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新华网巴黎4月25日电(记者王寰鹰 李明)法国宪法委员会25日确认并正式公布了法国内政部23日公布的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果,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和现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的得票率位居前两名,将进入第二轮角逐。

  宪法委员会经核查后以各种不同技术原因取消了6个投票站的结果,但取消这些结果对最后计票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修正后的结果显示,奥朗德和萨科齐分别获得28.63%和27.18%的有效选票。极右翼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获得17.90%的有效选票,左翼激进派候选人让-吕克·梅朗雄和中间派候选人弗朗索瓦·贝鲁分别获得11.10%和9.13%的有效选票,其他候选人的得票均不超过3%。

  这些结果与内政部公布的数据基本一致。不过,修正后的结果显示,这次选举登记选民约为4603万人,比内政部公布的数据略有减少;而投票率为约79.48%,比内政部公布的数据略高,但低于2007年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83.77%的投票率。

  此次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22日在法国本土全面展开。这次大选在本土、海外领地和境外共设立8.5万个投票站。由于时差关系,法国部分海外省和海外领地已提前投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图片取材自《我11》电影海报,右边是王小帅导演,左边是片中那位“11岁的我”。

早报记者蔡晓玮

这一次来到上海,王小帅导演的身份是第九届法国电影展的形象大使。另一方面,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法合拍片、王小帅导演的《我11》也即将于5月11日在内地上映,担任形象大使的王小帅也不忘为自己的新片加紧宣传。

受惠于2010年7月签订的一项合作计划,《我11》的法国上映日期也已经敲定,将于5月9日和法国观众见面。在合拍的过程中,法国政府对艺术片的一些操作手法和政策倾斜也给王小帅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政府干预而形成的商业片、艺术片、院线之间的平衡和循环。“那中国要怎么办?这就是一个问题放在那里,也是我们个人没法解决的。”王小帅说。

前晚,在等待和有“新浪潮教母”之称的阿涅斯·瓦尔达进行对谈的间隙,王小帅接受了早报记者的专访。面对这位84岁还在拍电影的老奶奶,王小帅表示了讶异也透露出羡慕,“法国所主张的这种艺术电影的诉求和工作方式可以让一个导演的艺术生命力这么长,令人惊讶。假如让老太太拍《泰坦尼克号》,她是拍不出来的。拍商业片你没有这个体力,早就把你踢走了。但是她做自己的电影,在海滩上做自己的纪录片,这种她是可以的。这是一种不一样的途径。”

生活要往前走,但作品可以穿越到过去

早报记者: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何平导演曾经透露因为中法合拍操作上的一些问题,你把自己的身家900万元都投入了新片《我11》。现在钱还在电影里吗?

王小帅:现在还在里面。这就要看5月11日上映的时候能不能收回一点钱,回不了的话那就赔一点。不过国外的版权现在还在卖,不至于完全不可能回本。压力并不是那么大。同时,这部片子除了市场,还有别的意义。因为这是一个“三线”题材的影片,作为亲历者,我不做就没有人做。而且国内的变化这么大,老城墙拆了,老宅子也拆了,这些“三线”的老厂,早就被夷为平地了。一些故事和素材再不做的话就更加抢不回来了。

早报记者:我对《我11》选择的时间点特别感兴趣。作为你的自传三部曲中的两部,《青红》还有一个名字是《我19》,选择19岁这个年龄段,而这次是11岁,为什么?

王小帅:我们是1960年代中期生人,跟我们玩得比较好的都是1963年到1966年生的这一拨人。这些人出生后正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10年。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非常奇怪,不像更早的那些人,“文革”发生的时候他们是知青,亲身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们并没有,我们那时是茫然无知懵懵懂懂的少年,对大人的世界并不懂。但是长到了10岁11岁,你回头看,家庭各方面还是受到了影响。所以,固然不知道,但影响仍然在。

发表在栏目: 文化
20日,支持率领先的奥朗德(中)来到Saint-Dizier拉票。 20日,支持率领先的奥朗德(中)来到Saint-Dizier拉票。

17日,法国Rennes,工作人员正在清点总统大选选票。 17日,法国Rennes,工作人员正在清点总统大选选票。

近日,极右翼总统候选人勒庞在一次集会上高喊口号。 近日,极右翼总统候选人勒庞在一次集会上高喊口号。

19日,一名选民带着小孩参加一次竞选集会。法国将于22日举行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 19日,一名选民带着小孩参加一次竞选集会。法国将于22日举行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

