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星CCK人像模拟组合系统”升级至IV型,协助办案上千起,破案率达80%
目击证人根据记忆,描述疑犯的相貌特征,哪怕记得并不十分清晰,警方都能拼出疑犯的大概长相。
近日,位于沈阳的中国刑警学院宣布,由其研制的“警星CCK人像模拟组合系统”软件已成功升级为IV型。“警星CCK-IV”可以拼出99亿个脸像,几乎可以称作“无穷大”。也就是说,理论上,图像库里有99亿张疑犯脸谱,可以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进行“对号入座”,找出最接近疑犯的脸像。
该系统的研制者、中国刑事学院教授赵成文告诉本报记者,“警星CCK系统”已协助警方办案上千起,破案率达80%,还曾应用于复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辛追、埃及法老图坦卡蒙、楼兰美女等面貌。
操作过程
“直观”描绘疑犯面貌
“人身同一认定有12种,指纹、赤脚印、皮肤纹理、牙齿、瞳孔斑纹、人的气味、人的声纹、血的DNA、耳廓、指甲等11种都必须找到犯罪嫌疑人进行比对,只有相貌在作案时是外露的,通过目击者的口述可以描绘出来。而且,将近98%的案件都有目击者。所以说这是刑事技术领域的‘第一撒手锏’。”赵成文说。
在电影中,经常能出现办案人员根据目击者描述手绘疑犯面貌的场面。“现在已经很少使用素描方式了。”赵成文说,手绘是黑白图像,不够形象,而且素描本身也会有一定的误差,而“警星CCK系统”则能够提供部件图像的参考,这对目击者来说,更直观。
据介绍,操作警星CCK系统时,警方先向目击者询问犯罪分子的五官具体特征,然后根据目击者的描述,一一对应着通过系统内的部件找出一致或者相似的,而目击者也可以通过数据库直观地看到所有的部件形状,并进行指认。当全部器官挑选完后,形成一张全脸。这时如果脸部有些部位不像,也可以更换部件,或者是通过最新系统具备的拉伸功能,放大缩小局部部件,或者整体。最后,公安人员可对组像进行保存或打印输出。
赵成文亦表示,由于相貌每天都在变化,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都很大,所以无论国内外,都不能进行自动识别,“相貌都是有特征的,识别是有相对稳定性的,但由于年龄的差别,不能完全依靠计算机识别,还需要人工识别。”
系统原理
全球首创刑事相貌学
人像模拟组合系统的理论基础是赵成文在中国刑事学院率先开创的刑事相貌学。赵成文说,这门学科在国内外都是首创。
“对人像进行分类,把不同的五官进行不同的组合后,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不同脸谱。”赵成文表示,早在1973年,他已经开始对五官进行编码,比如先对耳鼻眼口头发进行编码,分类后再根据每个部件各自有不同的特征,细分编码。每个部件大部分都可分成十几类,多的有20多类,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科学性和通俗称呼,既要根据形体上的分类,还要与民族传统的叫法结合。“比如叫三角眼、吊眼。因为目击者都是大众,来自民间,对相貌的叫法都比较通俗的。”
“比如鼻子,根据鼻尖鼻梁鼻根的特征,整体形状可以分成蒜头鼻、葱头鼻、球形鼻、鹰钩鼻、箭头鼻、高鼻梁、塌鼻梁等,还有肥廋之分。此外,有一些民间常用的特征性较强的,也会加入系统,比如酒糟鼻,这种鼻子鼻头比较大,前面有些红点。”赵成文说。
每个人的鼻子,甚至连鼻孔都是不一样,“高鼻梁鼻孔细条,塌鼻梁鼻孔横宽。地域不同,寒冷炎热环境不同,鼻孔也会有不同。”赵成文说,“个体之间有微小差异,比如色彩、皮肤粗细,表皮情况都不同。人根据少青壮中老年龄不同,甚至一天的心情、当时的表情不同,五官都会有变化。”
数据采集
到监狱随机拍服刑者
大量的五官图像从何而来?赵成文说,主要是从全国各地收集的,比如说随机拍的监狱服刑犯人和劳务市场人员,还有学校里的学生,拍下图像后,再对五官进行“分解”归类。
“最初的数据有超过四万个人的图像,这次升级,我们又增加了几千个图像。”赵成文表示,升级后的系统要比前一代更进步,“比如眼镜、帽子,这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现在看来,也有一定影响因素,所以新系统里也加入了这些部件。”
赵成文举例说,沈阳著名的“3·8大案”中,警方在录像上看到疑犯晚上骑着摩托车、戴一顶白色安全帽,他们根据当时是夜间来判断,那应该是一顶蓝色的帽子,于是就加了上去,最终系统成功地画出了该案主犯汪家仁的模拟头像。现在很多疑犯懂得伪装,会戴着帽子、眼镜犯案,“我们感觉这个对破案很重要,所以加入了这部分图像,否则每次去画是很麻烦的,入库调出就方便许多了。”
既然图像收集都来自国内,这一软件是不是只适用于中国人,若外籍人员涉案,这一系统能否派上用场?
