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中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根据国家发改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政策规定,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从今天起,北京调整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标准,乘坐距离超过3公里的乘客燃油附加费标准由2元/运次调整为3元/运次,乘坐距离在3公里以内的乘客不收取燃油附加费。

  北京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涨至3元 3公里内不收费

  昨天,市发改委将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由2元每次调整为3元每次,3公里内不收此费用。今起开始执行。

  3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93号汽油最高零售价由7.85元涨至8.33元,涨幅较大,近5毛钱每升,这对于出租车行业来说无疑增加了不少成本。市交通运输局就此向市发改委提交《关于商请启动出租汽车租价与油价联动机制相关措施的函》,市发改委昨日批复,为缓解出租车运营压力,在落实中央关于燃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同时调整燃油附加费标准,以确保出租车行业正常运营。

  市有关部门表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价格不作调整。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加大对收取燃油附加费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提升首都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价格主管部门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规收费、搭车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今年3月20日国家上调成品油价格两天后,深圳率先调整市内运营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元,自此,深圳红色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增加至4元,成为全国最贵。厦门自3月30日起,也将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增加至3元。北京继深圳、厦门后,成为最近一次成品油调价后第三个上调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的大城市。

  大连市4月1日起打车多收一元燃油附加费

  4月1日起,大连市出租汽车每车次开始加收1元钱的燃油附加费,缓解油价上涨对出租汽车行业影响。

  近日,大连市物价局、交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征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的通知》,4月1日起出租汽车每车次可加收1元钱的燃油附加费。根据大连市地税局刚刚出台的出租汽车发票管理规定,自3月28日起,出租车行业纳税人可持《发票领购簿》直接向主管地税机关办税服务厅窗口,申请领购大连市卷式出租汽车专用发票和1元通用定额发票。其中1元通用定额发票于收取燃油附加费时使用。1元通用定额发票须加盖发票专用章。据介绍,按照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未来三年内对其免收发票工本费,广大出租车司机也在这个扶持范围内,可以免费领取1元燃油附加费通用定额发票。

  厦门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上调3元首日 各方反应不一

  从昨日零时起,我市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统一上调为3元,此前3公里以内是1元,3公里以外的2元。此次调整燃油附加费,是为了缓解高油价给出租车行业带来的压力。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的哥和市民,大家对燃油附加费调整反应不一。

  的哥贾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油价上涨以后,我现在每天去加油,要比原来多花三四十元,一般平均一天我能跑30趟。现在超过3公里的燃油费涨了1元,刚好抵消多出的油费;3公里以内,没涨价前,碰上堵车,还会亏钱,现在涨了2元,稍微好一些。”

  贾师傅告诉记者,燃油附加费上涨前,司机们都玩命地跑车,除去一个小时的吃饭和加油时间,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9小时到10小时,调价以后肯定能减轻一部分负担。

  相对贾师傅的乐观,韩师傅却多少有些担心。他从事出租车运营已经10多年了,每天大概载客40人次,其中一半为3公里以内的顾客。他担心因为燃油附加费的提高,市民转而去乘坐公交车,这样他的收入会有所减少。

  “我今天拉的客人比平时少了些,很多人如果去近的地方,都舍不得打车了。”韩师傅的车是双燃料车,既可以加油,又可以加气。油价上涨之后,他反而选择加油而不是加气了。

  “气价每升也就比油价便宜1毛—2毛,加气和加油的差价在30元左右。加气太费劲,常常要等上50分钟才能加满一罐气,那我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去多拉些客人,也能把差价补回来。”韩师傅说。

  昆明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今日凌晨调至3元

  3月30日,晚报记者从昆明市出租汽车管理处获悉,今天零时起,昆明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将上调为3元,是历史最高。也就是说,从今天起,昆明市民打车将从11元起价。

