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3月1日电(记者 秦晴、李萌)3月1日5时左右,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发生的森林大火已基本扑灭,截至1日8时,扑火人员仍在清理火场。【点击查看丽江新闻办官方微博】
森林大火发生于2月28日5时。火灾发生后,玉龙县迅速组织了400多人参加扑火并增援了两架直升机参加扑救,但28日当天玉龙县风级较大,火借风势,一度火线达数百米。经研究,扑火指挥部科学安排,于3月1日2时左右趁风力较小时集中行动并迅速扑灭明火。据现场人员介绍,目前,扑火人员正抓住有利时机清理火场,以防止复燃。
据云南森林防火指挥部介绍,由于火区距离丽江机场和丽江城区不远,游客和当地居民均能很清楚看到火势,有的游客和居民从肉眼观察认为火势较大,但实际上火情一直得到较好控制。
火灾原因仍在调查中。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汪孝宗I北京报道
2010年中国GDP毫无悬念地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50年前中国提出“超英赶美”的目标时,曾被国际上认为是“天方夜谭”。
值得关注的是,从政府到民间,面对这样的成绩却似乎“无动于衷”,世界第二的位置,不仅不值得炫耀、自夸,甚至被普遍认为 “意义不大”。
尽管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与全球第一的美国仍相差甚远。据统计,中国和日本GDP总量相加,远低于美国的2010年14.66万亿美元。
世界银行200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人均GDP排名在124位。此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按人均计算,中国仍然是世界上较贫穷的国家之一。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中国的人均GDP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105位左右”。
事实上,除了人均指标在世界排名靠后,中国在医疗、教育以及环境等较多领域仍比较落后。以医疗为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等综合性评估排名,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倒排第4位。
日本经济财政相与谢野馨就“2010年日本名义GDP被中国赶超”回应称:“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毫无疑问,在下一个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有了新目标,衡量发展成果的指标也应顺时而变。
GDP高速
最近1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大跨步前进。
2005年底,中国GDP增加16.8%,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6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中国GDP增速为13%,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仅仅3年之后,中国GDP便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的5.879万亿美元,30余年间增长了20余倍,平均增速接近10%,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时代。
从多省区市的情况看,GDP超万亿(人民币)的省份迅速增加,有些省份“富可敌国”,甚至赶超当年的“亚洲四小龙”。
在2009年14个省(市、区)GDP总量超万亿元后,2010年“万亿俱乐部”新增加3名成员,达到17个。其中,东部的广东、山东已经超过4万亿,中西部地区增长也十分强劲:内蒙古、黑龙江和陕西迈入“万亿俱乐部”,辽宁和四川超过上海跃居第七位和第八位。
在全国各地正在制定和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中,尽管为“规划”定调的中共中央有关建议明显淡化了GDP指标,但多个省市仍然抛出了雄心勃勃的GDP增长计划。
重庆市确定未来五年GDP年均增长目标为12.5%,在2010年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8000美元。
安徽省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GDP破2万亿元,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
广西也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的目标,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翻一番。
黑龙江省规划:到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使“十二五”成为该省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时期。
其他如福建、贵州等省区也提出GDP总量实现翻一番,甚至连地处较为偏远的西藏亦确定年均增长要达到12%以上。
地级、县级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也“毫不逊色”。如昆明提出的“十二五”目标是: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珠海提出的是:“十二五”期间GDP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超过两万美元。
“失衡”的增长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位居世界前列,但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长速度却不能与之匹配。公开数据显示,1978-2007年间,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5.65%下降到11.15%;全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62.34%下降到42.60%。
与此同时,1978-2007年间的GDP年均增长速度是9.8%,居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是7%,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8.8%。居民收入增速不仅低于GDP增速,还低于消费支出增速。
正是由于这个比重的不断下降,才导致了我国经济的失衡状态,即当下的GDP比重中,国内居民消费不到35%,而投资与净出口却占了65%,由此形成了典型的投资扩张而内需不足的经济模式。
相应的,我国各级部门行政开支比例却不断上升。当前我国行政费用开支占财政收入的26%,而日本只占3%,欧洲许多国家也不到4%。近20年来,我国每年的GDP增长率不到10%,而税收和行政费用的开支增长速度都在20%~30%。
多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受“唯GDP论”影响,把过多的资源用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既影响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也制造了财政饥渴,还迫使地方政府想方设法拉高财政收入,从而直接影响居民收入。结果使居民收入赶不上GDP, 更赶不上财政收入迅猛的增长。
