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中国大趋势》

《当中国统治世界》

《关系》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日本9级强震引发海啸,再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危机,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重要新闻,同样也成为中国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重要新闻。在这其中,互联网首当其冲,直接扮演了中国社会舆论的重要反映者。

  从3月13日开始,以新浪微博为代表,日本9.0级地震一直占据着热门话题榜的榜首,其间在多个时段内虽有短时间变化,但是话题榜上的转载量和关注度仍然是最高的。

  中国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上的信息交流,成为观察中日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时刻。

  公共外交至关重要

  在谈及中日关系时,中日双方的学者都非常重视彼此民意的形成。这种民意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从根本上说,中日关系中的障碍,非常明显地集中在三个领域。

  一是围绕历史问题发生的林林总总。日本少数政治人物和右翼团体一直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在侵华问题上中国公众长期对日本右翼舆论持警觉态度,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模糊性也一直伤害着中国人民的情感。

  二是中日同为亚洲国家,在地缘战略领域必然存在一定的摩擦。尤其是近年以来,在钓鱼岛、春晓油气田等问题上,甚至在中国军力发展和经济强盛的过程中,中日两国有一定的利益摩擦,也产生了不少争论。

  三是作为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两国在包括人权、宗教等问题上存在分歧,甚至在西藏、新疆等问题上,日本舆论中对中国的负面看法还不少。

  这些问题的形成,直接影响到两国民众的情感层面。因此,在谈及中日关系时,中日双方的学者都非常重视彼此民意的形成。这种民意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社会舆论中长期的历史积累,它有合理的一面,也有情绪化的一面。

  例如在2010年底,日本内阁做的年度性“与外交相关的舆论调查”中,受访者中20%回答“对中国有好感”,77.4%表示“没好感”———这一比例是1986年以来最高的。

  但是与此同时,中日之间的经贸、人员往来都在不断增加。这二者之间并没有发生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另一方面,民意的形成也与媒体长期报道有关。在中日关系上,两国媒体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年来,两国媒体关注彼此之间的冲突和突发事件,多于长期交往,也形成了舆论上的压力。这些突发事件的报道,直接影响中日两国民众中的相互印象。

  在21世纪初的几年时间里,由于小泉纯一郎对华采取相对强硬的政策,并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在中国的舆论中日本形象有较大的下滑。而在2005年之后,由于“毒饺子”事件,中日油气田争端以及2010年的钓鱼岛撞船事件等,日本舆论对华态度也有明显下滑。

  公共外交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舆论外化,更代表着一国形象在对象国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日之间的公共外交尤为明显。它不一定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而向好,但是在中日关系出现负面影响时,一定会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突发自然危机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契机

  中国民众更理性地区分历史问题和现实危机,更理性地区分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民众。

  自然危机推动公共外交的改善,在国家关系上并非没有先例。

  在智利圣何塞铜矿的矿难发生后,由于智利矿井下有一名玻利维亚籍的矿工,玻利维亚的媒体和舆论对救援关注度比较高,报道也相对正面,使得这两个在政治关系上屡有摩擦的国家找到了改善关系的契机。

  此次强震、海啸和核泄漏事故爆发后,中国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以及中国网民的网络讨论,形成了一种相对积极的公共外交氛围。

  从目前来看,这种氛围对中日两国民间舆论和彼此看法还是积极影响更多一些。

  这种公共外交领域的改善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当然是日本舆论和日本媒体对中国网络的关注。

  从短期来看,这种关注还没有来得及体现出来。因为在灾难报道中,本国媒体与舆论首先关注的是灾情发展情况和自身的安危。但是从中长期来说,外围舆论的看法和国外救援队的参与,还是会登上日本媒体,进入日本舆论,成为评估震灾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方面的报道一旦增加,会对中日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产生积极的作用。

  其实更重要的是我国网民认知的变化。公共外交的基础,是本国民众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观。一个国际意识强的民族,其公共外交的发达程度往往比较高。

