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新华网杭州2月27日电 (王小川、郏策) 一艘浙江玉环籍货船“浙玉机618号”2月27日在浙江舟山海域沉没,7名船员下落不明。

  据“浙玉机618号”货船所属海通船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26日,“浙玉机618号”货船运送500余吨废钢铁,从温岭松门港出发前往上海,27日零时许航行至东经122度01分84秒、北纬29度42分附近海域时与一艘货船发生碰撞沉没,船上7名船员落海。事发后,海事、边防等部门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前往事发海域展开搜救。

  截至27日9时发稿时,“浙玉机618号”货船上的7名船员仍下落不明,事故原因仍在调查。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国救援队25日下午抵达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 中国救援队25日下午抵达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

刘宏玲幸运地死里逃生。 刘宏玲幸运地死里逃生。

  新西兰地震致死人数25日升至113人,另有228人失踪。救援人员预计,遇难者可能超过300人。

  目前,克赖斯特彻奇75%的电力供应恢复,50%的地区恢复供水,电话线和手机通信逐渐恢复正常,机场航班起降繁忙。

  据新华社电 新西兰外交部长默里·麦卡利25日承认,随着时间流逝,克赖斯特彻奇市地震搜救工作“接近结束”。克赖斯特彻奇当天下雨,加大搜救难度。

  电视大楼恐无人生还

  麦卡利说:“专注于搜救的阶段即将结束,不过仍存在(发现生还者的)希望。”

  警方说,113名遇难者遗体停放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太平间,228人仍然下落不明。

  截至25日,搜救范围覆盖市中心90%的区域,搜救人员疲惫不堪。下雨令受损建筑物结构更加不稳,加大搜救难度和风险。市长鲍勃·帕克说,找到生还者希望渺茫。他提醒人们做好心理准备,“(遇难人数)今后24小时至48小时将大幅上升”。

  救援人员估计,克赖斯特彻奇地标建筑大教堂严重受损,估计掩埋22人。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废墟下掩埋着大约120人,包括不少外国留学生。

  救援人员估计,不太可能在这两处废墟中再找到幸存者。

  牧师彼得·贝克说,大教堂东翼坍塌,西翼受损较轻。若西翼坍塌,情况会更加严重,因为教堂工作人员当时大多在西翼。西翼坍塌还可能殃及游客中心和咖啡厅,造成更多伤亡。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说,这几天是“新西兰非常、非常悲伤的日子”。

  多国伸出援手

  这场里氏6.3级地震发生后,多个国家和地区向新西兰伸出援手。

  外长麦卡利说,中国国际救援队25日抵达灾区,使海外救援人员总数增至350人。

  “来自中国、美国和英国的朋友们过去12小时陆续抵达,我们感谢他们的贡献,”麦卡利说。

  美国派出80名救援人员,携带40吨的搜救设备。英国派出一支由55人组成的城市搜救队。

  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救援人员先期抵达。

  灾区举办婚礼

  据新华社电 一名幸存者与心上人25日举行婚礼,希望激励处于悲伤中的居民。

  新娘名为埃玛·霍华德,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上班。事务所所在的写字楼垮塌。她奇迹般逃过一劫。

  地震发生后,未婚夫克里斯托弗·格林斯莱德忙着寻找霍华德。霍华德用手机打电话告知格林斯莱德自己所在位置。6个多小时后,霍华德与另外6人一同获救。

  中国救援队抵达灾区投入工作

  据新华社电 中国救援队25日下午抵达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后,迅即在市中心地震重灾区投入工作。

  在国际救援协调中心,中国救援队向新西兰外交部和民防部高级官员了解了救灾最新情况。新方还对中国救援队进行了能力评估,认为这是一支高标准、具有丰富经验的救援队伍。

  勘察电视大楼

  中国救援队随后前往设在市艺术中心的危机处理中心,实地勘察了严重垮塌的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当地地标性建筑百年大教堂等,认为地震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26日一早,中国救援队负责人将参加国际救援队队长联席会议,随后救援队将展开具体救援工作。

  中国救援队由10名队员组成,包括地震专家和来自中国地震局搜救中心的救援教官。他们当中有灾评、结构专家,也有装备保障、通讯和搜救专家。

  本报记者今赴震区

  本报讯(记者李明波) 22日发生的地震给克赖斯特彻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更牵动着祖国人民的心,26名失踪的中国留学生至今下落不明。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报道灾区救援情况,广州日报特派记者于今日出发飞赴克赖斯特彻奇,预计当地时间周日上午抵达灾区。

