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周日, 10 10月 2010 13:12

中国精神疾病患者总数过1亿人 每13人中就有1个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在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有1位精神疾病患者。   明天是第1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明天上午,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10多名专家,在郑州市科技馆举行大型义诊活动,为市民提供服务。   “现代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不少人或多或少遭受着各种各样精神疾病折磨。”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胡雄说,精神健康日逐渐受到关注。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调查显示,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   “河南的情况和全国近似,大概每13人中1人有精神疾病。”胡雄说。   今年,卫生宣传活动主题开始关注普通人,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主要目标人群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针对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的宣传口号是:赞扬鼓励,快乐成长;针对职业人群的宣传口号是:坦诚互信,惬意工作等。   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中,针对职业人群的宣传口号是:坦诚互信,惬意工作。为何会这样确定口号?

在胡雄看来,社会节奏加快,不少职场人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不能坦诚互信,不少人遭受着精神疾病折磨。


他遇到过这样的案例:因为不能坦诚相待,一位年轻人老觉得同事对他有成见。同事见面,他也爱答不理。时间久了,其他同事关上了和他交往的心门。


“这些同事果然对我有成见。”年轻人有了这样的想法。久而久之,年轻人产生了妄想——他觉得每个人都在议论他,刁难他。


在胡雄看来,想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首先要用相同的法则对待别人。这是职场交往的黄金法则。


譬如,想要对方对自己笑,自己首先要对对方笑;想要对方坦诚对待自己,自己首先要坦诚对待对方。在他看来,大家都坦诚相待,沟通才会更有效,人们才能更加关爱彼此。

 

相关新闻:精神疾病管控治疗亟待立法规范

由于生活压力大造成的抑郁、焦虑;目睹重大突发悲剧性事件带来的心理应急障碍;社会上频传的自杀事件……这些都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以及身边人的精神健康。而全国各地频频上演的精神病人伤人案件,更是为此敲响了警钟。


但是,据统计,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只有不到20%接受过正规的精神科医疗服务。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困扰着医疗机构:因为家属的一面之词而把原本可能健康的人强行送进精神病院,由此发生的诉讼近年来日益增多。


面对上述情况,有专家提出: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让精神卫生工作有法可依。


早发现早治疗精神病可治好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原院长、精神病学专家赵振环教授告诉记者,精神卫生问题是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在1982年和1993年做了两次比较大规模的精神障碍流行病患率调查,第三次调查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全面进行,可能要往后推两年。但根据部分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近30年来,我国精神疾病终身患病率大增。


“广州登记在册重症精神病人共4.6万人,其中近千人具有肇事倾向。”赵振环说,肇事肇祸型精神病人若管理不善,对社会安全危害极大。2008年,广州市在天河、黄埔两个区摸底发现,在1200多例重症精神病人中就有83例属肇事肇祸型,社区精神病防治医生在培训后成功介入,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社会危害性。

其他信息

  • 新闻来源: 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