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移民

周二, 03 5月 2016 11:25

网友们的七嘴八舌:谈谈嫁给老外的中国女人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小凡:我是一个文学工作者,在中国是省级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7年前嫁到澳洲,我的澳洲丈夫大我10岁,也是搞文学研究的。

在中国,一个离了婚又带一个小孩的40岁的女人,是很难有再婚机遇的。尤其像我有较高的学历,就是我愿意“屈尊”,别人未必愿意高攀。中国男人喜欢小鸟依人型的女人。我嫁给澳洲人并不是为了出国(我有很多机会出国),就因为澳洲男人处事简单,好相处。

我太渴望有个家了。我们7年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不无甜美,障碍也在所难免,最大的挑战是“金钱”和“性爱”。

这是东西方文化在婚姻里的最大冲突。在中国,两个人一结婚,就变成了一个人,他们好得象一个人似的。而在这里,两个人无论好到什么程度也是两个人,在钱上分得清清楚楚。这并不等于离心离德,这就是他们的文化……

逸裟:在国内我是一所重点大学的英语教师,嫁到这里后在一所高校当中文教师。我承认和这位洋丈夫结婚就是为了绿卡,但我不想骗了绿卡就走,我愿意真诚地和他过一辈子。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我和我的先生在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消费和消遣,无论如何也统一不起来。我白天工作很累,下班一进屋就想躺下,他累了一天下班后还要去打球、跑步。周日我很想在家安安静静休息,先生却一定要开车到很远的地方体会大自然。我喜欢节省花钱,每个月存一点钱,他则喜欢用信用卡,超前消费。我家的房子、汽车、家电全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他每个月都要把钱花光。

我总觉得本地人太崇尚享受,我们又太主张节俭。要维持婚姻,又改变不了我的丈夫,往往是压抑和委屈自己。这也是中国女人对外嫁婚姻的一种付出吧。

风絮扬:我前两天去中餐馆吃早茶,兴冲冲吃到半截儿时,来了个老外和一个中国女人。我打量一下这女人,我的妈呀?!不但丑得可以,还特邋遢。结果是我胃口倒了,再也吃不下去了。谁嫁谁不管我的事,我也不反感。但从纯审美的角度来讲,嫁老外的大多数是丑女,哪来的美女呀?上面发生的事不只一回,我也经常听别人这么讲。我觉得应该给中国的美女讨个公道,纠正一下错误的观念。

嫁老外的有两大类人:一是从中国嫁到外国的,二是来到外国再嫁外国人的。

这第一类人相对来讲,会长得比第二类人好一些。老外到了中国,开了眼界,多少也了解一下行情。他们近朱者赤,审美观大大提高,不至于还选那种被好莱坞歪曲形象的典型中国“美女”(每次见到外国电影电视广告上的中国“美女”,我都觉得她们真丢中国人的脸)。这第一类女人中上当受骗的不少,她们大多并不了解国外的情况,她们的外国老公不过是运到南方的北方大白菜,再运回去就什么都不是了。当然这第一类中,让老外上当受骗的也不少。

这第二类中丑女占大多数。要么是面黄肌瘦,瘦小枯干的典型黄脸婆;要么是五大三粗,毫无修饰的邋遢婆。她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眼睛比林亿莲的还小,却丝毫没有一点她那样的独特女人味。她们的外国老公可怜,还以为自己真找到“美女”了呢!其实长得丑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品质,有的人长得丑却很可爱。但我为什么吃不下去饭了?因为有些女人明明知道自己按中国人的标准是典型的丑女,却要装作不知道这一点。被几个昏了头,爱猎奇的洋人看上了,就真以美女自居,不可一世了,可恶!让人恶心的不是面貌的丑陋,而是偷换概念,心灵的丑陋。

什么是中国的美女?中国的真正美女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饮食起居样样讲究。老外呢?他们是样样将就,再有钱,他们也就吃贵点并不一定好点的土豆条罢了!他们懂唐诗宋词吗?他们有几个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他们怎么能有那种本事对付中国的美女呢?怜香惜玉,精明能干的中国男人怎么会拱手把美女让给老外呢?有哪个出名的大美人嫁老外了?如果有个别美女嫁了老外,那可是凶多吉少,好的以离婚收场,不好的要红颜薄命了。

