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这个世界有两个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一向以口诛笔伐的形象示人的李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但翻开10年前出版、近日再版的《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就会发现,曾经的李敖,对待李文这位爸爸的天使,百般温柔,在牢中说尽了“好话”。日前,李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在半个小时的通话中,李敖除了听力有些下降外,思维清晰、不时还和记者开几个玩笑,对孩子的教育、对感情的理解、对婚姻的态度,甚至对哪位作家的不满,李敖都直言不讳。这或许就是他的“只争朝夕”、“与人斗其乐无穷”,每日读书、写字丝毫不浪费自己的老年生活。
李敖
玩微博是为了起哄
“这几个月,为了《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 80 封信》,受尽窝囊气,但仍问世了。 ”今年76岁的李敖在微博中这样说。打开李敖的微博就会发现,李敖有210多万的粉丝,可他关注的人却只有儿子李戡、陈文茜、赖岳忠3个人,近日在微博上平均每天都发2条以上消息的李敖,引用了一句名言,不服老地说:“与人斗其乐无穷”。
辽沈晚报:为什么您只关注三个人呢?
李敖:因为我不认识别人啊,我的微博是赖岳忠帮我申请和设计的,自然他就把他自己加进去了,陈文茜也是他帮我加进去的。
辽沈晚报:玩微博感觉怎么样?
李敖:写字别人都写不过我的,每次140个字我写的都很满。最开始玩微博是为了起哄,觉得好玩,和年轻人争奇斗胜也很有意思啊。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与人斗其乐无穷啊。
辽沈晚报:之前都说您是一个不会用电脑的人,现在水平如何了?
李敖:今年微博开始流行,最初我就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让别人教我打字,后来Ipad2出来了,我就开始用手写的,不过也觉得挺对不起Ipad的,我只会这一种功能,有点浪费。
辽沈晚报:您在微博中说的窝囊气是指什么呢?
李敖:哦,是指自序中省略掉了16个字,用省略号代替了,我很奇怪的是,10年前在北京出版都没有删,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要删掉了。
物质基础对孩子成长很重要
李敖之前曾提及多次,自己疼孩子的方法,就是偷偷的给他们塞钱,而这种方式与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但看着现代社会美国式的消费观,他也有着自己的担心,而幽默风趣、针尖麦芒从来都是他的作风,这次也没有例外,他拿李文鞋子的数量开起了玩笑。
辽沈晚报:您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李敖:我觉得物质基础很重要,我是穷过的,一天只能吃到一顿饭,青春的岁月都在为了衣食而奔波,做事情也没有信心,这也是种压迫和折磨,人穷志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觉得给孩子机会,物质基础还是正确的。
辽沈晚报:那对于李文的美国式消费观你适应吗?
李敖:李文的消费方式跟我不同,她有200多双鞋子,花起钱来不管不顾的,但这不怪李文,这都是大环境造成的。后来我看新闻说某个国家的王妃有1000多双鞋,这也可以说是衡量物质基础的程度啊。
辽沈晚报:李文在接受采访时,说您年纪大了,钱没有那么多了,她了解您的辛酸。不知您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呢?
李敖:人长这么大,什么地方都是要用钱的,我以后能留给子女的也有限,现在就只争朝夕了。
亲情、友情、爱情看得比较淡
在《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中,李敖展示了自己温柔慈爱的一面,与所有人眼中的李敖不同,80封信虽然是李敖当时在牢中其他的不能写才动笔写下的,但也可见他是一个对孩子溺爱的父亲,对亲情很珍惜。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提起人生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李敖却说,“看得都比较淡”。
辽沈晚报:不知道您会如何表达对孩子的感情呢?