  20日,法国,无论对现总统萨科齐,社会党人奥朗德,还是极右翼的女政治家勒庞而言,这一天都是“性命攸关”的一天——至少,在大选投票日前是如此。

  两大候选人最后一搏

  当天,是法国总统大选候选人竞选的最后一天,每一位想当总统的政治人物,无论是现总统、还是党领袖,都必须忘记身份、使出浑身解数,利用最后的时间向选民推销自己,以谋得他们手中的一张小小选票。

  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将于22日举行,按照规定,已经持续数周的总统候选人竞选活动必须于20日结束,以留给选民一天“安静思考”的时间,决定他们愿意将未来五年的法国交给哪位候选人。

  19日至20日,在10名候选人中民意支持率领先的现任总统萨科齐和在野党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奥朗德均举行了投票日前的最后一场竞选集会。奥朗德将集会地点选在以红酒闻名于世的波尔多,萨科齐则准备将最后一搏放到尼斯。

  “最激烈的一次大选”

  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作为现任总统的萨科齐并没有因为他的现职优势而得到更多选民认可,他的支持率落后于奥朗德,尽管只是微弱的差距。民调显示,奥朗德有望在首轮投票中以微弱优势领先,与萨科齐进入第二轮投票。而在第二轮投票中,奥朗德很有可能将萨科齐拉下马。

  民意调查还显示,尽管离大选投票只有两天的时间,但仍有多达四分之一的选民还没有决定将自己手中的选票投给谁。这部分“摇摆选民”,也就让这场总统大选变得变幻莫测。由于主要候选人的势均力敌,这场大选也被称为法国数十年来“最激烈的一次大选”。

  “这将是一场艰难、痛苦,甚至是残酷的战斗。”19日晚,奥朗德在竞选集会上说。

  萨科齐感叹形势严峻

  同日,萨科齐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状况。他说,自己几乎是一个人在与其外9个候选人进行竞争。萨科齐请求法国人经过慎重考虑后再投票。此前,萨科齐已经公开承诺,如果不能在这次大选中竞选连任,他将退出政坛。(百千)

  ■ 背景

  领头羊支持率不足三成

  近期民调结果显示,奥朗德有望在首轮投票中以微弱优势领先,与萨科齐进入第二轮投票,在第二轮投票中优势明显。

  法国定于本月22日举行总统选举首轮投票,5月6日举行第二轮投票。

  民意调查机构布吕莱—维尔同仁公司本周民调显示,奥朗德和萨科齐首轮得票率分别为29.5%和27.5%,次轮得票率分别为56%和44%。

  另一些针对首轮投票的民调表明奥朗德和萨科齐所获支持率可能旗鼓相当,萨科齐或许落后奥朗德1个或2个百分点。

  只是,变数依旧。一家民调机构推测,24%的选民还没有作出取舍;而由于各候选人的竞选活动鲜有亮点,26%的登记选民不准备投票。

  用奥朗德的话说,“比赛还没有结束,一切没有定论”。新华社专稿

  ■ 对垒

  萨科齐 我是“一个对九个”

  呼吁选民勿受民调结果影响,誓言给法国左派“教训”

  萨科齐19日指责对手借助民调结果和媒体宣传提前定调,影响选民抉择。他呼吁选民不要受民调结果影响,誓言给左派以“教训”。

  这名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当天举行自己的倒数第二场竞选集会,地点选在巴黎一处富人聚居区。面对支持者,他抑扬顿挫地发表演讲,谈及移民、就业和贸易等政策,而重点是攻击对手。

  他说,投票结果“将给那些人一个教训,一个他们从来没有受到过的教训”。他没有解释“教训”是指他连任成功、最终得票率超过民调结果、还是其他。

  “这次选举是9比1,”萨科齐告诉支持者,意指10名候选人,“法国民众不愿意听到别人告诉他们怎么做。”

  为巩固右派选民,萨科齐从竞选之初就表现出更右的倾向。他提出削减移民人数,建议修改《申根协定》,在欧洲实施有保护主义倾向的《购买欧洲商品法》,甚至表示如果这些建议在12个月内没有进展法国将考虑退出欧盟。新华社电/专稿

  奥朗德 去投票换下萨科齐

  呼吁民众积极投票,担心较低投票率对萨科齐有利

  奥朗德19日呼吁民众投票,担心较低的投票率对萨科齐有利。

  他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向选民喊话:“今后几个小时内,不少法国人将作出选择。我能感到,一些人仍然对是否投票犹豫。”