  比如在日本强震刚刚发生的时候,在微博上有一些网友发出了“老天惩罚日本”的感慨,但是更多的微博发言在表达悲伤和同情。到了6天之后,我们依然可以从网络上看到一种复杂心理的表现,比如有微博网友说:“提到日本地震,当初我听到这个消息,心想让他们也尝点苦头。但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很快被另一种声音所淹没,顿觉刚才的想法太黑暗了,还是为他们祈福吧。”

  这种认知上的变化,在不少微博中都有体现。中国民众更理性地区分历史问题和现实危机,更理性地区分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民众。

  好的公共外交,往往就是不同国家之间找到相似性的过程。中日之间也不例外。

  一方面,这种舆论基础的变化,会影响到中日公共外交的“话题意识”,使得两国民间容易找到超越分歧的共同话题,寻找共同结论的能力就更强。

  另一方面,因为自然危机的背后,往往有超越地区利益的共同诉求。人们对于生命的守护,对安宁环境的期待,和对真诚互助的感谢,也是超越国界的。

  这些都是公共外交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基础。在突发事件中,中日两国民众在情感上容易取得共识,因此也更有提升的空间。

  中日公共外交仍需解决长期命题

  中日之间需要更多的历史契机进行深入的公众对话,更希望有超越危机之外的长期对话。

  短时间来说,危机对中日两国公共外交产生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在此次强震和次生灾害发生后,中国舆论和中国政府的救援协助都会改变一些日本民众对华的看法,这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日本的救助工作,在当地民众中引起了好感,不少民众对救援队员致谢鞠躬,甚至以简单的汉语表达,这都是直接的公共外交效果。

  然而值得进一步观察的是,这种公共外交的变化是否能形成持续效应。

  在公共外交的历史上,短期危机会快速提升,但是中长期关系仍然会发挥重要作用。

  在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之后,日本救援队向中国遇难者致哀的照片感动了许多中国人,也的确引发了国人的思考。但这之后去年的钓鱼岛撞船事件,重新加剧两国民众中对彼此的负面看法。

  公共外交看似好也突发事件,坏也突发事件,实际上仍然是两国关系的三大基础在起作用。因此,如何在中日中长期的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力,仍然是一个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中日关系有许多特殊性,这是一种建立在复杂历史背景下的现实国际关系,在国与国之间很难找到可效法之处。

  由于历史积怨较深,中日之间的积极舆论基础比较薄弱;而又因为现实问题存在,历史和现实积累出来的矛盾就更相对集中。这些恐怕不能通过一次危机的公共外交工作发生彻底扭转。

  唯一能够肯定的是,中日之间需要更多的历史契机进行深入的公众对话。更希望超越危机之外的长期对话,在公共外交中真正有所突破。

  ■ 微博

  零弦:在灾难面前,有的是身为人类的平等,没有民族的偏见。日本加油!也请一些人不要以偏概全。我们并没有忘记历史,而是懂得怜惜生命。 

  盖彦成律师:我同情日本,我认为应尽最大的努力向日本施以援手,既基于道义,也基于长期利益,不要丢掉与日本民众改善关系的机会,不要被仇恨迷住双眼而放弃相互了解的机会。 

  随枫月:日本大地震,很多网友很开心。我觉得很心痛,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学会包容和谅解。在大自然灾难中,人不可能去控制,仇恨可以化解。曾经我为汶川、玉树流过泪。现在我为日本人民祈福,希望他们尽快建立自己的家园,我们住在同一个地球村。  

  @财经时评:记住这位普通的日本人!地震发生后,是他,挽救了20名中国研修生。当佐藤充再次冲回宿舍楼试图找寻自己的妻女时,海啸来了,佐藤充再也没能跑出来,而他的妻女到现在也下落不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祝他的妻女平安!感谢您,尊敬的佐藤充先生。

  □周庆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本报讯(记者邵泽慧) 全国政协委员张树华认为,教育领域的“外语热”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母语教育。现在大量的孩子把学英语当成唯一的目的,频繁的英语考试消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即使走上工作岗位,英语考试还直接关系到职称的评定,他认为要治理中国的“英语崇拜症”。

张树华说,要确定外语教育中英语与其他外语合理的比重和格局;职称晋级和干部提升与外语水平要求不该一刀切。而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首先必须掌握的是母语。 J049

发表在栏目: 文化

问:中方对美方提名骆家辉担任新任美驻华大使有何看法?

