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 “马里军人政变 总统下落不明”追踪

  综合新华社电 中国驻马里大使馆4月2日说,鉴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对马里进行全面制裁,以及马里政治和安全形势急剧恶化,提醒旅马侨胞尽可能暂时离马回国,或到第三国暂避。西共体决定自4月2日起对马里进行外交、金融和经济全面制裁,直至马里全部恢复宪治。

  西共体召开峰会

  中国驻马里大使馆当天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提醒中国公民近期不要来马,同时请驻马中资机构和旅马侨胞密切跟踪形势,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安全防范。使馆建议旅马侨胞暂时离马回国,或到第三国暂避,以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

  西共体领导人2日在达喀尔召开马里问题特别峰会。轮值主席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会后宣布,西共体将立刻对马里进行经济和外交制裁,直至马里恢复宪治。

  瓦塔拉说:“我们已经决定对马里实施制裁,包括外交、经济和金融制裁,直至马里的宪治得以全部恢复。”西共体之前已经要求马里政变军人成立的“民主复兴和国家重建全国委员会”在4月1日24时之前恢复宪治,否则将面临制裁。

  法防长出席峰会

  瓦塔拉说,此次特别峰会决定立刻派遣西共体军队进入马里。他强调:“我们致力于维护马里的领土统一,因此我们决定立刻派遣西共体军队进入马里北部。”他还说,西共体国家的将军们本周将在阿比让开会讨论下一步的计划。

  马里3月21日突发政变。部分军人推翻了杜尔总统领导的政权,宣布组建“民主复兴和国家重建全国委员会”,代行政府职责。政变发生后,西共体决定暂时中止马里的成员国资格,直至马里恢复宪法秩序。来自15个成员国的12位国家领导人参加了此次西共体马里问题特别峰会。法国国防部长阿兰·朱佩也出席了会议。

  近来,马里政治和安全形势急剧恶化,北部图阿雷格族武装已经占领基达尔、加奥、通布图三个大区首府。

  ■ 现状

  难民遭抢

  据新华社电 联合国难民署发言人梅丽萨·弗莱明3日说,在过去一个星期,每天平均有400名马里难民逃往邻国布基纳法索和毛里塔尼亚,这些难民多为图阿雷格族。不少难民在逃亡路上遭到武装抢劫,车辆财产被武装暴徒洗劫一空。

  据联合国难民署介绍,今年1月中旬以来,马里图阿雷格族武装与马里政府军在该国北部多个城镇发生冲突,造成约20万当地居民逃离家园,其中半数以上逃往邻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东京4月3日电(记者吴谷丰)日本政府3日上午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将日本单独对朝鲜实施的制裁措施再延长一年。这是日本政府第八次延长对朝制裁。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以朝鲜没有在实现无核化方面采取具体行动为由,决定再延长定于本月13日到期的对朝裁措施。日本政府此举旨在敦促朝鲜不要发射运载火箭,如果朝鲜进行发射,日本政府将考虑追加对朝制裁措施。

  据朝中社3月16日报道,朝鲜将于4月发射使用自己力量和技术制造的“光明星3号”实用卫星,以迎接金日成主席诞辰100周年。朝鲜此举引起各方高度关注,联合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呼吁朝鲜重新考虑或停止这一计划。

  2006年7月,日本政府以朝鲜向日本海试射导弹为由开始单独对朝鲜实施制裁,禁止朝鲜轮船在日本港口停靠,并限制朝鲜官员入境。同年9月,日本政府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试射导弹通过的决议,对朝鲜实行金融制裁。同年10月,日本政府又以朝鲜进行核试验为由,对朝鲜实行为期半年的追加制裁措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2)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达喀尔4月2日电(记者邢建桥)西非经济共同体(西共体)领导人2日在达喀尔召开马里问题特别峰会。轮值主席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会后宣布,西共体将立刻对马里进行经济和外交制裁,直至马里恢复宪治。

  瓦塔拉说:“我们已经决定对马里实施制裁,包括外交、经济和金融制裁,直至马里的宪治得以全部恢复。”西共体之前已经要求马里政变军人成立的“民主复兴和国家重建全国委员会”在4月1日24时之前恢复宪治,否则将面临制裁。

  瓦塔拉说,此次特别峰会决定立刻派遣西共体军队进入马里。他强调:“我们致力于维护马里的领土统一,因此我们决定立刻派遣西共体军队进入马里北部。”他还说,西共体国家的将军们本周将在阿比让开会讨论下一步的计划。

  马里3月21日突发政变。部分军人推翻了杜尔总统领导的政权,宣布组建“民主复兴和国家重建全国委员会”,代行政府职责。政变发生后,西共体决定暂时中止马里的成员国资格,直至马里恢复宪法秩序。来自15个成员国的12位国家领导人参加了此次西共体马里问题特别峰会。法国国防部长阿兰·朱佩也出席了会议。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3月30日电 (记者易爱军 冉维) 美国财政部30日宣布对叙利亚国防部长达乌德·拉杰哈等3名政府高官实施制裁。

