蒂夫·乔布斯和阿富汗领导人卡尔扎伊。

  去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成为该杂志的年度人物;2008年是美国总统奥巴马。

  (张乐)

  人物

  扎克伯格当年从哈佛辍学

  26岁的扎克伯格虽然考入了知名的哈佛大学,但却是该学校计算机和心理学系的辍学生。

  2004年,他在哈佛的大学宿舍创办了“脸谱”。

  短短数年,这一网站迅速风靡全世界,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交网站之一,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政界要人都成了“脸谱”的用户。

  媒体称,“脸谱”的市值已高达1800亿美元,扎克伯格本人也因这一成功创业,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同时也是最积极从事慈善事业的美国富豪之一。

  扎克伯格曾表示:“一些人等到事业晚期才回馈(社会)。可现在就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做,为何要等待?我们中一些人很可能在人生早期回馈社会,见证我们慈善努力的影响。”

  今年9月23日,扎克伯格宣布捐赠1亿美元,赞助新泽西州纽瓦克市修缮学校。这次捐赠创下美国青年人慈善捐款纪录。

  外界一提到扎克伯格时,总是将其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做比较,因为他们都是学习不好的“坏学生”,但却都是白手起家,在互联网上创业,从而影响全世界。

  (张乐)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河南小伙制造神奇苹果皮 iPod瞬间变身iPhone(图)



不管你是不是“苹果”发烧友,这件事情的发生,都足以让你瞠目结舌。


  一款音乐播放器,套在一个壳子里,瞬间实现了通话和发短信功能——它摇身一变,成了一部手机,堪比iPhone。

  相当匪夷所思!

  这个让乔布斯都大跌眼镜的“发明”,出自河南信阳两个20多岁的小伙之手。

  他们给这个神奇的壳起了一个很可爱的名字——苹果皮520。

  有网友称,让乔布斯哭泣的“苹果皮520”到了。

  神奇的发明

  套上“苹果皮” 音乐播放器变手机

  最近,“苹果迷”柴玲去河南科技市场转了数趟。“有没有苹果皮520?”她见人就问。

  这一切,源于土豆网上一个视频,视频名叫《再也不用一手拿touch,一手拿手机啦》——69秒钟,苹果播放器iPodtouch变身iPhone。

  视频中,没有旁白,也没有文字介绍。晃动的镜头中,只有一双手在操作。操作者将苹果公司的一款音乐播放器,放入了一个黑色的套子后,播放器上显示了手机界面。这双手开始拨打10086,随即,电话接通了……

  “太神奇了,播放器变身手机了。”初次看到这个视频,柴玲尖叫了起来。

  作为一个苹果迷,过去的3个月,她一直在攒钱想买苹果手机,苹果手机报价在7000元左右。作为一个大学生,她经济能力有限。

  套上“苹果皮”后的“苹果手机”,造价仅2000元左右。

  这段视频迅速火遍网络。截止到昨天下午,土豆网的点播数超过了25万次,转帖数超过了13800次。

  “牛啊,我激动得想哭,苹果皮520。我等你。”8月17日,数以万计的网友跟帖膜拜。

  也有网友宣称,太神奇了,让乔布斯哭泣的“苹果皮520”到了。

  在每一个转帖背后,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等世界各地的“苹果迷”们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款产品?

  天才的“破坏狂”

  拆遍家中电器 发明用鼻子指挥鼠标

  制造出这款产品的,正是河南信阳人潘磊、潘泳兄弟。

  父亲做点小生意,母亲是全职主妇。他们其实是三兄弟,哥哥潘磊在广东江门做室内装修设计,另一个弟弟在北京做汽配生意。潘泳从小就是个狂热的技术爱好者。

  2006年,18岁的潘泳考上了河南黄淮学院。大学时,他曾做过一件非常疯狂的事儿——能不能用鼻子控制鼠标?3个月的尝试后,他成功了。他的做法是,用脸朝摄像头,用自己研发的人像识别软件定位鼻子,然后用鼻子移动鼠标。

  高中时,他迷恋上了网络游戏,高二时,游戏账号被盗,他一怒之下,开始学做“黑客”。一年多后,他就能改动网吧的计费系统,可以上网不交钱。

  去KTV唱歌,他嫌歌太老,他就尝试着将KTV点歌系统联网,直接在网上查找歌曲。软件开发出来了,但无处试验。

  在哥哥潘磊看来,弟弟有各种想法并不奇怪。从小到大,弟弟就是家里的“破坏狂”,家里的每一样电器——电视机、电风扇、收音机、电脑、电子琴、DVD、音响,只要是能拆的,基本都被他拆过。

  从小到大,他成绩不好,除了计算机和软件。上大学后,他忽然变成了“好学生”。大一时,他拿了全校网络竞赛二等奖;大二时,又拿了全校编程大赛第一名。

  一年多的钻研

  像乔布斯一样,在仓库里鼓捣出“苹果皮”