答:我们欢迎美方提名骆家辉先生担任新任驻华大使。中美关系极为重要,希望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为推动中美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NN049(本文来源:外交部网站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松本刚明 松本刚明

  中新网3月9日电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菅直人8日决定,任命外务副大臣松本刚明接替因接受外国人捐款而辞职的前原诚司,出任新外相。松本已于当晚接受了首相的决定。

  报道称,由于八国集团(G8)外长会议将于14日在巴黎开幕,菅直人政府相当重视外 交政策的连贯性。菅直人将于9日上午做出正式任命,预计于下午在皇宫举行认证仪式。日本政府希望尽快重塑因主要阁僚辞职而受到震荡的执政与外交态势。

  虽然有意见认为任命4次当选众议员但尚无入阁经验的松本“为时过早”,建议启用对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持积极态度的前经产相直岛正行,但菅直人对松本任外务副大臣期间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决定委以重任。

  松本现年51岁,系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的玄孙。他曾在原日本兴业银行就职,从众院兵库11选区当选众议员,先后担任过民主党的政调会长和众院议院运营委员长。2010年9月菅直人内阁改组后松本出任外务副大臣。松本在民主党内被视为与前党代表小泽一郎关系较近的中间派。

(编辑:SN012)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网3月8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3月8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同法国外长朱佩通电话。双方就中法关系交换了看法,一致表示将进一步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不断推进双边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协调,推动中法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杨洁篪还与朱佩就中东形势交换了看法。

责任编辑:NN049(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英国媒体3月6日的报道,一名美国承包商当地时间5日被古巴一家法院裁定颠覆政府罪名成立,可能面临最高20年的有期徒刑。

  古巴国家电视台报道称,5名法官在经过两天的庭审后对现年61岁的美国承包商艾伦·格罗斯做出了有罪裁决。因非法分发卫星通讯设备,格罗斯于2009年12月3日在哈瓦那被捕,古巴当局指控其行为涉嫌破坏该国独立和领土完整。

  格罗斯是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哈瓦那的承包商,该组织在古巴的活动被广泛认为是要推动当地的“政治变革”,在美国国内曾多次被指责为美古关系发展“添乱”。华盛顿方面解释说,格罗斯只是想帮助在哈瓦那的犹太人社区上网,并没有犯罪。但是古巴数名高级官员曾公开称,格罗斯的承包商身份只是幌子,美国政府是通过他来破坏古巴革命。

  奥巴马上台后曾试图缓和美古长达半世纪的敌对关系,但近年来两国依然发生不少摩擦。格罗斯一案势必对两国关系造成影响,美国方面曾表示,在格罗斯未被释放前,两国不会就重大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媒体援引政治观察家的分析说,古美政府可能很快就会达成政治协议,古巴在做出量刑后会将格罗斯驱逐出境。

  格罗斯具体的刑期将在未来几天内公布。他的妻子朱迪称丈夫在狱中瘦了82斤,她此前曾要求古巴当局基于人道主义将丈夫释放,因为他们26岁的女儿和格罗斯88岁的母亲都患有癌症。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3月5日在华盛顿对格罗斯一案表示“深度关切”,呼吁古巴方面尽快无条件释放“已被不公正地关押太久”的格罗斯。

  (来源:中国日报网 董玮 )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问:近日,巴西外长帕特里奥塔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据报道,帕此访主要是为罗塞芙总统近期访华作准备。请问中方如何评价访问成果?

