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7月2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世界上最大的核能生产国美国公布了其第一份有关是否需要在日本福岛核灾难之后提高安全标准的详细公开研讯报告。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的特别工作组表示,导致日本核危机的一系列事件不可能在美国出现,同时建议将更多精力用在如何应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上。

  尤为重要的是,美国核电站需要采取措施应对超出设计承受能力的风险,即核电站设计时并未考虑的因素。美国的很多老核电站可能不具备很强的抗震、抗洪以及抵御其他风险的能力。以下盘点的是美国年代最悠久的九座核电站。

  1.新泽西州牡蛎湾核电站

新泽西州牡蛎湾核电站(图片来源:Mel Evans)新泽西州牡蛎湾核电站(图片来源:Mel Evans)

  Exelon公司的牡蛎湾核电站座落于新泽西州汤姆斯河附近,1969年9月投入运营,是美国历史最久远的核电站。检查人员指出,如果电力供应中断,紧急排气程序将导致反应堆所在建筑内氢不断积聚,这种积聚据信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与牡蛎湾核电站一样,福岛核电站的沸水堆也采用Mark I安全壳系统。根据核能管理委员会特别工作组的建议,这种反应堆需要可靠的加固型排气设计。(福岛以及美国31座沸水堆中的巨大多数均采用加固型排气设计,特别工作组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可靠性。)

  2.纽约九哩岬1号机组

纽约九哩岬1号机组(图片来源:Constellation Energy via PRNewsFoto)纽约九哩岬1号机组(图片来源:Constellation Energy via PRNewsFoto)

  联合能源公司的九哩岬1号机组座落于纽约奥斯威戈附近的安大略湖东南岸,是美国运营时间第二长的核电站。这座核电站1969年11月投入运营,与牡蛎湾核电站相同,同时也采用相同的设计。根据日本核事故后进行的检查,这座核电站的主要缺陷集中于灭火系统、洪水检测以及建筑物排水系统。对牡蛎湾核电站进行的检查也发现类似问题。

  问题虽然相似,但两座核电站面临的未来不尽相同。Exelon公司2010年宣布,根据与新泽西州监管部门达成的协议,牡蛎湾核电站将在2019年关闭,较原计划提前10年。监管部门曾要求这家公司建造昂贵的冷却塔。九哩岬核电站2006年再次获得批准,将一直运营到2029年。美国的核能发电比重只有20%,每年的耗电量高的惊人,接近7990亿千瓦时,超过法国和日本核电站的发电量总和。

  3.纽约京纳核电站

纽约京纳核电站(图片来源:Entergy/NRC)纽约京纳核电站(图片来源:Entergy/NRC)

  京纳核电站座落于安大略湖沿岸,距离纽约罗切斯特东北部20英里(约合32公里),1969年12月投入运营。检查人员指出这座核电站存在一系列问题,大部分应急设备和其他基础设施均无法抵御地震风险。

  检查人员表示:“进水构筑物内的蒸汽加热管不具有抗震能力,一旦发生故障便会导致安全相关设备的运转出现软肋。柴油和电机驱动的消防泵也不具有抗震能力,一旦罢工便可导致灭火系统和水龙带卷盘无法使用。进水构筑物内通往供热锅炉房的天然气管道同样不具有抗震能力,一旦发生故障便会导致额外的火灾风险。”但检查人员仍旧指出,这座核电站符合当前所有与抵御火灾和洪水有关的执照要求。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缉毒局最近在哥伦比亚的一片红树林沼泽里缴获一艘毒品走私潜艇。这是该局在这个南美国家缴获的第一艘全潜式贩毒潜艇。它用玻璃纤维制成,全长30米,可以装载6名船员和大约8吨毒品。该船装配先进,内部空间很大,而且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国家地理频道》的一部新纪录片追踪了该局搜查和扣押这艘潜艇的全过程。

