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总统改口愿同中国合作采油 议员吁“制裁中国”
据5月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据美国彭博社7日报道,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日前接受采访时称,他对与中国签署协议、在南海争议地区开采油气资源持开放态度,称这与两国政府政治处理南海领土争端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问题。报道称,尽管中国主张南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菲律宾一直拒绝在其争议的近海海域与中国进行联合开采。阿基诺三世此言的背景是中菲已持续近一个月的黄岩岛对峙。本月4日,美国智库发表报告称,阿基诺三世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惹怒了东盟内一些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邻国。与此同时,菲国内的反华情绪也正在升温,菲国会少数党领导人扬言将提交议案,“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
据报道,5月4日在马尼拉马拉坎南宫进行的采访中,阿基诺三世称,菲律宾政府会把问题的两方面区别开来,“一方面进行政治谈判,另一方面则是商业问题”,“只要我们的主权能够得到尊重,我们愿意与他们合作”。但他并未详谈如何与中国合作进行资源开发。文章称,去年,菲政府曾提出建议,在存在争议的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附近联合开采油气田,但拒绝在靠近菲律宾沿岸海域合作开采资源。而中国曾不止一次呼吁搁置争议,联合开发。
与前任总统阿罗约相比,阿基诺三世采取了更为自信的态势,但其强硬态度也引发各方质疑。彭博社称,菲律宾最大的矿产开采商———菲利克斯矿业公司的开采部门上月表示,主权争议可能会延缓南海油气开采计划。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消息,一些研究认为,南海地区的石油储量超过伊朗,天然气储量超过沙特阿拉伯。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菲律宾则希望减少对进口石油的几乎百分之百依赖。5月4日,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分析师欧内斯特-鲍尔和格雷高利-伯苓发布研究报告说,阿基诺三世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惹怒了东盟内一些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邻国。“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担心,菲律宾可能正在玩火,并准备将美国拉入到领土争议中。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团结现在仍不明确。”黄岩岛对峙发生后,菲律宾曾不止一次呼吁东盟各国在南海争端上采取“共同立场”,但遭东盟抵制。《亚洲时报》7日称,菲律宾的呼吁遭东盟成员国的不闻不问,东盟日渐分裂为亲华和亲美两个阵营。
菲GMA新闻网7日引述外交部的声明称,为庆祝2012—2013年菲中友好交流年,中菲大学篮球队近日在北京开展“篮球外交”。但在菲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美国第二艘军舰月内将移交菲海军的背景下,这样的声音并不突出。
“恐华症在菲律宾占领市场”,《亚洲时报》网站以此为题发表菲律宾著名独立媒体人乔-阿德里亚诺的评论文章称,越来越多的菲律宾人认为,中国正在威吓这个东南亚小国,恐华症在菲正处于上升态势。菲律宾众议院少数党领导人丹尼罗-苏亚雷斯扬言,将在5月7日菲国会续会后提出议案,对中国施加“经济制裁”。他的提案将包括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严格审查。苏亚雷斯称,他更愿意使用“经济制裁”这一措辞,而不是完全禁止中国产品。“禁令会让中国采取报复措施,禁止菲律宾产品进口或者将在香港、澳门和大陆工作的数千名菲律宾人送回家。”他承认,抵制中国产品在经济上很难实行,因为廉价的中国产品帮助抵御了国内通胀。“制裁基本上是一个声明,表明我们不会被中国的威吓吓倒。”其他议员也试图推动向中国产品施加惩罚性关税,将其挤出菲市场。