  3月30日,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昆明市上调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的申请:在现行出租汽车营运基础价格不变的基础上,每次向乘客加收3元的燃油附加费。与此同时,昆明市33家出租汽车公司已经领取了新的燃油附加标签,随后将发放给全市出租车张贴。

  据了解,3元的燃油附加费价格是昆明市有史以来最高的一次,这一次的价格上调刷新了去年5月份上调为2.5元/次的最高纪录。昆明市出租汽车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之所以没有完全等到15天的观察期结束后才进行调整,是由于此次93号汽油的价格上调幅度较大,一次性上涨至8.04元/升,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较大,因此才提前向市发改委提出调整燃油附加费的申请。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借助这对碳纤维板,潜水员可以在水面之下25英尺(约合7.6米)深的水中快速翱翔。
借助这对碳纤维板,潜水员可以在水面之下25英尺(约合7.6米)深的水中快速翱翔。
这种奇特的“水下滑翔翼”由碳纤维制成,通过水面之上的高速游艇牵引。
这种奇特的“水下滑翔翼”由碳纤维制成,通过水面之上的高速游艇牵引。
“水下滑翔翼”的发明者为挪威人西蒙-席维尔特森。
“水下滑翔翼”的发明者为挪威人西蒙-席维尔特森。
“水下滑翔翼”速度可达到当今世界级游泳运动员最高记录的两到三倍。
“水下滑翔翼”速度可达到当今世界级游泳运动员最高记录的两到三倍。
经过一年多的改进和测试,“水下滑翔翼”模型已经开始在全球在线销售。
经过一年多的改进和测试,“水下滑翔翼”模型已经开始在全球在线销售。
席维尔特森希望“水下滑翔翼”能够尽早出现于更多的实体商店中。
席维尔特森希望“水下滑翔翼”能够尽早出现于更多的实体商店中。
借助“水下滑翔翼”在水中最佳飞行速度是2到3节(约合每小时3.7公里到5.6公里)。
借助“水下滑翔翼”在水中最佳飞行速度是2到3节(约合每小时3.7公里到5.6公里)。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位名叫西蒙-席维尔特森的挪威人发明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飞行翼--“水下滑翔翼”。这种奇特的“水下滑翔翼”由碳纤维制成,通过水面之上的高速游艇牵引。在高速游艇的牵引下,佩戴这种“水下滑翔翼”的潜水员可以在水面之下25英尺(约合7.6米)深的水中快速翱翔,速度可达到当今世界级游泳运动员最高记录的两到三倍。

  “水下滑翔翼”由挪威人西蒙-席维尔特森于2010年夏天发明。当时,他正和家人在地中海度假。水面上的一块浮木激发了席维尔特森的灵感,他突发奇想,计划使用木头制作一个浮漂或翅膀,用来帮助自己在水中前进。

  很快,席维尔特森绘出了原型图纸。他在意大利一个商业中心购买了两块削平的木板,然后用一根橡胶软管将两块木板连接起来,这样就构成了“水下滑翔翼”的原型。经过一年多的改进和测试,“水下滑翔翼”模型已经开始在全球在线销售,在线销售价格大约为450英镑到570英镑。

  席维尔特森的堂弟马特斯-威斯特加德也参与了这项发明。威斯特加德介绍说,“我不是一个擅长潜水的人,但是使用了这种水下滑翔翼之后,我已经可以在水下飞行1分30秒。泰国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你在水中飞行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鱼类和海龟,甚至还有鲨鱼。我们发现在水中最佳飞行速度是2到3节(约合每小时3.7公里到5.6公里),但是你最快可以达到7节(约合每小时13公里)。当然,面具压力会因此变大。”(彬彬)

  相关阅读

  水下摄影师遭遇虎鲨袭击 大难不死顺利逃生(图)