  1.沼泽里的庞然大物

沼泽里的庞然大物沼泽里的庞然大物(图片提供: Carlos Hernandez,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这是美国缉毒局(DEA)最近在哥伦比亚的一片红树林沼泽里缴获的一艘毒品走私潜艇。它是该局在这个南美国家缴获的第一艘能够完全潜入水中的贩毒潜艇。这艘用玻璃纤维制造的潜艇长100英尺(30米),能够搭载6人在水下停留长达1个多星期,它的潜水深度大约可达30英尺(9.14米),能够装载大约8吨毒品,据估计,这些毒品总价将近2.5亿美元。《国家地理频道》的一部新纪录片追踪了美国缉毒局搜查和扣押这艘潜艇的全过程,该纪录片的编剧兼导演史蒂文·霍贾德说:“它比高速游艇的运输能力更强,比人类用胃携带的毒品更多。”

  2.高科技潜艇

高科技潜艇高科技潜艇(图片提供:Carlos Hernandez,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以前的可卡因走私潜艇技术一直非常粗劣,例如潜艇只能部分潜入水下。但是美国缉毒局最近缴获的这艘可以完全潜到水下的潜艇,充分展现了贩毒潜艇技术的突飞猛进。例如,该艇拥有用于导航的GPS追踪卫星天线、非常先进的波导设备,并有电路、空调、卧铺、配备远程相机的潜望镜和卫生间。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美国缉毒局指挥官米沙·比亚斯特罗在该潜艇内部说:“你可以看到,在这里我们不用弯腰就能四处走动。我可以站直身体,不用担心头会被碰到。这里的空间很大,它同以前的贩毒潜艇相比,具有天壤之别。”

  3.可卡因潜艇的驾驶舱

可卡因潜艇的驾驶舱可卡因潜艇的驾驶舱(图片提供:Steven Hoggard,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以前缴获的一艘半潜式可卡因潜艇的驾驶舱有两个小窗户,驾驶员可以通过它们查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或者执法人员。这艘潜艇目前被停放在哥伦比亚图马科海岸警卫队站的干船坞里。与之相比,美国缉毒局最近缴获的潜艇能够完全潜入水下,它的经过不会在水面上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这部纪录片追踪了比亚斯特罗和两名美国缉毒局实地考察员——“托尼”和“里奇”在哥伦比亚最危险的一个地方寻找和扣押潜艇的全过程。

  托尼在纪录片里说:“我们在西海岸的一片红树林里发现一处存放可卡因潜艇的场地,这里有斜坡房屋,上面盖着油布。任何卫星图上都不会显示这里的画面,因为他们有意采取秘密行动。”该局认为,毒品走私分子利用这种潜艇悄悄把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可卡因运输到很远的地方,不会被人发现。纪录片的导演霍贾德说,他们可能利用“潜艇把毒品运往太平洋海岸的墨西哥,或者中美洲,并在午夜卸货。一些(可卡因潜艇)还有可能前往非洲和南美的另一边。”

  4.运行的可卡因潜艇

运行的可卡因潜艇运行的可卡因潜艇(图片提供:Ryan Hill,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哥伦比亚海岸警卫队的一名成员正在驾驶一艘以前缴获的半潜式贩毒潜艇。这部新纪录片还对首批可卡因潜艇的一位发明家进行了采访,这位绰号“潜艇先生(Dr. Sub)”的人目前藏身在墨西哥。霍贾德说:“我们去采访这位贩毒潜艇的发明家,并告诉他(美国缉毒局)刚刚发现这种全潜式潜艇时,他毫不吃惊地说:‘恩,六年前我就听说这种潜艇了。’因此,毫无疑问目前有更多(潜艇)正在秘密建造中。”据该局说,他们已经在建造潜艇的一些地方发现用俄语和法语写成的工程学文件。霍贾德说:“这说明有人在帮助他们建造潜艇,因为这些潜艇很先进,仅凭毒贩很难完成。”