  在克赖斯特彻奇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广州日报就予以特别重视,连续大篇幅报道地震救援和受困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在广东省外办、新西兰驻华大使馆、新西兰驻广州总领馆的特别关照下,新西兰移民局一路开绿灯,本报记者仅用一天就顺利获得签注。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的新闻发言人王欣表示,据他所知,《广州日报》将是中国除了中央媒体以外第一家派记者赶赴新西兰灾区的地方报业集团。本报记者将在第一时间从灾区发回救援报道。

  中国女留学生

  三楼直坠地面逃生

  本报讯 相比被困在CTV大楼之下的人,地震时同样身处这座大楼里的中国女留学生刘宏玲就幸运得多,虽然她也受了轻伤。

  据刘宏玲回忆,22日12时50分,她正在三楼用微波炉热饭,突然就发生了地震,“我一瞬间就从空中坠落,周围都成了碎片。”

  刘宏玲称,根本没想到能够活着出来,地震发生时没有听到楼中有尖叫声,因为太快了,没人反应过来。她来不及害怕就已经从三楼掉到了一楼。看到旁边有一个玻璃门已经破碎,就从里面爬了出去,之后发现自己已经站到地面上。她说,当时没有看见楼内有其他人逃离。街上一名好心人立刻帮助她止血,并把自己的鞋子送给她,因为她的鞋在坠落过程中掉落。这位好心的路人还让刘宏玲暂住他的家中。

  由于手机在地震中丢失,刘宏玲未能及时与家人联系上,致使被误认为失踪。24日,她找到了寄宿家庭的家长,并与国内家人取得联系。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教育处官员已对刘宏玲进行了慰问。

  (综合)

  [报网互动]中国国际救援队抵新西兰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经历过22日大地震的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残垣断瓦随处可见。图为在大地震中倒塌的一間酒店。中新社发 黎金良 摄   经历过22日大地震的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残垣断瓦随处可见。图为在大地震中倒塌的一間酒店。中新社发 黎金良 摄

  中新社克莱斯特彻奇2月25日电(记者 黎金良 吴志隆 吴冠雄)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基督城)于22日发生6.3级特大地震后,至目前“救援黄金72小时”已经过去,受困者生还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加上当地天气变得恶劣,救援工作更加艰难和危险。据新西兰警方等权威部门提供的消息,约有26名中国公民在基督城地震灾区失踪。

  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警察局媒体关系负责人Stephen Hill在接受中新社记者访问时表示,目前坎特伯雷警方尚未发布关于中国公民失踪或伤亡的具体名单和消息。对于地震遇难者,警方仍在紧张进行复杂的身份鉴定工作。

  克莱斯特彻奇当地时间25日上午时有下雨,到下午已经停止。坎特伯雷警方地区指挥官Dave Cliff表示,由于天气影响,救援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对于救援人员来说也十分危险。

  当地时间25日中午,警方公布死亡人数上升至113,另外有70人被救出。当局指,仍有200多人失踪。搜救队仍然在努力寻找生命迹象,倒塌的PGC和CTV大楼仍在24小时不间断搜救中。克莱斯特彻奇医院收治了594名伤者,其中164名重伤。

  对于救援工作,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表示,一些民众仍受困于受损建筑,随着时间流逝,幸存可能性逐渐减小,“我们不放弃希望,但要面对现实。”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的工作组仍在震灾现场与新方积极协调,全力搜救中国被困侨胞与留学生。对于遇难者身份,坎特伯雷警方指出,警方目前只公布了6名遇难者的名单,均为当地居民,其中2个是分别8个月和5个月大的婴儿。(完)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月24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寄(基督城)市遭受地震袭击,居民生命财产受损严重。图为地震中倒塌的建筑物。中新社发 吴志隆 摄   2月24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寄(基督城)市遭受地震袭击,居民生命财产受损严重。图为地震中倒塌的建筑物。中新社发 吴志隆 摄

  中新社克莱斯特彻奇2月25日电(记者 吴志隆 黎金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基督城)于22日发生6.3级特大地震后,市政府25日表示死亡人数已更新至113人(截至当地时间25日中午12点)。当局称,由于仍有至少228人失踪,救援挖掘工作持续进行,料死亡数字持续增加。