李敖:亲情、友情、爱情,在我看来这都是人的私情,我看得都比较淡,过分的感情用事不好,小孩子对大人过分的依恋也不好。要疏远一点,我基本都不太主动去找他们,要钱就给他寄过去,一切尽在不言中,很实惠的。
“裸婚,还是不裸婚”,是困扰许多80后一代年轻人的头等人生大事。裸婚,需要双方坚实的爱情根基和持续不断的长期艰苦奋斗。不裸婚,需要一方或两方实打实的物质财富做保障。对于活在当今不正常又不正常时代的中国80后而言,裸婚或不裸婚,从人类男女两性的进化视角来看,不过都是适者生存王道的一种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新闻周刊》7月18日)
婚姻和爱情不一样。爱情可以没有物质做支撑,只要在大量喷涌而出的性荷尔蒙和使人快乐愉悦的多巴胺的鼓动下,单纯浪漫的爱情就可以冲动地达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的至高境界。然而,婚姻却是现实的,而且很现实,每日都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就是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当然,同时还有爱情的话,那最好不过了。对于爱情,人类男女有着普遍的共识,然而对于婚姻,则天然有异,或者说,至少不完全相同。可以说,就婚姻而言,女人是巢穴动物,遗憾的是,男人却不是。于是,这就无可避免地造成了男女婚姻的诸多矛盾。
幸运的是,这样的矛盾并没有失控,达到完全不可调和的地步,不然人类就会绝种。这是人类千百万年逐渐进化出来的一种适应机制——裸婚或不裸婚,需要根据当事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客观条件审慎抉择。如果确实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到不裸婚,而又不得不结婚,比如,女方年龄逼近最佳生育大限,或者未婚先孕了,或者自身条件不允许再投入择偶市场自由选择,那就必须选择裸婚,然后夫妻一起奋斗打拼,创造未来的幸福。在这种情况下,裸婚成为必然的上策,而不是什么下策,选择裸婚就成为一种明智之举。
社会经济剧烈变化的年代和国度往往加剧男女婚姻的矛盾冲突,造成许多悲剧的爱情和婚姻。中国80后一代的父母的结婚,用现在的裸婚一词来形容,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今天步入时不待我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生阶段的80后,却尴尬地不得不痛苦地面临艰难的抉择——“裸婚,还是不裸婚。”在大城市房价不断高企的这个不正常的时代,不裸婚,要么一方有经济实力买房,要么双方合伙起来有经济实力买房,即便大笔举债也在所不惜。对于后者而言,显然是一种寅吃卯粮的策略——冒险,却有最大化收益的可能,因而值得。
万物存在的最终目的,包括自诩为灵长类的我们人类,在达尔文主义者看来,不外乎是自身基因传递(生育最多、最好的孩子,并使他们成长为具有繁衍竞争力的成人)的最大化。因而,面对严酷的大城市生存之境——少数人有数套房但自己不住,而可怜的大多数人则悲惨地连立锥之地都没有,属于后者的男女,就必须聪明地进化出一套新的婚姻机制,才能使自己的基因传递利益最大化。于是,在所难免的裸婚、男女小三、戴绿帽子就横空出世了。
150年前,查尔斯·达尔文在其震撼全世界的煌煌巨著《物种起源》中,以看似冷冰冰但却包含善意提醒的口吻指出:“世间万物,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此看来,要是听达尔文谆谆教导的话,80后的裸婚或不裸婚,就根本不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
大自然中的浪漫爱情
科学网(kexue.com)讯 浪漫早已不是人类的专利,动物们也会制造浪漫,比如你意想不到的蜻蜓。
俄罗斯有一名男子梅德(Chelyapin Dmitry)日前和家人到湖泊附近野餐时,发现一对正在交配的蜻蜓竟然围成爱心形状,他赶紧拿出相机捕捉这特别的画面,并且表示,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大自然处处充满爱!
居住在车里雅宾斯克(Chelyabinsk)的46岁男子梅德日前和家人到附近的一处湖泊野餐,突然发现有一对蜻蜓正在交配,而且还是围成最浪漫的爱心形状进行,梅德赶紧放下手中的叁明治,拿出数码的相机将这特别的画面纪录下来,整个过程持续20分钟。
梅德表示,看到的时候只觉得很惊讶,没有考虑到他们正在做爱和延续生命,而觉得尴尬,并且认为,任何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原因存在,而这幅景象正是象征着爱情无所不在。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制图:吴薇H114
近日,号称海岩“生死恋三部曲”的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新《玉观音》、新《永不瞑目》陆续登陆各大银幕。此一串新剧与旧版之间不过十年光阴,如此旧版的未老新拍,背后是否埋伏着新版也将未老先衰?翻拍剧的走俏莫非是回锅肉黄金时代的来临?