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增速超过10%,而财政收入年均在2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居民收入增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学部委员程恩富认为,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改善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衡量经济发展程度与经济实力,不只是看GDP指标,首先应看民众收入多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及“幸福感”的高低,这体现了GDP的含金量。否则,单纯的GDP增长是毫无意义的,此种GDP对公众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
“当前,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资源、环境、体制、科技等方方面面‘瓶颈’因素的制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吕本富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先后采取了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内需拉动居民消费、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措施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措施,但短期内不可能有明显效果。”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依然是比较粗放的,靠拼资源、大量消耗土地、搞人海战术获得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局面。”吕本富强调。
中国需要“人性化的GDP”
2010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提到了“包容性增长”这个词。
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包含“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深意的新概念,这被认为是中国领导人在“调整、酝酿新的发展战略”的重要信号。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容包括公平正义体现核心价值、调节个税缩小贫富差距、形成成熟的公共生活领域,实现“共同治理”、扩大内需重在引导居民消费等几大方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五大目标,其中居民收入较快增加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居民收入分配改革,以及居民收入预期指标的设计,在“十二五”规划中肯定有具体明确的指标,特别是要根据建议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要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步这一重要原则,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制定具体目标。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在一次谈话中表示,“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
而正如学者所言,从“藏富于国”到“还利于民”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而从长远来看,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区域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也是今后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内生力的最原始的助推点。
因而,有评论认为,“重视GDP的增速的同时,不忘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民众‘幸福感’,只有这样‘人性化的GDP’,才会被最广泛的民众所接受和喜爱。反哺民生,让大众尽享发展红利之举,这种人性化的GDP,才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才是人们幸福感的坚实保障。”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多年,使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也使我们改善民生、增加投入有了可靠的资金保证。今后如何以GDP的增长来推高民众的幸福指数,让民众收入、幸福感与GDP的增速获得同步提升,检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智慧。”吕本富指出。
也有学者强调,纠正GDP崇拜并非意味着中国会完全放弃这一经济指标,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方式。中国转变发展方式不会以放弃经济增长为代价,而是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并解决积累问题,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地健康发展。
GDP含金量:上海、北京、安徽位列前三
上海连续两年最高
那么,用什么来衡量GDP的含金量呢?
程恩富认为,“GDP含金量”、“人性化的GDP”与“幸福指数”、“幸福感”基本上是一致的,其核心都是“提高居民收入”。
怎样才能计算出GDP的含金量,体现“人性化的GDP”呢?
对此,继本刊2010年3月8日首次推出“2009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之后,《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通过为期3个月的专家调研、统计、计算,绘制出了“2010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提供了对应的计算公式:先计算出“人均GDP”,即用“当地GDP”除以“常住人口”;然后用“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得出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相当于人均GDP的含金量。
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没有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相关指标。这些指标又将如何计算出呢?统计学专家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是近似值,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似值。
根据杨开忠提供的计算公式,从全国各省、区、市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经济周刊》计算得出了全国各省区市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即GDP“含金量”,绘制出了“2010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对此,有关专家认为,这大致可以看作是人均GDP的含金量,或是居民收入的幸福指数。
通过该表格显示,2010年31个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依次为:
上海、北京、安徽、贵州、广西、海南、江西、云南、重庆、浙江、广东、黑龙江、福建、四川、湖南、天津、吉林、湖北、山西、宁夏、辽宁、甘肃、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山东、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