  根据市政府最新发布的数据,至今已有70人获救,当地时间24日下午3点至25日中午未有在灾区寻获任何生还者,目前已有164名伤者被送院抢救。其中11人情况危殆,有数十名海外留学生被埋的CTV大楼仍在搜救之中,由于当地今天开始下雨及气温下降,当局指天气转坏将影向救援工作,但承诺搜救工作不会因此中断。

  以大教堂为中心的市中心商业区是本此地震的重要灾区之一,警方表示截至24日下午已在现场寻获20具遗体,但救援工作仍未完成。据了解,城内交通大致恢复正常,但警方呼吁市民减少用车,将道路让给紧急运输服务。

  克莱斯特彻奇市长鲍勃。帕克25日早表示,救援工作正在进行,包括英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台湾等地的海外志愿救援队伍陆续来到克莱斯特彻奇现场参与救援工作。中国救援队亦于25日早上抵达现场参与救援。

  此外,新西兰政府25日早上宣布,将无限期押后下月1日举行的全国人口普查行动。政府官员向当地媒体表示,目前克莱斯特彻奇的灾害仍未过去,救援工作仍在继续,因此将押后全国人口普查。(完)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6层的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约30名中国学生就读的“国王教育学院”位于该楼3层。 6层的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约30名中国学生就读的“国王教育学院”位于该楼3层。

22日6.3级地震后,这栋大楼几乎被夷为平地。 22日6.3级地震后,这栋大楼几乎被夷为平地。

  24日,有约30名中国学生就读的国王教育学院网站公布了地震时可能在大楼中的学生名单,以下为根据英文字母可能为华人者:

  ●很可能被埋废墟者: 涂辉峻 余 才 赖 嫦 张 惠 陶 旺 钟阳涛 陈 扬

  ●情况不明者: 金 曼 张伟育 韩熙灵 景 黛 张迪迪 王丽敏 徐琳琳 李旺举 何 文

  ●可能安全者: 夏 理 苗白茵 刘洪玲 雷家辉 葛 晶 周小丽 白哲辉

  (以上均为音译)

  本报讯(记者卢漫 邢世伟 郭超)当地时间24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遭遇6.3级地震第三天,遇难者已升至98人,另有226人失踪。在这些失踪者中,也包括约20名中国留学生,其中至少有6人很可能被埋在其所就读学校的废墟下,生还可能性很小。

  语言学校全坍塌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新闻发言人王欣昨日对记者表示,截至昨晚6时30分(新西兰时间23时22分),使馆方面掌握的情况是,在这次地震灾害中,有20多名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华侨失踪。

  王欣说,这20多名失踪人员中,估计大部分被压埋在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废墟下面,在其他废墟中也有可能有被压埋的中方人员,具体失踪人数及人员身份信息仍在进一步搜集核对中。目前使馆方面还未收到新西兰警方有关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华侨伤亡的明确通知。

  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三层是一家私立的英语培训机构,名为“国王教育学院”。据悉,该校约有30名中国留学生,目前核实安全者有10人左右。这些留学生中,至少有6人很可能被埋在废墟下。24日,“国王教育学院”网站也公布了可能在倒塌大楼中的学生和职员名单,其中不少名字从发音看为华人。

  搜救工作仍在进行

  在这次地震中,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已经完全倒塌。王欣表示,根据新西兰方面的消息,压埋在废墟下的人生还希望已经非常低,但搜救工作仍在进行。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已从废墟中找到数十具尸体,身份认证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

  王欣说,地震发生后,大使馆在克赖斯特彻奇设立了一个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搜集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人员失踪和财产损失情况,并配合协调新西兰方面的救援活动。

  使馆一天接到数百求助

  王欣说,如国内想了解人员搜寻方面的信息及寻求帮助,可拨打领事馆应急求助电话(0064-21-2623058,0064-27-5196623,0064-215196623,0064-21-841026,0064-27-5196656)。王欣说,昨日一天使馆已接到数百个求助电话。

  昨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马朝旭也表示,中国驻新西兰使馆正在抓紧核实中国留学生伤亡情况,敦促新方全力搜救。国家旅游局则提醒中国游客近期尽量避免前往该地旅行。