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排排坐分果果
就最先上映的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来说,它对于原版最忠实的继承恐怕只是剧中人物的名字和关系的大致定位了,在这一场的“拯救”中,导演乔梁一厢情愿地放大了龙小羽和祝四萍的纠葛故事,上演了一出两男两女相互争夺的四角恋情。
旧版韩丁原本面对的是:赢了官司或许会丢了爱人,输了官司又貌似在背后用小针扎——情的两难,他如何抉择,是让观众一直揪心的悬念。而在新版里,贾乃亮版的韩丁就轻松多了,整个故事被四个主角平均瓜分,新版韩丁不知是淡定过度还是真不是那么稀罕罗晶晶,总是摆出一副这也可以那也行的随和表情。
旧版《拯救》中处于绝对配角的祝四萍,也在新版中迎来了彻头彻尾的翻盘,成为几乎可以与罗晶晶并列的女主角之一,从此,此剧不分主线副线,也不再分男女一二号,秉持来者有份的原则上演了一场“排排坐分果果”。
新版《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除了四位主演,还有一位从未在镜头中出现、却时刻标榜着自己存在的绝对主角:导演乔梁。不得不说,这位导演有着随性的风范。新《拯救》第一集,导演就放出了“导演上任三把火”中的第一把,韩丁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就看上罗晶晶了,于是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地就甩了现女友,罗晶晶几乎没怎么犹疑地就住进韩丁家——这个当时跟她还没见过几面的男人,一切快得像是按了快进键。且片中男女主人公的随便,也让观众们感叹果真是除了春运能提速的都提速了。导演想抖包袱的急切心情,在前几集非正常的信息容量下,昭然若揭。罗晶晶也由此成了不倒翁,今天自己更爱谁完全取决于当天的风向。
海岩“再见江湖”?
《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曾帮助海岩攻下舍我其谁的编剧山头,也曾让海岩剧烙印为一种都市爱情的独特文体。十年之后,当这三部海岩剧各加上一个“新”字后,放大的不仅是时光的流逝,或许也是海岩作品生命力周期的衰弱。
面对浩浩荡荡而来的翻拍大军,海岩剧继琼瑶剧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拒绝的架势,与其挣扎反抗,不如享受加入。其实,没有好剧看的时候,观众并不排斥翻拍,毕竟每个时代背景下都有各自的经典故事和爱情范本,但是翻新至少要显示出与时俱进的诚意。毕竟站在旧版的肩膀上,可能看得更远,也会摔得更惨。
早在新版三剧上映之前,据说海岩就已经放话:“翻拍不成功,就彻底退出江湖。”如果此话为实,根据到目前为止观众的反映来看,我们还真不得不为海岩的“再见江湖”捏一把汗。
新《玉观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在某知名视频网站上为新《玉观音》打出了“这出撕心裂肺的生死爱恋与海岩无关”的招牌。神马情况?难道说,这是一场与原作同名同姓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新版《玉观音》有多处改变。恋情升级:从安心、杨瑞、毛杰之间的三角恋变为五角,不但增加了钟宁的戏份,也为毛杰配备了一名单恋他的女生。增加刺激的枪战:与旧版注重爱情线路和人物心理相比,新版顺应商业市场适时地加入了更多的枪战元素,逢迎年轻观众的口味。大团圆结尾:毛杰为保护安心而死后,安心幸福地与杨瑞牵手走进了两个人的未来。
从对人物的塑造来说,旧版中孙俪饰演的安心,有着内心对于自我安分与出轨的摇摆和谴责,有着现实中女性的犹疑心情和善良温柔秉性的纠结。而新版的安心,纯洁得就像是一座感化苍生的弥勒佛像,安详静候着广大观众的膜拜,每当导演想表现安心的善良、勇敢和博爱时,就会给安心各种角度的大特写,生怕观众感受不到圣水的洗礼。同时,安心也背上了更大的黑锅,她感情上的出轨造成了多人多场悲剧的发生,为“爱情”加“案件”的真情之路挖好了陷阱,时间一到,男主角们自会配合地摔个四仰八叉。
对于主角的归属,新版《玉观音》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犹豫。在旧版中,安心是绝对的主角,是绿叶衬红花下的那一朵红花,而在新版中,不时透露出丝丝反转剧的意味,杨瑞翻身成为了万花丛中一抹绿,所谓的“物以稀为贵”,钟宁围着杨瑞转,安心围着杨瑞转,最后甚至连毛杰也开始围着杨瑞画圈圈。
当然,新版也有其闪光之处,导演对于杨瑞和毛杰这两条线索的处理,也显示出一些喧嚣之后沉静的深思。在男人间的面对面,毛杰看到了杨瑞对于安心的付出,杨瑞也渐渐体会到毛杰桀骜不驯下的脆弱,两人在“更男人,更担当”这条路上的成长,也成为了动容人心的拨弄。 F105
■娱说
我就不明白了,中国古典文学,美好篇章多得不得了,为什么就围着《聊斋》打转呢?《聊斋》里面的狐仙花妖,各有各精彩,怎么大家就揪着小倩和《画皮》不放呢?