这种立法威胁已经在菲律宾商界引发不安。《亚洲时报》引述某贸易游说组织总裁奥尔特兹的话说:“我们预计,中国将在2016年成为菲最大的出口市场。抵制中国产品,最后的输家是我们自己。如果报复中国,我们的产品会丢掉一大市场。”他还说,经济制裁中国最大的受害者将是菲普通百姓,因为更加昂贵的进口产品将使得菲国内许多产品价格上涨,尤其是食品,小规模企业将丢掉中国供给,被迫关门,造成失业。“我们必须实际一些,与中国针锋相对,我们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不可能取胜。”菲媒7日称,中国近期“不同寻常”地禁止菲一艘香蕉船入关,香蕉可能成为黄岩岛争端的第一个受害者。
本报驻泰国特派记者暨佩娟本报特约记者王晓雄
菲总统改口愿同中国合作采油 议员吁“制裁中国”
据5月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据美国彭博社7日报道,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日前接受采访时称,他对与中国签署协议、在南海争议地区开采油气资源持开放态度,称这与两国政府政治处理南海领土争端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问题。报道称,尽管中国主张南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菲律宾一直拒绝在其争议的近海海域与中国进行联合开采。阿基诺三世此言的背景是中菲已持续近一个月的黄岩岛对峙。本月4日,美国智库发表报告称,阿基诺三世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惹怒了东盟内一些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邻国。与此同时,菲国内的反华情绪也正在升温,菲国会少数党领导人扬言将提交议案,“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
据报道,5月4日在马尼拉马拉坎南宫进行的采访中,阿基诺三世称,菲律宾政府会把问题的两方面区别开来,“一方面进行政治谈判,另一方面则是商业问题”,“只要我们的主权能够得到尊重,我们愿意与他们合作”。但他并未详谈如何与中国合作进行资源开发。文章称,去年,菲政府曾提出建议,在存在争议的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附近联合开采油气田,但拒绝在靠近菲律宾沿岸海域合作开采资源。而中国曾不止一次呼吁搁置争议,联合开发。
与前任总统阿罗约相比,阿基诺三世采取了更为自信的态势,但其强硬态度也引发各方质疑。彭博社称,菲律宾最大的矿产开采商———菲利克斯矿业公司的开采部门上月表示,主权争议可能会延缓南海油气开采计划。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消息,一些研究认为,南海地区的石油储量超过伊朗,天然气储量超过沙特阿拉伯。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菲律宾则希望减少对进口石油的几乎百分之百依赖。5月4日,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分析师欧内斯特-鲍尔和格雷高利-伯苓发布研究报告说,阿基诺三世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惹怒了东盟内一些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邻国。“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担心,菲律宾可能正在玩火,并准备将美国拉入到领土争议中。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团结现在仍不明确。”黄岩岛对峙发生后,菲律宾曾不止一次呼吁东盟各国在南海争端上采取“共同立场”,但遭东盟抵制。《亚洲时报》7日称,菲律宾的呼吁遭东盟成员国的不闻不问,东盟日渐分裂为亲华和亲美两个阵营。
菲GMA新闻网7日引述外交部的声明称,为庆祝2012—2013年菲中友好交流年,中菲大学篮球队近日在北京开展“篮球外交”。但在菲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美国第二艘军舰月内将移交菲海军的背景下,这样的声音并不突出。
“恐华症在菲律宾占领市场”,《亚洲时报》网站以此为题发表菲律宾著名独立媒体人乔-阿德里亚诺的评论文章称,越来越多的菲律宾人认为,中国正在威吓这个东南亚小国,恐华症在菲正处于上升态势。菲律宾众议院少数党领导人丹尼罗-苏亚雷斯扬言,将在5月7日菲国会续会后提出议案,对中国施加“经济制裁”。他的提案将包括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严格审查。苏亚雷斯称,他更愿意使用“经济制裁”这一措辞,而不是完全禁止中国产品。“禁令会让中国采取报复措施,禁止菲律宾产品进口或者将在香港、澳门和大陆工作的数千名菲律宾人送回家。”他承认,抵制中国产品在经济上很难实行,因为廉价的中国产品帮助抵御了国内通胀。“制裁基本上是一个声明,表明我们不会被中国的威吓吓倒。”其他议员也试图推动向中国产品施加惩罚性关税,将其挤出菲市场。