  5.正在试验的可卡因潜艇

正在试验的可卡因潜艇正在试验的可卡因潜艇(图片提供:Ryan Hill,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哥伦比亚海岸警卫队的一名成员站在以前缴获的一艘半潜式可卡因潜艇上,帮助检测它的航海性能。美国缉毒局并不清楚目前到底有多少全潜式可卡因潜艇正在从事贩毒活动。另外,该局还发现一个刚刚浮现的更大威胁:遥控可卡因潜艇。霍贾德说:“想一想无人机的功能,你就知道这种贩毒潜艇的威胁到底有多大了。贩毒分子甚至可以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一座公寓里遥控潜艇抵达目的地。”“潜艇先生”在这部纪录片里表示,他认为遥控贩毒潜艇已经存在。他说:“我们确实还不具备这项技术,但是我们已经找到解决办法。大约在10到12年前我们就在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我确信这项技术已经存在,而且即将被采纳。”(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新社华盛顿4月30日电 (记者 吴庆才)美国总统奥巴马30日在与到访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会晤后举行的共同记者会上重申,美国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试图以任何方式遏制中国。

  奥巴马当天在回答媒体提问时重申,美国欢迎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并且美国已经与中国建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对话。他认为,中国成功使数百万人脱贫不仅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本地区和整个世界。

  奥巴马强调,美国所有的行动都不是试图以任何方式来遏制中国。

  他也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应该遵守国际规则和规范。

  野田佳彦在记者会上也表示,虽然今次美日联合声明中没有提到中国,但双方都视中国为亚太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他与奥巴马在交换意见时都认为,中国的发展对国际社会、对日本、对亚太地区都是一个机会。

  野田佳彦透露,他在会谈中还向奥巴马解释了去年12月他访华时向中方领导人提出的6点倡议,其中包括建立互信以及在东海地区进行合作以便推进双方基于共同战略利益基础上的互惠互利的关系。

  当天,奥巴马和野田佳彦还重申,两国寻求进一步加强双边安全与防务合作,以实现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新构想。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说,美日同盟对日本的安全以及这一地区的“和平、安全和经济繁荣”不可或缺。

  此前有观点认为,美日加强安全与防务合作矛头指向中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5)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社华盛顿4月30日电 (记者 德永健)一年前还活着时,本·拉登躲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一处大院,坐在电脑前不停地给下属写信;如今在被击毙一年后,白宫宣布将首次解密这些文件。

  奥巴马首席反恐顾问约翰·布伦南30日在华盛顿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表示,本周之内,西点军校反恐中心将在官网公布这些文件,这是美国首次解密在拉登寓所缴获的文件。

  拉登生前据信为躲避美军追杀,不敢打电话或上网,只能借助书信向下属发号施令。通常他会在电脑里敲出信件内容,然后由身边的信使传递给“基地”组织其他头目。

  布伦南援引一些信件内容称,拉登曾对下属感叹“基地”组织前途未卜,“新上任的基层领导人经验不足,这会让我们重蹈覆辙”,他写道。

  另外有下属在回信中说,在外人眼中,现在的“基地”组织巧取豪夺,不仅炸毁清真寺还滥杀无辜,拉登表示赞同,并说相当一部分穆斯林民众已对“基地”组织失去信任。

  提及美军对“基地”组织的穷追猛打,拉登也忧心不已。布伦南称,拉登在一封信中敦促“基地”组织头目赶紧从巴基斯坦部落地区撤出,以躲避美军战机的监视和轰炸。

  美国《时代》周刊早前刊发的一篇文章也称,拉登20岁的儿子哈姆扎就藏身在巴基斯坦部落地区瓦济里斯坦,对此拉登很是担忧,力劝儿子赶紧撤退,逃往安逸的海湾国家卡塔尔。

  不过文章也透露,直到2011年5月2日被美军击毙,拉登一直密谋再对美国发动大规模袭击,他曾敦促手下挑选“圣战”战士,派他们回到各自国家学习飞行技术,不过拉登似乎信不过美国籍恐怖分子,这令袭击的可行性大大减少。

  美军击毙拉登之时,在阿伯塔巴德的大院里缴获大量文件、视频及电话号码。此前美国曾公布一些录像,其中一份显示拉登胡须花白,手握遥控器在看电视,而当时播放的正是他向外界发表讲话的新闻节目。(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4月30日电(记者易爱军 冉维)美国和日本领导人4月30日在华盛顿会晤后重申,两国同盟关系系亚太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的基石,两国寻求进一步加强双边安全与防务合作,以实现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新构想。