大银幕上才放了《倩女幽魂》,小荧屏上又开始放《画皮》。我准知道这部《画皮》三观正确,是古装版的原配保卫战,没想到男主角是凌潇肃——又一次本色出演?我不禁微微一笑。我笑里的乾坤,所有熟悉姚凌离婚事件的,都明白。凌的上一部戏《回家的诱惑》,他也是一个在原配小三间犹豫徘徊的男人。
《画皮》原作十分震撼,我不用翻书,也记得妻子为了拯救丈夫,喝下道士吐出的浓痰——中国传统女性,她们不说爱情,她们说的是节与义,婚姻就是她们的国家,丈夫就是她们的君主。到了电视剧里,佩蓉不算忠于爱情,她离开青梅竹马嫁了人;也不能算十分忠于婚姻,有一个庞勇在默默爱她守护她。这不免让人怀疑,她捍卫婚姻,是否出于“我的东西不能让人抢”的原始动机——当然这更接近我们这个时代的女性爱情观,却实在不像古人的。
小狐狸被王生所救,故而以身相许,这是一个传统的、旧式的报恩体系,难言对错。这在小唯嘴里是“找真爱”。这真爱是指爱人还是被爱?如果是爱人,那就不求名分、默默厮守也罢。如果希望被爱——这是贪婪吧?和真爱可搭不上关系。
既然我已经论证了这两位女士都不是真爱,那么也就谈不上什么真爱与婚姻的矛盾了。这片子,一如既往,宣扬我们当下的爱情观,那就是:爱情不重要,婚姻才重要。所以,王生拆掉佩蓉与庞勇是有理有据的,他才是有名有分的;而小唯胆敢插足佩蓉的婚姻就是罪该万死。我们现在的婚恋观,确实已经倒退到百年之前了。
最后再吐个槽:气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演时装戏的精壮汉子、潇洒OL,古装起来,可能又木讷又不搭,这……是谁之错,我可真不知道。
□叶倾城
●望牛墩
南方日报讯 (记者/卢真伟实习生/白洋)经中国民协专家组认可,望牛墩的七夕文化主题博物馆将命名为“中国七夕文化博物馆”。这是记者昨日在望牛墩镇“申报中国七夕文化博物馆汇报会”上获悉的。为建此博物馆,望牛墩投入了6300万元,这相当于该镇可支配财收的五分之一。
“要将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文化结合在一起才能传承”。望牛墩镇委委员卢广新说,该镇七夕文化主题博物馆本月底将动工。
望牛墩镇中国七夕文化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6300万元。该馆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和会议中心组成,是一个集图书、培训、展览、信息网络、会议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场馆。
望牛墩早在去年10月便向中国民协申请命名该馆为“中国七夕文化博物馆”。经过为期两天的考察之后,中国民协专家组认为,望牛墩镇自古便在七夕节形成“做贡案、拜七姐、赏供案”等风俗。2004年之后,望牛墩镇更是通过举办七夕主题文化活动,保护和传承了当地的七夕文化。中国民协副主席夏挽群说,七夕节的文化内涵对群众有教化作用,弘扬的是纯洁坚贞的爱情观,并希望望牛墩能为全国七夕文化守住“活体样本”。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则表示,牛郎织女传说与白蛇传、孟姜女传说以及梁祝传说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而七夕博物馆的建立将填补四大民间传说没有相应博物馆的空白。
如果你到天下第一村的周村去玩,不要忘了去看看董永墓。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董永卖身葬父则确有其事。
王军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的《太平御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刘向《孝子图》:……前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永谓钱主曰:‘后若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主甚悯之。永得钱葬父毕,将往为奴,于路逢一妇人,求为永妻。永曰:‘今贫若是,身复为奴,何敢屈夫人之为妻?’妇人曰:‘愿为君妇,不耻贫贱。’永遂将妇人至。钱主曰:‘本言一人,今何有二?’永曰:‘言一得二,理何乖乎?’主问永妻曰:‘何能?’妻曰:‘能织耳。’主曰:‘为我织千匹绢,即放尔夫妻。’于是索丝,十日之内,千匹绢足。主惊,遂放夫妇二人而去。行至本相逢处,乃谓永曰:‘我是天之织女,感君至孝,天使我偿之,今君事了,不得久停。’语讫,云霞四垂,忽飞而去。”
