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近期,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能源组组长方真研究员接受国际知名期刊《生物燃料技术》(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主编Helen Whitaker博士的邀请,成为该杂志编委(编辑栏:http://www.biotechnologyforbiofuels.com/about/edboard),主要负责Development of plants for biofuels production、Plant deconstruction和Pretreatment and fractionation 等方面研究论文的推荐与审阅。方真研究员同时还担任The Open Fuel Cells Journal期刊编委(http://www.benthamscience.com/open/tofcj/EBM.htm)。
《生物燃料技术》于2007年创刊,2010年首次影响因子为4.12,是国际上生物燃料领域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杂志。《生物燃料技术》旨在认知和推广新的应用生物技术,从可再生木质纤维素及生物质(植物及其它生物转化系统)出发,经绿色工艺生产替代燃料,同时关注国际上相关领域经济、环境和政策方针的动态变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近日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陈宁生研究员及其团队共同编写的专著《泥石流勘查技术》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6章、40万字,系统的介绍了泥石流及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泥石流勘查基础理论、泥石流野外勘查与室内实验、泥石流防治工程系统参数确定、泥石流危险区划分与防治模式和泥石流勘查实践。
全书汇集了作者及其研究团队40多篇论文成果,40多个泥石流勘查案例,详尽的介绍了泥石流现场勘查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具有丰富的泥石流勘查实践经验实例,是一本特别适合从事泥石流勘查技术人员使用的工具书,可供国土资源、水利水电、交通、铁路、环保、建设等部门的工作技术人员和有关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地质、地理、水文、水工、资源环境、水土保持等专业师生作为参考教材使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有剽窃、侵夺他人研究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者,5年内不得申请或参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月27日,北京市法制办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规定,项目申请人、参与者伪造或者编造材料的,取消申报资格;申请项目已决定资助的,撤销原资助决定,追回已拨付的基金资助经费;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且5年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4月1日,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宣布英国航天局正式成立。早在2010年4月1日,英国空间局(UK Space Agency)就已建立,取代之前的国家空间中心。新成立的空间局将负责制定国家航天政策与重大预算,对英国所有的民用航空事务进行集中管理,包括监管卫星、机器人及其他高端技术项目研发,另外还涉及未来参与探索火星、月球等国际空间项目。
据最新统计,从2006年以来,英国航天产业产值每年以10.2%的速度增长。在金融危机期间,相较于英国0.3%的GDP增长速度,英国航天产业增长约8%,2008年产值为75亿英镑,对GDP的净增值贡献达36亿之多,英国的航天产业已成为当前危机下促进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领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美国中情局网站截屏

  4月19日,美国中情局网站解密了6份文件。这些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所有文件中最“古老”的文件。

  中情局网站公布的文件出现在1917和1918年,包括制作隐形墨水配方的内容。其中一个配方描述了如何用硫酸亚铁、氰化钾、大米淀粉、水和普通墨汁进行制作。如果要让字迹显形,则要使用碘酸钾和酒石酸水溶液。另一份1918年用法语写的文件讲述了德国隐形墨水的成分。