我呼吁:嫁老外的大多是丑女,不要再把美女胡乱扯上了。还有好莱坞的那帮人,你们是不是也听听中国人民的心声:不要再让那些丑女人扮演中国美女了。我们中国也有大眼睛丰胸长腿的美人。你们是不是也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化素养,别再做井底之蛙,什么事都想当然了。对于嫁老外的女人,我们不要因为她们嫁谁而反感她们,中国有一句俗话: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若梦若戏:一个中国女人和一个外国男人在一起,而这个中国女人往往是其貌不扬,属于被中国男人贬为“黄脸婆”的那一类,于是中国男人就得出结论:只有丑女人才会去嫁外国男人。这个结论不无道理:一个中国女人在中国长大,首先受到中国男人的挑选,中国男人挑剩下的,才会落到外国男人的手中。而中国男人的择偶标准不外乎一条:长相。他们挑剩下的,自然都是丑女。

使我感动的是,那些被中国男人忽略的“丑女”,在外国男人那里找到了爱。并不是外国男人看不到那女人脸上的皱纹和斑点,好莱坞和百老汇对女人的审美观,与中国男人并无二致,但很多外国男人能够超越长相,去发现一个人的特点和内心,这使我身为女人十分感动。

西方人能到非洲去拯救难民,到亚洲的贫困地区去教英语。在中国人眼里,非洲人不值得拯救,因为他们智商低;丑女人不值得去爱,因为她们是劣等公民。中国男人在生存竞争的路上跑得太远,已经完全丧失了对弱者的同情,更谈不上去爱丑女了。中国女人也不例外——有几个女人能够出于爱心去嫁一个穷人?在今天,当整个中华民族一齐为金钱发疯,挑选配偶自然也就成了一个排序活动:长得美的排在上面,长的丑的排在下面。从女人的角度看,则是按照成功的程度排序,而对成功的衡量,不外乎名和利。择偶的过程对于中国男人来说,无异于远古时代的打猎,谁打到了最难打的猎物,谁就是英雄。中国男人不无骄傲地把他追到的女人带到众人面前,也是一种生存竞争成绩的展示,正如他向别人展示他的奔驰车,他的花园洋房。

对于那些握着中国丑女的手的外国男人,中国男人爱批评他们没有眼光。外国男人真的没有眼光吗?外国中小学(微博)里崇尚的青春偶像与中国男人崇尚的女人外表的标准几乎相同。外国男人在青少年时期受生物本能的驱使,同样会去追求漂亮的外表。等他们长大以后,尤其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后,就不再仅仅追求漂亮的外表,而更看重心灵的撞击,思想的交流,这是他们在生物本能之上的一个超越。中国男人不能接受丑女,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基于生物本能的生存竞争阶段——一个人在最基本的生物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是不会考虑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的。美女能激发中国男人的性欲,而丑女则不能,这反过来也说明了中国男人还停留在满足性欲的阶段。

苏小红:我曾听到很多中国女人说,她们喜欢和外国男人在一起,因为“感觉好”。外国男人从不吝啬夸奖别人。他们还给了中国女人应有的尊重。我也曾听到不止一个中国男人说,如果你想追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首先要打掉她的骄傲。中国男人对自己的妻子,往往是“批判,批判,再批评”,还美其名曰“为你好”。中国男人还拒绝给女人送花,理由是“我给你更实际的东西”。现在有了外国男人做比较,中国女人怎能不弃暗投明?!

在外国的中国男人都在抱怨,现在“有爱心”,“贤惠”的妻子越来越难找了。“有爱心”就是无私奉献。“贤惠”者,逆来顺受也。的确,无私奉献者是少了,中国男人只好回大陆去找新娘,用绿卡来换取暂时的顺从和一点居高临下带来的快感。可怜的中国男人,为什么不能以自己的爱,去赢得别人的爱呢?