  组图-意大利水警拍摄 科斯塔康科迪亚号水下照

  多米尼加发现灭绝动物化石 水下洞穴藏千年隐秘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本报讯 (记者 郭薇) 本月1日中国民航局下发通知下调航油价格。同时,多家航空公司也随即宣布,将从今(5)日起,将800公里(含)以下航段燃油附加费下调10元,由原来的80元降至70元,同时,800公里以上航段该税费仍然为140元。

  据了解,这是今年以来国内航油价格的第二次下调。据民航局下发通知称,10月1日零时起,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从9月份的7610元/吨下调至7501元/吨,航空公司对中航油的综合采购成本亦从9月份的7670元/吨下调至7503元/吨。随后,国航、南航、东航、上航、深航、河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纷纷发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调整通知。从10月5日起,800公里(含)以下航线燃油附加费每航段由人民币80元下调为人民币7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该税费仍然为140元。 需要注意的是,10月5日以前出票的国内航线客票,如变更至10月5日(含)以后,将不按照新标准退还差价。

  此外,截至4日17时,川航、山东航、海航,均未针对此次航油下调宣布降价。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社北京9月30日电 (谢波)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于30日下午16时09分成功实施第2次轨道控制,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

  据悉,这次轨道控制是在天宫一号飞行至第13圈时实施的。今天早些时候(1时58分),天宫一号在飞行至第4圈时,成功实施第一次轨道控制,其远地点高度由346公里抬升至355公里。经过两次轨道控制,天宫一号已从入轨时的椭圆轨道进入近圆轨道,为后续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奠定基础。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介绍说,近地航天器发射后,受高层大气阻力的影响,其轨道高度会逐渐缓慢降低。通过此次轨道抬升,预计可使天宫一号在神舟八号发射时,轨道高度自然降至约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从而尽量减少发动机开机,节省大量宝贵燃料。

  进入在轨测试轨道后,地面人员将对天宫一号平台上交会对接机构等各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稳定性进行测试,还将利用搭载的有效载荷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活动。(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Urbee使用有点混合动力,油耗低但时速可达112公里每小时
Urbee使用有点混合动力,油耗低但时速可达112公里每小时
Urbee车身的材料十分坚固耐用,最长寿命可达30年
Urbee车身的材料十分坚固耐用,最长寿命可达30年
 3D立体打印技术以其独特的制造工艺引起了广泛关注 
3D立体打印技术以其独特的制造工艺引起了广泛关注

  3D打印技术在现今已经并不罕见,而应用3D立体打印技术生产的汽车您听说过吗?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23日报道,世界上第一辆“打印汽车”日前在加拿大亮相,其耐用又环保时尚的特点令许多传统汽车都相形见绌。

  这辆3D“打印汽车”名叫Urbee,是一辆三轮、双座混合动力车。它使用电池和汽油作为动力。虽然单缸发动机制动功率只有8马力,但由于其小巧轻便,最高时速可达112公里。

  先进的3D立体打印技术不仅使Urbee具有时尚前卫的流线型外观,还减少了制造过程中对原材料的浪费,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环保车型。

  与许多其他奇特的“新概念汽车”不同,这款汽车将会更加经久耐用,至少能使用30年。

  据估计,Urbee售价可能在5万美元左右,但批量生产后价格会下降。

  该发明团队的负责人吉姆·科尔说:“可以说,这辆汽车的研发具有里程碑意义。”

  吉姆对于Urbee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他说:“运用3D立体打印技术设计和制造车辆彻底改变了我对车辆制造业未来远景的展望。这项技术定将有力推动‘数码制造业’的发展。”

  3D打印机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实际上,除了汽车制造业,许多其他领域也十分热衷于3D立体打印技术的应用。例如医疗器械制造者就计划运用该技术设计定制更加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假肢。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亚马孙河

  据新华社巴西利亚8月25日电 (记者刘彤) 巴西亚马孙地区实际上存在两条大河:除了举世闻名的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外,还有一条规模与之相当的河流,只不过它流淌于2000米至4000米的地下。