  “我的策略就那么简单:劝说选民(投票),以第一轮投票(结果)带动第二轮投票。”

  选情分析师说,萨科齐和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庞的支持者更可能保持投票“高出勤率”。

  奥朗德说:“我每天都能感到(自己)获得支持,但也有忧虑,似乎感到有些事情会发生,阻止我们胜利。”

  和萨科齐针锋相对,奥朗德坚持左派传统理念,强调社会公平和福利,承诺当选后将推进税收改革,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加强对大企业征税,并提议将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约合130万美元)的富人所得税税率提高至75%。

  奥朗德的这些主张赢得不少普通民众的支持。新华社电/专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吴辛欣):法国总统大选已经进入关键的倒计时阶段。当地时间22日,也就是本周日将举行大选的第一轮投票。目前,人气颇高的反对党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最近的民调中都拔得头筹,颇有即将入主爱丽舍宫的势头。情况究竟怎样,我们马上来连线本台驻法国记者吴辛欣。

  主持人:辛欣你好,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最新的民调结果和主要候选人的选前备战情况。

  记者:还有两天就将举行法国大选第一轮投票,根据法国两家民调机构IFOP和BVA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十位候选人中,反对党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奥朗德将在第一轮中获得28%的选票,现任总统萨科齐将获得27%的选票。虽然说两位主要候选人在首轮投票中悬殊不大,但是民调机构预测,在5月6日举行的第二轮决定胜局的投票中,奥朗德将会以55%的选票大大超越现任总统萨科齐,最终入主爱丽舍宫。

  民调的失利和法国社会上弥漫的反萨情绪令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的竞选之路举步维艰。19日,萨科齐接受了法国大报《费加罗》报的采访,他希望所有人能够静静的等待第一轮投票结果的出炉,同时他也表示,自己作为候选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状况。那就是,十位候选人中,他几乎是一个人在与另外九个人相对峙。那么相比起萨科齐的举步维艰,人气颇高的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则是抱着一副必胜的态度。在上周日巴黎文森城堡前的广场上举行的集会上,十万民众到场为他助威,而他也声称自己做好了赢得选举、执掌法国的准备。不管如何,包括萨科齐和奥朗德在内的10位候选人都力争在最后的时刻多拉选票,在做最后的努力。

  主持人:那么根据你的观察,目前民众对大选的心理如何呢?

  记者:虽然说大选还有两天就要进行,走在巴黎的街头巷尾,尽管每个街区都会有若干的候选人宣传画,可是民众则显得相对平静。从目前我掌握的数据来看,目前选民的心理其实十分矛盾,他们心里很明白奥朗德缺乏执政经验,甚至连部长都没有当过,这样一个人究竟能否当好法国总统选民的信心并不是很足。而尽管很多人也承认萨科齐具有丰富的执政经验,可是他们认为从2007年到2012年5年的时间,萨科齐的行事风格让很多人十分厌恶。所以在我和一些选民聊天时他们就表示,虽然两个人他们都不是很满意,但是萨科齐已经让他们失去信心了。

  主持人:由此看来,选民们的心里还是很矛盾的,当然,不到最后关头,就很难判断谁是最后的赢家。无论谁最后当选总统,你认为目前法国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哪些?

  记者:从萨科齐和奥朗德的竞选纲领来看,萨科齐主打的是“收紧移民政策”的牌,奥朗德则注重“恢复经济”。可见这两点都是未来新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首选来看恢复经济,法国目前面临的危机使得新任总统必须在减少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上下大工夫,并且要对法国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模式进行探讨和改革。其次再来看法国的社会分裂问题。图卢兹枪击案事件爆发后,法国民众更加意识到自己国家不断恶化的治安问题、移民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也是新任总统必须要大力解决的问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萨科齐让选民又爱又恨。 萨科齐让选民又爱又恨。

奥朗德形势看好,任重道远。 奥朗德形势看好,任重道远。

  谋求连任的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18日遭遇选情双重打击,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萨科齐相比主要对手、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的劣势明显,而一些曾经为萨科齐效力或者处于相同阵营的政客接连转投奥朗德阵营。

  路透社评论,距离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仅剩4天,接连打击似乎让萨科齐距离胜利越来越远。