这种立法威胁已经在菲律宾商界引发不安。《亚洲时报》引述某贸易游说组织总裁奥尔特兹的话说:“我们预计,中国将在2016年成为菲最大的出口市场。抵制中国产品,最后的输家是我们自己。如果报复中国,我们的产品会丢掉一大市场。”他还说,经济制裁中国最大的受害者将是菲普通百姓,因为更加昂贵的进口产品将使得菲国内许多产品价格上涨,尤其是食品,小规模企业将丢掉中国供给,被迫关门,造成失业。“我们必须实际一些,与中国针锋相对,我们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不可能取胜。”菲媒7日称,中国近期“不同寻常”地禁止菲一艘香蕉船入关,香蕉可能成为黄岩岛争端的第一个受害者。
本报驻泰国特派记者暨佩娟本报特约记者王晓雄
新华网新德里5月7日电(记者毛晓晓) 正在印度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7日在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表示,希望印度在削减从伊朗进口石油方面“做得更多”。
希拉里·克林顿当天在加尔各答一所学校回答学生提问时说,印度确实在朝着减少购买伊朗石油方向努力,“我们赞扬他们目前迈出的步伐,我们希望他们能做得更多”。
据随希拉里·克林顿访问的美国官员表示,要求印度继续减少进口伊朗石油是美国国务卿6日开始对印度3天访问的重要议题。
与此同时,一个来自伊朗的贸易代表团于6日抵达印度,以拓展两国不受制裁的贸易物品的往来,如农产品和医药器械。
印度财政部长、商务部长和石油部长等此前均表示,印度只遵从联合国的制裁,而不是美国和欧洲对伊朗的制裁,印度政府正与伊朗保持接触以使石油供给不受影响。
印度80%石油依赖进口,是第二大伊朗石油进口国。为规避欧美制裁的影响,印度与伊朗已在今年1月达成协议,以印度卢比直接支付45%向印度出口的石油,取代美元支付。印度方面表示,伊朗还考虑通过增加从印度进口,以及让印度帮助建设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支付。印度官方代表团近期曾访问伊朗以拓展双方合作。
但据印度媒体7日报道,美欧制裁压力的影响已经显现,伊朗石油占印度石油进口的比例已从此前的12%降到9%,用印度卢比支付的机制也因税务问题成本过高。为弥补缺口,印度同时增加了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阿联酋进口石油,伊拉克已经取代伊朗成为印度石油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地,仅次于沙特。
新华网新德里5月7日电(记者毛晓晓) 正在印度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7日在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表示,希望印度在削减从伊朗进口石油方面“做得更多”。
希拉里·克林顿当天在加尔各答一所学校回答学生提问时说,印度确实在朝着减少购买伊朗石油方向努力,“我们赞扬他们目前迈出的步伐,我们希望他们能做得更多”。
据随希拉里·克林顿访问的美国官员表示,要求印度继续减少进口伊朗石油是美国国务卿6日开始对印度3天访问的重要议题。
与此同时,一个来自伊朗的贸易代表团于6日抵达印度,以拓展两国不受制裁的贸易物品的往来,如农产品和医药器械。
印度财政部长、商务部长和石油部长等此前均表示,印度只遵从联合国的制裁,而不是美国和欧洲对伊朗的制裁,印度政府正与伊朗保持接触以使石油供给不受影响。
印度80%石油依赖进口,是第二大伊朗石油进口国。为规避欧美制裁的影响,印度与伊朗已在今年1月达成协议,以印度卢比直接支付45%向印度出口的石油,取代美元支付。印度方面表示,伊朗还考虑通过增加从印度进口,以及让印度帮助建设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支付。印度官方代表团近期曾访问伊朗以拓展双方合作。
但据印度媒体7日报道,美欧制裁压力的影响已经显现,伊朗石油占印度石油进口的比例已从此前的12%降到9%,用印度卢比支付的机制也因税务问题成本过高。为弥补缺口,印度同时增加了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阿联酋进口石油,伊拉克已经取代伊朗成为印度石油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地,仅次于沙特。
中新社北京5月3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朝鲜制裁委员会当地时间2日决定更新对朝制裁名单,新增3家朝鲜实体。这是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上月发射卫星行为的最新回应。截至目前,朝鲜尚未对这一最新制裁决定做出评论。