在这里,人均GDP是分母,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似值是分子,也就是说,人均GDP高的反而不一定好,还取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似值的高低。
数据还显示:GDP高的省份,GDP含金量排名并不靠前,很多还很靠后。2010年,GDP总量前5名的省份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其对应GDP含金量排名则为:第11位、第23位、第27位、第10位、第24位。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贵州的GDP总量排第26位,其GDP含金量却为第4位。
与去年各省GDP含金量相比较,排名前两位的上海、北京没有变化,而西部地区提升较为明显,次位提升最大的是贵州、广西,由2009年的第11、12位升至2010年的第4位和第5位;贵州、广西、云南首次进入GDP含金量的前10名;此外,天津、四川、河南名次也有明显提升;而黑龙江、浙江、海南等出现名次下滑。
(本文来源:中国网 )新华网昆明3月1日电(记者 秦晴、李萌) 2月28日5时左右,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五台村委会发生森林大火。截至3月1日凌晨1时,火势仍在蔓延,火线达数百米。
据云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林向东介绍,火区为次生林。林火发生后,丽江森林防火部门已迅速组织了400多人参加灭火,开挖了一些隔离带。但由于28日当地一直刮着六七级大风,火势较大,加之发生火灾林区山势较陡不便操作,灭火指挥部决定停止作业,并将灭火人员撤至安全地带。指挥部安排,待3月1日4时后风力小时再集中行动。林向东判断,若无意外,这次森林火灾可望在上午8时左右扑灭。截至3月1日1时,增援的森警部队均已到位,整装待发。
由于火区离丽江机场和丽江城区不远,游客和当地居民均能很清楚看到火势,有的游客和居民从肉眼观察认为火势较大。
居民们半夜被野马的奔跑声吵醒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8日消息,野马一般很少侵犯人类小镇,然而日前大概250匹野马冲进了英国南威尔士小镇布理真德(Bridgend)。其中5匹马被汽车撞死,而其它的马也是饥肠辘辘,生命堪忧。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野马冲进镇子后,立刻有人在马匹福利保护协会(the Society for the Welfare of Horses and Ponies)的Facebook主页上发表消息。据协会主席珍妮(Jenny Macgregor)介绍,数百匹野马四处奔跑,它们有的甚至冲上高速公路,我们还发现有5匹马由于过度饥饿和肺部感染而死。
动物爱好者派特(Pat jones)表示,当时250匹左右的马分散开来在镇上游荡,它们看上去饿坏了,我的一个朋友试图阻止它们跑到高速公路上去。当听说有5匹马死亡的消息令人伤心。
这些马的吉普赛主人可能是无力饲养才放逐它们的。据当地居民介绍,他们半夜被马群的奔跑声吵醒,这些马从他们的家门口疾驰而过。接到小镇居民的电话之后,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的官员也赶到了现场,他们表示会就事件展开调查。
(科学网-kexue.com 大熊座)
中国经济网2月28日讯 (记者何欣)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城乡居民如何增收”势必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地方“两会”已经全部闭幕,今年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都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几件“实事”、“大事”,大部分省份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做了十分明确的量化指标。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全国有26个省份2011年居民收入增长目标定为10%以上。在这些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居民收入要“跑赢”GDP和CPI成为最大的“共识”。“要幸福,首先要让口袋幸福起来”,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已经成为新一轮民生布局的指向。通过这些十分明确的量化指标,政府敢于作出承诺又体现了责任和自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自去年以来,全国30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省市上升幅度都达10%左右,有的甚至调高了25%,还有一些省市提出了“工资倍增计划”,期待“十二五”期间达成“倍增”的目标。目前,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已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十二五”规划将获得通过,下一个五年的民生大计如何进行谋划和布局?“国强民富、国民共富”的梦想能否实现?社会建设的难题怎样攻克?将受到全国人民更多的关注和期许。
附:各地2011年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北京 7%
天津 10%
重庆 13.5%
辽宁 11%
河北 9%左右
山东 10%左右
江苏 10%左右
浙江 9%左右
福建 12%
广东 10%
海南 10%
黑龙江 10%
吉林 11%
山西 10%
湖北 10%
湖南 10%
安徽 10%以上
江西 11%
内蒙古 12%
陕西 14%左右
甘肃 12%
宁夏 10%
青海 10%
新疆 11%
西藏 13%以上
四川 12%
贵州 10%
云南 10%以上
广西 10%
上海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河南 没有提具体指标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外电报道,玻利维亚行政首都拉巴斯市27日遭遇强降雨袭击,一个贫民社区发生山体滑坡事件,造成公路被阻断,至少400栋房屋与民众的大量财产被污泥与瓦砾掩埋。
拉巴斯市长莱维拉(Luis Revilla)表示,这次事件发生在Callapa贫民区,虽然这次事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财产损失很严重。
在长时间强降雨后,这座小山已经湿透了,当地时间星期六(26日)晚,Callapa社区居民开始撤离家园。
星期日(27日)凌晨,在小山彻底坍塌前,社区居民及时逃出危险地带。
玻利维亚国防部长萨维德拉(Ruben Saavedra)表示,当局已派出政府军士兵帮助居民撤离与救灾工作。
在最近几个星期内,强降雨已造成玻利维亚全国44人死亡。