  巴西科学家经过10多年研究取得的这项成果是巴西国家测绘局在刚刚闭幕的第12届国际地球物理会议上公布的。由于它是巴西国家测绘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瓦利娅·哈姆扎所率领的研究团队获得的成果,因而这条存在于亚马孙地区地下的暗河被命名为哈姆扎河。

  巴西石油公司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亚马孙地区打了数百口探井,科学家是在观测这些探井下部的温度时发现了地下暗河的踪迹。他们确定在地下2000至4000米的沉积岩底层,存在着一条流量巨大的暗河,而且它流经的范围十分广大,流域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

  哈姆扎河有许多方面与亚马孙河类似。它也是发源于安第斯山脉,先是沿垂直方向下流,然后再沿水平方向向东北流淌,与亚马孙河的流向几乎一致,最后在距海岸200公里处注入大西洋。

  科学家指出,哈姆扎河也有与亚马孙河不一样的地方。如亚马孙河的宽度为1公里至100公里,而哈姆扎河的宽度却在200公里至400公里之间。此外,根据不同的水文条件,亚马孙河的流速在每秒0.1米至2米之间,但哈姆扎河的流速却仅有每年10米至100米。

  巴西科学家表示,哈姆扎河拥有极为丰富的高品质淡水,这构成了巴西的又一宝贵资源。暗河的发现也为一些自然现象找到了解释依据。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这辆价值3.3万英镑(5.40万美元)的夜光摩托车的灵感来源于科幻片《创:战纪》这辆价值3.3万英镑(5.40万美元)的夜光摩托车的灵感来源于科幻片《创:战纪》
摩托车轮胎外壳、轮缘和车体里的电子发光体亮起来摩托车轮胎外壳、轮缘和车体里的电子发光体亮起来
这个电影画面显示的是电脑程序和人类驾驶夜光摩托的场景这个电影画面显示的是电脑程序和人类驾驶夜光摩托的场景
这辆摩托车的最高时速可达120英里(193.12公里),目前可以在线购买这辆摩托车的最高时速可达120英里(193.12公里),目前可以在线购买

  北京时间8月26日消息,如果你有5.4万美元闲钱,而且对终极男孩玩具非常感兴趣,这种新型摩托可能会是你最理想的选择。科幻片《创:战纪》里由电脑程序和玩家控制的夜光摩托,现在已经变成现实。

  这款现实版的夜光摩托由美国公司Parker Brothers Choppers研制,长8英尺(2.44米),宽23英寸(58.42厘米),重474磅(215公斤)。最高时速可达120英里(193.12公里)。它的无轮毂轮子是用以前定制的卡车轮胎制成的,并用电子发光体装饰。它是钢结构和玻璃钢车身,通常骑手需要像影片里那样,上身趴向前方,与地面几乎平行。它由铃木 996cc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提供动力。每辆车都是定制的,可以通过网络从Hammacher Schlemmer公司购买。发言人特里斯-哈蒙德说:“这种摩托车经过微调,各个方面都与《创:战纪》里一模一样。它的外表与众不同,如果你骑上它在大街上驶过,回头率一定会很高。”

  夜光摩托最早出现在1982年的影片里,并于去年成为杰夫-布里吉斯主演的《创:战纪》的一大特色。该公司业务经理杰夫-哈尔维逊今年早些时候说:“该车采用TL1000R发动机来驱动链式摩擦驱动系统。它最高时速可达120英里(193.12公里),但是目前尚未达到这一速度。制造这款车最困难的部分,是把影片里的CGI图像成功转化成现实。我们已经开始尝试,看一看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到。”从外表看,它还加入了一些太空时代的技术元素,其中包括一个iPad端口,与电脑连接后,可以从机载电脑上下载一些东西。(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本报记者  余建斌

  8月25日下午,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视频通报会议,通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置工作的有关情况,并提出后续工作措施。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8月31日将是一个关键节点,任何企业损害我国海洋环境都必将付出代价。