朝鲜于4月13日发射了“光明星3号”地球观测卫星,但未能成功进入轨道。联合国安理会16日进行紧急磋商,发表主席声明谴责朝鲜,同时决定增加对朝鲜的制裁,要求朝鲜制裁委员会在15日内向安理会提交报告。
据韩联社报道说,新增受制裁的3家实体均为与朝鲜卫星发射相关的国有公司。这3家公司分别是青松联合集团、鸭绿江开发银行以及朝鲜兴晋贸易公司。根据制裁委员会的决定,安理会将冻结上述朝鲜企业的资产,禁止联合国成员国与其进行交易。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3家实体被认为从事了“资助弹道导弹交易、进行武器和相关材料出口”等活动。其中,青松联合集团负责朝鲜武器和战略物质的出口,其出口总额约占朝鲜全部武器和战略物质出口的一半。鸭绿江开发银行负责为弹道导弹技术提供融资服务。朝鲜兴晋贸易公司则主要负责采购先进的导弹技术。
此外,制裁委员会还更新了禁止向朝鲜进出口的物品和技术清单。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此次新增制裁名单出炉前,朝鲜已有8家公司和5名个人被列为制裁对象。
朝鲜于2006年10月份进行首次核试验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18号决议,设立朝鲜制裁委员会,针对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2009年4月,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对其制裁名单也随之扩大。(完)
新华网华盛顿5月1日电 (记者 冉维 易爱军)美国财政部5月1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政府对逃避美国对伊朗和叙利亚制裁的外国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以进一步加大对伊叙两国的压力。
声明说,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日签署的一项行政令,财政部将对违反美国对伊朗和叙利亚制裁措施或帮助受制裁的个人进行“欺骗性交易”的外国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
声明说,有了这一新授权之后,财政部现在能够公开指认参与这些“逃避性和欺骗性行为”的外国个人和实体,并且禁止其参与美国的金融和商业体系。
财政部负责反恐和金融情报的副部长戴维·科恩表示,这一决定对于试图逃避美国制裁和有损对伊朗及叙利亚施压努力的外国人带来严重后果。他警告,逃避美国制裁的个人将为其行为负责。
根据财政部的声明,美国人将被禁止同外国的逃避制裁者进行商业往来,这意味着逃避制裁者将无法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已经对叙利亚和伊朗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宣布把伊朗中央银行和石油出口纳入制裁范围,企图以此逼迫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
欧洲联盟官员19日说,欧盟内部已达成原则共识,同意暂时中止对缅甸的经济制裁。
不愿公开姓名的欧盟官员告诉美联社记者,决定将于23日在卢森堡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上宣布。暂时中止的制裁措施涉及超过800家缅甸企业和近500名个人,还包括一些发展援助项目。
欧盟官员说,制裁措施暂缓期限为一年,但欧盟可能在决定执行6个月后重新审议是否继续。与此同时,针对缅甸的武器禁运措施不在暂缓范围。
法新社评论,暂时中止对缅经济制裁,将给欧洲企业带来合作空间。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欧盟外交官说,欧盟正考虑与缅甸协商开发协议以及特惠贸易协定。
缅甸总统吴登盛去年上任后推行政治改革和民族和解以来,美国、日本等国相继着手放松对缅甸制裁。日本《朝日新闻》19日报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彦预计在21日会晤吴登盛时宣布免除缅甸37亿美元债务,恢复中断20多年的低息日元贷款项目。
中新社布鲁塞尔4月20日电 (记者 沈晨)欧盟外长会议将于4月23日在比利时首都举行,制裁叙利亚的新一轮方案可能会在此次会议上出台,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夫妇的生活方式或将成为此轮制裁的“主攻”方向。
欧盟外交官指出,新一轮的制裁措施基本上准备就绪,奢侈品、耐用品被列入禁售名单。据悉,欧盟外长将跟踪评估叙利亚局势,并在下周一的会议上决定是否实施新一轮制裁方案。