  法新社称,种种迹象看隐形墨水的信息对于中情局十分重要,以至于直到1976年还拒绝对其解密。一名中情局工程师表示,这份文件被封锁了近百年,即使科技成果近期获得突破也未能促其被公开。但是,中情局并没有解释他们是获得了哪些科技成果后才得以对公布上述文件。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19日(北京时间)报道,由美国匹兹堡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制造出了一种核心组件直径只有1.5纳米的超小型单电子晶体管。该装置是制造下一代低功耗、高密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理想的基本器件,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单电子晶体管是用一个或几个电子就能记录信号的晶体管,其尺度都处于纳米级别。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电子元件的尺寸越来越小,由单电子晶体管组成的电路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其高灵敏度的特性和独特的电气性能使其成为未来随机存储器和高速处理器制造材料的有力竞争者。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种新型单电子晶体管的核心组件是一个直径只有1.5纳米的库伦岛,另外还有一两个电子负责对信号进行记录。负责该项研究的匹兹堡大学文理学院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杰里米·利维称,该晶体管未来可用于研制具有超密存储功能的量子处理器。这种处理器将能轻松应对那些让目前全世界所有的计算机同时工作数年也计算不完的复杂问题。同时因其中央的库伦岛可以被当作人工原子,该晶体管还可用来制造自然界原本并不存在的新型超导材料。
利维和其同事将这种超小型单电子晶体管命名为“SketchSET”。原因在于这项技术受到了一种名为蚀刻素描画板(Etch A Sketch)的启发,这种晶体管的制造原理也与其类似。在实验中,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人员用一种极为尖锐的电导探针就能在钛酸锶晶体界面上用1.2纳米厚的一层铝酸镧“蚀刻”出所需的晶体管。
据介绍,SketchSET是第一个完全由氧化物制成的单电子晶体管,并且其库伦岛内能容纳两个电子。经过库伦岛的电子数量可以是0、1或2,而不同数量的电子将决定其具有怎样的导电性能。
利维表示,这种单电子晶体管对电荷极为敏感,且所使用的氧化物材料具有铁电效应,该晶体管还可制成固态存储器,即便没有外部电源,该晶体管存储器也不会丢失此前存储的信息。此外,这种晶体管对压力变化也极为敏感,根据这一特性可用其来制成纳米尺度的高灵敏度压力传感设备。(来源:科技日报 王小龙)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专家们表示,由于北极气候变暖,大量永冻土带融化,流入海洋。新研究发现,北极部分地区的永久冻结带每年遭侵蚀的程度最多达到100英尺(约合30米)。
自2000年以来,数十名科学家便对大约6.2万英里(约合10万公里)——占整个北极海岸线的25%左右——的北极海岸线进行研究。根据他们的发现,永冻土层每年的平均遭侵蚀速度达到1.6英尺(约合0.5米)左右。在海岸线非常短的部分区域,科学家发现每年遭侵蚀的永冻土层最多达到65至100英尺(约合20至30米)。拉普帖夫海、东西伯利亚和波弗特海沿岸的永冻土带遭侵蚀情况最为严重。
德国波茨坦阿尔弗雷德·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地貌学家休斯·兰特乌特表示,永冻土海岸长大约24.9万英里(约合40万公里),占地球海岸的三分之一左右。自上一个冰河时代以来,周围数公里的海冰让很多永冻土海岸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但在温度不断升高的北极,冰覆盖量不断减少。兰特乌特说:“这些海岸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受到海冰的保护,如果海冰覆盖量减少,遭侵蚀程度将更为严重。”
海岸遭侵蚀不仅意味着陆地遭受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兰特乌特说:“对于一些分布着湖泊等淡水栖息地的海岸线来说,这样的栖息地可能消失或被咸水泻湖取代。驯鹿——例如波弗特海地区的波丘派恩驯鹿——生活的面积狭小的陆地也可能被侵蚀殆尽。”
他指出水生环境可能因富含营养物的沿岸沉积物流入海洋发生改变。“近岸水域的氮和磷等营养物不断增多可能影响食物链的第一环,例如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它们以这些营养物为食。食物链中体型最大的动物也最终遭受影响。”兰特乌特表示很难预测这些变化。
北极冻土带居民必须适应改变的地貌。绝大多数社区位于沿岸,由于土层不稳定,一些居民已被迫迁居。随着北极温度升高,变化的海岸线也将成为一些声称享有能源开采权的国家面临的重大障碍。原因在于:遭到侵蚀的海岸线可能导致建造和保护开采油气的基础设施遭遇更大难度。兰特乌特说:“这是一个动力学系统,必须采取新举措以应对未来的环境。”
共有来自10个国家的30位科学家参与两项针对北极沿岸遭侵蚀的研究,研究发现刊登在《江河口与海岸》(Estuaries and Coasts)期刊上。(来源:新浪环球地理 秋凌)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专家们表示,由于北极气候变暖,大量永冻土带融化,流入海洋。新研究发现,北极部分地区的永久冻结带每年遭侵蚀的程度最多达到100英尺(约合30米)。
自2000年以来,数十名科学家便对大约6.2万英里(约合10万公里)——占整个北极海岸线的25%左右——的北极海岸线进行研究。根据他们的发现,永冻土层每年的平均遭侵蚀速度达到1.6英尺(约合0.5米)左右。在海岸线非常短的部分区域,科学家发现每年遭侵蚀的永冻土层最多达到65至100英尺(约合20至30米)。拉普帖夫海、东西伯利亚和波弗特海沿岸的永冻土带遭侵蚀情况最为严重。
德国波茨坦阿尔弗雷德·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地貌学家休斯·兰特乌特表示,永冻土海岸长大约24.9万英里(约合40万公里),占地球海岸的三分之一左右。自上一个冰河时代以来,周围数公里的海冰让很多永冻土海岸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但在温度不断升高的北极,冰覆盖量不断减少。兰特乌特说:“这些海岸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受到海冰的保护,如果海冰覆盖量减少,遭侵蚀程度将更为严重。”
海岸遭侵蚀不仅意味着陆地遭受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兰特乌特说:“对于一些分布着湖泊等淡水栖息地的海岸线来说,这样的栖息地可能消失或被咸水泻湖取代。驯鹿——例如波弗特海地区的波丘派恩驯鹿——生活的面积狭小的陆地也可能被侵蚀殆尽。”
他指出水生环境可能因富含营养物的沿岸沉积物流入海洋发生改变。“近岸水域的氮和磷等营养物不断增多可能影响食物链的第一环,例如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它们以这些营养物为食。食物链中体型最大的动物也最终遭受影响。”兰特乌特表示很难预测这些变化。
北极冻土带居民必须适应改变的地貌。绝大多数社区位于沿岸,由于土层不稳定,一些居民已被迫迁居。随着北极温度升高,变化的海岸线也将成为一些声称享有能源开采权的国家面临的重大障碍。原因在于:遭到侵蚀的海岸线可能导致建造和保护开采油气的基础设施遭遇更大难度。兰特乌特说:“这是一个动力学系统,必须采取新举措以应对未来的环境。”
共有来自10个国家的30位科学家参与两项针对北极沿岸遭侵蚀的研究,研究发现刊登在《江河口与海岸》(Estuaries and Coasts)期刊上。(来源:新浪环球地理 秋凌)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日本媒体报道,北京奥运会女子马拉松第六名英国选手马拉·山口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保拉·拉特克里夫等人17日开设了一个名为“RUN FOR JAPAN(为日本而跑)”的募捐网站,呼吁为日本大地震捐款。