  累计污染海域5500平方公里,造成劣四类海水约870平方公里

  据通报,自6月4日首次溢油事故以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累计污染海域5500平方公里,造成劣四类海水约870平方公里。溢油主要污染了溢油平台周边海域和西北方向海域,并已经影响渤海沿岸。

  其中,辽宁绥中东戴河浴场沿岸、河北京唐港浅水湾浴场和秦皇岛黄金海岸等地区受到影响,其全部或部分油污来自蓬莱油田溢油。

  据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介绍,在此次处置溢油事故的工作中,国家海洋局及北海分局约谈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管理层8次;发送责令康菲公司按期完成彻底查找溢油点、封堵溢油源的要求类传真30份;召开专家咨询、评审会5次,咨询专家26人。

  在监视监测溢油环境影响方面,国家海洋局采取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海监船舶监测及现场执法等手段,对溢油实施全天候立体式监视监测:先后调集8艘海监船舶,航行3万多海里;海监飞机两架,飞行29架次112小时,航程约24800公里;共解译卫星遥感监测资料73景;派出陆岸巡视人员851人次,陆岸巡视14万公里;开展应急监测102航次,监测海域面积约6800平方公里,获得各类监视监测数据近万余组;完成了93个溢油样品的油指纹鉴定。

  王飞还指出,溢油发生以后,国家海洋局就着手启动生态索赔工作,目前正在按照有关规定聘请律师,同时准备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报告,开展进一步的证据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等标准进行科学评估,估算此次溢油事故造成损害的生态赔偿金额,并代表国家向康菲公司提出生态损害索赔要求。

  如康菲公司不能在期限内完成“两个彻底”,将依法采取更加严厉措施

  由七部委组织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组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在通报会上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溢油事故的处置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明确指示批示,要求加强污染海域的监测,加大查处工作力度,彻底查清污染源,彻底封堵溢油源,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同时,要对溢油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全面认真的调查,切实做好防范、赔偿等善后工作。

  之前,国家海洋局已明确提出了溢油处置“两个彻底”(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两个切实”(切实依法维护渔业渔民的合法权益,切实依法维护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利益)的工作目标,监测监督、案件审理、生态损害索赔也在有序进行。

  刘赐贵表示,目前海上油污处理已取得一定进展,溢油原因正在分析。对于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相关主管部门正在全面追责。比如,对其破坏海洋环境生态的行为,国家海洋局已经立案,依法对生产作业者进行全面取证调查。

  刘赐贵说,目前此次溢油事故处理已进入关键阶段,如果康菲公司不能在8月31日的期限内完成“两个彻底”,将依法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任何企业损害我国海洋环境都必须付出代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是我国海洋开发中相当严重的一起事故,尤其是渤海作为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内海,生态脆弱,如不能有效处置,势必造成海洋生态灾难。

  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相关诉讼中,对于生态损害的技术评估和律师团的作用都十分重要。目前多领域的专家已经在进行相关证据的收集和研究。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天(24日),处于“渤海漏油”漩涡中的康菲石油公司举行了媒体见面会。面对媒体的各种疑问,康菲还是没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早在7月5日,国家海洋局曾就康菲公司渤海溢油事故召开过第一次发布会。今天下午,国家海洋局再次召开媒体通报会。中国之声连线正在现场采访的中央台记者舒晶晶,关注详细情况。

  主持人:昨天康菲公司和民间维权组织分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和研讨会,今天国家海洋局终于出面说明情况,目前溢油事件进展如何?