此前欧盟先后13次通过了针对叙利亚的制裁方案,内容涉及禁止相关官员入境、禁运石油、冻结银行资产等。此间媒体报道指出,欧盟新一轮制裁方案将主要针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夫妇及叙高官们的生活方式。
一名欧盟外交官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阿萨德夫妇以及叙利亚的高官们必须认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3月下旬,欧盟外长会议曾把叙利亚总统夫人阿斯玛·阿萨德列入“黑名单”,禁止阿斯玛·阿萨德以其个人名义在欧盟的企业购物。
叙利亚反对派此前向英国《卫报》提供了3000余封据称是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夫妇及他们与同事、朋友之间的电子邮件。其中显示,尽管叙利亚国内局势紧张,但阿萨德一家似乎仍然相当悠闲,上网购物不亦乐乎。36岁的阿斯玛·阿萨德在互联网上花了1万多英镑从巴黎订购烛台、桌子、枝形吊灯等奢华家具。在此之前,阿斯玛还通过一名亲戚在巴黎的珠宝店里订购了4条镶钻项链。据介绍,一家总部设在伦敦的迪拜公司是阿斯玛购物的关键渠道。
据悉,欧盟外长会议下周一还将讨论向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提供后勤设备的方案。(完)
据新华社电 欧洲联盟官员19日说,欧盟内部已达成原则共识,同意暂时中止对缅甸的经济制裁。
不愿公开姓名的欧盟官员告诉美联社记者,决定将于23日在卢森堡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上宣布。暂时中止的制裁措施涉及超过800家缅甸企业和近500名个人,还包括一些发展援助项目。欧盟官员说,制裁措施暂缓期限为一年,但欧盟可能在决定执行6个月后重新审议是否继续。与此同时,针对缅甸的武器禁运措施不在暂缓范围。
法新社评论,暂时中止对缅经济制裁,将给欧洲企业带来合作空间。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欧盟外交官说,欧盟正考虑与缅甸协商开发协议以及特惠贸易协定。
缅甸总统吴登盛去年上任后推行政治改革和民族和解以来,美国、日本等国相继着手放松对缅甸制裁。
中广网北京4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时间昨晚10点,联合国(微博)安理会就朝鲜发射卫星一事发布了一份措辞强烈的主席声明,认为朝鲜此举引发了亚洲地区严重的安全担忧。
安理会在所通过的主席声明当中强烈谴责4月13号朝鲜所进行的发射,他特别指出,这次卫星发射以及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的任何发射,即便被形容为卫星发射或空间发射工具都严重违反了安理会的相关决议内容。安理会要求朝鲜立即全面遵守安理会相关决议对其所规定的义务,即以完全可核查和不可逆的方式放弃所有核武器和现行核计划,立即停止所有相关活动不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发射,不进行核实验也不进行进一步的挑衅。
安理会作出的一些决定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最重要和最正式的决议,二是主席声明,三是程度最低的媒体声明。这次通过主席声明从重要性来说,可以说介乎其中,从中也可以看出安理会对朝鲜这次发射行动所做出的反应程度。
昨天深夜11点,中国之声记者就此声明采访了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张小安,她认为,主席声明的反应是比较适度的。
张小安:从主席声明的内容里看,也是安理会成员国的一个共识,反映的内容应该说比较平衡,这里边没有追加任何新的制裁的措施,也没有对这个发射定性,反应是比较适度的,朝鲜应该看到了这一点。
虽然联合国发表了主席声明,但日本、美国会不会进一步向联合国施压,或者单方面采取制裁朝鲜的措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制裁并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双方都能做出适度的表态,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曲星:制裁、禁运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美国制裁朝鲜62年了,并没有发生美国希望的什么变化,所以中方并不认为制裁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如果说各方采取积极接触的姿态,就有利于矛盾朝着解决的方向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