除了长相,中国男人的另一条求偶标准是年龄。浏览报纸上和网上的征婚启事,你会发现,所有中国男人都要求女方年龄比他小。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男人往往要求对方比他小一到五岁。三十到四十的男人则要求对方比他小五到十五岁。过了四十岁的中国男人,就必须在他女儿甚至孙女年龄的女人中找对象了。而外国男人给出的年龄段通常是他自己的年龄加上和减去五岁。我曾遇到一位大陆来的女留学(微博)生,嫁了一个比她小九岁的加拿大男人。她说当这位二十五岁的加拿大同学向三十四岁的她求爱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娶一个比自己大九岁的女人,在中国男人是不可想象的,几乎等同于失败。

中外征婚启事的另一不同是,中国男人罗列的是他们的成就:学位、职业、经济状况,等等。外国男人罗列的是他们的个人爱好和特点。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受朋友之托,帮她的姐姐在网上浏览征婚启事。我把适合她年龄的征婚启事一条一条的翻译给这位女士听。听了四五条后,这位女士不耐烦了。怎么他们都不提提他们的经济情况,有什么学位这些重要的,都是罗里罗索讲他爱看什么电视节目,爱玩什么球这些废话,这些于我有何相干?这个问题问出了中国人和外国人在求偶标准上的根本不同:中国人是在进行一种排序活动,正如考大学,什么分数,就决定了你上什么大学。一个萝卜一个坑,劣质萝卜休想混到高等坑里去。而外国人是在找一个伴侣,一个能兴趣相投,心心相映的人。

木白:婚姻如脚上的鞋,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即便国人之间的婚姻,也不都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出来的人多不是居委会的人,若还对谁嫁谁感兴趣,有点说不过去似的。

深蓝如我:在澳洲,异族通婚的事多,洋人爱上中国女人很正常,中国女人爱上西方男人也可理解,不用大惊小怪。有魅力、有品位的中国女人往往找不到合适自己的中国男人,只有在白人里她们才能寻觅到幽默、潇洒、睿智、通情达理、善解人意而又阳刚十足、魅力四射的男子汉,只有在西方世界里才能得到她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爱情。

紫花果:我是一个中国女人,我欣赏优秀的中国女人,我不愿看到我的同胞姐妹在感情上受到伤害,特别是受到她用青春和真情,用初吻和热血奉送的那个中国男人的伤害,我理解她们的选择,如同她们选择加拿大生活一样,改变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我更佩服她们的勇气,与一个不同文化、不同母语、不同表情的人朝夕相处谈何容易?需要更大的牺牲、容忍和付出!一旦失败,她们承受的是更为残酷的精神压力,伴随着对更多异性向往的破灭,她们会有更多的无奈、失望,还有来自民族的,世俗的……

当然,她们的选择无疑伤害了中国男人的自尊心和民族感情,特别是曾经爱过她们的中国男人。我不知道当一个男人爱一个同族女人时,想过他正在爱一个国家,爱一个民族;他伤害一个同族女人时,他想他正在伤害一个国家,痛恨一个民族…我只知道当一个女人想嫁一个男人时,她需要的是呵护,是安全,不管这个男人是什么背景,也许就这么简单,不管她多么优秀。

红荷:上星期日,在一个朋友家参加party, 一个英裔澳洲丈夫几乎俘虏了所有女同胞的“心”,他对怀孕8个月的中国妻子的体贴入微,对妻子长时间迷恋的目光,对妻子的真情流露,让我们几个女同胞真的有心碎的感觉,一种失去呵护和爱抚的感觉,尽管我们都不曾离婚。在国内的公园里,我们看到过热恋中的情侣和相互搀扶的老人,我们不以为然,因为那是青春的彰显和生命燃尽时的珍爱和怀念。

我相信这位一句中国话不会说的中国女婿决不会想到我们当时的感受,就象他们要离开一个中国女人时,不会想到要用含蓄的言语去表达一样。

小琴:作为一个中国女人,我欣赏中国男人的责任感和面对压力的坚强意志,社会和家庭使他们付出更多的艰辛,也正因为这样,他们不想再付出他们本想付出应该付出的,也失去了应该得到不想失去而失去了的…应该说,不管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中国女人是优秀的,中国女人的善解人意、包容、贤惠、聪明能干是很多民族不可相比的,也是西方男人爱上中国女人的情结所在,我认为他们同时爱上的也正是中国的文化!当他们制造浪漫想征服一个黄皮肤黑眼睛会写方块字的中国女人时,难道不正是东方魅力最绚丽的时刻吗?