  山口的丈夫是日本人,她本人也主要以日本为活动基地。山口在网站上寄语说:“日本从业余选手到奥运会冠军,跑步人群众多。希望全世界的跑步爱好者都来支援日本重建。”

  网站目标是人们上传的跑步距离记录在4周内合计达到约4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一周。网站呼吁全球各国至少有1人为日本而跑,网站同时也接受捐款。捐款可通过网络进行,款项将移交红十字会相关组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在“十二五”规划中,生物质产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和优先发展领域。3月7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石元春著作《决胜生物质》一书面世。
2000年,石元春开始生物质研究。他在担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农业组组织期间,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发展生物质科技写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点内容。
据了解,该书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生物质能源,对生物质产业相关的十大关系一一进行了辨析。石元春认为,基于生物质产业发展的能源农业,原料非传统、可再生,产品低碳、绿色,技术现代、市场无限。
石元春在书中提出,在我国,发展生物质产业,大有潜力,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生物质产业的原料生产一头在“三农”,加工和市场一头在工业和城市,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最佳“纽带”和“抓手”。基于生物质产业的发展,中国农业有望进入“能源农业”的崭新时代。
据石元春介绍,在“十一五”期间,很多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在很艰难的情况之下,已找到一些有关发展生物质产业的技术,相信它会在十二五期间作出很大的贡献。同时希望有更多中国科技界同仁关注生物质产业发展,走与民营中小企业相结合的道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4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