  巧合的是,“苹果皮”是潘泳在一个仓库中捣鼓出来的,和乔布斯在旧金山仓库里琢磨出苹果电脑经历相似。

  身为技术狂,潘泳也是苹果的铁杆粉丝。他大学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部iPhone手机。省吃俭用了半年,大三时,潘泳终于买了台二手iPhone,但用了不到一个星期,屏幕坏了。

  去年2月,临近毕业的潘泳在深圳一家小型电子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拿到两个月的工资后,他又动了心思。

  他发现,苹果的一款音乐播放器——有着“残缺的iPhone”之称的iPodtouch,这款播放器外观和iPhone相差无几。

  唯一的缺憾是,这款播放器不具备通话和发短信功能,只是售价要便宜得多,目前二代约为1200元,最新的三代,官方价格也不过1598元。

  将它的通话和短信功能补上,岂不就可以当iPhone用了吗?

  和哥哥潘磊商量后,潘泳买来了这款播放器,开始疯狂实验。

  2009年12月,潘泳辞职了。他搬到了姑父家的一个废旧仓库里,开始他的梦想。

  但是,潘泳连电路图都不会画,甚至连电阻、电容都弄不明白。他一点一点去学。面对攻克不了的技术难题,他就“问”谷歌。

  来深圳一年多,潘泳除了电子市场,没去大梅沙等地方游玩过,没有女朋友,甚至连自己喜欢打的台球也放弃了。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要将这个东西做得和苹果的产品一样好。

  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历时一年多,2010年7月,“苹果皮”终于实现通话功能。

  兄弟俩给这个发明起了个很潮的名字,名叫“苹果皮520”,谐音“苹果皮我爱你”。

  “苹果皮”原理:

  苹果皮520的原理,在于它内置了英飞凌的通讯模块,该模块上拥有SIM卡插槽、电池及相关的零件;并在iPodtouch上安装运行环境。

  因为iPodtouch是没有拨号程序的,还要安装苹果皮专用的拨号和发短信程序。这样,它就能够实现基本的通话、发短信功能。

  揭秘“苹果皮”

  外观:就像一个普通的手机套

  目前,网上所流传的苹果皮,采用软胶材质制作,整个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手机套。不同的是,它的凹陷部分,藏有电池仓、芯片电路板、SIM卡插槽及信号天线。

  “苹果皮之父”在深圳郊区那间旧仓库里,所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芯片电路板。

  通过大量的试验,他让一个普通芯片电路板,具备了手机通讯功能。

  同时,他还要解决电池、天线、通话喇叭等一系列配套问题。于是,成品苹果皮的使用操作相当简单:把iPodtouch整个嵌进去,开机,半分钟后,信号来了。

  功能:和iPhone基本一致

  上个月初,国内专业IT门户网站太平洋电脑网,曾刊发“苹果皮全球首发评测”,详细介绍苹果皮的手机功能。

  评测结果对苹果皮赞不绝口,称其“通话和短信功能出乎意料地好,除了部分小缺陷外,其他表现都让人相当满意,基本上和普通电话无异”:人声洪亮,完全没有干扰或者电磁的声音,基本上和我们常用的手机无异。

  评测过程中,评测人员用苹果皮拨打了几十通电话,包括省内、省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号码,全部都成功拨通并且不掉线。

  此外,评测人员还特别测试了在地铁站、人群密集的公交车站、出租屋等公共场所,这种地方的信号有些不稳定,但电话基本能打通并且没有掉线。

  评测中,评测人员称收发短信非常顺利。

  它的短信界面和iPhone的基本一致,点击右边的按钮开始编辑新短信,点击收件人右侧的加号可以从联系人中添加收件人。

  苹果皮520收发短信速度很快,不过遗憾的是弹窗中不能显示来信号码或者姓名。

  此外,苹果皮拥有一个人性化的导入电话簿功能,通过它可以从SIM卡中导入联系人到iPodtouch中,以后添加联系人等操作,就可以直接在列表中添加。

  如何量产?怎样赚钱?是否侵权?

  “苹果皮”看着挺美 “吃”起来却不容易

 


郑州科技市场上已经有卖“苹果皮”。商报记者 王棣/摄


  记者卢艳艳张高峰

  “苹果皮”红了之后,全世界的网友都充满了好奇。

  从美国到日本,从韩国到中国郑州,人们四处询问,哪里能买到“苹果皮”。

  人们关注的是,“苹果皮”是否真像传说中那么厉害,又是如何让音乐播放器华丽转身变手机的?这个让人膜拜的“苹果皮”,究竟是如何让“苹果之父”乔布斯“既无奈又哭泣”的?