不论男人和女人,不论白皮肤的还是黄皮肤的,不论世界的还是民族的,人生都不可能完美,只要曾经拥有,只要懂得珍惜,只要学会感恩,人生就是美丽的!

Viking:中国男人﹐特别是有条件挑的﹐对女方年龄外表要求较高。而外国男人﹐有点深度的﹐对女方的内秀更看重。而再美的女人又能红颜几年呢?那么更不用说那些已不青春的独身待嫁的女人了﹐ 她们是不被年龄相当的中国男人考虑的。从这个前提推下去﹐ 外国男人比中国男人更贴心﹐浪漫。

阿赣:我的观察是中国男人娶走了最好的中国女人,而最好的中国女人也嫁了最好的中国男人。老外男人娶走了最好的老外女人,而最好的老外女人也嫁了最好的老外男人。而那些嫁了老外的或娶了老外都是条件不太好的。

华夏一侠:我楼下有一个中国妇女,三十多岁,每周五到楼下拖垃圾桶,我们偶尔会碰到,聊上两句。因为年龄相差较大,我认为她对我说过的话是没有保留的。她总是说很羡慕我们年轻一代的留学生,开好车,租着周金200的房子。我说不是人人都这样,我是留学生中20%的那一批。她说,本质上还是不同的,现在的留学生,尤其是来念高中,语言的,经济上要比她们那一代的好很多。

当初她之所以嫁了个老外,多少还是有一点自私的。绿卡、汽车、房子。可是今天看来,她的生活是很不如意的。虽然时下也有很多中国女孩子和老外在一起,但可以说,不那么功利了,很多是为了图个新鲜。但一谈到婚姻,就不一样了。我问过我们的老外同学:你们怎么看中外的婚姻?他们说:“SOME IS LOVE,SOME IS BULLSHIT。”一位鬼妹更是说:那怎么可能,他们连调情都不行!

言外之意:找中国女人的大体也是个LOSER了。

我那位楼下的邻居刚来国外时有个中国男友,叫杨晓,可杨晓没有绿卡,没有车,没房子,后来杨晓回国了。当五年后她和鬼佬回国探亲时,见过一回面。杨晓开着大奔把他们从没星级的破旅馆送到当地最好的四星级酒店时,她说:“她不后悔,她没脸再后悔了。”在国外坐大奔跟在国内坐大奔,感觉是不同的。

孙尧:中国有一句顺口溜描述待嫁女儿心,「一等人嫁老外,二等人嫁到港澳台,三等人留在家乡做灶台」,这样的顺口熘虽然深具讽刺的味道,但却真实的描绘中国女人内心的悲凉。

在广西的阳朔有一条「西街」,开着几十间中西合璧的小酒馆,每一间小酒馆其实代表着一段中外联姻,厨房里看到的都是现代的卓文君。中国人虽然骂这些嫁给老外的女子崇洋媚外,但却阻止不了更多女子到这儿追求她们的幸福。满街的外语补习班,把阳朔山水妆点得有些怪异,让人摸不清这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经常有中国朋友问外国朋友:“你们外国人为什么喜欢交不怎么漂亮的中国女友?”当然,我也听人半开玩笑地说:“不漂亮的中国女孩子不用因为嫁不出去而发愁,她们可以嫁给老外呀!”难道西方男人就这么没有眼光吗?实际上,并不是看不到中国女人脸上的皱纹和斑点,但不少人能超越长相,去发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大部分中国男人的择偶标准不外乎一条:漂亮。

愚人:中国妞嫁给洋人的不少,洋妞做咱中国媳妇的也不少见。来外国这么多年来,我见识过许多个混血家庭。在这些家庭里,丈夫都是改革开放后从大陆来的哥们,他们的洋媳妇则来自外国本土的东西南北中。在我的居住地,有几个比较成功的混血家庭,在华人社区里一直被大家广泛看好。以前我听说,娶洋妞的中国男人叫为国争光,中国女人嫁给老外叫人才外流。其实,婚姻的好坏应该靠运气和缘份。只要两人觉得幸福,异族通婚也不值得非议。有许多外国姑娘在作了中国媳妇以后,也和咱东方女人一样,温柔贤惠的不得了。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煜然)

其他信息

  • 新闻来源: 滴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