答:应杨洁篪外长邀请,巴西外长帕特里奥塔于3月2至4日正式访华。访问期间,温家宝总理、杨洁篪外长同帕特里奥塔外长分别举行了会见、会谈,就中巴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对近年来两国关系全面快速发展表示满意,将积极筹备好罗塞芙总统近期访华各项准备工作。双方相信,此访将积极推进新时期中巴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加强新兴大国合作。

双方一致认为,中巴互为战略伙伴和真诚朋友,将继续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在相互理解、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扩大贸易、投资、科技、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携手维护新兴大国团结协作,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责任编辑:NN049(本文来源:外交部网站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首尔3月4日电(记者班威)韩国统一部4日说,韩方原计划于当天通过板门店送还上月越过“北方界线”进入韩国一侧的27名朝鲜渔民,但遭到朝鲜方面拒绝。

  统一部官员说,朝方当天下午通过板门店联络电话告知韩方,要求立即无条件将全部31名渔民和他们的渔船按越界时的原路线送还朝方。朝方表示,这一问题不仅是人道主义问题,而且事关朝韩关系发展。如果韩方不接受朝方的这一正当要求,将给朝韩关系带来严重后果,韩方将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统一部官员还表示,韩方的立场是希望尽快送还这27名朝鲜渔民。双方将于下周一就这一问题进行协商。

  韩国红十字会3日发表新闻公报说,将于4日送还上个月越过“北方界线”进入韩国一侧的27名朝鲜渔民和渔船,但另外4人因“自愿留在韩国”而不予遣返。

  朝鲜红十字会中央委员会发言人当晚在平壤发表谈话,要求韩国立即无条件送回全部被扣人员和船只,并称将以此次事件的处理为契机,再次判断韩国当局在朝韩关系上的立场和态度。

  韩朝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的边界划分上一直存在分歧。“北方界线”是韩国在包括延坪岛在内的“西海五岛”与朝鲜西部海岸之间单方面设定的海上分界线,朝鲜对此不予承认。朝方1999年设定的海上军事分界线比韩方的“北方界线”更加靠南。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3日消息,夫妻间的争吵在大部分人看来是两人内部的问题造成的。然而,科学家日前发现,孩童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对日后夫妻间的争吵有着巨大的影响。

  据国外媒体报道,和爱人吵架后,你会选择无休止的继续争吵还是开心的忘记烦恼结束争吵,这主要取决于你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情况。另外,妻子生活中悉心照顾的回忆也会对你造成一定的影响。


孩童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对日后夫妻间的争吵有着巨大的影响

  美国明尼苏达(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大学的科学家开始了一项研究。他们挑选了一些1970年6月出生的婴儿,并记录这些孩子从婴儿到成年人的成长历程。科学家们从中发现,那些与父母关系良好的孩子能快速的从争吵中冷静下来。该项研究刊登在了最新的《心理科学报告》(Psychological Science reports)杂志上。

  研究还表明,如果在很小的时候,父母能帮助他们调整负面情绪,那么在他们成家后在与爱人的争吵中,能有很强的负面情绪调节能力。不过,并非只能在小时候学习这种能力。一些小时候与父母关系并不好的年轻人,也能从情感坚定的伴侣身上学到这种控制情绪的方式。

  据研究员杰西卡(Jessica Salvatore)介绍,那些小时候与父母关系糟糕的年轻人,仅能和那些能从争吵中快速冷静下来的伴侣走到一起。很显然在夫妻吵架中,只要有一方能从冲突中冷静下来,就能缓和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研究证实情感坚定的伴侣能减轻对方小时候经历的负面影响。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夫妻间发生激烈争吵时,一些人会选择用交谈的方式来缓和他们的争吵,而令一些人则会坚持已见,并且不会让步,这让争吵更加激化。

  另一项研究显示,女性要比男性更懂得体谅对方,并且女性具备很强的稳定他人情绪的能力。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5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