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市民人居幸福感,近年来,巴南区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抓整治、惠民生、重常态、促镇街”的工作思路,加强城市管理设施建设,切实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全心全力为市民营造一个舒适、安全、卫生、文明的宜居城市环境。
“巴南区以建设‘大美巴南’为契机,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称,十三五期间,巴南区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美化城市形象,办好市政民生工程,全力打造“江南新城”,建设幸福家园。
6个农贸市场
切实解决买菜难问题
今年2月,位于巴南区鱼洞街道的金竹园片区农贸市场建好并投入使用,原本以路为市、买菜难的现象得到改善。据了解,金竹园片区有企业100余家,周边居民约5万人,由于一直没有配套超市和农贸市场,自2013年起,金竹园片区便逐渐形成“马路市场”,约150户商户在此占道经营,以路为市。
配套设施的不完善给周边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市容建设。但对于附近居民来说,东城农贸市场较远,所以大部分居民选择在“马路市场”购买瓜果疏菜。这也是金竹园片区“马路市场”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为方便市民生活,让市容清爽整洁,巴南区市政园林管理局会同鱼洞街道,协调社会企业出资,在金竹园片区新建农贸市场。今年2月,经营面积2000平方米并带有数十个停车位的金竹园片区农贸市场投入使用。
据悉,近期巴南新建、在建和准备新建的农贸市场达6个。这些农贸市场建好后,将解决周边十余万居民买菜难问题。
26处新增停车场
停车难成为过去式
“水上世界挺不错,就是附近停车太难了。”去过巴南区巴滨路公园的市民对停车问题有些抱怨。随着巴滨路茶花广场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巴滨路公园停车难的问题将在今年得到有效缓解。
巴滨路公园是巴南区打造重庆中央活动区(CAZ)的重要项目,园内的“冰巴水世界”已建成开业,聚集了不少人气。游客多了,停车难问题接踵而至。为方便市民出行,巴南区规划建设巴滨路茶花广场公共停车场,该停车场占地面积4657平方米,建成后将提供200个车位。“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内部结构装修作业,预计今年内开放使用。”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巴滨路茶花广场公共停车场只是近两年巴南区规划建设的停车场之一。去年下半年,巴南区编制了巴南区停车专项规划,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156处,共规划公共停车泊位2.38万个。其中,规划新增公共停车场26处,规划泊位4800个。
“2015年,巴南市政整治11个停车巷,启动了12个停车场建设。”巴南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局长严蕾介绍,其中,巴文化公园配套停车场、龙洲湾人防工程公共停车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可提供671个泊位。
20座新建公厕
不仅实用还美观
2015年,巴南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将市政公厕建设当作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民生大事来抓,牵头负责新建公厕20座的重点民生工程任务。
“在公厕设计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两注重’。”严蕾介绍,第一个注重体现以人为本,即公厕不仅要达到干净卫生、方便节水、防臭环保等规范要求,还要充分考虑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如厕问题;第二个注重是在公厕的外观设计上强调与周边环境、建筑风格相协调,真正形成“一厕一品”、“一厕一景”。
选址问题往往是公厕建设中的难点,而巴南市政却将选址变成了公厕建设中的亮点。据介绍,巴南区在公厕选址上着力突出“民意”二字,让市民主动参与公厕选址,多方征集老百姓意见,让民意做主。
首先,在初步选址地召集居委会、楼栋大会通报拟建情况;然后,在选址地附近居民楼栋张贴公示告知居民,居民如有不同意见,可及时向所在街道、社区反馈,大家共同协商,如协商无果,则另行择地。此外,还在巴南电视台、巴南报等媒体上公布拟建公厕地址,以征求市民意见。
如今,巴南区的新建公厕已和谐地融入所在地园林景观,成为实用又美观的靓丽风景线。以炒油场公厕为例,仿古式的外观造型不仅给人以干净卫生的体验,更体现了返璞归真的文化价值,得到了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