刘向乃西汉文学家,这段故事可以说是董永由孝子的故事变为浪漫爱情故事的滥觞。
千乘即今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董永自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因为家道贫寒,父死不能安葬,就跑到数十里外的於陵(今周村南)插草自卖,安葬父亲。有位姓傅的富绅感念此事,送给董永银两,让他回家葬父,且不要任何回报。但董永坚持在傅家做了3年苦工,后来娶了一位勤劳善织的姑娘,生活非常幸福。
三国时,曹植《灵芝篇》写道:“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东晋时,干宝在他的《搜神记》里记载了同样的故事。
到宋朝,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千百年来,经过不断加工改造,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天仙配》,董永的故事也由此家喻户晓。
在淄博市周村区东南四公里处的大埠山上,曾建有孝仙祠。
大埠山上苍松翠柏,景色清幽。孝仙祠东有池塘据说是七仙女沐浴的地方,西边的大槐树就是当年的媒人了。
孝仙祠又名董永庙、董永祠。其始建年代不详。据史料记载,明成化十五年(1479),长山县知县张誉募捐,义民许果增修建。嘉靖二十七年(1548),贡生孟岚重修,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石慎重修。
孝仙祠门前有一对高大的石狮,山门上书有“山门”、“肃静”四字,横匾刻“孝仙祠,长山县正堂肖学慎题”。门厅内塑有哼哈二将。
进院后,是顺山势修建的七级台阶。台阶上左右各有一只石狮。台阶之上便是董永殿,门楣上悬有“孝感天庭”金字大匾。
过甬道,来到董永殿后,隔院有三间北楼,称天仙阁。楼下有天仙木雕像。楼上塑有董永和仙女的雕像。道东有东西配殿,北面三间是佛爷殿,塑西天如来和十八罗汉像。孝仙祠西侧有槐荫书院,是当时长山县最高学府之一,明末清初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刘鸿训、刑部尚书李化熙等一批显官曾在此攻读而声誉鹊起。院内曾存有刘一相、曲迁乔、韩取善、韩萃善四进士题诗碑两通。
旧历七月初七和正月十五,这里有两次庙会,同时,庙前设有三、八大集,各地工商业及附近村民云集于此进行交易,各行各业的买卖热闹非常。
解放后,孝仙祠被毁。
董永墓坐落于韩家窝村北大埠山之阳,坐北朝南,墓葬封土直径8.8米,高约2米,四周有砖砌护栏。文革时,董永墓被扒开一个口子,墓碑被砸碎。如今,坟墓犹存,墓前有2004年新立石碑,上书“汉孝子董永之墓”。东汉桓帝建和元年修建的今山东嘉祥县境内的武梁祠石刻,即有董永孝养父亲的画像。
图为《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电影海报
12年前,一部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打动过无数少男少女的心;12年后,由原班人马打造的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又再次登上大荧屏,而这次留给我们的又会是什么呢?
有人说,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主角不是李亚鹏、也不是徐静蕾,而是纵横12年的这段时光。是的,当这一代人已经不再年轻,当他们要么旧情复燃,要么七年之痒,要么嫁入豪门遭遇小三的时候,我们谁还会相信他们曾经演绎过的“爱情”?时光已经老去,我们看到的是戏中人与戏外人各自演绎现实版的“将游戏进行到底”,爱情已狼狈不堪,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在无力的风中,被吹得很远很远!