  17日以来,包括前内阁成员在内的多名萨科齐前盟友先后表态将投票支持奥朗德。

  法德拉·阿马拉在萨科齐2007年当选总统后曾担任住房部长一职。现已离任的她17日说,萨科齐政治立场太过倾向于右翼,她决定支持左翼的奥朗德。

  此外,前环境部长科琳娜·勒帕热、负责贫困事务的前高级专员马丁·伊尔施、负责机会均等事务的前内阁成员阿祖·贝加格和前文化部长让—雅克·埃拉贡先后决定抛弃萨科齐。

  路透社报道,这些政坛人物在萨科齐任内或者前总统雅克·希拉克任内任职。

  另据法国媒体17日报道,曾协助希拉克撰写自传的法国历史学家让—吕克·巴尔称,与萨科齐同属法国中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的希拉克准备在本月22日的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支持奥朗德。

  法国民调机构布吕莱-维尔同仁公司18日发布最新民调结果,显示萨科齐和奥朗德有望在首轮投票中分别获得27.5%和29.5%的选票,领先其他候选人;第二轮投票中,萨科齐可能以44%对56%的得票率不敌奥朗德。徐超(新华社专稿)

  奥朗德在民调中领先萨科齐说明法国选民有着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从领导能力看,法国人可能并不希望缺乏经验的奥朗德赢得大选;但从个人风格而言,法国人又明确表示不希望萨科齐连任。萨科齐的能力有目共睹,但他的弱点与其个人性格有关。他给法国人的感觉是,与有钱人走得很近,做事风格令法国人讨厌。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多米尼克·雷尼耶

  即使奥朗德获胜,他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左翼传统“反对市场、推崇公平”的理念来管理国家。法国执政者的执政方针是由法国国家利益以及它在欧元区、欧洲、世界上的地位决定的。 ——多米尼克·雷尼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人民网4月19电 法国总统大选已经进入关键的倒计时阶段——距离本月22日的正式投票还有几天时间,法国民众似乎更看好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奥朗德,而不是现总统萨科齐。

  半岛电视台昨天晚间发自法国的消息说,本月22日是法国总统选举投票的日子,一心想连任的萨科齐形势并不妙。法国民调机构(BVA)18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党总统竞选人奥朗德超过了现总统萨科齐。调查报告预测,在第一轮投票中,奥朗德会得到29.5%选票,而现总统萨科齐最多能得到27.5%的选票,奥朗德超过萨科齐2个百分点;在5月6日的决胜轮投票中,奥朗德的支持率会达到56%,萨科齐只能得到44%的支持。

  半岛电视台指出,法国另一个调查机构——法国市场调查研究所(CSA)进行的最新调查对萨科齐来说更糟。CSA的报告显示,在首轮投票中,奥朗德将得到29%的选票,而萨科齐的得票率为24%;在第二轮投票中,奥朗德会得到58%的支持,萨科齐的支持率将为42%。CSA的报告还表示,左翼阵线候选人让-吕。梅朗雄的支持率为16%,排名第三,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宠排名第四。

  法国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奥朗德的支持率位于第一,但不具有压倒优势,距离总统大选还有几天时间,特别是在5月6日最后一轮投票前,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究竟谁能胜出,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安国章)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0)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法国卫星观测发现喜马拉雅山脉冰川面积扩大

  喀喇昆仑山脉冰川面积增加

  据外媒报道,法国观测卫星拍摄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面积在过去几十年间不断扩大。这一观测数据对时下热议的全球变暖说是个反面例证。

  报道称,扩大的冰川面积主要位于喀啦昆仑山脉,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西侧,处于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交界处。法国科学家表示,由于这一区域实地考察的艰难性,因此不得不依靠观测卫星进行研究。它们对比了1999年和2008年的观测数据,发现冰川面积有大量增加。

  目前,研究人员尚不知这种现象为何出现。有一种说法是,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降雨量增加。而降雨若发生在寒冷地带,例如喀喇昆仑山等地,便会凝结成冰晶形成冰川。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史蒂芬教授表示,对第四世纪(新生代最后一个纪,新生代是地球历史的最新阶段)的新研究显示,这段时期会出现大量不确定性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不定的影响,也会影响冰川以往进行反应的过程。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周五, 30 3月 2012 15:19

法国抓获19名伊斯兰极端分子

  新华网巴黎3月30日电(记者应强) 法国总统萨科齐30日宣布,法国警方当天上午展开行动,抓捕了19名伊斯兰极端分子,并缴获了部分武器。

  萨科齐当天在接受法国电台“欧洲一台”采访时说,此次行动不仅是图卢兹枪击事件的后续行动,同时表明在法国领土上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存在。