  昨天,商报记者对此进行揭秘。

  效益之惑

  至今没赚一分钱

  网友评论说,“苹果皮之父”,将让“苹果之父”既无奈又哭泣。

  乔布斯被称作“苹果之父”,在网上,有人叫潘泳“苹果皮之父”。

  视频中,兄弟俩留下了一些信息,上面打着“衍生科技”几个字。

  潘磊解释说:“苹果皮从苹果衍生而来,所以用‘衍生’之名。”他还为公司设计了LOGO和一整套形象识别系统。 从开始到现在,兄弟俩投入了近10万元。只是,和乔布斯的帝国大厦不同,现在兄弟俩还没赚一分钱。

  在潘磊眼里,做一台“苹果皮”至少需要找5家代工厂,包括电池、主板、通信、外壳、组装等环节。如果真正运作起来,投入至少要五六百万——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产品之惑

  还不具备上网、蓝牙等功能

  虽然信号稳定,但并不意味着“苹果皮”现在能做到尽善尽美。

  有网友指出,即使电话已经拨通,屏幕依然显示“呼叫中”,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

  并且,拨入的电话会弹出消息框,但没有显示来电号码或者来电人名字。谁打来的电话,市民有时也会搞不清楚。

  “苹果皮”接发信息非常快,但美中不足的是,短信的文本比iPhone的要小一号,看起来比较吃力。

  因为没有像iPhone一样的编辑功能,删除或者转发单条短信也非常困难。

  此外,市民也不能在短信界面上呼叫来信人号码,“苹果皮”也没有群发功能。

  此外,对于手机上网、蓝牙传输等功能,目前所知的“苹果皮”尚不具备,“苹果皮之父”信心满满,认为这些在后期的版本中,通过软件升级均能获得并实现。

  推广之惑

  如何量产是个问题

  在“苹果皮”尚没有大规模投产前,他们给出了这款产品的“官方指导价”——暂定为388元。

  这比买一款iPhone手机,要实惠得多。因为即便再算上iPodtouch的价格,整体售价也不到2000元,几乎比iPhone便宜了一半。

  早已被吊足胃口的“苹果”发烧友们,开始纷纷打听,什么时候能发货,哪里能买得到?90多家淘宝店铺纷纷开张挂牌,做好代售“苹果皮”的准备。

  但目前看起来,要把“苹果皮”推向市场,似乎远没有捣鼓出“苹果皮”简单——7月底,兄弟俩在一家小厂订购了200个,但产品出炉,运回家,发现能用的不足一半。

  山寨之惑

  山寨版“苹果皮”市场热卖

  昨天,在郑州市文化路东风路附近,商报记者看到一个卖家正在销售“苹果皮”。

  “530元一个。”这个商户说,他这里只有两个“苹果皮”,订货的人有10多个。这个价位,比潘氏兄弟报出的388元,高了将近200元。

  另外一个商家李先生说,他们现在也正在订购“苹果皮”,最近来询问的苹果粉丝特多,只是,他们订购的货物迟迟不到。

  但让“苹果皮之父”伤脑筋的是,大批山寨厂商紧随其后,正迅速跟进。潘泳很快发现,一款名为tphone的同类产品,出现在了中关村和华强北的电子市场上,只是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要想实现批量生产,需要投入更多的钱,这正是“苹果皮之父”目前所面临的难题。

  侵权之惑

  


  是否对“苹果”构成侵权?

  现在,他们最担心的是,是否侵权。

  他们咨询了5个律师,但没有一个律师能告诉他们明确的答案。

  他们想申请技术专利,但咨询过一圈之后,兄弟俩决定放弃。一是不知这个技术能不能申请“技术专利”;二是审批时间大概需要一年——等批文下来,他们的产品也早已被“山寨”打败。

  在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律师凌兴高眼里,潘氏兄弟并非对“苹果”产品直接进行加工改造然后出售,就像生产一个产品的配件一样,很难说构成侵权。

  在另一位律师看来,鉴于国内并没有法规明确禁止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向工程,根据“法无禁止即允许”的原理,用户经过逻辑推理而非通过不正当手段破解专利软件的行为不构成知识产权侵权。

  也有律师表示不乐观,“苹果皮”作为一款外置模块,它必须“侵入”或者“根植”于iPodtouch的现有程序,然后为之添加通话功能。这可能涉及侵犯“iPodtouch”的著作权。

  对话

  “下一步的打算,将与‘苹果’无关”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潘氏兄弟,二人显得非常谨慎,回答非常简短,不愿意多透露一个字。

  商报:很多人赞叹“苹果皮”是一个奇迹。你们兄弟俩是否有意回河南发展?

  潘泳:我们暂时没有这个想法。

  商报:“苹果皮”大概何时问世?很多人想买。

  潘泳:何时上市我们现在还不能透露。

  商报:有报道称,你们意欲到苹果旗下发展?

  潘泳:我们没有想过被任何公司收购过。

  商报:有没有大量公司争先恐后聘请你?

  潘泳:暂时还没有。

  商报:对未来你们有何打算?

  潘泳:现在还有一些不错的想法,不过可以肯定,其他想法将不会再与苹果相关。这些想法,暂时不能透露。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