12年前,他还是那个总爱穿格子衬衫、声音低沉的“杨铮”。12年后,他早已成为天后王菲的老公以及两个孩子的爹。曾经长发飘飘的追风少年,如今却留着胡子一脸深沉。他说,因为很多事,他要表现得沧桑一些。
12年前,她还是那个留着两条小辫子、爱眯着眼睛傻笑的“文慧”,如今回望起来连她自己都觉得挺二的。12年后,她是集“演员、导演、编剧、主编”等众多角色于一身,拥有亿万点击率的新浪博主——“才女老徐”。
12年前,一句“文慧,你听”的告白让我们感动得流泪,12年后,再次看到‘听海’的画面时,心情却无比沉重难受。12年前,文慧在雨中大胆喊出“杨铮,我喜欢你。”是天真烂漫、直率可爱;12年后,望着被挂在半空中整个打湿了的杨铮,文慧大喊,“杨铮,跟我回家吧。”却是任性中带着苦涩,二者貌合神离。
12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初恋的美好早已远去,而现实的残酷却悄然来临。这其中夹杂着太多太多的回忆,那些属于青春、浪漫、美丽和感伤的故事与人,都在我们脑海中不断盘旋。怀旧就像一种毒瘾,它让人痴迷而销魂,无论你怎样地铁面无情,在它拨动我们心弦的一刹那,再刚强的人也忍不住低声地抽泣。
“闭上双眼你最挂念谁?眼睛张开身边竟是谁?感激车站里,尚有月台能让我们满足到落泪……”12年后的杨铮和文慧,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我们还会想起他们吗?就正如那首主题曲《等你爱我》一样,显然,陈奕迅演唱的就不如当年陈明演唱的那般嘹亮、动人心弦,这并不是说陈奕迅的唱功不如陈明,而是,原来那些存于记忆中的美好已消逝,我们都再也回不去了!
广西西大明山保护区的冠斑犀鸟
一个名为“G-Trace绿足迹”的自然人文报道团队,在广西拍摄到冠斑犀鸟并录到清晰的鸣叫资料,对研究与保护这种十分稀有和濒危的鸟类具有很大帮助。
犀鸟是大型热带鸟类,在中国有5种,仅分布于西南边陲,都比较珍稀罕见。广西仅有冠斑犀鸟一种,但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广西西南地区几乎都有冠斑犀鸟分布。由于栖息地不断被蚕食,猎杀行为屡禁不止,冠斑犀鸟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目前广西确切知道有冠斑犀鸟分布的地区仅限南宁西南的西大明山自然 保护区,野生数量由之前的上千只急速下降到不足50只。
由于冠斑犀鸟的配对几乎是终身制,因此也被冠以“爱情鸟”的美称。但猎杀一只相当于毁灭一个家庭,现在,冠斑犀鸟的雌雄比例严重失衡,种群数量继续下降中。
此次绿足迹团队与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野外工作数天,终于找到冠斑犀鸟,十分不易。研究冠斑犀鸟十多年的南宁市动物园高级工程师阙腾程说:“在极大的捕杀压力下,冠斑犀鸟十分怕人,之前在该地区的多次考察均未获得完整的影像和清晰的声音资料。这次野外实拍的照片对于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和科 研机构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公众关注这个物种及栖息地的保护。
三毛(资料图片)
三毛与荷西(资料图片)
三毛离世20年纪念活动纷起
《三毛1943-1991》作者师永刚谈三毛
今年是三毛辞世二十周年,那些热爱三毛的人们,用歌声、用文字,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奇特女子的怀念:她的作品被重新编排再版,在纪念她离世20年的展览中,她穿过的衣服、亲手粘贴的相册、与荷西的结婚纪念物悉数展出,甚至有人希望像她那样来一次环球旅行,去一次撒哈拉沙漠。20年过去了,三毛依旧活在许多人心中。
不过,在一个被印象化、故事化了的三毛背后,究竟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又如何告诉人们一个更生活化、更加真实的三毛?本报记者日前在京专访了《三毛1943-1991》作者师永刚,听他讲述他所了解的三毛,和三毛那些少为人知的故事。
“当三毛自杀,有一种大时代的伤感,那样热烈追求真挚爱情,或者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时代是否随她而逝?”此前,师永刚曾用如许感慨在自己的微博上表达了对三毛的深切怀念。
文/本报驻北京记者 赵琳琳
她改变了一代人的世界观
师永刚十六七岁时,也曾经是三毛的粉丝。在他看来,三毛影响最大的时代,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时的中国刚改革开放不久,人们对一些新鲜事物总有好奇。三毛恰在这时出现,给那时的人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上世纪80年代,出境是罕事,人们对于世界的形象几乎毫无感知,我国台湾对很多人而言也颇具神秘感。
“但有一天,忽然有一位神秘女子三毛,穿着很波希米亚的衣服,说着嗲嗲的话,漫游到欧洲,遇到了外国人荷西,碰撞出一段很神奇、浪漫的爱情故事,接着又移居当时更加罕为人知的撒哈拉沙漠。这种东西一出现,立刻撞击了很多人的世界观,人们忽然意识到,原来人是可以这样的。”师永刚说,这更加不难解释,为何许多女性在遇到三毛的一瞬间就被征服,其中甚至包括今天已经大名鼎鼎的杨澜和陈鲁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