  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在白宫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举行会晤。双方在会晤结束后发表联合声明说,国际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亚太地区面临各种挑战,美日同盟对日本的安全以及这一地区的“和平、安全和经济繁荣”不可或缺。

  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称,此次美日首脑会晤的主要目标是确定两国21世纪伙伴和同盟关系的“共同愿景”。奥巴马在会晤结束后与野田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按照他们一致同意的构想,双方认同美日同盟仍是保持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同时也是维持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基石”。

  奥巴马说,双方还承诺深化两国贸易和投资关系,加强在核安全、清洁能源和网络安全方面的合作,以提高彼此的经济竞争力;双方寻求构建一个国际规则和准则得以维护、各国致力于维护地区安全、商业及航行自由不受阻挠以及争端得以和平解决的亚太地区;双方重申两国“全球伙伴”的角色,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和人权;双方还致力于加强两国民众之间的交往。

  奥巴马在谈到朝鲜核问题时警告说,如果朝鲜采取更多挑衅行为,将会面临更严厉的制裁,处境将会更加孤立。他说,朝鲜非常明白它将难以从更多挑衅行为中“获取任何东西”。

  野田称,朝鲜“极有可能”再次实施核试验,国际社会需要呼吁朝鲜保持克制。

  野田访美前,美日于4月26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已达成最终协议,同意把驻日本冲绳大约1.9万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兵中的9000人迁至关岛、夏威夷和澳大利亚。双方还决定把关岛建成一个“战略中心”。美日两国领导人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称,美军这一重组计划将加强两国应对地区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5)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社华盛顿4月30日电(记者王丰丰 孙浩)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与反恐事务顾问约翰·布伦南30日宣布,美国将于本周公布部分在“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住所缴获的文件。他说,这些文件显示本·拉丹对“基地”组织在美国持续压力下的生存感到担忧,并考虑给组织改名。

  布伦南当天在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发表讲话时说,美国将于本周在西点军校打击恐怖活动研究中心网站上首次公布这些文件。这些文件是美军特种部队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本·拉丹藏身住所带回文件的一部分。

  布伦南说,其中一份文件显示,由于“基地”组织大量中高层领导人被打死,本·拉丹对接替他们位置的低层领导人感到担忧,认为他们缺乏经验,可能重复犯错。此外,这些文件还显示,由于美方封锁,“基地”组织高层与其下级和分支机构沟通困难,本·拉丹建议其主要副手们离开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的部落地区,到没有美军无人机巡逻的地区去。

  此外,这些文件还显示,本·拉丹考虑过给“基地”组织更名。他认为,美国已经基本停止使用“反恐战争”这一说法,转而用“基地”组织来指代恐怖主义,这为“基地”组织造成了“形象问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下令特种部队突袭藏身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的本·拉丹。特种部队于2011年5月2日将本·拉丹打死。随着本·拉丹死亡一周年纪念日临近,奥巴马政府加强了相关宣传,为面临连任竞选的奥巴马争取选民支持。(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社华盛顿4月30日电 (记者 吴庆才)忘掉2008年风靡全美的“改变”一词吧,美国总统奥巴马似乎已经为自己的连任大计选择了一个新的竞选口号:“前进”(Forward)。

  奥巴马的竞选团队30日发布了一则新的竞选广告,广告的标题为“前进”,美国媒体普遍认为,这是奥巴马为2012年的总统大选推出的新的竞选口号。

  广告以2008年1月为起点,描绘了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房屋销售暴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股市暴跌等一系列事件,同时用一条红色的不断下降的曲线标明美国失业率的不断飙升,并将失业数字定格在440万人,期间还出现了前总统小布什等人的画面,暗示这是其任内造成的。

  然后,广告画面过渡到奥巴马在就职当天演讲的情景,并标出“2009年1月”的明确时间节点,以此来与他上任前发生的上述事件作一明确切割。

  这则约七分钟的广告还一一列举了奥巴马就任以来取得的成就,包括刺激经济增长、救援汽车业、增加就业机会、信用卡和华尔街改革、推动医疗改革、国家助学贷款改革、投资绿色能源、为中产阶级降低税收、男女同工同酬、废除美军中“不问不说”政策、结束伊拉克战争、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等。