赵成文表示,这也不是难题。早些年间,他们已着手收集外国人的脸部器官“零件”,现在的系统里增加了金发碧眼外国人的数据,一样能拼出外籍疑犯的相貌。“之前沈阳发生过外国人在境内诈骗的案子,就是通过这个系统破获的。”
其他功能
处理变形相貌还原颅骨
赵成文说,”警星CCK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使用该软件的一线公安机关可以随时增补新图像,丰富数据库。“所以说,这个库存是无穷大的。”
据介绍,目前国内有200多家公安机关使用警星CCK系统,澳门、香港有关部门亦有采购。从公安部门使用的情况来看,根据目击者或者有关图像信息,系统一般能在三十分钟内完成拼图。由于库存图像量日渐增大,且有一些目击者描述的疑犯与之前库存的有很大相似性,最快只需要2至3分钟,加以修改即可完成。“操作超过一两个小时就有问题了。”赵成文说,海南、大连曾出现疑犯自己来做目击者,描述同伙相貌,“都是胡说,警方花了4个小时复原,结果画出来是疑犯自己。”
赵成文表示,警星CCK系统不仅有面部模拟组合的功能,还有变形相貌处理,颅骨还原的功能。“天津有个案子,一位女死者被犯罪嫌疑人挖去了眼睛,割去了耳朵,但是脸型还在,我们根据形体推断出眼睛形状,再加一个类似的耳朵,相貌很快就复原了。”
【名词解释】
“警星CCK人像模拟组合系统”是专门为公安机关开发的用于模拟人像的计算机处理系统。目击者可以快速、准确地描述出犯罪分子五官具体特征,专业人员根据描述从部件库中选取相似的五官部件进行组像操作,然后对组合出的人像进行编辑处理,使组像更平滑、更自然。
■ 案例
杀人疑犯“摘掉”口罩
2003年5月13日晚,北京乐园洗浴中心,洗浴中心老板夫妇及员工共7人,在浴室内被捆绑溺亡在一个不足三米的小池子里。
当案件侦破陷入僵局时,疑犯到邮局取受害人存款时被摄像头拍下。不过,疑犯用帽子、口罩遮面,无法辨认。赵成文获悉后,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形体特征,利用“警星CCK系统”去掉了帽子与口罩,复原了鼻子和嘴巴,模拟出了犯罪嫌疑人的相貌。随后,办案人员依据此线索,以及其他线索,很快破获该案。破案后,当犯罪嫌疑人站在法庭上时,与赵成文此前所做的图像非常相似。
马王堆古尸复原面容
2003年1月,曾震惊世界的湿尸———长沙马王堆汉墓主人、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的塑像出现在世人面前。利用“警星CCK系统”复原辛追头像的赵成文说,这主要是颅骨还原技术。“人的面相关键取决于颅骨的形状。只要颅骨存在,即使被毁容,也能按照一定步骤对其原貌复原。”
“通过颅骨的X光片,我可以确定其五官的基本位置和形状大小,面部照片为复原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赵成文说,“复活”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肯定有一定的误差,根据现有科技,误差能控制在1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