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周一, 13 8月 2012 18:02

澳執意建設全世界最快寬帶引話題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澳大利亞的NBN計劃,全稱國家寬帶網計劃。是最近澳大利亞的最為熱點的政治與民間話題。勞工黨(Labor Party)主張國家發展,國家經營,成熟後,再象私有化澳洲電信(Telstra)一樣,私有化NBN。
 
 
 
 
這個主張的主要原因是一本歷史帳。Telstra在國營期間,鋪設了大量電話線(銅線)到每一個家庭。由於澳大利亞人口居住分散,這些銅線便成了大多數家庭唯一的互聯網接口。顯然,私有化之後,這些電話線便是Telstra壟斷電信行業的一個無可爭辯的龐大資本。
 
 
 
 
在這種情況下,澳洲電信行業,以昂貴和服務差著稱。及至互聯網的興起,諸多小運營商紛紛出現,其中Optus(由新加坡電信控股的公司)雖然在一些大城區如澳大利亞幾個州的首都,鋪設了同軸電纜(Cable),但是由於cable鋪設昂貴,他們在競爭上,仍然無法與Telstra抗衡。
 
 
 
 
壟斷,眾所周知,會導致固步自封和落後,因為沒有任何經濟實體,會在消費者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投入資本更新技術,提高服務質量。
 
 
 
 
因此,大部分澳大利亞民眾,長期以來,只能享受低速和低服務質量的互聯網等電信服務。特別是在廣袤的邊緣地區(reginal area)的居民,更是以難以承受的價格(有時候高達200澳幣一個月),維持著撥號上網的速度。
 
 
 
 
顯然,這對一個21世紀的西方國家而言,是非常不相稱的。但是,對於任何一個壟斷的企業而言,只要她還能維持相當的利潤,你讓她做龐大的戰略性投資,例如鋪設全國性的光纖網絡,以方便消費者,但是投資回報周期無比漫長,這樣的企業,是無論如何不可能的,因為她違法了市場規律。
 
 
 
 
老工黨是帶著社會主義性質的政黨,長期以來,效仿北歐諸國,奉行高稅收高福利政策方針。如,年薪達15萬以上,便要繳納將近50%的個人所得稅;國家對各行各業如房地產,進行大量補貼;對老弱病殘,實行大量援助;等等。從政治哲學的角度,就是“劫富濟貧”,以盡量保證社會公平,照顧弱者。一方面,這是維持社會安定,減少社會管理成本的一個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富裕國家在憐老恤弱上體現人道主義的重要倫理特征。
 
 
 
 
因此,考慮到企業的不情願,勞工黨政府便主張,傾全國之力,來建設這樣一個全國性的光纖到戶高速接入網絡,為諸多小電信運營商,提供一個起點公平的平臺,促進競爭。
 
 
 
然而,這樣的做法,代價是巨大的。首先是經濟代價。一方面,在地廣人稀,人力成本高昂的澳大利亞,建設一個通達全國的光纖網絡,資本投入(Capex)到達43億之巨,後期的運營投入(Opex)更是由於政府機構的專業知識的缺乏,無法估量。另一方面,由於大量的用戶,目前基本通過Telstra的電話網接入寬帶,NBN要介入,就必須強行讓Telstra的用戶轉到NBN上,由於用戶都是簽合同的,轉網的成本,便由NBN負擔。這個代價,是11億。
 
 
 
 
其次是政治代價。國家介入經濟生活,歷來就是高效的。例如社會主義國家前蘇聯,經濟完全由國家控制。政府可以非常容易地用舉國之力,完成一個她認為重要的行業的發展,例如前蘇聯的重工業,還有前澳大利亞典型的全國性銅線電話網。但是,高效帶來危險,一但一個項目,以高速的方式完成規劃、投入、建設,那麽一旦證明是錯,代價就是災難性的。前蘇聯的輕重工業失衡,導致的後果大家有目共睹,就是證明。澳大利亞,首先國有化澳洲電信,進行前期投資回報率極低的基礎建設,一旦完成,最終便將其私有化,也是這個原因。國家控制經濟實體,被證明是極其有害的,特別是在一個市場環境不成熟的國度而言。澳大利亞老工黨政府在 NBN項目上,屢遭反對黨的抨擊,失去了很多選票,也是這個原因。
 
 
 
 
自由黨(Liberal Party)反對NBN,便代表了基本上他們的政治立場。首先,一切政治的問題,都是經濟問題。勞工黨的每次執政,都實行高福利政策,每個執政周期,都無一例外地傾空國庫。及自由黨上臺,國庫空虛,無錢可用,難免緊縮銀根,這裏減減,那裏砍砍,民眾看得到的實惠少了,難免怨聲載道。所以自由黨每每對勞工黨的大舉國債痛加跶伐。其次,這是執政理念的差異。自由黨,基本上代表了高收入的階層的觀點,奉行自由主義觀點。這個觀點裏邊,多少帶點馬爾薩斯影子。馬爾薩斯反對周濟窮人,因為鼓勵弱者和懶惰者,會降低社會整體效率。適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由市場規律,是文明社會進步的堅實基礎。例如,筆者作為一個深受高稅收政策壓迫的電信從業者,是部分贊同自由黨的政策,並反對NBN項目的。
 
 
 
 
當然,一味反對,從政治策略上來說,是不明智的。因此,這次影子通信部長藤不二,提出以FTTN*光纖到節點方案,代替勞工黨的FTTP光纖到戶方案,並聲稱可節約投資成本3/4以上,就是這種政治訴求和執政理念的另一次表達。
 
 
 
 
顯然,這種表達有其強大的反對力量,筆者作為Telstra前顧問工程師,當問及同事們對待NBN的態度時,都是一致的附和勞工黨,因為NBN給 Telstra帶來的收益是明顯的,第一,她可以擺脫越來越成為累贅的、維護成本高企的銅線網絡,並且獲得NBN的賠償,可謂一石二鳥。第二,Telstra可以更加專註發展內容,因為只有內容才是將來互聯網的王者,接入,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分取一小杯羹而已。
 
 
 
 
現在,筆者又在NBN最大的合作夥伴中工作,公司上下,無不都指望著從NBN未來幾年幾十億投入中,狠狠地賺上一筆,豈能有反對者哉?當然是一致贊同了。
 
 
 
 
然而,那些非電信和路橋建設行業的普通人,利益無沾,看不到高速互聯網的好處(澳大利亞寬帶按流量計費,一個月總共幾十G,速度越快,用完越早,剩下的時間就慢如蝸牛。)看到勞工黨的高稅收、高福利和新近的碳稅導致生活成本劇增,自然反對有加的,無可非議。
 
 
 
 
民主就是博弈,各種政治力量、經濟力量、思想力量(綠黨,就是一種發展自思想力量的經濟政治力量之典型)充分角逐,並深入到各種經濟生活的決策,例如我公司的NBN部門就人員眾多,巨大的光纖卷軸在倉庫進進出出,非常繁忙。Telstra股票看漲,媒體上關於NBN的討論長篇累牘,大肆吸引眼球。另一方面,普通民眾對澳大利亞如此浪費帶來的增長持續性毫無信心,零售業疲軟,房市萎縮,小商業紛紛倒閉,等等。
 
 
 
 
人間萬象,不過都是民主政治經濟生活的真切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