  萨科齐还透露,在行动中警方缴获了一些冲锋枪。目前警方正在对这些人是否涉及有组织的恐怖活动进行调查,相关行动还会继续。

  萨科齐说,图卢兹枪击事件给法国人留下的伤痛可以与“9·11”事件相类比,法国不能不从中吸取教训并有所行动。法国内政部长和外交部长29日发表联合公报,禁止部分有极端言论的教士来法国参加一年一度的伊斯兰大会。

  本月19日,一名枪手在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一所犹太学校门前开枪打死3名学生和1名教师,震惊法国社会。此前几天,还有4名军人分别在图卢兹和蒙托邦市遭到枪击,其中3人死亡、1人重伤。警方经过侦查锁定23岁的穆罕默德·梅拉赫并展开围捕行动,于22日将其击毙。梅拉赫声称自己是“基地”组织成员,曾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受训。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众所周知,法国龚古尔文学奖有明文规定,一个作家即使写得再好,一生中也只能颁给他一次。但是有个作家却获得过两次,而且截至目前是唯一两度摘此桂冠的作家。如此非同寻常的人物便是生平与创作皆极富传奇个性的罗曼·加里。

1956年,罗曼·加里因长篇小说《天根》首获龚古尔文学奖。事实上,早在1945年他就以处女作《欧洲教育》一举成名。此后,他更以外交官和电影编导的身份为人所熟知。但在荣获法国最高文学奖项十余年之后,罗曼·加里决定考验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是因为作品本身,还是仅仅因为罗曼·加里这个名字而大受欢迎?于是,自1974年开始,他决定暂时告别“罗曼·加里”,启用埃米尔·阿雅尔这一笔名发表作品。没想到,作品的出版依旧非常顺利,当年便以埃米尔·阿雅尔的署名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更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竟然又以《来日方长》这部向维克多·雨果表达敬意的作品再次荣膺龚古尔文学奖。

显然,龚古尔文学奖的评委们是被罗曼·加里成功地欺骗了。不过要是说句公道话,这哪里又算得上什么欺骗?罗曼·加里本来就不是冲着第二次拿奖去的嘛。要知道,罗曼·加里虽是在考验自己,岂不同样也是在考验着法国的出版界和龚古尔文学奖的评委们?问题的关键是,法国的出版界和龚古尔文学奖的评委们双双经受住了他的考验。这次误颁的龚古尔文学奖非但未能使其权威性蒙受损失,反倒让它的公正性变得显而易见了。评委们或许可以从中接受点儿教训的,无非就是下次在决定颁奖之前别忘了先看一眼作者的身份证罢了。不管怎样,此次事件让我见证的是法国文学界的一次全面性胜利。也就是说,从作者到出版再到评奖,没有哪一方不是赢家的。

就此不由得联想到中国,有哪位著名作家胆敢照罗曼·加里那个样子去做呢?倚名卖名那可是求之不得的机会呀。怕的就是没名或者名气还不够大,怎会去想洗尽铅华素面出场的事情呢?那不就是自绝生路吗?没了耀眼的铅华,谁还认识你那张脸呢?人们想要看的根本就不是你本来的面目啊。也就不能只怪作家了,谁让出版界都是那么的势利呢?如果说中国的作家不自信,那也首先是因为中国的出版界太不自信。结果,双双自卑成了虚名的傀儡。有些文学奖代表的与其说是作家或作品的实力,还不如说代表的就是一个名气而已。也正因为是名气的象征,所以才会招引得有些作家们趋之若鹜。久而久之,已然完全忘记文学是什么了,甚至沦为名利场上的交际花。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作家是需要出版界来造就的。由于没有法国当时那样的出版界,所以我们也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罗曼·加里出现。我唯一寄予奢望的就是哪一天,突然听到哪位神经正常的作家在得知自己被授予某个文学奖时,当场就干脆对评委们说起“不”来。但这样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法国依视路集团26日在巴黎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展示了其研制的新型防雾镜片,这种名为OPTIFOG的镜片在专用药水的配合下可以长时间有效防止镜片起雾。

  依视路集团全球研发总监让-吕克-舒皮塞尔说,这种新型镜片是在普通镜片表面增加一层特殊涂层,并和一种专门的药水共同作用,在镜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能将雾中的水滴迅速散开形成一层水膜,从而避免了镜片起雾,这层水膜不会对使用者的视线产生任何影响,甚至不会被察觉。

  舒皮塞尔说,使用者只需在有特殊涂层的镜片两面各滴上几滴药水并涂抹均匀,就能起到防雾的效果,药水不会对镜片产生任何损伤,涂抹一次药水的防雾效果大概能持续5到6天。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3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