  ■奇迹

  一中国学生震后三天获救

  警方曾放弃对电视台大楼救援,但在中国使馆强烈要求下恢复

  本报讯 (记者张乐 颜颖颛)克赖斯特彻奇中国留学生昨日对记者说,地震时正值中午,国王教育学院的中国学生可能正在吃午饭,但转瞬就被埋在废墟下。

  坎特伯雷大学留学生小杨说,她一名同乡在地震中失踪,她是国王教育学院的学生。“她也是武汉人,1988年生,地震后她的手机就打不通了,我们怀疑她被埋在废墟下。”

  小杨说,国王教育学院在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3层,该校很多学生都带午饭,“发生地震时,我同乡可能正在吃饭。”

  小杨说,事发后很多人都非常焦急。这名女孩的家属正赶往克赖斯特彻奇。小杨本人也曾给警察局、红十字会等咨询过自己的同乡是否被救,但没有任何消息。

  地震发生后,这座6层楼的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救援人员动用了搜救犬、大型挖掘设备等展开救援。24日,救援人员从废墟内找到23具尸体,使得大楼遇难者升至47人。在废墟附近,一座26层的酒店在震后严重倾斜,克赖斯特彻奇市长帕克说,这座酒店非常危险,“如果坍塌,会形成巨大冲击波”。

  23日,新西兰警方认为废墟内不可能有生还者,曾一度停止搜救。但新西兰媒体称,在中国使馆强烈要求下,救援人员又重回现场。

  据央视24日晚报道,当天救援人员在废墟下发现了一名生还的中国留学生,但具体情况不明。国王教育学院网站消息称,该校失踪师生人数为90人,其中包括23名日本培训生,以及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54名其他国家留学生。

  ■ 救援

  中国救援队驰援新西兰

  应新西兰政府邀请派遣,由10人组成,将于25日凌晨抵达

  据新华社电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徐建国24日对新华社记者说,应新西兰政府的邀请,中国政府已派出一支由10人组成的搜救小组,前来克赖斯特彻奇参加震后搜救工作。

  搜救小组已经从北京启程,将于25日凌晨抵达新西兰。徐建国23日带领使馆工作组到灾区看望华侨华人,并与新西兰救援方接洽,希望对方积极营救被困中国公民。徐建国已要求新方“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一百的努力”。

  目前克赖斯特彻奇市中心已经封锁,救援队已排查了市中心60%的建筑。军车、救护车、消防车在奔忙,警察、军人、消防队员、搜救人员正开展救援工作。新西兰军方出动了1100多人参与救援行动,这也是新西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救援行动。灾区民众也彼此扶助,接纳房屋受损的邻居和亲朋。新西兰其他地区民众则踊跃捐款捐物。

  国际社会也伸出援手,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的救援人员陆续到达灾区现场开展救援。海外搜救专家和救援队人数达到750人以上。随着搜救行动的开展,陆续有遗骸被挖掘出来,死亡人数还将继续增加。

  ■治安

  华人称商店遭趁火打劫

  地震后,当地华人经营的商店餐馆等损失严重

  在地震灾区,新西兰士兵和警察联手巡逻,维护治安,打击犯罪。警方23日宣布,在市中心部分区域实施宵禁。警方迄今接到10多起抢劫案报警。

  警方负责人克利夫说,趁火打劫者为极少数,“现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绝不容忍犯罪。如果人们发现犯罪,请立即报警”。

  据悉,当地一些华人在市中心开办的商店、日杂店和餐厅损失严重。还有开便利店的华人反映遭遇趁火打劫,损失了4万新西兰元。

  截至24日,克赖斯特彻奇一半城区依然断水,而供水正常的另一半城区面临水质污染风险。政府官员敦促居民将水煮沸后饮用,以免染病。

  救援人员动用14辆送水车,把洁净饮用水送至居民区,供居民取用。市区75%区域供电恢复。因为供电设施损毁严重,其余区域供电恢复需要数周时间。

  (新华社电/专稿)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周三, 29 9月 2010 11:58

路透社10年最震撼新闻图片

点击看下一页

布什在2006年访问德国。这名与众不同的德国小孩应该不是被美国总统吓哭的。 (图1)

点击看下一页

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布什当选总统。图片显示的是布什在2001年感恩节的时候与这只名为“自由”的火鸡碰面。或许这只火鸡更希望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那就是“获得自由”。 (图2)