  广告还指责共和党人“进行诋毁总统的竞选活动”,并谴责他们对奥巴马推动的所有事情都说“不”,此时画面上出现了共和党几名国会领袖对各项议案说“不”的画面,其中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还说:“共和党人未来两年的优先政治事项是拒绝奥巴马总统赢得第二个任期。”

  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奥巴马的共和党对手罗姆尼的名字,但这则广告以及最近奥巴马和他的支持者一直暗示,一旦罗姆尼当选将恢复布什的政策。

  这则广告借此强调不能倒退,并突出“前进”这一主题。广告旁白说:“尽管仍有更多要做的事,但也有了实际的进展。因为奥巴马总统一直信任我们,也一直为我们奋战。”

  据知,这则广告将在奥巴马5月5日俄亥俄州和弗吉尼亚州的竞选集会上播放,这是奥巴马的首场竞选集会,因此“前进”一词被视为是他的新竞选口号。

  在美国总统大选中,竞选口号被视为选战的灵魂,是候选人施政纲领的高度浓缩,直接关系到政策能否被选民所接受和引起共鸣。2008年,奥巴马把握人心思变,凭借“改变”和“是的,我们能”等激动人心的口号,赢得总统大选。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韩美研究所18日公开了美国商业卫星遥感公司GeoEye拍摄的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核试验场照片。照片左侧可见隧道出口,右侧可见沙土堆。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韩美研究所18日公开了美国商业卫星遥感公司GeoEye拍摄的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核试验场照片。照片左侧可见隧道出口,右侧可见沙土堆。

  中新网4月30日电 韩国《朝鲜日报》30日发布消息称,朝鲜可能在今后两周之内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韩国政府消息人士说:“朝鲜看似已做好了一切准备,只要按下按钮就可以进行核试。朝鲜一直在调整核试时间表,有可能于5月初或中旬进行核试验。”

  此前,美联社曾援引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韩美研究所的报告说,已观测到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核试验场上有采矿车在工作,而且有堆起来的沙土。

  据悉,在上周由首尔峨山政策研究院主办的“峨山大会”上也有很多分析认为,朝鲜在今后两周内可能进行核试。

  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海诺宁说:“朝鲜这次可能使用铀进行核试,而不是钋”,海诺宁认为,如果说朝鲜已成功建成铀浓缩设施,那么至少拥有3.5吨的低浓缩铀。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3)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4月29日电(记者王丰丰 孙浩)白宫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约翰·布伦南29日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基地”组织前领导人乌萨马·本·拉丹已经死亡这件事不存在任何疑问。尽管本·拉丹被击毙已过去接近一年,但白宫仍不打算公布其尸体照片。

  布伦南当天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说,在本·拉丹被击毙周年前后,美国没有发现恐怖袭击阴谋。

  同一天,布伦南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美国正在逐步摧毁“基地”组织,但当前在反恐方面仍有未完成的工作。他说,美方正与巴基斯坦方面加强合作,争取扫清巴部落地区恐怖分子安全港。与此同时,美方也在也门、东非等地加强了反恐工作。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5月1日深夜宣布,美军当天早些时候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阿伯塔巴德发起的“定点”行动中将本·拉丹击毙。随后,美方高级官员表示,专家们对尸体做了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彻底确认了身份,并在本·拉丹死后24小时内将其尸体海葬。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据法新社4月29日援引越通社消息称,一名越南裔的美国人日前在胡志明市被拘留。越南方面指其策划扰乱越南战争纪念日的恐怖主义行为。

  越南通讯社28日报道说,这名叫做NguyenQuocQuan的美国公民于4月17日,在胡志明市新山一国际机场被捕。该美国公民企图煽动示威活动并影响纪念活动。

  据悉,越南当局将以调查“反对人民政府”的恐怖主义罪名,将NguyenQuocQuan拘留4个月。如果罪名成立,他将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2)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5 页,共 124 页