  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指责拉杰哈以及叙利亚军队副总参谋长穆尼尔·阿达诺夫和总统卫队司令祖海尔·沙利什对叙利亚示威者使用暴力,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声明说,美国将继续同其伙伴国一道努力,确保让叙利亚政权及其高官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自去年5月以来,美国及其欧洲盟国已先后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等政府高官和众多实体实施制裁。阿达诺夫和沙利什已被欧盟列入制裁黑名单。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大马士革9月4日电(记者拱振喜)叙利亚反对派近日继续在全国各地组织游行抗议活动,一些地区发生武装分子与警方交火事件,造成多人死伤。与此同时,欧盟宣布对叙利亚实施石油制裁。

  由于叙利亚军队已对所有动乱城镇进行了“清剿”,近日游行抗议活动的规模明显缩小。叙反对派2日举行名为“死亡而不屈服星期五”的游行抗议活动。据叙利亚通讯社报道,中部霍姆斯省、北部伊德利卜省、东部代尔祖尔市以及大马士革农村省均爆发了游行示威。武装分子与警方交火,造成11人死亡,其中包括3名警察、8名武装分子,另有多人受伤。

  叙利亚人权组织说,叙利亚多个省市2日爆发游行抗议活动,抗议者与警方发生冲突,造成20人死亡。

  一些比较激进的反对派人士呼吁国际社会进行干预或派遣国际观察员,以保护抗议者的安全。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反对派组织呼吁外国军事干预。

  欧盟委员会2日发表声明说,欧盟决定对叙利亚实施石油禁运制裁。该决定不仅包括禁止进口叙利亚原油及石油产品,还包括对叙利亚石油出口相关的融资和保险进行制裁。这是欧洲国家首次针对叙利亚的石油工业实施制裁。

  欧盟希望通过制裁限制叙利亚当局的资金来源。欧盟统计显示,若按2010年数字计算,禁运将影响叙利亚约45亿美元的原油出口。

  叙利亚专家3日说,欧盟对叙利亚实施的石油禁运制裁对叙利亚的经济影响并不大,叙利亚可以通过寻找石油出口替代市场减轻禁运影响。

  叙利亚国际政治分析人士乔治·杰布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欧盟对叙利亚的石油禁运制裁“对叙利亚经济不会有大的影响”,因为还有其他市场需要阿拉伯石油。

  叙利亚人民议会议员、政治分析人士哈利德·阿布德说,欧盟的决定虽然会对叙利亚经济整体上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叙利亚已制定了应对措施。他说,这项决定“不仅损害叙利亚,而且损害一些欧洲国家,它们不得不寻找替代叙利亚石油的市场”。

  叙利亚政治分析人士艾哈迈德·哈杰认为,欧盟对叙利亚的石油禁运“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叙利亚目前的石油产量为每天38万桶,其中约15万桶用于出口,95%出口到欧洲。叙利亚2010年的石油贸易盈余为5亿美元。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8月10日电 (记者冉维 易爱军) 美国财政部10日宣布,对叙利亚最大的商业银行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实施制裁。

  美国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制裁对象包括叙利亚最大的商业银行——叙利亚商业银行及其在黎巴嫩的分支机构叙利亚黎巴嫩商业银行,以及叙利亚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叙利亚电信公司。这两家公司在美国司法管辖之下的资产将被冻结,美国企业和个人不得同它们进行业务往来。

  财政部称,叙利亚商业银行参与了支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叙利亚电信公司被叙利亚政权内部人士所控制。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环球网 (记者 朱盈库) 报道,据法新社2月27日报道,联合国安理会26日宣布将对比利亚实行武器禁运,对利比亚的制裁措施还包括冻结卡扎菲政权的出行和资产,以及对利比亚国内的暴力事件展开人道调查。

  据报道,安理会首先再次要求卡扎菲政权的笃信者立即停止袭击平民。联合国指出,利比亚国内的暴乱已经导致1000多人丧生。

  安理会对利比亚政权下达出行和资产冻结令的对象包括卡扎菲及其7儿1女和其他家庭成员,以及其政权的国防和情报高官,制裁名单上共有16人。

  安理会同时命令对利比亚立即实行武器禁售,并要求将该国政权对平民的袭击上诉至国际刑事法庭。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纽约,2010年12月15日 安理会通过决议取消对伊拉克制裁 12月15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联合国安理会会议时举手投赞成票。 当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关于伊拉克局势会议时通过决议,取消对伊拉克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弹和民用核活动领域的制裁,结束“石油换食品计划”。 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纽约,2010年12月15日 安理会通过决议取消对伊拉克制裁 12月15日,与会理事国代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联合国安理会会议。 当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关于伊拉克局势会议时通过决议,取消对伊拉克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弹和民用核活动领域的制裁,结束“石油换食品计划”。 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纽约,2010年12月15日 安理会通过决议取消对伊拉克制裁 12月15日,与会理事国代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联合国安理会会议时举手表决。 当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关于伊拉克局势会议时通过决议,取消对伊拉克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弹和民用核活动领域的制裁,结束“石油换食品计划”。 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