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议会表决同性婚姻法案时,反对者闯入抗议。
我在巴黎当住家育儿保姆的第一个周末,就碰上反同性婚姻大示威—数十万人在巴黎上街游行,抗议社会党新政府计划给予同性伴侣结婚权和领养权。此前法国只认可同性伴侣的同居权。
要不是因为我初来乍到,家里又有四个子女,我的法国房东夫妇很可能也会去参加游行。这是我对这个家庭唯一不喜欢的地方。
这种情绪或许并非源自对同性恋的仇视,只是一个传统天主教社会的顽固价值观。不过在我看来,这两者变得越来越难以区分。
今年 1 月 27 日,数以千计的同性婚姻支持者游行到巴士底广场会合,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一边跟着高呼“平等”和“马上”,一边在思考:我这个异性恋的美国女孩,到底在这里干什么?法国政府的决定完全影响不到我,我甚至没有法国的同性恋朋友。
“你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要卷入法国政治?”有人质问我。我只能回应以张嘴和瞪眼—我会的法语词汇不足以表达想法,但当时我也不知道用英语该如何解释。
不过归根到底,这与我、甚至与法国政治无关,而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的进步。正如有位示威者在标语牌上写道:“我自豪地走在历史的正确一边。”
在这个倾向社会党的现代欧洲国家,为什么只要一涉及 LGBT(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自由、平等、博爱”就不再适用?法国、尤其是巴黎素有在文化上比美国所有城市更优越的名声,但这座“爱的城市”似乎缺少的正是爱。如今情况终于有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