点击看下一页

曼哈顿上空的硝烟:迄今为止,最让人难忘的还是2001年基地组织发动的“9·11”恐怖主义袭击。 (图3)

点击看下一页

“9·11”发生后,世贸双塔仅剩下数堆碎石,数以万计的纽约人和华盛顿人以及飞机上无辜的乘客都成为这次恐怖主义袭击的牺牲品。 (图4)

点击看下一页

救援人员抬着纽约市消防局的神父麦卡尔从废墟中走出,当世贸大厦南塔倒塌时,神父麦卡尔正在为伤者祈祷,谁知他也因大厦倒塌而严重受伤。据悉,他是“9·11”袭击后被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 (图5)

点击看下一页

为了有效地应对此次袭击,总统布什决定开始对塔利班以及“基地”组织进行打击。这里可以看见,一位美国士兵正在阿富汗的库纳尔省执行夜间任务时小作休息。 (图6)

点击看下一页

不久之后,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这里所展现的是美国海军医院看护兵理查德抱着一个受伤的伊拉克婴儿。 (图7)

点击看下一页

2003年12月,美军终于抓获了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他在2006年被处以绞刑。 (图8)

点击看下一页

美国并不是恐怖主义袭击的唯一目标。在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的一辆通勤列车在下班高峰期发生爆炸。此事件发生在该国大选的前3天。 (图9)

点击看下一页

2008年11月,印度孟买遭到一群恐怖分子袭击。在这次袭击中至少167人死亡,290多人受伤,袭击共持续了60个小时。图中显示的就是当时泰姬酒店冒出的浓浓红烟。 (图10)

点击看下一页

在布什和戈尔竞选总统时,法官罗伯特正在仔细核对票数。

点击看下一页

2008年,美国见证了国民的“奥巴马狂热”。这张图片显示的是奥巴马在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与其妻子米歇尔击拳相庆。福克斯新闻将其称作为“恐怖的拳头。”

点击看下一页

俄罗斯也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图片显示的是2004年9月2日,一位警官在北奥赛梯抱着一名无辜的婴儿。

点击看下一页

从俄罗斯总统到现任总理,普京一直都身处要职。图片显示的是,2007年普京在西伯利亚与摩纳哥王子阿尔伯特二世一起钓鱼。

点击看下一页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与法国总统萨科齐的亲密举动让德国总理默克尔不自然地将头调转。

点击看下一页

法国和意大利的关系在此处就显得不是那么和谐了。在2006年的世界杯上,齐达内怒撞马特拉齐的胸部。

点击看下一页

2004年,塞内加尔爆发了15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蝗灾。图片显示达喀尔的孩子们正在密密麻麻的蝗虫里奔跑。

点击看下一页

研究气温的巴特勒尔与贝尔公布在冰冻的挪威峡湾晒太阳的照片,以期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的重视。

点击看下一页

富家女帕里斯·希尔顿在2005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吸引无数媒体的目光。当时她正为自己的新片《风云才女》作宣传。

点击看下一页

2002年,在柏林一家酒店的阳台上,迈克尔·杰克逊将二儿子王子二世举在半空,这一举动可吓坏了他的粉丝。

点击看下一页

在杀害一名法官之后,马吉德和其侄子侯赛因在伊朗被处以绞刑。

点击看下一页

2004年,印度南部的卡塔尔洛遭遇了非常严重的海啸,超过17.5万人在这次天灾中丧生,图为一妇女正为失去亲人而悲痛欲绝。

点击看下一页

一阵大风把正在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举行悼念仪式的教士衣服掀了起来。

点击看下一页

2005年,约瑟夫·拉青格红衣主教当选265任天主教罗马教皇,被称为本笃十六世。此处图片显示的是他在对数千名崇拜者表示欢迎。

点击看下一页

2006年,一名受伤的非洲移民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爬行。

点击看下一页

2001年7月20日,在日内瓦市中心,一名抗议者因反对G8峰会,而被意大利海军的“龙骑兵”所杀害。

点击看下一页

2005年,一名极端的犹太教徒抗议在以色列修建高速公路。

点击看下一页

以色列前总理沙龙使用望远镜观看,但很奇怪的是望远镜的镜头还没有打开。

 

发表在栏目: 生活菜园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