中国经济网2月28日讯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城乡居民如何增收”势必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地方“两会”已经全部闭幕,今年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都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几件“实事”、“大事”,大部分省份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做了十分明确的量化指标。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全国有26个省份2011年居民收入增长目标定为10%以上。在这些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居民收入要“跑赢”GDP和CPI成为最大的“共识”。“要幸福,首先要让口袋幸福起来”,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已经成为新一轮民生布局的指向。通过这些十分明确的量化指标,政府敢于作出承诺又体现了责任和自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自去年以来,全国30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省市上升幅度都达10%左右,有的甚至调高了25%,还有一些省市提出了“工资倍增计划”,期待“十二五”期间达成“倍增”的目标。目前,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已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十二五”规划将获得通过,下一个五年的民生大计如何进行谋划和布局?“国强民富、国民共富”的梦想能否实现?社会建设的难题怎样攻克?将受到全国人民更多的关注和期许。
附:各地2011年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北京 7%
天津 10%
重庆 13.5%
辽宁 11%
河北 9%左右
山东 10%左右
江苏 10%左右
浙江 9%左右
福建 12%
广东 10%
海南 10%
黑龙江 10%
吉林 11%
山西 10%
湖北 10%
湖南 10%
安徽 10%以上
江西 11%
内蒙古 12%
陕西 14%左右
甘肃 12%
宁夏 10%
青海 10%
新疆 11%
西藏 13%以上
四川 12%
贵州 10%
云南 10%以上
广西 10%
上海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河南 没有提具体指标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何欣)新华网成都2月27日电(记者 党文伯)记者从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安消防支队了解到,27日7时31分,接到米易县公安局报警电话,辖区内发生山体滑坡事故6人被埋,目前救援队正在全力营救被埋群众。
据了解,27日7时左右,攀枝花市米易县某矿业公司排土场发生塌方,造成附近一居民楼被埋。当时楼内共有6户居民,2户成功逃出,4户6人被塌方石土掩埋。据现场救援人员测算,预计塌方量达10万立方米。
据攀枝花公安消防支队负责人介绍,接到报警后,支队迅速调集3个消防中队,6台消防车,38名消防官兵赶往事发现场,目前救援队仍在积极营救被困群众。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邓黎 陈曦):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震后第三天,当地很多居民已经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中心城区外许多区域的超市重新开张。根据记者在现场观察,物资较为丰富,基本生活物资供应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大多数商品目前仍然执行限购措施。此外,部分受灾地区依然处于停水状态。
中国网2月25日讯 海洋局今日在其网站公布了2011年海岛管理工作要点,提出了海洋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要求全国的海岛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改善海岛人居环境,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公告还提出了海洋管理工作八大要点。
以下是2011年海岛管理工作要点的详细内容:
一、开展政策研究,探索海岛发展新模式
开展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研究,推进海岛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对偏远海岛和领海基点所在海岛的扶持力度,鼓励海岛居民以岛为家、守岛为国。研究建立海岛生态建设实验基地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
二、加快制度建设,完善海岛法律配套体系
健全和完善《海岛保护法》配套制度,加快地方海岛立法进程。沿海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将海岛制度建设纳入地方人大和政府立法计划。对原有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及时修订或者废止不符合《海岛保护法》及国家海岛政策的规章和文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海岛开发、保护和管理制度体系。
三、完成规划编制,统筹海岛开发与保护
积极推进《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审批,在继续做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海岛保护规划试点工作的同时,全面开展其他省市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报批和备案工作。沿海市县研究编制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海岛保护规划体系,统筹全国海岛的开发与保护。
四、推进地名普查,建立名称管理制度
按照国务院部署和《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抓紧完成海岛地名现场调查、海岛名称标准化处理工作,开展海岛名称标志设置。进一步加强海岛名称管理工作,开展海岛命名、更名、名称注销和名称登记工作。
五、实施整治修复,改善海岛生态环境
编制海岛整治修复和保护的规划、计划,做好项目库建设和项目申报工作。出台《关于加强海岛整治修复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海岛整治修复技术指南,指导和推进海岛整治修复工作,规范海岛整治修复和保护的内容和监管、验收工作程序。加强对中央财政海域使用金支持的海岛整治修复和保护项目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
六、规范使用秩序,引导海岛合理利用
制定无居民海岛使用申请审批、招拍挂及监管办法,编制无居民海岛使用测量、开发利用具体方案、项目论证报告和使用金评估等标准规范。发布第一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名录,启动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审批、登记和确权发证工作,规范、引导和推动海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七、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海岛管理水平
全面启动海岛监视监测系统建设,以航空遥感、卫星遥感、船舶巡航和登岛调查为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海岛数据库和监视监测业务体系,逐步实现全国海岛的动态监管,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海岛信息服务。
八、开展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以《海岛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海岛、热爱海岛、保护海岛和合理科学开发建设海岛的热潮。开展海岛业务培训,提高各级海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海岛工作中的党风廉政建设,广泛听取公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本文来源: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