  记者:记者本以为今天下午是媒体通报会,实际是蓬莱溢油事故处置情况视频通报会。参加会议的除了国家海洋局机关成员,还有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的同志。

  会议上,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通报了国家海洋局处置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的工作情况,是一次阶段总结。王飞说,国家海洋局及北海分局已约谈康菲公司管理层8次,责令康菲公司按期完成彻底查找溢油点、封堵溢油源的要求类传真30份,召开国家咨询评审会5次,咨询专家26人次。

  在环境监视检测方面,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按照预案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国家海洋局相应进入二级响应预警,并部署了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海天船舶监测及现场执法等手段对溢油实施全天候立体监视监测;先后调集了8艘海监船舶,航行3万余海里,海监飞机2架,飞行29架次,112小时,航程约24800公里,共检阅卫星遥感监测资料73卷,陆岸巡视14万公里,开展应急监测102次,完成93个溢油样品的油指纹鉴定。

  王飞透露,这次溢油影响主要集中在19-3(油田)周边及西北海域。从6月4日到8月23日,共有5500平方公里海域受到污染。其中,水质达到劣质的是870平方公里。

  主持人:对于这次蓬莱溢油事故,国家海洋局将如何处置?

  记者:王飞指出,国家海洋局明确了生态索赔工作的组织领导及主要内容工作方案,按照有关规定,正在聘请律师,准备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报告,开展进一步证据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等标准进行科学评估,估算溢油造成损害的生态赔偿金额。国家海洋局将代表国家向康菲公司提出生态损害索赔要求。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这是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以来最严重的事故,如果处理不好,将对海洋生带来灾难性影响。康菲公司是一家大型公司,具有非常丰富的诉讼经验,这次对事后处置应该是持久战和攻坚战。国家海洋局将对康菲公司做出行政处罚。

  “康菲溢油事故”始末

  6月4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石油公司报告:蓬莱19-3油田B平台东北方向海面发现不明来源的少量油膜。

  6月11日:北海分局根据卫星遥感结果、油指纹鉴定以及专家会商结果,确认溢油来自蓬莱19-3油田。

  6月19日: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称,B、C平台的溢油已于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

  7月5日:国家海洋局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就事故原因、处置情况和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进行通报:

  通报称,蓬莱油田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已对该油田及其周边海域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损害。受溢油事件影响,渤海湾蓬莱840平方公里海域原本一类的海水,一夜之间变为劣四类海水。

  康菲公司是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的第一责任者。关于中海油在此次漏油事故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要具体看中海油与康菲公司之间的合同要求来认定。根据现行有关海洋环境保护法律规定,对康菲公司的索赔金额最高为20万元人民币。此次泄漏属于海底溢油事故,在我国尚属首次;该事故由多种因素造成,目前还无法得出最终结论。

  7月29日,国家海洋局给康菲下了通牒,要求康菲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于8月31日前彻底排查并切断溢油源,彻底排查并消除再次发生溢油的风险。这意味着,康菲必须在上述期限前从根本上解决溢油问题。

  8月19日到24日,短短一周时间里,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在媒体见面会就漏油事件两度道歉。昨天,司徒瑞说,他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8月31日前将完成油浆清理工作。如果有赔偿的申请,他们愿意考虑。

  司徒瑞:我们觉得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所有渗油源都已被封堵,油基泥浆清理工作已完成95%,C平台的油基泥浆的清理工作将在8月31日前完成。

  今天,距离8月31日康菲公司完成封堵溢油源并完成清理的最后期限只有6天时间了。对于实情,康菲公司总是像挤牙膏似的粉饰太平。但事态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简单。有专家质疑,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漏油事故,渤海湾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墨西哥湾”?我们期待康菲公司的最新回应。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利马8月24日电 秘鲁北部24日发生里氏7.0级地震。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2时46分(北京时间25日1时46分),震中位于距秘鲁首都利马500多公里的乌卡亚利省普卡尔帕市以北82公里处,震源深度约为145公里。

  地震发生后,当地居民纷纷跑出家门和工作场所。截至目前,秘鲁地球物理研究所没有公布此次地震的任何信息,也没有任何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秘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个地震多发国家。2007年8月15日,秘鲁伊卡省曾发生里氏7.5级地震,造成约600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3 页,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